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344  2018-05-31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44]
江西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三模考试语文卷
江西师大附中 2018 届高三年级测试语文试题
命题:高三语文备课组 审题:高三语文备课组 2018.5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诗书礼乐到钟鼎彝器,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素来为国人所
津津乐道。然而一到谈及传统建筑,多数人不是一脸茫然,便是心怀遗憾。保存下来的 古建筑本就不多,往往还被岁月剥去了光彩,有几分“土里土气”,相形之下,欧洲古建 筑遍地开花,如风光片里古堡的坚固伟岸、教堂的华丽炫酷,让人如何与之一较高下? 此言差矣。
以中西古建筑最显著的对比,即材料上的土木和砖石为例。乍看之下,木质建筑简 朴,易朽,扁平,似乎很难与巍峨高耸的石头教堂一争高下。有人把这归咎于古人的技 术不行,或材料短缺。但事实上,中华大地并不缺石材,古代冶金技术的世界领先,石 料开采加工的器具也更先进。同时,老祖宗们并非完全不用石料修筑,譬如陵墓,在他 们看来,才是该用石头堆砌的。而从秦汉陵墓的空间布局、工程结构之精妙来看,早在 那个时代,我们的砖石建筑就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因此,对于砖石建筑,古人“非不能也,乃不为也”。就像中国传统绘画对散点透视 情有独钟一个样,形式和质料上的偏好,其实是一种文化选择。
追根溯源,审美偏好的出发点,还取决于人与环境的相处方式。欧洲建筑多以石砌, 呈竖向耸立之势,以求“飞升天国”的不朽。而中国建筑的外部形态,基本是横平舒展, 寄寓着华夏先民对土地的依恋。在中国古人心中,石头冰冷坚硬,缺乏生气,太过疏离 自然,至于寻常起居,则一定要置身于“生生之气”的土木之中,以求“天人合一”的居住理 想。
中西建筑在文化体系中的“地位”也不尽相同。在西方,建筑是主要的文化载体,法 国作家雨果就曾说过,“建筑是石头的史书”,一切艺术门类都须为建筑服务,绘画之, 雕刻之,咏叹之,摹写之,以图将其打造为“高大上”的永恒纪念碑。而古老的东方中国 就不这么看了:文字才是千古之承载,不朽之盛事。相比于文字上的“理想主义”,中国 人在对待建筑上体现出了充分的“实用主义”态度。
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就曾说过:“君子不器。”重道轻器,由是成为中国人精神上 的一抹浓重的底色。在传统文化里,精神远比物质更受尊崇。国人向来不求物质之长存, 即便建筑,也和世间万物一样都有新陈代谢、自然生灭。儒家倡导“卑宫室”,往往把“大 兴土木”等同于“劳民伤财”,更抑制了对建筑规模的奢华追求。
纵观世界历史,宗教信仰对于建筑技术的进步、人力物力的投入都至关重要。一座 哥特式大教堂的建造往往耗时百年,这样的不计人力物力的投入,只能是为神而非人服

务的。中国则不然,“敬鬼神而远之”。老百姓追求的是现世的幸福,土木之事也以现世
为重。连佛教传入中国后,也变得越来越世俗化:寺庙布局从以佛塔为中心渐渐演变为 以殿堂为重,似乎暗示着人们更倾向于在现实营造佛国净土;中国的重楼式佛塔,在全 世界更是独一无二,比之只能仰望敬畏的高塔,逐层登临更显亲近;到后来竟至“此心即 佛”,已无需以建筑或其他物质的渲染来吸引信徒了。
由此观之,中国古建筑的貌不惊人其来有自,完全不必妄自菲薄。传统文化真正的 精髓,不正在于精神的包容与意境的博大吗?


浏览完整试题(节选自周飞亚《建筑的“中国脸”与“中国心”》,2016 年 11 月 8 日《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与诗书礼乐、钟鼎彝器相比,中国传统建筑显得黯然失色,土里土气,令人遗憾。 B.中国古人对建筑采用的是“实用主义”态度,重视建筑的实用价值而轻观赏价值。
C.中国古建筑少用砖石而多用土木材料,体现了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居住理想。
D. 西方古建筑是为神服务的,故高大耸立:中国古建筑是为人服务的,故横平舒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从中华文明说起,顺势提出“中围传统建筑就是不如西方吗”的问题,并当即予以
否定。
B.文章主要从建筑材料、文化地位、宗教信仰等方面将中西古建筑进行对比,以揭示两者 差异。
C.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由表及里地进行分析论证,从而大大 增强了说服力。
D.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材料翔实,有力地论证了中国传统建筑优于西方古 建筑这一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在西方,建筑是主要的文化载体;但是在中国,文字才是文化的载体,建筑只不
过是物质器用。
B.中西方古建筑在形式和质料上的差异,看似审美偏好,实为文化选择,这是由自 然环境决定的。
C.中国传统文化重精神轻物质的理念,儒家“卑宫室”的观念,影响到古建筑的规模 与华丽程度。
D.佛教传入中国后变得越来越世俗化,从这个事实中可见百姓追求现世幸福,建筑 也以现世为重。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年三十夜的爆竹
竹林逸士 这些年,年三十夜几乎每年都是回乡下陪父母过。按乡下的说法,叫花子都有个年
三十夜,这普天同庆的日子,无论你贫穷、富有,生活在城市、乡村,是在自己的出生 地,或是流浪在异乡,在年三十夜,哪怕是远隔千万里的游子,都要不辞辛劳,奔赴自 己的家乡,与亲人们聚在一起,团团圆圆,开开心心过个热闹的年!
在我们那儿乡下,年三十夜吃年夜饭前先要祭祖,家家户户,堂屋香火前八仙桌上 摆上酒菜,焚香、化纸钱,对着祖宗牌位三叩九拜,然后放爆竹,但听得满村的爆竹声 在群山回响,此起彼伏,经久不息。更为热闹的时刻则是凌晨“开财门”。我们那儿的习 俗,年三十夜,吃过晚饭,约十点钟左右,每家每户都要大门紧闭,亲友串门只能从侧 门进出,称之为“封门”;到了凌晨一至三点,在堂屋里点上红烛,斟上美酒,焚香,击 磬,随着悠扬的磬声,化纸钱,祭拜天地,然后打开大门(即为“开财门”),燃放爆竹 烟火,迎春纳福,迎接新的一年到来。谁家的爆竹声响得久、烟火放得多,喻意这户人 家兴旺发达。一时间,爆竹声铺天盖地在群山回响,绵延不绝;黑暗的天空被焰火点亮, 璀璨夺目,把年三十夜推向高潮!
这几年回乡过年,有时我一个人回去,有时是带着妻儿回去;弟弟也偶尔带着弟媳 回去;父亲长年病着,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家里有个病人,气氛难免有些压抑,年夜饭 常吃得寡淡无味。斟上酒祭祀,遇弟弟也回去过春节的时候,为了烘托节日气氛,兄弟 俩也喝上三两杯,浅尝则止,索然无味。隔壁的其敏表哥每年年夜饭吃得早,这几年常 叫我去陪他喝酒,说与几个儿子喝不起兴,有我这个省城去的“客”,才能喝得尽兴。表 哥礼数繁多,先是与他喝几杯,再安排三个儿子、媳妇,甚至于孙子分头向我敬酒,最 后他还要作“总结”,几巡下来,常是一二十来杯酒下肚,让我醉意朦胧。这边还没喝完, 屋下的其兵表哥又来邀了,说年三十夜,我这个贵客不能只光顾一家,他家那儿怎么也 得去喝杯新年酒。又跟随着去,同样的礼数,“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喝得昏天 黑地,不知身在东西南北矣!
饭罢哪里还守得了夜,开得了“财门”,连有些串门来想见见我的寨邻都无暇顾及, 早早地就去见周公,任凌晨“开财门”铺天盖地的爆竹炸响,我昏沉沉地,一觉即到天明。
家父自 2007 年摔伤致残,行动多有不便,故土难离,不愿外出,母亲守着他;每年 回去,想到父母不辞辛劳把我们兄弟三人养大,到了老年,妹妹远嫁他方,我们兄弟又 在贵阳生活,家中只剩下他们两位老人留守,唯有寂寞相伴,心底未免郁郁于怀;前年 秋,家父因病去世,春节回去陪母亲,百年老屋,只剩下母亲一人,人去屋空,触目伤 怀,叫人情难自禁,唯有酒入愁肠,化作点点泪!
母亲去年已到贵阳与我一起生活,快要过年的时候说是要回乡料理些事,还吩咐我 别回去过年,她在乡下过完年即回来。因此,猴年的除夕,我没有回乡去,留在贵阳过。 年三十夜,与岳父母,还有岳父弟弟一家及襟兄等,一大家子人,满满的两桌席,酒也

喝了不少,幸而未醉。妻带着女儿在国外旅游,回到自己家里,我一个人守着空荡荡的
屋子,听那窗外新年的爆竹声阵阵炸响。 我是一只倦飞的鸟,此刻,故乡远隔千山万水之外,感知不到故乡年三十夜的欢腾。
城里人的爆竹是图个喜庆,也没个讲究,常是没来由地有一挞没一挞地乱放。 于是,在年三十夜,我一个人,听了城市半宿七零八落的爆竹声。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开头提及乡下关于年三十夜的说法,引出对家乡风俗的介绍,也为下文写作
者这几年回乡过年做好铺垫。
B.“唯有酒入愁肠,化作点点泪!”写出了作者对无法陪伴双亲内心充满了愧疚之情,也寄 托了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怀念。
C.作者把自己比喻成一只倦飞的鸟,而前文作者醉酒说“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作者觉得回乡来回奔波太累,自己也已经远离家乡,不想回乡。
D.文章前后写到年三十夜的爆竹,乡下的“铺天盖地”而城市的“七零八落”,前后形 成鲜明对比,凸显了身在城市作者内心的冷清。
5.第二段中,作者为什么要介绍家乡年三十夜的风俗?请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理解。(5 分)
6.作者笔下的“年三十夜的爆竹”有哪些丰富的意蕴?请结合文本进行概括。(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随着“无现金社会”的走近,传统商业银行纷纷发力移动支付,为了抢用户、夺回市


展开余下试题场,银行等支付机构可谓倾尽全力、不惜重金。你搞一个支付满 100 减 50 元,我就来一 个支付打五折;你送一个支付大礼包,我就给一个 10 倍积分好礼……
当然,作为正常市场竞争行为,银行等支付机构为消费者派发“红包”并无不妥;作
为移动支付的后起者,付出一些成本和代价争用户也不失为一种经营策略。真正值得思 考的是,这种砸钱买用户的做法能持续多久?在努力抢夺用户的同时,银行等支付机构 也要检视一下自己到底能不能留住用户、站稳市场,千万别陷入钱花光后就被用户遗忘 的窘境。
支付竞争要靠实惠,不能只想着坐地收钱。在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网络信用产品 免息甚至贴息提供支付服务的情况下,不少商业银行却还在旱涝保收地赚着信用卡年费、 短信通知费。
支付竞争要靠便利,不能只顾着扩张地盘。这是一个各种新技术比拼的试验场,指 纹支付、刷脸支付、声波支付都不算啥新鲜事了,而很多银行的移动支付产品,还在靠 输密码、插 U 盾甚至填写个人信息完成支付,用户体验怎么可能好起来?失去了便利性 和创新性,花再多钱跑马圈地也是白搭,很快会被消费者抛在脑后。
(选自《支付竞争不能只靠“薅羊毛”》,有删节)

材料二 由于移动支付体现出来的便利性,单纯就商业社会发展的自然趋势而言,“无现金社
会”无疑是一种趋势。不过,已经出现的趋势,并不能和“无现金社会”的真正到来画等号,
而两者之间的距离,甚至是超出想象的。 对于传统金融体系不尽完善的中国来说,移动支付的高速发展,让很多中国居民的
现金消费一举跨过了信用卡时代乃至 PC 时代,然而,对于真正走向“无现金社会”,这种 跨越实际上掩盖了一些障碍。首先,从普及的角度讲,相比移动支付对于智能手机存在
依赖,信用卡作为一种差异化显著的支付载体,理论上自有其优势,因此,如果信用卡 能够像移动支付一样得到充分发展,对于“无现金社会”的实现会是一种直接的推动。
更为关键的是,信用卡之所以能在中国全面推广起来,不仅与移动支付的出现有关, 更与传统金融机构的服务质量以及背后的金融体制有关,而发达的金融体系和网络、健 全的信用社会,才是“无现金社会”落地的关键。
就当下而言,在移动支付巨头的推动下、电商从线上走到线下的趋势之下,未来几
年,一些重点城市可能会无限趋近于“无现金城市”。虽然“无现金社会”的理想足够遥远, 但移动支付所引领的金融创新无疑正在缩短这一距离。更为乐观的一点是,至于实现百 分百的“无现金社会”,则不仅需要传统金融体系的根本性变革,更需要全面补足经济社 会的短板。 (节选自《移动支付和“无现金社会”不能画等号》) 材料三
如今移动支付越来越普及,“无现金社会”运动搞得轰轰烈烈,如今菜市场小摊、路 边小吃甚至乞讨的都挂出支付二维码,甚至有的商家为了方便只接受移动支付而干脆不 收现金,这么做合适吗?
央行相关人士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商家拒收人民币现 金属于违法行为,而拒绝银行卡、第三方支付等支付方式并不违法。在任何一个场景里, 如果只有一种支付形式存在,一定是国家主权货币——人民币。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巴巴旗下盒马鲜生的门店就只接受移动支付而不接受现金,而 且加入了“无现金联盟”,一度引发热议。但是,拒收人民币和拒收现金应该区分看待。 商家如果收取欧元、美元,不收人民币,属于拒收人民币的行为,违反《人民银行法》,
但是商家不收人民币现金,选择移动支付的结算方式,不等于不收人民币。
(选自《快科技》《拒收现金只接受移动支付违法》,有删节)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随着移动支付的勃兴,银行等支付机构可谓倾尽全力、不惜重金,纷纷推出各种 优惠措施。
B.移动支付竞争要靠实惠,与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相比,传统银行仍然有坐地收 钱之嫌。
C.由于移动支付的便利性,“无现金社会”无疑是一种趋势,但需要补足信用卡使用这一课。
D.根据相关法律,商家不得拒收人民币现金,但拒绝银行卡、第三方支付等方式并 不违法。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A.根据材料一,银行等支付机构为消费者派发“红包”无可厚非,是银行等支付机构
作为移动支付的后起者的一种经营策略和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B.移动支付就是一个新技术的比拼场,指纹支付、刷脸支付、声波支付都已付诸实 施,而银行的移动支付,仍要输密码、插 U 盾完成。
C.根据材料二,作者认为“无现金社会”和金融体制与金融机构的服务质量有关,健 全的金融体系、网络体系、社会信用是“无现金社会”落地的关键。
D.根据材料内容,尽管离“无现金社会”尚有距离,但凭借移动支付从线上到线下的 拓展,凭借其引领的金融创新,“无现金社会”指日可待,很快就会实现。
E.由材料三可知,对于拒收人民币和拒收现金应区分看待,商家选择移动支付的结 算方式而不收人民币现金,不等于不收人民币。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三则新闻时评在内容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4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伏湛字惠公,琅邪东武人也。湛性孝友,少传父业,教授数百人,成帝时,以父任为博.士. 弟.子.,五迁,至王莽时为绣衣执法,使督大奸,迁后队属正。更始立,以为平原太守。时仓卒 兵起,天下惊扰,而湛独晏然,教授不废。谓妻子曰:“夫一谷不登,国君彻膳;今民皆 饥,奈何独饱?”乃共食粗粝,悉分奉禄以赈乡里,来客者百余家。时门下督素有气力谋 欲为湛起兵湛恶其惑众即收斩之徇首城郭以示百姓于是吏人信向郡向以安。平原一境,
湛所全也。光武即位,知湛名儒旧臣,欲令干任内职,征拜尚.书.,使典定旧制。时,大 司徒邓禹西征关中,帝以湛才任宰相,拜为司直,行大司徒事。车驾每出征伐,常留镇 守,总摄群司。建武三年,遂代邓禹为大司徒,封阳都侯。时,彭宠反于渔阳,帝欲自 征之,湛上疏谏曰:“今京师空匮,资用不足,未能服近而先事边外;且渔阳之地,逼接 北狄,黠虏困迫,必求其助。又今所过县邑,尤为困乏。种麦之家,多在城郭,闻官兵 将至,当已收之矣。大军远涉二千余里,士马罢劳,转粮限阻,今兖、豫、青、翼,中.
国.之都,而寇贼从横,未及从化。渔阳以东,本备边塞,地接外虏,贡税微薄。安平之 时,尚资内郡,况今荒耗,岂足先图?而陛下舍近务远,弃易求难,四方疑怪,百姓恐
惧,诚臣之所惑也。复愿远览文王重兵博谋,近思征伐前后之宜,顾问有司,使极愚诚, 采其所长,择之圣虑,以中土为忧念。”帝览其奏,竟不亲征。时,贼徐异卿等万余人据 富平,连攻之不下,唯云:“愿降司徒伏公。”帝知湛为青、徐所信向,遣到平原,异卿 等即日归降,护送洛阳。其冬,车驾征张步,留湛居守。时,蒸.祭.高庙,而河南尹、司
隶校尉于庙中争论,湛不举奏,坐策免。六年,徙封不其侯,邑三千六百户,遣就国。
十三年夏,征敕尚书,斋择拜吏日,未及就位,因宴见中暑,病卒。赐秘器,帝亲吊祠, 遣使者送丧修冢。(节选自《后汉书•伏湛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时门下督素有气力/谋欲为湛起兵/湛恶其惑众/即收斩之/徇首城郭/以示百姓/于是


展开余下试题吏人信向/郡向以安
B. 时门下督素有气力/谋欲为湛起兵/湛恶其惑众/即收斩之/徇首城郭以示/百姓于是 吏人信向/郡向以安
C. 时门下督素有气力谋/欲为湛起兵/湛恶其惑众/即收斩之徇/首城郭以示百姓/于是 吏人信向/郡向以安
D. 时门下督素有气力谋/欲为湛起兵/湛恶其惑众/即收斩之/徇首城郭以示百姓/于是 吏人信向/郡向以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博士弟子,博士弟子即汉博士教授的学生。博士弟子经考核,一般可在郡国任
文学职务。
B. 尚书,中国古代官名,始置于战国,是掌管官职任免的官,地位逐渐重要,权势 渐大。
C. 中国,古代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一带,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文中指中 原地区。
D. 蒸祭,古代君王在一年中的四季举行宗庙祭祖仪式,文中的蒸祭是作为四时之祭 中冬祭的专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伏湛心念苍生,为政众信郡安。他任平原太守期间,与百姓同甘共苦,深得官民信任,
郡内得以安定,平原郡得以保全,伏湛起了重要作用。
B. 伏湛深受重视,并被委以重任。光武帝征召他做尚书、司直等重要职务,皇帝每每出 外征战,他常留京镇守,总管各部门,后来,他代替邓禹做大司徒,封爵阳都侯。
C. 伏湛招降异卿,劝阻皇帝亲征。贼人徐异卿等占据富平,连续被攻打不投降,只愿意 向伏湛投降。皇帝欲亲自征讨叛乱的彭宠,伏湛上疏劝阻,皇帝最终没有亲征。
D. 伏湛宦海沉浮,身后深享哀荣。他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也曾被免官,在担任尚书令 时,在被光武帝召见的宴会上中暑而死,光武帝亲临吊唁祭奠,派使者送葬修坟。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夫一谷不登,国君彻膳;今民皆饥,奈何独饱?
(2)安平之时,尚资内郡,况今荒耗,岂足先图?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4~15 题。

临江仙
陈克①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②。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 送老齑盐③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注】①陈克:南宋词人。②江城:指建康,今江苏南京。③齑盐:细碎的腌菜,这 里代指养老之处。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与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 开篇“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两句交代了危急的时局,点明感慨的原
因。
B.“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写出了一位虽落魄但壮心 未泯的诗人形象。
C.“送老”一词承上启下,上承 “十年”“岁华销尽”“疏髯”“衰涕”,下启“应吴兴”“孤影”。
D.“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两句,以景结情,营造出凄迷伤感的气氛,寄托了词 人难言的苦衷。
E. 这首词感情真挚,巧设意象,意境深美,语言清新淡雅,浅处皆深,读来韵味 十足感人至深。
15.词中寄寓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5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杜甫在《登高》中,由高到低写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 。
( 2 ) 《 师 说 》 中 , 强 调 了 从 师 是 为 了 学 道 , 和 人 的 年 龄 大 小 无 关 的 两 句 是 :
, ?
(3)在《马说》中,韩愈同情那些不遇伯乐而辱没在仆役手中的千里马,并指出这些千 里马最后只能落得“ ”的结局。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①中华五千年,兴亡万千事。每逢光.风.霁.月.之时,诗人们大多吟诵承平盛世的繁华,
每逢阴雨晦冥之时,诗人们大多悲唱忧国忧民的挽歌。
②他在自己生活都十分艰难的情况下,依然用微薄的收入资助山区贫困儿童。此项 义举,让人感动,纵使是木.人.石.心.,也忍不住泪流满面。
③成都人一直是“太阳的后裔”,只要一出太阳就倾.巢.而.出.,或去近郊骑行,或去赏
花喝茶,休闲的背后,体现的是生命最本真和舒适的状态。
④我知道这幅画并不值钱,但是敝.帚.自.珍.,一直舍不得丢掉。每当看到这幅画,我 都会想起一起历经磨难的战友,想起那段激情奋进的岁月。

⑤审理此案的法官认为,李某犯罪动机不是出于恶意,后来又有自首行为,考虑到
李某认罪态度良好,罪.不.容.诛.,最后仅被判处有期徒刑 10 年。
⑥十年磨剑,计.日.程.功.。在黎明的曙光即将到来之时,同学们更应该分清主次,统
筹安排,精心规划,把有限的时间用在最有“生产力”的地方。
A.①④⑥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②④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秦汉魏石刻书法艺术展增进了中日两国书法艺术家的友好往来,推动两国文化交
流起到了积极作用。
B.从 3 月 27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挂牌算起,截至 4 月 11 日,已有 11 个国 务院组成部门、机构和单位正式挂牌亮相,迎接新身份。
C.我国自主建设的北斗卫星全球组网稳步推进,应用也已走出国门,不仅服务亚太 地区,而且逐步向全球提供服务。
D.为了全面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国务院要求到 2020 年形成制度完备、监管有力 的治理格局。
19.对下列语句中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那些文字拙劣的、词不达意的、欠通的语句密密麻麻的,作者有点像是骑在“文字”
这匹未驯的马上,马乱蹦乱跳,把他掀下来了。 “‘文字’这匹未驯的马”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给抽象的事理以形象的解说,增强了语言 的生动性,同时也耐人寻味,给人以艺术享受。
B.南面,则是苍茫无垠的渤海,这万里长城,从燕山支脉的角山上冲下来,一头扎 进了渤海岸边,这个所在,就是那有名的老龙头,也就是那万里长城的尖端。 这句话中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方法,用“直冲下来”“一头扎进”给静态的“万里长城”以动态的
描写。语言表达既生动优美,新奇鲜活,又简洁明快,直截了当,激发了读者的艺术联
想。
C.你看那黑土呵,黑得这样油光光,乌亮亮,真叫人看不够,爱不够!我忽然想起 一句民谚,这样的土地,种上车杠能发芽,插下扁担会结瓜。
语段中引用的民谚运用了夸张和对偶的修辞方法,既生动地突出了土地肥沃、能种 出好庄稼的特征,又抒了发作者对黑土地挚爱的情怀,同时还增强了语言的对称美。
D.不是有无数人在讴歌那光芒四射的朝阳、四季常青的松柏、庄严屹立的山峰、澎 湃翻腾的海洋吗?不是有好些人在赞美那挺拔的白杨、明亮的灯火、奔驰的列车、崭新 的日历吗?
这里连用两个反问,并套用了排比,既起到强调语意、强化语势的作用,又使语言 表达跌宕有致,同时也抒发了强烈的感情。此外,还使语言富有整齐美和节奏感。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
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6 分)
当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上或表面时就会形成静电。 ① :正电荷聚集在某个 物体上就形成了正静电,负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上就形成了负静电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江西师大附”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4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