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297  2018-06-07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97]
山东省昌乐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二次模块检测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
从国与国双边的命运共同体,到区城内的命运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两年多时间里,国家主席习近平60多次谈及“命运共同体”,深入思考事关人类命运的宏大课题,展现出中国领导人面向未来的长远眼光、博大胸襟和历史担当。
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源自中华文明历经沧桑始终不变的“天下”情怀。从“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处世之道,再到“计利当计天下利”“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价值判断……同外界其他行为体命运与共的和谐理念,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基因,薪火相传,绵延不绝。新时期,中国人民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追求的不仅是中国人民的福祉,也是各国人民共同的福祉,关于命运共同体的传统理念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
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领导人基于对世界大势的准确把握而贡献的“中国方案”。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经济全球化让“地球村”越来越小,社会信息化让世界越来越平。不同国家和地区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国家之间,过时的零和思维必须摒弃,不能只追求你少我多、损人利已,更不能搞你输我赢,一家通吃。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
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生动实践,从致力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到不断拓展全球伙伴关系络,从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到真实亲诚的对非工作方针,再到共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从抗击埃博拉病毒到也门撤侨行动,再到尼泊尔强震救援……中国不仅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更敞开胸怀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快车”共享发展机遇,以实际行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中国智慧,贡献中国力量,同世界各国合作共赢。
合作共赢,就是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超越种族、文化、国家与意识形态的界限,为思考人类未来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给出了一个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
有人将地球比作一艘大船,190多个国家就是这艘大船的一个个船舱。世界各国只有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承载着全人类共同命运的“地球号”才能乘风破浪,平稳前行。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年03月02日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思考人类未来,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习主席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并提出可行的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


浏览完整试题B.人类命运共同体,实际上就是合作共赢,同舟共济,在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中谋求本国的发展共同体。
C.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建立更加平等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增进人类共同利益。
D.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不受种族、文化、国家与意识形态的限制,不同国家和地区你我一体,荣辱与共。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中心,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它的重大意义和价值。
B.文章第二段论述了命运共同体产生的历史渊源,并由此指向了它的历史意义。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命运共同体的意义,彰显了中国领导人的担当。
D.文章第四段列举事例证明中国以实际行动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的贡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领导人基于对中华文化的思考和对世界大势的把握提出的。
B.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正确的义利观,摒弃国家之间过时的零和思维,实现义利共赢。
C.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中国智慧,贡献了中国力量,深入思考了事关人类命运的宏大课题。
D.世界各国只要坚持合作共赢、相互尊重、共同发展,承载着全人类共同命运的大船就能破浪前行。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今日刮哪风
赵德发
早晨起床,走上阳台,耳边常常飘来一句发问:“今日刮哪风?”
刮哪风?不好判断。因为城里高楼林立,已经将风削成散兵游勇,在街上乱蹿。即便风势很大,在地上摇动树木,在天上摆出云阵,让我看明白了,我却没办法报告了。因为,我身后不是老家的屋子,我父亲不在里面。这句发问,其实是我的幻听。
“今日刮哪风?”父亲在世时,早晨常用这话问自己、问家人。他从屋里出来,第一件事就是抬头看天,侧眼看树,问上这么一句。如果母亲和我们兄妹有在院里的,就学他的样子,观察片刻,做出回答。如果院里无人,父亲就自问自答。“南风。”“北风。”“东风。”“西风。”
问这干嘛?判断天气。是晴,是雨,心中有数。哪个季节刮哪风,都关系到天气。当日天气如何,适合干什么活儿,不适合干什么活儿,父亲会做出安排。天气如何,还会关系到更长久更重要的事情,譬如旱涝,譬如丰歉,譬如温饱,馨如生死。他当村支书二十年,要操心的事情很多很多。
当然,判断天气,不只是看风向,还要看别的,里面的学问大着呢。光是老祖宗们留下的谚语,就有千万条之多。其实,我父亲并不精通此道,有些老人在这方面特别有才。他们早晨看看风向,望望云势,感受一下气温,嗅嗅空气湿度,便知道当日天气如何。我的一个长辈,就是这样的“老庄户”,深受村邻尊敬。他临死时,向儿子传授这些学问,连同种庄稼的种种窍门,连讲三天三夜,直至气绝。
我父亲讲不出那么多学问,但他卸任村支书之后,却一直保留着早晨问风的习惯。尤其是在年届八旬、病重卧床之后,还常常在早晨扭头看着门外,问上这么一声。农村的风从不暧昧,会清清楚楚地借树梢以表达。我或者弟弟妹妹在院里看明白了,便向屋里的父亲报告。父亲答应一声“噢”,而后不再说话。
我曾问过,他得知风向后做出了怎样的判断,他一般会说“天不好”或者“天不孬”,仅此而已。我曾验证他的判断,当日天气到底是好是孬,有时候准,有时候不准。我问他为何不准,他叹一口气道:“风,太难琢磨了。”
我理解父亲的叹息。风,是这世界上最神秘的事物之一。它看不见,抓不着,却让人通过事物的种种变化而感受到。一年二十四番花信风,让我们欣赏这世界的五彩缤纷;树下一片片飘飞的黄叶,让我们领悟生命的短暂与悲凉;江河湖海上的惊涛骇浪,让我们见识那种“无物之阵”的神威;山崖石璧上的凹窝与孔洞,让我们瞻仰堪与水滴石穿相媲美的惊人造化。
我小的时候,每天也像父亲那样,搞着一个疑问:“今日刮哪风?”父亲的喘气声柔和,那是刮南风;父亲的喘气声粗重,那是刮北风;父亲的喘气声粗重且夹带着“哼、哼”的鼻息,那就是会带来暴风骤雨的东风或西风了。每当东风或西风刮起来,母亲和我们兄妹都会连气都不敢喘。
父亲的“风”刮了八十年,终于刮不动了。那年正月十七,母亲挂在墙上,父亲躺在床上。正像一年前母亲所经历的那样,父亲开始了生命的终结过程,他呼出、吸入的“风”,一下下变慢,一下下变轻。后来,只有呼出,没有吸入,细若游丝。当他吐出最后的一缕,一切归于平静。
这时,我们兄妹五个放声大哭,撕心裂肺。因为,父亲的风尽管有时凛冽,但也有时温暖。更重要的是,若没有他的“风”,我们的“风”就不会出现在这世界上……
(《散文》2017年第12期)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二段中,作者借早晨起床时耳边出现的“幻听”来表达自己对父亲和家乡的怀念,也以此引出了下文对父亲的回忆。
B.父亲病重卧床后常说一句“今日刮哪风”,既写出了父亲年老后变得木讷,也写出了作者对父亲的同情和深沉的悲哀。
C.作者细致描写了父亲临终时的呼吸变化,由呼出吸入,到一切归于平静,写出了对父亲的依恋和无法挽留父亲的悲痛。
D.本文既有典雅的书面语,也用了较多口语,还用了一些方言词语,这满足了文章表达的需要也显现了作者深厚的修养。
5.文中的“风”含意丰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
6.本文主要表达对父亲的怀念,文中却写了一个“老庄户”,请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中国环境报: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你们在保护区建设的过程中,如何处理生态保护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温华军:目前就我们保护区来讲,发展与保护的关系还算是协调得比较好的。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前不久与保护区临近的市打算引进一个项目,是有关光伏发电和生态农业相结合的,在他们自己的土地上办这样一个企业,相关市级领导来征求保护区的意见。最后我们向他们解释,光伏发电产生光的污染,离保护区太近,对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相关市级领导在听到我们解释以后,回去开会经过讨论,放弃了原计划,最后在距离保护区几公里外的地方选址。


展开余下试题(摘编自《推进保护区建设,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中国环境报》)
材料二:
1962年,一支几百人的造林队伍开始进驻塞罕坝的荒漠。55年来,几代林场人愈挫愈勇,终于把塞罕坝改造成112万亩的世界最大人工林。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北京东北方三百多公里外,就有这样一片奇迹般的凝翠之地。但很多老北京人都有感受,曾经困扰京城的沙尘暴,近些年越来越少光顾了,这样的变化背后,就有塞罕坝茫茫林海无言的功绩。当然塞罕坝的价值远远不止于此,它在旅游、苗木、风电、生态涵养等方面的总价值,已经很难用具体的数字形容。塞罕坝林场从荒到绿的这个创造历程,更是有着特殊的意义。
塞罕坝的绿色发展之路就像一个标本,印证了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新思想的科学性。党的十八大将“四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总体布局,进一步拓展为“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纳入,无疑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新思想的重要体现。塞罕坝生态优先、绿色引领的发展之路,与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因眼前利益而造成局部生态严重破坏,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塞罕坝的绿色传奇,以最生动的方式诠释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含义。
塞罕坝55年造林植草,最终实现生态与效益双丰收,以实践证明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并不是不可调和的关系。绿水青山的确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就是惠及子孙后代的永续发展。
(摘编自于永杰《塞罕坝与祁连山,“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
材料三:

(摘编自《我国建成自然保护区2729个生物多样性保护络基本形成》)
材料四:
不管自然保护区的类型如何,其总体要求是以保护为主,在不影响保护的前提下,把科学研究、教育、生产和旅游等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它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都得到充分发展。
自然保护区保留了一定面积的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統,可以为子孙后代留下天然的“本底”。这个天然的“本底”是今后在利用、改造自然时应遵循的途径,为人们提供评价标准以及预计人类活动将会引起的后果。
保护区是生物物种的贮备地,又可以称为贮备库。它也是拯救濒危生物物种的庇护所。
自然保护区是研究各类生态系统自然过程的基本规律、研究物种的生态特性的重要基地,也是环境保护工作中观察生态系统动态平衡、取得监测基准的地方。当然它也是教育实验的好场所。
自然界的美景能令人心旷神怡,而且良好的情绪可使人精神发,燃起生活和创造的热情。所以自然界的美景是人类健康、灵感和创作的源泉。
(摘选自《自然保护区管理学》)
7.下列关于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采访中所列举的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的情况,很好地印证了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之间协调发展的关系。
B.塞罕坝的生动实践证明了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之间能够协调发展,实现了生态修复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C.党的十八大将“四位一体”总体布局,进一步拓展为“五位一体”,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战略地位。
D.“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论断生动形象地阐释了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之间协调发展的关系。
8.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塞罕坝生态优先的发展之路与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局部生态严重破坏的事例作对比意在说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特殊意义。
B.塞罕坝现在实现了旅游、风电、生态涵养等方面的综合效益,其中,它的最大价值是减少了曾经多年困扰京城的沙尘暴。
C.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络基本形成,其中高等植物、脊椎动物、海洋生物分别为 35000、8000、28000余种,居世界第三位。
D.为保证2020年生物多样性丧失速度得到基本控制,我国将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如“加强基础能力建设”等七项工程。
E.上述四则材料都围绕一个共同的话题:生态保护区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目前在这方面我国已取得重大成就。
9.根据上面的材料,概括说明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和价值。(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暠,淮安王神通玄孙,清河王孝节孙也。暠少孤,事母甚谨。睿宗时,累转卫尉少卿。丁忧去职,在丧柴毁,家人密亲未尝窥其言笑。开元初授汝州刺史为政严简州境肃然与兄昇弟晕尤相笃睦昇等每月自东都省暠往来微行州人不之觉其清慎如此。俄入授太常少卿,三迁黄门侍郎,兼太原尹,仍充太原已北诸军节度使。太原旧俗,有僧徒以习禅为业,及死不殓,但以尸送近郊以饲鸟兽。如是积年,土人号其地为“黄坑”。侧有饿狗千数,食死人肉,因侵害幼弱,远近患之,前后官吏不能禁止。暠到官,申明礼宪,期不再犯,发兵捕杀群狗,其风遂革。久之,转太常卿,旬日,拜工部尚书、东都留守。
开元二十一年正月,制曰:“继好之义,虽属边鄙;受命以出,必在亲贤。事欲重于当时,礼故崇于殊俗,选众之举,无出宗英。工部尚书李暠,体含柔嘉,识致明允,为公族之领袖,是朝廷之羽仪。金城公主既在蕃中,汉庭公卿非无专对,有怀于远,夫岂能忘,宜持节充入吐蕃使,准式发遣。”以国信物一万匹、私觌物二千匹,皆杂以五彩遣之。及还,金城公主上言,请以今年九月一日树碑于赤岭,定蕃、汉界。树碑之日,诏张守珪、李行袆与吐蕃使莽布支同往观焉。 既而吐蕃遣其臣随汉使分往剑南及河西、碛西,历告边州曰:“两国和好,无相侵掠。”汉使告亦如之。以暠奉使称职,转吏部尚书。时吏部告身印与曹印文同,行用参杂,难以区分,暠奏请准司勋兵部印文例,加“官告”两字,至今行之。暠风仪秀整,所历皆以威重见称,朝廷称其有宰相之望。累封武都县伯,俄为太子少傅。病卒,年六十余,赠益州大都督。
——《旧唐书•李暠传》
10. 下列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开元初授汝州刺史/为政严/简州境肃然/与兄昇弟晕尤相笃/睦昇等每月自东都省/暠往来微行州/人不之觉/其清慎如此
B. 开元初/授汝州刺史/为政严简/州境肃然/与兄昇弟晕/尤相笃睦/昇等每月自东都省暠/往来微行/州人不之觉/其清慎如此
C. 开元初授汝州刺史/为政严简/州境肃然与兄昇弟晕/尤相笃睦/昇等每月自东都省暠/往来微行/州人不之觉/其清慎如此
D. 开元初/授汝州刺史为政/严简州境/肃然与兄昇弟晕/尤相笃睦昇/等每月自东都省暠/往来微行州/人不之觉其清/慎如此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丁忧”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居丧守制。“丁,当也。”是遭逢、遇到的意思。“忧,居丧也。”
B. “开元”是唐朝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我国古代常用干支纪年、王公即位年次纪年、帝王年号纪年、岁星纪年等方式。
C. “继好之义”是指继承唐代以来的和亲政策。和亲政策最早始于唐代,是统治阶级的一种外交工具。尽管有其局限性,但作为安边政策,为唐朝的稳定和繁荣起了较大的作用。
D. “告身”也称告身状,是委任官职的诏告公文。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最大特点,是发达的文官制度。“以文书治天下”是中国古代官制的重要特征。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李暠作为人子,非常孝顺,在他的母亲去世的时候,因居丧过哀而骨瘦如柴。
B. 文章描写了李暠的兄弟每次从东都洛阳来探访他,来往之间,州中百姓都不知道,从而侧面描写了李暠的清廉谨慎。


展开余下试题C. 唐玄宗认为出使吐蕃,本应选派皇室中才能杰出的人去。但李暠作为朝廷大臣的表率,出任使节时能独自随机应答,所以派其出使。
D. 李暠出使吐蕃,与吐蕃约定将赤岭作为两国的边界,双方和好,互不侵掠,为唐王朝与吐蕃边境的安宁作出了重要贡献。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有僧徒以习禅为业,及死不殓,但以尸送近郊以饲鸟兽。(3分)
(2)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岂其取之易守之难乎?(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14—15题。
至端州驿,见杜审言、沈佺期、阎朝隐、王无竞题壁,慨然成咏①
宋之问
逐臣北地承严谴,谓到南中每相见。
岂意南中歧路多,千山万水分乡县。
云摇雨散各翻飞,海阔天长音信稀。
处处山川同瘴疠,自怜能得几人归?
【注】①公元705年,杜审言、沈佺期、阎朝隐、王无竞都是与宋之问同时在朝的诗人。他们都因获罪被贬往岭南各地。宋之问因病晚行,当途经端州驿时见他们在墙壁上的题诗,便感慨地写下这首诗。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 首句用“逐臣”表明了自己的身份,用“承”字表明了敢于担当的勇气。
B. “谓到南中每相见”与颔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写出了现实与愿望的反差。
C. “分乡县”“音信稀”和“每相见”遥相照应,抒发了诗人内心悲凉的情感。
D. “自怜能得几人归?”用设问的方式,以深沉的长叹收结全篇,极富表现力。
E. 这首诗平易晓畅、明白如话,遣词造句十分贴切自然,读起来音韵和谐。
15. 有人说,本诗所写情感波澜起伏,跌宕生姿。请结合全诗分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3小题,6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甫在《登高》中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借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 。
(2)古代文人擅长借典故寄托情思,李商隐《锦瑟》中借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抒写世间风情迷离恍惚,可望而不可至的两句是: , 。
(3)既是《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同病相怜、感情共鸣的句子是: ,

(四)传统文化(本题共2小题,5分)
17.“笃行”是儒家提倡的修身之法,意思是要踏实做事,认真躬行。下面的语句与“笃行”的无关的一项是(2分)
A.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子张》
B.凡论者,贵其有辨合,有符验。故坐而言之,起而可设,张而可施行。 《荀子•性恶》
C.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 《荀子•儒效》
D.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第二十章》
1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3分)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孟子•公孙丑上》
“浩然之气”是人应该具有的品德,那么浩然之气应该如何培养呢?细读材料,用自己的话概括3条培养浩然之气的方法。
① ;② ;
③ 。
三、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伴随着5G时代的到来,华为公司攻坚克难搞研发,挖空心思谋经营,销售业绩出现井喷式增长,超越苹果手机,成为国产高端手机的“一哥”。
②当下,共享汽车模式正在探索中,随着共享单车率先走向风口浪尖,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共享篮球等“共享”产物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
③为了彻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我们必须釜底抽薪,既要对违规企业加大处罚力度,也要让企业强化自我约束,以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④近日,市政府专题召开市长工作例会部署针对省委巡视组所反映问题的整改工作,与此同时,整改前的自查自改工作也正紧锣密鼓地展开。
⑤世界著名的足球俱乐部──曼联足球俱乐部先声夺人,于近日签下了考文垂球队15岁的新星查理•麦卡恩。这一消息引起了英国媒体的热议。
⑥世事变幻,白云苍狗,变化是永恒的。我们不必因迷茫而一味迎合世态人情,不必要求环境为自己而改变,因为自己也可能不会因环境而改变。
A. ②③⑤ B. ①④⑥ C. ①②⑤ D. ③④⑥
2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因受在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影响的原因,乐天玛特在中国业绩惨淡、不堪重负,最终决定出售在华超市,但目前出售范围尚未确定。
B.当前教育焦虑愈演愈烈,固然有优质资源相对稀缺的因素,但其背后确实有利益推手,很多人靠“吹大”家长的焦虑“泡泡”进行牟利!
C.科技发展的成果应该惠及包括老人、儿童在内的所有群体,不能让智能化制约了老年人的晚年,社会要帮助老人积极地拥抱智能化时代。
D.2017年,由于中国电影人发扬锐意进取的工匠精神,用高质量的电影回馈观众,使票房总收入较去年大幅增加,达到560亿元。
21.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分)
A.某卫视台综艺节目进入众嘉宾点评环节,主持人对某嘉宾说:“请这位嘉宾先生先对各位选手的表现加以点评,以抛砖引玉,先生您请……”
B.同欣公司经理杜伟与九州公司王大民有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当得知王经理因缺少技术装备时,便打电话说:王总遇到的困难,本公司将鼎力相助。
C.著名文化学者张期鹏的微信公众号中有一条评论:张教授,读罢大作《书影剑录》,不禁拍案称奇:教授不愧是巨匠宗师,学者鼻祖啊!
D.徐清写了一本民俗著作,寄给一位评论家,请其为自己作品写一篇评论:不才后学,不揣冒昧,现呈上拙作一本,敬请先生雅正。
22.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4分)
时下共享经济大行其道,所以共享单车盛行,但“共享单车”乱停乱放降低了社会治理水准。针对这一现象,北京将施划近600个非机动车规范停放区域,共享单车的APP中将标注停车区域点位图。同时,争取试点使用“电子围栏”,如同圈出一个虚拟的停车框,骑车人如果没正常还车,可能会导致无法将车辆停放在指定区域内。
①共享单车盛行是共享经济大行其道的表现而不是结果。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4分)
23.文学评论中有“性格即命运”的观点,意思是人物的性格决定了人物的命运。请从《雷雨》或《巴黎圣母院》中任选一个人物,结合原著具体情节,简要分析其主要性格和命运的关系。(4分)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山东省昌乐”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9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