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348 2018-06-25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48]
福建省东山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6月月考语文试题
东山二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月考三语文科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清初遗民诗人的心态
①清初遗民诗人的心路历程和心态呈现,大体可以归纳为四种取向,即烈士心态、孤臣心态、隐士心态和游子心态。这些心态皆与明清易代的巨变紧密联系。
②明清易代之时,士人必须做出自己的抉择。在此情形之下,腆颜事敌、投降变节者有之,杀身成仁者亦有之。清初,部分士人虽生活在新朝,却耻为新朝所用,其人其节与杀身成仁者同。像顾炎武、阎尔梅、屈大均、王夫之、冒襄等人,鼎革之际都曾参加过实际的抗清斗争,志在恢复。当清王朝统治逐步稳定后,他们坚决不仕新朝,且时时系念故国,表现出凛然气节。我们以冒襄为例,作为“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襄,在明清之际政坛、文坛均有着深广的影响。他参加抗清运动失败后,又支持过郑成功等人的复明运动,屡拒征召后,隐居在水绘园。
③中国传统士人对于自身进退出处非常看重,认为它是事关品行名声的大节,不可稍有差池。明清易代之祸,尤其又是外族入主中原,使素重“夷夏之辨”的士人们认为是亘古未有之“大变”。在此等“大变”面前,何去何从,不单事关政治立场的去取,更是人伦道德的抉择。此时,许多士人选择了坚守,他们成为我们这个民族屹立不倒的中流砥柱。故国既已不复存在,恢复的希望也极为渺茫,然而人格的坚守还在继续。故国之思是他们的普遍心态,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黄周星等遗民诗人都具有代表性。他们“悲歌当哭”,以悲怆感怀的笔调,悼念故国,令人不忍卒读。
④清初遗民诗人大多参加过抗清的军事斗争。新朝政权稳定之后,恢复日渐无望,他们心念故国,踟蹰无聊,壮心消退,转归隐逸。因此,浓厚的隐逸情调乃是最为突出、普遍的心态表现。清军大体上自北向南入侵,许多世家大族被创尤剧。徐夜的家庭在明清之际惨遭横祸,其伯父、叔兄、叔嫂及子侄多人被杀,他的母亲也被逼投井自尽。徐夜从此即弃诸生,国仇家恨集于一身,立誓隐居,做故明的遗民。隐士心态是清初遗民诗人中最为普遍的心态表现,张光启、董樵、王夫之、孙枝蔚等人诗中也时时有所流露。
⑤明清之际的战乱,造成了社会的大动荡,包括明遗民在内的广大民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因此,渗透在遗民诗歌创作中浓厚的牵念故乡、故土的心态有其必然性。游子心态在旅居江南的秦地遗民诗人孙枝蔚身上体现最为充分。作为寄居他乡的客子,孙枝蔚的诗歌创作中洋溢着浓厚的思乡之情。孙枝蔚居扬州,筑室曰“溉堂”,取《诗经•桧风》“谁能烹鱼,溉之釜鬵”,即寓居不忘故乡、常怀西归之意。清代初年,寓居江南的秦地诗人仅据溉堂《张戒庵诗集序》可知,即有张晋、李楷、张恂、雷士俊等数人。
⑥清初遗民诗人创作心态的表现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又不是孤立存在的。当然,他们呈现出多种多样、复杂莫名的创作心态,绝非上述四种心态所能囊括。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清易代之时,清初遗民诗人大体拥有四种心态,作者更看重悼念故国心系大明的孤臣心态。
B.清初诗人在鼎革之际大多都曾参加过实际的抗清斗争,志在恢复,其气节与杀身成仁者同。
C.新朝稳定,复明无望,背负国仇家恨的遗民士人心有不甘,但无奈之余,多是消退壮心,立誓隐居。
浏览完整试题
D.浓厚的牵念故乡、故土的心态渗透在遗民诗歌创作中,这是因为他们怀有不仕新朝、时念故国的情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门见山地提出了清初遗民诗人的四种心态,结尾又作了进一步说明———绝非只有四种心态。
B.文章主体部分是采用并列式结构展开的,从四个角度对清初遗民诗人的心态加以阐释,条理较为清晰。
C.文章第四段作者运用徐夜家庭惨遭横祸一例,旨在论证入关后的清军对许多世家大族杀戮的残暴性。
D.文章第五段运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论述了游子心态产生的原因、背景及主要代表人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入主中原的大清不是因为“外族”的身份,明末士人们可能对“新朝”的反感与仇恨要弱化得多。
B.顾炎武、王夫之等诗人出现在不同心态的名单中,可见同一诗人可以同时杂糅多种复杂的遗民心态。
C.腆颜事敌、投降变节的清初士人面对“品行大节”的传统,内心理应有“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后悔。
D.清军大体上自北向南入侵,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动荡,可见持有游子心态的遗民诗人多是来自中原的士人。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山里人
侯发山
周末,我和老孟等几个朋友驱车前往靠山屯的一家农家乐,那儿有土鸡肉、野兔等野味,还有甲鱼、鹿肉什么的。我去的次数多了,跟老板二狗熟悉,他透露说也有一部分是圈养的,其实他不说我也能猜测个八九不离十。
老孟,是个盖房子的,尊称房地产商,这天是他请客。刚坐下,就对二狗豪气十足地说先来盘鳄鱼肉。
二狗看看这个,看看那个,为难地说“老板,小店没有这个。”
老孟眼也不瞄二狗,“啪”地一声甩出鼓囊囊的钱包“不差钱,上。”
二狗忙掏出烟来给我们散烟,老板,这个真没有,不信您问侯老板。”
“行了老孟,有那个意思就行了……来,土鸡一只,野兔一份……”二狗拿我当救星,我不能不出面,我知道老孟这人,在有些人面前当孙子,来这里尝尝当大爷的滋味,找找平衡。
二狗这儿有个规矩,怕客人喝多后算账掰扯不清,点菜后先交钱再上菜。
点完莱,二狗一算账,四百八老孟从钱夹里捻出四张老人头。二狗死活不愿意,说俺是实诚人,饭菜也是实价格,没法优惠。
老孟又抽了一张五十的。二狗还是不愿意。
我见识过二狗的较真,劝老孟人家也不容易,你也不差这一星半点的,给了吧,老孟没说话,又掏出一张十元的。
“还差二十。”二狗伸着手,很执着,“都是有本钱的,俺不能干赔本买卖。”
我看不过去,刚要掬钱,老孟见状,忙掏出一张五十的摔给二狗:“不用找了。”
二狗也不说话,又找回老孟三十元。
“太抠了,以后打死我也不来了。”老孟黑着脸。
菜一道道上来了。味道嘛,也确实不错。气氛在酒精的滋润下活跃起来,老孟的脸色慢慢变得红润了。这就好,吃饭嘛,要的就是心情。
这当口来了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高声叫道“一碗鸽子面。”二狗笑眯眯地应答着,收下了男孩递过去的一张红色的钱币。
面条还没做成,男孩到门外边耍去了。我忍不住提醒二狗“狗老板,你看清楚了,那可是冥币!”
“我知道。”二狗说罢,就把团在手里的冥币撕了。
“难道男孩的父亲是个地头蛇? ”我有点糊涂地看着二狗。
二狗淡淡一笑“孩子得过脑膜炎,脑子不大灵醒,常把冥币当钱使。”
老孟附和道:“都是有本钱的,咋说也不能干赔本买卖啊,听口气,完全是在嘲讽二狗。”
“他也只是买碗面,没啥。”二狗不以为然。
我由衷地说:”你这么好心,孩子真幸运。”
二狗说:“不只是我,村里凡是开店铺的都这样对他。”
这时,服务员刚好过来端菜,她说:“这个孩子是村长的。”
原来如此!我恍然大悟。
老孟放下酒杯,冷冷一笑,说:“谁说山里人老实?也会拍马屁嘛。”
二狗真是傻蛋,居然没有看出老孟的冷嘲热讽,说:“别说吃碗面条,吃俺身上的肉俺都舍得。”
想想也是的,谁让人家的爸爸是村长呢?许多事要仰仗人家。这么一想,我也就释然了,忙给老孟碰杯,不让他再嘲弄二狗。
“明白了,村长在这里挂着账……行。狗老板会做生意。”老孟一副豁然明白的样子。
“肯定这样。”在座的一个朋友同意老孟的说法。
难道他们说的是事实?我眨巴着眼盯着二狗。如果真是如他们所说,错也不在二狗。
二狗没接话茬,叹口气,说去年秋天一个晚上,大暴雨,村长进山巡视,见屋子裂缝了,忙背出孤寡老人刘大爷,刘大爷说收音机还在屋里。村长刚返回屋子,轰隆一声,屋子塌了……刘大爷在屋子前跪了整整一天。”
我们几个人一下子都沉默了。
临走时,老孟不声不响放到吧台上五张老人头。
“老板,已经算过账了,您是不是喝多了?”二狗不知如何是好。
“这个,那个,那孩子想吃啥你就做啥……”老孟头也不回,走出了农家乐。
半个月后,接到老孟的电话,邀我一起去靠山屯。我说嘴又馋了?”老孟说那个农家乐还真有点味道。”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篇说老孟“是个盖房子的”,有讽刺的意味,用“尊称房地产商”表现老孟的财大气粗,与后文的讨价还价及放五张老人头相呼应。
B. “忙掏出烟来给我们散烟”,表现了二狗对顾客的恭敬,其中含有没能满足顾客要求的歉意,也有与顾客拉近情感距离的善意。
C.小说花了不少笔墨写老孟和二狗两人的讨价还价,给人留下二狗小气抠门、斤斤计较的印象,运用的是欲扬先抑的手法。
D.小说插叙了村长为救刘大爷牺牲的内容,解说了村里店铺让男孩免费吃饭的原因,也展现了山村淳朴的民风,升华了小说表达的情感。
5.小说结尾老孟说“那个农家乐还真有点味道”,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6.结合全文,请简要说明小说的标题“山里人”的含意和作用。(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豆瓣9. 2分,Bilibili两站单集点击量超过2万,央视制作的电视节目《国家宝藏》彻底火了,从节目效果看,它一改往日博物馆严肃权威的形象,引入诸多娱乐化的呈现方式,成功引起普通观众对博物馆、对文物、对节目背后延伸出来的传统文化的关注。但博物馆作为承载着文化脉络和历史记忆的重要场所,如何在年轻的互联网时代,既要与颇受欢迎的娱乐产品竞争,又要保证它为观众提供高质量的文化知识和精神内涵,却依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国家宝藏》大受欢迎的原因,是节目一定程度打破了多年来博物馆与公众的距离感,而长久以来博物馆甚至对媒体也刻意保持着距离。
展开余下试题
《国家宝藏》同样赶上了国家政策的助力。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一则《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通知,强调要塑造民族的文化自信。这则指令也反映到从去年延续至今的传统文化综艺热,从《中国诗词大会》到《朗读者》,再到《见字如面》,无一不是此背景下的产物。而《国家宝藏》也成了央视和最具传统文化精神的博物馆的一场联姻。国家级博物馆背后代表着一种国家和民族身份认同,就像最终节目呈现的效果一样,节目主持人张国立的开场白强调华夏文明源远流长,这种强调中华文化强盛和引导民族自豪感的设置可以在节目中多处看到。
材料二 :
“基于史实合理虚构” “文物海选”的过程并不轻松,而编剧将文物转化成有趣的故事,由明星表演,还原文物“前世传奇”的段落,则代表着节目组希望成为博物馆“讲解器”的初衷。
剧本创作是由编剧组和专家顾问团共同完成的,曾经操作过历史类真人秀电视节目《咱们穿越吧》的编剧团队负责撰写剧本,顾问专家团则负责提出建议并“挑错”。顾问专家团的选择同样精妙,有别于传统的文博、历史、考古学研究者,节目组选择的是在网上很有影响力的知乎历史类“大V”张茺和周睿杰,另一成员奚牧凉则经营着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挖啥呢”,这些人有一定的专业背景,又知道怎么吸引年轻网民的注意力。
节目对博物馆观念、伦理的冲击不可忽视。博物馆与综艺的交集,是相互支持和交流,综艺节目的一些做法很值得博物馆学习。比如《国家宝藏》节目录制现场的观众都是 “90后”,以前“鉴宝”类电视节目的观众是现实或潜在的收藏家。博物馆的影响力在于对科学知识的公共分享及对公众学习活动的支持,而不是靠某件蒇品的“珍稀”也不是靠对藏品前世的“揭秘”。但在博物馆领域,必须谨慎回避影响观众准确认知、理解知识的娱乐手法。
材料三:
更核心的,是节目中的创新意识,将纪录片和综艺巧妙应用,以小戏院情势讲述文物的前世此生,有着向国宝鞠躬、向匠人礼敬的谦卑姿势。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片的气质,创造一种全新的表达。以精雕细刻的国宝精神,打开汗青、打开传统,让缄默沉静的国宝“说话”,给孤傲的匠人点赞。堪称一曲古今交响,一次远古穿越,
其实,《国家宝藏》的火,勿宁说是国人的一种告白:富足了,向文化之心日炽,就看咱文化人有没有好东西拿出来。曾经,我们为凭票购买的粮、油、蔬菜排队,我们为紧俏的冰箱、彩电排队,眼下,我们还愿意排起长龙,只为片刻的精神享受。从上海中国馆蜿蜒的 “世博长龙”到争睹国宝的“故宫跑”,再到眼下的老少争看《国家宝藏》,都在向我们的文化人提出挑战,国人嗷嗷待哺呢,还有什么“宝藏”,请——捧出……
材料四:
其实这里面反映的是更深层次的问題,是我们整个社会对博物馆价值的认识,博物馆不应仅仅是展示文物的地方。作为启蒙时代观念集大成的博物馆,要用作为自然人的身份和眼睛看世界,人遂成为合理性的标杆。
现代公共博物馆的基本精神是民主科学,是用人的眼光认识世界,不仅应该传播现代社会知识和基本理念,也应该探讨人和世界、自然的关系。所以你看西方博物馆不怎么走通俗化、大众化路线,它的地位和影响力不言而喻,它不光让观众去看文物去学习知识,也是在对观众进行现代社会认知模式的培养,就是教观众怎么通过自己的感官和思维能力去认识世界,去追求真理,这很重要,但在中国,很多博物馆依然被视为收藏和展示文物的地方,并給观众们营造出这些文物非常珍贵,一般人很难看得到的感觉。博物馆不能够为了取悦全体的人,来弱化自己的特点,或者是消解自己的特点。
7.下列对上述四段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家宝藏》是央视和最具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博物馆的一场联姻。
B.《国家宝藏》的剧本创作是由负责撰写剧本的编剧团和负责提出建议并“挑错”的专家顾问团共同完成的。
C.博物馆最基本的底线是“真实”,影响观众准确认知、理解知识的娱乐手法不宜出现在博物馆类节目中。
D.在中国,很多博物馆不光让观众去看文物,去学知识,也对观众进行现代社会认知模式培养。
8.下列对上述四段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博物馆不应仅仅是展示文物的地方,还应该传播现代社会知识和基本理念,探讨人和世界、自然的关系。
B.博物馆作为承载着文化脉络和历史记忆的重要场所,现在既能与颇受欢迎的娱乐产业竞争,又能为观众提供离质量的文化知识和精神内涵.
C.《国家宝藏》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片的气质,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表达,体现了节目组的创新精神。
D.《国家宝藏》剧本创作的顾问专家,有别于传统的文博、历史、考古学研究者,他们有一定的专业背景,又知道怎么吸引年轻网民的注意力。
E.西方博物馆不怎么走通俗化、大众化路线,它的地位和影响力都不及中国博物馆。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国家宝藏》大受欢迎的原因。(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1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徽州婺源人.父松字乔年。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熹曰:“天之上何物?”松异之。就傅,授以《孝经》,一阅,题其上曰:“不若是,非人也。”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
年十八贡于乡,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淳熙五年,除知南康军皂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访白鹿洞书院遗址奏复其旧为《学规》俾守之会浙东大饥,宰相王淮奏除熹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①,即日单车就道。复以纳粟人未推赏,辞职名。纳粟赏行,遂受职名。熹始拜命,即移书他郡,募米商,蠲其征,及至,则客舟之米已辐凑。熹日钩访民隐,按行境内,单车屏徒从,所至人不及知。郡县官吏惮其风采,至自引去,所部肃然。凡丁钱、投法之政,有不便于民者,悉厘而革之。于救荒之余,随事处画,必为经久之计。有短熹者,谓其疏于为政。上谓王淮曰:“朱熹政事却有可观。”
熹登第五十年,仕于外者仅九考,立朝才四十日。家故贫,箪瓢屡空,晏如也。诸生之自远而至者,豆饭藜羹,率与之共。往往称贷于人以给用,而非其道义则一介不取也。其为学,大抵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尝谓圣贤道统之传散在方册,圣经之旨不明,而道统之传始晦。于是竭真精力,以研究圣贤之经训。所著书皆行于世。姜浃,朝廷识其《大学》、《论语》、《孟子》、《中庸》训说立于学官。平生为文凡一百卷,生徒问答凡八十卷, 别录十卷。
(节选自《宋史朱熹传》)
[注]①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官职名。②九考:古代官吏3年一考绩,九考为 27年。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间诣都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访白鹿洞书院遗址/奏复其旧/为学规俾守之/
展开余下试题
B.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访白鹿洞书院遗址/奏复其旧为学规/俾守之/
C.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访白鹿洞书院/遗址奏复其旧/为学规俾守之/ .
D.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访白鹿洞书院遗址/奏复其旧/为学规俾守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孝经》:与《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尔雅》、《大学》合称 “儒家十三经”。
B.丁钱:人口税,封建时代政府向成年男子征收的一种赋税。此制自汉始,历代相沿,称名各异,赋额不一。宋沿之,称身丁钱或丁钱,为赋税名。
C.书院:宋代的地方教育组织。藏书、供祭和讲学是构成书院的“三大事业”,原由富室、学者自行筹款,后由朝廷赐敕额、书籍,并委派教官、调拨田亩和经费等,逐步变为半民半官性质的地方教育组织。
D.诸生: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包括太学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廉生、例生等,统称诸生。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况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朱熹主持南康军时,正值当地发生严重旱灾,朱熹很重视救灾措施,很多灾民得以活命。
B.浙东大饥荒时,朱熹微服巡察,都县的官吏害怕他的严峻作风,担心受到惩罚,因此毁谤朱熹政务荒疏。
C.朱熹家境一向贫寒,以致常常断粮,学生从远方来求教,他只好与学生共食粗劣的食物。
D.朱熹为学强调敬事上天,加强自我修养。死后,朝廷把他注释的“四书”定为学校的教材。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熹日钩访民隐,按行境内,单车屏徒从,所至人不及知。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_15题。
初夏江村
高 启①
轻衣软履步江沙,树暗前村定几家。
水满乳凫翻藕叶,风疏飞燕拂桐花。
渡头正见横渔艇,林外时闻响纬车②。
最是黄梅时节近,雨余归路有鸣蛙。
【注】①高启(1336〜1374)字季迪,明初著名诗人。此诗作于高启回到家乡青丘乡间隐居时。②纬车:即缲车,抽茧出丝的工具。
14.下面对本诗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开篇用一“步”字而境界全出,写出了诗人在乡间行走时轻脚细步、悠闲自得的情状,一个“暗”字写出了初夏树木葱茏、掩映村庄的景致。
B. “水满乳凫翻藕叶,风疏飞燕拂桐花”为王国维所说的“有我之境”,物皆着我之色彩。
C.“渡头正见横渔艇”一句化用了韦应物《滁州西涧》“野渡无人舟自横”的诗意。
D.诗的前三联从视觉角度写所见,最后一联从听觉角度写所闻,视觉与听觉结合,再现了黄梅时节的乡村景象。
E.本诗首联总起,奠定全诗的基调,颔联紧承上联写景,颈联则由写物转入写人,尾联则点明了全诗的主旨。
15.请简要赏析全诗营造的意境(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8分)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赤壁战场上,周瑜从容娴雅,沉着应战,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形象: , , 。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 。(《鱼,我所欲也》)
(3)穷冬烈风, , 。(《送东阳马生序》)
(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三、语言文字运用(24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新一代家长对孩子“见世面”的热情也水涨船高,各种主题夏令营便星罗棋布般出现了。
②诈捐折射出某些人缺乏最基本的诚信,对于这类丑行,社会理应从舆论与法治层面加以鞭策和惩处,以儆效尤。
③几经较量,经过雅致化进程以后,网络文学是否也会以“其文直质”“其情慷慨”产生一种新的文学样式,我们拭目以待。
④大家试想一下,如果抄袭就能赚钱,谁还会认认真真地伏案写作?如果雷同也能赢得声誉,谁还会处心积虑地构思情节?
⑤当中国经济增长,智利经济就增长;当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智利经济增长也放缓。所以说,智利与中国的命运休戚相关。
⑥高端烟市场所充斥的还是那些“专供出口”“特供”的老套剧情,莫名其妙的噱头就引得众多购买者趋炎附势。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公众人物由于知名度较高,对公众的影响更大,更应该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然而,一些公众人物是非不分,美丑不辨,荣辱不明的行为却常常见诸于报端。
B.主题公园市场虽然空间大,但中国的主题公园运营尚未形成成熟的盈利模式。一些经营者们采取了用地产开发反哺主题公园运营的模式。
C.东京奥运会的脚步已渐渐走近,对于中国体育人来说,2008年能够交出怎样的答卷,是对中国体育的一次考验。
D.天猫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再一次开创了新的商业记录,也直接推动了机器智能技术迈向新的高度。
19.对题目《①谁②是③最④可爱⑤的⑥人》词性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①名词②助词③形容词④动词⑤代词⑥代词
B. ①名词②动词③副词④形容词⑤代词⑥名词
C. ①代词②助词③介词④动词⑤助词⑥名词
D. ①代词②动词③副词④形容词⑤助词⑥名词
20.选出下列括号中对短语结构说法正确的一项:(3分)
A 清醒过来 推辞一番 激动万分 伤心不已(补充短语)
B 边走边谈 穷凶极恶 居安思危 朝夕相处(并列短语)
C 内心激动 增强体质 态度诚恳 精力充沛(主谓短语)
D 久经风霜 进驻营地 深入研究 学习技术(动宾短语)
21.下列短语结构类型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舒活筋骨 扫得干净 歌咏春天 磨炼意志
B 高尚情操 长江源头 一粒种子 一封家书
C 性格和蔼 灯火辉煌 白云飘飘 积累经验
D 狂风暴雨 光明正大 仔细观察 手舞足蹈
22.请写出下列句子主干。(4分,每小题2分)
例句: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是这个三角形的外心。
主干:交点是外心。
(1)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主干:
(2)远寺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海的酣梦。 主干:
23.以下句子是否有语病,无则在()打√,有则在()里打×并用简洁的办法加以修改(4分)
例如:各地政府赦免农业税是农民收入逐年增长的原因之一。
(×)修改:把“赦免”改为“减免”。
(1)夏天的仙岛湖,是人们避暑纳凉、读书学习的好时候。(2分)
( )
(2)经过几个月的学习,使大家熟练掌握了使用电脑的技术。(2分)
( )
24.写出下面复句的类型。(1分)
从此,一到冬天,阿婆烫伤的手背就要生冻疮。 ______复句
四、写作(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德国柏林一个公园里,有十几条长椅,椅下藏有4厘米长的锥形钢刺。只要人们坐下来看手机时间超过10分钟,椅子就会发出警告,钢刺就会冒出来。许多游客说这样的椅子中看不中坐,而当地的居民知道,这长椅是最人性化的设计。
这段文字引发
上一篇:
湖北省汉川中职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下一篇:
北京四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福建省东山”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4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