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876  2018-05-03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76]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2018届呼和浩特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普查调研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1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位号除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做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价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除黑。如胥改动.用橡皮擦干准后。再选徐其它等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1
(一)论述类文本阅谈(4题北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
站在当代社会、网络时代的高点上,我们谈论传统文化,是在谈什么呢?
有人说“谈传统文化,实际上是谈日常生活”,这种观点可以说道尽了文化、传统的本质特征。因为,对于我们的传说来说也好,对文化来说也好,它们不过是世世代代系积沉淀的习惯和信念,渗进在我们的生活的实践中,是一种生活方式。谈传统文化,实际上是在谈我们的生活与头脑中的传统文化的关系,也就是在谈你我他的日常生活,更谈我们的思路、我们的风度、我们的气派……
说到中华文化的玄妙处,我首先想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昆曲”。昆曲向以“闲雅整肃、清俊温润”的艺术品位著称。被看做是精妙高雅的传统艺术。它不仅是一种传统戏剧艺术形式,更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和情趣品位。本身就是传统和时尚的结合。著名作家昆曲制作人白先勇曾制作了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他大胆创新,并将时尚作为演出的美学标准之一,力求贴近当代人的日常审美生活,创作了美到极致的画面和舞美,让一部拥有400多年历史的传统名剧具有了符合今天审美趣味的时尚色彩。在演出时,人们感叹“太美了,美得惊心动魄,美得让人黯然伤神……”昆曲表演中的水袖柔婉、昆腔曼妙,可谓是对这种“ 玄妙“美的最好解释,“罕有其匹”。
传统文化是古老的文化,它走自己的路,处处坚持自身特色,但如果要融入社会与时代的大潮,变成我们的日常生活,就要求新求异、从文化科式上、审美趣味上体现时代精神。
故宫不仅是一座博物馆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符号,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载体。近年来,故宫推出的一系列“萌系”文创产品迅速蹿红,比如朝珠耳机。“朕就是这样的汉子”折扇、建筑彩绘”秘密皇宫”与“戒急用忍”等。“故宫淘宝”在其微信公众平台发布《雍正:感党自己萌萌哒》微信小文,记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将有600年历史的故宫这一古老IP推上时代的风口浪尖……故宫博物院推出的这一系列文化创意之举,改变了文物仿制品素来古典肃穆但缺少新鲜生命力的形象,切合了年轻人的审美心理,受到众多网友的认同和赞扬。正是这种随着时代生活进行文化创断和艺术个性超拔的努力,让古老的故宫走入当代生活,融入时代的文化之中。这也正合了王蒙先生所说:让表们试着接触一下中华传统文化。看看到底有多少奥妙玄机,可塑可化,真才实力,奋为前进,得其时矣!
这些年来,我们正努力寻找一个合理的方向和方式来对待传统文化。但现实中,我们看到有的人在割裂传统文化,有的人对传统文化进行浅薄和轻浮的解构和颠覆,更有甚者,干脆采取一种商业化的态度]消費传统文化……事实告诉我们,中华传统文化本就被是亘古常新的,这是其绵延五千年而不曾断裂的秘诀所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传承弘杨传统文化。就要让传统文化更深地进入我们的生活,内化为我们时代生活的一部分——这是最好的传承之道。这也印证了文化和传统的生命力所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浏览完整试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传统文化渗透在我们的生活的实践中,是一种生活方式。谈传统文化,实际上是在谈我们头脑中世代积累沉淀的信念及其生话习惯两者之间的关系。
B 昆曲是精妙高雅的传统艺术,它本身就是传统和时尚的结合,它不仅是一种传统戏剧艺术形式,更代表了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和情趣品位。
C. 传统文化要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要任文化样式上,审美趣味上体现出时代的精神。
D.中华传统文化五千华不曾斯裂,就在于它时时求新,融入并内化为人们的时代生括的一 部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以设问的方式引出“谈传统文化,实际上是谈日常生活”作为行文的观点。
B.第三段举例论证,以白先勇制作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为例,论述传统文化具有一种“玄妙美”。
C.最后一段批评了对待传统文化的一系列错误方式,与前文的论证形成正反对比,进而从反面论证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之道。
D.文章从“是什么,为什么”两个方面人手论述传统文化与日常生活的关联,逐层深人,论述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统文化不只存在于日常生活的表面,更存在于一种思路、风度与气派中,是一种精神的呈现。
B.传统文化创意产品与文物仿制的不同之处在于:切合年轻人的审美心理,改变了文物古板的历象,融人了时尚的元素。
C.对于传统对于文,当代人应当谨慎地使自己的前进步伐不发生偏差,而不是轻蔑的人积累下来的庞大的精神遗产。
D.一个民族不能与历史与传统割裂开来,我们需要进行好传统和现代的对接,是历史要求我们拥起的责。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红蓼花开
王照祥
①那年头,一到傍晚,村边的稻场格外热闹。妇女们边收拾锅盘碗盏,边唠着家常。。男人们摇开了蒲扇,话着庄稼农活或天南海北。孩子们追逐游戏,欢笑声叫喊声荡漾在稻场上空……
②月亮西斜,清辉如水。贪玩的孩子,劳累的大人,已经响起了鼻息声。母亲们轻吟着眠歌,熟睡的婴儿发出的几声梦呓,就像是小鱼儿放出的水泡声。月下的稻场如安静的池塘,稻场四周,明灭着几堆烟火,袅袅升腾几缕青烟。
③那是隔年的红蓼发出的烟气,有点辛辣,蚊子闻风而逃。
④红蓼是乡间常见的草类,田间地头路傍,随处可见。春天,红蓼发出几片绿叶,形如菠菜。到了夏天,中间抽出一穗或数穗白色的花柱。秋风起时,花柱变红,那就是红蓼开花了。我的故乡土地贫瘠,所以红蓼花开并没有见奇之处。
⑤对红蓼的另一种记忆来自暑假。天山坡,野地,池塘,年少的我们上山摘果,下河捉鱼,到处飞奔。不出几日,身上就长满了热疮和疱疖。母亲并寻来了红蓼,放在石臼里捣烂,热敷到疖子上。一边敷,一边叮嘱不要再到野外疯跑了。不几天,疖子烟消云散,我们便又奔跑如初了。母亲们的叮嘱如何能锁得住我们贪玩的、奔腾的脚步呢?
⑥而红蓼委实是太平凡了,平凡得在我长大离家后几乎就将她忘记了,直到我到江心洲工作的时候,再次看到看到红蓼。
⑦江心洲的红蓼长得格外蓊蓊郁郁,且有层次。洲堤上的红蓼也如菠菜一样低矮,但越往外滩,就越茂盛,高大,犹如小树。初秋,清澈的沼泽犹如明亮的镜子。沼泽边高大的红蓼们,似乎争着要照镜子似的,挨挨挤挤到水边,摆弄着红色的花柱。顽皮的鱼儿游过来,像要欣赏红蓼的花容。红蓼的花柱挑逗一般地轻点水面,小鱼儿便一跃,似要去亲吻红蓼。红蓼则轻巧地把花柱挑起,小鱼二扑了个空,落入水中,在水面砸出砸出圆圈涟漪,摇摇尾巴游走了。绿叶发出哗哗的笑声,生成江风,轻摇着红蓼丛中的渔船。
⑧鱼汛季节,渔船常常钻进了江边的红蓼丛停歇着,汲取沼泽地的清水做饭,等待着出江打鱼的时机。红蓼丛俨然成了他们的家园。江心洲上的居民十家九姓,或是当年为逃避战火移居而来,或是流浪的船民定居下来。近年,洲上人家青壮劳力悉数外出打工,只留下老人,管着没办法跟父母外出的孩童,艰难地耕种着土地,还有一些谙熟水性、不舍长江的渔民。
⑨六,七月,是长江最为活跃的日子。几场瓢泼大雨,一夜之间,洪水抹平了外滩,江流抵到屋脚。洲上的人们每日走到大堤上,密切注视着水情雨情,几乎到了恐惧的极限。在大水中从容的是白杨树,它们挺拔着身躯,立在水里,向人们传递着一种坚定的信念;从容的还有洲上那些经见过各种危难的的老人们。
⑩老人说,等吧,等红蓼花开了,红蜻蜓飞来了,水就退了。
⑪于是,我们天天盼望着红蓼花开。外滩的的红蓼在水中拼命的露出头来,慢慢变得郁郁葱葱起来,又渐渐地,叶子中间抽出了一穗数穗白色的花柱,江中的洪流似乎也不那么发鼓了。
⑫忽然有一天清晨,洲上的人都涌到了江堤上,看红蓼花开。是的,红蓼花开了,白色的花柱一夜之间开得红艳艳。大片的红艳艳的红蓼像一条丝带,沿着江堤伸向远方,犹如天上的仙女凌空划过,生生阻断了浑浊的江水。天空中忽然发出嗡嗡的声音,一大片蜻蜓——红色的蜻蜓蜓——飞来了,仿佛天边飘过来的一片祥云。
⑬红蓼开花,蜻蜓变红,大水老了。洲上人说。是的,大水老了。自此,洪水在一天天落了下去。红蓼,从此真正植入了我的心田。
⑭老人们说,红蓼,是一种通了神的花草。
⑮其实,大地上的花草有哪一株不是通神的呢?看惯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读懂了这世界上的沧海桑田,却依然淡定如斯,花开花落,一岁一枯荣。
(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村边稻场上傍晚时的追逐游戏,暑假里上山摘果、下河提鱼,使作者对无忧无虑的少年生活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
B.贫玩的孩子、劳累的大人发出的鼻息声,母亲们轻吟的眠歌,婴儿的梦呓,以动写静,体现出乡村夜晚的宁静安详。
C.故乡的红蓼花委实太平凡了,平凡得没能给作者留下深刻的记忆,以至于长大离开家之后,作者几乎就将她忘记了。
D.花草看遍人间的悲欢离合,读透世上的沧海桑田,却依然淡定,用拟人修辞,赋予植物以阅尽沧桑却从容淡定的情感态度。


展开余下试题5.作者在故乡在工作的地方,都对红蓼花深有感触。请结合全文,概括红事花是怎样与乡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5分)
6.第⑦段细致生动地描写了江心洲的红蓼花,这样写有何作用?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乡村振兴再一次成为2018开年新政略。乡村振兴要顺应自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内蒙古巴彦津尔市五原县是农业大县,素有“河套粮仓、葵花之乡”的美誉,畜牧业也极其发达。近年来,由于地处黄河灌区,五原县土壤严重盐碱化,耕地次生盐渍化面积每年递增。增草兴牧,成为关系到县计民生,也关系到农业生态环境承续发展的关键。
2017年初,县政府与蒙草签订协议,计划用5年时间改良盐碱地,进一步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提升农村综合经济发展能力。利用其大数据平台,蒙草汇集县内10个乡镇的样品,将水、土、气、光、热、肥等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和分析,引入先进种植技术,如水培、雾培和基质培等,指导农民合理规划种植,掌握高效载培技术,并精准控制作物生长,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另一方面,秉持其一贯的用乡土植物修复生态的理念,采集驯化耐盐植物35种,19种已被成功用于修复盐碱化土地,“万亩农业示范园区”土壤舍盐量已由0.6%降到0.25%,可实现种子落地自繁。
五原县由政企共同建设的农业大数据平台,已成为三产融合的标杆项目。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支持力度的加大蒙草通过农业生态大数据这样的三产融合创新,必将开拓出更为广阔的前景。
(节选自中国新闻网2018年2月26日)
材料二:
中国拥有草原近4亿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0%,如何做好草原生态保护? 又如何将生态保护与农牧业持埃发展生态扶贫等工作高效统筹起来? 蒙草董事长王召明说,“我的建议是,构建草原生态大数据平台。”蒙草的草原生态大数据平台,集成了某一地区近几十年以来的水、土气人革.古.微生物子生态吴键园素指标数据,运用科学的数据储备和分析,可以实现锁定任何一经纬度或某一种植物,就能查询地区的生态环境变化等科研数据,获知科学合理的生态修复治理方案。
呼和塔拉草原是蒙草生态草原修复的代表项目。这片历史上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由于自然和人为影响,变成了砂石遍地的荒滩。蒙草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通过平台数据等技术手段,用两年时间将其恢复成2万余亩的人工草原,重现草原生态风光,与大青山共同构筑起一道绿色风景线,堪称“山水林田湖草”样板生态区。
(摘编自中国科技网2018年3月9日)
材料三:
蒙草作为土生土长的内蒙古企业,以“小草扎根”的力量,立足“草、草原、草科技”构建产业生态圈。正从内蒙古走出去,服务全国乃至全球的生态修复市场。
生态修复不靠经验,靠大数据。蒙草主营业务有种业科技、生态修复等,希望凭借其种质资源库和大数据平台,实现生态修复的标准化和产品化。近几年,蒙草已将“生态理念+技术智慧+资源储备+管理标准+生态产品”的生态修复模式复制成疆革、藏草、滇苹、秦草等事业群,并在新加坡、蒙古国、俄罗斯、加拿大和阿联酋等国家和地区建立起生态修复科研及草种业合作关系,以驯化乡土植物修复生态的理念和智慧,服务于“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
(摘编自环球网2018年4月3日)
材料四:
蒙草坚持以科技手段驯化乡土植物,修复生态环境。自然规律告诉我们,一个地方造合长什么样的植物不是由人决定的,而是由这个地方的水、土、气等生态要素决定的,驯化乡土植物修复生态,是规律所驱。每到一个地方,蒙草都先由科研人员详细调研这里曾经生长过哪些植物。然后再结合具体生态修复类型给 出“适地”、“还情”“适植物的解决方案,主旨是通过人工干预,恢复生态的自愈能力。
蒙草乡土植物博物馆陈列着近年来的研究成果,石竹、北葱、二色补血草、山韭等数百种本土野花野草已成为生态修复的重要品种。经过20余年的积累和实践,蒙草建起“土壤大数据”和“种质资源大数据”,收集乡土植物种质资源近2000种、3000余份,植物标本 2800 余种、2 万余份, 土壤样本近40万份。
(摘编自蒙草网2017年10月19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农业畜牧业都很发达,近年来,由于地处黄河灌区,土壤盐碱化严重,生态环境堪优。
B.蒙草的草原生态大数据平台,可以实现情定任何一经纬度或某一种植物,就能查询地区的生态环境变化等科研数据。
C 蒙草希望凭借其种质资源库和大数据平台,将束在新加坡、蒙古……等国家和地区建立生态修复科研及草种业合作关系。
D.科研人员够到一地都要详细调研这里曾经生长过哪些植物,目的是寻找“适地”、“适情”、“适植物”的生态修复方案。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 蒙草在五原地区采集驯化耐盐植物用于修复盐碱化土地,正是体现了其通过人工干预,恢复生态自愈能力的宗旨。
B.蒙草在五原地区的增草兴牧、实现盐碱化土地修复,主要凭借其驯化乡土植物能复生态的理念和先进的大数据平台。
C 借助草原生态大数据平台.掌握个地区的水、土、气、人、草、畜、微生物等数据,有助于精准修复该地区生态。
D.呼和塔拉草原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影响,变成了砂石遍地的荒滩,蒙草用两年时间将其修复成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
E.生态修复不靠经验,靠大数据。因而,五原县盐碱化土地修复呼和塔拉草原生态修复的经验是无法复制的。
9.作为土生土长的内蒙古企业,蒙草正从内蒙古走出去,服务全国乃至全球的生态修复市场。请结合四则材料,概括蒙敢取得成功的因素有哪些。(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育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朱晖宇文季,南阳宛人也。家世衣冠。晖早孤,年十三,天下乱,与外氏家属入宛城。道遇群贼,白刃劫诸妇女,略夺衣物。昆弟宾客皆惶迫,伏地莫敢动。晖拔剑前曰:“财物皆可取耳,诸母衣不可得。今日朱晖死日也!”贼见其小,壮其志,笑曰:“童子内刀。”遂舍之而去。初,光武召晖,拜为郎。晖寻以病去,卒业于太学。永平初,显宗舅新阳侯阴就遣家丞致礼,晖闭门不受。就闻,叹曰:“志士也,勿夺其节。”后为郡吏,太守阮况尝欲市晖婢,晖不从。及况卒,晖乃厚赠送其家。人或讥焉,晖曰:“前阮府君有求于我,所以不敢闻命,诚恐污君。今而相送,明吾非有爱也。”晖好节概,有所拔用,皆厉行士。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建初中,南阳大饥,米石千余,晖尽散其家资,以分宗里故旧之贫羸者。初,晖同郡张堪素有名称,尝于太学见晖,甚重之,接以友道,乃把晖臂曰:“欲以妻子托朱生。”晖以堪先达,举手未敢对。堪卒,晖闻其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之。晖少子颉怪而问曰:“大人不与堪为友,平生未曾相闻,子孙窃怪之。”晖曰:“堪尝有知己之言,吾已信于心也。”晖又与同郡陈揖交善,揖早卒,有遗腹子友,晖常哀之。及司徒桓虞为召晖子骈为吏,晖辞骈而荐友。元和岁中迁太山太守,上便宜,陈密事,深见嘉纳。诏报曰:“补公家之阙,不累清白之素,斯善美之士也。”是时谷贵,县官经用不足,朝廷忧之。尚书张林上言均输之法,帝然之,有诏施行。晖独奏曰:“均输之法与贾贩无异,诚非明主所当宣行。”帝卒以林等言为然得晖议因发怒切责之晖自系狱三日诏赦出之。曰:“国家乐闻驳议,黄发无愆,诏书过耳,何故自系?”晖因称病笃,不肯复署议。后数日,诏使直事郎问晖起居,太医视疾病。后迁为尚书令,以老病乞身,拜骑都尉。


展开余下试题(选自《后汉书•朱晖传》,有删动)
10.下列对文中所波设线部分的断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帝率以林等言为然/得晖议因1发怒切责之1晖自系狱1三日/沼敕出之
B.省率以林等育为然1得晖议1因发怒1切责之1国白系歇1二日1讲敕出之
C.帝卒以林等育为然/得民议因1发怒切责之晖1自系狱1日1诏敕出之
D.帝卒以林等育为然/得晖议/因发怒切责之作1白系狱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诉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府君,汉代至魏兴南北朝时对太守的尊称,后也可用作对官员或对尊君长者的敬称。
B.县官,指朝廷、官府,也可指县级行政长官,本文中意为前者。
C 黄发,指青少年,人在少年时头发的顏色偏黄,之后慢慢变黑,是年轻活力的象征。
D.乞身,指官员因华老而自请退休的委婉说法,也可以称为“乞骸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见(3分)
A.朱晖天性勇敢。小时候路遇群盗,为使长辈不受羞辱。他能挺身而出,群盗看他是个小孩,却随身带着武器,有些害怕,只好放弃抢劫离开了。
B.宋晖以诚待人。朋友张堪去世后,他使亲自去张堪家探望,并花很多钱接济他们;桓虞征引朱晖之子朱骈做官,但他却推荐了朋友陈揖的儿子陈友。
C.朱晖不惧权勢。显宗皇帝的舅舅新阳候阴就曾派人给他送礼,他却闭门不受;面对皇帝在“均输法”上的错误做法,敢于仗义执言,即使龙颜大怒,他也毫不畏惧。
D.朱晖重义轻利。太守阮况想买他家的婢女,他不答应,等到阮况死了,他却送厚礼给阮家;南阳发生了大的饥荒,米价飞涨,朱辉散尽家产,分给宗族故旧中贫弱的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所以不敢闻命,诚恐以财货污君。今而相送,明释非有爱也。
(2)元和岁中迁太山太守,因上便宜,陈密事,深见嘉纳。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①
苏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②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③意,粗识轩辕奏乐④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注】① 此诗为元符三年(1100年)诗人遇赦自海南岛渡琼州海峡返回大陆时所作。②古雨终风: 久雨不停,终日刮风。③鲁叟乘桴:《论语》载,孔子曾说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④轩辕奏乐:《庄子》载,皇帝在洞庭湖边演奏《威池》乐曲,并借音乐说了一番玄理。
14.下列对诗歌存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写诗人在船上所见: 参宿横空,斗宿移动,持续很久的风雨终于停了。“苦雨终风也解睛”与作者《定风波》词句”也无风雨也无睛”一样,都表现了作者宠辱不惊的谈泊。
B.颔联运用象征手法表明自己的心性如同皓月般皎洁,如同青天碧海般明澈;而政敌的诬陷攻击则如同蔽月的浮云、连绵的风雨,早晚终会消散。
C.前两联运用了比喻和双关的艺术手法,不仅写景真切,境界空明壮阔,而且情意丰厚,暗示自己积年所受的政治迫害结束了。
D.“鲁叟乘桴”化用孔子“道不行,乘桴浮干海”的典故。表明自己经历了一番政治造道后终于洞察了圣人之心,不再对政治抱任何幻想的超然。
E.颈联第二句表面是说他大概能领略黄帝《威池》的乐声了,言外之意是说他对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并未完全丧失信心。
15.简析尾联体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是如何表现的?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马出下列句于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荀子在《劝学》中以积土成山可以兴风雨,积水成渊可以生蛟龙为喻,引出“ , , ”的观点,告诉我们积累的重要性。
(2)范种淹《渔家傲•秋思》中,“ , ”两句既表达边塞将士对故乡的思念,又含着功业未成的无奈。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宇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量(3分)
①从温饱小康、全面小康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的发展目标在历史逻辑、现实逻辑与未来逻辑上环环相扣。
②踏上新的征程,我们要始终敲锣打鼓,不懈奋斗,怀抱初心和决心,用十分的毅力和定力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③每到春节,有副对联是很多人家的选择:忠厚传家久,诗书济世长。风吹日晒,字迹会模糊,好家风却会如春风化雨,护着家、护着国。
④数千年中国文明史上,秦汉文、盛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留下星罗棋布的文艺大师,浩如烟海的文艺精品,为人类精神生活提供了丰厚滋养。
⑤正是因为绝不封闭僵化,中国道路才能不断借鉴吸收各种先进的经验;正是因为绝不改头换面,中国道路才能得到众多渴望“走自己的路”的同行者认同。
⑥我国网络文学从发轫至今20年,已进人海量生产与利润丰厚的产业化时期,同时也伴随着泥沙俱下和过度娱乐化的问题。
A.①③⑥ B.①③⑤ C. ②④⑤ D.②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是(3分)
A.全球已有60多个国家以颁布法令政令的方式将汉语教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170多个国家开设汉语课程或汉语专业。
B.“一带一路”倡议反映了人们的共同心愿,那就是把所有相关国家紧密联系起来,用互利共赢的合作弥散分歧、建立互信。
C.市旅游局要求各风景区进一步加强对景区停车场、卫生间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整治和引导不文明旅游的各种陋习,有效提升景区的服务水平。
D.40年来,高考制度从恢复、巩固到完善、变革,高考作为较为公平的量能取才渠道,托举起了无数渴望改变的梦想。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十几年前写给旧友的信还压在箱底,可惜当时山水阻隔,无法送达,朋友至今也不能领会我的雅意,令人唏嘘感叹。
B.令嫒知书达理,聪明颖悟,好学上进,又秉承父志,走上了学术研究的道路,实在是令人羡慕,可喜可贺!
C.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这位“茶寿”老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虽已88岁高龄,但依然感到肩上责任重大。
D.听说那位同学家庭困难,却积极乐现,刻苦学习,成绩优异,大家都表示愿意慷慨解囊伸出援助之手,鼎力相助。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地震时,我们如在户外,要注意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当大地剧烈摇晃,站立不稳的时候,① 。身边的门柱,墙壁大多会成为扶靠的对象。但是,这些看上去挺结实牢固的东西,② 。务必不要靠近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等避难。在繁华衡道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③ 。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诸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所以,我们凡事都要趁早:识字要趁早,报班要趁早,出国要趁早,创业要趁早。我们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为了不输我们就要抢早,甚至抢跑,而且中途还不能停歇。只要一路狂奔,我们就能最先抵达终点。
①即使“出名要趁早”是正确的,也不能推导出“凡事要趁早”。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十年,不短不长,正好是一个时代的长度。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内蒙古呼和”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7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