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644 2018-04-24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44]
2017-2018学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检测题
八下语文期中检测题(RJ)
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 姓名:__________
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
A.连翘(qiáo) 翩然(piān) 褶皱(zhé) 大彻大悟(chè)
B.潮汐(xī) 归省(xǐng) 烧灼(zhuó) 毫无疑问(yí)
C.反弹(tán) 恬静(tián) 劫难(jì) 偷偷摸摸(mō)
D.斡旋(wò) 蓦然(mò) 狩猎(sòu) 天衣无缝(fènɡ)
【解析】A选项里“褶皱”的“褶”应读“zhě”;C选项里“劫难”的“劫”应读“jié”; D选项里“狩猎”的“狩”应读“shòu”。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C
A.行辈 迁徙 肆无忌弹 惊心动魄
B.帷幕 脂肪 戛然而止 海枯石乱
C.羁绊 沙砾 叹为观止 目空一切
D.家眷 次第 人情事故 草长莺飞
【解析】A选项里“肆无忌弹”的“弹”应写成“惮”;B选项里“海枯石乱”的“乱”应写成“烂”;D选项里“人情事故”的“事”应写成“世”。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D
A.课文中那些意味深长的语句,要反复阅读,加深理解。
B.在衰草连天的季节里,连到处飞的蚊子也销声匿迹了。
C.我们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对外交流。
D.回想起73年前那场触目惊心的战斗,老英雄就情不自禁地流下两行热泪。
【解析】D选项里“触目惊心”的意思是看见某种严重的情况引起内心的震动。与语境不符,应该用“惊心动魄”。
4.(2017•益阳)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
A.我市启动市级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今年首批招收320人。
B.只有沿线的拆迁工作能顺利进行,是沿江风光带顺利施工的条件之一。
C.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的发生,我校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D.“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解析】A.缺宾语;B.关联词语使用错误;D.句式杂糅。
5.给下面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A
①当前,我们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②只要“立下愚公志”,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宏伟目标就能成为美好现实。
③奋斗目标是如此宏伟、如此鼓舞人心,但实现的过程既不会顺风顺水,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充满曲折和艰辛,需要经过长期的奋斗。
④越是曲折和艰辛,越要有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韧劲。“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⑤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就是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⑥矢志不移、至死不渝、子孙相继、久久为功,这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是愚公移山精神的核心。
A.⑤⑥①③④② B.⑥⑤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⑤⑥ D.⑥⑤③①④②
【解析】纵观题干,可以看出该文段内容是要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怎样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和发扬愚公移山精神的结果如何。由此我们便可找出总起句和结尾句分别是⑤②,这样就可排除其他答案,选定A。
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
A.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他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B.《小石潭记》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
浏览完整试题
C.《核舟记》是魏学洢所写的说明文言文,出自清代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本文使用从中间到两头,先整体后局部,从正面到背面的空间顺序和总—分—总的叙述顺序介绍了“核舟”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王叔远精湛技术的赞美和对民间艺术的赞扬。
D.《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民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305篇,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赋、比、兴是其基本手法。
【解析】D选项,《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7.根据提示填空。(每空1分,共8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的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1)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关雎》)
(2)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
(3)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子衿》)
(4)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柳宗元《小石潭记》)
(5)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追忆郊游地点、时间及由于景色迷人而忘了归路的诗句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6)请写出连续两句含“月”字的古诗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8—11题,共10分)
(一)根据要求,完成8-9题。(5分)
(2017•陕西)请你参加以“建好我的微信朋友圈”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8.【活动一:加友之辩】围绕“是否赞成加父母为微信好友?”这个话题,朋友圈里展开了辩论,请你发表看法并阐述理由。(50字左右)(3分)
示例一:我赞成加父母为微信好友,这样就会多一种渠道,让父母及时了解我们的想法和需求,能使我们与父母关系更融洽。示例二:我不赞成加父母为微信好友。我们长大了,需要个人空间,如果加父母为好友,会时刻受到父母的关注,对我们个性发展并不利。
9.【活动二:互动之趣】下面是微信朋友圈中好友关于端午节的留言,请你也仿写一句,与微信好友互动。(2分)
甲:艾叶清香扑鼻来 乙:粽子香甜惹人爱 丙:龙舟激越江上赛
示例一:香包玲珑身上戴 示例二:屈原忠贞史册载
(二)名著阅读(3分)
10.请写出下图故事名称,并简述该故事情节。
《朝花夕拾》中的《无常》。《无常》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赛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说明“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三)汉字书写(2分)
11.根据8—9小题的活动安排,完成签名之寓:
请将下面的文字作为你的微信签名,正确、规范、工整地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2分)
黄发垂髫 怡然自乐
三、阅读(12—26题,共4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13题。(4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①与友人的惜别之情;②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意思对即可)
13.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2分)
“辅”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气象雄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望”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12分)
核舟记(节选)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其两膝相比者 ( 靠近 )
(2)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挑选 )
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卷子下边的衣褶里。
(2)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左手靠在一根横木上,右手扳着右脚趾,像在大声呼叫似的。
16.选文的前三段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请简要分析。(3分)
选文前三段按空间顺序,依次介绍了核舟的船头、船尾和船背。
17.第一段细致描写鲁直“如有所语”,佛印“神情与苏、黄不属”,“珠可历历数也”是为了说明什么?试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3分)
说明雕刻技艺娴熟高超。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1题。(10分)
(2017•宁夏)阅读,让中国更有力量
①阅读力是一个充满张力的概念。在国际上,包括中小学生的指标性评价中,阅读能力一直是最为重要的项目之一。可以说,阅读力与“智商”“情商”“财商”等概念一样,也是现代人特别需要提升的能力。从更大层次上看,阅读力不仅是一个人的阅读能力,也是社会整体的阅读水平,因而关系到国家民族的竞争力。
②阅读力就是精神力。一个人如果没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就很难从精神上得到更多智慧的滋养。可以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阅读是一种精神生活,可以提高人的精神力,这影响到对生活意义的理解、人生价值的实现。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阅读都是精神发育和文化传承的基本途径。
③阅读力就是凝聚力。共读共写,一起交流,才能拥有共同的语言和思想,拥有共同的愿景和价值,这样的文化共同体,让一片土地上的人们不会成为生活在同一个屋顶下的陌生人。所以,阅读力也是一个国家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一个阅读率低下、阅读力不足的民族,难以在当下世界立足,也难以引领人类的明天。
展开余下试题
④阅读力就是竞争力。我很喜欢《朗读手册》一书里的一句话:“阅读是消灭无知、贫穷与绝望的终极武器,我们要在它们消灭我们之前歼灭它们。”对于个体来说,阅读是学习的工具,而学习是成功的途径。对于国家民族来说,在知识快速累积、科技突飞猛进的当下,阅读力意味着对人类智慧经验的搜集、整合和应用,意味着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发现,国家越重视阅读教育,国民的阅读力就越好,整体素质就越高,国家的竞争力也就越强。
⑤阅读力就是幸福力。真正的幸福是心灵的充实与宁静。阅读需要专注,在知识的积累之外,也是一种精神的修行。通过阅读感受书香,能满足人类的内在需求,使人获得精神上的陶冶与升华,拥有更充实、更丰盈的生活,从而增加幸福感。书香的涵养,也能形成一个社会的氛围、一个时代的气质,让喧嚣的沉静下来,让浮躁的厚重起来。
⑥阅读最大的意义和价值就是“改变”。我坚定地相信:阅读,让中国更有力量!
(文/朱永新,有删改)
18.请指出第②段所论述的分论点,并为其补充一个正面论据。(2分)
分论点:阅读力就是精神力。论据:略。
19.第④段引用《朗读手册》中的一句话的作用是什么?说说你的理解。(3分)
引用论证,对本文的分论点进行论证,增强说服力;突出了阅读的重要性,强调阅读是我们学习的工具,只有阅读才能使我们成功,阅读可增强国家的竞争力。
20.文章②③④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请简要分析。(3分)
不能调换。这四个段落分别提出了本文的四个分论点,它们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阅读提高了人们的精神力,民族才能有凝聚力,民族有了凝聚力,国家在世界上才能有竞争力,最终增加人们的幸福感。
21.根据全文内容,简要分析第⑥段的作用。(2分)
由对阅读力的论述,得出阅读的意义和价值;总结全文论述的内容,提出中心论点。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2—26题。(14分)
(2017•重庆A)少年书架
①喜欢书,像喜欢一件宝物。小时每每发了新书,都要找来旧报纸,包了书皮,工工整整写上:语文,数学……然后是班级姓名。手里托着书,美滋滋看着,心里有份庄重,有种没来由的稳妥。
②学期末,新书变旧书,一如既往的整齐,只是有了岁月的痕迹,泛着淡淡的黄。细心收起来,放到纸箱里,来年春天,再搬出来晒太阳。
③偶然去老师家,一进门就呆住了:老师客厅的一面墙,宽宽大大一面架子,大大小小的书,一本本直立着,是一队队意气风发的少年,春意荡漾啊!罗列其中的,还有照片,石膏雕像,或者一盆小小的文竹……我真是看呆了,书,可以这样放,多好!
④那是王老师用木板和木条,自己钉在墙上的,美其名曰:书架。我用手抚摸着那粗糙的木条、木板,还有书,像是久别的朋友,细腻、温暖。
⑤我迷恋上老师书架的样子了,在书桌前,把书一本本立起来。左右用厚厚的字典做靠背,俨然一个小书架了。这小小发明,竟然让我激动了许久。
⑥放学回家,喜笑颜开地告诉爸妈,我有书架了!爸妈一愣,哪里的?
⑦待我把在老师家里的所见,以及自己在书桌上摆放的事告诉他们的时候,妈妈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
⑧那时,家里的条件不好,能上学读书,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哪里还敢奢望买上一件这样“无用”的家伙呢?当然,我也会悄悄想:什么时候,我也会真的拥有一个那样的小小书架?
⑨那是一个秋日,天,蓝蓝的,几片厚厚的白云,暖暖地轻轻飘着。爸爸下班回家,推着自行车进了院子,连声道:够了,够了!
⑩什么够了?我和妈妈惊奇地从屋子里跑出来。看,这些木头足够做一个小书架了。爸爸兴奋着。我看那些木条、木板,在爸爸的自行车后架上安静地等待着。小心脏一下子活跃起来,不知所措了,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
⑪爸爸利用下班的时间,去包装厂,在丢弃的废料中,千挑万拣,捡来这能用的木料。
⑫歇班两天的爸爸,用砂纸,一点点地打磨着那些木头,准备好锤头、钢锯、各种钉子、油漆……放了学的我,迫不及待地往家里跑,蹲在一边,看着爸爸在木屑中忙乎。
⑬天,静静的;阳光,亮亮的。院子里似乎有了道道金光。两天的时间,掰着手指过。
⑭小小的书架成了!
⑮爸爸问我,喜欢什么颜色。我想啊,想,就调成黄色吧。爸爸涂漆,一遍又一遍,慢慢地,小小书架成了土黄色,是秋天叶子成熟的颜色。
⑯风来,漆干。抱起书架,放到桌子的一角,把书一本本放进去。那欢喜,宛如莲花的一瓣,在心里,一点点绽开。放满书的架子,是一株亭亭玉立的稻子,安静、饱满。见到它,如见到久违的老友。
⑰日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过,它在身边,不离不弃,不恼不怒。经历各种漂泊,它伴着我,慢慢换了容颜。
⑱家里也已拥有大大的书架,开阔大气。而它早已泛起了油渍的光,笨拙而苍老。即便如此,它亦端端正正地立在我的桌前,是我的长者,沉默不语,凝视着我,撑起我的腰身。
⑲如果有一天,要我选择少年重来,陪伴我的,依然是少年书架。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改动)
22.本文围绕“书架”写了哪几件事?请概括填空。(2分)
①“我”在老师家看到书架→“我”用字典做了一个“小书架”→②爸爸给“我”做了一个书架→书架伴“我”成长
23.品读第⑦段画线句,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妈妈的心理。(3分)
妈妈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
“笑意”表现妈妈对“我”如此爱书(书架)的高兴;对“我”以字典作“书架”表示赞赏;从“光泽”看出妈妈因为“我”聪慧和爱书而对“我”的将来有了期盼。(答到两点即可)
24.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请参照示例,自选角度对文中第○10段画线句作两条批注。(3分)
示例:那欢喜,宛如莲花的一瓣,在心里,一点点绽开。
批注一:以莲花的绽开来比喻“我”的欢喜,形象具体地再现了“我”放书时的心情。
批注二:“一点点绽开”与前文“一本本放”相照应,展现了“我”的心情越来越愉悦的过程。
语句: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
批注一:“款款而来”赋予“小书架”人的情态和动作,写出了“我”即将拥有书架的喜悦。
批注二:通过“仿佛”引出“我”的想象,来表现“我”期待的心情。
25.在第⑯段作者称书架为“久违的老友”,第⑱段中又称之为“我的长者”,为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3分)
“久违的老友”:“我”在老师家见到过书架,因期待而想象过书架的样子,所以早已熟悉。“我的长者”:书架变得苍老;书架长久陪伴“我”,给“我”力量。
26.文中少年书架陪伴“我”成长,陪伴你成长的物品是什么?它如何陪伴你成长?请具体谈一谈。(3分)
示例:陪伴我成长的是台灯。它从小陪伴我看书、写作业,像我的朋友。在我成功时,它分享我的快乐;在我沮丧时,它给予我力量。(言之成理即可)
四、作文(50分)
27.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读后感,不少于600字。
一个船夫在湍急的河中驾驶小船,上面坐着一个哲学家。哲学家问船夫:“你懂得历史吗?”船夫说:“不懂。”哲学家说:“那你失去了一半生命。”哲学家又问:“你研究过数学吗?”船夫说:“没有。”哲学家说:“那你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刚说完这句话,风把船吹翻了,两人都掉入水中,船夫喊道:“你会游泳吗?”哲学家说:“不会。”船夫说:“那你失去了整个生命。”
提示:
(1)概括叙述材料内容,但不要照抄原文。
(2)要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力求新颖,但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
(3)要联系个人的生活经验来谈。 (122.240.193.81)
上一篇:
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篇:
2017-2018学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2017-2018学”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4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