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504 2018-05-17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04]
宁夏青铜峡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青铜峡一中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 一 语 文 试 卷
分数:150分 时间:150分钟 命题人:马燕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填涂考生号。
2. 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或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
一、基础知识(共1 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陈抟老祖(tuán) 霜鬓(bìn) 榫(sǔn)头 舟楫(jì)
B.锲而不舍(qì) 饿莩(piǎo) 宫绦(tāo) 拗(niù)他不过
C.攥 (zuàn) 住 数(cù)罟 崔嵬(wéi) 弃甲曳(yè)兵
D.罥烟眉(juàn) 宵柝(tuò) 槁暴(pù) 金石可镂(lǒu)
2. 辨析下列各句,选出全有通假字的一组 ( )
①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②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③作《师说》以贻之 ④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⑤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⑥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⑦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⑧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⑨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⑩所守或匪亲
A.①③④⑦⑩ B.①④⑥⑨⑩
C.②④⑦⑨⑩ D.①④⑤⑦⑧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弃甲曳兵而走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B.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学不可以已 年十七,好古文
4. 下列句子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何厌之有 ②客有吹洞箫者
③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④非我也,兵也。
⑤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⑥沛公安在?
⑦申之以孝悌之义。 ⑧大王来何操?
⑨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⑩师不必贤于弟子。
A.④⑨/②⑧⑩/⑤/①③⑥⑦ B.④⑨/⑦⑩/②⑤/①③⑥⑧
C.①⑦/③④/②⑤⑨⑩/⑥⑧ D.①⑦/②⑧⑩/③④⑨/⑤⑥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其曲中规②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③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⑤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⑧假舆马者,非利足也⑨登高而招
A. ①③⑤⑦∕②④⑥∕⑧⑨ B. ①⑤⑨∕②④⑥∕③⑦∕⑧
C. ①②∕④⑥∕③⑤⑦∕⑧⑨ D. ①⑦∕②④⑤⑥∕③⑧∕⑨
6. 下面选项填入横线处,构成比喻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遭遇无意的伤害,但请记住,我们不可以为之抛弃了那一颗宽容之心。这就犹如_______________。
A.牛虻叮上几口,老牛决不为此而停止耕耘
B.山崩造成断崖,断崖却形成了壮观的瀑布。
C.你不让它做一颗明星,它甘愿做一盏小灯。
浏览完整试题
D.马蹄踩踏到了鲜花,鲜花依旧簇拥着马蹄。
二、现代文阅读(23分)
(一)论述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9分,每小题3分)
中国绘画发展到了相对成熟的北宋以后,除了民间画家、宫廷画家等创作群体外,还出现了诗人、士大夫等各类文化人参与创作的现象。这些诗人、士大夫以自身文化人的气质,崇尚和追求唐代诗人兼画家王维作品中所蕴含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在绘画创作中,他们以诗人的思考方式,把表现对象提升到诗的艺术境界,创作了很多为后人惯称的“文人画”。
诗人的思考方式,实际上就是中国文人画家基于中国传统画论中东晋大画家顾恺之所言的“迁想妙得”,及后来唐代画家张璪所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绘画理论,将表现的对象在心中“迁想”成诗的艺术形象的思维过程。中国文人画家的这种诗人的思考方式,是大文化学养背景下成就的结果。诗人和音乐家一样,在感情世界里是最敏感的人群,中国文人画家所创作的文人画相较西方画家以科学家的思考方式所表现的科学的艺术形象而言,更接近感情的本质,也更显得纯洁与透明。
中国的文人画家在具体创作中,以顾恺之提出的“传神”的艺术理念为要求,以追求作品的出神入化为最终目的。如宋代画家梁楷所画的《布袋和尚图》和《泼墨仙人图》,以两种粗细不同的艺术手段,表现诙谐而玩世不恭的人物形象。另外,中国文人画家又以诗人的拟人化手段将表现的对象人格化。如明代画家徐渭在《墨葡萄图》中所表现的“笔底明珠无卖处,闲抛闲掷野藤中。”
基于大文化学养背景的文人画家创作的文人画,在具体的画面处理中,比单纯追求形象与色彩变化的西方绘画艺术显得更有广度和深度。他们不仅追求表现对象的“实”处,还以太极中“阴阳”的理念追求其相对“虚”的空间;进而提出了“计白当黑”的画论,将表现的形象延伸到一个更大的审美空间,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诗意境界。如八大山人的《鱼鸭图卷》、齐白石的《雏鸡》等作品。
中国的文人画家以大文化学养背景铸就了“心旷神怡、超然物外”的冲淡平和的心态,所以在作品中容易叙述心灵的情怀。如宋代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表现的“山色空蒙雨亦奇”的境界,元代画家吴镇的《渔父图卷》表现的“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超然境界。
中国的文人画家在诗、文、书法等各方面的学养上往往都有很高的造诣。中国文人画,那种集诗、书、画于一体的绘画形式,在世界绘画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文人画不但是中国古代文明在绘画中的综合体现,而且是世界绘画史皇冠上的明珠。这些传世优秀的文人画作品,足以与晋唐的书法及唐诗宋词,共同构成中国文化史上三大具有代表性的板块。
(摘编自了庐《文人画是用诗人的思考方式去绘画,源于“迁想妙得”》)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的一项是( )(3分)
A. 王维作品中蕴含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是北宋以后参与绘画创作的诗人、士
大夫等各类文化人所崇尚和追求的。
B. 中国的文人画家以诗人的思考方式,通过把表现对象提升到诗的艺术境界所创作的很多作品
被后人惯称为“文人画”。
C.诗人的思考方式,是指中国文人画家基于中国传统画论中的一些绘画理论,将表现对象在心
中“迁想”成诗的艺术形象的思维过程。
D.中国画家的创作相较于西方画家以科学家的思考方式所表现的科学的艺术形象,更接近感情的本质,也更显得纯洁与透明。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布袋和尚图》《泼墨仙人图》两幅画作以粗细不同的艺术手段,表现诙谐而玩世不恭的人物
形象,体现了顾恺之提出的“传神”的艺术理念。
B.中国文人画在具体画面处理中比西方绘画艺术显得更有广度和深度。他们不仅追求表现对象的“实”处,还以太极中“阴阳”的理念追求其相对“虚”的空间。
C.中国的文人画家在自己的画作中容易叙述心灵的情怀,缘于大文化学养背景铸就了他们“心
旷神怡、超然物外”的冲淡平和的心态。
D.集诗、书、画于一体的中国文人画在世界绘画史上绝无仅有的地位,致使其与晋唐书法、唐诗宋词比肩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三大具有代表性的板块。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北宋以后,中国绘画发展到了相对成熟的程度,除了民间画家、宫廷画家等创作群体外,还
出现了诗人、士大夫等各类文化人参与创作的现象。
B.中国文人画家在具体创作中,一方面以顾恺之提出的“传神”艺术理念为要求,一方面又以
拟人化手段将表现对象人格化,以追求作品出神入化为最终目的。
C.中国文人画家在具体的画面处理中,提出了“计白当黑”的画论,将表现形象延伸到一个更大的审美空间,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诗意境界。
D. 宋代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表现的“山色空蒙雨亦奇”的境界,元代画家吴镇的《渔父图卷》表现的“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超然境界,体现了中国的文人画家以大文化学养背景铸就的“心旷神怡、超然物外”冲淡平和的心态。
(二)文学类阅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14分)
母亲的来信
[苏]克拉夫琴科
母亲来信了。
在初来城里的日子里,文卡总是焦急地等待着母亲的信,一收到信,便急不可待地拆开,贪婪地读着。半年以后,他已是没精打采地拆信了,脸上露出讥诮的冷笑——信中那老一套的内容,不消看他也早知道了。
母亲每周都寄来一封信,开头总是千篇一律:“我亲爱的宝贝小文卡,早上(或晚上)好!这是妈妈在给你写信,向你亲切问好,带给你我最美好的祝愿,祝你健康幸福。我在这封短信里首先要告诉你的是,感谢上帝,我活着,身体也好,这也是你的愿望。我还急于告诉你:我日子过得挺好…”
每封信的结尾也没有什么区别:“信快结束了,好儿子,我恳求你,我祈祷上帝,你别和坏人混在一起,别喝伏特加,要尊敬长者,好好保重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你是我唯一的亲人,要是你出了什么事,那我就肯定活不成了。信就写到这里。盼望你的回信,好儿子。吻你。你的妈妈。”
因此,文卡只读信的中间一段。一边读一边轻蔑地蹙起眉头,对妈妈的生活兴趣感到不可理解。那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什么邻居的羊钻进了帕什卡•沃罗恩佐的园子里,把他的白菜全啃坏了;什么瓦莉卡•乌捷舍娃没有嫁给斯杰潘•罗什金,而嫁给了科利卡•扎米亚金;什么商店里终于运来了紧俏的小头巾,——这种头巾在这里,在城里,要多少有多少。
展开余下试题
文卡把看过的信扔进床头柜,然后就忘得一干二净,直到收到下一封母亲泪痕斑斑的来信,其中照例是恳求他看在上帝的面上写封回信。
……文卡把刚收到的信塞进衣兜,穿过下班后变得喧闹的宿舍走廊,走进自己的房间。
今天发了工资。小伙子们准备上街:忙着熨衬衫、长裤,打听谁要到哪儿去,跟谁有约会等等。
文卡故意慢吞吞地脱下衣服,洗了澡,换了衣。等同房间的人走光了以后,他锁上房门,坐到桌前。从口袋里摸出还是第一次领工资后买的记事本和圆珠笔,翻开一页空白纸,沉思起来……
恰在一个钟头以前,他在回宿舍的路上遇见一位从家乡来的熟人。相互寒暄几句之后,那位老乡问了问文卡的工资和生活情况,便含着责备的意味摇着头说:“你应该给母亲寄点钱去。冬天眼看就到了。家里得请人运木柴,又要劈,又要锯。你母亲只有她那一点点养老金……你是知道的。”
文卡自然是知道的。
他咬着嘴唇,在白纸上方的正中仔仔细细地写上了一个数字:126,然后由上到下画了一条垂直线,在左栏上方写上“支出”,右栏写上“数目”。他沉呤片刻,取过日历计算到预支还有多少天,然后在左栏写上:12。右栏写一个乘号和数字4,得出总数为48。接下去就写得快多了:还债——10,买裤子——30,储蓄——20,电影、跳舞等——4,l天2卢布——8,剩余——10卢布。
文卡哼了一声。10卢布,给母亲寄去这么个数是很不像话的。村里人准会笑话。他摸了摸下巴,毅然划掉“剩余”二字,改为“零用”,心中叨咕着:“等下次领到预支工资再寄吧。”
他放下圆珠笔,把记事本揣进口袋里,伸了个懒腰,想起了母亲的来信。他打着哈欠看了看表,掏出信封,拆开,抽出信纸。当他展开信纸的时候,一张三卢布的纸币轻轻飘落在他的膝上……
10.文卡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人物特点。(5分)
11.作者在文中安排文卡路遇家乡熟人这一情节,其用意是什么?(5分)
12.请简要赏析“当他展开信纸的时候,一张三卢布的纸币轻轻飘落在他的膝上……”这一结尾的 精妙之处。(4分)
三、古诗文阅读(39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陈庆之字子云,义兴国山人也。幼随从梁武帝。帝性好棋,每从夜至旦不辍,等辈皆寐,唯庆之不寝,闻呼即至,甚见亲赏。从平建邺,稍为主书,散财聚士,恒思立效。除奉朝请。
普通七年,安西将军元树出征寿春,除庆之假节、总知军事。魏豫州刺史李宪遣其子长钧别筑两城相拒,庆之攻拔之,宪力屈遂降,庆之入据其城。
大通元年,隶领军曹仲宗伐涡阳,魏遣常山王元昭等来援,前军至驼涧,去涡阳四十里。韦放曰:“贼锋必是轻锐,战捷不足为功;如不利,沮我军势,不如勿击。”庆之曰:“魏人远来,皆已疲倦,须挫其气,必无不败之理。”于是与麾下五百骑奔击,破其前军,魏人震恐。庆之还共诸将连营西进,据涡阳城,与魏相持,自春至下冬,各数十百战。师老气衰,魏之援兵复欲筑垒于军后。仲宗等恐腹背受敌谋退庆之杖节军门曰须虏围合然后与战若欲班师庆之别有密敕。仲宗壮其计,乃从之。魏人掎角作十三城,庆之陷其四垒。九城兵甲犹盛,乃陈其俘馘,鼓噪攻之,遂奔溃,斩获略尽,涡水咽流。诏以涡阳之地置西徐州。众军乘胜前顿城父。武帝嘉焉,手诏慰勉之。
中大通二年,除南北司二州刺史,加都督。庆之至镇,遂围县瓠,破魏颍州刺史娄起、扬州刺史是云宝于溱水。又破行台孙腾、豫州刺史尧雄、梁州刺史司马恭于楚城。罢义阳镇兵,停水陆转运,江湘诸州并得休息。开田六千顷,二年之后,仓廪充实。又表省南司州,复安陆郡,置上明郡。
大同二年,魏遣将侯景攻下楚州,执刺史桓和。景仍进军淮上,庆之破之。时大寒雪,景弃辎重走。是岁豫州饥,庆之开仓振给,多所全济。州人李异等八百人表求树碑颂德,诏许焉。五年卒,谥曰武。 (选自《南史》,有删节)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仲宗等恐腹背受敌/谋退庆之/杖节军门/曰/须虏围合/然后与战/若欲班师/庆之别有密敕
B.仲宗等恐腹背受敌/谋退/庆之杖节军门/曰/须虏围合/然后与战/若欲班师/庆之别/有密敕
C.仲宗等恐腹背受敌/谋退/庆之杖节军门/曰/须虏围合/然后与战/若欲班师/庆之别有密敕
D.仲宗等恐腹背受敌/谋退庆之/杖节军门/曰/须虏围合/然后与战/若欲班师/庆之别/有密敕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麾,指将帅用以指挥的旗帜,“麾下”意为将帅的旗帜之下,后引申为部下,或是将帅的谦称。
B.刺史,又称刺使,职官。汉武帝始置,“刺”有检核问事之意,刺史巡行郡县。
C.都督,是中国古代军事长官的一种,兴于三国,其后发展成为地方军事长官,明以后成为中央
军事长官。民国初年各省也设有都督,兼管民政。
D.仓廪,指贮藏米谷的仓库,如《史记》中就有记载:“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庆之深谙用兵之道,北魏来犯,韦放认为不宜出战,陈庆之则认为北魏军远道而来早已疲惫
不堪,这正是挫伤他们锐气的好时机。
B.陈庆之擅长心理战术,他把被杀的北魏军俘虏的左耳陈列在城前,并鸣鼓呐喊,敌军溃败。
C.陈庆之体恤百姓,他担任南北司二州刺史时,解散镇守义阳的士兵,停止水陆运输,使江湘地区各州郡得以休养生息。
D.因为陈庆之善于用兵,屡打胜仗,所以豫州百姓上表要求为陈庆之树碑来称颂其功德,朝廷下令同意了。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性好棋,每从夜至旦不辍,等辈皆寐,唯庆之不寝,闻呼即至,甚见亲赏。(4分)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分)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7-18题
春阴 朱弁①
关河迢递绕黄沙,惨惨阴风塞柳斜。
花带露寒无戏蝶,草连云暗有藏鸦。
诗穷莫写愁如海,酒薄难将梦到家。
绝域东风竞何事? 只应催我鬓边华!
【注】①朱弁(1058~1144):字少章,自号观如居士,宋高宗建炎元年冬出使金国,拒绝金人的威
胁利诱,不肯屈服,被拘留了整整十五年,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秋回到故国。
17.诗中的前两联描绘了金国之春怎样的景象?请做简要分析。(5分)
18. 请简要分析诗的后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三) 名句名篇默写(9分)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 , ”通过“木”与“金”的变化
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2)《蜀道难》中由静写动,写出水石相击,山谷轰鸣的惊险壮观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的《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
是“ , ”
(4)白居易《琵琶行》中,在琵琶声低沉徘徊,近似停顿之后,猛然爆发出一阵雄壮铿锵、激越昂扬的强音,将全曲推向高潮的句子是:“ , ”
展开余下试题
(5)沧海月明珠有泪, 。
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运用(16分)
20.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日本宇航机构负责人对中国的航天技术不以为然,事实上“长征”运载火箭已发射了100多次,而日本的主力火箭“H-2A”执行发射任务才不过13次。
②技术革新时,大家提出了种种解决方案,可屡试不爽,多亏陈总指点,才渡过了难关。
③经过半个多月的鏖战,里约奥运会最终尘埃落定,中国体育代表团共获得26枚金牌、18枚银牌、26枚铜牌,共70枚奖牌。
④有的商场对电暖器、饮水机等这些半大不小的物件不给送货,而许多顾客表示,谁送货就买谁的。
⑤医生要熟悉基本病变,学会分析各种影像并从中得出诊断结论,要有科学的思路而不是只会按图索骥。
⑥基金活期定额投资具有相似临时储蓄的特性,能集腋成裘,平摊投资利息,降低局部风险。
A.①②④ B.②⑤⑥ C.③⑤⑥ D.③④⑥
2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印尼巴厘岛举行,各国领导人将讨论可持续和公平增长、亚太互联互通等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B. “低碳生活”以保护地球、造福人类为宗旨,既是关系到人类未来的战略选择,同时也成为人们推进潮流的新方式,更是普通人的一种生活态度。
C. 这批年轻人拥有1200余项检验资质,检验实力位居国内领先水平,没有满足现状,仍不断致力于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研究和开发。
D. 转基因是一种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它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改造其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等方面满足人们的需求。
2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虽说中国有五千年的饮食文化,烹调方法多种多样,但在营养师们看来 ① ,这是因为“蒸”不仅能保持莱肴的原形、原味,烹制出的菜比较清淡,并且还在很大程度上保存食材的各种营养。更符合健康饮食的要求。 ② ,因此我国一直就有“无菜不蒸”的说法。在河北、山西地区有不少菜就是多种蔬菜混合着蒸,蒸出采的菜五颜六色,让人很有食欲,也体现了饮食多样化的原则。 ③ ,以便能更快地蒸熟。比如将萝卜、紫甘蓝切成丝,山药南瓜切成段。蒸熟后,依个人口味,可调汁拌着食用,如加蒜泥、姜醋汁、芝麻酱等。
23. 下面是基塘生态农业循环桑蚕立体养殖图,请把这个流程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5分)
五、作文(60分)
24.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人尽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
——海明威《老人与海》
痛苦总是守在欢乐旁边。——雨果《巴黎圣母院》
我爱人生,所以我愿像一个狂信者那样投身到生命的海里。——巴金《家》
读完以上名著中的佳句,你有何感触?请选择其中一则名言自主立意,阐明自己的看法。
要求:题目自拟,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
青铜峡一中高一期中考试答案(语文)
1. C 2.C 3.D 4.B 5.B
6.D本题直接考查“比喻”修辞手法的正确运用。此题的本体是“受到无意的伤害,但要保持宽容”,所选的喻体一定要与本体有相似点。从提供的选项来看,A项强调的是执着,B项强调的是自强,都不表现“包容”的意思。C项强调的是默默奉献、无怨无悔,唯有D“马蹄踩踏到了鲜花,鲜花依旧簇拥着马蹄”最能够表明“无意伤害”与“宽容”的关系,是最恰当的选项。
7.D(概念扩大,“中国画家”应为“中国文人画家”。)
8.D(强加因果,中国文人画并非因其在世界绘画史上的地位而能与晋唐书法、唐诗宋词比肩。)
9.B(“追求作品出神入化”是文人画家在具体创作中 “以顾恺之提出的‘传神’艺术理念为要求” 的最终目的。
10.自私、怠惰、爱面子、良知未泯、不知图报(感恩)。(5分,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5分,并结合文本分析,每点2分)
11.(1)侧面交代母亲的生活困境;(1分)(2)引出下文文卡计划工资用度,打算给母亲寄钱的情节;(2分)(3)将母亲生活困难却寄钱给文卡情节与文卡生活宽裕却不愿寄钱接挤母亲情节形成鲜明对比,刻画人物形象,凸显作品主题:(2分)
12.(1)情节设置出人意料:前文用不少篇幅铺陈以前母亲来信的“千篇一律”,读者以为此信亦然,然而事实却出人意料,这增强了情节的起伏性、小说的可读性;(2)内容表达含蓄隽永:故事至此戛然而止,文卡对这三卢比的纸币作何感想,作者并未交代。结尾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发人深省;(3)与文卡有余钱却不寄钱给母亲的行为构成强烈的对比,深刻地反映了两个人物不同的性格,使得人物性格的塑造更为鲜明。(以上三点,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共4分)
13.C 14.A “麾下”指对将帅的敬称。15.D因果不当,豫州百姓上表要求树碑的原因是他用侯景遗留的物资救活了百姓,而不是因为他善于用兵。
16.(1)梁武帝生性爱好下棋,经常从晚上下到次日清晨还不停止,同僚都睡觉了,只有陈庆之不睡,一听到呼唤就立即到达,很是被亲近赏识。(“每”译为常常,“辍”译为停止,“见”译为被。)(2)采分点:博学、参、知明 (3)谨、申、状语后置句
【参考译文】
陈庆之字子云,义兴国山人。幼年曾随从梁武帝。梁武帝爱好下棋,经常从晚上下到次日清晨还不停止,同僚都睡觉了,只有陈庆之不睡,一听到呼唤就立即到达,很是被亲近赏识。跟随梁武帝平定建邺,逐渐升为主书,他散耗家财,团结了一批有用之士,常想建立功业。被任命为奉朝请。
梁武帝普通七年,朝廷派安西将军元树出征寿春,任命陈庆之为假节、总管军事。北魏豫州刺史李宪派遣他的儿子李长钧另修筑两城来抵抗,陈庆之攻破其地,李宪力气用尽而投降,陈庆之就进入占据了寿春城。
梁武帝大通元年,陈庆之跟随领军曹仲宗攻伐涡阳,北魏派遣常山王元昭等人来支援,先头部队到达驼涧,离涡阳四十里。(陈庆之打算出征迎战)韦放说:“敌军的前锋必定是轻装精锐部队,如果战胜不算有功;如果失败,则破坏我军士气,不如不要出击。”陈庆之说:“北魏军队远道而来,都已疲惫不堪,必须挫伤他们的锐气,这定然没有打不败他们的道理。”于是带领部下五百名骑兵迅速出击,打败了敌军的先头部队,北魏士兵十分震惊恐惧。陈庆之回来后与其他将领连营向西进军,占据涡阳城,与北魏军相对峙,自春天到冬天,经过了几十上百次的战斗。部队已十分疲劳,锐气也减弱了,北魏的援兵又想在梁军后面修筑营垒。曹仲宗等人怕腹背受敌,打算退兵。陈庆之持节来到军门,说:“必须等到北魏军包围圈合拢,然后才能与他们战斗;如果打算退兵,我陈庆之另外有皇帝的密令。”曹仲宗很佩服他的计谋,于是就同意
上一篇: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18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下一篇:
宁夏青铜峡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宁夏青铜峡”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0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