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581  2018-06-04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81]
江苏省兴化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8年春学期期中学业质量测试
八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用时: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能最广泛反映生活的文学体裁是小说。小说的内容最为丰富,ōu gē美好、神圣、庄严,biān tà丑陋、污秽、邪恶……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成为小说表现的对象。


2.下列句中标点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
A.看了媒体发布的收视率报告,我们才知道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到底有多火。
B.他非常着急地问道:“怎么了,你?”我看着他那样子,扑哧地笑了起来。
C.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埋下了隐患?
D.“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人人绷紧安全这根弦,拧紧头脑中的“安全阀”,才能共同构筑护卫国家安全的坚实基础。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  
A.这个学校的共青团员,决心响应团委开展“阳光体艺”。
B.晚上9点了,还没有看到他的身影,我断定他今晚大约不会来了。
C.改版后的《新闻联播》,一改过去相对严肃的形象,显得更有亲和力,让人耳目一新。 
D.特快列车驶过大桥时,我站在窗前看到了正在桥头日夜站岗的战士。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①-⑥每题1分,第⑦题2分)
①为山九仞,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则孤陋而寡闻。
③________▲______,险躁则不能治性。 ④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
⑤古代诗文表情达意的手法多样。范仲淹《渔家傲》中 “__ __▲_ _,__ __▲_ __” 两句,运用暗喻和典故,真实地写出了守边将士思念家乡又更想抗敌立功的心理;刘禹锡《陋室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类比,表明自己拥有远大的志向,也要像古代名贤一样具有高洁伟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5.名著阅读。(6分)
(1)《水浒传》的作者是____▲____ (时代)人____▲____(人名)。这是一部描写古代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小说深刻地揭示了农民起义的根源是黑暗和腐朽的社会造成的“____▲____”。(3分)
(2)下列对于名著的表述的选项不完全正确的两项是( )( )
A.《小王子》的作者是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作者以孩子小王子的眼光,透视出成人们缺乏想象力、充满功利、爱慕虚荣和相互欺骗等等“劣根性”,表达了对金钱关系的批判和对真善美的讴歌。
B.“三打白骨精”中的孙悟空,是一个明辨忠奸、正义机智、勇敢善战、除恶务尽的形象。
C.保尔生命中三个重要的女人在小说中出场的顺序依次是达雅、冬妮娅和丽达。
D.《水浒传》一书中108将好汉中第一个出场的人物是史进,因为他的肩臂胸膛纹了九条龙,人称九纹龙。
E.“林冲水寨大并火”中林冲杀了气量狭小的王伦,推举深得大家推崇的及时雨宋江做了山寨的头领。
6.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8分)
兴楚学校积极响应兴化教育局的号召,开展了“寻找古诗词中的科学”为主题的“深度阅读”活动。
【读书倡议】下面是兴楚学校在本次活动中发出的倡议。(2分)
(1)倡议书格式上有一处不规范,请指出来并修正。(1分)

(2)请为倡议书补写一条内容。(1分)
【寻秘探幽】有同学在读书活动中搜集到了以下的两诗句,请你说说从中探究到的物候现象的规律。(4分)


浏览完整试题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李白《塞下曲》)
你的探究发现: ▲
B.梅熟迎时雨,苍茫值小春(指农历三月)。(柳宗元《梅雨》,写于广西柳州)
南京(指成都)犀浦道,四月熟黄梅。(杜甫《梅雨》,写于四川成都)
三时(指农历五月)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舶趠风。(苏轼《舶趠风》,写于浙江湖州)
注:柳州、成都、湖州的地理位置依次往北。
你的探究发现: ▲
【课堂演讲】为全面展示本次“深度阅读”的活动成果,学校举行了读书报告会。假如你是主持人,你在活动现场所作的开场白是 ▲ (2分)
二、阅读理解。(共60分)
(一)阅读杨巨源的《折杨柳》一诗,完成第7题。(6分)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注释】①选自《全唐诗》,“折杨柳”,乐府歌曲名。杨巨源,唐代诗人,字景山。
②曲尘丝:指颜色如酒曲般细嫩的柳叶。
7.(1) 全诗写了哪些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自选角度,赏析诗歌的最后两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杨震暮夜却金》,完成8~11题。(14分)
杨震孤贫好学,明①欧阳《尚书》,通达博览,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教授二十余年,不答州郡礼命②,众人谓之晚暮(晚暮:年纪老了,出来做官太迟了),而震志愈笃。邓骘闻而辟③之,时震年已五十余。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④,道经昌邑,故(从前、原来)所举荆州茂才⑤王密为昌邑令,夜怀金十斤遗震。震曰:“故人(老朋友我)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密愧而出。
【注释】①明:精通。②州郡礼命:州郡的聘请任命。③辟:征召(某人做官任职)。④当之郡:当他到郡上任时。之:上任。⑤茂才:秀才。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众人谓之晚暮( ▲ ) ②而震志愈笃 ( ▲ )
③夜怀金十斤遗震 ( ▲ ) ④密愧而出( ▲ )
⑵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邓骘闻而辟之
A.拔山倒树而来(《幼时记趣》) B.好逸而恶劳(《治水必躬亲》)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湖心亭看雪》)
9.用“/ ”按要求标出下面两句的朗读停顿。(2分)
(1)时 震 年 已 五 十 余(主语和谓语间停顿)
(2)不 答 州 郡 礼 命(动词和宾语间停顿)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河中石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选文中的杨震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述。(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生活中的辐射》,回答12~14题。(10分)
①前两天,一条微博意外成为网络热门话题。网友发帖称,“天哪,楼里有家人,貌似媳妇怀孕了,说WiFi有辐射,影响他家媳妇的健康,逐家逐户敲门叫我们不要用……今天已经敲了4次门了。”该微博被很多媒体转发。
②WiFi辐射成为公共议题,舆论当然不是乐在戏谑这位“中国好老公、好老爸”,而是指望藉此给大众科普一下辐射常识。因为随着WiFi的普及,各种“想当然”的担心还真不少,臆想出的危害足以拍成系列科幻片。
③事实上,辐射一般可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包括核辐射、X射线等,危害较大;非电离辐射则包括紫外线、可见光、手机、电脑、高压线、变电站、手机基站、电视广播等产生的电磁场,危害性较弱。人们通常所说的“电磁辐射”属于非电离辐射,但有时张冠李戴,就带来了心结般的“辐射恐惧症”。
④生活中的电磁辐射的量级很小,比用于治疗肿瘤所需要的辐射量差了上亿倍的量级,比一次CT则差了近万倍。WiFi其实与手机信号没有本质区别,都属于微波。目前尚无科学依据表明它会破坏人体DNA或蛋白质结构。
⑤再说了,辐射对人体伤害一般是两种效应:一种是辐射量达到一定程度与级别,另一种是长期在辐射环境下的累积作用。生活中电磁波辐射量,只有24小时不停地暴露在这种辐射环境下,长期累积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⑥这几年,网上网下盛传仙人球、龙舌兰是“防辐射利器”,防辐射背心更是成了天下孕妇的“标配”。只是,专家早就提示,类似说法纯属商家炒作,都是忽悠。
⑦对辐射危害采取合理防护,这是公共安全的底线。但如果一味将辐射妖魔化,恐怕只会因噎废食。眼下,我们身边的辐射源确实越来越多。然而现代生活注定离不开辐射,只须坚持“辐射防护与安全最优化”原则,既不掉以轻心,也不杯弓蛇影。平日里,了解电器辐射参数指标,适度远离辐射中心,理性关注,科学防护,辐射其实也不是洪水猛兽。
12. 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辐射一般可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人们通常所说的“电磁辐射”属于非电离辐射,对人体没有危害,完全不必担心。
B.辐射对人体伤害一般是两种效应:一种是辐射量达到一定程度与级别,另一种是长期在辐射环境下的累积作用。
C.网上网下盛传仙人球、龙舌兰是“防辐射利器”,纯属商家炒作,不足为信。
D.对辐射危害采取合理防护,这是公共安全的底线。
13.根据本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5分)
(1)本文第①段由一条微博谈起,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段划线句子,运用了 ▲ 和 ▲ 的说明方法,把生活中的电磁辐射量和治疗肿瘤所需要的辐射量以及CT的辐射量进行比较,具体说明了 ▲ 。(3分)


展开余下试题14. 现代生活注定离不开辐射,你的同学小明也患上了类似文中的“辐射恐惧症”,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劝他放下心理包袱,正确对待生活中的辐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不畏苦寒,自得其芳》一文,回答15~17题。(10分)
①一位朋友对紫苏情有独钟,遂买了几盆回家,经常浇水、修枝。然而,待紫苏长成后,却始终不闻其香。朋友不禁感慨:看来有些“关心”实属多余。
  ②同为紫苏,置身野外,香味清爽而持久;放于室内,照顾有加,反而失去了芬芳。植物的这种特性,与人的职业发展规律颇有几分相通之处。俗话说,马厩里养不出千里马。从艰苦环境中历练出来的人,经过反复摔打、磨炼,其工作能力、心理素质往往更胜一筹。并且,在这些人看来,困难既是挑战的同义词,也是成功的垫脚石;不回避眼前的苦,恰恰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
  ③无论从事何种行业,唯不畏苦寒者,方可自得其芳。对于党员干部来说,不惧艰险、不辞劳苦,情系百姓、为民服务,牢牢扎根基层一线,才能丰富阅历、增强本领,赢得群众的认可。当年兰考风沙最大的时候,“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带头去查风口、探流沙,用心血浇灌出绿荫成片的焦桐树;海南乐东县委书记林北川,总是天不亮上班,天黑了还没下班,找最难的事去做、找硬骨头去啃,引领边陲贫苦山乡大变样。正是依靠无数党员干部带头“自讨苦吃”,一件件大事水到渠成,一个个难题迎刃而解,干群间的距离也因此大大拉近。
  ④通向成功的道路不会平坦,在前进过程中遭遇困难或挫折,总是难免的。但正如宝玉没有雕琢难以成器,火石不受摩擦不能产生火花,人生如果不经历一番艰辛、不挑战一次苦难,也难以燃旺生命的火炬。科学家南仁东带着300多幅卫星遥感图,对1000多个洼地进行比选,走遍西南山区上百个窝凼,最终找到“天眼”最适合的建造地点。一家国外天文台在他逝世后发文哀悼:“我们怀念他的勇往直前和对天文学的热情。”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砥砺攻坚克难的坚韧意志,不惧任何艰难险阻,一往无前地迈向目标,我们就能收获更多的精彩与自信。
  ⑤“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世界上没有无解的挫折,也没有过不去的沟坎。当我们习惯在逆境中积蓄前行的力量,或许就会发现,原来你比自己想象的要强大得多。
15.根据全文内容,请根据全文内容,简述本文标题的好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第④段划线句子运用了 ①▲ 的论证方法,把 ②▲ 比成宝玉需要雕琢、 ③▲ ,生动形象地论证了 ④ ▲ 的观点。(4分)
17.请结合选文内容分析①-③段的论证思路。(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赵廷河的《天寒又见梅花开》一文,回答18~21题。(20分)
①也许是受古代文人的影响,我一直喜欢顶霜傲雪的梅花。
  ②进入腊月,天寒地冻。太阳挂在空中,很明艳,却总好像放不出一点热量的光芒。一排排落尽树叶的杨树树梢吱吱地奏着寒冷的冬曲,更加衬托出寒彻刺骨。街上行人渐稀,都给寒冷的北风逼仄到温室里去了,只剩下一天一地的寒潮。这时日,一场大雪铺天盖地的降临,那真是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天寒又见梅花开。我家室内阳台上的那株腊梅又开花了。正所谓“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寒舍内腊梅花瓣纷纷扬扬张着,俨然薄薄的红唇,有些不胜娇羞的样子,抿着嘴,红着脸,各尽其志,散发着馨香。深吸一口,就吸进了梅花诗意盎然的气息。
  ③到过广州南雄梅岭的游客或许知道,在梅关古道南坡的“半山亭”旁,安放着一块勒石,上面镌刻着何香凝的一首《咏梅》诗:“南国有高枝,先开岭上梅。临风高挺立,不畏雪霜吹。”初绽的梅花让何香凝想到北伐战争的艰难曲折和革命志士的坚定的革命精神。1926年12月7日,何香凝来到广东大余县时,正值冬日,梅岭为大雪覆盖,只有红白的梅花盛开,美丽的景色深深吸引了何香凝,以致她在岭下等船时,又独自返回梅岭观赏。梅花傲立雪中,悄然开放,何香凝感慨无限,赋诗一首《重游大庾岭》:“十月重观岭上梅,黄花笑雪傲霜开。梅兰菊竹同时会,羡煞庾山独占魁”。表达了自己相信革命终有一天要胜利的信念。
  ④见过梅花绚丽灿烂之后,会让人放下那些沉重的心事。“飘零到此成何事,结得梅花一笑缘”。感受了梅花的孤清高洁,见过梅花报春而后隐去,这些,与人的品性如此相融,一切的疲惫、烦忧、离愁都暂时隐退,心里盈满的就会是春的消息。梅开与不开,也总会让人生发缤纷的联想。“乱写梅花纵复横,千株万株虬如铁。”这是当年武将彭玉麟看梅的感觉。“霜月正高花下饮,酒阑长啸过梅关。”陈元晋对月饮酒后,酒壶一甩,吼着嗓子走向了梅关,这是文人的感觉。清代著名词学家张惠言的水调歌头(五首之一):“我有江南铁笛,要倚一枝香雪,吹彻玉城霞。”“香雪”,指梅花,他说我有江南的铁笛,我要靠近一枝香雪的梅花,而且要“吹彻玉城霞”,使我的笛声一直飘到天上,飘到“玉城”的云霞之中。张惠言说,因为我受了感动,所以我要让铁笛声音一直传到天上的玉城,让那玉城上的云霞都受到感动,这是多么美好的理想啊!
  ⑤我赞美梅花,我崇尚梅花高洁的品格。由此,我联想起一位同学向我讲述他单位一位女同事孝敬公婆的感人故事。故事的女主人叫王梅,在高密一家金融部门工作。一听她的名字,就让人想到梅花,她的人品犹如梅花。那是去年冬天梅花盛开的时节,她的年已80岁的婆婆被摔倒跌成重伤造成骨折,卧床不起,需要照顾。她的85岁的公公因腹部主动脉血管瘤,亟需手术治疗。这当儿,工作上一向要强的王梅,一边劝身体还在养病的丈夫,一边联系潍坊人民医院需手术治疗的大夫。等到潍坊人民医院进行手术,已是腊月二十三小年了,公公作为85岁高龄虽然手术成功,但身体极度虚弱。三天后,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公公拉尿在床,都由她一个人收拾,不明内情的病人家属夸这位老人有个“好闺女”!过年回家后,需要24小时看护,这副重担又几乎全部落在了这位柔弱的女子身上。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对王梅来说,“公婆就是俺爹娘”。在她看来,“照顾好公婆,才是俺做儿媳的本分呢!”有同事这样赞美她道:“王梅心中有大爱,困难面前不言败;伊人心中有大德,绚丽梅花朵朵开!”
⑥别样梅花别样情。辗转斗室,静观梅花,无言诉说着倾慕,尽情享受着心灵的纯净安然。此情此景,我的情牵梦绕,我的心中充满了浓浓的春意。
18.请阅读第④段,分点简述梅花给人带来的影响。(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根据要求,回答下列两小题。(6分)
(1)请简要分析第②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这段文字运用了 ▲ 和 ▲ 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 ▲
的情态,突出其凌寒开放的不屈精神,表达了作者的 ▲ 。


展开余下试题(2)请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分析第③段的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文章以“天寒又见梅花开”为标题有哪些作用?请分点简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并回答问题。(6分)
【链接】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 (茅盾《白杨礼赞》)
(1)本文中的第⑤段与链接材料在写法上都运用了 ▲ 的表现手法。(2分)
(2)请简析这样的设计在各自文章中的表达效果。(4分)
本文第⑤段: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链接材料: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60分)
22.生活中,“幸福”并不都是轰轰烈烈、激荡人心的。更多的时候,它可能显得细切微小,难以察觉。
请以“属于我的小幸福”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 不少于600 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2)书写工整规范。
八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30分)
1. 讴歌、鞭挞(4分,每字1分)
2. C(2分)(选择疑问句只要用一个问号)
3. C (2分) (A缺少宾语中心语;B“断定”与“大约”表述矛盾;D不合事理,快速行驶的列车上不可能看到战士在桥头“日夜”站岗。)
4.(8分) 书写工整,每空错一字即扣1分,扣完为止,不多扣。
①功亏一篑 ②独学而无友 ③淫慢则不能励精 ④断肠人在天涯 ⑤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浊酒,本是乳白色的米酒,这里也暗喻心情重浊。燕然未勒:用的是事典。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公元89年,东汉将军窦宪打垮匈奴进犯,乘胜追击,“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而还。所以“勒石燕然”就成了胜利的代名词,而“燕然未勒”就是“战事未平,功名未立”的意思。“燕然未勒归无计”,意思就是抗敌的大功还没有完成,回家的事就不能去计议了,表现守边将士以国事为重的爱国感情),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5.(6分)(1)(3分)元末明初,施耐庵(作者名错一字即扣1分),官逼民反。(2)(3分)C(出场顺序是冬妮娅、丽达、达雅)、E(推举晁盖) (选对1项得2分,选对2项得3分)
6.【读书倡议】(2分)(1)缺少倡议单位,应在日期上方补出:兴楚学校(1分,指出未修正扣0.5分)
(2)开展比较阅读、举行诗词大会等。(意对即可)
【寻觅探幽】(4分)A、物候现象受高低因素的影响,越往高处,温度越低,花儿开得越迟。(2分,不关注术语,意对即可)B、物候现象受南北因素(纬度)影响,梅雨到来的时节是从南往北依次推迟。(2分,不关注术语,意对即可)
【课堂演讲】(2分)称呼1分,点明主题1分。
二、阅读理解(60分)
7.(6分)(1)(3分)水、杨柳、马、春风(答到2点即可给2分)。表达了诗人依依惜别之情(1分)。(2) (3分)示例1:运用拟人手法(1分),将春风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风吹拂杨柳的情景(1分),表达了惜别之情(1分)。示例2:运用比喻(1分),把自己比成折下的柳枝,送行者比作春风(1分),表达了难舍难分之情(1分)。示例3:化无情为有情(1分),诗人把无情的春风写得情意绵绵(1分),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1分)。
【赏析】折柳赠别的风俗始于汉人而盛于唐人。《三辅黄图》载,汉人送客至灞桥,往往折柳赠别。传为李白所作的《忆秦娥》“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即指此事。这首诗虽未指明地点,细味诗意,可能也是写灞陵折柳赠别的事。
诗的开头两句在读者面前展现了这样的场景:初春,水边(可能指长安灞水之畔)的杨柳,低垂着象酒曲那样微黄的长条。一对离人将要在这里分手,行者驻马,伸手接过送者刚折下的柳条,说一声:“烦君折一枝!”烦者,劳也,是行者向送者表示谢意。这一情景,俨然是一幅“灞陵送别图”。
末两句“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从语气看,似乎是行者代手中的柳枝立言。在柳枝看来,此时此地,万物之中只有春风最相爱惜,虽是被折下,握在行人手中,春风还是殷勤地吹拂着,真是多情啊!诗句以物比人,蕴含深情。柳枝被折下来,离开了根本,犹如行人将别。所以行者借折柳自喻,而将送行者比作春风。意谓,只有您如春风殷勤吹拂折柳那样,带着深沉真挚的感情来为我送行。只有您对我这个远行人“最相惜”呀!这层意思正是“烦君折一枝”所表现的感激之情的深化和发展。诗人巧妙地以春风和柳枝的关系来比喻送者和行者的关系,生动而贴切,堪称巧比妙喻。
这首诗是从行者的角度来写,在行者眼里看来,春风吹柳似有“相惜”之意与“殷勤”之态,仿佛就是前来送行的友人。这是一种十分动情的联想和幻觉,行者把自己的感情渗透到物象之中,本来是无情的东西,看去也变得有情了。正如宋谢枋得评此诗时所说:“杨柳已折,生意何在,春风披拂如有殷勤爱惜之心焉,此无情似有情也。”这种化无情之物为有情之物的手法,是我国古典诗歌所常用的,如唐元稹《第三岁日咏春风凭杨员外寄长安柳》云:“三日春风已有情,拂人头面稍怜轻。”宋刘攽《新晴》诗曰:“惟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都是移情于物,我国古代文学评论称为“物色带情”(《文镜秘府论•南•论文意》)。这不是一般的拟人化,不是使物的自然形态服从人的主观精神,成了人的象征,而是让人的主观感情移入物的自然形态,保持物的客观形象。
我们说末两句耐人寻味,主要是采用了巧比妙喻和物色带情的艺术手法,这正是此诗成功之处。
8.(1)(4分)①说,认为 ②更加 ③赠送,赠给,给予 ④惭愧,羞愧
(2)(2分)D(表承接)(A表修饰;B表并列;C表转折)
9.(2分)(1)时 震/ 年 已 五 十 余(主语和谓语间停顿)
(2)不 答/ 州 郡 礼 命(动词和宾语间停顿)
10.(4分)(1)老朋友我是了解你的,你不了解我,这是怎么回事呢?
(2)如同他说的那样,果然在几里外找到了石兽。
11.(2分)围绕“学问渊博、安于教书生活、廉洁自律”来回答,答到2点即可。
【翻译】杨震从小没了父亲,生活贫苦但爱好学习,精通欧阳《尚书》,眼光透彻,知识渊博,儒者们为他编了这么句话:“关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江苏省兴化”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8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