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218 2018-05-02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必修四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18]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课时练:第5课苏轼词两首(一)
第 5 课 苏 轼词两首(一)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故垒西边 故国神游 B.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道芷阳间行
C.人生如梦 技不如人 D.竹杖芒鞋轻胜马 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千古风流人物 风流:放荡不羁
B.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樯橹:代指曹操的水军
C.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华发:花白的头发
D.何妨吟啸且徐行 吟啸:吟咏长啸
3.下列各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里词人自感苍老,同年方气盛卓有建树的周公瑾恰成对照。
B.“羽扇纶巾”,“羽扇”代指诸葛亮,和周瑜一起火攻曹操,有儒将风度。
C.“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D.“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4.对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百般不能排解思情,不妨往诗文中寻个消遣处。
②王维的乡思亦有画意:来日倚窗前,寒梅着花未?
③从古至今,乡愁是诗人的惆怅。
④没有什么再像乡愁一样令我悲伤 ,这么美丽的文字,这么伤感的情怀,只有诗人才能表达。
⑤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A.③①⑤②④ B.③①②④⑤ C.⑤②④③① D.①②④③⑤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旅游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 柱产业,这里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闻名天下,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B.持续多日的强降雨导致部分地区山洪暴发,农田被淹,房屋倒塌,灾情扣人心弦,相关部门正全力以赴组织救灾。
C.两位多年未见的战友在火车上意外相逢,他们一见如故,回忆起一同出生入死的战斗经历,不禁感慨万千。
D.没有强大的创新设计、生产制造能力,国家实力的提升就无从谈起,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14巴西世界杯小组赛B组,卫冕冠军西班牙0∶2不敌智利,连败后提前出局,他们连续蝉联冠军的梦想就此破灭,球迷伤心不已。
B.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对中国来说,大运河不
仅是一条人工开凿的运河,更是中华民族大融合的见证。
C.读完余光中先生的《听听那冷雨》,读者就会被诗一般的语言所谱写的回忆梦幻曲感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
D.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评判健康的标准。现在,许多都市人正面临着睡眠危机的影响。
7. 阅读下面的材料,在甲、乙、丙三处补出相应内容,要求:语意连贯,表达简明,每处 不超过10个字。
徽菜发端于南宋,兴盛于清代,如今更是享誉海内外。徽菜 地方色彩鲜明,文化底蕴深厚,具有三大特色。一是甲。徽州地处山区,林木葱茏,溪流遍布,盛产山珍 野味、河鲜家禽,为徽菜制作提供了丰富多样、四时常鲜的食材。二是乙。红烧是烹制徽菜的主要方法,多用酱油着色,色泽油亮,味道浓厚。常以木材为燃料,或柴禾急烧,或树块缓烧,充分呈现食材的特点。清炖是烹制徽菜的另一种重要方法,习 用火腿佐味,汤色清白,香气浓郁。加以木炭火单炖,原锅上桌,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持汤汁的鲜美。三是丙 。徽菜在发展过程中秉承‚医食同源、药食并重的传统,原料的选择和搭配都十分讲究。比如,多用具有药效的野菜入食,就体现了传统的滋补养生之道。
浏览完整试题
甲
乙
丙
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
昨天,华中科技大学秋季运动会开幕。与往年不同,今年的比赛项目中,女子3000米和男子5000米项目被取消。运动会负责人表示,这两个项目对学生体质要求较高,取消是为了避免参赛学生“受伤”。体育部副主任沈跃进称,现在的学生更愿意把精力花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上,不愿意花时间跑步,索性取消两个项目,增加趣味性内容,吸引更多人参与。沈跃进介绍,本次取消两个长跑项目是出于现实考虑。“一方面是天气太冷,跑起来太辛苦;另一方面,这两项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大部分学生达不到要求,上场有一定危险性。”沈跃进说,每年新生入学都会进行体能、体质测试,达标结果不太理想。(2012年11月11日《武汉晨报》)
⑴根据上述图文,从中你看出了什么问题?请用一句话概括
⑵根据上述消息,自选角度,写一段新闻短评。
第 5 课 苏轼词两首(一)
1. 答案:A 解析:A项,均为“形容词,以前的”;B项,动词,说/动词,取道;C项,动词,像„„一样/动词, 比得上;D项,动词,胜过/形容词,风 景优美的。
2. 答案:A 解析:A项,风流: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3. 答案:B 解析:B项,“羽扇”指的是周瑜。
4. 答案:A 解析:③总起句,①“不妨往诗文中寻个消遣处”领起⑤②句。
5. 答案: D 试题分析:空中楼阁:指悬于半空之中的城市楼台,也比喻虚构的事物或者不现实的理论、方案等。A项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B项口人心弦:形容言论或者表演深深地打动人心,又作动人心弦。或指因感动而引起内心的强烈共鸣,多指激动人心。C项一见如故:初次见面就像老朋友一样合得来。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 答案:B 解析:A项,语意重复,去掉“连续”。C项, 成分残缺,应在“使” 之前加“文章”。D项,搭配不当,应去掉“的影响”。
7.答案 甲:就地取材,讲求新鲜 乙:精于烧炖,讲究火功 丙:秉承传统,注重养生
8. ⑴、近年中国大学生肺活量直线下降,长跑成绩也成正比下降。
⑵①标题2分②概括新闻事实2分③论点明晰2分④论证4分
参考例文一 高校取消长跑,凸显教育体制漏洞
一些高校 因学生体质下降已取消长跑。风华正茂、堪称早晨八、九点钟太阳的大学生们为什么体质下降到这个地步?是什么透支了如今大学生们的体能?矛头直指当今教育制度、特别是应试教育制度。
德智体全面发展应该是教育的培养目标,但在一切以分数为中心的升学制度下,学校的体育课常常是被挤占,难以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高中生们经历十二载“苦读”,终于跨过高考的“独木桥”,却发现他们不能跑,学校也不敢组织他 们长跑了。不管这样的学生智商多高,学业优秀,身体却弱不禁风,这样的学生培养再多又有何用何能?!
既为了未来,也为了眼前,都警示我们的管理层要痛下 决心,彻底改革现行的教育体制!
参考例文二
为免猝死取消中长跑 青少年真需要三思而后跑?
近年来,学校和家长常因学业为重、安全第一等问题“保护”青少年减少体育锻炼。殊不知,远离锻炼的身体极易失去自我保护能力,发生伤害事故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而学校和家长的双重呵护,更使原本在操场上生龙活虎的青少年,失去了激情,增加了惰性,成了“肥而宅”的一代。
体育锻炼除强身健体外,可以锻炼意志品质,培养交往能力,关乎青少年性格的形成。愿青少年朝气常在,愿跑步锻炼无须“三思”。 (122.240.213.160)
上一篇: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课时练:第5课苏轼词两首(二)
下一篇: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课时练: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二)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必修四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
关于“人教版高一”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1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