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416  2018-05-17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16]
广东省深圳市富源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题
2018.05
本试卷共6页,22小题,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把考生号中相应的信息点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语言基础(每小题3分,共9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曹雪芹呕心沥血,“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完成了《红楼梦》这部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
②由地痞流氓组成的强拆队曾肆无忌惮,有天无日,昨日终于被公安机关依法批捕,广大市民无不拍手称快。
③长沙岳麓山下,一片雕梁画栋、飞檐翘角的古建筑群掩映在苍郁的枫林里,这就是世界罕见的千年学府岳麓书院。
④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经常抛出一些不经之谈,比如“侵略无定义”论,这些荒谬言论令全世界嗤之以鼻。
⑤只见魏老敛声屏气,雪白宣纸上便落下一个大大的米字,是隶书,绵里藏锋,古朴刚劲,最后一笔刚收锋,满堂便响起一片叫好声。
⑥著名作家刘心武讲述《<红楼梦>八十回后的真故事》,引起《红楼梦》爱好者的广泛关注,他那坐而论道的风度也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A.①③⑤   B.②⑤⑥  C.③④⑥  D.①②④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孟加拉的成衣业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知名时装品牌生产商的高度关注,孟加拉成为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大服装出口国。
B.有关部门应坚决取缔达不到最低标准的幼儿园,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幼儿园要求停业整顿,如此,才能避免伤害孩子的事件不再发生。
C.环境保护部参照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安全标准,完善核安全法规体系,优化管理系统,独立有效地开展审评、检查和执法等监管活动。
D.我国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市,农村地区相对匮乏,很多患者去城市医院就医,致使城市大医院人满为患,推高了医疗费用和患者负担。
3.下列各项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
A.主持人介绍来校讲学的专家:王元教授是我校杰出校友,他长期从事天文学研究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去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B.张老师给原来同事打电话:王老师,昨天在书店里遇到了您的家父,几年不见他还是精神矍铄。
C.某读者在收到作家的著作后回信:老师,您寄奉的新作已经收到,拜读之后受益匪浅,感激之情,无以言表。
D.校庆前夕某校友发给联络办老师的短信:因近日事务繁忙,恐难以按时到达贵校参加庆典,对此深表歉意!
二、现代文阅读(共33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 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唐人古体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浏览完整试题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新变。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一般说来,较之汉魏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排场景,生发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诗选序》),那就太过分了。清王士《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子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变,可以略睹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倒是明末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五言字少,念起来有一种安详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说话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或者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这样的句子,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任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杜甫《哀江头》),以至于“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杜甫《洗兵马》),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抑扬抗坠,铿锵成韵。我国古代传统上有诵诗与歌诗的区分,西洋歌剧音乐亦有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歧异,五言和七言在调式上的分别大抵类此。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五言诗在东汉中叶以后即日渐脱离音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时期停留在乐府歌行体的范围内,直到唐代还常以七言短章合乐歌唱的缘故。
(节选自陈伯海《唐诗学引论》,有删改)
4.关于古体诗,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古体诗产生于唐代以前,在唐出现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生命力更强的近体诗后,逐渐走向衰微。
B.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的特点。
C.古体诗在形式上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唐人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更似绝句律诗。
D.五七言古体至唐而新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唐人古体虽名为“古体”,其实已与以往古风不同。
5.下列关于“汉魏古诗”和“唐人古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汉魏古诗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在作品表现范围上,不像唐人所作古诗那样开阔。
B.就含蓄淳厚的作风而言,汉魏古诗略胜一筹;就表情达意的功能而论,唐人古诗则更具优势。
C.唐人古诗有的在今体诗的影响下表现为声律和谐与对仗工整,有的继承汉魏古诗有意“反律化”。
D.两者各具特色,由汉魏古诗到唐人古诗,是变化,是拓展;一味地贬抑唐人古诗,失之偏颇。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清王士对唐人五言古诗只认可五家,足见其偏见;明许学夷明察唐人五古特色,其观点可谓通达。
B. 本文引用的语句分诗论和诗句两类,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
C. 本文第三段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明确了唐人古体中的五言和七言在节奏感和韵调感方面的不同。
D.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抒情悲慨,读来抑扬抗坠,铿锵成韵。
(二)小说阅读(本题共3小题, 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冯继芳
秋雨潇潇,黄叶娉婷,风,一阵紧似一阵,冬天带着凛冽,已站在街角悄悄窥探。
白兰立在窗前,听秋雨叩打窗棂,泪却模糊了视线。有音乐响起,是门铃在鸣啭。白兰迅速抹去脸上的泪,随手理了一下杂乱的发丝,她不想让女儿看到自己的眼泪和凌乱。
走到门前,却不是女儿,可视门铃的小屏幕上,是一脸憔悴的丈夫文松。
白兰打开门,看到文松颓废地站在门口,雨水湿了他的头发,雪白的衬衣沾着黄色的污渍。白兰的目光带着不止一个问号望向文松,文松却不看她,低着头,侧身从她身边挤进了屋。
白兰转身,看丈夫,宽阔的背影挂满疲惫,甚至还有些许的摇晃。“发生什么事了?”白兰终于还是没忍住。
文松坐在沙发上,闭眼,右手的大拇指和中指掐住两面的太阳穴,猛摁。“我,有些累了。”文松答非所问。
“发生什么事了?”白兰再次关切地问。随手拿过一条白毛中递给他。
“你给我煮一碗面吧。”文松并不接毛巾。
“到底发生什么事了?”白兰知道文松的性格,没有大事发生,他不会如此失态。
“我真的很累,给我煮碗面吧!”文松睁开布满血丝的眼看白兰,眼神里竟然带着哀求。
白兰不再问,转身去了厨房。十分钟后,白兰端着一大碗热气腾騰的面,放在茶几上,面上卧着两个荷包蛋,还撤着青绿的葱丝和香莱。白兰把筷子递给文松。文松夹起一个荷包蛋,塞进嘴里。文松的吃相有些粗鲁,像刚从灾荒之地逃难至此。白兰从未见过文松如此狼狈。文松大口大口吃面,呼噜呼噜喝汤,不说话。白兰挂着满脸的疑惑,也不说话。
屋里除了文松喝面汤发出的呼噜声,偶尔,还能听到秋雨叩击窗棂的声音。文松终于放下筷子,把空碗推向一旁,抬眼看白兰。
“离婚协议书看了?”文松看着白兰红肿的眼睛问。


展开余下试题白兰不回答,却低下了头,眼泪瞬间又模糊了她的视线。“对不起,惊着你了。”文松去拉白兰的手,她却躲开了。“本来是想把这房子,留给你和女儿的。”看白兰流泪,文松的眼也有些模糊。
“可现在,来不及了。”文松环顾一下宽大的客厅,每一件家具,每一扇窗,都见证过一家人在一起的欢乐。
白兰抬起泪眼看文松,脸上除了惊诧,还有疑惑。
“公司资不抵债,资金链断裂,我,本来是想赶在破产之前,办完离婚手续的,可现在来不及了。”文松的声音带着悲怆,甚至还有斑驳的苍老。“这几日,债主一直跟着我,他们甚至,甚至限制了我的自由。他们找到了这里,我害怕他们伤害到你和女儿。”他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我们,离婚吧。”我她看他,转到他面前看他,用她冒火的眼睛,盯着他的眼睛看他。“你把我当成什么人了?嫌贫爱富?落井下石?无情无义?”白兰一急,一连串说出几个成语。
“我只是不想你和女儿跟着我受苦。”文松痛苦地揪自己的头发。
“离开了你,我们就不苦了?和你断绝了关系,我和女儿就幸福了?”她哭,刚才还冒火的眼,此时像泻了闸的大坝。
文松心里异常矛盾。
“最起码,不用跟着我担惊受怕!”文松的声音透着无奈。“和我们是一家人,应该风雨同舟,不是吗?”白兰抓住文松的胳膊,扬着满脸的泪问。
“可我真的不想你和女儿居无定所,这栋别墅被收走后我们就沦落街头了。”文松反过来,又死抓住白兰的胳膊。“老天饿不死瞎家雀,只要我们一家人在一起,有手有脚的,怕什么?”白兰突然大喊着冒出一句家乡话,没想到,却让文松的心坚强下来。
转年的三月,郊区的一个路口,白兰挎着文松的胳膊向公路的远方张望。
辆中巴车,带着长途跋涉的气息,停了下来。一个扎马尾辫的姑娘,从中巴车跳下来,扎进白兰的怀抱。
爸,妈,三个人说着话,亲亲热热牵着手,走进路边的一个小院。小院是用木栅栏围成的,院里有四间平房,此时,粉色的蔷薇花爬满栅栏,在太阳的余晖下,熠熠生辉。平房后面的塑料大棚里,生长着一畦一畦茂盛鲜嫩的蔬菜,过几天就可以采摘出售了。
(摘自2017年01期《小说大世界》,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开头的景物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渲染了了萧瑟凄冷的环境氛围,为全文定下了感伤的情感基调。
B.小说两次写到白兰听“秋雨叩打窗棂”的声音,目的是表现白兰在丈夫提出离婚的要求之后内心的不平静。
C.小说讲述了一个在家庭遭遇经济变故时,丈夫顾念妻儿,妻子甘愿受苦也要和丈夫在一起的故事,语言平实。
D.小说通过夫妻二人互相抓住对方的胳膊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夫妇二人在家庭遭遇困难时彼此对对方的关切与担心。
8.请概括白兰的性格特点,并作简要分析。(5分)
9.文章最后一自然段颇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从两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5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3小题 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材料一
2016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继续增长,中国网民中的绝大多数都成为了移动网民,他们手中使用的绝大多数是国产的移动智能终端,移动接入流量与2015年相比几乎翻了一番。移动互联网创新创业热潮未退,直播平台、网红经济、虚拟现实、共享单车、人工智能等潮起潮涌。与此同时,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法治化规范化建设、移动空间安全防御等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移动互联网在成为创新发展新领域、公共服务新平台、信息分享新渠道的过程中,日益趋向平稳发展,呈现出理性成熟的一面。
(摘编自《步入平稳发展期的中国移动互联网》,2017年12月13日《新闻战线》)

材料三
当我们谈到互联网时,第一时间会想到的关键词是创意、创新和无限可能。很巧的是这也是在谈及儿童时会想到的词语。”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副执行主任法图玛塔•恩达耶的席话,引起在场听众的共鸣。
《法制日报》记者获悉,目前,中国青少年网民已有1.7亿人,8岁以前第一次接触互联网的未成年人超过五成。未成年人的心智发育还不健全,他们对互联网利弊的认知还很模糊。多年来,各政府部门加强网络领域综合执法,持续开展“净网”“护苗”等专项行动,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网络隐私信息,严厉打击利用互联网对未成年人实施侵害的违法犯罪行为,即将颁布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将从立法层面构筑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的法律基石。
(摘编自《一亿多青少年网民网络权益如何保护》,2017年12月5日人民网)
材料四
无须讳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网络已被赋予了太多的功能,但也无可避免地存在着现实社会所呈现的各类问题,如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网络病毒、传播色情、造谣诽谤等等,致使网络空间时有阴霾出现,实在让人痛心
为加强网络空间治理,我国已经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对于如此广大的网络空间、如此庞大的网民数量,法律法规的震慑作用也难免会百密一疏,挂一漏万。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必须多管齐下、多层治理、多面共进。
网民是网络社会的细胞,只有网民的网络素质普遍提高了,网络社会的肌体才能始终保持健康状态,也才能让网络空间保持晴朗。“中国好网民”不仅要具备网络伦理自律能力,更需要形成崇德向善的网络行为规范,切实以自身之力,在网络空间中不断传承中国优秀文化,展现充满正能量的形象,共同打造天朗气清的网络精神家园。
(摘编自《“中国好网民”既是标准更是目标》,2017年12月10日“今日头条”)
10.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及移动智能终端的广泛使用,网民总体规模继续扩张,预计2019年将达7.8亿。
B.2013年中国整体网民为6.2亿,比上年增加0.6亿,其中移动网民为5亿,比上年增加0.8亿;整体网民和移动网民增长率都是最高年份。
C.中国移动网民增长率总体上远超整体网民,但是2015年移动网民增长率持续下滑,而整体网民却呈现增长,移动网民增长率首次低于整体网民。
D.从2011~2019年中国网民规模走势来看,无论整体网民还是移动网民,增长率虽然略有反复,但总体上呈下降趋势,2019年增长率最低。
1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在网红经济、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服务共享等诸多领域掀起了创新创业的热潮,这标志着移动互联网即将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B.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互联网和传统经济的深度融合倍受关注,移动互联网已成为创新发展的新领域、公共服务的新平台、信息分享的新渠道。
C.目前,我国青少年网民已达1.7亿人,其中超过五成为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这些人心智尚未发育健全,还不能辨别网络世界的精华与糟粕,令人担忧。
D.《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一经颁布,就会筑起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的防波堤,政府才可以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网络隐私信息,净化网络环境。
E.当前,网络空间存在着诈骗、暴力、病毒、色情、造谣诽谤等各类社会问题,这也是法治化规范化建设、移动空间安全防御等受到重视的原因。
12.怎样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28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 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展开余下试题孟子将朝王
  孟子将朝王,王使人来曰:“寡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朝,将视朝,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
对曰:“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
明日,出吊于东郭氏。公孙丑曰:“昔者辞以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
曰:“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
王使人问疾,医来。
孟仲子(孟子堂兄弟,跟孟子学习)对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趋造于朝,我不识能至否乎?”
使数人要于路,曰:“请必无归而造于朝!”
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
  景子曰:“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丑见王之敬子也,未见所以敬王也。”
曰:“恶!是何言也!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则不敬莫大乎是。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
景子曰:“否,非此之谓也。礼曰:‘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固将朝也,闻王命而遂不果,宜与夫礼若不相似然。”
曰:“岂谓是与?曾子曰:‘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夫岂不义而曾子言之?是或一道也。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有为也。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桓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今天下地丑德齐①,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
(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注】①地丑德齐,意为“地相等,德相齐”。
1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有寒疾,不可以风   风:吹风,受风 B.乡党莫如齿   齿:痛恨
C.今天下地丑德齐   丑:相等 D.吾何慊乎哉   慊:不足,少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尧舜”是唐尧和虞舜的并称,远古部落联盟的首领,古史传说中的圣明君主。舜将自己的首领位置传给尧。
B. “寡人”,即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
C.“大伦”即伦常大道,指古代统治阶级所规定的关于君臣、父子关系的行为准则。
D.《礼记•曲礼》:“父召无诺,先生召无诺,唯而起。”“唯”和“诺”都表示应答,急时用“唯”,缓时用“诺”。“父召,无诺”的意思是说,听到父亲叫,不等说“诺”就要起身。
15.下面是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本文的标题是“孟子将朝王”,它与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一样,均是以首句做标题。“孟子将朝王”也是行文的线索。
B. 本文的可读性强,在于孟子采用了一波三折、层层推进的说理方法,且融叙事与说理为一体。
C. 孟子认为国君不能因为自己的地位高就轻慢臣子的年龄和道德,即不能“有其一以慢其二”。
D. 在景子看,礼不仅是人安身立命的关键,也是治理国家的一种手段。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5分)
(1)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7~18题。
悲 秋
杜 甫
凉风动万里,群盗尚纵横①。
家远待书日,秋来为客情。
愁窥高鸟过,老逐众人行。
始欲投三峡,何由见两京②。
[注]①此诗作于宝应元年(762)。当时蜀地发生多处叛乱,杜甫滞留梓州(今四川三台)。②两京:长安和洛阳,诗中代指朝廷。
1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首句写秋景,点明时令,富有夸张意味,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B.“群盗尚纵横”叙写社会现实,“尚”字表达出作者对动乱的厌烦。
C.第三句承接第二句来写,家书迟迟不能到达,使作者心中悲情加重。
D.尾联用反诘的语气结句,写作者愁绪无法排解,打算以死报效朝廷。
18.本诗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悲情?请简要分析。(6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共10分)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10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形容琵琶声在沉咽、暂歇后,忽然又爆发出激越、雄壮的乐章。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飞禽走兽都难以越过和攀爬蜀道,从而突出蜀道的又高有险。
(3)韩愈在《师说》中所说的“师”有传道受业解惑的含义,这与教孩童的老师“ ”的启蒙教学是不同的。
(4)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5)__________________,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6)_________________,生长明妃尚有村。(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7)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8)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五、语言表达与运用 (本题共2小题 10分)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香蕉是最常见的水果之一,____①____,你一定会认为这是危言耸听。其实原始的野生香蕉是不能食用的,因为它果肉粗粝且含有大量坚硬的籽。现在全世界的香蕉都源自一种基因突变、无法进行有性繁殖的野生香蕉,____②____,不但成为重要的水果,而且成为许多地区人们的主食。但这种不育的香蕉只能通过扦插繁殖来克隆子孙,没有了基因的随机重组来增加种类,它适应环境、抵御害虫的能力极差。由于新香蕉品种的培育和杀菌剂的研制赶不上病菌的换代,____③____。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面文段有两个概念在使用上意思前后不统一,请参照示例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一个概念使用上的问题。(5分)
今冬流感来势汹汹。医生介绍说,现在不少人将感冒当做流感,草木皆兵;其实,两者在症状、病因和病愈时长上都有很大的区别,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是一种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面对流感,有人听信流言,惊慌失措,慌不择路,竟然求神拜佛,先感染了病毒;唯一正确的做法是,一旦感染病毒,要及时治疗,不然,病毒不除,自会损害健康。
示例:
①文中“面对流感”前面的“健康”指的是“身体健康”,“面对流感”后面的“健康”可能指身体健康,也可能指心理健康,或者二者都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广东省深圳”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1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