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257  2018-05-13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57]
吉林省吉化第一高级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7-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试卷满分 150 分 考试时间 150 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
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4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为了更好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何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是一条重要途径,有助于克服在传承发展传统文化中容易出现的形式化倾向。
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殷周之际出现了重要的人文转向,即由神本向人本转向以及人道主义思潮出现。这为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来源,也规定了此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儒、道两家最具代表性。与儒家讲仁爱形成对照的是,道家更强调道法自然,认为文明的发展要注意克服虚伪性和工具化的倾向。道家身国同构、经国理身的理念,表现出其根本价值取向是向往真正符合人性的和谐社会与美好人生,由此,儒、道两家虽然对社会和人生的理想形成了不同的致思路向,但在拥有共同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可以相融互补。在魏晋玄学那里,通过名教与自然之辨,二者实现了辩证的统一,为容纳和吸收外来的佛教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
两汉之际传入的佛教在魏晋时通过依附玄学而走进中国思想文化。作为讲求“出世”的佛教,其根本宗旨是摆脱人生之“苦”而追求永恒之“乐”,这种对幸福快乐人生的追求,成为佛教与儒、道文化融合发展的契机和基础。经过不断的中国化,佛教最终融入了中华文化,成就了中华文化发展中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佳话。中国佛教关注现实人生,强调佛教与人性的统一,注重人格的自我培养与自我完善,形成了自身鲜明的思想特点与文化精神,对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中国佛教文化强调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既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对理想社会和美好人生的根本追求,也为其今天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文化基础。
儒道佛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主干,文化表现形态各有特色,却具有共同的价值追求。三家的融合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圆融和谐精神。传承发展中华传

统文化,使之在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继续发挥积极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摘编自洪修平《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殷周之际出现的人道主义思潮决定了后世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
B.儒、道两家思想的碰撞产生了玄学,而玄学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佛教的传入。
C.儒、道、佛三家有一部分思想是相通的,这就为它们之间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可能。
D.儒、道、佛三家思想的融合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构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浏览完整试题A.第一自然段运用设问的手法提出论点,指出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
B.第二自然段运用对比论证的手法,指出儒、道两家思想的来源与他们之间的不同点。
C.第三自然段通过论述中华文化对佛教思想的融合,明确了中华文化的作用和价值。
D.文章逐层论证三家思想对中华文化形成和发展的作用,并指出传承发展的必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只有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梦。
B.如果能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就可能避免文化传承中的形式化倾向。
C.如果没有中国传统文化圆融和谐的包容精神,佛教将难以融入中国传统文化。
D.中华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与当前所提倡的核心价值观契合。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像白云一样飞翔
韦如辉
耐耐放学了,走在傍晚的山岗上,身后跟着来迎他的狗儿大黄。
山岗静静的,密实的树林静静的,碧绿的草丛静静的。不远处,潺潺的小河静静的。
眼前的景象迷住了耐耐。
他放下肩膀上的书包,找一块平坦的地方坐下来。
静,出奇地静。怎么会这么静呢?耐耐想。往年可不是这样,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至少,会有几只蛐蛐儿,附和着风声哼唱。
耐耐头枕着双手躺下来。天空的蓝很近,几丝白云在蓝蓝的大海里划着船儿。
没有风浪,船儿在耐耐的眼里飘啊飘。
耐耐想,船上都坐着谁呢?要是妈妈坐在船上就好了。
妈妈怎么可能坐在船上呢?耐耐记得,妈妈是开春坐一辆大巴车走的。大巴车冒着黑烟,颠簸着一路远去。耐耐和村里的小伙伴们,哭喊着,号叫着,哀求着:妈妈别走!妈妈别走!可是,妈妈们还是走了,被狠心的大巴车驮走。妈妈们能够听懂小伙伴们的话,大巴车听不懂,大巴车开足马力,绝尘而去。一开始,耐耐还能看到探出车窗的妈妈,后来只能看到一溜黑烟。
妈妈这一走或许一年,或许两年,或许三年,耐耐才能见上或许一面,或许两面,或许

高一语文试卷第 1页(共 5 页)

三面。多多的妈妈走了十年,没回来过一次,多多也没见上一面。小伙伴们都说多多可怜,恐怕一辈子也见不着妈妈了,多多每次都哭得一塌糊涂。小伙伴们费了好大的劲儿,才将多多的哭声止住。多多太可怜了,自己比多多强多了。耐耐想,再过 268 天,妈妈又回来了。
妈妈说回来就回来,真的回来了。这次,妈妈坐着船儿回来。船儿慢慢悠悠向耐耐划过
来。
妈妈站在船头上,手里挥舞着一条红丝巾。妈妈喊,耐耐,你看到我了吗?我是妈妈。耐耐揉了揉眼睛,向喊声望去。可是,眼睛模糊了,看不见。怎么会看不见呢?明明听到妈妈的喊声了。难道是昨天晚上看电视熬了夜,眼皮打架了?耐耐又狠狠地揉了揉,恨不
得将肿胀的眼皮揉碎了。
终于,耐耐看到了船儿,看到了一条红丝巾,在船头上挥舞着,好像一团流动的火焰。耐耐还看到了一个人,穿着白白的衣裳,飘着长长的头发。她是谁?妈妈吗?妈妈怎么可能像仙子一样漂亮呢?
妈妈个头不高,皮肤黝黑,尤其一双在车间忙碌的大手,厚实、粗糙、常年布满裂纹。船儿越划越近,喊声越来越响亮。耐耐,我是妈妈啊,难道你不认识妈妈了吗?耐耐想,外面的世界真神奇,妈妈变漂亮了,自己都不认识了。
耐耐在胸腔里憋了一股气,不由自主地喊了声妈妈。可是,这一声妈妈喊得不够敞亮,仿佛一只蚊子的叫嚷。
而妈妈听得很真切,她激动得跳起来,船儿晃荡着。耐耐喊,妈妈,小心!
妈妈下了船,上了岸,快速地奔跑着,一把将耐耐抱在怀里。
妈妈眼泪汪汪地问,耐耐,想妈妈吗?
耐耐看着妈妈的眼睛,点点头。
妈妈又问,耐耐学习好吗?
耐耐先点点头,接着自豪地回答,这次考试了,语文 98 分,数学 99 分。
妈妈再问,奶奶的饭做得好吃吗?
耐耐想说,不好吃,一点都不好吃,没有妈妈做得好吃。有一回,奶奶做米饭,虫子都没有拣出来,碗里好多虫虫哟。而耐耐没说,耐耐知道奶奶已经瞎了一只眼睛,另一只眼睛还经常流浊水。耐耐告诉妈妈,奶奶做的饭好吃。你看你看,我都吃胖了哩。耐耐掀开衣襟,露出发面馍一样的肚子。
妈妈流泪了,泪水落在耐耐的身上、脸上、肚皮上,泪水湿湿的,温温的,滑滑的。
妈妈又抱着耐耐亲啊亲。耐耐的身上、脸上、肚皮上,湿湿的,温温的,滑滑的。
耐耐睁开眼睛,妈妈突然不见了,连那只小船儿也不见了,蓝蓝的天空开始变黑变暗,几颗星星眨巴着眼睛。
大黄正用它温热的舌头,非常卖力地在他身上、脸上、肚皮上舔舐着。
耐耐刚才睡着了,做了个在白云里飞的梦……
(选自《小说选刊》,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开始部分多次写环境的不同往常的“静”,为下文耐耐在安静的环境中睡着后和妈
妈梦中相见做了铺垫,同时也吸引了人们探究“静”的深层原因。
B.小说中还写到了另一个孩子多多,写多多的妈妈出外打工十年没回,多多伤心难过,主
要是为了揭示农村留守儿童现象的普遍性。
C.小说写梦中的妈妈变漂亮了,既符合耐耐对外面神奇世界的认知,同时也是他因长时间

和妈妈分离而产生的期望。
D.小说选材独特,以小见大,从一个孩子的小视角去揭示当下农村普遍存在的大问题,表
达了作者对留守儿童的关切与同情,令人深思。
5.文中画线部分的文字反映了耐耐怎样的生活状态和性格特点?请加以概括。(5 分)
6.请探究标题“像白云一样飞翔”的深层意蕴。(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外卖垃圾的危害不可小觑,送餐使用的塑料袋、塑料餐具等都属于塑料垃圾,大多均是不可降解的普通塑料。这些塑料垃圾与生活垃圾混在一起,通常直接焚烧或填埋,会给自然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可重复利用和可降解材料推广普及不够。目前,很多外卖平台出于成本考虑,使用的材料多是一次性、不可回收的,源头上导致了污染的产生;另一方面,塑料回收渠道不畅。塑料回收价格低、再资源化成本高,无论是垃圾回收企业,还是城市的“拾荒大军”,均对回收塑料制品没有兴趣。此外,回收难还与我国回收体系不完善有关。


展开余下试题(新华网《外卖垃圾渐成“围城”之势 减少危害还要从源头入手》)
材料二:
三大网络外卖平台一次塑料餐具日均产生量
(单位:个)
美团外卖 1300 万

饿了么 800 万

百度外卖 200 万

2014 年至 2016 年我国废塑料回收情况
数据 年份 2014 年 2015 年 2016 年

回收利用量 2000 万吨 1800 万吨 1878 万吨

回收价值 1100 亿元 810 亿元 957.8 亿元

回收均价 5500 元/吨 4500 元/吨 5100.1 元/吨

(数据来源: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中国物资再生协会《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

高一语文试卷第 2页(共 5 页)

材料三:
每年约有 800 万吨的塑料倾倒入海洋,中国的倾倒量大约占 1/3。按照这个发展速度,
到 2025 年,海洋里每一条海鱼(按一条 1 千克来计算),就有 330 克塑料萦绕在它生活的海域。到 2050 年,塑料的重量将会超过这些海鱼自身的重量。曾经有一项研究表明,现在几乎所有的海洋物种的体内都有塑料污染物,包括地球上离人类最遥远的物种。
这些塑料会带来各种化学物质的污染,或者成为塑料微粒,积累在鱼类体内的、有致癌致畸风险的这些污染物会沿着食物链重新回到人类体内,最终带来各种疾病。
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指出,2004 年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垃圾生产国。
2010 年,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统计,中国每年产生近 10 亿吨垃圾,其中生活垃圾产生量约 4 亿吨,建设垃圾 5 亿吨。
(2017.09.18《外卖,正在毁灭我们的下一代》)
材料四:
塑料制品的回收其实是一个世界难题。据国际权威机构统计,目前全球只有 14%的塑料包装得到回收,加上处理中的损耗,最终被有效回收的只有 10%。
在调查中,很多餐饮企业老板都表示,使用塑料餐盒也是无奈之举。中餐食物多含汤水、油脂,使用塑料餐盒盛放更合适。虽然也有餐饮企业使用纸盒等包装,但大多数可降解餐盒并不适合中餐,因为容易渗水渗油,难以被消费者接受。除此以外,业内人士指出,市场上一些可降解餐盒大多也含有较高比例的不可降解塑料成分,其成本高于传统塑料餐盒,但在使用性能和环境友好型方面并无优势,既不能回收,在环境中破碎成片后反而更难处理。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普遍关注,一些外卖平台也认识到了外卖垃圾这个问题,并采取了一些有助于环保的行动。
2017 年 4 月,饿了么推出新一代环保可降解塑料袋,目前正在全国范围推广。此外,饿了么还呼吁一次性餐具环保国家标准尽快出台,从原料、生产、使用到回收,对一次性餐具进行全链条监管,让企业有法可依,真正把环保落到实处。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兵则提出了“共享餐盒”的概念,“用可回收、可重复使用的餐盒,比如不锈钢产品。对消费完的餐盒进行回收,消费者也不需要承担这个成本。”对于大量无人回收的发泡餐具,专家呼吁,建立起相应的补贴机制,鼓励对废弃塑料等
再生资源进行回收。
(青年时报 2017.09.15《激增的外卖垃圾该怎么处理》)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现在,外卖送餐使用的塑料袋、塑料餐具等塑料垃圾,是不可降解的普通塑料,给环
境带来很大危害。
B.材料二中三大网络外卖平台一次性塑料餐具的日均产生量大得惊人,外卖背后带来的
垃圾隐患引人深思。
C.倒入海洋的塑料会带来各种化学物质的污染,这些污染物会沿着食物链重新回到人类
体内,最终带来各种疾病。
D.材料三通过具体数字的对比,表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垃圾生产国,如果不处
理,将会毁灭下一代。
8.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4 分)
A.由于可重复利用和可降解材料推广普及不够和塑料回收渠道不畅等因素,塑料垃圾回收难。

B.从材料二中我国废塑料回收情况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塑料垃圾可以通过回收再利用,
成为再生资源。
C.现在,越来越多的塑料垃圾开始倾倒入海洋,从而导致塑料的重量超过海鱼自身的重
量。
D.中餐食物多含汤水、油脂,使用塑料餐盒盛放更合适,这是我国外卖使用塑料餐盒过
多的主要原因。
E.市场上一些可降解餐盒因含有较高比例的可降解塑料成分,其成本高于传统塑料餐盒,
不宜推广。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如何降低外卖垃圾的危害?(4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小题。
郑兴裔,字光锡,显肃皇后外家三世孙也。兴裔早孤,叔父藻以子字之,分以余赀,兴
..
裔不受,请立义庄赡宗族。及藻没,遂解官致追报之义。
乾道初,建康留司请治行宫备巡幸,兴裔奏劳人费财,乞罢其役,且言都统及马军帅皆
非其人。过阙入见,询以守令臧否,兴裔条析以对。帝曰:“卿识时务,习吏事,行当用卿。”
会复置武臣提刑,就命为之,加遥领高州刺史。郡县积玩,检验法废,兴裔创为格目,分畀
属县,吏不得行其奸,因著为令。
建、剑、汀、邵盐策屡更,漕臣请易纲运为钞法,兴裔极言其不可。海寇倏去忽来,调
兵常无及,兴裔请置澳长,寇至径率民兵御之。又言禁兵事艺不精,多充私役,乞行禁止,
尉以捕盗改秩,多伪,当加审实。帝善其数论事,诏加成州团练使。
时传闻金欲败盟,召兴裔为贺生辰副使以觇之,使还,言无他,卒如所料。寻诏知阁门
事兼干办皇城司,又兼枢密副都承旨。军妇杨杀邻舍儿,取其臂钏而弃其尸,狱成,刑部以
..
无证左,出之。命兴裔覆治得实,帝喜,赐居第。丁母忧去官,服阕,复故职,除均州防御
..
使。
再使金,还,迁潭州观察使。复请祠,起知庐州,移知扬州。扬与庐为邻。初兴裔在庐
尝却邻道互送礼至是按郡籍见前所却者有出无归遂奏严其禁扬有重屯粮乏例籴他境兴裔搜
括渗漏以补之食遂足。民旧皆茅舍,易焚,兴裔贷之钱,命易以瓦,又奏免其偿,民甚德之。

高一语文试卷第 3页(共 5 页)

修学宫,立义冢,定部辖民兵升差法,郡以大治。楚州议改筑城,有谓韩世忠遗基不可易者,
命兴裔往视,既至,阙地丈余增筑之。帝阅奏,喜曰:兴裔不吾欺也。
卒,年七十四,赠太尉,谥忠肃。

(《宋史.郑兴裔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初兴裔在庐/尝却邻道互送礼/至是按郡籍见前所却者/有出无归/遂奏严其禁/扬有重
屯粮乏/例籴他境/兴裔搜括渗漏以补之/食遂足
B.初/兴裔在庐尝却邻道互送礼/至是按郡籍/见前所却者有出无归/遂奏严其禁/扬有重
屯/粮乏/例籴他境/兴裔搜括渗漏以补之/食遂足
C.初兴裔在庐尝却邻/道互送礼至是/按郡籍见前所却者/有出无归/遂奏严其禁扬/有重
屯粮/乏例籴他境/兴裔搜括渗漏/以补之/食遂足
D.初/兴裔在庐/尝却邻道互送礼/至是/按郡籍见前所却者/有出无归/遂奏严/其禁扬有
重屯/粮乏例籴/他境兴裔搜括渗漏/以补之食遂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皇后”是皇帝的正妻。秦以前只称“后”,秦以后天子称“皇帝”,“后” 于是
称皇后。
B.“刑部”是我国封建社会掌管刑法、狱讼事务的官署,属六部之一,主官为尚书。
C.古代居丧期间须按制穿戴孝服。文中的“服阕”就是守丧期满除去丧服之意。
D.“谥”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贵族或其他有功绩的平民死后,朝廷给他另起的具


展开余下试题有评价意义的称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郑兴裔体恤族民,知恩图报。叔父郑藻把多余的财物分给他,他不要,请求建义庄以
赡养族民。郑藻去世,他解官表达追念报答之义。
B.郑兴裔颇识时务,深得宠信。建康留司请建行宫以备巡幸,他上奏说劳民伤财,请求
停止这项劳役。因他识时务,精通政事,皇帝认为应当用他。
C.郑兴裔办案得力,受到奖赏。军妇杨氏杀邻舍儿,刑部因没有旁证而放了她。郑兴裔
主动请求重新审理该案,得到实证,皇帝很高兴,赐给他宅第。
D.郑兴裔治理有方,卓有成效。他在庐州制止与邻州相互送礼,上奏严禁户籍流失。他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奉陪封大夫①九日登高
岑 参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②。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注】①封大夫即封常清,诗中“亚相”“吾君”都是对他的尊称。
②中军:此处指代主帅。
14.下面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 首联两句概言边塞无事,重阳佳节,众人按照传统的庆祝方式,饮酒登高,表现一派和熙欢乐之景。
B. 颔联用“霜威”“杀气”来正面描写封常清,表现其治军雷厉风行,又能在和平时期时刻保持谨慎。
C. 颈联用“横笛”“娇歌”等描写节日里战士们的活动,又用“征雁”“塞云”来暗示边塞大战一触即发的严峻形势。
D. 尾联两句表现了作者的担忧之情:幸好边疆暂时没有战事,但将士们的“醉舞”却未免太放松警惕了。
E. 全诗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诗人在描写节日里边塞将士欢愉活动的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他们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15.诗中的封大夫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概括。(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7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7 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琵琶女的怨恨情绪在琵琶声暂歇之时表现得更充分、更深沉
的句子是“ , ”。
(2)李商隐《锦瑟》中,诗人从“追梦”中醒来,知道那梦已经远去,并且当时就不太
分明,流露出无可奈何的情怀的名句是“ , ”。

(3)荀子在《劝学》中认为一个人如果不断反思自我并积累善行就会达到
“ , ”。
(4)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最后一段告诉梁惠王只要施行仁政,反省自己,不找客观
原因,就会达到“ ”的效果。

修学校,立义冢,确定部辖居民升差法,使扬州得到了充分治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过阙入见,询以守令臧否,兴裔条析以对。
(2)民旧皆茅舍,易焚,兴裔贷之钱,命易以瓦,又奏免其偿,民甚德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11 分)

三、课内知识及语言文字运用(19 分)
1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2 分)
A.敕造(chì) 懵懂(měng) 包扎(zā)
. . .
B.錾银(zàn) 拓本(tà) 脊髓(suí)
. . .
C.蹙缩(cù ) 监生(jiàn) 榫头(sǔn)
. . .
D.供养(gōng) 盥沐(guàn) 驽马(nǔ)
. . .

窈陷(yǎo) 强词夺理(qiǎng)
. .
匙箸(chí) 拗他不过(niù)
. .
忖度(cǔn) 锲(qì)而不舍
. .
间或(jiàn) 扪参历井(shēn)
. .

高一语文试卷第 4页(共 5 页)

18.下列词句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2 分)
A.俨然 迷罔 炮络 碧纱厨 飞端瀑流争喧豗
B.放诞 骐骥 巉岩 仰协息 巫山巫峡气萧森
C.训熟 伶俐 牲醴 玫瑰佩 间关莺语花底滑
D.孝悌 杜撰 寒喧 美人觚 空闻虎旅传霄柝
1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 ①以手抚膺坐长叹(坐,徒,空)

②如何四纪为天子(四纪,四十年)
..
③行为偏僻性乖张(乖张,偏执,与众不同)
..
④万机宸翰之宝(宸,北极星,代指皇帝; 翰,墨迹,书法)
..
B.①凄凄不似向前声(向,以前。)

②却坐促弦弦转急(却,后退)

③虽有槁暴(槁,枯; 暴,晒)
..
④如听仙乐耳暂明(暂,暂时)

C.①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凶,收成不好)

②画图省识春风面(省,曾经)

③凡六百一十言(凡,总共。)

④无复鸡人报晓筹(筹,更筹,敲击报时用的竹签,这里指时间。)

D.①声非加疾也(疾,强,这里指声音强大)

②谨庠序之教(谨,认真)

③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④金就砺则利(砺,磨。)

20.全是侧面烘托琵琶女琴技的一项是(2 分)
①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②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③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④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⑤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泪。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2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吉林省吉化”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5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