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310  2018-04-21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10]
湖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考模拟语文试卷一
炎德•英才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考模拟卷(一)
语文
命题人:吴音莹 刘海燕 龚新宇 杨晓春 陈超 肖莉
审题人:龚新宇 肖莉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儒家的重义轻利,是不言私利,反对见利忘义,不想因利而害义的观点。孔子言“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论语•里仁》)中也可以看出,孔子不反对“求富”,“恶贫”的观点。孟子重“义”轻“利”,提倡“以义为先,不必曰利”的观点,也阐明了人们在待人接物中,只有先讲求了“义”,才可追求没有副作用的大利的道理。后来董仲舒讲的“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与朱熹讲的“必以仁义为先”也都是这个道理。因此,关于人的利欲问题,儒家诸子欲于其中找到一个平衡的支点,那就是重义轻利、以义为先。其主旨就是主张在合乎“义”的前提下,去取得正当的、更长远、更大的“利”,从而在这个支点的基础上平衡社会的利益关系,从而发展出一套修身治国之道。由此可见,孟子的义利观着实开创了义与利理论的新篇章,为后世儒家诸子“义”的学说的生生不息奠定了基础。。
中国儒家“义”的思想千年不衰,其中必然有值得我们当世借鉴的理论。虽然有人认为儒学只是农业文明的产物,是过时的东西,如同“义”这种准则性的学说于当世已经没有价值,但是这些人忽略了儒学对我们民族性格、生存处世方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为没有人文精神的调治,社会的发展可能是畸形的。孟子大义为先的思想,激励着近代革命人士为民族大义前赴后继、舍生取义,让民族于危难中重义轻利,不论是反封建的斗争中还是在反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中,重“义”的思想已然成为中国人血液中的因子,融入到危难之时的志士心中。这些思想精华,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凝结和升华为“见义勇为、大义为先”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浩然正气。
然而,当今社会中一些人在价值观念上产生混乱,这些人金钱至上,弃精神道义于不顾,发不义之财,得不义之利。此类以利为上的功利主义,是一种缺乏诚信、道义的危险信号。对于生活在和平时期的我们,我们的“义利观”应该与时俱进,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应该欣赏、钦佩并推崇重义轻利、舍生取义的行为。退一步讲,我们在生活中面对“义”与“利”的冲突时,我们应该合理的平衡这两者的关系,把“义”放在首位,以义统利。毕竟“好义”和“欲利”是两种人性,其中虽有交集但并不是不可共存。于个人而言,正确的看待和处理义和利的关系是做人、立身的大事,我们不可陷于个人的利欲之中,为人处事应见利思义,应在道德与利益的抉择中站到“义”的一方。
正如《礼记纂言序》讲“其截然而裁制也,谓之义”。对于此处之“义”,我认为,截然者,乃界限分明之意;裁制者,乃束缚之意。“义”于我们,更多的应是一种道德的准则与精神上追求的目标,有了“义”的准则约束,我们在“利”的道路上才不会迷失自我。朱子《大学章句序》中说“及孟子没而其传泯焉,则其书虽存,而知者鲜矣”或许也是在表达后世的人们对经典的理解越来越浅薄,知者已鲜矣。而《大学》的结语又重在义利之辨,颇具深意。或许我们着实需要铭记《大学》的结语,“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由是则使国人以义为先、见利思义;由是则得以国泰民安而天下平;由是才可以实现“明明德于天下”。我们当今需要传承与发展儒家文化“义”中以仁义为先,利益在后的精华思想,让“义”成为我们行为准则,用“义”这种价值观来引导社会稳步发展,这无疑对当世具有一一定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浏览完整试题(选自杨喆《义者,宜也——对孟子义利观的思考》,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孔子看来,追求财富和高贵的地位,厌恶贫穷和低贱的地位,是山人的本性决定的,合情合理,不主张“重义轻利”。
B.孟子重“义”轻“利”,提们“以义为先,不必曰利”,是否定人求“利”,认为“义”与“利”发生矛盾时,应该舍“利”。
C.董仲舒的“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与朱熹的“必以仁义为先”都闸明了只有先讲求了“义”,才可追求大利的道理
D.儒家强调的义利观,可以引导人们在协调自己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时找到一个平衡义与利的支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段提及孔子关于“富贵”与“贫贱”的言论,旨在阐叨儒家并不是杜绝求利的欲望,一味追求义的。
B.文中先贤们有关“义”“利”的观点,内容不尽相同,但都论证了在利欲问题上,儒家倡导重义轻利、以义为先。
C.文章论述近代革命人士舍生取义之举,为阐述儒家义利观对我们的民族思想性格行为方式的深远影响提供了例证。
D.文章运用例证、引证法,从儒家义利观对各时期人们的不同影响的角度,论述了人们对经典的理解越来越淡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名句,体现了儒家的义利观。
B.现代的人们应该理解、继承和发扬儒家义利观,从而在思想行为中避免唯利是图,而是以义为先。
C儒学对我们民族性格、生存处世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会自觉地遵守它。
D.当今社会我们不能片面理解儒家的义利观鄙视那些追求正当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提升的人们。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幽人苏家桥
土家野夫
幽人之谓,语出易经履卦——履道坦坦,幽人贞吉。孔颖达疏解为“故在幽隐之人,守正得吉”。此即谓仅仅是幽居岩户还不能唤作隐士,还必须践履大道,守正不阿才行。
当世江湖林泉俱为国有,隐逸的客观条件已然无存。然则内心像幽人一样生存于此俗世的人,其实尚未绝迹。以此衡之友侪,苏家桥兄庶几近之。
其人好读书,尤擅于旧学;初时痴迷于魏晋,故言行风度颇类于竹林人物。既有拔剑四顾的自雄,也多穷途而哭的绝望。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湖南师大附”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1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