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606  2018-05-06
标签: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06]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17-2018学年下半期
初一语文试题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选聘(pìn) 殷红(yīn) 震悚(sǒng) 妇孺皆知(rǔ)
B.祈祷(qí) 亘古(gèn) 粗拙(zhuō) 气冲斗牛(dǒu)
C.惩罚(chéng) 憎恶(zēng) 诘问( jié) 锲而不舍(qiè)
D.字帖(tiè) 辟头(pì) 门框(kuàng) 鞠躬尽瘁(cuì)
2.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深宵 取谛 狂澜 浩浩荡荡
B.懊诲 疮疤 污秽 可歌可泣
C.镐头 烦锁 哀悼 自言自语
D.荒僻 调羹 愧怍 警报迭起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不要把精力全放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上,而要从大局出发,大处着眼,统筹规划。
B. 罗丞校长在开学典礼上的那番话说的慷慨淋漓,颇有气吞山河的气概,令人不由自主的
热血沸腾。
C.潜心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而有关大禹精神的传承在
当代社会显得更为迫切。
D我想多踢一会儿足球,可是爸爸锋芒毕露,威胁我说:“你再不回去做作业,小心晚上不
给你饭吃。”
4.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介词不能单独使用,而是跟名词或代词结合在一起组成短语,表示对象、方向、地点、
时间、比较等。
B.《木兰诗》是南北朝南方民歌,它既展现了木兰的英雄气概,也表现了她的女儿情怀。
C.《老王》选自《杨绛散文》,作者杨绛,代表作有《干校六记》、译作《堂吉诃德》等。
D.《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都德。
5.下面对语病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努力改正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
(这个句子的问题是语序不当,应将“努力”与“随时”调换位置)
B.这件事的具体详情,我以后再告诉你。
(这个句子的问题是用词重复、成分赘余,应将“具体”删去)
C.在班级中,班干部应该充分发挥模范带头意识。
(这个句子的问题是搭配不当,可将“意识”改为“作用”)
D.经过共同努力,使我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这个句子的问题是成分残缺,缺了主语,应删掉“使”)
6.综合性学习。(10分)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开展关于“天下国家”的综合性学习,请你参 与。
〖活动形式我设计〗
(1)请你设计三项活动形式。(3分 )
示例:开展主题班会活动



〖主题班会我主持〗
(2)请你为初一一班的主题班会设计一段精彩的开场白。(4分)



〖爱国名言我谈谈〗
(3)请从下面名言中选择一则,谈谈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3分)
孟子云:“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浏览完整试题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他就不属于人类。(海涅)
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



7. 名著阅读《骆驼祥子》。(5分)
(1)请简单介绍小说围绕祥子主要讲述了哪些故事?(3分)
明确:三起三落
奋斗三年挣钱买了车→ ;
→被孙侦探抢了买车钱;
结婚后靠虎妞买了车→ 。
(2)祥子不拉刘四爷的车却能住在人和车厂的原因是( ) (2分)
A.刘四爷想招祥子为女婿 B.祥子很勤劳,常帮刘四爷干活
C.虎妞爱上了祥子 D.祥子死皮赖脸硬要住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
8.古诗文默写填空。(10分,每空1分)
(1)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 ,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3)杨花榆荚无才思, 。(韩愈《晚春》)
(4)故园东望路漫漫, 。(岑参《逢入京使》)
(5)《木兰诗》中描写战地寒冷,战斗生活艰苦的句子是:
, 。
(6)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其原句是 :
, ; , ?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题。(15分)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 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9.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1)释担而立( ) (2)以杓酌油沥之( )
(3)以此自矜 ( ) (4)笑而遣之( )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尔安敢轻吾射?


(2)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11. 言为心声,语言是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人物的心理往往通过语言向外界传达。请你根据下面对话,发挥想象,揣摩陈尧咨和卖油翁两人当时的心理活动,写出来让大家欣赏。(3分)
陈:“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翁:“无他,但手熟尔。


12.卖油翁和陈尧咨两人对待自己长处的态度截然不同。那么你呢?请分别谈谈你如何看待自己及别人的长处。(4分)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文后13—17题。(19分)
材料一:
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③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④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⑤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⑥“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节选课文臧克家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材料二:
闻一多1930年秋,闻一多受聘于国立青岛大学,任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当时的青岛是一个殖民统治影响相当严 重的海滨名城,日本人在此气焰嚣张,为非作歹。曾有青岛大学学生在海滩上无端被日本浪人打得遍体鳞伤,日本浪人反把学生送到警察局扣押。警察一面向日本人谄笑,一面打电话指责校方放纵学生。闻一多闻而大怒,一面大声疾呼:“中国!中国!你难道亡国了吗?”一面找校长评理。在闻一多和学生们的强烈抗议下,警方不得不释放学生。1932年,南京国民党政府和山东地方势力的争权夺利斗争延伸到青岛大学内部,派系纷争,风潮迭起,闻一多受到不少攻击与诽谤,被迫 辞职。
---- 摘自网络
材料三:
你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指示着青年,失望中抓住自我。

13.材料一主要讲了闻一多先生哪些事件?请加以概括。(4分)


展开余下试题
14. 从结构和内容上说说材料一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为开头有何作用?(4分)


15.理解材料一中划线句子的含义。(4分)


16.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是做了再说(这里的说的含义是向别人宣告自己要做什么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这里的说的含义是吹嘘,自诩)
B.“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中的“精神食粮”是指“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
C.文中“不动不响,无声无闻”突出了闻一多先生沥尽心血,埋头实干。
D.在闻一多先生用被迫辞职和学生们的强烈抗议下,警方不得不释放学生。
17.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在材料三划横线 处仿写两个句子。(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文后18—22题。(21分)
父亲的碗
宗崇茂
① 白底镶着蓝花,沿口已豁了牙;孤单地立在家中的冰箱上。这是父亲用的碗。
②自从父亲生病后,一切都“特殊”起来。确诊为癌症晚期的那天下午,把父亲从医院扶回我的家中。兄妹几个悄悄商定:精心伺候父亲,千万不能对父亲泄露真实的病情。晚上,妻子特意为父亲做了一碗汤;母亲说,给你父亲专门备一个碗吧。妻子表示赞同,不知从哪个旮旯,她找出了那只碗。
③我觉得不妥,因为此前父亲一向都是与我们同桌吃饭、同碗喝汤的。我想说:癌症是不会传染的。但看看妻的眼神,又加上母亲的坚持,我终于未开口。
④此后每次吃饭,父亲都是用这只碗。母亲和妻子总是把菜夹到碗里端给父亲,然后他就一个人在旁边默默地、一点一点地吃;而从前,一向威严有加的父亲,每次从乡下来,吃饭时我们总要恭恭敬敬地把他请到“首席”就座。
⑤我有些黯然。想起童年的时候,为了全家生计长年漂泊在外的父亲,有一次带回一件让我特别兴奋的礼物──一只涂着花油彩的“小洋碗!”那碗既好看又摔不破,我视若宝物。有亲戚家的小孩来到,吃饭时也抢着要,我死活不依,因为这是父亲买给我专用的,大人们只好无奈地哑然失笑。又想起小时候因为太穷,腊月农闲时差不多每天三顿都在喝粥;只是到了过节才煮点干饭,炒几样小菜。这一顿,我吃得特别快,而父亲似乎又吃得特别慢,待锅里见了底,父亲这时就会把他碗里的饭菜分到我的碗中,并叮嘱:“不要再这么快了,慢慢吃吧。”
⑥ 而现在,父亲却像一枚叶子,一枚失却了水分和绿意的叶子。大树茂密地蹿得老高,他却孤零零地落在了一边。
⑦那天,我回乡下看望父亲。我悄悄地问母亲:“父亲发觉自己得的是什么病吗?”母亲说:“早晓得了。”“他怎么晓得的?”“从你家的碗。”我心头一紧:“我家的碗?”母亲说:“是的。他说,你们每天都特地为他做那么好的菜,又总是用同一只碗端给他,那碗上恰好有个小豁口。他能不猜疑吗?你父亲又不是个粗心人。”
⑧ 我感到震惊和难过!
⑨父亲又一次从乡下来的时候,更显虚弱不堪。吃饭时,我给他换了一只新碗,他很快发觉,并固执地坚持要用以前的那只碗。我请他到桌上和我们一起吃饭,他就是不肯把筷子伸到盘中夹菜。这一次,父亲住了较长时间。他说:“你们这样孝顺,做上人(上辈人)的心满意足,死也闭眼了,只怕是以后来的机会少了。”我的鼻子猛然一酸,赶紧借故跑到别处。
⑩现在,那只碗放在冰箱上已一月有余。仿佛被人遗忘,又仿佛在静静等着父亲的再来。
⑾我时常感到刺痛和愧疚:忙碌而粗心的我们,究竟回报了父亲多少爱?!瓷白瓷白的碗壁上,已罩落了一层细微的尘埃。碗上那豁了牙的口,像是努力要对我说些什么,却又始终没有说出来……
(选自《今日文摘》2016年总第446期,有删改)
18. 第⑤段写到“我有些黯然”之后回忆了两件往事,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这两件往事。(4分)


19.第⑧段作者为什么说“我感到震惊和难过”?(4分)


20. 请从修辞的角度品析第⑥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4分)
而现在,父亲却像一枚叶子,一枚失却了水分和绿意的叶子。大树茂密地蹿得老高,他却孤零零地落在了一边。


21.文章结尾写到“碗上那豁了牙的口,像是努力要对我说些什么,却又始终没有说出来……” 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你认为 “碗上那豁了牙的口”没有说出来的话有哪些?(5分)


22.请将本文中的父亲形象与《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形象作比较,结合具体内容简析他们身上的共同品性(两点)。(4分)



23.作文。(55分)
请任选 一题作文。
要求:1.内容具体,具有真情实感;2.字数不少于600字;3.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级名、人名;4.不得大篇幅引用,不得抄袭。
(1)那一刻,也许是在摆脱烦恼的困扰之后,也许是在收获意外的惊喜之后,也许是在顿悟亲情的温暖之后,也许是在震撼于自然的伟力之后,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充满阳光。
请以“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为题,要捕捉生活细节,写出自己那一刻的内心变化,写一篇文章。
(2)父母老师、同学朋友的相伴,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甜美;花草树木,山川田野的相伴,让我们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名著美文、诗词歌赋的相伴,让我们获得心灵的洗礼……一路相伴,我们一路成长。
请以“ 有 相伴,真好”为题目,请加入适当的抒情写一篇作文。
要求:在题目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17-2018学年下半期
初一语文试题答案
1. (3分)A 妇孺皆知(rǔ)应该是妇孺皆知(rú) 殷红(yīn)应该是 殷红(yãn)
2. (3分)D A 取谛为取缔 B懊诲为懊悔 C 烦锁为烦琐
3. (3分)D锋芒毕露不符合语境
4. (3分)B《木兰诗》是南北朝南方民歌应是《木兰诗》是南北朝北方民歌
5. (3分)A应将“努力”与“随时”调换位置应该是将“改正”与“发现”调换位置
6.(10分)(1)(3分)
④ (1分)爱国人物故事会
②(1分)爱国诗词朗诵会
③(1分)爱国名言展示会
也可以有其他的形式:开展“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知识竞赛;开展“天下国家”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开展“天下国家”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展开余下试题(2)(4分)示例: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的国家有壮丽巍峨的珠穆朗玛峰,奔流不息的长江,雄伟绵延的万里长城。每一处,都是值得我们作为一名中华儿女骄傲的。对于家国的语言、文化、声音,人们心中总是会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这种感情,就是爱国之情最真实的流露。现在,让我们一起感受这种情,宣讲这种感,践行这种爱。(称呼、主题、语言和过渡句 )
(3)(3分)示例:第一句: 孟子说:“人们有句口头语,都说‘天下国家。’天下的基础是国,国的基础是家,家的基础是个人。”每个人对国家都很重要。
第二句:不爱自己的国家.就谈不上爱人民.爱人类及爱人类的正义事业.所以.爱人类首先要爱自己的祖国。
第三句:有抱负、有作为的人爱国就如爱他的家一样。
7.(1)(1分)被十几个大兵抢了车;
(1分)卖骆驼又攒了买车钱
(1分)最后下葬虎妞卖了车
(2)(2分)B
8.(10分)(1)何人不起故园情 (2)独坐幽篁里 (3)惟解漫天作雪飞 (4)双袖龙钟泪不干 (5)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6)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
9.(4分)(1)放下 (2)同勺 (3)自夸 (4)打发
10(2分)(1)(卖油翁)看见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对此微微点头。
(2分)(2)你怎么敢看轻我射箭的本领!
11.(示例):(1.5分)陈:“你这老头太不知趣了,懂得什么!居然这样轻视我射箭!”
(1.5分)翁:“小伙子,你的射技没什么值得骄傲的地方,只不过熟能生巧罢了。”
12.(4分)此题是一道开放型试题。答题时,根据卖油翁和陈尧咨两人对待自己长处的态度,再联系生活实际作答。
(示例):把自己的长处当作一种战胜困难、张扬个性的资源优势,而不是进行宣扬的资本;对别人的长处,应善于取长补短,学为己用,不可嫉妒诋毁。
13.(4分)为衰微中华民族寻求出路;编写《唐诗杂论》;编写《校补》;编写“古典新义”
14. (2分)结构:直接点题,不仅开门见山,引起悬念。(2分)内容:将闻一多先生的行为和别人形成鲜明对比,层层深入,更能表现先生的品质。
15. (4分)“它” 指“深宵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应感到孤单寂寞,但闻一多先生则不然,他在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的四壁”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的关切,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得的情景。
16. (3分)D在闻一多先生用被迫辞职和学生们的强烈抗议下此句中闻一多先生没有用被迫辞职。
17. (4分)示例:你是一团火,照明了古代;歌舞和竞赛,有力猛如虎。你是一团火,照亮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
18.(4分)(1)“我”童年时父亲为“我”买小洋碗,“我”视若宝物。
(2)小时候因家穷,过节吃饭,父亲分饭菜给“我”。
19. (4分)“震惊”是因为“我”没想到父亲观察入微,早知道了病情(2分); “难过”是因为父亲得了癌症,却被我们特殊照顾,让我伤心、后悔(或者“意识到我们在深深爱着父亲的同时,却又在无意中伤害了他”) (2分)
20.(4分)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父亲比作“失却了水分和绿意的叶子”,形象写出父亲生病后憔悴的状态,(1分)把子女比作大树,意味着儿女已经长大成人,父亲却 孤单地老去,(1分)体现了我对父亲的心疼和后悔。(1分)
21.(5分)这句话在结构上首尾呼应,使全文结构紧凑,浑然一体的作用。(2分)
“碗上那豁了牙的口”没有说出来的话围绕“父亲付出了爱,却不求回报;我们在深深爱着父亲的同时,却又在无意中伤害了他”,意对即可。(3分)
22. (4分))两人都有无私的爱。本文父亲为孩子买小洋碗、分饭菜给孩子吃,《山海经》中的阿长吃力地为作者买书。
两个人都很细心。本文父亲察觉碗里隐藏的秘密,《山海经》中的阿长主动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等。(答到两点并结合内容分析给4分) (110.52.94.115)
标签: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重庆市第十”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0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