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601  2018-04-25
标签:沪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01]
上海市浦东新区第一教育署2017-2018学年七年级(五四学制)下学期期中阶段质量调研语
2017学年第二学期初一语文阶段质量调研试卷
(完卷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
1.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海棠不惜胭脂色,_________。(《春寒》)
(2)_________,菊残犹有傲霜枝。(《赠刘景文》)
(3)子规夜半犹啼血,_________。(《春晚二首》)
(4)今夜明月人尽望,_________。(《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5)_________,惟吾德馨。(《陋室铭》)
【答案】 (1). (1)独立蒙蒙细雨中 (2). (2)荷尽已无擎雨盖 (3). (3)不信东风唤不回 (4). (4)不知秋思落谁家 (5). (5)斯是陋室
【解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擎”“陋”等字词的书写。
点睛:古诗文的背诵、默写。能熟练的背诵并准确的默写,不出现错别字。对于一些理解性的背诵默写的诗句要理解原句,还要知道句子的象征意义,延伸意义,知道用于哪种意境之中。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骊歌 蹒跚 震撼 无动于衷 B. 湛蓝 狼籍 络绎 踌躇满志
C. 抽屉 开僻 蘸料 中规中矩 D. 肿胀 毗邻 澜珊 味同嚼蜡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在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B.“狼籍”应写作“狼藉”;C.“开僻”应写作“开辟”;D.“澜珊”应写作“阑珊”。
3.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山中访友》作者是李汉荣,属于抒情散文。
B. “不谙世事”一词中“谙”字是熟悉的意思。
C. 《陋室铭》一文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D. 插叙是记叙文常用的一种叙述方法。《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就采用插叙的叙述方法。
【答案】C
【解析】C.应是:《陋室铭》一文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陋室”主人品德高尚,“陋室”就不陋。
4. 下列句子标点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绿色是多宝贵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B.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挡他。
C. “闯练,闯练,英子。”我临去时爸爸还这样叮嘱我。
D. 上海是一个大都市,大到就像饭店里大厨子用的桌布一样,五味俱全。
【答案】B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 选文的作者是______(朝代)的_______(人名)。
6.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 根据上文说说作者心中的君子具有怎样的品质。
【答案】5. (1). 北宋(宋) (2). 周敦颐
6. 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媚。


浏览完整试题7. 围绕“不同流合污”“不慕名利”“特立独行”“洁身自好”“庄重”“质朴”“正直”等作答,即可。
示例:作者心中的君子应该具有洁身自好、不慕名利、庄重豁达的高贵品质。
【解析】译文: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5. 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判断的知识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及谦词和敬辞的区分等。本题抓住文字信息根据阅读积累判断作品和作者,了解作家作品有关知识和内容作答即可。
6.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注意关键词淤泥:污泥。染:沾染(污秽)。濯:洗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
点睛:翻译文言语句时要注意翻译的方法,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译文的基本方法“增、删、调、换、留”就能正确翻译。部分句子可以采用意译的方法。
7.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主旨的能力。围绕“不同流合污”“不慕名利”“特立独行”“洁身自好”“庄重”“质朴”“正直”等作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师旷劝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①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公曰:“善哉!”
【注释】①炳烛:点烛。②盲臣:师旷为瞽者,故自称盲臣。③昧行:在昏暗中行走。
8. 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
①恐已暮矣(______) ②盲臣安敢戏君乎(_______)
9.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10. 晋平公起初认为师旷戏弄自己,是因为两人对“炳烛”理解有异:晋平公理解为________;而师旷指的是:_________。
【答案】8. (1). ①迟,晚 (2). ②怎么
9. 少年的时候喜好学习,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
10. (1). 点燃火炬 (2). 老年仍要好学
【解析】【译文】
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
8. 考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此题注意“安”是古今异义,古义是“怎么”。
9. 做翻译题,要注意几点规律:1、字字落实,直译为主;2、注意词类活用、特殊句式;3、注意句子整体连贯。在翻译句子的时候,我们也要注意对译。翻译一般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根据语境,做到文通字顺。因此,此题可以翻译为:少年的时候喜好学习,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
点睛:翻译文言语句时要注意翻译的方法,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译文的基本方法“增、删、调、换、留”就能正确翻译。部分句子可以采用意译的方法。
10.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平公之意是七十岁学习是不是太晚了(“暮”)。师旷回答说,既然(天)晚(“暮”)了,那为啥不把蜡烛点上呢?两个人对“暮”理解是不一样,师旷是借蜡烛点上,是想说: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什么时候都不晚。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②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qiáo cuì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③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④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⑤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⑥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1. 第②段横线上填入的词语qiáo cuì(______)
12. 第①段中画线语句,体会加点词蕴含的情感。
13. 下列对文章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展开余下试题A. “看花”是全文围绕的中心事件。
B. “看花”是母爱的集中体现。
C. “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征,是母亲愿望的达成。
D. “看花”是因为母亲想让我养花。
14. 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吗?请结合结尾段中的描写内容具体说明。
【答案】11. 憔悴 12. “一直”:长期以来,总是。“我”沉浸在双腿瘫痪的巨大痛苦中,根本没有去关注母亲,内心难过忧伤和遗憾自责。 13. D
14. 从结尾的描写内容看,“我”不仅懂了,而且已经像母亲期待的那样不再消沉了,和妹妹一起相互扶着,积极地去面对生活了。
【解析】
11. 这道题目考查学生根据拼音写词语的能力。学生只有读准字音,才能得出相应的词语。在书写词语的时候,注意同音字、形似字、易错字的辨析,要准确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注意“憔悴”不要写成“樵瘁”。
12. 赏析词语表达作用的一种考查形式,学生先说出词语的含义和效果,再进行分析表达效果,具体解答方法是:(1)词的意思或内容。(2)结合语境谈表达效果。这里“一直”:长期以来,总是。“我”沉浸在双腿瘫痪的巨大痛苦中,根本没有去关注母亲,内心难过忧伤和遗憾自责。
13. D.母亲没有想让我养花的意思。
14. 这样的题目的回答,要求我们结合文章的描写来深入地探究,不能自己随意地想象,只有对其合理性地探究才能对我们正确地理解课文。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孤灯斜影
王丹枫
①黄昏,夕阳像个醉鬼,红着脸倒向西天。碎影斑驳,坠在脏乱的胡同深处,一缕深幽的斜阳落在“中华老字号”五个字上。酱红色铁门紧闭,有人踩着自行车打门前闪过,揿铃,撒下一串“叮铃”脆响,门里迅疾传来几声狗吠。要不是门脸儿的发旧广告牌,很难留意到这里曾是老北京人耳熟能详的北京美术红灯厂。
②敲了几下门,一个五十岁上下的汉子径直带我进了工作间,他就是郭师傅,北京宫灯传承人。二十多平方的工作间被几张工作台占去了大半,一台刨床搭着布帘挤在角落里,看上去很久没用了。门口的立式电风扇,不时发出“吱吱”颤音。原本雪白的墙皮也发黄了,水泥地面上覆满了渍痕……
③现实有点儿残酷,他已经好几个月没接到宫灯活儿了。很多时候,他无事可干。现在,厂里做宫灯的师傅仅剩三人,最小的就是他了,53岁。时间快得瘆人,一个趔趄,郭师傅就栽倒进知天命的年轮里。十八岁高中毕业那年开始学做宫灯,现已入行三十五年。头都秃了,成老家伙了。没有年轻人肯来,老家伙们都等着退休就回家养老。
④虽然一直挣着微薄的工资,但郭师傅从没后悔过。“咱这人,比较传统,父辈都是干这个的,我就想吧,老老实实干这行得了,别的咱也干不了。”他呷了一口茶,若有所思地怔在那里,像一尊雕塑,皱纹无所不在地侵犯着他的倦容,“跟我一年进厂的十多个人,大多跑出租去了。”
⑤“年轻那会儿,干得可起劲了。”郭师傅说:“进厂学了一年多,木活都会干。这得益于耳rú目rǎn。少时,常看见父亲晚上在家做木活,那会儿在单位干不完的,可以回家干,有时候他也跟着学。晕黄的灯光下,父子俩各拿一把刻刀,在木料上凿凿刻刻,夜深了,出奇地静……”
⑥好时光总教人怀念。2004年红灯厂改为股份制后,迄今最大的一笔宫灯订单来自于什刹海旁边的恭王府,100多盏。那还是赶上恭王府修缮。而这样的机会也难得一遇。因为宫灯一挂就是几十乃至上百年,全是榫卯结构,很难坏。
⑦宫灯的造价远远高于灯笼,非寻常人家所能消费。全是木质结构,用料讲究,红木和紫檀为上选,梨、枣次之,桦木、栬木等硬杂木为三等。
⑧行当里有句老话叫“三分手艺,七分家伙”。手艺高超的宫灯技师,都使用自己制作的工具,雕刻镂花时要用到锼弓子,以铁丝磨其空隙,这个家伙得自己捯饬。现在虽然有了更为先进的曲线锯,但是弯儿活出来的很毛糙,雕刻这一环还是要手工才有味道。机械化虽然提升了速度与产量,但却不能复制手艺人的灵气。那种神韵,非手工出不来。
⑨“大靠架子小靠扇,钉灯当然也关键,龙头龙脚要活现,镂空花牙牢固有神态,灯画雅气远近都能看得见。”这段顺口溜是北京宫灯制作的要诀,郭师傅说从架子、开料、开榫、拓样、锼活、溜活到雕刻、攒架子、粘牙子、磨活等,少不了还要堵腻子、上色、抛光打蜡、手绘玻璃片儿、手编灯穗,再制作圆光、卡子、灯钩,最后钉灯组装、包装……制作一盏宫灯需要上百道工序。入行35年,制作宫灯的“木活”和“花活”,郭师傅早已驾轻就熟,以前绘玻璃片儿还得在纸上画草图,现在不用勾图了,都在脑子里装着,很多工序合着眼都能干。
⑩2008年6月,北京宫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他高兴了好一阵子,可是火焰的光芒会渐渐暗淡下来,一年里三盏宫灯都卖不出去。
⑪“有几个年轻人认识这玩意儿?国家现在叫它‘非遗’了,为什么叫它‘非遗’?肯定是没人要,认知度低啊!”他满脸的无奈,“纯市场化,准得灭亡。”
⑫屋外的斜阳,转瞬消隐在天际。送我到胡同口,几户人家门前的大红灯笼亮了,“再干个六七年,我也退了,那一天,我会送自己一个礼物——六方宫灯,图样我都想好了……”
15. 在第⑤段的横线上根据拼音写汉字。
耳rú目rǎn______
16. 请说说对第②段“一台刨床搭着布帘挤在角落里”一句加点字“挤”的理解。
17. 从文中看,造成北京宫灯制作面临窘境的具体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工匠精神”是近年来的热词,通读全文,分析郭师傅身上表现出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 事例
(1)______ (2)______
精益求精 (3)______
(4)_______ 上百道工序一道不缺,驾轻就熟,闭眼也能做。
19. 对于本文标题作用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孤灯”暗示了本文写作对象的萧条式微。
B. “斜影”借夕阳投影隐喻宫灯手艺的没落。
C. 标题表达作者对传统工艺陷入困境的忧虑。
D. 标题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严谨。
【答案】15. 濡 染
16. “挤”字形象暗示了工作室杂乱拥挤,表明了刨床已被闲置,体现了工厂的萧条,好久没活了。
17. (1). (1)宫灯榫卯结构,很难坏,需求量小。 (2). (2)宫灯的造价远远高于灯笼,非寻常人家所能消费。 (3). (3)现代社会宫灯不流行,认知度低。
18. (1). (1)坚守热爱 (2). (2)干了35年从来不后悔,即使他人纷纷改行也不心动。 (3). (3)虽有机器,仍坚持自己使用自己制作的工具,坚持手工工艺。 (4). (4)技艺娴熟、严谨专业 19. D
【解析】
15. 这道题目考查学生根据拼音写词语的能力。学生只有读准字音,才能得出相应的词语。在书写词语的时候,注意同音字、形似字、易错字的辨析,要准确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注意“濡”不要写成“孺”。
16. 赏析词语表达作用的一种考查形式,学生先说出词语的含义和效果,再进行分析表达效果,具体解答方法是:(1)词的意思或内容。(2)结合语境谈表达效果。这里“挤”字形象暗示了工作室杂乱拥挤,表明了刨床已被闲置,体现了工厂的萧条,好久没活了。
17. 本题考查对内容的梳理概括。仔细阅读文章,文章写“我”探访郭师傅,北京宫灯传承人,从他口中,了解宫灯面临的困境,一方面是自身的“宫灯榫卯结构,很难坏,需求量小”“宫灯的造价远远高于灯笼,非寻常人家所能消费”,一方面是外在的“现代社会宫灯不流行,认知度低”造成的。


展开余下试题18.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根据表格提示结合文章内容,完善表格,郭师傅干了35年从来不后悔,仍在坚守,他人纷纷改行也不心动。虽有机器,仍坚持自己使用自己制作的工具,坚持手工工艺。追求精益求精。上百道工序一道不缺,驾轻就熟,闭眼也能做,表现其娴熟、严谨的专业技艺。
19. D.标题不是文章的线索。
四、作文
20. 请以“一路有你”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1)叙事完整、详略得当、中心明确;(2)字迹端正,卷面整洁。
【答案】范文:
一路有你
当手触及到被阳光镀上金边的绿叶,儿时的思绪重现眼前。
五岁,肉嘟嘟的小手在树下分外显眼,怎么也够不着绿叶,只能嘟着嘴,眼巴巴地望着在阳光下,好似宝石般的叶子。你笑嘻嘻地走过来,轻轻一跳,便够着了。得意地在我眼前挥挥手,不服气的我追着你跑啊跑,笑声回荡天边。那时,你,八岁。
低头,花儿的香味沁入我的鼻子,好似转开了记忆年轮,回忆依旧。
七岁,背上小书包,趾高气昂地走到你身边。你正埋头写作业。傲气地拿起你的书,读着我唯一认识的一些字,不会的就随便说说,你听了,笑着说我是“文盲”。你,好像永远在看我“笑话”,有的时候,我会一不留神摔一跤,你就在那里笑,还学我摔跤时的样子,让原本被疼痛弄得差点哭的我,也不由得笑了。如今,我大概知道是为什么了,你是想说,即使摔倒了,也要拍拍尘土,笑着站起来,是吗?那年,你,十岁。
黄昏,秋日的落叶似只只蝴蝶,翩然来到我的肩头。忽醒,眼前仍是那片景:高大的枫树上开满了火红的枫叶,万物即将沉眠。远处,晚霞是那样瑰丽。
脚踩在铺满枫树叶的地毯上,发出“咔咔咔”的声音。漫步林荫,童年的记忆变成了一个个泡泡,把每一个精彩美丽的瞬间都捕捉了过来。张开双臂,拥抱自然。
你,好似一缕阳光,当黑暗来临时,为我驱走阴霾;你,又好似一盏明灯,当我迷失方向时,给予我生的希望。虽然,哥哥,只是个名词。
雨,总来的那么让人意外。这,便是淅淅沥沥的秋雨。细雨拂面,不像大雨那样强势,相反,像雨姑娘的纤纤玉手抚摸着你,让你感到如此惬意。
多少次,在命运的十字街徘徊游走;多少次,在人生的旅途中跌倒;多少次,在“正确”“错误”的选择题面前茫然不定。而你,总陪在我身旁,陪我哭,陪我笑,陪我经历一切。谢谢你,有你相伴,生活充满阳光!
漫步街头,迷失游走,抬头,回忆依旧。
【解析】本次作文的题目是“一路有你”,首先确定你是谁?你可以是人——现实中的,朋友、亲人;也可以是非现实的:文学作品中的给你感触很深的、正面的、具有教育意义的人,崇拜的伟人;可以是动物、植物——比如家乡的白杨、懂得感恩的柳树,可以是一个有纪念意义的东西——曾给你教训、快乐、感动……的东西,可以是梵高的画、各种书各种名著、三毛的作品……然后写有其相伴的好处,你从中获得什么,你什么情况有其相伴怎么样了……写作时,先要审清题意,看清题目和具体要求,然后再开始构思。这道题目写记叙文会更好把握一些,在写的过程中,要注意写清楚身边的爱是什么,选材一定要典型,尽量做到文从字顺,写出真情实感,内容具体充实。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另外,书写一定要整洁美观。
点睛: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目,没有审题障碍,可写的内容也很多,只要是来源于生活自己的体味与思索都可以写下来。平时要注意多观察生活,把自己的感悟和体验写下来,以作为自己的写作素材。 (122.240.193.81)
标签:沪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上海市浦东”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0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