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657  2018-04-25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57]
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九年级语文试题(卷)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得 分
说明:本试题(卷)共8页,满分12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一、读•书(12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并用正楷在田字格内工整书写。(2分)
  这是一个充满(xiá)思的季节,每一片土地都在(yùn)酿一个季节的故事,每一叶绿芽都在萌发一个蓬勃的希望。这个季节,满目春色,你会忘记流年的(cāng)桑。流动的乐章,让飘零的容颜焕发(xuàn)目的光彩。


2.读下列古诗文句子,将空缺处的原文语句书写在横线上。(10分)
  (1)结庐在人境, 。(《饮酒》陶渊明)
  (2)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3)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4)怀旧空吟闻笛赋,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5)          ,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6)山水之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
  (7)        ,乞人不屑也。(《鱼我所欲也》)
  (8)《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描写齐王纳谏后“令初下”时情景的语句是“     
, 。”
  (9)在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最后一句“ ”,以互文的修辞手法,悲怆含蓄地表达出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二、读•思(38分)
(一)(7分)
3.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下列选项中,不能直接体现二十四节气的一项是(  )(2分)
  A、东风解冻,蜇虫始振,鱼上冰。
  B、小满小满,麦粒渐满。
  C、白露烟上架,秋分无生田。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4.下列读图信息,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现在使用的汉字是经过长期演变而来。
B、“廪”较早的字形是在大石上架木搭成仓库;上方有
一弯新月,表示夜间要把粮食收藏起来。
  C、“廪”属于会意字,但不属于象形字,它的本义是
“粮仓”。
  D、汉字的字形与字义有一定关系。
5.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 是(  )(3分)
A、因三打白骨精,唐僧将孙悟空赶回花果山,继续西行,在宝象国被变成一只斑斓猛虎。
B、武松武艺高强,性情刚烈,嫉恶如仇。他“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温酒斩华雄”“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一步步走向反抗的道路。
C、在《父亲的病》中,鲁迅先生觉得,自己在父亲临终时照习俗不断呼叫是“对于父亲最大的错处”。
D、保尔因救朱赫来而被告发入狱,侥幸出狱后,怕再次被捕不敢回家,就躲进了冬妮亚家的花园,冬妮亚发现后求母亲偷偷收留了他。
(二)(13分)
  梁启超有9个子女,其中三人成为院士,其他几位也都是各自领域里十分杰出的人才。
  梁启超一生虽历经坎坷,但爱国之心始终不变,他常常和子女们讨论国家大事,告诫他们德育是做人的根本,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在他的教育影响下,孩子们自幼充满 了对祖国深厚的感情,立下了报国之志。抗战期间,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和夫人林徽因在四川过着贫病交加的生活,二人疾病缠身,仍顽强地坚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当时美国一些大学和博物馆都想高薪聘请他们到美国工作,他们都一一拒绝了,梁思成夫妇说:“我的祖国正在苦难中,我不能离开她……”


浏览完整试题  梁启超非常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曾说过“上学是为了求学问,而不是求文凭!”他的次子梁思永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攻读考古学和人类学,曾参加了印第安人古代遗址的发掘,并对东亚考古做过特别的研究。留学期间他想了解国内的情况,想回国实习并收集一些中国野外的资料,得到 了父亲梁启超的大力支持,安排他在清华学校担任助教。在清华园工作的一年,梁思永整理了清华所收藏的著名考古学家李济之于1926年挖掘的山西夏县西阴村史前遗址出土的部分陶片,并写成了英文的专刊,一个20出头的年轻学生在一年的时间里以这么务实的作风做出这么多的成果受到同仁的高度赞赏。1930年梁思永哈佛大学毕业后就回国,他的身体一直不好,但他以病弱之躯,一生都奔波在野外考古工作的一线。
  勤俭是梁启超的家风之一。他曾经在给子女的信中,告诫思顺夫妇人生贵在吃苦。“一个人在物质上的享用,只要能维持生命也就够了。至于快乐与否,全不是物质上可以支配。能在困苦中求出快活,才真是会打算盘。”
  梁氏一门,九朵奇葩,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一奇迹的出现是与梁家的家风分不开的。
6.梁氏一门,九朵奇葩,这绝不是偶然,而是与梁家的家风,特别是梁启超的教育分不开的。你对其中哪一条印象最深?请把它写下来。(3分)
  


7.近几年,许多家训和家风又被挖掘出来,许多同学认为应该好好发扬家训家风,而有些同学认为家训家风已经过时。请联系下面任意一则或几则链接材料,谈谈你的思考。(不少于50字)(10分)
  (1)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子家训》)
  (2)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增文贤文》)
  (3)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朱子家训》)
  (4)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颜氏家训》)
  (5)凡人皆有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曾国藩家书》)
  



(三)(18分)
8.古诗文诵读,首先是读准字音。下列句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庶竭驽(nú)钝,攘(rǎng)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出师表》诸葛亮)
  B、常有高猿长啸(xiào),属(shǔ)引凄异。(《三峡》郦道元)
  C、参(cēn)差(cī)荇菜,左右芼(mào)之。(《诗经•关雎》)
  D、衹(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枥之间。(《马说》韩愈)
9.下面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媵人持汤(热水)沃灌 菊之爱,陶后鲜(少)有闻
  B、徐公来,孰(孰,通“熟”,仔细。)视之。小惠未徧(通“便”便宜)
  C、食(吃)之不能尽其材 但(但是)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D、先帝不以臣卑鄙(下流) 朝服衣冠(穿戴)
10.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陋室铭》刘禹锡)
  译: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眼帘。
  B、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译:用来祭祀的牛、羊、猪、玉器和丝织品,我不敢虚报,一定以实情相报。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因为她认为我自私。
  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陶渊明)
  译: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闲快乐。
11.对下列四首诗歌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王湾《次北固山下》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的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B、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的“深”字,表现了春天到来,城里城 外草木茂盛的景象。
  C、曹操《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点明“观沧海”的地点,“观”字统领全篇,体现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D、《蒹葭》写“苍苍”,“萋萋”,“采采”的蒹葭,既是用来起兴而怀“伊人”,又是用来烘托抒情主人公的,全诗回旋三迭,往复歌咏,情调凄婉动人,意境朦胧深邃。
景公之时
景公之时,雨雪①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②。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 对曰 :“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③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____,温而知人之____,逸而知人之____。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④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注】①雨(yù)雪:下雪。雨:落,降,名词作动词。②陛:宫殿的台阶。③婴:晏子名晏婴。④闻命:听到辞命,闻,听;命,待命。
1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婴闻古之贤君
  A、 B、
水落而石出者 辍耕之垄上
公被狐白之裘 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C、 D、
问舍生皆被绮绣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3.文中空缺的横线上应填入的三个字,依次是(  )(3分)
A、饥 寒 劳 B、劳 寒 饥    
C、寒 饥 劳 D、劳 饥 寒
三、读•写(70分)
14.请从下图中任选一幅,描述图片内容并结合标题阐述你的感情。(5分)
图一:沉醉 图二:逝者如斯夫





展开余下试题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第15题。
一棵树
尚建荣
  ①一棵树,相对那些叽叽喳喳永 远也说不完的人来说,它的确是一个哑巴。
  ②一年四季,你听到过一棵树说过一句话吗?
  ③当然,这并不表明不曾说过一句话的树永远放弃了对四季的表白。
  ④在春天,一棵树,它会用梦幻一般的花朵代替所有的抒情,它能用甜美而馨香的语言轻而易举地就让一个季节陶醉,或让沉默了一冬的成群鸟儿叽叽喳喳唱个不休。
  ⑤对于一棵大树,你看,我们往往只注视它顶天立地的英姿,而忽略它一片叶一根枝慢慢长大的过程。当我们拿这种眼光看一棵树的时候,其实,就早已暴露出我们自身的肤浅。
  ⑥一棵树,它不说话,但它是会唱歌的。
  ⑦从春到夏,它只是用一片片叶子做成漏斗把心底的歉意向远方默默传递。发芽、开花,撑起漫天绿荫,一个平静的过程也似乎在转瞬之间便已完成。
  ⑧我知道,一片树叶,从春到夏,从夏到秋,它呈现给我们的,也不仅仅是一个微小的生命在茫茫宇宙中的瞬间轮回。透过一片树叶的脉络,你可以看到江河、湖海;透过一片树叶在晚风中的飘落,我们就能让黑夜之梦在天亮前找到回家的路。
  ⑨在月夜,不知你是否注意:一棵树,一片森林,它的静默足以让一个人听见内心深处的喧嚣和轰鸣。因此,我更要说:一棵树,它不说话,但它是深沉的,谦恭的。
  ⑩一片叶子说:让我最后一次起舞吧!我要让那些奔波在回家路上的忧郁者在心里带上这枚阳光的金币。
  ○11一颗果实说: 拿去吧!亲爱的伙伴,那是我对你和这片土地微薄的心意。
  ○12在四季,一棵树是坦诚的,坦诚的它可以赤裸裸面对你。在人的一生,有多少人能像一棵树去面对同类?
  ○13可是,你看,一棵树,它就那么毫不设防地就走进了另一棵树。一片森林,它就那么毫不犹豫地敞开胸怀把更大的另一片森林接纳。
  ○14你再看看,在高山,在河谷,在有树生长的地方,只要你掘开土层,你就会看到那些根是多么团结地紧握在一起,挡住了一次又一次的狂风,遮住了一次又一次的大雨。
  ○15一座森林,它无由地让人从心底生发出无限的敬意。
  ○16在这颗蓝色的星球上,万物终会一步步彼此走近,相互接纳。
  ○17无数的心坦诚地走到一起,当然要比一座让人心生敬意的森林壮观得多。
15.在你们班每周举办的“美文鉴读”课上,你想把这篇名为《一棵树》的文章推荐给同学,请你写一段推荐语。(15分)
  写作提示:①可以从语言、文章主题、阅读感悟等角度写, 可任选一个角度,也可结合起来写。②不少于100字。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16.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写一段议论性文字。要求观点鲜明,并运用至少一则论据加以阐述,100字左右。(10分)
没有风 帆的船
   不比死了强
   没有罗盘的风帆
   只能四处流浪







17.花,因叶更红;水,因茶更香;海,因天更蓝……
  请以“因为有你,我更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40分,含书写5分)
  要求:①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③避开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④书写规范、标点正确、卷面整洁。































九年级语文答案:
一、1、略 2、(1)而无车马喧 (2)不尽长江滚滚流 (3)长风破浪会有时 (4)到乡翻似烂柯人 (5)会挽雕弓如满月 (6)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7)蹴尔而与之(8)群臣进谏 门庭若市 (9)将军白发征夫泪。
二、(一)3、D 4、C 5、B
(二)6、(1)他常常和子女们讨论国家大事,告诫他们德育是做人的根本,要热爱自己的祖国。 (2)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孩子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3)勤俭让孩子不追求物质上的享受,而是追求精神上的富足。
7、答案:这五则家训,其中的(1)(3)(5)条对我们今天仍然需要学习,而(2)(4)则不符合今天的价值观。这表明,家训中的大多数对我们还是有教育意义和借鉴价值,需要继承和发扬;但也有少部分的家训已经过时,不符合今天的价值观,需要抛弃。对待家训家风,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让家训与时俱进,更好地服务于今天。(“古为今用,为我所用”,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三)8、B 9、A 10、C 11、B 12、C 13、A
三、14、示例:图一:古色古香的的传统民居前,拉二胡的老人和托腮聆听的孩子,坐在老屋矮矮的门槛上。老人忘我的神态,孩子专注的眼神,让整幅画面意味绵长。侧耳倾听,悠扬的二胡琴声从老人指尖的拨弄、手臂的牵引中飘来,在悠悠琴韵里,拉琴的老人是不是回想起曾经的沧桑岁月?听琴的孩子是不是憧憬着更美好的未来?就连青苔斑驳的老屋似乎也沉醉在琴声里。我愿意沉醉在琴声中,我愿意沉醉在传统民间艺术的世界里,享受美的熏陶,品读先祖们的智慧,我更希望这珍贵的传统文化薪火相传,让你我沉醉,让世界沉醉。 图二:一条河流,从远方奔腾而来,浪花飞溅,仿若碎玉,急流绕过无数的礁石和险滩,奔流而去。孔子曾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如流水匆匆而逝。我们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呢?是让有限生命在波澜不惊中蹉跎流逝,还是勇敢地面对“暗礁”,激起美丽的浪花?“吾生也有涯”,我们不能拉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宽生命的宽度。在生命的河流里,我们聚集细流,一路向前。奔腾,怒吼,回旋,穿过峡谷,越过险阻,演绎精彩。不负时光,不负生命。
15、略 16、略 17、略 (122.240.193.81)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山西农业大”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5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