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265  2018-06-07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65]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赤峰二中2015级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
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 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 请按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无破损。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本题共3小题,9分)
文学作品的外在形态历来多种多样,划分方式也难以归一。在这里,根据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现实的不同反应方式,我们把文学作品分为现实型、理想型和象征型三种类型。
在中国,《诗经》可以说是现实型文学的源头。《诗经》以赋、比、兴为基本艺术表现方法。比兴中含有一定的象征因素。但就总的倾向看,《诗经》具有突出的写实精神。其后,《史记》、杜甫的诗作、白居易的诗作、明清小说等等,体现出现实型文学的基本特征。班固认为《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是“实录”之作;白居易主张“以似为工,以真为师”,“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曹雪芹也强调“实录其事”。这些观点说明了现实型文学的基本创作原则。从理想型文学来看,《楚辞》最早体现了其基本倾向。《楚辞》既有现实的抒写,也有寓意象征,但更主要的是奇异的幻想,表现出一种超现实的理想精神。其后,李白诗作狂放奇幻,超然于生活之上,纵横于仙境之中。《西游记》、《聊斋志异》、《牡丹亭》等都体现出幻想奇异、超越现实的特征。再看看象征型文学,《庄子》中的寓言与神话,以幻想形象暗示难以捉摸的人生哲理、哲学精神,带有突出的象征意味。在以后的体现禅趣的山水诗作中,通过水光山色、阴晴变幻写出自然、人生意境,追求“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暗示耐人寻味的哲理禅意。王维的一些诗作即如此。柳宗元《西昆酬唱集》的托物言志的咏物诗也不同程度地体现了象征型文学的某些特征。
西方最早的文学古希腊神话、史诗和戏剧,也初步具有了三种文学类型的基本特征。神话主要是幻想的产物,但当时的人们就是这样认识客观世界的。荷马史诗在神话传说基础上把人神化,又使神具有人的性格,表现了人们借助想象征服自然、支配自然的愿望与要求,既具有浓厚的理想精神,又生动真实地反映了“荷马时代”的社会现实;古希腊戏剧中也有大量的作品是从农村酒神祭礼和民间滑稽戏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这个时期的文学同时也带有一定的象征色彩。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中人物悲剧的死亡,既是宿命的,也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在西方中世纪文学中,宗教文学广泛运用象征手段,其整个形象体系也是一种总体象征。英雄史诗描写英雄人物战胜妖魔鬼怪,歌颂民族祖先的业绩。骑士传奇描写爱情、荣誉、忠诚、奇遇,富有奇幻浪漫情调。
三种文学类型的形成,是人类文学创作活动的产物。在作为文学类型发展初始阶段的古代文学活动中,各种文学类型的基本结构形态已经初步形成并日趋完善。
(摘编自《文学作品的类型与题材》,有删改)


浏览完整试题1.下面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学作品虽然外在形态多种多样,但都是反映创作主体对于现实的反应的意识形态。
B.早在中国古代文学活动发展的初期,现实型、理想型和象征型文学就已初步形成了。
C.像王维一类的山水田园诗人心怀哲理禅意,他们通过描写自然来展现各自人生意境。
D.在中国诸多现实型的文学作品中,只注重写实的《诗经》可成为其佼佼者和代表者。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提出三种文学作品类型后,通过中、西古代文学的作品反映其特征并对其发展历史对进行了说明。
B.文章借助诸多例子论述了文学类型的基本特征,也反映出它们常对立统一、共存于同一作品中的事实。
C.第二段中所举作品都很具代表性,旨在说明各文学类型在中国的发展史及其基本特征。
D.第三段写希腊神话、骑士传奇和古希腊悲剧主要是为悲剧人物具有象征性提供论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从《西游记》和《荷马史诗》等作品可以看出,理想型文学的形象往往是虚构的、超越现
实的。
B.在古代文学活动中,中国和西方的文学作品在具体内容上虽有差异,在类型上却有相通之
处。
C.由于宗教因素,西方神话、史诗、戏剧等文学作品在表现理想性、现实性的同时,也都具有神学性。
D.在人类文学类型发展的初始阶段,各种文学类型经常结合在一起,没有完全获得各自独立的形态。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本题共3小题,14分)
静夜品瓷
程应峰
夜静时分,忽地就想到了景德镇,想到了多年前不经意打碎的一只来自景德镇的薄胎青花瓷瓶,想到了曾经读过的一首诗,想到了诗中所写的“一根白发,掉落在洁白的瓷盘上,牵动心中万千愁绪”的情景,这情景,竟然一直存留在我的记忆之中。
都是因为瓷器。瓷器这东西,每一道工序都是一个故事,每一片温润都是一种情怀,每一缕光泽都闪烁着离奇的色彩,它总是古色古香、不著痕迹地将生活的美和好嵌入一个人的生命。
我有两次抵达景德镇的经历,一次是在梦里,一次是在梦外,这两次都披着夜色,悄悄的,静静的,没有喧闹和喧哗,但我却分明听见质地优雅的瓷器的声音天籁般传来。这声音,沾染着浓重的人文气息,漫溢华宇,贯穿古今,美轮美奂,直入心扉。
就像大都市总是陷落在繁华里一样,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景德镇总是陷在瓷器里。这里的花盆是瓷的,灯杆是瓷的,景观是瓷的,图案装饰也是瓷片镶嵌而成。比比皆是的商铺,摆放着五花八门的瓷器,旅馆、饭店、广场、游乐园,哪里都泛现着瓷器的光泽。那些看起来无处不在的,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瓷器,总是旗帜鲜明地撞入眼帘,令人心怡而感叹。就像有人说的,景德镇的瓷,比汉语里的词还要多得多哩。
灯影笼罩下的瓷都,是值得慢慢品味的。无须外在的叩击,这满街满巷遍布的瓷,就可以层层叠叠地在心中回响起来,回响起千年的美丽和沧桑。如此美妙的去处,如此美妙的音韵,是值得在静夜、在灯影月色里、在行云流水处细细品味的。
走过一家乐器店,我看见了各种瓷乐器:瓷排箫、陶埙、瓷琴、瓷二胡、瓷唢呐、蓝斑腰鼓等等,令人目不暇接。我不知道它们究竟能散发出怎样不同凡响的音韵,但在我的想象中,它们一定有着或厚重,或悠远,或美丽多姿,或情意绵绵的音韵,这音韵,有着不可抵御的诱惑力。
回转,静坐宾馆大堂,入目的博物架上,“荷花碗”、“旋纹樽”、“荷叶口瓶”……在声光电的策动下呈现出古朴、娴雅、沉静、大气之神韵,那优美的形态、别致的釉色、含蓄的花纹生动而传神,教人观之再三,不舍移步离去。是啊,最美的瓷器如淑女,最精致的瓷器如少女,就算在幽幽暗暗里,明明灭灭中,也能感受其晶莹剔透的质地,滑润如玉的釉面,以及迷离状态下所具有的神秘温润的气息。这聚集着东方女性纯洁、温柔、细腻、内敛品性的瓷器啊,究竟蕴涵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生命美丽?透过眼前的瓷器,所能体验的,除了窑变的神奇,还有空明无尘的人间趣味。
无论读瓷还是听瓷,都需要慢慢慢慢地品。用心品了,就能品出它的源远,品出人类卓越的智慧,品出属于它的春花秋月,品出它所承载的历史蕴含。用心品瓷,可以让人沉入或清新或愉悦或凝重的人生境界里,继而在思想的枝丫上,长出簇新的可以自由飞翔的芽叶来。
(选自《文学与人生》,有删改)
4. 下列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以“夜静想到一只薄胎青花瓷瓶”与“一根白发,掉落在洁白的瓷盘上”诗句开头,既呼应题目,又增添文化气息。
B. 文中多处运用比喻,如“就像大都市陷落在繁华里一样”、“最美的瓷器如少女”,起到了化抽象为具体的作用。
C. 文章开头从夜静时分想起瓷器写起,然后展开梦里梦外听瓷与读瓷的经历,随之触发人生的思考,构思巧妙,感情真挚。
D. 文章总体上运用了象征手法,字面上写品瓷,实际上是借品瓷写人生,强调人们要像品读瓷器一样品读人生独特的滋味。
5. 请结合全文简析文章结尾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5分)
6. 从全文看,作者静夜品瓷品出了哪些韵味?(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注】本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设计实施的中国教育追踪调查。调查在全国范围内抽取28个区县的112所城乡学校、438个班级、19487名初中学生作为调查样本,调查对象包括学生、家长、老师及学校领导。
(摘自《光明日报》2016年8月18日)
材料二:
父母都在外地的留守儿童最多,占51.7%,其次是父亲外出的,占40.2%,母亲外出的最少,占8.1%,但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在各个方面的问题最突出。他们生活习惯更差,网络不良行为更多,意外伤害更多,对留守生活的负面体验也更高;学校表现更糟糕,遭受欺负的比例更高;在自我接纳和人际交往方面,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表现矛盾,他们觉得自己更有用,同时也觉得别人比自己运气好;他们觉得自己更受人欢迎,但不愿意和别人谈话聊天;他们认为自己的好朋友更多,但无助感最强。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威尔对亲子依恋的研究结论是:心理健康最基本的要求在于婴儿应该有与母亲(或稳定的代理母亲)之间的连续不断的温暖、亲密的关系。他深信,早期依恋特征对个体后期发展有重要影响,而且早期依恋的发展是不可逆的,一旦错过关键期,儿童依恋难以重新建立,个体会出现情感不稳定的状况,面对挑战时也容易出现易怒情绪。


展开余下试题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虽然面临学习生活中的重重困难,对现在生活的满意度最低,但他们没有放弃对自己和生活的信心,仍旧表现得积极向上,他们中有94.4%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比父亲外出的高2个百分点;有87.8%对未来怀有希望,比父母外出的高6.3个百分点。
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打工父母跟孩子见面和联系次数存在“临界点”,即每年见面4次,每月联系4次,不到这个次数,孩子的心理状态比不见面、不联系的情况还差。
“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撩拨效应’,如果完全没有联系,孩子不会再指望从父母那里得到支持和帮助,遇到问題会去寻求其他人。反之,如果联系紧密,孩子会指望得到父母支持。此外,当每年见面次数超过9次,每月都有联系时,孩子的心理状态基本能够达到正常孩子的水平。”北京师范大学李亦菲教授说。
(摘自《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存在问题及对策的调研报告》及《工人日报》2016年7月)
材料三:
对于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关爱保护有了国家层面的制度,2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了基层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关爱、保护留守儿童的职责,首次提出了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台帐的制度,一人一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并且规定了台帐的主要信息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通过定期走访、全面排查后掌握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情况、监护情况、就学情况;乡镇政府组织的重点核查;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在工作中发现农村留守儿童脱离监护单独居住或失踪、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或不履行监护责任、疑似遭受家庭暴力或虐待、疑似遭受意外伤害或不法侵害等情况的,应当在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告。
(摘自《中国青年报》2016年2月16日)
材料四:
僵化的户籍制人为地把人画地为牢,把人们固定在户籍地,这才是留守儿童大量存在的制度性原因。很多人不去要求政府改革户籍制度,而要求政府投入更多的人力与财力去关注留守儿童,希望更多公益机构去关怀帮助留守儿童,这不是舍本逐末吗?如果改变了产生留守儿童的制度,也不需要政府投入这么多资源了,纳税人也可以节省一大笔钱;如果户籍制不变,恐怕再多的政府投入,再多的公益人士也无法解决问题。
(摘自黄凯平《留守儿童的伪问题与真问题》)
7.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面是(3分)
A.根据调查可以看出,只有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比父母都在外地的留守儿童在各个方面的不良表现是最突出的。
B.打工父母与孩子见面和联系的次数越多,孩子的心理状态越好,不见面和不联系情况最差。
C.如果想要让孩子的心理状态基本能够达到正常孩子的水平,每年父母与孩子见面的次数要超过9次。
D.针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国家出台的《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对他们有关爱和保护的作用。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美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威尔的研究结论表明,婴儿只有与母亲之间有连续不断的温暖、亲密关系,才会心理健康。
B.对于儿童的成长来讲,早期依恋的发展是不可逆的,一旦错过关键期,儿童就不能再建立儿童依恋,并且情感会不稳定。
C.从材料一的调查情况可以看出,无论男生还是女生,农村留守儿童的身高与城市儿童和随迁儿童的相比都要低。
D.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和父亲外出的留守儿童相比,前者对现有生活的满意度低,但对未来却更怀有希望。
E.要求政府投入更多的人力与财力去关注留守儿童,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根本办法在于改革户籍制度,不要用僵化的户籍制度约束人。
9.结合材料分析,如何才能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4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苏易简,字太简,梓州铜山人。易简少聪悟好学,风度奇秀,才思敏赡。太平兴国五年,年逾弱冠,举进士。太宗方留心儒术,贡士皆临轩覆试。易简所试三千余言立就,奏上,览之称赏,擢冠甲科。解褐将作监丞。雍熙二年,与贾黄中同知贡举。易简幼时随父河南,贾黄中来使,尝教之属辞;及是,悉为同列。
淳化元年,丁外艰。易简续唐李肇《翰林志》二卷以献,帝赐诗以嘉之。他日,易简直禁中,以水试欹器。上密闻之,因晚朝,命取试之。易简奏曰:“臣闻日中则昃,月满则亏,器盈则覆,物盛则衰。愿陛下持盈守成,慎终如始,以固丕基,则天下幸甚。”会郊祀,充礼仪使。先是,扈蒙建议以宣祖升配。易简引唐故事,请以宣祖、太祖同配。从之。知审官院,言初任京朝官,未尝历州县,不得拟知州、通判。诏可。改知审刑院,俄掌吏部选,迁给事中、参知政事。至道二年,卒,年三十九,赠礼部尚书。
易简外虽坦率,中有城府。由知制诰入为学士,年未满三十。属文初不达体要,及掌诰命,颇自刻励。在翰林八年,太宗遵旧制,且欲稔其名望而后正台辅,易简以亲老急于进用,因亟言时政阙失,遂参大政。
蜀人何光逢易简之执友也尝任县令坐赂削籍流寓京师会易简典贡部光逢代人充试以取赀易简于稠人中屏出之。光逢遂造谤书,斥言朝廷事,且讥易简。易简得其书以闻,逮捕光逢,狱具,坐弃市。易简以杀光逢非其意,居常怏怏。母薛氏以杀父执切责之,易简泣曰:“不谓及此,易简罪也。”及易简参知政事,召薛氏入禁中,问曰:“何以教子成此令器?”对曰:“幼则束以礼让,长则教以诗书。”上顾左右曰:“真孟母也。”
选自《宋史•苏易简传》
1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蜀人何光逢易简之/执友也尝任县令/坐赂削籍/流寓京师会/易简典贡部/光逢代人充试以取赀/易简于稠人中/屏出之/
B.蜀人何光逢/易简之执友/也尝任县令/坐赂削籍流寓/京师会易简典贡部/光逢代人充试/以取赀易简于稠人中/屏出之/
C.蜀人何光逢/易简之执友也/尝任县令/坐赂削籍/流寓京师/会易简典贡部/光逢代人充试以取赀/易简于稠人中屏出之/
D.蜀人何光逢易简之/执友也尝任县令/坐赂削籍流寓/京师会易简/典贡部/光逢代人/充试以取赀/易简于稠人中屏出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冠,源于周朝的“冠礼”是中国古代的成年礼。古代男子一般二十岁要行“冠礼”,女子一般十五岁要行“笄礼”,以示成人。
B.丁艰,即丁忧,指遭逢父母的丧事,子女礼须持丧三年,官员须停职守制。丁外艰,旧指父丧或承重孙祖父之丧;丁内艰,则是指母丧或承重孙祖母之丧。
C.削籍,指削除官籍中的名氏,籍,指做官名册。革职,只是革去现有职务,有重新起用的可能;削籍,则意味着除名,意味着永不录用了。
D.弃市,是一种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犯人暴尸街头的刑法。古代死刑种类众多,如车裂、腰斩、枭首、墨、刖、大辟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苏易简聪明好学,二十岁就考取进士,才思敏捷,临殿复试时,很快完成了三千字的答卷,后来,他和曾经教他作文的贾黄中一同主持贡举考试。


展开余下试题B.苏易简的才能得到皇帝的赏识,他续写《翰林志》,皇上赐诗嘉奖;皇上认可他关于郊祀和京中朝官任用的建议,让他掌管吏部选官,升为参知政事。
C.皇上听说苏易简好奇心强,喜欢“欹器”这件事后,劝诫他要“慎终如始”,不要玩物丧志。苏易简在翰林任职多年,太宗准备等他名望大了再委以重任。
D.挚友何光逢因贿赂丢官,客居京城时替人代考,被苏易简清除出来,于是怀恨在心,捏造谤书,因苏易简的举报被定罪诛杀,苏易简因此受到母亲的指责。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易简所试三千余言立就,奏上,览之称赏,擢冠甲科。解褐将作监丞。(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召薛氏入禁中,问曰:“何以教子成此令器?”对曰:“幼则束以礼让,长则教以诗书。”上顾左右曰:“真孟母也。”(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浣溪沙•和无咎韵【注】
陆游
懒向沙头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夕阳吹角最关情。
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客中无伴怕君行。
【注】①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年)闰十一月至次年正月,陆游与韩元吉在镇江相聚,那时,陆游是在镇江通判任上,韩元吉则是来镇江省亲暂住。两位朋友相聚两月,彼此唱和的诗词作品共有三十多首。
14.下列对这首词的 ,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玉瓶”指酒瓶,首句是说因为将要与友人分别,词人就邀约友人一起话别、喝酒。
B.“夕阳”是所见之景,“吹角”是所听之声,视听结合,定格离别的画面。
C.“吹角”点出了词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正与金对峙。
D.尾句中的“客”指词人自己客居镇江,“无伴怕君行”点出诗歌写作主题。
E.词人与友人彻夜谈心赏景,直到窗外渐明,在分别之际,两人互赠诗文。
15.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3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正面描写箫声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 _________ ”。
(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能够体现当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关注民生、关心百姓的执政理念的诗句是“ , ”。
(3)《庄子•逍遥游》指出,“ ____________ , _________ ”, 就像倒在堂前洼地上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错误的一项是(3分)( )
①这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家庭成员个性各异,但都互敬互爱,大家相处得一团和气,连口角都很少发生。
②在中央电视台推出的重磅法治节目《今日说法》上,主持人的开场白犹如晨钟暮鼓,引起了观众的深思。
③工匠精神的核心是专注与恒心,而不是泛而不专。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就是工匠精神,这样才不会歧路亡羊。
④一场误会让他与老师反目成仇。近日,他专程上门表达歉意,程门立雪,最终以诚意获得了老师的原谅。
⑤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补鞋子、修钢笔等许多曾与人们生活休戚相关的老行业正逐渐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
⑥他喜欢安静的棋类运动,对热闹的纸牌游戏也来者不拒;欣赏通俗的流行歌曲,对庄重的交响乐也甘之如饴。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④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作为以服务公众为主的教育资源,现代博物馆应该充分发挥其社会服务职能,不仅要鼓励寻常百姓常来欣赏,更要让学者精英来雅玩品鉴。
B.我们应当永远保持对古代文明成果的尊重和珍惜,学习经典古诗文,有助于激发我国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吸引世界各国人民的高度关注。
C. 为设计一款既符合青年人口味,又能适应市场需求的手机游戏,他查阅了近一年的资料,还进行了大量的用户调查,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D.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以“发展中的电影、多样性的文化”为主题,旨在以电影为纽带,促进丝路沿线各国文化交流,传承丝路精神。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木桶存在“短板”,怎么办?对木匠而言,有两种办法,要么换一块, ① 把短的那一块加长补齐。相对而言,“换”意味着前功尽弃, ② 成本高, ③ “补”工序比较简单、成本比较低, ④ 就有了“补短板”一说。 ⑤ ,现实生活中的“短板”是客观存在的,是无法替换或抹去的, ⑥ 只有“补”这一种方法:补齐或补好。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或者 还 又 于是 况且 因此
B 要么 且 而 因而 如果 那么
C 要么 且 而 于是 况且 因此
D 或者 还 又 因而 如果 那么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药剂产生抗药性的原因大致有两种: ① 。例如,镇痛药吗啡作用于脑神经细胞中被称为阿片受体的蛋白质,起到镇痛的作用。但是,不断使用吗啡,会导致阿片受体蛋白数量减少。结果是,投入和以前同样量的吗啡, ② 。二是药物的代谢速度加快。药物基本上被肝脏的酶改变了分子的形状而失效。那么,连续服用同一种药物,代谢此种药物的酶的量就会增加,因此, ③ ,导致药物起不到作用了。
21.下面是一封推荐信,其中有的语言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四处来并加以修改。(4分)
推荐信
××大学招生办:
兹有我校高三(一)班阳光同学,拟参加你校自主招生考试。该生学习成绩显著,综合素质优良。一直荣任我校晨曦文学社社长,热爱文学,爱好写作,曾在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并有多篇大作发表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上。希望该生能得到你校文学院的垂爱,特此推荐。
××中学
2018年3月19日
① 改为
② 改为
③ 改为
④ 改为
四、作文(6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暑假快到了,小明打算约几个朋友一起出去旅游。可是在商量去哪里的时候,几个人发生了分歧,有的想去国外感受异国情调,有的想去大城市领略都市风采,有的想去风光秀丽的自然圣地呼吸新鲜的空气,还有的想去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历史名城去访古探幽,大家争论不下,求教于阅历广泛、游历天下的小王,希望他能给出好的建议。
如果你是小王,你会给出怎样的建议?为什么?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自拟标题,不要套作和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A 2.D 3.C 4. B 5. 内容上: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思想比作嫩芽枝丫,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品瓷能让人更深层地体会人生的境界,让人们的思想自由。②表达了文章的主旨,品瓷就是品人生。 结构上:①点题(照应题目)②总结全文
6. ①品出了生活的美和好;②品出了沾染着贯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内蒙古赤峰”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6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