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304  2018-05-28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04]
福建省闽侯县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福建省闽侯县第八中学2017-2018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冬至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节日,每年农历十一月中旬,约在公历12月22日(或前后一天),是冬至节,又称冬节。冬至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特别为人们所重视,全国不少地方都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过冬至像过年一样隆重。
这是因为我国古代的历法曾以冬至为一年的第一天,所以要隆重庆祝。据传周代时冬至日是新年元旦,那天是个很热闹的日子。在今天江南一带,仍有“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中国改行夏历后,冬至才退居次位。汉朝时,冬至成了“冬节”,魏晋南北朝时又改称“亚岁”。今泉州一带有“冬节不回家无祖”之说,所以出门在外者都会尽可能回家过节祭祖。
冬至应节食品各地不一,北方吃馄饨,西北一带多吃水饺,江浙一带则吃汤圆。苏州人过冬至节所吃的汤圆,又称“冬至团”,分为粉团和粉圆两种,《清嘉录》曰:“有馅而大者为粉团,冬至夜祭先品也;无馅而小者为粉圆,冬至朝供神品也。”
泉州一带冬至早晨要煮甜丸汤敬奉祖先,然后合家以甜丸汤为早餐。有的人家还在餐后留下几粒米丸,粘于门上,称“敬门神”。泉州人吃丸,称元宵为“头丸(圆)”,冬节为“尾丸(圆)”,这样头尾都圆,意味着全家人整年从头到尾一切圆满。
以前,北京一带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称为“馄饨”,希望把他们吃掉,过上太平日子。据说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所以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一直流传至今。
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所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圆。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北方还有不少地方,在冬至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中医认为羊肉和狗肉都有壮阳补体的功效,民间至今有冬至进补的习俗。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即用糯米粉捏成鸡、鸭、猪、牛、羊等象征吉祥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日早晨,聚在祠堂中依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祖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为“食祖”。冬至节祭祀祖先,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1.下列关于“冬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特别为人们所重视,全国有些地方过冬至节像过年一样隆重。
B.每年农历十一月中旬,约在公历12月22日前后,是冬至节,又称冬节。
C.据传周代时冬至日是新年元旦,那一天很热闹,因此在今天的江南一带,仍有“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
D.中国改行夏历后,冬至的地位下降了。汉朝时,冬至变成了“冬节”,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又改为“亚岁”。


浏览完整试题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泉州一带冬至节早晨要煮甜丸汤敬奉祖先,有的人家还在餐后留下几粒米丸,粘在门上,敬门神。
B.冬至应节食品全国各地不太一样,西北一带的人多吃水饺,江浙一带的人多吃汤圆,北方人吃馄饨。
C.泉州人冬至节吃丸,称为“尾丸”,这意味着全家人整年从头到尾一切圆满。
D.北京一带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据说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所以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一直流传至今。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中国是一个注重传统的国家,节日都与祭祀相关,冬至节祭祀祖先,以示不忘自己的“根”,在中国一直世代相传。
B.因为羊肉和狗肉有壮阳补体的功效,而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所以,北方民间至今仍有冬至进补羊肉狗肉的习俗。
C.“汤圆”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冬至所吃汤圆又叫“冬至团”,冬至团可用来祭祀和互赠亲朋。
D.苏州人冬至节所吃的汤圆,又称“冬至团”,分为有馅的大粉团和无馅的小粉圆两种。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 题。
一天的等待
海明威
我们还睡在床上的时候,他走进屋来关上窗户,我就看出他像是病了。他浑身哆嗦,脸色煞白,走起路来慢吞吞,似乎动一动都痛。
“怎么啦,沙茨?”
“我头痛。”
“你最好回到床上去。”
“不,没事儿。”
等我下楼来,他已经穿好衣服,坐在火炉边,一看就是个病得不轻,可怜巴巴的九岁男孩。我把手搁在他脑门上,就知道他在发烧。
“你上楼去睡觉吧,”我说,“你病了。”
“我没事儿。”他说。
医生来了,他给孩子量了量体温。
“几度?”我问他。
“一百零二度。”
在楼下,医生留下三种药,是三种不同颜色的药丸,还吩咐了服用方法。一种是退热的,另一种是泻药,第三种是控制酸的。他解释说,流感的病菌只能存在于酸性状态中。他似乎对流感无所不知,还说只要体温不高过一百零四度就不用担心。这是轻度流感,假如不并发肺炎就没有危险。
回屋后我把孩子的体温记下来,还记下吃各种药丸的时间。
“你要我念书给你听吗?”
“好吧,你要念就念吧。”孩子说。他脸色煞白,眼睛下面有黑圈。他躺在床上一动也不动,似乎超然物外。
我大声念着霍华德•派尔的《海盗集》,但我看得出他不在听我念书。
“你感觉怎么样,沙茨?”我问他。
“到目前为止,还是老样子。”他说。
我坐在他床脚边看书,等着到时候给他吃另一种药。抬眼一看,只见他正望着床脚,神情十分古怪。
“你干吗不想法睡一会儿?要吃药我会叫醒你的。”
“我情愿醒着。”
过了一会儿,他对我说:“要是你心烦就不用在这儿陪我,爸爸。”
“我没心烦。”
“不,我是说,如果这事会给您带来烦恼的话,您就不用待在这里了。”
我以为他也许有点头晕,到了十一点我给他吃了医生开的药丸后就到外面去了一会儿。
那天天气晴朗寒冷,地面上盖着一层冰,因此看上去所有光秃秃的树木,灌木,修剪过的灌木,全部草地和空地上面都涂上层冰。我带了一条爱尔兰长毛小猎狗顺那条路,沿着一条结冰的小溪散散步,但在光滑的路面上站也好,走也好,都不容易,那条红毛狗跳一下滑倒了,我也重重摔了两跤,有一次我的枪都掉下来,在冰上滑掉了。
到家后,家里人说孩子不让任何人上他屋里去。
“你们不能进来,”他说,”千万不要被我传染。”
我上楼去看他,发现他还是我离开他时那个姿势,脸色煞白,不过由于发烧脸蛋绯红,像先前那样怔怔望着床脚。
我给他量体温。
“几度?”
“好像是一百度。”我说。其实是一百零二度四分。
“是一百零二度。”他说。
“谁说的?”
“医生说的。”
“你的体温还好,”我说,“没什么好担心的。”
“我不担心,”他说,“不过我没法不想。”
“别想了,”我说,“别急。”
“我不急,”他说着一直朝前看。显然他心里藏着什么事情。
“把这药和水一起吞下去。”
“你看吃了有什么用吗?”
“当然有啦。”
我坐下,打开那本《海盗集》,开始念了,但我看得出他没在听,所以我就不念了。
“你看我几时会死?”他问。
“什么?”
“我还能活多久才死?”
“你不会死的。你怎么啦?”
“哦,是的,我要死了。我听见他说一百零二度的。”
“发烧到一百零二度可死不了。你这么说可真傻。”
“我知道会死的。在法国学校时同学告诉过我,到了四十四度你就活不成了。可我已经一百零二度了。”
原来从早上九点钟起,他就一直在等死,都等了一整天了。
“可怜的沙茨,”我说,“可怜的沙茨宝贝儿,这好比英里和公里。你不会死的。那是两种体温表啊。那种表上三十七度算正常。这种表要九十八度才算正常。”
“这话当真?”
“绝对错不了,”我说,“好比英里和公里。你知道我们开车时车速七十英里合多少公里吗?”
“哦!”他说。
可他紧盯着床脚的目光渐渐轻松了一些,一直绷着的那股劲儿也终于缓了下来。第二天,他轻松极了,为了一点儿无关紧要的小事儿就大哭大叫起来。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本文采取第一人称视角,以孩子父亲“我”的身份进行叙述,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使文章愈发增加了真实感,拉近了故事人物与读者的距离。
B.文章开头描写沙茨早上醒来为父母关窗,是因为他已经发现自己感冒,所以关窗来防止父母生病,体现了他的体贴懂事。
C.小说故事情节简洁明快,看似平淡无奇,实则颇具匠心,在孩子生病后描写了父亲出门打猎的场景,以此来突出父亲的冷漠。
D.文中“原来从早上九点钟起,他就一直在等死,都等了一整天了。”是因为孩子误会了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间的区别。
5.海明威提倡在重压下所显示出的坚毅、勇气和自我约束的硬汉形象,本文如何去塑造沙茨的“小硬汉形象”?(5 分)
6.请结合文章谈谈海明威小说的语言特点。(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 题。
诗人虽远余光犹在
中西文化童子功


展开余下试题1928 年,余光中出生于南京,抗战时期,全家迁居重庆,父亲在城里办公。住在附近的二舅比父亲闲得多,于是他就成了余光中的古文先生。二舅家中藏书不少,余光中尤其爱看《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连“草船借箭”那一段的《大雾迷江赋》都读了好几遍。那时,同学之间互勉的风气很浓厚。巴蜀文风颇盛,民间历来重视旧学,可谓弦歌不辍。余光中的四川同学家里常见线装藏书,有的可能还是珍本,不免拿来学校炫耀,乃得陶渊明式的奇书共赏析的快乐。高中毕业时,余光中以优异成绩同时考取了北大和金陵大学。由于母亲和他从来就相依为命,孝子余光中遂放弃北大,选择了金陵大学外文系。金陵大学原属教会学校,英语是该校的强项,余光中后来能随心所欲地畅游于英文原著,与外文系的训练甚是相关。
1949 年,余光中转入厦门大学外文系二年级。在厦大的半年里,余光中英文水平突飞 猛进,他开始大阅读英诗。读诗之余,他也开始学写新诗。在这之前,余光中早已经读遍了几乎所有的中国现代新诗,所以,写起诗来起点就比较高。余光中后来称这是他去台湾之前最大的幸运:去台湾的时候,虽然手上没有带什么书,好在新文学运动以后最好的新诗他都已了然于心了。
诗情催化
1950 年余光中随全家来到台湾,进入台大外文系三年级。生活和学业基本安定后,诗兴便又勃兴起来。他的诗作在《新生副刊》《野风》等刊物上陆续刊登,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一个偶然的机会,台大的同班同学蔡绍班把余光中写的一叠诗稿拿去给梁实秋先生评阅。没想到,不久他竟转来梁先生的一封足足两页的信。第二天,余光中就央求蔡绍班带他去见一见梁先生。离开梁先生寓所的时候,余光中悄悄对蔡绍班说:“从今天起,我真的开始步入文坛了!”余光中的创作在这些日子里收获颇丰。
1953年,余光中入伍服役,任编译官。虽然编译工作十分繁忙,但余光中依然坚持创作,并在写诗之余也尝试写些散文。在他最早的一篇散文,同时也是他最早的一篇文学批判论文《猛虎与蔷薇》中写道:猛虎代表阳刚,蔷薇代表阴柔。余光中非常欣赏英国当代诗人西格里夫•萨松的一句话“我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因为这体现了余光中创作和做人的一个基本理想。
1972年,20 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里花了20 多分钟,写就了积压在他心底20 多年的《乡愁》。这首诗为余光中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引发全球华人共鸣,先后被选入教科书,时至今日依然是海峡两岸血脉相连的文化意象。桑榆之年,笔耕不辍在这半个世纪中,余光中笔耕不辍,无论从创作的质量和数量,还是从文学活动的多样性和影响力,余光中在当代中国作家中无疑都位居前列。虽然已是功成名就,但晚年的余光中一直在坚持写作和教学。2017 年,金光中重出《守夜人》和《英美现代诗选》两本英译增订本,大量增加新作或改动年轻时的诗作。在修订《守夜人》时,余光中已是89 岁高龄,但他对待诗文一如初见,每一个音节、每一个符号他都字斟句酌,这正是他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的体现。他还满怀雄心壮志地说:“我还有很多作品未出版,要搜集、校对,这都需要时间,再给我5 年到95 岁,我还要定一个5 年的工作计划,也就是这一年,余光中获得了百年新诗贡献奖——创作成就奖。在余光中(虚岁)90 寿诞生日会上,他幽默地表示,很多人好奇他岁数已大是否还在写诗、创作,他笑说:“你们怎么不问我还有没有呼吸呀?”显见在他心中,写作就像呼吸一样,是最自然而然的事情。
如今,诗人虽然远行,但余光永远都在。
(编摘自《文汇报•余光中传》、崔巍《余光中:<乡愁>不朽乡思不绝》,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1967 年,余光中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现代诗创作要发展得更为充实强健,他说:“必须超越‘第一人称的艺术’的狭隘诗观,向散文,甚至小说和戏剧中收复诗的诗土”。他后来提出的“适度散文化”的诗歌理论不但为余光中的诗歌多姿多彩的风格增光添彩,也提高了中国现代诗的表现力。这种突破文类、左右逢源的艺术实践,遥遥开启着后现代的精神。(节选自徐学《余光中传》)
②从诗歌艺术上看,余光中他作品风格极不统一,一般来说,他的诗风是因题材而异的。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中国日报网》)
③“曾经他在讲座上说过‘文学是闲出来的’我感同身受。”袁学慧说,现在中文系的学生很忙,经常忽略身边的东西。但余先生之所以能将“中大里的雾”“沙田的地貌”等用散文形式写出来,就是因为他很留意身边的一草一木。(中新社《港中大师生追忆余光中:诗人若近,人间似远》)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余光中在厦门大学读书时,不仅阅读了大量英诗,更是读遍了所有的中国现代新诗,这对他产生了很大影响,奠定了其后来创作诗歌的基础。
B.余光中到台湾安顿好后,诗兴开始勃发,他在《新生副刊》《野风》等刊物上陆续刊登了许多诗作,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其创作热情。
C.余光中认为,现代诗创作要想发展得更为充实强健,唯有从散文、小说和戏剧中汲取营养,后来提出了“适度散文化”的诗歌理论。
D.余光中任编译官时,工作虽然十分繁忙,但他依然坚持写诗,也尝试写散文,这是他把写作比作呼吸,坚持创作、笔耕不辍的体现。
8.文章主要在谈余光中的文学创作,但开头用大量文字介绍了余光中去台湾前的生活经历,为什么?(4 分)
9.余光中认为“文学是闲出来的”,这与他笔耕不辍、未曾闲过的一生是否矛盾?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理由。(5 分)
二、古文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陶璜,字世英,丹阳秣陵人也,仕吴历显位。孙皓时,交阯太守孙谞贪暴,为百姓所患。南中监军霍弋遣杨稷与毛炅、董元等自蜀出交阯,破吴军于古城,斩大都督修则、交州刺史刘俊。吴遣虞汜为监军,薛翊为威南将军、大都督,璜为苍梧太守,距稷,战于分水。璜败,退保合浦,亡其二将。翊怒谓璜曰:“若自.表.讨贼,而丧二帅,其责安在?”璜曰:“下官不得行意,诸军不相顺,故致败耳。”羽怒,欲引军还。璜夜以数百兵袭董元,获其宝物,船载而归,翊乃谢之,以璜领交州,为前部督。璜从海道出于不意,径至交阯,元距之。诸将将战,璜疑断墙内有伏兵,列长戟于其后。兵才接,元伪退,璜追之,伏兵果出,长戟逆之大破元等。元有勇将解系同在城内璜诱其弟象使为书与系又使象乘璜轺车鼓吹导从而行元等曰象尚若此系必去志乃就杀之。翊、璜遂陷交阯。吴因用璜为交州刺史。初,霍弋之遣稷、炅等,与之誓曰:“若贼围城未百日而降者,家属诛;若过百日救兵不至,吾受其罪。”稷等守未百日,粮尽,乞降,璜不许,给其粮使守。诸将并谏,璜曰:“霍弋已死,不能救稷等必矣,可须其日满,然后受降。使彼得无罪,我受有义,内训百姓,外怀邻国,不亦可乎!”稷等期讫粮尽,救兵不至,乃纳之。皓既降晋,手书遣璜子融敕璜归顺。璜流涕数日,遣使送印绶诣洛阳。帝诏复其本职,封宛陵侯,改为冠军将军。在南三十年,威恩著于殊俗。及卒,举州号哭,如丧慈亲。
(节选自《晋书-陶璜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元有勇/将解系同在城内/璜诱其弟象/使为书与系/又使象乘璜轺车/鼓吹导从而行/元等曰/象尚若此系/必去志/乃就杀之


展开余下试题B.元有勇将解系同在城内/璜诱其弟/象使为书与系/又使象乘璜轺车/鼓吹导/从而行/元等曰/象尚若此/系必去志/乃就杀之
C.元有勇/将解系同在城内/璜诱其弟/象使为书与/系又使象乘璜轺车/鼓吹导/从而行/元等曰/象尚若此系/必去志/乃就杀之
D.元有勇将解系同在城内/璜诱其弟象/使为书与系/又使象乘璜轺车/鼓吹导从而行/元等曰/象尚若此/系必去志/乃就杀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字是男子20 岁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 岁许嫁举行笄礼时取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一般对平辈或尊辈要称字。
B.监军指监督军队的官员,一般为临时差遣,代表朝廷协理军务,督察将帅。
C.表是古代臣下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文体,“自表”指自己上表呈请。
D.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礼记•曲理下》中规定:天子死曰薨,诸侯死曰崩,大夫曰卒,士曰不录,庶人曰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陶璜自表讨贼,力挽逆势。与杨稷及毛炅、董元等人交战时,虽因内部不团结而折损两将,而后成功夜袭董元,扭转了局势。
B.陶璜洞悉人心,善用谋略。陶璜识破伏兵,并善于用计,设计引诱解系的弟弟,致使董元杀掉部将解系,从而攻陷交阯。
C.陶璜宅心仁厚,百姓喜爱。杨稷的军队坚守不到一百天,陶璜便立即接受了他们的投降。在南方的三十年,深受百姓喜爱。
D.陶璜被迫归晋,仍获重用。孙皓降晋,亲笔写信给陶融,使其归顺,陶璜痛哭流泪,最终归附,皇帝下诏恢复他原来的官职。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兵才接,元伪退,璜追之,伏兵果出,长戟逆之,大破元等。
(2)皓既降晋,手书遣璜子融敕璜归顺。璜流涕数日,遣使送印绶诣洛阳。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 题。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①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②,故应难看梅花。
①(ruó)揉搓。
②风势:喻金人南侵,形势紧迫。
14.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 )
A.这首词写于词人早年,词中透露着词人采摘梅花的欢快和喜悦。
B.“常插梅花醉”这一句,点明词人因洁白的梅花、美好的爱情、幸福的生活而陶醉。
C.“满衣清泪”这一场景,点出词人满腹心事,泪洒衣襟。
D.“今年海角天涯”说明词人身在异地,但却对爱情异常向往,天涯海角追随爱情。
E.这首词构思精巧,词意含蓄,感情低沉哀婉。
15.该词通过梅花表达了词人不同人生阶段的感情,请详细加以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急流和瀑布在千沟万涧间发出的巨大声响,再次强调蜀道的山高路险。
(2)白居易有一首绝句《夜筝》,其中“弦凝指咽声停处”是《琵琶行》“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两句诗的化用。
(3)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快递行业中的大部分企业都已经转行或倒闭了,市场上只剩他们几家平分秋色。
②有的同学过去对语文学习不重视,到了高中才发现既要补欠账,又要学新知识,被弄得左支右绌,狼狈得很。
③某公司规定:虽来信续假,但又超过续假时间,继续超假,当时按久假不归自动离职处理。现不再予以处理。
④年过八旬的吴锦泉家中别无长物,却向受灾地区多次捐出自己通过磨刀攒下的辛苦钱,值得敬佩。
⑤2017 年8 月8 日21时19 分,四川九寨沟发生7.0 级地震,地震造成了诺日朗瀑布、大花海、五花海等多处景点破坏,造成了哀鸿遍野的景象。
⑥唐朝诗人王维被边塞的奇景震撼,写下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名句。无独有偶,宋代范仲淹在边塞军中也对这样的风光作过描写。
A.④⑤⑥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⑤⑥
1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京张高铁八达岭长城站总设计师吕刚说:“车站埋深大的原因主要是保护我国近代工业的象征——青龙桥车站人字形线路所致。”
B.央视《朗读者》是一档以明星名人读文章为主要形式的文化类节目,他们用一篇篇饱含深情的文章,带领观众感受那些无比动人的人物情态。
C.吴京执导的电影《战狼Ⅱ》毫无悬念的超过了周星驰执导的电影《美人鱼》,成功问鼎中国内地电影票房冠军。
D.蚂蚁短租对大部分人是比较陌生的,它是国内新兴的公寓民宿在线短租平台,它的房源类型包括独栋别墅、四合院、木屋、树屋等。
19.下面几种情境话语,恰当、得体的一项是(3分)( )
A.王教授的一席话惊醒了我们,虽然是千虑一得,也体现了他对我们的关怀之情。
B.为了表达对老作家的仰慕之情,小张致函道:“本世纪散文百家,您必能忝列其中。”
C.本人才疏学浅,刚才的想法也只是一孔之见,接下来还请在座的大方之家批评指正。
D.杨老师年过七旬仍然笔耕不辍,坚持创作,作为他的高足,我们感到既自豪又惭愧。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 个字。(6 分)
我也有一个问题,是这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且我也有答案,自以为经得起全球知识分子的质疑,那就是:“知识分子最怕活在不理智的年代。”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伽利略低头认罪,承认地球不转的年代,也是拉瓦锡上断头台的年代;是茨威格服毒自杀的年代,也是老舍跳进太平湖的年代。我认为,知识分子的长处只是会以理服人,__________________,他就没有长处,只有短处。
21.仔细阅读材料,按要求完成题目。(5 分)
办公室秘书王芳负责组织办公室会议工作。她在组织一次会议的时候,面临如下情形:
办公室科员小王来电话说他今天下午3点不能参加会议;
办公室副主任说不介意晚一点开会,把会议放在明天也可以,但明天10 点以前不行;
办公室科员小刘说明天才能从外地赶回来开会;
会议室明天已经有人预定好了,只有星期四能空出来。
最后,王芳把会议时间定在星期四上午11点。然后她向办公室主任请示该想法。假如你是王芳,请写下你的请示话语。(不超过70 个字)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有个四五岁男孩,平时总爱反着穿袜子,父亲有时帮他把袜子好好地穿上,他还要自己脱下来,再翻个面穿上去。有一次父亲生气地问他:“你为什么总要反着穿呢?线头露在外面,多难看!”没想到他竟理直气壮地说:“袜子是我在穿,不是穿给别人看的,线头在里面,会使我的脚不舒服,我当然要把袜子翻过来!”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 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017—2018 学年高一年级半期考试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福建省闽侯”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0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