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单元练习

阅读:1011  2018-05-31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11]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第三单元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芳草鲜美(xiān) 此中人语云(yǔ) 为嵁为岩(kān)
B. 无人问津(jūn) 陶后鲜有闻(xiān) 卷石底(quán)
C. 为宫室(wéi) 八分有奇(qí) 可爱者甚蕃(fán)
D. 俶尔远逝(chù) 窈窕淑女(tiǎo) 参差荇菜(xìng)
【答案】D

2.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神情与苏、黄不属
B.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C.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D. 寻病终 寻向所志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的一词多义。要注意平时区别记忆。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A.类/相同;B.都是句末语气助词;C.特殊的/零数;D.随即,不久/寻找。故选B。
3.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诎右臂支船 B.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C. 左手倚一衡木 D. 舟尾横卧一楫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中的通假字的积累与识记。。要确定通假字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通假字的意思。A.“诎”,通“屈”;B.“有”通“又”;C.“衡”,通“横”;D.没有通假字。
4. 名句积累。
(1)《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源奇特优美的自然景物的两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2)青青子衿,___________ 。(《诗经•子衿》)
(3)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化用“临渊羡鱼”这一典故的诗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指出千山万水也不能阻隔朋友间的真情。
(5)《小石潭记》中表现溪水蜿蜒曲折、时隐时现的句子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答案】 (1). (1)芳草鲜美 (2). 落英缤纷 (3). (2)悠悠我心 (4). (3)坐观垂钓者 (5). 徒有羡鱼情 (6). (4)海内存知己 (7). 天涯若比邻 (8). (5)斗折蛇行 (9). 明灭可见
【解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第三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默写时,要注意缤、悠、徒、羡、涯、邻几个易错的字形。写完之后,要重新读一下诗句,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发生。
5. 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
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让我们学做藕的事业吧, 。
①把寂寞留给自己②把芬芳献给他人③以苦心孕育未来④以宽阔拥抱生活
A. ②①④③ B. ④②③①
C. ③②④① D. ①②④③
【答案】B

本题应依次填入②④③①,与A项相符。
6.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记”是一种文体,为记述事物的文章。《桃花源记》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B. 《核舟记》一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按照一定的空间顺序来说明,条理清晰,结构紧凑。
C. 《小石潭记》一文抒发了作者谪居生活的苦闷、抑郁和忧伤的情感。


浏览完整试题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可分为赋、比、兴三个部分。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学常识、课文内容、作者感情的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在日常读书与学习中,注意多积累,多背诵,这样才能轻松应对此种题型。D.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7. 巧对下联。
有一年冬天,苏轼和佛印和尚踏雪赏梅,佛印见景生情,脱口而出:“雪里白梅,雪映白梅梅映雪。”下面几个字是苏轼的下联。试根据对联的有关常识,重新排列这几个字,使它和上联对仗工整。
上联:雪里白梅,雪映白梅梅映雪。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风中绿竹,风翻绿竹竹翻风
【解析】此题考查拟写对联。对联一般分上下两联,上下联字数相同,相对应的词语词性相同,语义相关。“雪里白梅”可对“风中绿竹”,“雪映白梅”可对“风翻绿逐”,“梅映雪”可对“竹翻风”。应此刻拟写下联为:风中绿竹,风翻绿竹竹翻风。
点睛:此题考查补写对联。对联有以下几种要求:①字数相等。②句式一致。③词性相对。④结构相应。对联的上下联内容必须是相关的,上下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来共同表达一个主题,决对不能彼此孤立,各自为政,或是不能风马牛不相及,这是写作对联的大忌。
二、名著阅读
8.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1)选段中的“他”是名著《______》中的主人公。
(2)该名著的作者长于写人,善于调动各种手法塑造人物。选段主要采用哪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请结合原著,简要说说“他”的性格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骆驼祥子祥子 (2). (2)外貌描写。他最初是老实、坚韧、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的底层劳动人民,最后却变成一个自甘堕落、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的市井无赖。
【解析】试题分析:考生一方面需熟悉文学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另一方面需要对人物心理和性格有充分的了解,能够概括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名著的主要内容。
(1)根据积累得知材料写的是祥子的外貌。“他”指的是 祥子,选自于名著《骆驼祥子》,作者是老舍。
(2)本段名字是对祥子外貌的直接性描写。外貌描写的作用有:1.通过外在表现反映出人的喜好、身份、生活态度等,在人物刻画时又起到加强的作用。2体现人物性格的特征,对塑造人物的性格和形象可以起烘托作用。3.外貌描写是正面刻划人物的一种写作方法,主要是对人物的容貌、体态、神情和服饰的描写。对人物的外貌抓的好,就能很好地塑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这里主要是揭示祥子的相貌、性格等特点,加深读者印象。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A。
三、综合性学习
9. 根据要求写句子。
导游小张带着旅游团在一个风景秀丽的景点登山。行至半山时,一位老太太的衣服被路边的荆棘划破了,她蹲在那儿再也不愿意登山了。导游走过去,笑眯眯地对她说:“”老太太一听,脸上的愁云一下子就没有了,高高兴兴地继续登山。
想一想,这位导游到底说了什么话?请你把导游可能说的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答案】【示例】老奶奶,这儿的山水对您真有感情,这么多人在一起,偏偏只是跟您打招呼!
【解析】试题分析:老太太衣服被划破,心理定然不会好受,我们可以这样来劝说她。“老奶奶,这儿的山水对您可有感情呢,这么多人在一起,偏偏只是跟您打招呼!”“老奶奶,这里的风景这么好,上面的风景还要好啊,您只要坚持一下,就会有更多的惊喜等着您呢。”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点评:交际题的解答需要注意几点。情境对话时需要分析好情境,能注意说话的场合、说话人的身份、听话人的身份、说者与听者之间的关系等。表达时,要注意文明得体,要做到简洁准确、条理清晰,有的还要展示一定的文采。即要做到四有:“有礼”“有理”“有序”“有文采”。主题辩论和根据材料发表观点或演讲,能就适当的话题做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充足的论据,有一定的说服力。观点鲜明、论据充足、论述充分,还要注意论述的条理层次。即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四、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0. 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前四句所展示的画面。
11. 诗的后四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和心情?
【答案】10. 秋水涨满,与岸齐平,水天相接,浑然一体。水汽蒸腾,笼罩着云梦泽,波涛汹涌,摇撼着岳阳古城。
11. 运用了比喻和用典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希望出仕做官的愿望和无人引荐、求官不得的苦闷心情。
【解析】
10. 试题分析:描述诗歌画面,要先把诗歌的语言转换为一般的口语,如果是古诗换成现代白话文。然后再对其进行润色和加工,用优美的言辞将其叙述出来就可以了。语言一定要生动,不能仅仅是翻译,要进行合理的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动人的意境。一定要把烟波浩渺汪洋壮阔的景象描绘出来。
11. 试题分析:考查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类型及其对抒发感情的作用。“欲济无舟楫”是比喻修辞手法,诗人以“无舟楫”喻指自己向往入仕从政而无人接引赏识。“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是用典,表达了诗人既恋清高又想求仕而难以启齿的复杂细腻的心理活动,以及心焉向往,又怕无门的思想感情。诗人那种有志难酬而不得已为之的难隐之情溢于言表。
点睛: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分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拟人、烘托、动静、虚实、抑扬、用典等,修辞主要是比喻、拟人、对偶、借代、设问、反问等,一般抒情方式集中在整首诗歌或某一部分,表现手法和修辞集中在某一联诗句。答题时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


展开余下试题(二)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顺宗即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①,尤奇待②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③中,与之图事。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即罹窜逐④,涉履蛮瘴⑤,崎岖堙厄⑥,蕴⑦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节选自《旧唐书•卷一百六十》)
【注释】①用事:执掌政权。②奇待:器重礼遇。③禁:宫禁,帝王的住处。④罹窜逐:遭遇放逐。⑤涉履蛮瘴:经历蛮地瘴疠之苦。⑥堙(yīn)厄:指道路艰难。⑦蕴:积聚。
1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隔篁竹,闻水声 不求闻达于诸侯
B. 卷石底以出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C. 皆若空游无所依 似与游者相乐
D. 四面竹树环合 环滁皆山也
13. 把语段【甲】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4. 语段【甲】是怎样从侧面写出小石潭水“清”的特点的?请结合相关内容具体分析。
15. 结合语段【甲】【乙】的内容,分条概括语段【甲】作者感到“凄神寒骨”的原因。
【答案】12. D 13.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14. ①可以看到潭底的整块石头,写出了水的清澈。②水中鱼儿像在空中游动,写出了水的清澈。③日光直照到潭底,石上有鱼的影子,写出了水的清澈。
15. ①被贬之地荒远、凄清,“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②屡次被贬,政治失意,“即罹窜逐,涉履蛮瘴”,使作者心境凄凉;③小石潭凄清的环境,使作者联想到自己的遭遇,因而“凄神寒骨”。
【解析】选自《柳河东集》 作者:柳宗元 年代:唐
12. 本题主要考查点是一词多义。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A句意: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闻:听到。不企图飞黄腾达,使名声传播到诸侯诸侯之中,闻:使…听到。B句意: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出:露出。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犯的祸害。出:在国外。C句意: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游:游动。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游:游玩的。D句意: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环:环绕。环绕着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环:环绕。故选D。
点睛: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
13. 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斗,像北斗七星。蛇,像蛇。句意: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
14.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章写作方法的理解,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内容分析。写水的清澈集中在第一段,采用的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只要读懂文章不难回答。“皆若空游无所依”就属于侧面描写。
15.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主旨,联系实际,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原因。本题中学生理解到作者写作文章的背景和在文中是通过在写景中传达出他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回答问题。
东坡居士极不惜书,然不可乞。有乞书者,正色诘责之,或终不与一字。元祐中锁试①礼部,每来见案上纸,不择精粗,书遍乃已。性喜酒,然不能四五龠②已烂醉,不辞谢而就卧,鼻鼾如雷。少焉苏醒,落笔如风雨,虽谑弄③皆有义味,真神仙中人。此岂与今世翰墨④之士争衡哉?
(节选自黄庭坚《题东坡字后》)
【注释】①锁试:文中指东坡任主考官近两月间,不能与外界联络。②龠(yuè):古代容量单位。③谑弄:开玩笑,嘲弄。④翰墨:借指文章书画等。
16.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有乞书者(_______________)
(2)不择精粗(____________)
(3)书遍乃已(_____________)
(4)虽谑弄皆有义味(__________)
17.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然”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东坡居士极不惜书,然不可乞
A. 神游其中,怡然自得(《幼时记趣》)
B.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晏子使楚》)
C. 吴广以为然,乃行卜(《陈涉世家》)
D.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出师表》)
18.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然 不 能 四 五 龠 已 烂 醉
19. 翻译下列句子。
(1)正色诘责之,或终不与一字。
(2)性喜酒,然不能四五龠已烂醉。
20. 为什么黄庭坚称苏东坡是“神仙中人”?(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案】16. (1). ……的人 (2). 选择 (3). 停止 (4). 即使 17. D
18. 然/不能四五龠/已烂醉
19. (1)(他都会)神情严肃地责问求他书法的人,有时到最后也不给(他)一个字。(2)(他)生性好酒,然而喝上四五龠就会醉。
20. 为人率真(自己喜欢书法,从不给别人写;酒量不行,却要喝醉);书法技艺高超(酒醒后写的字潇洒飘逸)。
【解析】选自《题东坡字后》 作者:黄庭坚 年代:北宋
参考译文:
苏东坡平时极不吝啬自己的书法,但却不可求他写。凡是求他写的,他都会严肃地拒绝,有时到底也不给一个字。元祐年间他在礼部任职,每次来见到桌上有纸,他会不择好坏地在上面写,写完了才停止。他天性好酒,然而饮上四五龠便会醉,不管什么场地,倒头便睡,鼾声如雷。不久醒后所写的字落笔如风雨般潇洒,即使是开玩笑也是非常有意味的,真像是神仙中的人呀!这哪里是当世的书法创作者能与他争高下的呢?
1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文言词语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词语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意义和用法,这就要求学生能活学活用。注意识记“者(……的人)、择(选择)、已(停止)、虽(即使)”这些常在文言文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
17. 此题考查文言词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词语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例句“然”是连词,表转折,然而;A.形容词词尾,…的样子;B.代词,这样;C.形容词,正确;D.连词,表转折,然而。故选D。


展开余下试题18. 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主谓之间要停顿;谓宾之间要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关联词后面要停顿;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根据句意“然而饮上四五龠便会醉”来划分即可。
19.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记漏翻关键词语。注意以下关键词语的意思:“诘责”,责问;“或”,有时候;“喜”,喜好。
点睛:翻译文言句子是文言文的一个重要考点。翻译句子要把握的原则:1.语句通顺,成分完整。(注意翻译省略主语宾语时要补充完整,并添加括号。)2.落实字词,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方法是:吃透课内文言文,反复诵读,熟练掌握,再适当拓展。
20.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从文中相关的信息“东坡居士极不惜书,然不可乞,有乞书者,正色责之,或终不与一字”“性喜酒,然不能四五龠(已烂醉”“少焉苏醒,落笔如风雨,虽谑弄皆有义味,真神仙中人,此岂与今世翰墨之士争衡哉”可以看出苏东坡为人率真;书法技艺高超。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说 “正”
李建永
①每一个汉字的组成结构部分,往往都包含着丰厚的意蕴。“正”字由“一”与“止”构成,故其本义乃“守一以止”。东汉许慎《说文》讲:“正,是也。从止,一以止。徐锴曰:‘守一以止也。’”
②那么,“一”是什么?何以守“一”?
③《说文》讲:“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其大意与老子《道德经》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相近。我倒觉得,由于《易•乾卦》的六个阳爻(yáo),是由六个“一”组成的,因而“一”体现的正是《易•乾卦•文言》中阐释的“刚健中正”。故我认为,“一”的本义乃“刚健中正”。
④“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对生长于天地之间的人来说,“刚健中正”的“正”来自于“中”,正气来自于中气,中气源自养气,正如孟子所谓“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儒家讲正心诚意,修齐治平,就是从自身的“养中持正”做起,蕴藉涵养胸中之正气,氤氲醇化为道德、智慧和力量,不仅德润自身,裨益家庭,而且成就事业,造福人民。
⑤然而,理论不能只停留于理论阶段,理想也不能仅止于理想化。迄今为止,在塞北的许多村庄,每逢村干部换届选举以及其他事宜的投票活动,仍然沿用老辈人传法,画下一个个“正”字来计票,这种计票方式,倒不完全因为“正”字恰好五画方便记数,其注重并寻求的正在于“正”字所蕴含的传统政治文化意义。
⑥孔子曰:“政者,正也。”政治的全部要义,就在于一个“正”字。而“正”者“守一以止”,当“止”于“刚健中正”。“刚健”乃精诚坚守,一以贯之;“中正”乃公平正义,一身正气。至于“守一以止”的“守”,对为政者来说,既要求秉持公道正义,不越雷池半步的操守与坚守;亦包含我疆我理守土有责,对岗位事业的担当与使命。特别是各级机关单位的一把手——尤其是主政一方或一个方面的主官,“一”与“正”一身双荷,担子艰巨,责任重大,位高权重,影响深远,在其能否“守”“止”之间,不仅关乎一己之荣辱,同时还关系到一项事业的成败,关系到一方土地乃至一个系统的安危,“政”与“正”相较,多了一个反文旁,意为敲打、敲击、打击。所以,监督、约束、制约乃至惩治、法治、制裁等,也是为政者必须接受的要求。
⑦俗话说:“出家如初,成佛有余。”可见“止一”不易,“守一”更难;更何况有人明知故犯。倘若有的人——特别是官员,不甘“守”,不愿“止”,不肯“养中持正”以厚德载物,不能“刚健中正”以自强不息,必然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现实中有太多反面教材给人以警示:迷失航向、偏离正道、贪赃枉法、行险侥幸者,就会像俗语所言“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
⑧其实,做人做官,一个道理。
(选自2016年12月9日《人民日报》,有改动)
21. 请用自己的话归纳本文的中心论点。
22. 文章对“为政者”提出了哪些要求?
23. 文章对第⑦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析其作用。
24. 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怎样“养中持正”。
【答案】21. 人应刚健中正。
22. 秉持公道正义,不越雷池半步的操守与坚守;我疆我理守土有责,对岗位事业的担当与使命;接受监督、约束、制约乃至惩治、法治、制裁等。
23. 引用论证(引证法)。引用俗语,通俗地阐述了不坚守正义,就会产生严重后果的道理,进而论证了本文要坚守正义的论点,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性。
24. 要有正气,有责任与担当;要守正气,守住底线,不忘初心,不随波逐流;要接受别人的批评与监督,听取别人好的意见。
【解析】
2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首先对文章进行层次的花费,找到文章论述从几个方面着眼,然后概括段意,根据段意概括中心。注意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以及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的句子,从这些段落或语句中提取关键的词语作答。此题注意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正义、正气”作答。
22. 试题分析:信息筛选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23. 试题分析:议论文的主要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归纳论证、演绎论证、类比论证、因果论证、引用论证等,解答要结合原文分析作用。此题主要是道理(或引用)论证,使论证更有力,更具权威性。
24.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主观性试题。解答此类试题的答题格式一般采用“观点+理由”的格式,采用1+2或1+3的语言表达形式。即言简意赅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再用“比如”、“例如”之类的词语,结合题目用文中的一些看法作答,再结合实际分析,写两三句话谈谈理由,语言要通顺,表意要明确,尽量有文采。只要切合文题要求,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五、作文
25. 亘古至今,古诗一直都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也是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宝库中的精髓。它们就像我的一个亲密好友,伴我成长,使我受益。
请以“古诗伴我成长”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请补全题目再写作;②写出真情实感,600字以上;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人名等。如要出现,一律用“××”代替,否则扣分。
【答案】古诗伴我成长
花香,酒香,都化作古诗沁人心脾的沉香;清淡,浓郁,都成为我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相关:关于“人教部编版”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1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