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535  2018-04-21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35]
辽宁省辽南协作校2017-2018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语文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卷阅读题 甲 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商会的诞生虽然得益于清朝政府的“劝办”支持,但成立之后的商会并不是官办或半官方
机构,而是具有明显独立性和自治特征的商办新式社会团体,有时甚至还由于为商请命,与各
级官府发生矛盾和冲突。
作为传统商人团体的会馆与公所,我们一般又称之为为行会。会馆的成员有乡缘或地域限制,是由在外地经商的同籍商人,即俗称的老乡联合组成,所以又兼有同乡会色彩;公所不依赖于乡缘或地缘关系,但其成员却限于同一行业的商人或手工业者,所依靠的是行缘关系。也就是说,只有从事同一行当的商人或手工业者,才能组成某个公所。会馆和公所大都制定有严格的行规,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护自身的垄断利益。各个会馆和公所之间互不相连,具有排他性特点,而且内部壁垒森严,体现出封闭保守的传统特征。广大的工商业者也因此而被分散隔绝在各个会馆和公所之中,无法形成一支統一协调的整体社会力量。
不仅如此,如如有成员违反了行规将会受到十分严厉的惩罚。黄钧宰的《金壶七墨》一书中就曾记载了一个败坏行规的商董遭受严厉处罚的事件。虽然,这是一个非常极端的事例,但反映了行会保守落后甚至无人道的一面。
新诞生的商会则是由所在地区不同籍贯和不同行业的商人共同组威的新式社会团体,而
且具有开放性、自愿性原则。如同当时的人所说“公所为一业之团体”,商会为“各业之团体”
是“众商业之代表人”。正因为如此,商会才得以将以前分散隔绝在各个会馆和公所的商人凝
聚联结成为一个相对统一的整体,具备了巨大号召力。商会诞生的重要意义也在于,使商人开
始摆脱以往个人和行帮的落后形象,取得了社团“法人”的地位,形成为一支统一和独立的社会
力量,其气度与能量大为改观。
商会不同于会馆和公所的独特组织系统,则为其莫定了通过联动机制组织商人开展大规
模社会活动的基础与条件。商会在诞生之初就形成商务总会、商务分会、商务分所层层相连的三级组织体制。虽然清朝商部曾说明:“总、分会之实质在联络,不在统辖,非地方隶属政体可比”,但这种以往从未有过的密切“联络”,使宗旨相同、规章一致的各级商会建立起联系紧密的网络组织系统,形成一个行动统一、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民国建立之后,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正式成立,商会又在全国范围形成层层相连的四级组织体制,联动机制更加广泛。
商会引人嘱目的是不仅组织系统独具特色,而且具备了明显的近代特征。商会不仅实行
选举制度,清末的商会还制定了类似监督与弹劾制相似的规定,以及具有现代意义的开会议事
制度。以上种种都说明新诞生的商会具有究全不同于传统会馆和公所的组织特点和民主特
征,是名副其实的近代新式商人团体。
(摘编自朱英《近代商会:商人最重要的社团组织》)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清朝政府并不反对官办或半官办商会,对于商会的出现还是支持的,但是对于商会替
商人说话等行为,官府还是与之产生了矛盾和冲突。
B.会馆是传统商人的团体,它的成员是由在外地经商的同籍商人联合组成,而公所则只
能由同一行业的商人组成,并不要求一定是同乡。


浏览完整试题C.新的商会具比传统的会馆和公所有着更大的号召力,是因为它将以前分散隔绝在各个
会馆和公所的商人凝聚联结成为一个相对统一的整体。
D.商会所以通过联动机制组织商人开展大规模社会活动,是要在会馆和公所的独特组织
系统各自的开展工作的基础之上才能实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先是从商会的诞生及性质谈起,进而又介绍了会馆和公所的组成特点及弊端,再介
绍商会的组织特点和近代特征。
B.本文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将商会与传统的会馆、公所进行了对比,展示了传统行会
是为了保护自身的垄断利益,导致出现了封闭保守的特征。
C.文章引用了黄钧宰的《金壶七墨》一书中记载的一个事例,虽然这个论据非常极端,但仍
然生动地反映了行会保守落后甚至无人道的一面。
D.文章最后一段谈到商会的民主特征,是在进一步地论证商会相对于传统行会的先进
性,从中可以看出文章作者对商会的推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行会无法形成一支统一协调的整体社会力量,是因为各个会馆和公所具有排他性特
点,并且把广大的工商业者分散隔绝了。
B.一个商人可以加入由其他不同行业的商人组成的商会,至于是否参加商会也完全是自
愿的。加人商会,可以使商人的气度大为改观。
C.民国日时成立了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商会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四级组织体制,它们层
层相连,也是一个联系紧密的网络组织系统。
D.由于商会实行选举制度、监督弹劾制度、开会议事制度,自诞生之日起,就超越会馆与
公所,体现了近代新式商人团体的特点。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口中剿匪记
丰子恺
口中剿匪,就是把牙齿拔光。为什么要这样说法呢?因为我口中所剩十七颗牙齿,不但毫
无用处,而且常常作祟,使我受苦不浅。现在索性把它们拔光,犹如把盘踞要害的群匪剿尽,肃
清,从此可以天下太平,安居乐业。这比喻非常确切,所以我要这样说。
把我的十七颗牙齿,比方一群匪,再像没有了。不过这匪不是普通所谓“匪”,而是官匪,即贪官污吏。何以言之?因为普通所谓“匪”,是当局明令通缉的,或地方合力严防的,直称为“匪”。而我的牙齿则不然:它们虽然向我作祟,而我非但不通缉它们,严防它们,反而袒护它们。我天天洗刷它们;我留心保养它们;吃食物的时候我让它们先尝;说话的时候我委屈地迁就它们;我决心不敢冒犯它们。我如此爱护它们,所以我口中这群匪,不是普通所谓“匪”。
怎见得象官匪,即贪官污吏呢?官是政府任命的,人民推戴的。但他们竟不尽责任,而贪赃枉法,作恶为非,以危害国家,蹂躏人民。我的十七颗牙齿,正同这批人物一样。它们原是我亲生的,从小在我口中长大起来的。它们是我身体的一部分,与我痛痒相关的。它们是我吸取营养的第一道关口。它们替我研磨食物,送到我的胃里去菅养我全身。它们站在我的言论机关的要路上,帮助我发表意见。它们真是我的忠仆,我的护卫。讵料它们居心不良,渐渐变坏。起初,有时还替我服务,为我造福,而有时对我虐害,使我苦痛。到后来它们作恶太多,个个变坏,歪斜偏侧,吊儿郎当,根本没有替我服务、为我造福的能力,而一味对我虐害,使我奇痒,使我大痛,使我不能吸烟,使我不得喝酒,使我不能作画,使我不能作文,使我不得说话,使我不得安眠。这种苦头是谁给我吃的?便是我亲生的、本当替我服务、为我造福的牙齿!因此,我忍气吞声,敢怒而不敢言。在这班贪官污吏的苛政之下,我茹苦含辛,已经隐忍了近十年了!不但隐忍,还要不断地买黑人牙膏、消治龙牙膏来孝敬它们呢!
我以前反对拔牙,一则怕痛,二则我认为此事违背天命,不近人情。现在回想,我那时真有
文王之至德,宁可让商纣方命虐民,而不肯加以诛戮。直到最近,我受了易昭雪牙医师的一次
劝告,文王忽然变了武王,穀然决然地兴兵伐纣,替天行道了。而且这一次革命,顺利进行,迅
速成功。武王伐纣要“血流标杵”,而我的口中剿匪,不见血光,不觉苦痛,比武王高明得多呢。
饮水思源,我得感谢许钦文先生。秋初有一天,他来看我,他满口金牙,欣然地对我说:“我认识一位牙医生,就是易昭雪。我劝你也去请教一下。”那时我还有文王之德,不忍诛暴。便反问他:“装了究竞有什么好处呢?他说:“夫妻从此不讨相骂了。”我不胜赞叹。并非羡慕夫妻不相骂,却是佩服许先生说话的幽默。幽默的功用真伟大,后来有一天,我居然自动地走进易医师的诊所里去,躺在他的椅子上了。经过他的检查和忠告之后,我恍然大悟,原来我口中的国土内,养了一大批官匪,若不把这批人物杀光,国家永远不得太平,民生永远不得幸福。我就下决心,马上任命易医师为口中剿匪总司令,次日立即向口中进攻。攻了十一天,连根拔起,满门抄斩,全部贪官,从此肃清。我方不伤一兵一卒,全无苦痛,顺利成功。于是我再托易医师另行物色一批人才来。要个个方正,个个干练,个个为国效劳,为民服务。我口中的国土,从此可以天下太平了。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虽然作者平时注意牙齿保护,但是十七颗牙齿还是坏了。作者以小见大,写出了保护
牙齿不仅对自己的身体,也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
B.本文语言诙谐幽默。作者嬉笑怒骂大有深意,借“拔牙”说“剿匪”,同时表达出对社会
贪官污吏横行为害的僧恶。
C.作者不愧为运用语言的大师。本文不仅有大量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还
巧用典故,讲生活琐事写得得隆重而热烈。
D.本文以“口中剿匪记”为题目,比起以“拔牙记”的题目,更显出作者独具匠心,读来饶有
趣味,令人忍俊不禁。
5.文章最后一段写许钦文先生来访和拔牙的情节,有什么表达作用?(5分)
6.有人评价丰子恺的散文,“题材不避俗,但写得不落俗”。结合本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目前大学生就业受传统观念影响较多,对薪资、行业、职位、地理位置等看得比较重,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为在”北、上、广”等大城市发展,不惜放弃一定物质生活水平的案例也屡见不鲜。为此,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提出新的衡量大学生就业城市的指标,即“城市非物质吸
引力”。
人的效用来自两种消费:一种是私有品消费,另外一种是公共品消费。衣、食、住、行都属
于物质消费,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城市文明、基础设施配套、国际化发展环境,以及个人成长机会、消费习惯等,属于非物质消费。这两个因素成为了今天大学生选择就业的投资组合。很显然,当某一个城市与另外城市拥有相同或者相近的非物质吸引力的时候,毕业生将选择物质回报高的城市,这是一种理性选择。如果某一个城市非物质吸引力足够大,毕业生同样愿意放弃一定的物质回报,而选择这种非物质的回报比较高的地方,这也是一种理性逃择。大学生需要在这两种因素中找到属于自身的一种平衡关系。


展开余下试题 可以说,目前一线城市位靠其城市发展的绝对优势,在非物质吸引力方面占据倾先地位。随着一线城市人才政策的突破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完善,创新创业的持续发展,吸引优
秀大学毕业生仍掌握更多主动权。但一线城市有产业转移和人口疏解的迫切需求,加之生活
成本居高不下,户籍制度条件苛刻,大学毕业生逃离一线城市,回到准一线甚至二三线城市的
情况正在悄然上升。核心城市过快发展,也会对区城内外的周边城市在吸引人才方面造成
定挑战,需要区域统筹协调,合作发展,建立人才共享制度。
(摘编自苗绿《非物质因素:大学生择业的重要衡量指标》,2017年02月16日《中国教育
报》)
材料二
西安交通大学2017年届毕业生去向
截至2017年12月15日,我校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98.45%。其中,本科生就业率98.06%,硕士生就业率99.73%,博士生就业率为9520%。毕业生就业去向分为国内升学、出国出境留学、就业(含签约就业和灵活就业)。去向如下

(摘编自《2017年中国顶尖高校毕业生去了哪儿?》,2018年01月8日《新浪综合》)
材料三:
2018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820万人,创历史最高纪录,就业难成为报考研究生的最主要
动因。继2017年士研究生报名人数高涨之后,2018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继续高派。考生
中,往届生增幅超过应届生。(《中国青年报》12月25日)
学历膨胀会制造这样一种现象:高学历一一高薪水一一刺激追求高学历一一学历膨胀
一一学历注水一一更高的学历。很多院校在本科阶段不断扩大招生规模,而较多的人上了大
学,意味着实质的竞争被推迟到下一轮,本科学历的含金量已经不足,要竞争研究生的学历了。这也意味着学生在时间和金钱上需要加倍投入。学历的增发,导致的是学制的延长,以及青少年时间和精力的浪费,而这些要比物质财富更为宝贵。
于是,为了更进一步遴选人才,用人单位的标准也只好水涨船高,在招聘时不断填上更高的学历要求。可以说,整体来看,正是因为本科学历在就业市场中判定和遴选人才的功能不断
弱化,以致失灵,才刺激出研究生学历的高需求。由此观之,考研热在某种程度上廷续了就业
压力,而非缓解。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題,一方面要调整产业结构,以带动对人才需求的调整,同
时改变人才的评价体系,不再迷信学历;另一方面,则要从顶层设计入手,改革教育制度,使之
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让高等教育规模与就业市场接轨合拍,不再盲目扩张。
(摘编自赵清源《别让考研成为就业压力的延时器》,2017年12月26日《中国青年报》)
7.下列对大学生就业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目前大学生就业比较看重薪资、行业、职位、地理位置等条件,其中大学生看中地理位
置,则更多的体现城市非物质吸引力的作用。
B.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逃离一线城市,回到准一线甚至二三线城市,就是因为一线城
市生活成本居高不下,户籍制度条件苛刻。
C,2018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往届生增幅超过应届生,主要是就业压力大造成的。竞争
研究生学历也意味着学生在时间和金钱上投入增加了。
D.用人单位对研究生学历的高需求,是本科学历在就业市场中判定和选人才的功能不
断弱化,以致失灵造成的。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大学生向住在一线城市就业其实是贪图物质享受的个人利己主义的表现,必须通过理
想教育,逐步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B.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西安交大2017年本科毕业生有一半人数国内考研,而硕士研究生
由于毕业后大部分就业,他们的就业率也是最高的。
C.西安交大2017年毕业生去向表明,高学历的学生对出国留学兴趣不大,这是因为他们
在国内很容易得到在一线城市就业的机会。
D.学历膨胀会导致学历注水,使得本科生学历含金量不足,但是促进本科生进一步升学
考研,这比他们获得物质财富更为宝贵。
E.考研热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反而会在不同程度上延续就业的压力,
使考研成了就业压力的延时器。
9.根据上述材料,请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朱序字次伦,义阳人也。序世为名将,累迁鹰扬将军、江夏相。兴宁末,梁州刺史司马勋反,桓温表序为征讨都护往讨之,以功拜征虏将军。太和中,迁兖州刺史。时长城人钱弘聚党百余人,藏匿原乡山。以序为中军司马吴兴太史序至郡讨擒之宁康初镇襄阳苻坚遣其将苻丕等率众围序序固守贼粮将尽率众苦攻之初,符丕之来攻也,序母韩自登城履行,谓西北角当先受弊遂领百余婢并城中女子于其角斜筑城二十余丈。贼攻西北角,果溃,众便固新筑城,丕遂引退。襄阳人谓此城为夫人城。序累战破贼,人情劳懈,又以贼退稍远,疑未能来,守备不谨。督护李伯护密与贼相应,裏阳遂没,序陷于苻坚。坚杀伯护以徇,以其不忠也。序欲逃归,潜至宜阳,藏夏揆家。坚疑揆,收之,序乃诣苻晖自首,坚嘉而不问,以为尚书。太元中,苻坚南侵,谢石率众距之。时坚大兵尚在项,苻融以三十万众先至。坚谴序说谢石,称己兵威。序反谓石曰:“若坚百万众悉到,莫可与敌。及其未会,击之,可以得志。”于是石遣谢选勇士八千人涉淝水挑战。坚众小却,序时在其军后,唱云:“坚败!”众遂大奔,序乃得归。后翟辽反,序遣将军秦膺、童斌与淮、泗诸郡共讨之。翟辽又使其子钊寇陈、颖,序还遣秦膺讨钊,走之。其后慕容永率众向洛阳,序自河阴北济,与永伪将王次等相遇,乃战于沁水,次败走,斩其支将勿支首。参军赵睦、江夏相桓不才追永,破之于太行。永归上党。序追永至上党之白水,与永相持二旬。闻翟辽欲向金墉,乃还,遂攻翟钊于石门,遣参军赵蕃破翟辽于怀县,辽宵。序以老病,累表解职,不许。寝其表,遂辄去任。数旬,归罪廷尉,诏原不问。太元十八年卒,赠左将军、散騎常侍。
(选自《晋书•朱序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序为中军司马/吴兴太守序至郡讨擒之/宁康初/镇襄阳苻坚遣其将苻丕等率众围
序/序固守/贼粮将尽/率众苦攻之/
B.以序为中军司马/吴兴太守/序至/部讨擒之/康初镇襄阳/待坚遣其将苻丕等/率众围序/
序固守/贼粮将尽/率众苦攻之/
C.以序为中军司马/吴兴太守/序至郡/讨擒之宁康/初/镇襄阳/苻坚遣其将符丕等率众围序/
序固守贼/粮将尽/率众苦攻之/
D以序为中军司马/吴兴太守/序至郡/讨擒之/宁康初镇襄阳/苻坚遣其将/苻丕等率众围序/
序固守贼粮/将尽/率众苦攻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也叫表字,往往与名有关系,或者是名在某种意义上的一个衍生。古人一诞生就起名,成人后则有字。
B.拜即授予官职、任命,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拜相如为上大夫”、《张衡传》中“公车特
征拜郎中”等。
C.婢,古代下等宫女的统称,用来供有钱人家役使,可以被买卖,如《(项脊轩志》中“先大母婢也”。也有时用于女子的自谦。
D.句,这里指的是十天为一旬。在指人的年龄时,通常十岁为一旬。旬也可指十二年,般说大一旬或小一旬是指一个属相周期十二年。


展开余下试题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苻丕是苻坚手下的将领,他率兵攻打襄阳的时候,遭到了朱序母亲率领的婢女和城中
女子的顽强抵抗,最后只得领兵退去。
B.因为朱序军队连续作战有些疲劳懈怠,又有些麻痹大意,再加上有内好李伯护暗地里
与敌人里应外合,导致襄阳城被攻陷。
C.朱序为了保护帮助他的夏揆免遭苻坚的迫害,只能暂时向苻坚投降。苻坚没有治他得
罪,反而让他做了尚书,委以重任。
D.朱序“身在曹营心在汉”。淝水之战时,待坚采用战术主动撤退,朱序却故意在阵后大
喊“苻坚败了”,起到扰乱苻坚军心的作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若坚百万众悉到,莫可与敌。及其未会,击之,可以得志。(5分)
(2)序以老病,累表解职,不许。寝其表,遂辄去任。(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感旧
陆游
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
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
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
奇士久埋巴硖骨,灯前慷慨与谁同?
【注】指陆游在巴蜀结识的好友独孤策,此时己故去十年。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本诗首联开篇点题,“当年”呼应了题目中的“旧”字,后半句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表现出雄壮的气势。笔意豪迈。
B.领联“壮志”与“秋风形成鲜明对比,表明自己虽然在战场上勇于冲锋陷阵,怎奈年岁
已高,打起仗来未免心有余力不足,令人感叹。
C.颈联表达出自己的理想与现实状况的强烈反差。梦中时常还想着在北方杀敌,收复失
地,可现实却只能身老乡野。诗句中充满了无奈与失落。
D.尾联诗人运用借代手法,想起已经故去十年的好友,感慨自己再也没有机会与志趣相
投的好朋友相互鼓励,不由得黯然神伤。
E.本诗整体风格苍凉悲壮,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全诗所表达的沉痛情感有关,也与诗人所
选取的典型形象相关。
15.作品中的诗人有哪些形象特征?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横(空间)、纵(时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
(2)《锦瑟》一诗运用鲛人泪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抒发作者对美好理想的执着追求而又无
法实现的悲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用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将月影下摇曳生姿的竹柏描绘得栩栩如生。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为了丰富文体活动,更深刻地理解话剧,班级组织演出(雷雨》,两位同学将剧中人物演
得绘声绘色,获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
②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人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
为丰富的想象力。
③这部电视剧虽然遭到了一些人的尖锐批评和指责,但是批评者认为,作者的创作动机是
无可厚非的。
④在此次作文竟赛中,他没有获奖,看着别人站在领奖台上,只恨自己身无长物,只有黯然
兴叹了。
⑤恒大足球俱乐部花重金请来国际知名主教练及颇有实力的外授,其雄厚财力令其他中
超球队望其项背。
⑥朗的夏夜,躺在广的草原上望着天上恒河沙数般的星星,惬意极了。
A.①④⑤ B.①②⑥ C. ②③⑤ D.④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对生命的重视程度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保护公民的生命安全是政府的义
务,当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出现危险,是否不以民为本,是否不以生命至上关乎着政府的公信力。
B.现在我们已经认识到,抓好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但在实际中污染
环境破坏生态等现象在一些地方还时有发生,这多少与领导干部责任缺失有关。
C.根据调查显示,今年的红包大战在参与人群的结构上显现出新的特征:最爱发红包的居
然不是一、二线城市,而是三线城市。网络红包在地域上,向三、四线城市甚至农村蔓延。
D.虽然不同年龄层、不同地域的人,对年味的理解不尽相同,但在怀旧的情绪与传统的大
旗下,扫房、写春联、办年货、放鞭炮、拜财神……这些仪式都被归到了年味儿的范時。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真是非常抱款!我刚刚接到家里的紧急电话.我必须暂时离开一会,恕我失陪,请大家见谅。
B各位觉得如何?如果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我当不吝指教,以期顺利完成此项编辑工作。
C.日前丢失支票,蒙您及时送回,感激不尽。明天我将于百忙中专程前来致谢,请在家等候。
D我再次打电话垂询编辑部的老先生,希望他帮我修改一下投寄的文章,以使更快地发表。
20.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10字。(6分)
一切艺术都要有一个创造主体和一个创造对象,因此,它就既要有人的条件, ①_。人的
条件包括艺术家的人生经验和文化教养等;物的条件包括时代精神、民族特色等,这些都是需
要不断加工改造的对象;此外, ② ,例如绘画的线条和颜色,音乐中的声音和乐器,文学的
语言之类等。所以艺术既离不开人,也离不开物,它和美感一样, ③ 。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沉溺于抱怨,只会驱走身旁的朋友,可见,一味的抱怨只会让自己更孤单。所以,我们尽可
能管住自己的情绪。不抱怨,我们的心情就会很晴朗。心情美丽舒适了,无论做什么事情就能
够成功,那么,我们的人生幸福指数就会很高。
①不是不抱怨心情就会晴朗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2.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人际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和谐社会需要健康的人际关系。那如何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呢?有人说需要“微笑”,有人说需要“美”,有人说是“共情”(即同感,同理心,投情),有人说是“倾听”,有人说应当奉行“己所不欲,勿范于人的原则,有人说生活中应多作換位思考
那么,你的看法呢?
要求:选好角度,立意自定,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22.240.194.24)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辽宁省辽南”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3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