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598  2018-04-23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98]
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2017_2018学年下学期摸底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命题人:
本试卷共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 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7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国古代,家学传统最早出现在史官家庭,因为史官要懂得教学、天文、历法,这些东西不靠学校讲,靠父子相传。所以,二十四史的第一部《史记》就是由父子两代人完成的,这就是家学的影响。二十四史的第二部是《汉书》,主要作者是班固,但是班固的父亲班彪首先写了几十篇,然后班固接着写,班固没有写完,坐牢死了,他的妹妹班昭接着写。 所以,《汉书》实际上经过了班彪、班固、班昭之手才最后完成。
中国古代的家学很容易出现,这种例子太多了》“康宋八大家”里有父子三人的“三苏” 苏诗书相传,一家三口都是大文豪;历史上最有名的书法家是王義之和他的儿子王献之;曹操。还有他的儿子曹丕、曹植,历史上号称“三曹”,都是著名的文学家;和“三曹”同时代的著名女作家蔡文姬,其父蔡 ,也是大学者大作家。
很多家族家风是代代相传的,而且有教育子女的格言,叫家训。所以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出现了很多家训的书,最有名的是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一直到今天,《颜氏家训》仍然被誉为家教典范。
中国古代家学、家风的兴盛,直接带来的结果就是家业的代代相传。祖父和父亲是史官,儿孙就继续做史官;祖父和父亲是搞天文历法的,儿孙就继续钻研天文历法;祖父和父亲是中医,儿孙往往也继承医学传统。
世界上有许多古老的民族,但是,唯独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的家学传统的民族。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小农经济形成极其浓厚的家庭观念;第二,世代相传的儒家思想影响了我们的每一个家庭;第三,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对读书的重视是世界上很多民族所不及的。
中国古代的家学有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是家长对孩子的启蒙教育。钱学森在回想他的童年的时候说过,他四岁开始,每天都要站在家长面前背书。这些大科学家的古文功底好得很,就是从小背出来的。古代孩子从小背什么书?《论语》、《诗经》、《尚书》、《易经》、《左传》、《国语》、《周礼》、《礼记》等。
第二种家学是请个老师上门来教自己的孩子。汤显祖的《牡丹亭》里,杜老爷请了一个私塾先生到家里来教他唯一的女儿杜丽娘。但这种家学往往是官宦人家、富商所用,他们有钱请得起老师。
当然,在中国古代,最有钱请得起家教的人是谁?皇帝。所以我们往往看到的是,第一代开国皇帝的文化水平都不高。比如刘邦,他流传到今天的作品也只有《大风歌》和《鸿鹄歌》。但是当了皇帝以后,刘邦对儿子的教育就不一样了。刘邦就请了一个很有名的先生,叫叔孙通,做太子太傅来教他的儿子。
魏晋南北朝以后,才出现了比较强的家族观念,家族开始办学。刘禹锡写过两句很有名的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王导;谢,谢安。他们的家族是两个最有实力的北方大家族,东晋时期,这两大家族扶持了一代王朝。这些大家族重视家教,往往一个家族办一所学校,代替了地方政府办学的职能,不仅收本姓人,外姓人也可以来上学,这些家学在中国古代非常兴盛。


浏览完整试题王立群 《中国古代的家学传统》
1.下列对于家学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3分)
A.中国古代家学、家风的兴盛,重要的原因就是家业的代代相传,如祖父和父亲是搞天文历法的,儿孙就继续钻研天文历法。
B.中国古代的史官要靠父子相传才能懂得数学、天文、历法,而这些是史官必须具有的知识,所以在中国古代,家学传统最早出现在史官家庭。
C.《史记》和《汉书》的编写,都是家学传统的具体体现,《史记》是司马迁父子两代人完成的,《汉书》是班固及其父亲、妹妹共同完成的。
D.中国古代的家学很容易出现,这种现象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表现为一家都是大文豪的很多,如“三苏”“三曹”、王羲之父子、蔡邕父女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家长对孩子的启蒙教育是中国古代的家学内容之一,像钱学森他们这些大科学家的古文功底很好,就是从小背出来的。
B.在中国古代,皇帝是最有钱请得起家教的人,所以我们往往看到的是,第一代开国皇帝的文化水平都不高,但是他们的子孙都有很高的文化水平。
C.家庭观念、儒家思想、对读书的重视等原因,使得中华民族成为一个在世界上独有的具有悠久的家学传统的民族。
D.家训是教育子女的格言,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就出现了很多家训的书,最有名的是一直到今天,仍然被誉为家教典范的《颜氏家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根据中国古代家学的内容,中国古代孩子的教育最先是家长的启蒙教育,然后是家长请个老师上门来教自己的孩子的私塾教育。
B.魏晋南北朝时期,那些有实力的大家族重视家教,往往一个家族办一所学校,代替了地方政府办学的职能,使得家学在中国古代更加兴盛。
C.从魏晋南北朝开始,才出现比较强的家族观念,家族也才开始办学;此前,家族观念并不很强,也无家族办学的先例。
D.很多家族的家风是代代相传的,.表现玻明显的是家学传统中的父子甚至是祖孙几代都会从事一种职业或研究。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囚绿记》(节选)
①我住在北平的一家公寓里。……这房间靠南的墙壁土,有一个小圆窗,直径一尺左右。窗是圆的,却嵌着一块六角形的玻璃,并且左下角打碎了,留下一个大空隙,手可以随意伸进伸出。圆窗外面长着常春藤。当太阳照过它繁密的枝外,透到我房间来的时候,便有一片绿影。我便是欢喜这片绿影才选定这房间的。当公寓里的伙计替我提了随身小提箱,领我到这房间来的时候,我瞥见这绿影,感觉到一种喜悦,便毫不犹疑地决定下来,这样了截爽直使公寓里伙计都惊奇了。
……
②我快活地坐在我的窗前。度过了一个月,两个月,我留恋于这片绿色。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
  ③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
  ④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教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吏接近,更亲密。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因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  
⑤可是每天在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
  ⑥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
4.下面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段“当公寓里的伙计替我提了随身小提箱,领我到这房间来的时候.我瞥见这绿影,感觉到一种喜悦,便毫不犹疑地决定下来,这样了截爽直使公寓里伙计部惊奇了。”这句话是从侧面反衬我爱绿之深。
B.第④段第一旬“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是个过渡句,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C.“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上旬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作者喜欢绿色的原因。
D.“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这句话细腻地描写了青藤颜色的变化,真切地反映了作者对青藤绿色渐消的心急和怜爱。
5.选文第④段对于“绿”在我案前生长“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请结合选文说说你对“生的欢喜”一词的理解,并说说“绿”还可以用来象征什么?(5分)
6.作者眼里,绿枝条有着怎样的特点?请概括并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进入了职场就一切归零,学历什么都是浮云,你的工作经历、能力、情商,比你的学历重要多了。这个说法对不对?对的。但前提是,进入职场后,而且是一个好的职场。可以说在接近100%的情况下,学历低的人根本不太可能跟北大清华的学生进人同一个职场,因为在筛选简历的时候,他们就被筛选掉了。
那些鼓吹经历比学历史重要的大企业,他们所谓的“经历比学历更重要”,是在进入他们的单位后。进入单位前,他们对学历的选择比谁都严苛。不信的话,你只要上985高校和三流院校的学生就业网站上看一下就知道了,到1985高校招人的,都是各种高大上的国企、 事业单位和研究机构。或者看看每年国家电网、人民日报、央视这些单位公示的录用名单,看看这些被拟录用的人的学校,你会发现,他们不仅几乎清一色都是985高校,而且领率最高的还是北大清华人大等顶级名校。


展开余下试题(摘编自人民日报《学历不重要吗?高学历能否带来高工资?》)
材料三:
“做研究工作,主要靠成果说话,并不只看学历有多高。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才有意义。”不过在工作中庞浩也看到了自己在发展前景上的学历短板,随着研究的深入,对很多专利的研究需要更深厚的理论基础。
如今我国每年毕业的研究生已超过60万人,20年间,研究生扩招疯涨了11倍,甚至超过了本科生。研究生如此扩招,研究生就业势必遭遇“高学历泛滥”困境,造成很多岗位的学历要求超过岗位本身的需求。研究生数量的增加造成劳动力市场上供过于求,使得买方市场处于优势地位。而买方市场的优势又加大了用人单位挑选的余地,使得追求高学历成为一种风气。
(摘编自中国民生网《学历提升了,就业收入是否有增加?》)
材料四:
就群体来看,“学历越高,收入越高”仍然是一个不变的真理。这包括,本科生和高职高专生毕业三年后的月收入显著高于农民工,也包括本科院校毕业生的薪资待遇要明显高于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
实际上,我们的大学中既然设置了这么多的专业,定然来自社会的客观需求,都有其合理的依据。而且,就整体就业率情况来看,所有的专业就业率都超过了86%。而且,半年之后所有的专业的就业率都超过了91.8%。这意味着,无论学什么专业,只要一心向上,态度积极,都会在茫茫社会与复杂的职场中找到自己的岗位。将目光放长远,很难说未来什么样的专业能吃香。当今社会发展速度之快、商品迭代速度之快,超乎想象。一些看似强大无比、能吃一辈子的专业,很可能因为技术的创新而倏然落伍。正如诺基亚、雅虎、柯达等巨无霸的倒塌,许多专业很可能在几年之内就失去社会土壤。大学所学的专业,对于越来越多的人而言,都基本不会是吃一辈子的饭碗。
十年之后,谁也无法想象人工智能、机器人、“互联网+”能消灭哪些专业和工作。此语境下,能否拥有持续的学习能力、自生能力,才是让每一位个体立于不败之地的真本领。
(摘编自中国网《在“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寻找人生方向》)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就整体就业率情况来看,大学所有的专业在毕业时就业率都能超过八成,半年后就业率超过九成。
B.很多大企业更看重求职者的工作经验而不是学历,这与庞浩的“做研究工作,主要看成果,并不只看学历”的观点是一致的。
C.根据材料二,就整体学历水平而言,银行的本科及以上学历和硕士+博士学历的员工综合占比最高。
D.若干年后,一些专业可能会失去社会土壤,我们想立于不败之地,需要拥有持续的学习能力、自生能力。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我国高校研究生扩招,高学历人才大量增加,用人单位又加大了选人的余地,使得追求高学历成为一种风气。
B. 从人均月薪万元以上的行业来看,非银金融和银行的人均月薪较高,因此,学生报考专业会首选与这两个行业相关的专业。
C.大学设置的专业都有其合理的依据,我们无论学什么专业,都会在社会和职场中会找到自己的岗位。
D.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商品的快速迭代,作者认为对于越来越多的人来说,大学所学的专业将不再是吃一辈子的饭碗。
E.985高校毕业生都选择在高大上的国企、事业单位等就职,尤其是北大清华等顶级名校的毕业生。
9.有些高三毕业生在填报大学专业时,顾虑毕业后的就业问题。根据材料四的内容,请你给他们提出一些建议。(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7分)
(一)文言文阅读(8小题,2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击空明兮溯流光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B.纵一韦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C.举酒属客 举匏撙以相属
D.哀吾生之须臾 哀民生之多艰
11.下列对原文中加波浪线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望,农历每月十六•纪日的用字还有朔(农历每月初一)、晦(农历每月月末)。B.孟,古人以伯、仲、叔、季或孟、仲、季为兄弟排行,“孟”与“伯”均说明排行老大。
C.下,战胜、攻下,与之同义的还有“既克,公问其故”的“克”。“破荆州”的“破”等。
D.槊,长矛。“横槊陚诗”即横执长矛吟《短歌行》,这是描写曹操的“雄壮”形象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办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关于箫声的掐写,既有对音乐形象的描苺,又有对音乐效果的渲染。比较而言,对音乐形象的描摹详而对音乐效果的渲染略。
B.吹箫之“客”回答苏子的话,先将曹操的生命精彩推到极致,后用“而今安在哉”转折,揭示出生命的短暂与渺小。
C.苏子开导“客”的话,以“水与月”作比,从“变”与“不变”的角度观照世间万物,得出“万物与我皆同、无须艳羡”的结论。
D.全文以“乐”为起始,以“喜”收束,中间夹杂苏子与“客”各自的哲学观点,结构与王羲之《兰亭集序》完全一致
1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翮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二)古代诗歌阅读(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13题
拟嵇中散咏松诗①
谢道韫
遥望山上松,隆冬不能凋。
愿想游下憩,瞻彼万仞条。
腾跃未能升,顿足俟王乔。②
时哉不我与,大运所飘揺。


展开余下试题【注】①本诗是作者糢仿嵇康的(游仙诗》而作,她倾幕嵇康,赞扬其无所畏惧的高尚人格。②王乔:传说中的仙人。《淮南子•泰族训》:“王乔赤松……蹑虚轻举,乘云游雾。”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遥望山上松,隆冬不能凋” 二句用语古朴浅切,写出了山上的松树隆冬不凋、鲜洁苍翠的样貌,从而初显松树节操。
“愿想游下憩,瞻彼万仞条。” 二句中“万仞条”,极言松树高大的特点,诗人为此特意选取了自上而下的俯视视角。
C.“腾跃未能升,顿足俟王乔。”二句意思是自己不能腾身高飞,焦灼等待仙人王乔来接引,给诗歌蒙上飘渺浪漫的色彩。
D.这首诗体制短小凝练,简短八句,起承转合,—气呵成;摹景咏物,富丽精巧,雕琢
之迹全无,呈现出一派情境浑融的意境。
E.这虽是首咏物诗,但人的活动始终参与其中,从遥望,到休憩、膽看.再到腾跃、顿
足,诗人形象鲜明,情感抒发自然。
15.谢道韫在这首咏物诗中表达了复杂的情感,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屮的空缺部分。(5分)
(1)《离骚》中用方枘和圆凿不相合来说明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的两句是“ , ”。
(2)曹操在《短歌行》中“ , ”两句化用《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诗句,点明了 “愁”的一个原因,即对人才的渴求。
(3)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说古人之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的原因是“ ”。
三、表达及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潜入毒犯内部抓毒枭.其危险性不亚于火中取栗,但李队长主动请缨,不顾个人安危,
这种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②王蒙的新著《青狐》的确是一本优秀小说,在阅读时,我经常被里面箝彩的情节和精到的择写感动,时不时拍案而起,击节叫好。
③“书山有路勤为径”,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更要努力攀登书山,而不能高山仰上。
④有些同志对于自己工作中出现的一些小的错误总是不以为意,认为这只是十个指头中的—个指头,无关大局。
⑤随着人事制度的不断完畚,机关事业单位中尸位素餐的现象将大大减少,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作风将有很大的转变。
⑥王宝强在电影《天下无贼》中成功地扮演了胸无城府、朴实憨厚的傻根这一角色,之后又塑造了许多荧屏经典形象。
A.①②③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④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本月4日正式生效的《巴黎协定》如果促使各国找到共贏点,具有里程碑意义,那么7 日召开的马拉喀什气候大会同样意义重大。
B.近年来,进口的农产品品种和数量都在增加,但进口增加并不意味着国内大宗农产品出现供给短缺,主要是因为国际价格低于国内价格造成的。
C.江西丰城发电厂冷却塔坍埸,事故发生后,该省的主耍领导赶赴事故现场,指导救援工作,召开现场会议和具体部署。
D.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募捐逐渐兴起,这种新兴的募捐方式非常便捷高效,但其存在的漏洞也易被不法分子利用。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如今人的“网行”和文的“网行”都是“无人驾驶”般潜行,心下感慨不知不觉换了人间。鄙人虽廉颇老矣,好在尚能饭,弄微信不亦乐乎。
B.春阳和煦,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的有机茶基地,头茶终于开摘了。一年尝鲜就在这几天,当我赶到时,相约的老茶农们已经恭候我多时了。
C.为进一步增强北京、保定两地旅游合作,保定市旅发委划推出了百万元景区门票惠赠北京市民的活动。
D.热浪翻滚的酷暑天气,朋友特意做了拿手菜“凤鹅烧冬瓜汤”招待我们,并不断嘱咐:你家小女最爱吃这道菜了,一定要带孩子来呀!”
20.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言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每处字数不得超过所给空格数(含标点符号)。(6分)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日符。”春联的来源是桃符。最初人们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贴春联是中国人过年时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人们通常在除夕这天,将写好的春联贴于门上。 ,如四言联“春安夏泰,秋稔冬祥”,六言联“冬尽梅花点点,春回爆竹声声”。 。所谓横批,是指挂贴于一副对联上头的横幅。 ,例如“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喜居宝地千年旺,福照家门万事兴”。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夏季,各种细菌多,毒素易在体内聚集,高质量的酿造米醋对夏季保健有着特殊的功效。只要吃饭时加点醋,人就不会得病了,也就不会感到心烦了。除此之外,有人出汗后图凉快,爱用冷水洗脸。殊不知,这样做的后果是肌肤的毛孔急剧收缩,从而导致肌肤急性发炎。
①吃饭时加点醋,未必就会不得病,只是能避免肠胃疾病。


五、写作(60 分)
22.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自拟题目,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60分)
11月20日,上海维密大秀开启,美女一一亮相。中国超模奚梦瑶走秀期间不慎掉倒, 然后她勇敢地站起来完成了表演。她的摔倒成为了网络热议话题,维密高管Edrazek表态: 奚梦瑶摔倒后,吉泽勒停下台步,将她扶起来,这是大秀“最美妙的瞬间” 。随后Edrazek 还鼓励奚梦瑶,摔跤并没有什么去脸的,能够站起来并完成表演就是最大的成功。
要求:选好角度,写一篇议论文,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答案
1.【答案】A 颠倒因果。原文说的是“中国古代家学、家风的兴盛,直接带来的结果就是家业的代代相传”,“家业的代代相传”是结果。
2.【答案】B“每一个王朝”太绝对,原文是“大多数王朝”。
3.【答案】A 曲解文意,把中国古代家学两方面的内容表述为教育的两个步骤。
4.【答案】 C“‘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说法错误,这一句没有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故选C。
5.【答案】“生的欢喜”是指对于生命成长的喜悦,表达了作者对于充满生机的绿的喜爱,对充满活力的生活的向往。(3分)【示例】“绿”的其它象征意义:绿色是植物的颜色,在中国文化中有生命的含义,也是春季的象征。性格色彩中绿代表和平、友善、善于倾听、不希望发生冲突的性格。 (2分)
6. 【答案】①美丽。“伸开柔软的卷须”“舒开折叠着的嫩叶”,下雨时带着“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②青春、爱和幸福的象征。就像作者说的,“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猗郁的年华”;③热爱阳光(固执) 。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一条2分)
7.【答案】B(大企业不看重学历是在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河南省平顶”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9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