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汤重南 1.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中国人民的抵抗从1931年开始就从没停止过,“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开始反抗侵略、中华民族开始进行不屈不挠抗战的重要标志。 B. 教育部要求2017年春季教材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原因之一就是这一概念更具有科学性、历史性、原则性与现实性。 C. 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一做法充分说明了东北军民抗战斗争对我们整个民族崛起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D. 此次教育部要求修改此前一直沿用的“8年抗战”,而代之以“14年抗战”,这一历史概念的修改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 下列对文段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八年抗战”,是指从1937年“七七事变”开始的“全面抗战”,事实上,从“九一八事变”开始,东北军民已进行了长达6年的局部抗战。 B. 国际抗战史研究领域有关中国的抗战部分一直以来都采用的是“14年抗战史”的说法,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也可以与之吻合对接。 C. “南有杨靖宇,北有赵尚志”,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义勇军、东北抗日联军,对抗日战争的巨大付出应该得到重视和尊重。 D. 英国历史学家米特对国际上长期存在着的扭曲中国“8年抗战”与“14年抗战”之间有机联系的历史偏见提出了批评。 3. 教育部要求教材修改全面落实“14年抗战”的重大意义,下列哪项概括不准确。 A. 有助于消除此前人们在抗战问题上的混乱认识。 B. 全面有效还原抗日战争的历史事实,体现对历史真实的尊重。 C. 告慰和尊重东北抗日联军。 D. 唤醒国际认知,突出中国人民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当中的重要历史地位。 【答案】1. C 2. B 3. C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