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中考模拟卷

阅读:338  2018-04-25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中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38]
湖北省天门山2018年春季九年级新课结束考试语文试题
2018年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卷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八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书写。
题号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得分
得分 评分人

第 一 部 分
(1—6题,23分)
1.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6分)
①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③韩愈的《马说》中,“ , 。”一句描写了千里马不遇伯乐的悲惨结局。
④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4分)
①台下观众随声应和( ),气氛更加浓烈了。
②她陶醉于心平气和的争论, 忘情于智力的角( )逐。
③他 (zhēn zhuó)再三,终于同意了。
3.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在这本书中,他把对母亲深厚的感情都表现在惟妙惟肖的陈述之中,像是自然流淌的感情之河。
B.藏在叶底下的那盏路灯突然亮了起来,马路豁然开朗,像拓宽了几尺。
C.他这种对问题不求甚解的学习方法,是成绩无法提高的主要原因。
D.假酒销售团伙气焰嚣张,锐不可当,但在我市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下,这些团伙被彻底粉碎了。
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3分)
①这种方方正正的写法,体现了中国古人所追求的客观美——稳重、端庄、平衡对称,有一种周正之美。
②从甲骨文可以看出,汉字基本上是方形。
③ 此后,春秋战国时从篆书到隶书,汉字完成了一次飞跃,表现在字形上,就是从以前的圆润瘦长变成了方方正正的方块字。
④到了西周末年,汉字一字一方格的特点已经完全成形了。
A.②③①④ B.②①④③ C.②③④① D.②④③①
5.对下面对这幅书法作品的赏析和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开阔雄浑,朗健清逸,笔势舒敛有致。
B.采用隶书字体,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C.用字规范,笔笔交代清楚,笔势劲挺有力。
D.采用行书书体,庄重大气中,又不失灵动气息
6.观察右图漫画,回答下列问题(4分)
①请为下面的漫画拟写题目(不超过8个字)

②这幅漫画的寓意是什么(不超过30个字)


得分 评分人

第二部分 (7—22题,共47分)
一、阅读下面着两首诗,回答7~8题(6分)
【甲】过零丁洋
辛 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 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诗首联叙写了两件大事:一是作者文天祥因科举走入仕途;二是如今作者文天祥兵败被俘。


浏览完整试题B.甲诗颈联巧借地名,一语双关,写出了国家形势的危急和自己境况的艰辛。
C.乙诗“半卷”两句先以“半卷红旗”写趁夜奔袭之状,地点正是燕赵英雄感慨悲歌之地,再加上一个“鼓寒”的声音细节,悲壮的气氛就更浓了。
D.乙诗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浓墨重彩地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守边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8.【甲】【乙】诗结尾句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4分)
答:

得分 评分人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9~12题(14分)
汉高帝①四年八月,项羽自知少助;食尽,韩信又进兵击楚,羽患之。汉遣侯公说羽请太公、吕后②。羽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洪沟③以西为汉,以东为楚。九月,楚归太公、吕后,引兵解而东归。汉王欲西归,张良、陈平说曰:“汉有天下太半④,而诸侯皆附;楚兵疲食尽,此天亡之时也。今释⑤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汉王从之。(选自《资治通鉴•汉 纪•楚汉相争》)
【注释】①汉高帝:即刘邦。②太公:汉王刘邦的父亲。吕后:刘邦的妻子。在之前的战争中此二人被项羽俘获做人质。③洪沟:即鸿沟。④太半:大半。 ⑤释:放弃。
9.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此天亡之时也 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B.乃与汉约 乃入谏(《曹刿论战》)
C.引兵解而东归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鱼我所欲也》)
D.以西为汉 醒能述以文者(《醉翁亭记》)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共3分)
①羽患之 患:
②自遗患也 遗:
③汉王从之 从:
1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2处)(2分)
羽 乃 与 汉 约 中 分 天 下 割 洪 沟 以 西 为 汉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汉遣侯公说羽请太公、吕后。
译文:
②汉有 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
译文:
13.从选文来看,刘邦能战胜项羽夺得天下的原因有哪些?(3分)
答:
得分 评分人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4~16题(10分)
为什么不读经典
①“所谓经典,就是大家都认为应该读而没有读的东西。”马克•吐温这句话道出了经典的尴尬处境——没有人否认应该读经典,但真正去读的却寥寥无几。为什么人们会对经典敬而远之呢?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中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湖北省天门”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3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