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五中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半期考高一年语文 模拟试卷 第I卷 语言运用题 1. 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 谬种(miù) 莞尔(wǎn) 朱拓(tà) 发髻(jí) B. 瘦削(xuē) 谄媚(chǎn) 窈陷(yǎo) 炮烙(páolào) C. 涨价(zhǎng) 呜咽(yàn) 畏葸(xǐ) 角隅(yú) D. 吮吸(shǔn) 咀嚼(jǔjué) 憎恶(zēng) 脑髓(suǐ)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项,“发髻(jí)”应为“发髻(jì)”。B项,“炮烙(páolào)”应为“炮烙(páo luò)”,指古代的一种酷刑。C项,“呜咽(yàn)”应为“呜咽(yè)”,指伤心哽泣的声音,形容低沉凄切悲戚的声音;也形容水、风等的声音凄切。 点睛:本题考查字音识记能力。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寒喧 诡奇 撅嘴 纹丝不动 B. 伫立 国粹 吝啬 九宵云外 C. 怨府 硝烟 辖制 藕断丝联 D. 紧俏 讥诮 指摘 唉声叹气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识记字形有能力。A项,“寒喧”应为“寒暄”,问寒问暖。今多泛指宾主见面时谈天气冷暖之类的应酬话。B项,“九宵云外”应为“九霄云外”,意思是在九重天的外面。比喻非常遥远的地方或远得无影无踪。C项,“藕断丝联”应为“藕断丝连”,比喻表面上断了关系,实际上仍有牵连。 3.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爱:喜爱 ②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致:情趣 ③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抗:对抗,匹敌 ④旦日,飨士卒 飨:犒劳 ⑤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故:所以 ⑥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就:近于 ⑦未尝不临文嗟悼 临:面对 ⑧足以极视听之娱 极:穷尽 ⑨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置:置备 ⑩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期:期待 A. ①③④⑥⑧ B. ②④⑤⑥⑩ C. ②④⑥⑦⑧ D. ③⑤⑧⑨⑩ 【答案】C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②臣请入,与之同命 ③公为我献之 ④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⑤及其所之既倦 ⑥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⑦知来者之可追 ⑧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⑨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⑩奋六世之余烈 A. ①③/②⑤/④⑥⑩/⑧⑨/⑦ B. ①⑤/②③/④⑧⑩/⑥⑦/⑨ C. ①/②③/④⑧⑩/⑤⑥/⑦⑨ D. ①⑧/②③/ ④⑤/⑥/⑦⑨⑩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虚词“之”的含义和用法。①“之”为动词,去、到,“何之”为“之何”的倒装,是“去哪里”的意思;②“之”为代词,他;③“之”为代词,指带来的礼物;④“之”为助词,的;⑤“之”为动词,往、到达,“所之”可译为所喜欢的;⑥“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⑦“之”为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⑧“之”为助词,的;⑨“之”为代词,这、这些;⑩“之”为助词,的。故此题答案应为B项。
浏览完整试题5. 从词类活用的角度,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②园日涉以成趣 ③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④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⑤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⑦序八州而朝同列 ⑧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⑨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 A. ①⑦/②⑧/③④⑤/⑥/⑨ B. ①③⑤⑨/②④⑥/⑦⑧ C. ①⑤/②⑧/③⑦/④⑥/⑨ D. ①⑤⑦⑨/②⑧/③④⑥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①“从”,使动用法,使……跟从,可译为“带领”;②“日”,名词作状语,每天;③“道”,名词作动词,取道;④“牖”,名词作动词,当作窗户;⑤“棹”,名词作动词,划船;⑥“一”“齐”,都是意动用法,看作是一样,看作相等;⑦“序”,使动用法,使……排序,可译为“统治”;⑧“间”,名词作状语,从小路;⑨“亡”,动词作名词,逃跑的敌人。故此题答案应为A项。 点睛: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中词类活用现象,属于实词考查的一部分,高考一般不单独设题。常见的实词活用情况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备考时要准确理解文言实词的词义,掌握实词活用的常见类型,注意识记和累积,学会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语境分析法等方法来推断。 6. 下面句子按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农人告余以春及 ②当其欣于所遇 ③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④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⑥吾属今为之虏矣 ⑦此亡秦之续耳 ⑧乐夫天命复奚疑? ⑨竖子不足与谋 ⑩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A. ①⑨/②⑥/③⑦/④⑤/⑧⑩ B. ①⑩/②④/③⑥/⑤⑨/⑦⑧ C. ①②/③④/⑥⑦/⑤⑩/⑧⑨ D. ①②/③⑦/④⑥/⑤⑨/⑧⑩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特殊句式。①状语后置句,正常的语序为“农人以春及告余”;②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当其于所遇欣”;③判断句,可译为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④被动句,“七庙隳”意思是宗庙被毁;⑤省略句,“与饮”应为“与(之)饮”;⑥被动句,“为”表被动;⑦判断句,可译为这是重蹈已经灭亡的秦朝的覆辙罢了;⑧宾语前置句,“奚疑”是“疑奚”的倒装;⑨省略句,“与谋”应为“与(之)谋”;⑩宾语前置句,“不自意”是“不意自”的倒装。故此题答案应为D项。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道同,河间人。其先蒙古族也。事母以孝闻。洪武初,荐授太常司赞礼郎,出为番禺知县。番禺故号烦剧①,而军卫尤横②,数鞭辱县中佐吏,前令率不能堪。同执法严,非理者一切抗弗从,民赖以少安。未几,永嘉侯朱亮祖至,数以威福撼同,同不为动。土豪数十辈抑买市中珍货,稍不快意,辄巧诋以罪。同械其魁通衢,诸豪家争贿亮祖求免。亮祖置酒召同,从容言之。同厉声曰:“公大臣,奈何受小人役使!”亮祖不能屈也。他日,亮祖破械脱之,借他事笞同。富民罗氏者,纳女于亮祖,其兄弟因怙势为奸。同复按治,亮祖又夺之去。同积不平,条其事奏之。未至,亮祖先劾同讪傲无礼状。帝不知其由,遂使使诛同。会同奏亦至,帝悟,以为同职甚卑,而敢斥言大臣不法事,其人骨鲠可用,复使使宥之。两使者同日抵番禺,后使者甫到,则同已死矣。县民悼惜之,或刻木为主祀于家,卜之辄验,遂传同为神云。当同未死时,布政使③徐本雅重同。同方笞一医未竟,而本急欲得医,遣卒语同释之。同岸然曰:“徐公乃亦效永嘉侯耶?”笞竟始遣自是上官益严惮然同竟用此取祸。 [注]:①烦剧:事物多而杂乱。②军卫:防守一方的军士。③布政使:明代官名,为一省的行政长官。 7.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土豪数十辈抑买市中珍货 抑买:压价购买 B. 同械其魁通衢 通衢:四通八达的大道 C. 其人骨鲠可用 骨鲠:指耿直 D. 同复按治,亮祖又夺之去 按治:依照法律治理 8. 下列各组句子中,相关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率 前令率不能堪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B. 以 数以威福撼同 辄巧诋以罪 C. 其 其人骨鲠可用 帝不知其由 D. 会 会同奏亦至 会其怒,不敢献 9. 以下各组句子能说明道同执法严正的一项是 ①非理者一切抗弗从 ②数以威福撼同,同不为动 ③稍不快意,辄巧诋以罪 ④卜之辄验,遂传同为神云 ⑤遣卒语同释之 ⑥笞竟始遣 A. ①②⑥ B. ①④⑥ C. ②③④ D. ②③⑤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有钱有势的几十个恶霸压低价格购买集市上的珍宝物品,他们稍不如意,总是用各种罪名诬陷别人。道同惩罚他们,他们的家人争着贿赂朱亮祖以求免罪脱身。 B. 道同拒绝了朱亮祖为土豪的求情,但朱亮祖放走了他们,还借其它事鞭打道同。仗势为恶的罗氏兄弟被道同惩治,朱亮祖为了袒护他们,削夺了道同的权力。 C. 朱亮祖先弹劾道同傲慢无礼,帝派使臣诛杀道同,后又因看了道同的奏章而醒悟,又派人去宽恕道同,但道同还是在后使者到来之前被杀害。 D. 道同作番禺知县,执法严明,不合道理的事情一律抗拒不听,百姓依靠他才安定了。在他死后,百姓感念他,有的人刻木做成牌位在家中祭祀他。 【答案】7. D 8. C 9. A 10. B 【解析】 7. 试题分析:本题解答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本题把所给选项逐一放回到原文中,就会发现,D项“同复按治,亮祖又夺之去”意思是“道同还是追究惩处了他们,朱亮祖又把他们抢回去了”,“按治”意思是追究惩处。 点睛:该考点包含着三个方面的要素:一是这些文言实词是中学生常见的实词,而不是生僻难懂的;二是这些文言实词的含义是在上下文中表现出来的,而不是脱离上下文的字典含义;三是对于这些实词的语境意义要理解,而不是识记那些僵死的概念。从这几年的高考试题看,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更为命题者青睐,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 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一词多义现象。解答时需要把所给句子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来判断加点字的含义,再比较前后句中加点字含义的异同,确定答案。A项,两个“率”都是“大都”的意思。B项,两个“以”都是介词,“用”的意思。C项,前一个“其”是代词,那个;后一个“其”是代词,其中的。D项,两个“会”都是“恰逢”“正赶上”的意思。故此题答案应为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