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202  2018-05-25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02]
河北省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2017-2018学年高二一阶段考试语文试题1
河北省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2017-2018学年高二一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2018.4.3
  第1卷阅读题(78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儒学文化的本质特性
  儒学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世界,儒学的思想价值可以用来为实现各国各地区共同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世界新秩序、促进和改善全球治理服务。这是由儒学所具有的本质特性决定的。儒学在中国产生以后,不仅存在和发展于中国,而且传播到亚洲和世界其他地方,一直传承和延续到今天。儒学具有持久不衰的生机与活力,有着不断进步的发展前途,也是由它所具有的本质特性决定的。那么,儒学具有哪些本质特性呢?
  儒学具有开放包容的特性,所以它对别的学说能够兼收并蓄、海纳百川,能够在共存之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也就能够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当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产生之时,与它同时并立的还有老子所代表的道家思想、墨子所代表的墨家思想等等。正是由于虚心向道家、墨家等学说学习,认真从中吸取思想营养,儒家思想才成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首屈一指的“显学”。当它传播到东亚其他地区时,又能与当地的思想文化相融合,促进了东亚文化圈的形成。当佛学传入中国后,儒学不仅与之共存,而且将其引为自己的借鉴取长对象。这些都体现了儒学开放包容的特性,以及由此具备的生生不息的发展活力。
  儒学具有实事求是的特性,所以它要求人们“惟是以求、知错即纠”,而不能“知错不改、文过饰非”。实事求是出自中国史籍《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刘德是一个具有儒学思想的人,《汉书》说他“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实事求是的精神,在中国儒学文化的发展历程中是一以贯之的,是中国历代儒学学者所追求和坚持的。这里举一个例子。东汉著名儒学思想家王充的《论衡》一书有《问孔》《刺孟》两篇文章。文中认为,即使对孔子、孟子这样的圣贤和儒家学说创始人,如果发现他们思想中有疏失有错误,也应加以“问难”,以纠“非”而明“是”。像王充这样敢于指出和纠正前辈儒学思想家著述与言行中错误的学者,在古往今来的中国儒学界所在多有。这说明,求实、求真、求是是儒学文化所具有的重要特性。
  儒学具有经世致用的特性,所以它要求人们做到“知行合一、躬行为务”。所谓经世致用,就是要坚持将儒学的道德要求和思想主张应用于个人的修养和国家、社会的治理,也就是儒学大家们坚持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实干兴邦”。在中国西汉时期,著名儒学思想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针,为汉武帝所采纳。实行这一方针的目的和实质,就是要把积极进取、致用为上的儒家学说确立为治国理政的主导思想。正是由于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充分发挥了治国理政、开物成务的实践功能,才不仅成就了它对中国文明发展不断作出重大贡献,而且保证了它不断从社会实践中吸取养分,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也是儒学能够长久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一个法宝。 (节选自《教育文化论坛》)
  1.下列关于“儒学本质特性”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儒学产生、存在和发展于中国,且传播到亚洲乃至世界,一直传承和延续到今天。它具有旺盛的生机与活力,不断进步,推陈出新。


浏览完整试题  B.儒学有开放包容、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等几个最主要方面的本质特性。它因开放包容所以能海纳百川,对别的学说兼收并蓄。
  C.儒学成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位居第一的“显学”,是儒学比老子所代表的道家思想、墨子所代表的墨家思想等更有影响力的结果。
  D.求实、求真、求是是儒学所具有的重要特性,中国儒学在文化的发展历程,都对自身思想存在的问题,加以了指出和纠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儒家思想与佛学等共存的事实,论证儒学具有开放包容的特性及发展活力。
  B.文章采用因果论证的方法,指出因为儒学具有实事求是的特性,所以它要求人们求是并改错。
  C.文章举刘德的例子,论证实事求是的精神是中国历代的儒学学者所追求和坚持的。
  D.文章引用王充《论衡》中相关的观点,说明王充敢于纠正孔孟思想中存在的错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儒学的经世致用,保证了它不断从社会实践中吸取养分,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也是儒学能够长久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一个法宝。
  B.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充分发挥了治国理政、开物成务的实践功能,对中国文明的发展不断作出重大贡献。
  C.西汉时期,因为把积极进取、致用为上的儒家学说确立为治国理政的主导思想,所以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针。
D.儒学在中国产生以后的两千年间,能够存在和发展,并传播到亚洲和世界其他地方,是由它所具有的本质特性共同决定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三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屋头青瓦是谁家 潘新日
  ①一场雨,让寄居在小城隐在淡淡的雨雾中,临窗而立,瓢泼的雨把楼下的青瓦洗得清亮,雨水顺着瓦楞流着,在檐下挂起了一条条银丝,清脆的雨滴声里,溅起了思乡的水花,朦胧里似曾看见了青瓦上的故乡。
  ②夏天的雨下得如此急,甚至楼下的阿婆来不及收院子里的衣服,我木然地看着阿婆迈着祖母一样蹒跚的脚步,在院子里奔忙,脚下踩着家乡一样的韵味。这个时候,我会庆幸自己住的楼下还有一片这样的风景,幽深的小巷里,几十排青砖黑瓦的老房子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弥漫着民国的韵致,祖先的味道。
  ③这样的天气里,我可以在雨中细细品味故乡的味道,精心聆听雨中的精彩。雨滴拍打着青瓦,犹如奏响了一曲美妙的轻音乐,雨声里有我梦里的家,有我青砖黑瓦的童年。我似乎看到瓦楞间的青苔和一棵棵直起腰身的野蒿,还有散落在小巷里的一朵朵红的、蓝的、七彩的伞花,一切都那么相似,一切都那么亲切。异乡里,古巷就是一条长长的藤,一头连着故乡,一头连着南方夜空中最广阔的宁静和最深沉的安详。
  ④真的没有想到在这样的闹市里还会有这样的一片天地,和家乡的情调如此相近,只是少了青山秀水。如此,那无边的乡愁也变得淡然了,虽然身处异乡,却因了这些故乡一样的青瓦而内心殷实,充盈着幸福和快乐,不管这家园是地理上的还是心理上的,我都很知足。
  ⑤在江南这一排排青瓦覆盖的老房子里,已经摈弃了民国所有的遗风,已找不到故乡古村落的封闭和凋残,它把古朴的身影遗落在繁华里,在城市的节奏里呼吸、生活,除了青瓦本身的年龄和记忆,所有的都融进城市的心跳里。
  ⑥雨中的青瓦格外别致,这些城市里的隐士把青衫和旗袍压进箱底,让梅雨的叮咛慢慢发霉,长出许多思念来,一片青瓦,一块历史,一片浓得化不开的乡愁,在小巷里弥漫。我想起戴望舒,想起丁香一样的女孩,想起民国的油纸伞,但此时花开已没了旧人。
  ⑦不过,我还是喜欢家乡的青瓦房,没有拘束,可以自由地敞开胸怀,让细细的炊烟顺着风远行,流浪的身影里,有瘦弱的文人,有迁徙的商旅,有远嫁的红颜,在这样的青瓦泪里思念着,怀旧着,他们在青瓦覆盖的木格子窗棂边沉吟、思念,古诗词里的张继、李商隐带着古风,流下了思乡泪水。
  ⑧时常,我会把青瓦当做一部旧书,把它当成故乡老家的屋子,在亲切和畅想中阅读乡愁。我相信很多人都有心中的家园,任何一处青瓦覆盖的老房子都有家乡的味道,都能生出家的温馨,天南地北,青瓦就是流浪的历史,任何建筑都无法代替的历史,当然,加上木门边的蓑衣和斗笠、檐下的农具,堂屋里雕花桌案上的青花瓷坛,案头上的线装书,这些民间的朴实记忆沉淀了一个地方的丰厚底蕴,我喜欢。
  ⑨青瓦也是历史中发黄的名片,它们静静地鱼鳞一样点缀在各个角落,有名的,没名的,都一样的厚重着,抵达游子的内心深处。如甪直、周庄、鲁镇、凤凰、木渎、同里、乌镇、西塘、宏村、大理、婺源,院落有乔家大院、李家大院、刘家大院,大的有古城的城楼,小的有不同时代的县衙,文人雅士里有丰子恺的缘缘堂;有戏院、有宗祠、有寺庙。总之,那些与青瓦有关的建筑细节,花窗、飞檐、雕梁和隔扇,早已脱离了一般意义上的建筑点缀,成了一种文化抑或精神上的指向,指向古典,指向旧梦,幻化出生活的七彩来。
  ⑩青瓦上的故乡是遥远的乡愁、是故乡的低语、是亲人的倾诉,是童年的遥想、是民间的歌谣,是农历里的季节,是婉转的鸟鸣,是唐代李义山缠绵的“巴山夜雨”,是宋朝柳三变萧瑟的“秋风斜雨”,是陆放翁清新的“杏花小雨”,古人如此,今人也如此。雨声里,我把目光久久地定格在凝重的青瓦之上,看着它们在故乡的思绪里静静地被雨声浸润。
  ⑪雨声敲打着青瓦上的思乡曲,茫茫雨色里,市声繁华,又有谁能掩掉喧嚣的尘世,看到青瓦上的故乡呢?纵使青瓦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而那记载着前世风雨的故乡依然清晰,是我们永远的家。
  ⑫屋头青瓦是谁家?无论在哪里,我敢说,青瓦上的故乡是民国留存的旧照片,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是最软的乡情,是最硬的风骨。
  4.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 表面上异乡闹市青瓦房和家乡情调相近,实际上缺少大自然青山秀水的背景,缺少故乡的古朴本质等内涵。
  B. 故乡的青瓦房有着与生命相连的生活印迹,与作者血脉相连,让客居异乡的作者生出浓浓的乡情。
  C. 作者赋予“青瓦”丰富的内涵,青瓦是故乡的味道,是厚重的历史,是遥远的乡愁等等。


展开余下试题  D. 本文语言整句与散句结合,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灵动雅致;作者还善于用典,使文章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如第⑩自然段就运用了大量的典故。
  5. 赏析文中第⑥段画线的句子。(5分)
  6. 在“青瓦听雨”的过程中,作者的情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请概述这一变化,并作简要分析。(6分)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三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根据环保部l2月24日公布的数据,2017年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煤改气”改造完成394.3万户,超额完成四分之一。改造任务量最多的河北省,180万户的全年目标河北完成了253.7万户,导致今年冬天天然气需求大增,为去年同期的234%。
需求涨上来了,但供给却出现了意外。一是原定于2017年投运的中石化天津LNG接收站无法按计划投产,减少日供应能力2000-3000万方/日。二是管道天然气进口被减供。中国天然气最大进口源土库曼斯坦(今年前三季度占84.6%)在入冬后,寒流来临优先保本国居民福利用气,违约减供,相比合同计划供应量减少了40007-5000万方/日,尤其是北方地区突然断了供。
  (摘编自《为什么每到冬天,天然气荒就席卷中国》,2018年1月26日网易新闻)
  材料二:
  从能源科学的角度说,“清洁空气运动”对煤炭及燃煤发电存在认识上的误解。当前,以选洗处理、型煤加工,水煤浆加工、流化床燃烧、脱硫净化为代表的洁净煤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燃煤发电领域,从燃烧前、燃烧中与燃烧后三个环节同时尽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燃烧效率。因此,煤炭已经没有那么“脏”了。当然,燃煤造成了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但那更多的是气候变化所关心的问题,毕竟二氧化碳不直接造成空气污染。
  国情的迥异,使得中国人并不能够过度地嫌弃煤炭,因为归根结底“多煤少油缺气”的能源资源禀赋通过市场在发挥限制作用。仅从发电领域来看,规模巨大的本土煤炭资源是建造火力发电厂的必然首选。与2015年相比,2016年全中国新增发电装机125吉瓦,至年底总装机容量达到1646吉瓦,其中煤炭发电总装机量达到了943吉瓦,占比约为57%;增长48吉瓦,增长量排名第一。
  (摘编自《“煤改气”之困:对“清洁空气运动”的再审视》,2017年12月11日搜狐新闻)
  材料三:
  目前我国天然气季节性紧张的特点非常明显,比如北京市,最高峰谷差达到10:1.也就是说,冬季高峰期用气量相当于低谷时的10倍。此外,同样是冬季,冷冬和正常冬季也有很大差别,据中石油提供的数据,两者的用气量每天相差约5000万立方米.张帆说,要解决如此巨大的峰谷差,就必须提高我国天然气的调峰能力,而目前,肩负调峰任务的全国储气库工作气量仅为天然气消费量的3. 4%,远低于发达国家l0%-15%的水平,很难满足冬季调峰需求。根据国际经验.一旦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达到或超过30%,地下储气库工作气量就必须超过消费量的12%。而且国家整体储气能力要达到一定规模。
  整体储气能力是指除地下储气库之外,还需要建设一些城市大型储气罐群和类似LNG接收站的储气设施。目前在我国,这类储气设施基础十分薄弱,除北京等大型城市有一定的城市储气能力,其他二三线城市几乎为零.
  (摘编自《气荒如何不再来?》,2018年2月5日《人民日报》)
材料四: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土库曼斯坦的违约,使得我国管道天然气进口骤减,加剧了天然气供应紧张形势。
  B.洁净煤与天然气一样符合“清洁空气运动”的要求,不会造成污染问题。
  C.我国今年的天然气荒成因是多方面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综合考量,统筹兼顾。
  D.目前我国的整体储气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天然气使用的冬季调峰需求。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材料一揭示了天然气荒的成因,材料二则表达了对“煤改气”做法的冷静思考。
  B.在大城市加强大型储气罐群建设,是我国加强整体储气能力建设的重中之重。
  C.取暖用气较多,导致北京市冬季高峰期的用气量比其他季度多出约5000万立方米。
  D.管道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进口量的同比,在2017年达到了2012年以来的最高峰。
  E.我国煤炭资源规模巨大,建造火力发电厂应该从这个国情出发,在煤的使用上做文章。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如何破解我国的天然气荒难题.(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3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宋仪望,字望之,吉安永丰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授吴县知县。民输白粮京师,辄破家,仪望令诸区各出公田,计役授田赡之。禁火葬,创子游祠,建书院,惠绩甚著。征授御史。劾大将军仇鸾挟寇自重,疏留中。已,陈时务十二策。巡盐河东,请开桑乾河通宣、大饷道,言:“河发源金龙池,下甕城驿古定桥,会众水,东流千余里,入卢沟桥。其间惟大同卜村有丛石,宣府黑龙湾石崖稍险,然不逾五十里,水浅者犹二三尺,疏凿甚易。曩大同巡抚侯钺尝乘小艇赴怀来,历卜村、黑龙湾,安行无虞。又自怀来溯流,载米三十石达之古定河,足利漕可徵。”时方行穵运〔注〕,率三十石致一石。仪望疏至,下廷议。兵部尚书聂豹言:“河成便漕,兼制敌骑。”工部尚书欧阳必进言:“道远役重。”遂报罢。
  仪望寻省母归。还朝,发胡宗宪、阮鹗奸贪状,鹗被逮。二人皆严嵩私人,嵩由是不悦。及受命督三殿门工,嵩子世蕃私贾人金,属必进俾与工事,仪望执不可。工竣,叙劳,擢大理右寺丞。世蕃以为德,仪望请急归,无所谢,世蕃益怒。会灾异考察京官,必进迁吏部,遂坐以浮躁,贬夷陵判官。嵩败擢霸州兵备佥事请城涿州除马户逋税进大名兵备副使改福建。与总兵官戚继光合兵破倭,因列海防善后事。诏从其请。隆庆二年,吏部尚书杨博欲黜仪望,考功郎刘一儒持之,乃镌二秩,补四川佥事。四迁大理少卿。
  万历二年,张居正当国,雅知仪望才,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诸府。奏减属郡灾赋。海警稍定,将吏讳言兵,仪望与副使王叔果修战备。倭果至,御之黑水洋,斩获多,进右副都御史。先有诏雪建文诸臣,仪望创表忠祠祀之南京。宋忠臣杨邦乂,仪望乡人也,葬江宁,岁久渐湮,仪望为封其墓,载其祠祀典。故太常卿袁洪愈、祭酒姜宝皆不为居正所喜,仪望荐之朝,渐失居正意。四年,稍迁南京大理卿。逾年改北,被劾罢归。
  仪望少师聂豹,私淑王守仁,又从邹守益、欧阳德、罗洪先游。守仁从祀,仪望有力焉。家居数年卒。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一一五》)
【注】穵(yà)运:明代差派平民为官府运输粮饷。
  10.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嵩败/擢霸州/兵备金事请城涿州/除马户通税/进大名/兵备副使改福建
  B.嵩败擢霸州/兵备佥事请城涿州/除马户/遁税进大名/兵备副使改福建
  c.嵩败擢霸州/兵备金事请城涿州/除马户遁税/进大名兵备副使/改福建
  D.嵩败/擢霸州兵各佥事/请城涿州/除马户遁税/进大名兵备副使/改福建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3分)
  A.“字”为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时所取,与“名”有所关联。
  B.“嘉靖”是明朝一位皇帝的年号,我国古代皇帝当政只有一个年号。


展开余下试题  C.御史是古代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
  D.“石”是古代计量单位,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十斗为一石。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仪望弹劾仇鸾挟寇自重,但奏疏被皇帝压下。后来,他又写了十二条策略陈述自己对政务的看法。
  B.在河东巡察盐务时,宋仪望请求开通桑乾河至宣府、大同府的军饷通道。皇帝让大臣们商议,最终未获批准。
  C.宋仪望曾因得罪严嵩,被其借故贬官。但在严嵩倒台后,他屡屡得到提拔重用,在抗倭和加强海防方面做出了贡献。
  D.宋仪望忠于职守,他根据皇帝的旨意给大臣洗冤,创建了表忠祠;给忠臣杨邦义加固坟墓,在宗祠祀典里记载其事迹。
  13.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民输白粮京师辄破家,仪望令诸区各出公田,计役授田赡之。
  (2)及受命督三殷门工,嵩子世蕃私贾人金,属必进俾与工事,仪望执不可-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盈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11分)
西江月①苏轼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②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扬桥,杜宇一声春晓。
  【注】①此词为苏轼被贬黄州作。其春夜行蕲水边,过酒家,饮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枕臂醉卧少休。拂晓,见乱山攒拥,流水淙淙,宛如仙境,书此词于桥柱上。②障泥:马鞯,垂于马两侧以挡泥土。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折,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一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琼瑶,本是美玉,这里代指月色,水月交辉,有如晶莹剔透的珠玉。此句传神地写出水月之静美。
  B.这首寄情山水的词,作于苏轼贬谪黄州期间。作者在词中把自然风光和自己的感受融为一体,描绘出一个物我两忘、超然物外的境界。
  C.“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写词人频临溪流,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鞯,即欲眠于芳草。既侧面描绘出月下溪景之美,又表现了词人的喜悦心情。
  D.本词写作者爱惜一溪风月,不让马踏碎溪月,解鞍酣眠直至春晓,描写了一个醉心自然、随性洒脱、乐观豁达的诗人形象。
  E.“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一句用“解鞍欹枕”这个特写镜头表现出词人的随意豁达,而“杜鹃春晓”写出空山春晨的喧闹和生机。
  15.“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两句精妙,请简要赏析。(6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l小题.13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3分)
  (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 《劝学》 中说:“ , 。”
  (2)《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 。”
  (3)韩愈在《师说》中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子弟子”的原因是:“闻道有先后,________。”
  (4)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比喻手法描写楼阁之间通道壮丽之美的名句是:“ , 。”
  (5)苏轼在《赤壁赋》中用比喻手法感叹生命之短暂,个体之渺小的句子是;“ , 。”
  (6) 《论语•述而》中孔子说一个学生做不到“ ” 就不再次去教他了。
  (7) 《论语•里仁》中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没有什么一定要怎么做,也没有什么一定不要怎么做,做与不做的原则是:“________。”
  (8)《论语•卫灵公>中孔子说一个人要想避免被人怨恨,前提是:“ 。”
  
  
  (9)《孟子•梁惠王上》中孟子认为做到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成就王业就像拨弄手掌中的东西一样容易。
  第Ⅱ卷表达题(72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具有近300年悠久历史、被誉为“俄罗斯的凡尔赛宫”的主会场康斯坦丁宫美轮美奂,比邻的新闻中心则如平地起楼,建筑风格格格不入。
  ②艰苦创业时往往能够筚路蓝缕、克勤克俭;-旦天下无事,承平日久,往往就会疏于律己,不再朝乾夕惕,而是用暮气取代朝气。
  ③如今,我们见到很多学生出现成长危机,这与错误的家庭教育休戚相关,而他们的父母往往有着高学历、高 职位,有的还收入不菲。
  ④杭州G20峰会的成功举办,让世人再次想起8年前在国际金融危机紧要关头,二十国集团临危授命,同舟共济,把世界经济拉回到稳定发展的轨道上。
  ⑤互联网十时代,社会快速发展,创客辈出,越是在这种时候,我们越要登高自卑,脚踏实地。
  ⑥语言的学习,学的只是理论,效果还需要通过自身的实践来检验:只有通过实践,才会收获到那些不可言喻的心得体会。
  A.③④⑥ B.①②⑤ C.②③⑥ D.①③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丝绸之路,这条起始于2100多年前的商旅通道,作为连接亚欧贸易的桥梁和融汇东西文明的纽带,开拓了千古传诵的壮美篇章。
  B.在当代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进一步整理、挖掘和认识,中国传统叙事将会迸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C.机动车驾驶人数量的迅猛增长,导致了越来越多的不文明驾驶问题,建立与中国机动车发展相适应的现代交通秩序成为了当务之急。
  D.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安全工作,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明确国家安全战略方针和总体部署,国家安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2分)
  A.奉上我近日出版的鸿篇巨著一本,鄙人才疏学浅,书中谬误,敬请斧正。
  B.姥姥,今天是您的生日,感谢您对我无微不至地照顾,我祝愿您长命百岁,喜乐安康。
  C.中方代表在法国举行的招商会上发言:“为加快我国小康社会建设步伐,我们竭诚要求各位商家到中国投资……”
  D.关于这幅宋绢本山水画的真伪问题,我请教了很多人都没有解决,于是不耻下问,向老先生请教。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目前,个人在申请银行贷款、信用卡等业务时,需要花费较长时间、要提供很多材料,① 。在很多情况下,还可能因无法证明自己的信用状况而得不到贷款.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成后,相当于② ,每一次按时支付水、电、燃气和电话费,以及按时向锒行还本付息,都会为个人积累成一笔信誉财富,可以用作银行贷款的信誉抵押品,③ 。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2分)
如果只看到失误的负面效应,失误将永远是失误。有人因此而怨恨失误,因为失误让他蒙受损失;如果想到失误自有失误的价值,敢于在失误上做文章,就一定能发现机会。如果从失误中吸取教训, 就一定能取得辉煌的成就。有人会因此而感谢失误,因为失误给他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让他从中受益。失误是可以利用的,如果用得好,用得妙,它就是反长的翅膀,同样可以飞,会飞得更好。 <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河北省石家”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0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