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289 2018-05-25
标签:
高二
下册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89]
山东省聊城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聊城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合乎要求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一、现代文阅读(1 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①京剧艺术历经将近二百年的发展,这是一个在艺术上日益成熟、丰富的过程,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应该说,是个进步的过程。
②然而,这个论断并不是没有争论的,过去有许多京剧研究者,总觉得京剧艺术发展似乎是一代不如一代,有一种倒退的趋向。的确,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可能在某个时期发生停滞甚至倒退现象,因此,对于上述论调,倒也不可以“发展论”简单加以否定,我们应该具体研究一下,京剧艺术的发展,是处在倒退的过程中呢,还是一个前进的过程?
③京剧的发展,在表演艺术上有以下一些特点。
④首先在做工和道白方面,近年的京剧艺术要比早年的丰富多了,这是大家公认的事实。京剧艺术,在梅兰芳、周信芳、马连良等杰出演员的创造下,大大丰富了做工和道白艺术,他钔创造出许多比较完整的舞台形象。
⑤同时,在演唱艺术技巧上,京剧艺术也是日渐丰富扣完善了。后三派中,汪桂芬、孙菊仙是以“气胜”,他们的唱腔比较简单、朴实,装饰音较少,以粗壮的气势作为自己的特点。谭鑫培比较重视腔调的婉转动听,讲究演唱的韵味,故在京剧艺术上开一代之风气。谭鑫培以后,京剧表演在技巧上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发展,而像汪桂芬和孙菊仙那种有气势的确是少了。对于这种趋势,应该从两方面来看,如果说,有些艺术家过分强调了技巧,完全忽视气势,那么可能走向过于纤巧的形式主义;然而,从总的趋势来看,由强调气势粗犷,到强调技巧细致,乃是艺术发展的必要阶段。在这种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防止片面讲究技巧的形式主义倾向,把气势和技巧结合起来,刚柔相济,才是全面的观点。京剧史上有成就的演员,并没有抛弃前辈艺术家在“气势”方面的成就,最讲究“韵味”的余叔岩,也很注意用气的喷口,这也可以说是艺术风格上的进步。
⑥再次就是嗓音的变化。感叹京剧“今不如昔”的人常常觉得现在没有孙菊仙、汪桂芬那样高亢的嗓子,这倒是看出了京剧艺术发展中这样一个事实,即京剧大部分行当的嗓音都是由高、尖、细向宽亮处发展了。这种倾向也应该从两方面来看,京剧演唱失去了高亢的嗓子固然可惜,但与其高而窄细,不如低而宽亮。从音质来看,调门过高势必尖细,因而早期京剧演员的嗓音大都比较尖厉,有时近乎老旦的嗓音。从尖厉向宽圆发展,也应该承认是个进步。
⑦京剧嗓音的这种变化,从我国戏曲演唱历史上也可以看出线索来。京剧受梆子、昆曲、徽剧、汉剧的影响,梆子的男声嗓音是最高的,因此有许多演员不得不用“假嗓”,而有的则沙哑失音。秦腔的青衣嗓音尖细,显然早年京剧旦角的用嗓与它有直接的关系。梆子的净角也多用“炸音”,有时也像生角那样沙哑失音。这些发音方法都有待于改进。京剧发声由尖厉到圆润宽亮,从历史发展的趋势和与其他古典剧种的关系来看,显然也是一种进步。
⑧当然,我们说京剧表演艺术的发展是一个进步的过程,这并不是说,前辈艺术家的一切优点后辈都继承下来了,事实上他们有许多的艺术创造,还值得我们学习。在“气”和“韵”相结合的基础上,我们应该更进一步地学习前辈艺术家的优秀的艺术,从而使京剧流派更丰富,更优美。
浏览完整试题
(选自叶秀山《论京剧流派》,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京剧在某个时期也可能会出现停滞或倒退现象,但其艺术的发展进步是毫无异议的。
B.由重气势到重技巧,是京剧发展的必要阶段,但要防止片面讲求技巧的形式主义。
C.早期京剧演员们的嗓音比较高亢,这是其不足之处,后来向宽圆发展才是进步。
D.京剧表演艺术的发展是一个进步的过程,后一代京剧表演者都能超过前辈的艺术家。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先亮明观点,接着从争议者角度质疑,自然地引出后面对京剧艺术的分析。
B.文章从做工和道白、演唱技巧、嗓音变化等角度论证了京剧艺术是不断发展进步的。
C.文章第五段,作者分别论述了气势和技巧这两者在京剧演唱方面的重要地位。
D.文章列举梆子男声、秦腔青衣嗓音的例子证明京剧发声由尖厉到圆润宽亮是进步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京剧艺术在做工和道白方面逐渐丰富,这离不开老一辈京剧艺术家的不断努力。
B.不管是京剧还是其他艺术,从总的趋势看,都是由强调气势粗犷到强调技巧细致。
C.只要注重气韵结合,学习前辈艺术家的优秀的艺术,就能使京剧流派更丰富,更优美。
D.京剧产生以来有一个在艺术上日益成熟、丰富的过程,总体是处在一个前进的过程中。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他曾“隐身”长达三十年之久,直到1988年,他的名字才得以解禁,他的妻子也才知道原来“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于敏。
在研制核武器的权威物理学家中,于敏几乎是唯一一个未曾留过学的人。其实,他的一生中有无数次出国的机会,但是由于工作的关系,最终他都放弃了。然而,这并没有妨碍他站上世界科技的高峰。
1944年,于敏考进了北京大学工学院机电系,不过他喜欢的却是纯粹的理论研究。因此,,1946年,他选择转到理学院物理系,并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为理论物理。高深的物理学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他,于敏在理论物理方面的天赋很快展现出来。1949年,于敏本科学业,随后考取研究生。毕业不久,他便被慧眼识才的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从事核理论研究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我国的核科学技术研究几乎一片空白。中央政府高瞻远瞩,部署成立了近代物理研究所,这是新中国第一个核科学技术研究基地。当时,国内很少有人熟悉原子核理论,而且研究所里还没有一台加速器,探测元件和仪器设备也刚开始研制。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拼命学习,拼命地汲取国外信息,但在当时遭受重重封锁的环境中,他只有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地进行理论探索。
在较短时间内,于敏取得很多创新成果,并对原子核理论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思路。他把原子核理论分为三个层次,即实验现象和规律、唯象理论以及理论基础,在平均场独立粒子方面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些成绩迅速地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水平,受到了国内外同行专家的高度赞赏。彭桓武曾说:“于敏的工作完全是靠自己,没有老师,因为国内当时没有人熟悉原子核理论,他是开创性的。”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在世界上引起轰动。1965年1月,毛泽东在听取国家计委关于远景规划设想的汇报时指出:“原子弹要有,氢弹要快。”事实上,在我国研制第一颗原子弹尚未成功时,有关部门就已做出部署,要求氢弹的理论探索先行一步。而于敏就是理论探索队伍中的一员。
1960年年底,钱三强找于敏谈话,希望他参加氢弹研制工作。事实上、于敏喜欢的是基础研究,而且当时已经很有成绩。和于敏有过接触的国内外许多著名物理学家都曾提到,凭借他的才华,如果一直从事纯基础研究,可能会做出影响更大的成果。
而当时,核武器研究不仅任务重,而且要隐姓埋名,长年奔波。纵然如此,于敏还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钱三强的要求。他无悔于自己的选择。“我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面对这样庞大的题目,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国家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于敏说。
在当时,国内仅有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且95%的时间分配给有关原子弹的计算,只剩5%的时间留给于敏负责的氢弹设计。由于要计算数据,以于敏为主的工作组人手一把计算尺,废寝忘食地计算,攻破了一个又一个未知领域的难题。四年中,于敏、黄祖洽等科技人员提出研究成果报告69篇,对氢弹的许多基本现象和规律有了深刻的认识。
1965年9月到次年1月,氢弹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于敏带领部分科研人员在上海突破了氢弹的设计原理,提出了一套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基本完整的氢弹理论设计方案。这就是我国核武器发展历史上著名的“百日会战”。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从原子弹试验成功到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我国仅用了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发展速度世界最快。其中,于敏发挥了关键作用。
(摘编自《中国科学报》)
相关链接
于敏,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被称为中国“氢弹之父”。
4.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
A.在名字解禁之前的三十年里,于敏的妻子也不知他的具体工作;名字解禁后于敏才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
B.于敏喜欢纯粹的理论研究,被钱三强等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从事核理论研究工作,这说明前辈的提携引领很重要。
C.于敏在艰苦环境中取得了许多创新成果,迅速地提升了我国在原子核理论领域的研究水平,其研究在当时国际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展开余下试题
D.国内仅有的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只留5 010的时间给于敏负责的氢弹设计,表明当时我国更重视的是原子弹的设计。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在研究核武器的物理学家中,于敏几乎是唯一一个未曾留过学的人,他是完全靠自己的努力站上了世界科技的高峰。
B.干敏把原子核理论划分为实验现象和规律、唯象理论和理论基础三个层次,在于敏之前还没有人提出这样的理论。
C.钱三强希望于敏能参加氢弹的研制工作,于敏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因为他认为只有把自己的力量融进国家强盛中,名字才会被记住。
D.硬件条件落后却要计算数据,于敏与工作组的科研人员只能通过大量的人工计算攻克一个又一个未知领域的难题
E.文章重点叙述了于敏参与氢弹研制工作的内容,突出了于敏在我国氢弹研究领域的关键作用,也与他“氢弹之父”的称号相呼应。
6.作为“两弹一星”元勋,于敏的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结合材料进行概括。(4分)
二、古诗文阅读(30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题。
徐锴,会稽人。锴四岁而孤,母方教兄铉就学,未暇及锴。锴自能知书。稍长,文词与铉齐名。昇元中,议者以文人浮薄,多用经义法律取士,锴耻之,杜门不求仕进。铉与常梦锡同直门下省,出锴文示之,梦锡赏爱不已,荐于烈祖,未及用,而烈祖殂。元宗嗣位,起家秘书郎,齐王景遂奏授记室。时殷崇义为学士,草军书,用事谬误,锴窃议之。崇义方得君,诬奏锴泄禁省语,贬乌江尉。岁余召还,授右拾遗、集贤殿直学士。论冯延鲁人望至浅,不当为巡抚使。重忤权要,以秘书郎分司东都。然元宗爱其才,复召为虞部员外郎。后主立,迁屯田郎中、知制诰。拜右内史舍人,赐金紫,宿直光政殿,兼兵、吏部选事,与兄铉俱在近侍,号“二徐”。
初,锴久次当迁中书舍人,游简言当国,每抑之锴乃诣简言简言从容曰以君才地何止一中书舍人然伯仲并居清要亦物忌太盛不若少迟之。”锴颇怏怏。简言徐出伎佐酒,所歌词皆锴所为,锴大喜,乃起谢曰:“丞相所言,乃锴意也。”归以告铉,铉叹息曰:“汝痴绝,乃为数阕歌换中书舍人乎?”
锴凡四知贡举,号得人。后主裒所制文,命为之序,士以为荣。锴酷嗜读书,隆寒烈暑,未尝少辍。后主尝得周载《齐职仪》,江东初无此书,人无知者,以访锴,一一条对,无所遗忘。既久处集贤,朱黄不去手,非暮不出。少精小学,故所雠书尤审谛。后主尝叹曰:“群臣劝其官,皆如徐锴在集贤,吾何忧哉?”李穆来使,见锴及铉,叹曰:“二陆①之流也。”
尝夜直,召对,论天下事,因及用人,才行孰先,后主曰:“多难当先才。”锴曰:“有人才如韩、彭②而无行,陛下敢以兵十万付之乎?”后主称善。时国势日削,锴忧愤郁郁,得疾,谓家人曰:“吾今乃免为俘虏矣。”开宝七年七月卒,年五十五,赠礼部侍郎。谥曰文。锴卒逾年,江南见讨,比国破,其遗文多散逸者。
【注】①二陆,陆机、陆云兄弟,都是西晋著名文学家。②韩、彭,指韩信和彭越,西汉名将。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每抑之锴/乃诣简言/简言从容曰/以君才地/何止一中书舍人/然伯仲并居/清要亦物忌太盛/不若少迟之/
B.每抑之/锴乃诣简言/简言从容曰/以君才地何止/一中书舍人/然伯仲并居/清要亦物忌太盛/不若少迟之/
C.每抑之锴/乃诣简言/简言从容曰/以君才地何止/一中书舍人/然伯仲并居清要/亦物忌太盛/不若少迟之/
D.每抑之/锴乃诣简言/简言从容曰/以君才地/何止一中书舍人/然伯仲并居清要/亦物忌太盛/不若少迟之/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2分)
A.孤,古代指幼年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在文中是失去父亲,与现代汉语“孤儿”意义有所不同。
B.朱黄,指朱、黄两种颜色的笔墨,古人对古籍标点、校订时用它,以示与原文区别。
C.小学,古代经学中研究文字训诂音韵等方面的学问,与“小学而大遗”中“小学”义同。
D.赠,追赠,古代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加封,官职往往要高于原先所任职位。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徐锴以文词见长,并为此痴绝。他的文章曾受到常梦锡的赞赏;他听到自己所作歌词为歌妓所唱,消除了自己的不快,哥哥徐铉赞叹他宁愿用歌词换取更大官职。
B.徐锴为人耿直,多次触怒权贵。他私下议论殷崇义起草军书的错误,被贬为乌江太尉;议论冯延鲁为人名望浅薄,又得罪权贵,去掌管东都事务。
C.徐锴博学多才,为人敬仰。后主曾得到周载的《齐职仪》,江东没有人能懂,徐锴一一逐条应答;有使者曾把徐铉、徐锴比作陆机、陆云。
D.徐锴见识高明,富有远见。后主认为国家多难,用人以才为先,徐锴却认为以德为先,受到后主称赞;临死前,庆幸没当亡国之俘,死后一年国家就被讨伐。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以及课本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后主尝叹日:“群臣劝其官,皆如徐锴在集贤,吾何忧哉?”(5分)
(2)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屈原列传》)(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2题。
狂夫①
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②娟娟净,雨裒③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入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客居成都革堂时。②筱:竹子。③裒:通“浥”,滋润。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诗歌首联描写居住环境,用“万里”“百花”这类豪气的字眼,使得开篇便显出疏狂之意,为下面写“狂”做铺垫。
B.作者把百花潭水喻为沧浪之水,借“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感喟世事污浊,隐含着郁郁不得志的愤激之情。
C.因为与故人音信断绝,缺乏接济,作者日久断粮,生活窘迫,就连幼子也感到了生活带来的凄凉之感。
D.面对快要饿死的现实处境,作者仍有心赞美“翠筱…‘红蕖”,笑称自己是狂夫,表达了他一种倔强的人生态度。
E.诗歌前后看似描写了两种无法调和的情景,实则是以此突显“狂夫”的“狂”,表现作者贫贱不移的精神。
12.本诗的颔联广为人所称道,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6分)
(三)名言名句(4分)
13.(1)生活中人们用“ , ”之句,表达对品德高尚、为人真诚、不事炫耀的人的赞美,说他像桃李一样吸引人们慕名而来。
(2)面对国家危难,总有人像蔺相如一样,抛开个人得失恩怨,以国家、人民的利益为重,他们的理由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14分)
1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运动员顺着跑道,迈开大步奋力奔向终点,场外的拉拉队则作壁上观,大声为运动员加油鼓劲。
②本公司的招聘工作正在火热进行中,福利待遇高、工作条件优越,16个席位虚左以待,本公司期待你的加入。
展开余下试题
③于敏院士在我国首颗氢弹的成功研制上功勋上卓著,然而他淡泊名利,婉拒“氢弹之父”的称号,其人品胸襟,令人高山仰止。
④有些党员干部借老人丧葬、儿女婚事而大摆筵席,一饭千金,收取礼金,对他们一定要严肃处理,甚至可清理出干部队伍。
⑤楚顷襄王期间,屈原怀瑾握瑜,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绝不随波逐流,最后面临生死的抉择,自投汨罗江而死
⑥对于这部在网络上流传甚广的小说他不仅不赞一词,而且提出了批评,理由是一味追求点击率,内容低俗,情感虚假。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长征历时之长、规模之大、行程之远、环境之险恶、战斗之惨烈,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人类文明史乃至世界战争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B.史家社区和史家胡同博物馆共同承担了收集记录居民口述史与老照片,既帮助居民留存珍贵照片的电子版,又能邀请居民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
C.谈到我国滑雪人才的培养,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请知名教练来华执教,而对与运动员素质提升相关的基础训练却常常被忽视。
D.二十四节气综合了天文、物候、农业气象的经验,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6分)
在野外发现化石固然很重要,① 。能正常开展。因为② ,将化石完好地采集下来,对古生物的研究才,所以化石修理也是古生物学研究中关键的环节之一。化石修理就是要把化石骨骼尽可能地暴露,同时不使化石受损。有的标本中还保存了鸟类的羽毛,翼龙的翼膜等软组织结构,因此③ ,认骨骼的展布情况来指导修理。必须在修理前用X光扫描,用显微镜观察,通过确
17.下面文段有三处在推断方面存在问题,请找出另外两处并加以修改。(4分)
①日前,北京市工商局发布北京市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报告,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的有10万余人次。②高压之下,难道还会有人敢冒失信的风险吗?③良好的个人信用能获得贷款优待、求职优先被录取等好处;④信用状况不好,出行、住店也不可能。⑤只要加强监管和鼓励,就能杜绝失信行为的发生。
(1)第一处 ② 一(填序号)修改:高压之下,敢冒失信的风险的人会减少许多。
(2)第二处 (填序号)修改:
(3)第三处 (填序号)修改:
四、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华严经》
②某中学高二某班召开了“不忘初心,砥砺青春”的主题班会。同学们纷纷表达自己的初心或对初心的看法。有的说一直想学建筑,设计有中国特色的房子;有的说自己想学医,但家人反对,说学医太累;有的说,初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鲁迅就弃医从文了,关键是入一行爱一行。班主任老师就大家的发言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引用李大钊的名言寄语同学们:“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什么是初心?你对青年人应怎样保持初心有哪些深刻的思考?请联系实际,综合上面的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
要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1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6分)
1.B(A.文章第二段说“这个论断并不是没有争论的,过去有许多京剧研究者……有一种倒退的趋向”,可见说法有误。C.高亢不一定是京剧的不足之处。D.“后一代表演者都能超过前辈的艺术家”错)
2.C(“分别论述了气势和技巧这两者在京剧演唱方面的重要地位”不正确,是对京剧表演在气势方面相对减弱,在技巧上得到更多重视和发展这种趋势的分析和论述,重在技巧的重要性)
3.C(逻辑推导有误)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0分)
4.B(A项,不是名字解禁后于敏才成为院士和著名的核物理学家的。C项,“其研究在当时国际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错,由原文第5段彭桓武对于敏的称赞“于敏的工作完全是靠自己,没有老师,因为国内当时没有人熟悉原子核理论,他是开创性的”可知,“开创性”仅指在国内。D项,“表明当时我国更重视的是原子弹的设计”错)
5.A、C(A项,“在研究核武器的物理学家中”表述不严密。C项,“他认为只有把自己的力量融进国家强盛中,名字才会被记住”错)
6.①潜心学习,勤奋探索。②赤胆忠心,不图名利。③顾全大局,服从安排。④开拓创新,勇于攻关。(每点1分)
二、古诗文阅读(30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7.D(每抑之,锴乃诣简言,简言从容日:“以君才地,何止一中书舍人?然伯仲并居清要,亦物忌太盛,不若少迟之。”)
8.C(“小学而大遗”中“小学”泛指小的方面的学习,与本文“小学”意义不同)
9.A(“哥哥徐铉赞叹他宁愿用歌词换取更大官职”错,是替他惋惜)
10.(1)后主曾经感慨地说:“群臣努力尽官员的职分(如果)都能像徐省在集贤殿那样努力的话,我还有什么好担忧的呢?”(大意对2分,“劝”、“在集贤”补出省略、“何忧”句式各1分)
(2)然而国破家亡的事接连发生,而圣明的君主、太平的国家多少世代没有出现过,这是因
为所谓忠臣并不忠心,所谓贤臣并不贤能。(大意2分,“随属…‘累世”“不见”各1分)
【参考译文】
徐锴是会稽人。四岁丧父,母亲正教他的兄长徐铉学习,没有时间照顾徐锴。徐锴自己能读懂书籍。等到他稍微长大,文章与徐铉齐名。异元年间,议论的人以文人浅薄的原因,多凭经书和法律获取功名,但是徐锴耻于这样做,闭门不求做官。徐铉与常梦锡一同当值门下省,拿出徐锴的文章给他看,常梦锡欣赏不停,于是向烈祖推荐,还没拨任用,烈祖就驾崩了。元宗继承皇位,刚出仕时担任秘书郎,齐王景遂上奏授予他记室之职。当时殷崇义担任学士,草拟军书,用典有错误,徐锴私下议论这件事。殷崇义正被君主宠信,就上奏诬蔑徐锴泄露禁内机密,于是被贬为乌江太尉。一年后被召回,被授予右拾遗、集贤殿直学士。议论冯延鲁为人名望浅薄,不应当做巡抚使。又违逆权要,凭秘书郎的身份掌管东都。但是元宗很怜爱他的才能,又召他做虞部员外郎。后主即位,徐锴又担任屯田郎中、知制诰(起草诏令)。后被授予右内史舍人,被赐予高官显爵,夜间值班光政殿,兼兵、吏部选事,与兄长徐铉一同在皇帝身边侍奉,号称“二徐”。
当初徐锴任职已久应当担任中书舍人,游简言掌管国事,每每压抑徐错。徐锴于是拜访游简言,游简言镇定地说:“凭借你的才能见地,何止一个中书舍人呢?但是你兄弟俩一同位居要职,同时众人妒忌太多,不如稍微暂缓(此事)。”徐锴很不高兴。游简言慢慢让艺伎助酒,艺伎所唱的歌词都是徐锴写的,徐锴很高兴,就起来拜谢
上一篇:
黑龙江省哈三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篇:
山西省孝义市实验中学2017一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标签:
高二
下册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山东省聊城”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8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