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余下试题 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选自《唐才子传》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 B.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 C.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 D.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 13.下列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如绍圣、熙宁、元丰、贞观、康熙。 B. “寄言纨绔与膏粱”中的“纨绔”本指古代贵族子弟的细绢裤,后指富贵人家的子弟,含贬义。 C. 古代人都尊崇右,右尊左卑。如“位在廉颇之右”。官位前加“右”比“左”地位高。 D. 监生是国子监生员的简称,指明清两代在国子监读书的人。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母梦见太白金星而生下李白,所以李白的名字中有“白”字。李白天赋过人,才华横溢。 B. 贺知章很欣赏李白的诗才,感叹他是遭贬的仙人。李白后经贺知章的推荐,担任翰林供奉。 C. 在朝廷上下,李白都表现出放荡不羁的个性,这说明李白是个决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 D. 郭子仪曾有恩于李白。后来,李白受牵连下狱,郭子仪又请求用自己的官爵来赎免李白的死罪。 15.把下例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 (2)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四、诗歌鉴赏 对雪①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②。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 ②《世说新语。黜免》载:‚殷中军 (殷浩 ) 被废,在信安,终日书空作字。 1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用“多”写“安史之乱”带来的悲惨景象;用“独”写老翁一家只剩一人的情境, 抒发了诗人的悲凉之情。 B、 “瓢弃樽无绿” 一句写出了诗人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态, 表现了诗人困居长安生活 的艰苦。 C、第四联,诗人以殷浩自比,因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写着字,以此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 的忧虑、对离散的亲人深切牵挂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D、诗歌塑造了因国家动乱而滞留京城的一位贫寒交困、牵挂亲人、愁苦无奈、忧伤国事的诗人形象。 17、诗歌的颔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5分) 三、句子默写 6分 任选三题作答 18.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登高》中抒发诗人漂泊异乡,年老体衰之愁的诗句是:“ , 。” (2)《荀子.劝学》中, “ , ”两句表达了君子本性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的观点。 (3)《蜀道难》中写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 。” (4)韩愈在《师说》中认为师生各有所长,可以相互学习,并解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12分 乌乎纪事 季栋梁 天都山还顶着白雪,平地坡山里的雪却已消融了,地气涌动,春意盎然。羊开始脱毛了,生产队安排铰羊毛。 点了根烟,支书说:“你称上几斤羊毛擀条毡吧,毡这东西隔潮,预防关节炎,别到走的时候弄上一身病,到时埋怨咱乌乎人待你不好。” 我称了十五斤羊毛,支书说:“咱乌乎有毡匠,手艺高着哩,出去搞副业了,等他们回来。”正说着话,一老汉掮着一张弹棉花一样的大弓沿村巷走来。后来我知道他叫孙承运。 支书说:“你个老汉,说你你就出现了。” 老孙停下脚步,支书说:“咋放单了,你那口子呢?” 老孙说:“回家去了。” 支书说:“这时间咋回来了?” 老孙说:“我干大(干爹)救命哩。” 支书说:“回来了别急着出门,给老右擀两条毡,老右炕上没铺的。” 我说:“他的那口子……” 支书笑了笑说:“不是婆娘,是他的连手,六队的老哈,是个回回,擀毡是两个人的活计。两人从出徒到现在一起擀毡,几十年没分开过,他们是干弟兄。” 过了半月,老孙和老哈才来给我擀毡,我问老人咋样了,老孙说:“没了。” 擀毡这活让我感兴趣的是,从开始铺场子,他们就开始唱。 两人时说时唱,你一句我一句,还合腔。 我说:“他们没有成家?” 支书说:“两个都六十多的人了,年轻时候赶上乱世,命都顾不住,活下来都不易哩。解放了,太平了,可人老了,老孙娶过一个,没过上半年,跑了。” 擀一条毡得三天,待毡的水分蒸发干了,他们用两根小棍子一支,毡直立在那里。这是显摆他们的手艺。手艺一般的,擀出的毡这样是站不住的。 一日,公社干部老李来了,是来打前站的,说有个大领导要来视察,忆苦思甜。老冯、老尚两人忆完,老李不满意。支书说,再要找忆苦思甜的人难哩。会计说,把两个毡匠叫来,他们走南闯北眼望一辈子了,该是见过世面的,再说就让他们唱曲儿,哭苦曲儿。老李说,那叫来先试试。 支书说,先唱一遍听一下,他们就唱了一遍。老李说再唱一遍,两人又唱了一遍,老李说不错,就这。过了几日,大干部带着一帮人来了。开始忆苦思甜,老孙、老哈唱第一首还有些抖,唱第二首顺溜多了,还伴有动作。 领导对随行干部说,忆苦思甜就要这么搞,形式要活泼多样,他们唱得好,以后有忆苦思甜,让他们到省里来唱。麦收前,支书从公社开会回来,把老孙、老哈叫来说,全县要开忆苦恩甜大会,要你们参加,支书说,去了上个心,好好表现,这次是要选拔参加省上忆苦思甜大会的人才, 省上选拔上了,回来就把你们拨到县上吃皇粮去,那就跌到福窝窝里了。 然而,不久他们又回来了,支书说:“咋回来了?伙食不好?” 老哈说:“要说伙食好得很,一日三顿饭,应时应卯的。” 支书说:“那咋回来了?” 老孙说:“弄不了那活么。” 支书说:“咋弄不了?你们嘴能得不是横竖都能说能唱的,就那么说那么唱么。” 老哈说:“唱啥唱,那不合人家心意,人家写了稿子,我们又不识字,人家一句一句教,我们又记不下,人家就吼骂哩,锤头大的娃娃都在你头上戳指头哩。” 老孙说:“也不爱那么说那么唱,就像喊口号一样。” 支书说:“哈,这给你们挣光阴哩,连这点苦都下不了?” 老哈说:“也不是下不了苦,不自在么,把人管得,哪里都不让走,上街看个热闹都不成么,坐监一样。” 他们又要出门了,一个掮着大弓,一个背着包裹,一路说唱着穿过街巷,不时跟人们抬几句杠。 支书说:“唉,人不想路,路想人哩,匠人的路在路上哩。两个老人唱了一辈子,走了一辈子,见过多少世面,谁说他们过的不是好光阴呢,现在让他们干别的,不行呢。”
展开余下试题 支书去县上开会,回来说两个人去县上忆苦思甜,人家选上了老孙,没选上老哈,让老哈回,老孙留下来,老孙也不留,回来了,你说老孙留下了,老哈就放单了,咋办呢?擀毡是两个人的活计么。 (节选自小说《乌乎纪事》) 19.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小说开头为小说情节的展开描绘出了一个天气转暖、大地回春的景象,引出下文铰羊毛、擀毛毡的情节,暗示了小说的主题。 B. 支书让“我”擀条毡,表明支书怕“我”在乌乎受环境的影响得上一身病,从而影响自己在乌乎村民心目中的威望。 C. 领导对老孙、老哈的忆苦思甜很满意,后来得到了一次参加县里忆苦恩甜大会的机会,支书对他们表达了良好的祝愿。 D. 匠人的路在路上,基于这个朴素的道理,老孙、老哈选择了回来,继续自己东奔西走的闯荡生活。 20.老孙、老哈具有哪些形象特征?请简要概括。4分 21.失去留在县里的机会,你认为老孙、老哈是否过上了自己的好光阴?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6分 七、语言表达 6分 2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①____。作为花的杜鹃,又称山踯躅、山石榴、映山红,喜欢酸性土壤, ②_____,甚至不生长,因此土壤学家常常把杜鹃花作为酸性土壤的指示作物。作为鸟的杜鹃,又叫杜宇、子规、布谷,惯作悲啼,甚至啼出血来,从前诗人词客,常称之为“天地间愁种子”,像“杜鹃啼血猿哀鸣”“③________”等诗句中的杜鹃鸟就是悲愁的象征。 八、作文50分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上作出批示,要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回望历史,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者从自身做起,勤俭节约,将“一穷二白”的中国带入新的历史时期。铺张浪费绝非小事,只有杜绝“中国式剩宴”,才能进一步凝聚党心民心,实干兴邦,共圆一个“中国梦” 请以“厉行节约”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1 C 2 D 3 A 4 B 5 A 6 B 7 A 8 c 9.D 【解析】(从原文第1段中第3句可知“现代制度建设进程短、人性化设计意识弱、人口密度大”是“中国城市文明问题的根源”,这一根源又是“造成所谓‘素质论’迷局”的原因,而不是“中国式过马路”形成的原因。造成“中国式过马路”现象频发原因的分析见第2段,概括说是“行为博弈”和“心理上的安全优势”,而不是选项说的“现代制度建设进程短、人性化设计意识弱、人口密度大”。) 10.B 【解析】(文中只是将中国的红灯等待时间与德国、英国的红灯等待时间作了比较,不能以偏概全地说“比外国的红灯等待时间都要长。”) 11 B 【解析】(与此项对应的信息区是第4段末句,该句说的是“……才有利于疏导交通”,并没有说“有效地保证车辆通过效率,消除‘中国式过马路’现象”。而且,“消除‘中国式马路’现象”说法过于绝对。) 12.C 13.C 14.D 15.①高力士以此为羞辱,就指摘李白《清平调》中引用的赵飞燕的典故,用来激怒杨贵妃。皇帝每次想要给李白官做,贵妃总是阻止。 ②李白漫游到并州,见到郭子仪,感到此人非同寻常,曾解救过郭子仪的死罪。到这时,郭子仪向朝廷申请解除自己的官爵来赎免李白的死罪,于是皇上下旨把李白改判为流放夜郎。 16.A 应为用“独”写诗人自己(“老翁” )的处境。 17.诗歌第二联描写了黄昏云乱、风急雪紧的景象。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描写飞雪的状态,表现自己在战乱之中内心的悲凉;同时呼应诗歌标题“对雪”为下文描写室内景象和抒发诗人感情做铺垫,有利于突出诗歌忧国忧民的主旨。 19、C 20.①亲如兄弟:形影不离,谁也不能放单。②生活乐观,经历乱世,苦中作乐:边干活边唱。③走南闯北,见过世面。④擀毡手艺高超:擀出来的毡可以站得住。 21.二人过上了自己的好光阴。原因:①从县里回来,不听别人吼骂,自己想咋唱就咋唱;②从县里回来,可以过自己走街串巷、自由的擀毡生活,还能多见世面:③老孙不留在县里,就可以和老哈一起擀毡,在一起不分离,做永远的好兄弟。 22①杜鹃,花鸟同名 ②在钙质(或碱性)土中生长得不好 ③望帝春心托杜鹃 (42.49.2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