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阅读:317  2018-05-18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17]
2018届高三语文易错点3 分析散文的结构特色练习
专题09 散文类文本阅读
易错点3 分析散文的结构特色

3.【2015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四堡雕版
冯骥才
①心里一团如花似锦的猜想,在四堡灰飞烟灭。
②在宋代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中,福建的建阳一直承担着那片那片大地上文明的传播。其他几个雕版中心如汴梁、杭州和临汾,总是随着战乱与京都变迁或兴或衰,惟有这“天高皇帝远”的建阳依然故我。从遥不可及的中古一直走到近代。我喜欢建安[注]图书的民间感。它自始就服务于平民大众,也就将先民们的阅读兴趣与审美融人坊间。明代以来,杭州、苏州,以及相继崛起的金陵派和徽派刻印的图书,一窝蜂地趋向文人之雅致,刻意地追求经典,建安图书却始终执拗地固守着它的平民性。大众日常消 遣的故事、笑话、野史,农家应用的医书、药书、占卜、以及专供孩童启蒙的读物,都是建安版常年热销的图书。今天看来,这种由民间印坊养育 出来的纯朴的气质便是建安版特有的审美品格了。
③然而,建安图书真正的福气,是它至今还保存着一个雕版印刷之乡——四堡。中国古代雕版基地大都空无一物,只剩下建安这个“活化石”。它犹然散发着书香墨香文明之香吗?
④四堡身在闽西,肩倚武夷山脉,一双脚站在连城、清流、宁化与长汀交界处。地远天偏,人少车稀,这种地方正是历史的藏身之处。但现代化法力无边,近几年古镇热闹起来了,不过令我吃惊的是,这里居然还完整地保留着二百年来声震闽西的印书世家邹氏的坊间与宅第。大大小小一百四十间房子,屋连屋,院套院,组成客家人典型的民居——“九厅十八井”。在四堡,这种房子都是一半用于生活,一半用于印 书。可是,无论陪同我的主人,怎样指指点点地讲述,我也无法生出往日那种奇异又儒雅的景象来。
⑤倘若留意,那又细又弯高高翘起的檐角,鸟儿一样轻灵的木雕斗拱,敷彩的砖雕,带着画痕的粉墙,还残存一些历史的优雅。但挤在这老宅子里生活的人们,对此早已视而不见。历史走得太远了,连背影也看不到。高大的墙体全都糟朽,表面剥落,砖块 粉化;地面的砖板至少在半个世纪前就全被踩碎了;门窗支离破碎,或者早已不伦不类地更换一新;杂物堆满所有角落,荒草野蔓纠缠其间。唯一可以见证这里曾是印务的,是一些院子中央摆着的一种沉重的石缸。它是由整块请市调出,岁月把它磨光。当年的印房用它来贮墨,如今里边堆着煤块或菜,上边盖着木板;有的弃而不用,积着半缸发黑和泛臭的雨水。
⑥生活在这拥挤的黏湿的腐朽的空间里,是一种煎熬。特别是电视屏幕上闪现着各种华屋和豪宅的时候,人们会巴望着逃脱出去,切盼现代化早日来到,把它们作为垃圾处理掉。这就是发明了印刷术的古国最后一个“活化石”必然的命运么?
⑦应该说当将邹氏家族的祠堂改造为一座小型博物馆,展示着从四堡收集来的古版古书,以及裁纸、印书、切书、装订等种种工具。还将此地雕版的源起、沿革、历代作坊与相关人物,都做了调查和梳理,并在这小展馆中略述大概。可是当我问及现存书版的状况时,回答竟使我十分震惊——只有一套完整的书版!难道这块生育出千千万万图书的沃土已然资源耗尽,贫瘠得连几套书版也找不出来?
⑧其实并非如此。知道今天,无孔不入的古董贩子还在闽北和闽西各地进村入乡、走街串巷去搜罗古书古版。四堡人穷,自然就那它们换钱。文化受到自己主人的轻视才是真正的悲哀。


浏览完整试题⑨四堡的雕版印刷肇始何时,仍是个迷。但它作为建安版的一个产地,自然属于中华雕版印刷史源头的范畴。特别是宋代汴京沦落,文化中心南移,印刷业便在福建西北这一片南国纸张的产地如鱼得水遍地开花。明清两代,建安图书覆盖江南大地,这也正是四堡的极盛时代。可是到了19世纪,西方的石印与铅印技术相继传入,四堡的雕版便走向衰落。从大文明的系统上说,中华文明传承未断;但再许许多多具体的文化脉络上,我们却常常感受到一种失落!
⑩在龙岩、泉州和厦门,我都刻意去古董店考查建安书版的流散状况。在四堡见不到的书版,在这些商店里很容易见到。不过一位贩子对我说:“你出大价钱也买不到明代的贩子了。”我相信他的话。受制于经费的拮据,在这些文化沃土上,到处是古董贩子,反倒很少看到专家的身影。
⑪四堡现有的书坊不会坚持太久,残剩在民间的古版又会很快灭绝。照此说来,最终的结果是,我们这个曾经发明了印刷术的古国就不再有“活态的见证”可言了?
⑫那么谁救四堡呢?
[注]历史上建安、建阳二县多次分合。印刷兴业盛时,建阳等地的印坊多沿用建安之名。
简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因分析】段落作用题一般不会明确说明是结构 上的作用还是内容上的作用,那么在答题时就要将这两方面都考虑到。不能只答一个方面或者将两个方面糅合在一起,否则就容易造成答案不全甚至含混不清的失误。
【参考答案】(1)承接上文“如花似锦的猜想”,引起下文对四堡雕版的介绍。(2)写建安雕版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富有民间气质的审美品格,表达作者对它的喜爱和敬意,为介绍四堡雕版提供历史和文化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查句段的作用是高考的常见题型。遇到这类题目,首先要注意审题,看题干有否特别说明,比如是“内容上”“结构上”这样的限制;然后要回归文章,结合句段的意思和位置思考其在文中的作用。结构上的作用主要建立在两个基础上,一是句段在文中的位置,一是句段本身的意思。所以,回到文中,先要看所给的句段写了什么,比如本题,第二段主要是介绍建安雕版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富有民间气质的审美品格;然后再看这样的内容与上下文的关系,本文主要讲的是四堡雕版,而四堡雕版是建安雕版的一部分,那么介绍建安雕版自然是为了引出四堡雕版。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民间审美
冯骥才
那些出自田野的花花绿绿的木版画,歪头歪脑、粗拉拉的泥玩具,连喊带叫、土尘蓬蓬的乡间土戏,还有那种一连三天人山人海的庙会,到底美不美?
自古文人大多对此是不屑一顾的,认为那些都是粗俗的村人的把戏,难入大雅之堂。故而这些大多为文盲所创造的民间文化一边自生自灭,一边靠着口传心授传承下来。
当然,在古代也有一些文人欣赏纯朴天然的民间文化,他们大多是些诗人。他们的诗中会流淌着溪流一般透彻的民歌的光和影,从李白到刘禹锡都是如此。但是,古代画家则不然,他们崇尚文人画,视民间画人为画匠,很少有画家肯瞧一眼民间绘画的。美术界学习民间的潮流还是在近代受到了西方的影响。西方的绘画没有“文人画”,所以从米开朗基罗到毕加索一直与民间艺术是沟通的,在他们的心里,精英的绘画是“流”,而民 间艺术却是一种“源”。
在人类的文化中,有两种文化具有初始性的源——一种是原始文化,一种是民间文化。但在人类离开了原始时代之后,原始文化就消失了,民间文化这个 “源”却一直活生生地存在着。
精英文化是自觉的,原始文化与民间文化是自发性的。“自觉”来自思维,而“自发”直接来自生命本身,它具有生命的本质。所以,西方画家总是不断地从原始与民间这两个“源”中去汲取生命的原动力与生命的气质。所以说,①生命之美是民间审美的第一要素。
可是,民间文化从来都只是被使用的,被精英文化作为一种审美资源来使用,它的本身并没有被放到与精英文化同等的位置。
在近代,人们对民间文化所接受的一部分,也都是靠近“雅”的一部分。比如戏剧中的京戏,由于趋向文雅而能够受宠,而许多土得掉渣儿的地方戏仍然被轻视着,因而如今中国一些地方剧种已经到了濒死的边缘。再比如在民间木版年画中,比较城市化而变得精细雅致的杨柳青年画容易被接受,一些纯粹的乡土版画很难被城市人看出美来。
民间文化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体系,包括审美语言、审美方式与审美习惯。②陕北的那些擅长剪纸的老婆婆在用剪子铰那些鸡呀猫呀虎呀娃娃呀的时候,一边铰一边会咧开嘴笑。她们那种无声的“艺术语言”会使自己心花怒放。民间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另一个不同是,民间文化是非理性的,纯感性的,纯感情的。这种感情是一种鲜活的生命和生活的情感,有生命的冲动,也有生活理想;有精神想象,也有现实渴望。他们这种语言在广大的田野与山间人人能懂。一望而知,心有同感,互为知音。
因此民间审美又是一种民间情感。懂得了民间的审美就可以感受到民间的情感,心怀着民间的情感就一定能悟解到民间的审美。我们为什么只学英语,与外国人交流,偏偏不问民间话语,与自己的乡民村人交谈,体验我们大地上这种迷人的情感?何况这是一种优美而可视的语言。这种语言坦白、快活、自由、一任天然,没有任何审美的自我强迫,全是审美的自发。它们不像精英文化那样追求深刻,致力创新,强调自我。它们不表现个性,只追求乡亲们的认同;它们追求的实际上是一种共性。至于某些民间艺人的个性表露也纯粹是一种自然的呈现,他们使用的是代代相传的方式。纵向的历史积淀的意义远远高于个人超越的价值,它们最鲜明的个性是地域性,它们的审美语言全是各种各样的审美方言。所以民间审美的重要特点是地域化,也就是审美语言的方言化,这便使民间审美具有很浓厚的文化含量。
写到这里,我便弄明白了,过去我们判断民间艺术美不美,往往依据的是精英文化的标准。这样,我们只接受了民间艺术很小的一部分,却看不到民间艺术中的文化美,也就是民间审美的文化内涵。


展开余下试题今天,我们正处在农耕文明向工业化的现代文明的转型期。农耕时代的一切创造渐渐成为历史形态。我们应该从昔时的看待民间文化的偏见性视角与狭隘的观念中超越出来,从更广更深的文化角度来认识民间文化,感受民间独特的审美,从 而将先人的创造完整地变为后世享用的财富。
(有删改)
文章第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案】①列举体现民间文化的具体实例,问及民间审美的话题,点扣标题,引出下文。②采用设问方式提出问题,吸引读者阅读,引发读者思考。

散文的“结构”指文章内部的组织和结构、线索、脉络、层次与段落过渡照应、开头与结尾。文章的结构往往体现了作者的思路,这里的思路是指作者写作时思维发展的线索,先写什 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都有一定的逻辑关系。
从近年高考散文阅读类试题来看,题型有主观题和客观题两种,以主观题为主。考查的内容一般包括:划分文章的层次;理清思路,概括各部分内容;分析文章结构特点;鉴赏谋篇布局的特点。
1.常见题型及答题模式:
(一)行文思路(或结构)
(1)常见题型:
①文章以什么为线索?请你进一步地理清文章思路。或除了以×××为思路安排的文章结构外,本文还有另一个隐喻性的表达结构,请写出体现这一线索的思路来。
②本文主要分几个画面来写,这些画面是如何组织到一起的?
③为什么从这里写起;先写这个后写那个,为什么?为什么作者在文章开头写某某内容?
(2)解题思路:
答题程序应该是分析层次结构,把握段落大意,然后准确切分文章层次并概括层意,最后把层意按照先后顺序组合起来。一般从结构、内容(表现形象,思想情感、主题思想)与艺术手法三个方面回答。
(3)答题格式:
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二)行文表达作用
(1)常见题型:
①某语句、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或者这样写对全文结构安排有什么作用?文中某段文字不要行不行?为什么?
②某一引文(诗句或典故等)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表现 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③某一处环境描写的作用或文中描述了某某景色,请加以简要概括,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解题思路:主要从内容和结构上解答分析。
(3)答题格式:
①某段或语句:写了……内容(概括这句话或者段 落的大致意思),运用……手法,起到了……作用或表达效果(联系中心)
②引文的作用: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结构上起到了……作用
③景物描写:这一景物描写了……自然环境,渲染了 的……气氛;烘托人物的……心境或性格;暗示……社会环境;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2.常使用的术语
(1)开头:
①总领全文;②引出下文的……情节或引出话题;③为下文……情节作铺垫或与下文构成对比;④开篇点题,营造……的气氛,奠定……的感情基调;⑤制造悬念或埋下伏笔,吸引读者。
(2)中间:
①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②前后呼应;③为下文……的情节做铺垫、引起下文的…内容;④照应上文的……内容、转换话题。⑤或衬托作用(在行文中为了彰显叙述主体而谈到其他事物,其他事物具有衬托作用);或渲染烘托某种氛围(描写环境为人物的出场营 造氛围)
(3)结尾:
①升华感情;②点明中心,深化主题;③总结上文;④卒章显志,点明主题;或含蓄的表明主旨(往往借助象征性的景物描写) ⑤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⑥言已尽而意无穷,使文章委婉含蓄。
(4)其他
①传说故事:增强文章的传奇性、风物的神秘性;丰富文章内容;引起读者兴趣;含蓄地引出、表明……观点。
②某一事件:引出下文的议论或抒情,在结构上往往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内容上具有深化或启迪作用。
③史实:反思历史,以古证今或借古讽今,具有例证的作用。
④诗句: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丰富文章内容;引起读 者兴趣;含蓄地引出、表明……观点。
⑤名言:表明……观点,具有论证观点、阐明事理的作用,增强文章说服力;丰富文章内容。 (122.240.217.144)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2018届高三”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1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