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266  2018-04-26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66]
四川省绵阳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绵阳市高中2015级第三次诊断性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字的结构,又称布白。字由点画连贯穿插而成,因此点画的空白处也是字的组成部分。空白处应当计算在一个字的造形之内,分布适当的空白和笔画具同等的艺术价值。虚实相生,才能完成一个艺术品。所以大书法家邓石如曾说书法要“计白当黑”,无笔墨处也是妙境呀!这也像一座建筑的设计,首先要考虑空间的分布,虚处和实处同样重要。西方美学曾研究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建筑发现其具有的空间美感是不同的,而在中国书法艺术里的这种空间美感,同样在篆、隶、真、草、飞白等不同书体里有不同的表现。空间美感的不同,表现着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一个阶级,在不同的经济基础上、社会条件里,对生活的不同体会和对世界的不同认识。
②商周的篆文、秦人的小篆、汉人的隶书、魏晋的行草、唐人的真书、宋明的行草,各有各的姿态和风格。古人曾说:“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明人尚态”,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可以从字形的结构里研究各时代不同的风格。同时,书法里这种不同的风格也可以在同时代的其他艺术里去考察。
③“唐人尚法”,所以在字体上真书特别发达,当然这也有它的政治原因和社会基础。唐人研究真书的字体结构特别细致。对字体结构中的“法”的研究,他们的探讨在历朝历代都是十分突出的。我们知道人类是依据美的规律来进行艺术创造的,而唐人所述的书法中的“法”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认识,它是我们研究中国古代的美感和美学思想的好资料。
④相传唐代大书家欧阳询曾留下真书字体结构法三十六条。这三十六条非常重要,其中戈守智所纂著的《汉溪书法通解》对这三十六条的阐述可供研究中国美学的学者参考。我觉得我们可以从这三十六条开始来窥探中国美学思想里的一些基本范畴。我们可以从书法里的审美观念再通于中国其他艺术,如绘画、建筑、文学、音乐、舞蹈、工艺美术等。我以为这有美学方法论的价值。但一切艺术中的法,只是法,是要灵活运用,要从有法到无法,表现出艺术家独特的个性与风格来,才是真正的艺术。艺术是创造出来,不是“如法炮制”的。何况这三十六条只是适合于真书的,对于其他书体应当研究它们各自的内在的美学规律。
(摘编自宗白华《美学散步>,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字的结构不仅包括点画还包括点画中的空白,空白和点画具有同等的艺术价值。
B. 中国书法艺术作品的空间美,直接取决于书法家的经济基础和当时的社会条件。
C. 唐人对于字体结构中“法”的研究,是我国古代书法美感与美学思想研究的开端。
D. 古人归纳晋人行革的风格是“尚韵”,这种风格在晋人的其它艺术中也有体现。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将建筑和书法相结合,中西方美学相联系,形象而具体地展示了不同书体间存在的不同的空间美。
B. 作者引用大书法家邓石如“计白当黑”的说法,旨在证明在书法艺术中“虚处”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
C. 第三自然段肯定唐人对真书字体结构中“法”的研究,第四段接着论述真书结构法三十六条的重要性。
D. 文章谈到了中国不同朝代有不同的书体,并着重以唐代真书为例去论述研究汉字结构的美学意义。


浏览完整试题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将字的结构称为布白,这可以看出作者对书法中虚处的重视,虚处在书法空间美的构建中起着重要作用。
B. 通过研究中国古代不同朝代的书法作品以及其它艺术作品的风格特点,可以发现当时社会所具有的时代风格。
C. 艺术应该表现出艺术家独特的个性和风格,如果只是一味地遵循艺术中的法,就难以创作出真正的艺术作品。
D. 通过对真书结构法三十六条的研究,我们就可以发现其他书体以及绘画、建筑等中国艺术所蕴含的美学规律。
【答案】1. D 2. A 3. D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空白和点画具有同等的艺术价值”说法错误,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一段,原文是“分布适当的空白和笔画具同等的艺术价值”;B项,“直接取决于书法家的经济基础和当时的社会条件”说法错误,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一段最后,原文为“在中国书法艺术里的这种空间美感,同样在篆、隶、真、草、飞白等不同书体里有不同的表现。空间美感的不同,表现着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一个阶级,在不同的经济基础上、社会条件里,对生活的不同体会和对世界的不同认识”;C项,“是我国古代书法美感与美学思想研究的开端”说法错误,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三段,原文是“唐人所述的书法中的“法”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认识,它是我们研究中国古代的美感和美学思想的好资料”。故选D。
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A项,“……形象而具体地展示了不同书体间存在的不同的空间美”说法错误,属于无中生有,文章没有具体介绍不同书体间的空间美。故选A。
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D项,“通过对真书结构法三十六条的研究,我们就可以发现其他书体以及绘画、建筑等中国艺术所蕴含的美学规律”说法错误。相关信息在文章最后一段,原文为“何况这三十六条只是适合于真书的,对于其他书体应当研究它们各自的内在的美学规律”,也就是说真书三十六条并不适用于其他书体。故选D。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走过铁匠铺
葛水平
①去往铁匠铺的路上,我还是一个撅着厚嘴唇的女孩。
②时光虽然让我的生命中走失了很多东西,很多东西也让我懂得有过的好被我撞见了。
③我的手心再都没有因为遇见一些事物而热过,除了铁匠铺。有些时候,我甚至怀疑其中某些细节的真实,比如黄泥小路上的晨光,弥漫在空气里冷霜的味道,还有那磕磕绊绊相继走过的脚印。
④秋罢,农家院墙上有一排铁钩,上面挂着闲置下来的犁耙锄锹,一年的生计做完了,该挂锄了。庄稼人脸上像牲口卸下挽具似的浮着一层浅浅的轻松,农具挂起来时,地便收割干净了。阔亮的地面上有鸟起落,一阵风刮过来,干黄的叶片刷刷往下掉。入冬了,落叶、草屑连同所有轻飘的东西都被风刮得原地打转。早晨和傍晚,落叶铺满了院子,还有街道。远处重峦叠嶂的山体恰似劈面而立的一幅巨大的水墨画屏,霜打过的红叶还挂在一些干枝梢上,怕冷的人已经裹上了冬装,袖住了手。跑往山野的风停在农具上歇息,风把农具上的泥尘抖落下来,迷了过路人的眼,想起那金粉飘洒的阳春三月,农人看着挂起来的农具说:该进铁匠铺了。
⑤村庄里的铁匠铺开始热闹了,用了一年的农具需要“轧”钢蘸火。用麻绳串起来的农具挂在铁匠铺的墙角,大锤小锤的击打声此起彼伏。取农具的人不走了,送农具的人也不走了,或蹲或坐,劣质香烟弥漫着铁匠铺。轧好钢的锄头扔进水盆里,一咕嘟热气浪起来。龇着牙的农人开始说秋天的事,秋天的丰收总是按年成来计算,雨多了涝,雨少了旱,不管啥年成,入冬就要歇息了。
⑥冬天是一个说闲话的日子,冬天的闲话把历史都要揪出来晒两轮儿。
⑦从小生活在村镇的那一代人,回忆起从前的日子来那是有很多说道的。每一个节气到来都要先敬神,最主要的就是天、地神。没有辽阔的土地,人们便会失去生存的根基。拜祭地神与拜祭天神是对应的,天地合称为“皇天后土”。敬神是护佑来年风调雨顺,铁匠铺则是生活背后的力量。
③有人讲土地庙的土地神,最小的神直接管着人的口粮。说是山前山后各有土地庙,山前热闹山后冷清。山后土地神来山前土地庙里抱怨,正好山前土地神要出门会友,便委托山后土地神代理几天,以便得些香火供品。山前土地神前脚刚走便来一人祭祀,请土地神刮一阵顺风,明天他要行船。接着又来一人,请土地神明日千万不要刮风,他的梨树正在花季。没等土地神决定又来一老头祭神求雨,他要种田。后又来一老太她要晒姜。山后土地神实在是没有工作经验,急请山前土地神回来定夺。山前土地告诉他:刮风顺河走,躲过梨树沟;黑夜把雨降,白天晒干姜。他们说现在的官员都是一方土地神,可惜少有山前土地神的工作经验,大多感情判断.跟着政策来强行定夺。是不是更应该了解当下,不做无用之事,不放过有用之人呢?四散坐着的人就毫无意思地哈哈笑。


展开余下试题⑨在他们的谈话中,村庄里的事物都不是固定的,具有弹性,有拖泥带水式的长句。村庄已经不能叫村庄了,门外越来越看不见年轻人的脸了,连走过无意中吹了一声口哨都觉得是一种生气。围绕着铁匠铺的地上丢满了烟蒂,因为抢秋,黄土刺进了他们的脸皮,搓着脸上和脖子下的黄泥,弹出一个个泥蛋蛋。他们的生活质量,也许就是现在这样的,一脸淡漠的自由。
⑩旧时的颜色就是由手艺人描绘的。我一直不相信有天堂,天堂在我的意念中该是叮当作响的铁匠铺。现在农业器具都是机械制造了,铁匠铺除了为一些工地打打铁钎子、铁镐头,别的活儿基本都没了。我在一家农家乐吃饭,上菜用的瓷盘子换成了“铁锹”,我一直在想,镰刀、铁叉、锄头,如果都上了饭桌子呢?哈呀,显然就没有了吃饭的乐趣。机器逐渐代替了手工,脱粒时再也不是老牛拉着石轱辘在转,而是用上了脱粒机。前不久在新闻上看到,为了禁止燃烧农作物秸秆还用上了打包机。看来用不了多少年,一些农具就会逐渐淡出人们生活。伸展到生活细微处的那些铁匠铺,有一天就会成为多余的风景落幕。没有了铁匠铺的生活还会继续。铁匠铺没有了铁匠,所以就只能画在了纸上。
(11)我怀念铁匠铺里男人们的气质、表情、谈吐和铁锤的敲击声,还有,是农具赋予了他们做人的尊严、自由和信心。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02月24日第12版,有删改)
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土地神的故事作为冬日闲话的代表,既丰富了文章内容也讽刺了信奉教条的地方官员。
B. 第④段划线句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庄稼人在—年辛勤劳作之后的轻松。
C. 文章④-⑨段写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回忆:农家院墙上的犁耙锄锹及铁匠铺的人们与闲话……
D. 文章结尾,作者直抒胸臆,写对铁匠铺的怀念以及铁匠铺给自己生活带来的积极变化。
5. 你怎么理解文中“上菜用的瓷盘子换成了‘铁锹”’这一样现象?请简要回答。
6. 根据全文概括“铁匠铺”在文中的含义。
【答案】4. D 5. ①商家利用现代人们的怀旧心理去赚钱的一种噱头;(商家噱头)②表现随着时代变迁,“铁锹”等农具淡出人们的生活,逐渐失去其本来价值的现状;(农具现状)③表达了作者对在城市化进程中,对人工农具所蕴含的传统精神也逐渐消失的一种担忧与无奈。(对未来担忧)
6. ①是制造、修补农业用具的店铺,是曾经农业生活背后的力量;②是农民在农闲时聚会聊天时的精神放松处;③是即将消失的传统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典型代表;④是给予我美好回忆的“天堂”。
【解析】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社呢过对文章的综合鉴赏能力。题干要求选出“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D项,“写……铁匠铺给自己生活带来的积极变化”说法错误,文章结尾并没写铁匠铺给自己生活带来的积极变化。故选D。
5. 试题分析:题干是:你怎么理解文中“上菜用的瓷盘子换成了‘铁锹”’这一样现象?请简要回答。解答本题,首先注意“上菜用的瓷盘子换成了‘铁锹”所在的上下文,也就是语境。文中说“我”在一家农家乐吃饭,发现这家饭店,上菜用的瓷盘子换成了“铁锹”,老板为什么要把农具——铁锹换成盘子来装菜。很显然这是商家在利用现代人的怀旧心理去赚钱的噱头。然后要指出铁锹本来的用途,现在被用来当成餐具,也就是失去了本来的价值,说明了什么。文中说“我一直在想,镰刀、铁叉、锄头,如果都上了饭桌子呢?哈呀,显然就没有了吃饭的乐趣。机器逐渐代替了手工,脱粒时再也不是老牛拉着石轱辘在转,而是用上了脱粒机。前不久在新闻上看到,为了禁止燃烧农作物秸秆还用上了打包机。看来用不了多少年,一些农具就会逐渐淡出人们生活。伸展到生活细微处的那些铁匠铺,有一天就会成为多余的风景落幕。没有了铁匠铺的生活还会继续。铁匠铺没有了铁匠,所以就只能画在了纸上。”“铁锹”本来是一种农具,是用来铲土的劳动工具,现在这种劳动工具被用来代替瓷盘装菜,说明以“铁锹”为代表的农具等农具失去其本来价值,淡出人们生活的现状。表达了作者对在城市化进程中,对人工农具所蕴含的传统精神也逐渐消失的一种担忧与无奈。或者说对未来的担忧。
6. 试题分析:题干是“根据全文概括‘铁匠铺’在文中的含义”,是考查学生理解重要词语含义。此类题的词语一般有表面意和深层意。答题时两者都指出。根据文中“村庄里的铁匠铺开始热闹了,用了一年的农具需要‘轧’钢蘸火。用麻绳串起来的农具挂在铁匠铺的墙角,大锤小锤的击打声此起彼伏”可知铁匠铺是制造、修补农业用具的店铺。“敬神是护佑来年风调雨顺,铁匠铺则是生活背后的力量”是曾经农业生活背后的力量。“取农具的人不走了,送农具的人也不走了,或蹲或坐,劣质香烟弥漫着铁匠铺。轧好钢的锄头扔进水盆里,一咕嘟热气浪起来。龇着牙的农人开始说秋天的事,秋天的丰收总是按年成来计算,雨多了涝,雨少了旱,不管啥年成,入冬就要歇息了”“围绕着铁匠铺的地上丢满了烟蒂,因为抢秋,黄土刺进了他们的脸皮,搓着脸上和脖子下的黄泥,弹出一个个泥蛋蛋。他们的生活质量,也许就是现在这样的,一脸淡漠的自由”说明铁匠铺是农民在农闲时聚会聊天时的精神放松处。“一些农具就会逐渐淡出人们生活。伸展到生活细微处的那些铁匠铺,有一天就会成为多余的风景落幕”“现在农业器具都是机械制造了,铁匠铺除了为一些工地打打铁钎子、铁镐头,别的活儿基本都没了”“有了铁匠铺的生活还会继续。铁匠铺没有了铁匠,所以就只能画在了纸上”说明铁匠铺是传统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典型代表,现在即将消失。“我怀念铁匠铺里男人们的气质、表情、谈吐和铁锤的敲击声,还有,是农具赋予了他们做人的尊严、自由和信心”说明铁匠铺是给予我美好回忆的“天堂”。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经历了连续几年票房的高速上扬,也经历了2016年票房增速趋缓的“冷静期”,2017年,中国电影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日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发布数据:2017年全国电影总票房达到559.11亿元,同比增长13.45%;国产电影票房301.04亿元,占票房总额的53.84%;全年票房过亿元影片92部,其中国产电影51部;城市院线观影人次16.2亿,同比增长18.08%。这些成绩表明:中国电影市场步向稳健,电影促进居民消费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的地位更加稳固。
据专业人士分析,2017年票房成绩的取得,有赖于国产现实题材影片的成功与电影院及银幕数的不断增加。另外,观众的成熟度在提高,非理性和粉丝消费在减退,电影的口碑在票房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是《冈仁波齐》《二十二》等艺术类电影获得高票房的原因。
(摘编自《中国电影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有删改)
材料二:
《红海行动》这部以中国海军也门撤侨真实事件为原型的影片,在最初排片、票房双双低开的情况下,凭借惊人的口碑一路逆袭,成为今年春节档最大的黑马,票房突破35亿元,荣登今年春节档票房冠军。


展开余下试题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认为,《红海行动》对于中国电影的发展可谓意义重大,它代表了中国电影工业化水平和工业美学的提升,“没有电影产业的工业实力、专业化的电影团队,很难想象能拍出这样的大片。”
人民日报社文化室主任记者刘阳表示,《红海行动》“观影热潮”背后体现了观众对于生命和个体认知理解的进步:“电影设置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命题——一个国家是否需要动用军力去拯救一个公民的生命?电影表达的内在感情是中国当代社会对公民权益的珍视,这种进步体现了电影创作与当代生活的不断贴近。”
(摘编自《<红海行动>“红”在哪儿?》,有删改)

2017年,中国银幕总数超过北美,中国成为全球容纳量最大的电影市场,中国电影市场规模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二,与全球第一大市场的差距逐渐缩小。
如果说票房只是衡量产业发展的一个数字指标,还不足以说明整个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那么,由中国电影资料馆提供的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数据则可以看出,2018年春节档期满意度得分为83.4分,是迄今为止春节档调查中的最高分。这一切,离不开《电影产业促进法》的实施,它将电影产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使电影产业成为拉动内需、促进就业,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国家支持创作、摄制各类优秀国产影片,地方政府对电影创作、摄制提供必要的便利和帮助;在财政、税收、土地、金融、用汇等方面对电影产业采取优惠措施,激励资本投入、降低运作成本……电影从业者们一致认为,从《电影产业促进法))实施那一天开始,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将电影产业视为重点,国民经济的各行业、各部门都开始积极配合电影产业发展。
(摘编自《中国电影,势头正劲》,有删改)
材料四:
3月5日,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在美国洛杉矶举行。创造56.8亿票房奇迹的《战狼2》未能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九强名单。
业内普遍认为,中国电影难以攻陷奥斯卡,一方面是文化差异,另一方面则是对好莱坞规则的不熟悉。而借助资本力量,对中国电影在这两方面的提升都会有极大的帮助。
从文化融合角度而言,随着中国资本的深入介入,中外合作越来越多,双方在文化领域的相互了解与尊重也会越来越多,这无疑会让海外主流社会以及奥斯卡的评委们更进一步接受中国文化,为未来中国电影进军奥斯卡铺平道路。
从制作体系来看,资本的介入将促使中国电影人和好莱坞更深度合作,从以往简单翻拍、模仿、老外担任制片人,发展到切入核心制作、深度学习好莱坞工业化,甚至是全球发行体系等完整产业链的合作。这种合作将促进中国电影人系统学习好莱坞的全球化视野和工业化操作流程,为中国电影最终赢得奥斯卡,乃至于借助电影实现中国文化海外输出奠定基础。
如果我们把眼光放远一点,中国电影迟早会走向世界市场。而不断提升的综合国力,也将会十分有助于中国电影“走出去”,“硬实力”对“软实力”的支撑,必然会一步步地彰显。另外,我们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电影的发展最忌讳的是完全以市场来衡量的功利主义,拒绝单一、培养真善、推动电影艺术和技术观念的更新,才是电影发展的真谛。
(摘编自《中国电影冲奥又一年资本力量或能打开突破口》,有删改)
7. 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2012-2017年我国影院数与银幕数不断增加,虽增长率有所波动,但数量上均持递增趋势。
B. 2017年我国成为了全球容量最大的电影市场,银幕总数超过5万块,“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的地位更加稳固。
C. 中国电影是否健康发展不能单以票房作为衡量标准,电影资料馆的春节档期观众满意度调查数据才是最重要的依据。
D. 《电影产业促进法》的实施,不仅让我国电影产业的地位得以凸显,也让我国电影产业在诸多方面得到了实惠。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材料一用数据客观说明了我国电影事业处于健康稳定发展阶段,国产电影深受观众喜爱,电影票房一直保持高速上扬的态势。
B. 《冈仁波齐》《二十二》等艺术类电影获得高票房的事实,至少证明了我国的电影观众渐趋成熟,理性消费意识增强。
C. 电影创作与当代生活贴近,充分体现对“个体生命”的关注,这是《红海行动》能够获得口碑与票房双丰收的重要原因。
D. 中国电影因文化差异及对好莱坞规则的不熟悉,所以即使在国内能创造票房奇迹,也不能在奥斯卡的评奖活动中取胜。
E. 借助资本力量,可促进中外电影的深度合作,这不仅有利于我国电影走向奥斯卡,也为我国文化的对外输出奠定基础。
9. 如何让我国电影产业持续稳健发展?请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
【答案】7. C 8. AD
9. ①政策层面:保证《电影产业促进法》的相关政策和措施的落实;②电影投入层面:加大资本投入,促进中外电影的深度合作;提升电影产业的工业化实力;影院数和银幕数的合理增加;③电影制作层面:避免功利主义;取材丰富,保证质量,培养真善;更新艺术与技术观念;④文化层面:提升综合国力,加快中国文化的海外输出;营造理性消费的观影氛围。
【解析】
7.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是考查学生筛选信息,把握理解内容要点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一项”,C项,“电影资料馆的春节档期观众满意度调查数据才是最重要的依据”说法错误,原文为“如果说票房只是衡量产业发展的一个数字指标,还不足以说明整个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那么,由中国电影资料馆提供的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数据则可以看出,2018年春节档期满意度得分为83.4分,是迄今为止春节档调查中的最高分”。故选C。
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要点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两项”,A项,“电影票房一直保持高速上扬的态势”说法错误,相关信息在材料一,原文为“经历了连续几年票房的高速上扬,也经历了2016年票房增速趋缓的‘冷静期’”;D项,“也不能在奥斯卡的评奖活动中取胜”说法错误,原文说“业内普遍认为,中国电影难以攻陷奥斯卡,一方面是文化差异,另一方面则是对好莱坞规则的不熟悉”,“以攻陷奥斯卡”并不是说“不能在奥斯卡的评奖活动中取胜”。故选AD。
9. 试题分析:题干是“如何让我国电影产业持续稳健发展?请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是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分析概括文章内容要点能力。通读文章,可以从文章筛选出“据专业人士分析,2017年票房成绩的取得,有赖于国产现实题材影片的成功与电影院及银幕数的不断增加”“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认为,《红海行动》对于中国电影的发展可谓意义重大,它代表了中国电影工业化水平和工业美学的提升,‘没有电影产业的工业实力、专业化的电影团队,很难想象能拍出这样的大片’”“观众的成熟度在提高,非理性和粉丝消费在减退,电影的口碑在票房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一切,离不开《电影产业促进法》的实施,它将电影产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使电影产业成为拉动内需、促进就业,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这一切,离不开《电影产业促进法》的实施,它将电影产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使电影产业成为拉动内需、促进就业,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在财政、税收、土地、金融、用汇等方面对电影产业采取优惠措施,激励资本投入、降低运作成本”“从文化融合角度而言,随着中国资本的深入介入,中外合作越来越多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四川省绵阳”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6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