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 高一语文 第I卷 课内基础 1. 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河内凶(战乱) B. 秦人开关延敌(迎击) C. 因河为池(防御建筑) D. 信臣精卒(相信)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意思和用法的把握。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A项,“凶”:荒年。C项,“池”:护城河。D项,“信”:可靠的。 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把握语境,将各个选项放回原文,根据上下文查对正误,还要根据自己的积累判断这个词的意义,所以学生平时多积累常用文言实词很有必要。 2. 下列加点词中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的一项是 ①填然鼓之 ②上食埃土 ③外连横而斗诸侯 ④吾从而师之 ⑤天下云集响应⑥序八州而朝同列⑦吞二周而亡诸侯⑧且庸人尚羞之 A. ①/②⑤/③⑥⑦/④⑧ B. ①②⑤/③⑦/④⑧/⑥ C. ①/②⑤/③⑥/④⑦⑧ D. ①②⑤/③/④⑦/⑥⑧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加点词中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类活用的辨析。①“鼓”:名词作动词,击鼓。②⑤都是名词作状语,分别译为:向上;像云一样。③⑥⑦都是使动用法,分别译为:使……争斗;使……朝拜;使……灭亡。④⑧都是意动用法,分别译为:以……为师;以……为羞。 3. 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赢粮而景从 B. 君子生非异也 C. 或师焉,或不焉 D. 数罟不入洿池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常见文言实词中通假现象。A项,“景”通“影”,像影子一样。B项,“生”通“性”,禀赋,天赋;C项,“不”通“否”。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B.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 吾从而师之 D. 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 【答案】D ........................ 5. 选出对下列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 ①是亦走也 ②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③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④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⑤申之以孝悌之义 ⑥未之有也 ⑦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⑧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 ①②③/④⑤/⑥⑧/⑦ B. ①③/②⑤/④/⑥⑧/⑦ C. ①③/②⑤/④/⑥⑦⑧ D. ①②③/④⑤/⑥⑧/⑦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选出对下列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句式的辨析。D项,①③判断句。均由“也”形成判断。②⑤状语后置句。状语分别是“于邻国”修饰“多”,“以孝悌之义”修饰“申之”。④被动句。“为”起到被动作用,译为“被”。⑥⑧宾语前置句。调整后语序为“未有之”,“不知句读,不解惑”,“之”起到宾语前置的作用。⑦定语后置句。调整后语序为“蚓无利爪牙,强筋骨”,句中的两个“之”起到定语后置的功能。 6. 下列句子翻译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译:君子学问渊博并且每天都对照检查自己。 B.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译:堆土成山,风雨就会兴起啊。 C. 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译:废除先王的主张,焚烧各学派的著作。 D.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译:如今他们的智慧反而不能够达到(巫医乐师百工)的水平。
浏览完整试题【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句子翻译全部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注意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等分点,把握语境判断正误。错误项的错误义项分别是:A项,“博学”:广泛学习。B项,“焉”:于之,在那里。D项,“乃”:竟然。 7. 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A. 古人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日或元旦,正月十五称为上元或正月半或灯节。 B. 社稷:“社”,古指谷神;“稷”,指土地之神。社稷后为国家的象征。 C. 古代的座次有时以左为尊,成语“虚左以待”就是最好的证明。 D. “布衣”指麻布衣服,代指老百姓,在古文中黔首、黎民都有平民百姓的意思。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本题考查识记中国古代文学文化常识。B项,“社稷”:社,指土地之神;稷,古指谷神。社稷后为国家的象征。 8.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4月16日晚间,美国商务部发布对中兴通讯的出口禁令,这一事件引发深入讨论,因人成事往往不可取,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也是花钱买不来的。 ②知错就改不算错,犯而不校错中错。我是你的朋友,你做错了事可以对我说,让藏在心灵深处的事也出来晒晒太阳。 ③写文章讲究行云流水,讲究思路清晰且情感充沛,若是一味为显示才学而编字造词玩弄文法,就难免让读者心生厌恶,不忍卒读。 ④《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决赛冠军外卖小哥雷海为早期的付出也预示了他今天卓尔不群。难怪主持人董卿这样称赞“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 ⑤《红海行动》——“蛟龙出海,扬我国威”。蛟龙突击队当仁不让地承担了这次解救任务,他们沉着应对,潜入商船进行突袭,成功解救全部人质。 ⑥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大家的盼望中姗姗而来,到处都涣然冰释,生机勃勃。 A. ①③⑤ B. ②③⑥ C. ①④⑤ D. ②④⑥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成语的辨析和修改。本题要求选择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此题可以用排除法。①“因人成事”:依靠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合乎语境,使用正确;②“犯而不校”: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此处望文生义。排除B项、D项。③“不忍卒读”:形容文章悲惨动人,不忍心读完,这里望文生义,可改为“不堪卒读”。排除A项。④“卓尔不群”:形容道德或学问成就超出寻常。合乎语境,使用正确;⑤“当仁不让”:出自《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后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合乎语境,使用正确;⑥“涣然冰释”: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此处指自然中冰的融化。望文生义。可改为“冰雪融化”。综上,本题选C项。 点睛:分析成语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①要分辨成语的语义,有的成语有表层意和深层意,切忌望文生义。②要分清成语的适用范围和对象。③要分清成语的感情色彩。④要识别成语与其他词语的搭配。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与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等。⑤要分析成语使用是否符合逻辑。成语使用的“不合逻辑”主要表现是自相矛盾。成语使用要仔细分析语境。还可以用排除法做成语题。 名篇名句默写 9.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学与思”的关系上,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荀子在《劝学》中则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登高》中从落叶和长江两个方面渲染了壮阔、宽广的艺术境界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描写琵琶女出场时犹豫不决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锦瑟》一诗中,李商隐借与庄子和望帝有关的典故,表达自己迷惘、哀怨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吾尝终日而思矣 (2).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 地崩山摧壮士死 (4).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5). 无边落木萧萧下 (6). 不尽长江滚滚来 (7). 千呼万唤始出来 (8). 犹抱琵琶半遮面 (9). 庄生晓梦迷蝴蝶 (10). 望帝春心托杜鹃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尝”“臾”“崩”“摧”“栈”“萧”“尽”“始”“犹”“抱”“晓”“托”“鹃”,理解字义去记忆。 点睛: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三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另外,较长的句子,如“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不能掉字 第Ⅱ卷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成遵,南阳穰县人也。幼敏悟,读书日记数千百言。家贫,勤苦不废学问。二十能文章。时郡中先辈无治进士业者,遵欲为,以不合程式为患。会杨惠初登第,来尹穰,遵乃书所作数十篇见之,惠抚卷大喜。至京师,受业于夏镇,遂入为国子生。元统改元①,中进士第,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至正改元,擢太常博士。寻拜监察御史。扈从至上京,上封事②,言天子宜慎起居,节嗜欲,以保养圣躬,圣躬安则宗社安矣。言甚迫切,帝改容称善。又言御史台四事,帝皆喜纳之。是岁,言事并举劾凡七十余事,皆指讦时弊,执政者恶之。三年,自刑部员外郎出为陕西行省员外郎。五年,丁母忧。十年,迁中书右司郎中。时刑部狱按久而不决者积数百,遵与其僚共议其轻重,各当其罪。未几,无遗事。时有令输粟补官,有匿其奸罪而入粟得七品杂流者,为怨家所告。有司议输粟例,无有过不与之文,遵曰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乃可,省臣从之。十四年,调武昌路总管。会省臣出师,遵摄省事,于是省中府中,惟遵一人。乃远斥候,塞城门,籍民为兵,得五千余人,设万夫长四,配守四门,所以为防御之备甚至,号令严肃,赏罚明当。贼船往来江中,终不敢近岸,城赖以安。十七年,升中书左丞。是时,太平在相位,以事忤皇太子,皇太子深衔之。以为遵及参知政事赵中,皆太平党也。十九年,用事者承望风旨,嗾邓子初等诬遵与参政赵中等六人皆受赃,皇太子命御史台等官杂问之,锻炼使成狱,遵等竞皆杖死,中外冤之。二十四年,御史台臣辩明遵等皆诬枉,诏复给还其所授宣敕。
展开余下试题(节选自《元史•成遵传》,有删改) 注:①改元:中国封建时期皇帝在位期间改换年号。②封事:密封的奏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遵曰/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乃可/ B. 遵曰/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乃可/ C. 遵曰/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乃可/ D. 遵曰/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乃可/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国子生,是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文中指当时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入国子监学习的学生称国子生。 B. 博士是我国古代的官职名,太常博士是太常寺的属官,与现代的学位“博士”不同。 C. 丁忧也称“丁艰”,指遭逢父母亲的丧事,文中说“丁母忧”,是指遭逢母亲的丧事。 D. 古代表示官职任命的词语有拜、举、封,表示官职提升的词有拔、擢,表示官职降低的词有谪、迁。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成遵聪颖好学,终能脱颖而出。他自幼聪敏颖悟,勤学不辍,苦于当地先辈中没有研究科举的人,因怕作文不合程式规范而担忧。后因为受县尹杨惠赏识和指导得以赴京师深造,考中进士。 B. 成遵勤于进谏,深受皇上器重。他担任监察御史时,上奏皇上要为国家安定而保重圣体,皇上深受感动;上奏关于御史台的四件事,皇上都赞赏接受了。 C. 成遵守城有方,颇具组织才能。他在调任武昌路总管时,曾代理行省事务,负责武昌城的防务,因其防御周到,号令严明,江上贼寇始终未敢靠岸。 D. 成遵含冤而死,后被昭雪平反。他在任中书左丞时,被皇太子误认为是太平丞相的党羽,后遭人诬告、受审讯,最终被杖责而死,几年后才被昭雪。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刑部狱按久而不决者积数百,遵与其僚共议其轻重,各当其罪。 (2)太平在相位,以事忤皇太子,皇太子深衔之。 【答案】10. C 11. D 12. A 13. (1)当时刑部长期查办而不能断决的案件积有数百起,成遵与同僚们共同议论这些案情的轻重,分别判处相应的罪名。(2)太平任丞相,因为处理事情触犯了皇太子,皇太子对他极为憎恨。 【解析】 10.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比如本题:“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的意思是:何况又把官职卖给奸淫之人。句中“况”译为“何况”,一般在句首,故应在“况”的之前停顿。这样就排除A 项、B项。“还其粟”的意思是退还他的粮食。“还”作谓语,“其粟”作谓语。语意通顺,语法合理,故应在“还其粟”的前后停顿,排除D项。据此推断C项正确。文言断句后,语意要符合文意。疏通语意为:成遵说:“卖官鬻爵,已经不是盛世该有的制度,何况又把官职卖给奸淫之人,还将用什么来治理天下?一定要追回给他的敕命,退还他的粮食,并将此写成法令,才行。”中书省官员听从了这一建议。 点睛:一、名词断句法。二、虚词断句法。三、对话标志断句法。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四、语序句式断句法。具体方法: 1.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2.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3.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 11.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应多多识记积累相关的知识。D项,“表示官职降低的词有谪、迁”说法错误,“迁”在古代可指官职的调动,多表官职提升,“左迁”指降职。 12.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A项,“后因受县尹杨惠赏识得以赴京师深造,考中进士”强加因果,而且原文只说杨惠读了他的文章大喜并无指导之意。原文是“遵欲为,以不合程式为患。会杨惠初登第,来尹穰,遵乃书所作数十篇见之,惠抚卷大喜。至京师,受业于夏镇”,意思是说成遵准备考科举,因为怕作文不合规范格式而担忧。正好杨惠刚考中进士,来做穰县县尹,成遵于是抄录自己作的几十篇文章去拜见杨惠,杨惠看后非常高兴。成遵来到京师后,跟从夏镇学习。前后没有因果联系。所以选A项。 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还有细节方面容易出题,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特别是细节处,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13. 试题分析:题干是“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一句关键点:“狱按久而不决者”:“刑部长期查办而不能断决的案件”;“狱”:“案件”;“按”:“查办”;“当”:“判罪”。第二句关键点:“以”:“因为”;“忤”:“触犯,冒犯”;“衔”:“憎恨”。
展开余下试题参考译文:
古代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杜 牧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九华山①路云遮寺,清弋江②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③,我心悬旆④正摇摇。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注】①九华山:为宣州去往舒州的必经之处。 ②清弋江:长江下游支流,在宣州城西。 ③的的:鲜明的样子。 ④旆:旗子。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裴坦刚中进士,将前往舒州为官,他像鸿雁那样展翅高飞,踌躇满志,春风得意。 B. 首联色调明快,笔触简洁,交代了送行时间和环境,勾画出一幅“春郊送别图”。 C. 颔联通过“云遮寺”“柳拂桥”这些景物,点明了诗人离任归京途中所见的景象。 D. 颈联“君意如鸿”“我心悬旆”用对比手法,突出友人与诗人分别时的不同心境。 E. 尾联写两人同到宣州任职,现在却要各奔东西,表达了友人远离故国的寂寞之情。 15. 本诗前两联写景,主要用了哪些方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14. CE 15. (1)①虚实结合。首联写江南早春阳光明媚、芳草鲜美的景象,是实写。颔联上句想象友人赴任途中经过九华山的景象,是虚写;下句写两人分别时的场景,是实写。虚实结合,不仅不露痕迹地介绍了环境,交代了送行的时间和地点,暗示了事件的进程,更有利于渲染离别时的氛围。②远近结合。首联写江南早春阳光明媚、芳草鲜美的景象,是近景。颔联一写山间,一写水边,上句想象友人赴任途中经过九华山的景象,是远景;下句写两人分别时的场景,是近景。远近结合,描绘形象,富有韵味。③动静结合。阳光普照大地,积雪大半消融,路面布满泥泞,野草长出新芽,骏马兴奋嘶鸣,青山古寺,云雾缭绕,江水碧绿,杨柳拂桥。静景中包含着动态,画面形象而鲜明,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④绘形绘声绘色。写阳光明媚、芳草鲜美,写路面布满泥泞,野草长出新芽是绘形。写骏马兴奋嘶鸣是绘声。写青山古寺,云雾缭绕,江水碧绿,杨柳拂桥是绘色。画面形象而鲜明,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解析】 14.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的内容和思想情感。C项,颔联是想象友人裴坦赴任途中所见之景,并不是“诗人离任归京途中所见之景”,关注注释①②及诗题。 E项,尾联抒发的是作者与友人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和离任回京、仕途未定的惆怅不安之情,而不是“友人远离故国的寂寞之情”。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15. 试题分析:题干是“本诗前两联写景,主要用了哪些方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此题的考点是分析诗歌选材的特点和作者的思想情感。读懂全诗,再根据具体诗句分析。首联勾画出一幅春郊送别图,交代了送行的时间、环境,渲染了离别时的氛围。颔联,云雾缭绕的九华山路旁,寺宇时隐时现。“九华山路”暗示裴坦的行程。眼前绿水环抱的青弋江村边,春风杨柳,轻拂桥面。青弋江在宣城西,江水绀碧,景色优美。“清弋江村”,点明送别地点。“云遮寺”,“柳拂桥”,最能体现地方风物和季节特色,同时透出诗人对友人远行的关切和惜别时的依恋之情。两句一写山间,一写水边,一写远,一写近,静景中包含着动态,画面形象而鲜明,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以上四句通过写景,不露痕迹地介绍了环境,交代了送行的时间和地点,暗示了事件的进程。颈联叙写行者与送行者的不同心境。“的的”,是鲜明的样子。裴坦刚中进士不久,春风得意,踌躇满志,像鸿雁那样展翅高飞。所以,尽管在离别的时刻,也仍然乐观、开朗,而诗人自己宦海浮沉,不很得意,此刻要与好友离别,怅然若失的感觉油然而生。尾联把“送裴坦”和自己将要“赴官归京”两重意思一齐绾合,两人原来是一起从京城到宣州任职的,此时却不能一同回去了。在这风光明媚的春日里,诗人只身回到京城以后,将会感到非常寂寞的。后面四句,借助景色的衬托,抒发惜别之情。全诗写山水有远有近,抒情有虚有实,以江南美景反衬人物的满腹愁情,情韵悠扬,风华流美。回答本题要一联一联,先答出艺术手法,在结合诗句回答这种手法的艺术效果,重在对诗人情感的分析。本诗的手法主要有:虚实结合、远近结合、动静结合、绘形绘声绘色,故可以从这四个方面着手回答即可。 论述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礼制变迁的现代启示 中华礼制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国人道德,凝聚中华儿女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探究中华礼制变迁的规律,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毋庸讳言,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诸民族之间有过矛盾冲突。但它们能在认同中华礼制的前提下逐渐缓和矛盾、化解冲突,形成共存共荣的良好关系。如在我国历史上,无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北方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还是之后建立辽朝的契丹族、建立金朝的女真族、建立元朝的蒙古族及建立清朝的满族,无一例外地认同并服膺中华礼制,从而能使民族融合不断向前推进。显然,发挥中华礼制的凝聚功能,是凝聚国人、增强自信的重要途径。 中华先民并不只是讲究礼仪“进退周旋,威仪抑抑”的外在形式,而且注重探求礼仪的内在精神实质。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礼记》称,“礼之所尊,尊其义也”。所谓“尊其义”,就是追求道德境界,强调道德践履。孔子称颂那些能够修身立德、行礼律己的前代圣贤,反复强调“不学礼,无以立”。坚持知礼行礼、知行合一,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体现了中华先民的主流价值观。中华礼制注重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强调知行合一,这使它起到了塑造道德人格、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 中华礼制自诞生之日起就具备了教化功能,并在演化过程中逐渐将道德教育与理想教育紧密结合,强调自幼及长、礼教终生,提倡仁爱精神、忠恕之道,注重培养道德人格,建设礼仪之邦。所谓礼仪之邦,就是有高度道德自觉的社会,政治清明、社会稳定、民众富庶的社会。这是中华礼制提出的愿景,是中华先民们向往和着力构建的社会。中华礼制所倡导的仁爱精神、忠恕之道、和谐社会等学说,能为今日构建和谐世界贡献中华民族的智慧。 作为一种制度,中华礼制在历史上曾为各种政权服务。在封建社会,它强调封建等级,包含一些糟粕。然而更应该看到的是,中华礼制能够与时俱进、吐故纳新,不断改革与变迁。孔子提到三代礼制传承中的“损益”,便是一种改革;《礼记》进一步提出“时为大”这一与时俱进的礼制改革原则。适时变革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