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单元练习

阅读:527  2018-06-17
标签: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27]
四川省德阳七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卷
德阳七中七下语文第一单元检测卷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1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元勋(xūn) 奠基(diàn) 鲜为人知(xiān)
B.梳头(shū) 硕果(shuò) 锲而不舍(qì)
C.秩序(zhì) 薪金(xīn) 深恶痛绝(wù)
D.校对(xiào) 草率(shuài) 妇孺皆知(rú)
2.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 )(3分)
A.鲜为人知(很少) 死而后已(停止)
B.家喻户晓(了解) 深恶痛绝(憎恨)
C.锲而不舍(刻) 仰之弥高(更加)
D.锋芒毕露(全) 可歌可泣(可以)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D)(3分)
A.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是当之无愧的。
B.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再度夺得世界冠军,朱婷在中国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C.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D.虽然明明知道自己犯了严重的错误,但他仍旧不以为然。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3分)
A.鲁迅先生坐在那儿,和一个乡下的安静老人一样。
B.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自卫,中国人民是赞成限制核扩散的国家之一。
C.他想消化尽、吃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
D.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原因,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3分)
A.《说和做》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主要作品有《烙
印》《运河》等。
B.《邓稼先》的作者杨振宁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曾与李政道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
学奖。
C.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生活化的、真实的鲁迅先生,让我
们直面他伟大的人格。
D.《孙权劝学》选自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6.自习课上,王强被一道数学题难住了。这时,他看见同桌赵敏做出了这道题,便凑过去想看个究竟,赵敏怎样做最得体。( C )(3分)
A.“看什么看,自己想吗!” B.“那么笨啊,这么简单都不会做。”
C.“你先自己想想,实在不会我教你。” D.“我马上做好给你看。”
7.古诗鉴赏有错的一项是(A)( 3分)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A.这是唐代诗人王维晚年隐居时创造的一首七绝。
B.诗中写到景物是:“幽篁”、“深林”、“明月”;动作是“独坐”、“弹琴”、“长啸”。写出了诗人在清净的世界里,远离尘世喧嚣,有明月作伴,天、地、人合而为一的美好境界。
C.诗中充满惬意,充分体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美好。
D.全诗用字造语、写景写人都平淡自然,仿佛信手拈来,就写出了清幽的氛围与淡泊的心境,达到“诗中有画”的高超境界。
二、阅读下文,完成8到10题。
季羡林:一位大师的非凡人生
李盈盈
他的一生历经清朝、旧中国、新中国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他有语言学家、翻译家、教育家等称号,掌握了英语、德语、法语等共12种外语;他也是国内唯一一个有能力独立释读吐火罗语残卷的人;他还是中国现代东方学科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就是头顶“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和“国宝”三项桂冠的季羡林。
1911年,季羡林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一个贫困的农家,在徒有四壁的家里,季羡林连个带字儿的纸条都没见过。由于季羡林是季家下一代里唯一的男孩儿,父亲让他到济南的叔叔家接受教育。叔叔对季羡林的期望很高,要求极严。为了把侄子培养成一个有出息的人,叔叔不惜代价,节衣缩食,给侄子报了两个课外学习班。季羡林从初一开始,每天放学后先去古文学习班学古文,晚饭后,再到英文学习社去学英文,一直到晚上十点才能回家。就这样,季羡林坚持了近八年,而且他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这八年的勤奋与坚持,为他日后的国文和外文的学习与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浏览完整试题1935年,季羡林赴德国留学,研究印度学,学梵文、巴利文等。由于战争缘故,他留在德国10年。直到1946年才抵达上海,回到了久别的祖国。经陈寅恪推荐,季羡林到北京大学任教,并创立了东语系。回到北大后季羡林发现国内梵文典籍严重匮乏,研究困难重重。正在这当口,季羡林收到了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的聘约,邀请他到剑桥大学任教。剑桥大学良好的科研条件使季羡林动心了,犹豫之际,对家庭的责任心使得他放弃了剑桥大学的聘请。在国内艰难的条件下,他刻苦钻研,最终成为中国现代东方学科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文革”期间,身为北大教授的季羡林,却被安排在女生宿舍楼当看门人。即使这样,他也没有中断学习。他揣着小纸片,偷偷地翻译蜚声世界文坛的《罗摩衍那》。
季羡林经常给学生讲一个笑话:一个江湖郎中在市集上大声吆喝,叫卖治臭虫的妙方。有人买了这个妙方,它是用纸一层一层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纸卷,打开一看,纸上写着两个字:勤捉。买方子的人觉得上当受骗了,却又无可奈何,因为它告诉了人们一个不争的事实和真理——( )。
为了写《糖史》,已经80多岁的季羡林每天都要跑一趟图书馆,风雨无阻,坚持了两年。到了后期,生病住院后,季羡林还在坚持写作。为了写东西,他输液时都伸左手,留出右手写东西,完成了《病榻杂忆》。
季羡林博学多识、著作等身,这些成果与他的勤奋和执着密不可分。作为“国学大师”和“学界泰斗”,季羡林学术研究领域很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他平均一年有20万字的作品问世,90岁高龄时,他在病榻上都没有停止过学习和写作。
温家宝总理曾这样评价他:季羡林之风,山高水长,让人景仰。他对于学术的热爱、家国的忠诚和名利的淡泊是后人学习的榜样,百年燕园也因他的气节而更显魅力。
(选自《当代青年,我赢》,有删减)
8.选文主要记叙了季羡林这方面的“非凡”。(D)(3分)
A.他的一生历经清朝、旧中国、新中国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他有语言学家、翻译家、教育家等称号,掌握了英语、德语、法语等共12种外语;他也是国内唯一一个有能力独立释读吐火罗语残卷的人;他还是中国现代东方学科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B.它能通过大家乐于接受的笑话告述人们深刻的道理。
C.温家宝总理曾这样评价他:季羡林之风,山高水长,让人景仰。
D.对学术的热爱与追求。
9.季羡林给学生讲的“勤捉”的笑话,告诉了人们什么道理?(A )(3分)
A.凡事没有捷径和窍门,唯有勤奋。
B.学术研究领域要广,才不会上当。
C.要善懂得珍惜时间 。
D.告诫人们凡事动脑,才不会上当受骗。
10.不是季羡林能够头顶“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和“国宝”三项桂冠的主要原因是?( D )(3分)
A.珍惜难得的求学机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B.他对于学术的热爱、家国的忠诚和名利的淡泊是后人学习的榜样,百年燕园也因他的气节而更显魅力。
B.赴德留学,刻苦钻研,开创了中国现代东方学科;
D.勤奋执着,坚持写作,成就了等身著作。
三.课内阅读
(一)(14分)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1.概括选文的内容。(2分)
作为革命家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12.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一反既往—完全改变以往的作法。既,已经。既往,过去。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泛指天空。
13.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有什么作用?(2分)
内容上收束全文,突出中心。结构上总结全文。
14.这个部分选取了闻一多先生的那些事?(3分)
(1)起草政治传单;(2)群众大会上演讲;(3)擦家游行示威。
15.加横线的句子表达了怎样的意思?(2分)
表达了闻先生做好了牺牲的准备,英勇无畏,誓与反动派拼死一战的决心。
16.画波浪的句子属于什么表达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描写。生动形象的描写出闻先生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充满了对闻先生的颂扬和敬佩之情。
(二)(24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展开余下试题 (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①乎?”平公:“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③行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炳烛:点烛。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盲臣。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17、文学常识填空。(2分)
《孙权劝学》一文选自 北宋 时代的政治家、史学家 司马光 主持编攥的 《资治通鉴》 ,这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 通史。
18、找出《孙权劝学》一文中的成语并解释。(至少两个)(2分)



19、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专管经学传授的学官) (2)孤岂欲卿 ( 难道 )
(3)蒙乃始就学( 接近、靠近 ) (4)与蒙论议(讨论事情 )
(5)恐已暮矣 (晚、迟 ) (6)盲臣安敢戏君乎 (怎么 )
(7)卿今者才略,( 才干和谋略 ) (8)及鲁肃过寻阳 ( 经过 )
20.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年轻时爱学习,就像初升的太阳。
21.文中哪一句话证明了吕蒙学有所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从侧面烘托出吕蒙学有所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年纪大,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事务多。(不超过五个字)(2分)
23.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2分)

四、实际运用(2分)
24.用楷书把下面诗句写在田字格里。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22.240.213.184)
标签: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相关:关于“四川省德阳”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2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