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220  2018-04-25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20]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4月调研检测语文试题
市十二中2019届高二(下)4月调研检测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带走,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武术讲究术道并重
中华武术,又被称为“中国功夫”,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它既包括实战、搏击的拳法招式以及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锻炼方法,更承载着积极向上、自强不息、以德服人、以和为贵的优秀理念。由此,传统上我们提倡“以德服人”“以武会友”,本质上是为了提升技艺、促进友谊,而不是一味地好勇斗狠。
武术是中华文明长期氤氲滋养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健身方法和文化现象。中国武术由“击”和“舞”两种形式构成,“击”即原始的打斗、搏击,“舞”即套路表演。冷兵器时代,对抗性武术是主流,是军事作战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历史的进步,武术逐渐脱离军事武艺,以技击性与艺术性相融合的形式而独立存在。从春秋越女论剑、秦末项庄舞剑,到唐代公孙大娘舞剑器及唐将军裴旻剑舞,都显示出武术不再是纯粹的“暴力打斗”,而成为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是百姓娱乐和生活的一部分。
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原始本能的抵御外敌、自我保护的武技,诸如泰拳、跆拳道、巴西柔术等也包含各自的“套路”。套路练习和对抗性练习并行不悖、相辅相成,也是中国传统武术的显著特点。但不同的是,中国武术受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整体观的影响,将人与自然、人体各部分看作一个有机整体,进而形成技法中“内外三合”“周身一家”“形神兼备”等特色内容,演练风格强调“形神兼备、内外兼修”,练习内容注重“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习武者把“闻道”“求道”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追求人我和谐之道。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华武术讲究的是“术道并重”。其中,注重武德,是中华武术区别于中华文化圈以外众多技击术的显著文化特征。
未曾习武先修德,未曾学艺先习礼。我们知道,武德是武术在漫长的实践和发展中逐步形成的传统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组 成部分。《说文解字》中说:“武者,止戈也!”它说的是,“武”字造字之初,就是用武力消灭武力、达到和平之义。《左传》提出,武有七德,如禁暴、保大、定功、安民、和众等。武术的基本规范抱拳礼,寓意着崇德尚礼。坚忍不拔、忠义纯笃、谦和恭敬等厂更是对习武者的基本要求。
武术的现代化传承需要扬弃旧武德思想中的糟粕,继承和发 展传统武德中的精华,关键是树立高尚的品德与宏大的胸怀、气魄,进而培养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心,弘扬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爱国主义精神。
(摘选自《传统武术传承要真正面向大众》)
1.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从古到今,中华武术都是一种健身方法和文化现象,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
B.套路练习与对抗练习相辅相成、追求人我和谐之道是中华武术区别于其他武技的显著特点。
C.中华武术注重武德,讲究“术道并重”,而中华文化圈以外的众多技击术更多注重“术”。


浏览完整试题D.“武者,止戈也!”《说文解字》中这句话说明在造字之初就是拒绝武力打斗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将泰拳、跆拳道等武技同中华武术对举,目的是突出中华武术不一样的境界。
B.文章提及春秋越女论剑和巴西柔术等,运用对比论证是文章主要的论证方法。
C. 文章谈了中华武术的内涵、历史演变以及特点,而武术的现代化传承才是作者关注的重点。
D.文章借用《左传》提出的武有七德,是在《说文解字》对“武”字构成意义解说基础上对习武者提出了更髙要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若不能将实战搏击的拳法招式同积极向上以德为贵精神结合起来,中华武术就不能很好得传承。
B.相对于中华武术所包含的强身健体作用,它所承载的自强不息以和为贵等理念显得更为重要。
C.只有脱离了军事武艺,以技击性、艺术性相融合的形式而独立存在的武术才真正走进了百姓生活。
D.只要将中华武德的传统思想加以继承和发展,树立高尚品德,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武术就一定能够发扬光大。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忧伤远逝 非 鱼
忧伤像一湖清凉的水,她就像一尾喜欢冷水的鱼。
她见过那种小鱼,细长,明黄色,很缓慢地在水里游来游去。她觉得,这鱼肯定是悲伤的、无奈的,早就练就一身刀枪不入的本领,才在这海拔三四千米的高原之上,艰难地存活下来。
从小她就活在两个姐姐的阴影里。两个姐姐像她们的父亲,长得枝叶舒展,而她偏偏像母亲,单眼皮,小眼睛,厚嘴唇,皮肤生了锈般黑黄。她常常怀疑,她根本就不是父母亲生的。
母亲似乎也不怎么待见她,总在抱怨:“我怎么生了这么个丑丫头,将来可怎么能嫁出去哦?”只有父亲喜欢摸她的头,高兴的时候拍她的小肩膀,夸她聪明、能干。
于是,她唯一的骄傲就是聪明、能干,她只有更加聪明,更加能干。父亲说:“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一流的大学。”她就拼命地学,把所有能拿的奖状都拿回家,贴了满满一墙。
她考上了一流大学。她的丑在那一刻被大家忽视了,包括两个姐姐,都热泪盈眶地祝贺她,说她给家里争了光。
父亲已经退休了,笑呵呵地端起他的小茶壶,歪一歪右嘴角,从小壶嘴吸一口茶水,递给她一个MP3:“丫头,奖励你的。”母亲也送给她一把黑亮的牛角梳:“用脑太多,拿这个多梳梳头有好处。”
她觉得,只有在那个夏天,才是她 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候。可夏天太短暂,匆忙间就过去了。秋天的风,还有雨,长且冷,而且愈来愈冷。
大学里,同学们开始悄悄恋 爱,可从没有人约她,她总是孤独地呆在教室,使自己看起来很忙的样子。
四年之后,她比别人多了一张“优秀大学毕业生”证书,也因此第一个被选调到省直机关。看着那些恋爱过的同学凄凄离别,执手相看泪眼,她独自抱着膝盖,坐在她的小床上。
她听见心里被某种东西敲击的声音,轰,轰,轰,一下又一下,她突然感觉很疼,哪儿都疼。
她的疼痛持续了很长时间,有四五年吧。她避免一切出头露面的机会,努力把工作干得更好,避免和年轻男同事一起出去,很小心地保护着自己的自尊。
同事也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要给她介绍对象,都被她婉言回绝了,她不是不想恋爱,她怕失望,更怕伤害。
直到有一天,她独 自背了行囊去旅游,看到高原湖水中的鱼,她仿佛看到了自己。这么多年,自己就像小鱼在这冷水中,一直孤独地待在无尽的忧伤里。可人毕竟不是鱼啊,不是。
那一刻,她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觉。
回到家,她去看父亲。此时母亲已经去世了,两个姐姐也已经结婚,过着世俗的幸福生活,父亲独自一人守着家。
父亲还喜欢摸她的头:“丫头,该把自己嫁出去了,别总那么高傲。”
“高傲?父亲,难道你觉得我是高傲?我已经把自己降低到尘埃里了,我从来就没有高傲过,我只有自卑。”
“但看起来是这样。”父亲说。
“你不觉得是我长得太丑,没人要?”
“傻丫头!世上从来就没有丑女人,只有笨女人。再说,你看看你,哪点丑了?”
她不相信父亲的话,父亲从来就是爱她的,不会说她丑,可她知道自己很丑,一直都丑,从小到大。
“你怎么这么固执?”父亲好像有点生气,“找个好小伙子去恋爱结婚。”
回到单位,她对同事大姐说:“帮我介绍个对象吧。”她想通了,哪怕为了父亲,就算受伤也得伤一次吧。
同事大姐一脸的惊讶:“真的?真的?哎呀,咱单位那么多小伙子等着呢,你总拒人千里,他们都怕了你了。”
“真的?”这回是她惊讶了。她从来没想过会有人喜欢她。
“怎么不是真的啊,瞧瞧,气质多好啊,他们都说你像三毛。”
刹那间,二十多年积攒起来的忧伤分崩离析。她的心里绽放出一朵灿烂的花,如鱼儿一跃跳出冰凉的水面,拥抱温暖……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姐姐们的漂亮、大学同学的恋爱,给“她”的生活带来了阴影,让“她”感到痛苦,促使着“她”更加努力地学习。
B. 高原湖水中的鱼孤独地生活在清凉的水中,“她”觉得自己与它们极为相似,同病相怜中也获得了生活的力量。
C. 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父亲摸“她”的头、赠送礼物、催促恋爱结婚等细节,表现了父亲对“她”的关爱。
D.“秋天的风,还有雨,长且冷,而且愈来愈冷”的描写,间接表现了“她”的内心情感,也为后文情节做了铺垫。
5.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主要的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5分)
6.小说以“她的心里绽放出一朵灿烂的花,如鱼儿一跃跳出冰凉的水面,拥抱温暖”结尾,有何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首次访华行程中,特朗普的外孙女阿拉贝拉用中文背诵唐诗和演唱中国歌曲的视频在中国民众中迅速传播,成为特朗普访华期间的一个亮点。在视频中,6岁的阿拉贝拉身着漂亮的中式旗袍,用流利的中文演唱了《美丽的田野》,背诵了《三字经》和唐诗,还演唱了一段中国儿歌。阿拉贝拉出色的中文水平得到了习近平主席的热情夸奖。其实早在今年年初的中国春节,特朗普的女儿伊万卡就曾在社交媒体网站上分享了阿拉贝拉用中文演唱《新年好》的视频。此后,阿拉贝拉在世界华人圈可谓“圈粉无数”。半年前,当习近平主席应邀与特朗普总统在海湖庄园会晤时,阿拉贝拉与弟弟约瑟夫还在习近平主席面前演唱了中文歌曲《茉莉花》并背诵了唐诗。阿拉贝拉因为出色的中文功底和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备受中国民众喜爱,被誉为“中美友好小使者”。


展开余下试题(摘编自《美国“汉语热”背后的“中国热”》)
材料二:
“汉语热”正在世界各地上演。美国国际教育委员会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中小学生学习汉语的人数出现了“爆炸式增长”,从2009年到2015年,美国中小学生学习汉语的人数翻了一番;法国媒体报道称,法国10年间学习汉语的中小学生人数翻了四番,汉语已成为初、中等教育阶段位列西班牙语、德语、意大利语之后的第四大“第二外语”;在德国,汉语已经是许多州的中学会考科目;2016年以来,南非、毛里求斯、坦桑尼亚、喀麦隆、赞比亚等非洲国家纷纷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统计,目前全球学习汉语的人,已从2004年的近3000万增长到了1亿。
(摘编自《“汉语热”风靡全球》)
材料三:
[注]汉语水平考试(简称HSK)为测试母语非汉语者(包括外国人、华侨和中国少数民族考生)的汉语水平而设立的一项国际汉语能力标准化考试。HSK每年定期在中国国内和海外举办,凡考试成绩达到规定标准者,可获得相应等级的《汉语水平证书》。
材料四:
美国明尼苏达州的“Twin Cities”网站称,中国蓬勃发展的经济和其中蕴藏的巨大商机,让许多美国人投身到学习汉语的热潮中。对许多美国人来说,熟练掌握汉语不仅意味着巨大的就业机会,还意味着竞争力的提高。英国工业联合会选取291家英国公司开展调查,结果显示在最受雇主欢迎的外语中,汉语的受欢迎度达到31%,成为除欧洲语系之外最受青睐的外语。近日,全球最大广告传播服务集团WPP首席执行官苏铭天甚至直言:“汉语和(计算机)代码——是我最关心的两种语言!”
独具特色的“汉语热”,承载了当前世界各国人民对于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渴望。人们学习汉语,试图通过解读汉字来破译中华民族延续千年的历史密码。印度前总理尼赫鲁在鼓励女儿学习汉语时曾说:“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这个国家就是中国。”美国汉学家、人称“汉字叔叔”的理查德•西尔斯沉醉于汉宇文化,花费30万美元个人积蓄研究汉字,建立起一个汉字字源网站,希望通过分析汉字,让全世界的人知晓每一个汉字背后的故事。
(摘编自《聆听汉语讲述的故事》)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外孙女阿拉贝拉之所以被誉为“中美友好小使者”,是因为她中文功底出色,并且热爱中国文化。
B.美国高中生Tom想到中国留学,那么,他可以参加HSK,如果成绩达标,就能够获得相应等级的《汉语水平证书》。
C.“汉语热”在 世界各地上演,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不断攀升,目前已经达到了1亿。汉语已成为法国第四大“第二外语”
D.英国工业联合会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汉语已经成为最受雇主欢迎的外语之一,仅次于欧洲语系,受欢迎度高达31%。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特朗普访华期间,阿拉贝拉用中文背诵唐诗、演唱歌曲,不仅为她在世界华人圈赢得了无数“粉丝”,也获得了习近平主席的夸奖。
B.材料二中的统计数据与材料三中的图表,分别从不同侧面印证了世界各地正在上演“汉语热”,可以说,两者形异实同,相辅相成。
C.在不少国家,学习汉语不仅是中小学生个人行为,也是很多国家的政府行为,如美、法、德以及很多非洲国家都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D.由材料三中的图表还可知,2010年至2016年,这七年间参加汉语水平考试(HSK)的人数逐年增加。其中,2011年的增长幅度最大。
E.美国的理查德•西尔斯热爱汉字文化,并且花费巨资建立起一个汉字字源网站,以此向全世界推广汉字,因而被称为“汉字叔叔”。
9.为什么“汉语热”风靡全球?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甲)节选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 :“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乙)
欧阳修以才识兼茂,荐之秘阁。徙知容州有资窃发安抚司遣三班吏臣领悍卒来捕卒凶暴恣行至以禁物诬民入其家争斗杀人且畏罪惊溃将为乱民奔诉轼,轼授其书不视,曰:“必不至此。”散 卒闻之,少安,徐使人招出戮之。


展开余下试题(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徙知容州/有资窃发/安抚司遣三班吏臣领悍卒来捕/卒凶暴恣行/至以禁物诬民/入其家争斗杀人/且畏罪惊溃/将为乱/民奔诉轼
B.徙知容州/有资窃发/安抚司遣三班吏臣领悍卒来捕/卒凶暴恣行/至以禁物诬民入/其家争斗杀人/且畏罪惊溃/将为乱民/奔诉轼
C.徙知容州/有资窃发/安抚司遣三班吏臣领悍卒来捕/卒凶暴恣行/至以禁物诬民入/其家争斗杀人/且畏罪惊溃/将为乱民/奔诉轼
D.徙知容州/有资窃发安抚司/遣三班吏臣领悍卒来捕/卒凶暴恣行/至以禁物诬民/入其家争斗杀人/且畏罪惊溃/将为乱/民奔诉轼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斧质:古代一种酷刑。杀人时,置人于铁砧上,以斧斫之。质是刑具,杀人时作垫用的砧板。
B.布衣:古义指布制的衣服,麻布衣服。古时老百姓可穿麻布衣服而不能衣锦绣,故布衣又借指平民百姓。
C.有司:泛指古代官吏,它是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官吏为“有司”。
D.九宾:这是古代待客的宴会上最为隆重的礼节,九宾,是由九人依次传呼接引宾客上殿。
12.下列对甲段文字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从文章第二段缪贤的推荐中,可以看出蔺相如其人具有善于分析、把握复杂形势的睿智及政治敏感性,这为他取得赵王信任,能胜利完成外交使命提供了条件。
B.蔺相如在与秦王交锋时急中生智,托辞说璧有斑点,“请指示王”,重新取回了和氏璧。随之,“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尖锐地揭露了秦王“以空言求璧”的阴谋。
C.文章刻画的主要人物是蔺相如,但司马迁还写了其他一些人。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两个故事中,作者写出了秦王的贪欲、欺诈、色厉内荏、窘态毕露,这么做主要是为了拿蔺相如的机智勇敢来反衬秦王的这些形象特征。
D.在“完璧归赵”的欺诈和反欺诈斗争中,作者突出了蔺相如的足智多谋、勇敢及不畏强暴。在“完璧归赵”之后,秦赵两国的矛盾得以暂时缓和,蔺相如也得以加官。
1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2)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14—15题。
蝶恋花•送姚主管横州
张孝祥
君泛仙槎银海去。后日相思,地角天涯路。草草杯盘深夜语。冥冥四月黄梅雨。
莫拾明珠并翠羽。但使邦人,爱我如慈母。待得政成民按堵。朝天衣袂翩翩举。
【注】张孝祥(1132-1170),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今四川简阳市人。这首词大概是在他回芜湖闲赋时所作。姚主管是他的友人。横州,今广西东南横州县。
14. 以下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仙槎”就是船,“泛”写出了友人赴任路上的悠然之情,“地角天涯路”则点出路途遥远,天南地 北,二人相隔之远。
B.“后日相思,地角天涯路”两句是说作者的思念之情将随着朋友到达天涯海角,运用的是虚写手法。
C.“草草杯盘深夜语”写在朋友要离开之时,与朋友深夜饮酒话别,因时间紧急,只能草草准备点酒菜。
D.“莫拾明珠并翠羽”是对朋友的殷切嘱托,是希望他上任之后切勿佩戴明珠翠羽,不要注重打扮。
E.“朝天衣袂翩翩举”一句运用了想象手法,“朝天”朝拜天子,“衣袂翩翩举”,衣袂飘飘的样子,想象友人回朝向皇帝复命时志得意满,踌躇满志的状态。
15. 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的《廉颇蔺相如列传》中“ ”一句最能体现蔺相如在与廉颇的矛盾冲突中不计个人私怨、顾全国家大局的爱国精神。
(2)在《望海潮》中,词人柳永描写杭州城内街巷河桥之华美和居民住宅之雅致的两句是“ , ”。
(3)词作《雨霖铃》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作者想象与心爱的人长期分离后,再好的时光,再美的风景,也没有心思去欣赏领受的情景,可见作者愈想 愈远,愈远愈悲。
第Ⅱ卷(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 下列各句中划横线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应当承认,像这样贫困连片地区的脱贫工作,确实不能一蹴而就,不过在精准扶贫的背景下,教育问题需要优先考虑。
②毋庸置疑,任何急功近利的创作行为都将会受到市场的惩罚,成功从来就没有捷径,想要获得成功,就必须登高自卑。
③高三的主要压力来自考试,每次公布成绩,教室里就会出现哀鸿遍野的状况,但这样的压力也能培养学生的顽强意志。
④真正成熟的人做事不疾不徐,说话不瘟不火,有公正的判断力,善于沟通协调,面对相反意见也能承担起调停的责任。
⑤黄果树瀑布是世界著名大瀑布之一,以水势浩大著称,远远就可听见瀑布撞击山崖的瓦釜雷鸣之声,显得十分壮观。
⑥面对“熊孩子”的种种错误,家长的确应批评教育,但要把握好度,不可过分苛责,不为已甚应该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A. ①②⑥ B. ①③⑤ C. ②④⑥ D. ③④⑤
18. 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 在总结歌剧《白毛女》首演70周年纪念活动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2017年开始实施“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积极探索中国民族歌剧在新时代发展、传承和创新的举措。
B. 由冯小刚执导、严歌苓担任编剧的电影《芳华》已经与广大观众见面,它是严歌苓在四十余年后回望这段涵盖了她整个青春的从军经历而创作的作品。
C. 陈列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中的一张张照片、一段段录像、一个个数字等文物,让每一个参观的中国人真切感受到这场历史的悲剧。
D. 历时五年之久,投资约3.05亿元人民币的“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史上最大规模的保护维修工程于近日收尾,通过“修旧如旧”的保护,重现了历史上雄浑壮观的原貌。
19.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
A. 你的礼物已经收到,本打算敬谢不敏,但转念一想:虽受之有愧,然却之不恭。
B. 在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全面回应了中国经济运行热点问题,记者们洗耳恭听。
C. 为恭贺张老师乔迁新居,我送上画作,对张老师说:“学生水平有限,画艺不精,敬奉涂鸦之作,权当补壁。”
D. 刚才李教授发表了不少真知灼见,希望他的发言能为各位抛砖引玉,下面请大家畅所欲言!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辞海》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辞典。其气势宏博,取 ① 之意,故将书名定为《辞海》。它吸收了《辞源》优点,又 ② ,如《辞源》引书不注篇名,常为论者诟病,《辞海》引书则举作者、书名和篇名,比《辞源》更完备。现在,具有8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四川省攀枝”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2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