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409  2018-07-09
标签:苏教版 高一 必修四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09]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上墅私立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8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1个答案符合题意,多选、少选、错选皆不给分。)
1.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商贾(gǔ) 犄角(jī) 虫豸(zhì) 勖勉(xù)
B.刽子手(kuài) 恫吓(dòng) 挫折( cuò ) 吮吸(yǔn)
C.蜷缩( quán ) 未遂( suí ) 黝黑( yǒu ) 粗糙(zào)
D.饿莩(piǎo) 彩笺(jiān ) 嫉恨(jì) 牛虻(má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猖獗 温馨 委曲求全 诬篾 B.谙熟 无计于事 敲榨 镂刻
C.蛰伏 攀援 良辰好景 缄默 D.笞刑 浅尝则止 菲薄 磐石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那 的皮鞭就挥舞在半空中,发出水蛇般的嘶嘶声,一鞭又一鞭疯狂地落到那可怜人的肩上。
(2)随着时间的变化,传统中的某些成分会变得无处可用而逐渐淡化 衰亡;生活中某些新的因素会慢慢积淀,并经过筛选、积淀而成为传统的新成分。
(3)中国军网特邀请新华社军分社记者白瑞雪 嘉宾访谈,与大家一起追忆龚曲的先进事迹。
(4)时间不是消解剂,三十年的 ,鲁侍萍与周朴园的情感纠葛没有涣然消解,他们的不期而遇更集中地展示了人性的冲突。
A. 精致 以至 作客 工夫 B. 精致 以至 做客 工夫
C. 精制 以致 做客 功夫 D. 精制 以致 作客 功夫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二天宝小姐酒醒,很觉得过意不去。后来彼此熟了,见瞿太太常如此,也就安之若素了。
B.走过狭窄的山谷,前面出现了一片平原,眼前豁然开朗了。
C.周树人和周作人两个本来情同手足的亲兄弟,最后却反目成仇了。
D.连日来,袁腾飞在论坛里热了起来。正反两个方面都对其人其言给予了极大地关注,是谁在纵容袁腾飞在“百家讲坛”上大放厥词的?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的“粉丝”近六成是在校大学生,他们的经济状况其实并不好,难以承受百元以上甚至数百元的高价票。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到沙漠去倾听流沙的声音,最好是在晴朗干爽的风天的黄昏较为合适。C.春节、清明、中秋等我们民族的传统节日,虽然只是一种形式,但是谁又能否认它们是饱含我们传
统文化的载体呢?
D.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和交通的进步,使不同种族、国家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全球化的趋势正加速进行。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
B.群众有等候观赏公开行刑的习惯,所以并没有表现出十分不耐烦的样子,他们用观看台-----一个十法尺高的中空的水泥台子,来消磨时间。
C.对这件事,高斯会怎么说?你只告诉他需要多少人,事就成了?
D.我有一个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起来,讲出这个真理--------“我们相信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所有的人生而平等”。
7.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短语,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思乡,是人类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乡思就像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乡情就是 ▲ ,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乡音就像 ▲ ,婉转悠扬,轻吟浅唱;乡容就是 ▲ ,退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


浏览完整试题 ①一阵和煦的风 ②一幅山水画 ③一首深情的歌
A.②③① B.①③② C.①②③ D.②①③
8.下列各句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著作。
B.曹禺,原名万家宝,中国现代剧作家,主要作品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 有些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外上演。
C.格律诗是与古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形式,它盛行于唐代,当时称作近体诗或今体诗。律诗由八句四联组成,依次是首联、颈联、颔联、尾联。杜甫的《登高》和李商隐的《锦瑟》都属于七言律诗。
D.雨果,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人道主义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9.下面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以对比、比喻的手法写出了马克思发现的剩余价值规律,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B.马丁•路德•金发表《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说源自于黑人在美国社会所遭受到的不平等待遇。他号召所有的黑人拿起武器 ,跟白人斗争到底。
C.周朴园: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惠,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么?
鲁侍萍: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鲁侍萍否定自己,揭露了周朴园的虚伪,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了鲁侍萍的勇敢。
D.杜甫《登高》前四句描写登高闻见之景,后四句抒发登高所见之慨,全诗归结到世事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体现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怀。
10.下列对古诗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声声慢》
A.“寻寻觅觅”写动作,“冷冷清清”写环境,“凄凄惨惨戚戚”,写心情,三句叠词各有侧重。
B.“乍暖还寒时候”描写刚觉得有点儿暖和却又变冷了的感觉,这正是春天的时令特征。
C.“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此处的雁使人顿生物是人非、寄思怀乡之感。
D.“淡酒”不敌“风急”,词人如此行文,既表明了天气特点,又比借酒浇愁的传统说法更为精妙。
11.下列对《雨霖铃》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A.起首三句交代离别的时间、地点,用“寒蝉”“长亭晚”等景物渲染凄楚氛围。
B.下阕先点明“伤离别”自古皆然,再用“更那堪”强化清秋离别的凄凉氛围。
C.“酒醒何处”对应“帐饮无绪”,“与何人说”暗合“无语凝咽”,照应自然巧妙。
D.上阕写景由虚到实,下阕抒情由实到虚,写景、抒情虚实结合,情景相生。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12—14题。
①戏剧是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主要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戏剧文学是供舞台演出的脚本又称剧本,是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文学样式。通常所说的戏剧欣赏,主要指的就是对剧本的欣赏。
②欣赏戏剧,首先要了解戏剧所展示的戏剧冲突,冲突是怎样形成的,冲突的性质是什么,进而弄清冲突发展的过程,完整的把握剧本的情节。戏剧冲突,主要指剧本中所展示的人物之间、人物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看冲突,其中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雷雨》第二幕表现出多种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这些冲突表面看来是家庭内部的矛盾,实际上是阶级之间的矛盾。鲁侍萍与周朴园之间的冲突属于下层劳动人民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的冲突属于资本家与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戏剧冲突主要是社会矛盾的反映,同时也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必然。
③欣赏戏剧,其次要把握戏剧语言。语言是构成剧本的基础。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包括对白、独白、旁白等。剧作家通过人物语言来展开戏剧冲突,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戏剧主题,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舞台说明是一种叙述语言,用来说明人物的动作、心理、布景、环境等,直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戏剧的情节。第一,要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所谓个性化,是指受人物的年龄、身份、经历、教养、环境等影响而形成的个性特点。第二,要品味富有动作性的人物语言。动作性包括外部动作和内部动作(内心活动),像周萍打鲁大海,他们之间表现为外部动作;鲁侍萍看见周萍打鲁大海后那种痛苦的心情,是内部动作。第三,要品味人物语言中蕴涵的丰富的潜台词。好的潜台词总是以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给人以品味、想象的空间;比如《雷雨》中,鲁侍萍听周朴园“沉呤”“无锡是个好地方”的时候,虽然顺着周的话语说“哦,好地方”,但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潜台词。
④欣赏戏剧,还要学会欣赏戏剧人物形象。首先,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其次,要注意人物的语言;另外,还要随着剧情的发展,弄清人物性格的发展交化。因为,人物形象是在戏剧冲突的发展中通过戏剧语言来刻画的;戏剧冲突主要是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它为人物性格所决定,同时又是为展示人物性格服务的。因此,要完整地了解一个人物形象,还要弄清在冲突的发展过程中,这个人物形象有无变化,以及有哪些变化。
12.根据文意,下列对“戏剧”与“戏剧文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戏剧文学是—种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主要通过人物形象来表现矛盾冲突,反映社会现实。
B.戏剧借文学、音乐、舞蹈、美术之类的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表现社会生活。
C.戏剧文学是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也就是演员进行舞台表演所使用的剧本。


展开余下试题D.我们中学生所要进行的戏剧欣赏,主要指的就是对剧本的欣赏;欣赏内容包括戏剧冲突、戏剧语言、人物形象等。
13.根据文意,下列对“戏剧语言”的分析与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物语言包括对白、独白、旁白三大类,这样的语言可以用来表现戏剧冲突,直接展示戏剧情节来塑造人物形象。
B.剧作家主要通过舞台说明来塑造人物性格,展现戏剧的情节,揭示戏剧主题,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
C.《雷雨》中周萍打鲁大海,他们之间表现为内部动作性;鲁侍萍看见周萍打鲁大海后那种痛苦的心情,系外部动作性。
D.戏剧中的潜台词,一般是用最少的语言来表达较为丰富的内容,能给人以品味、想象的空间。
14.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欣赏戏剧,了解戏剧冲突尤为重要,包括冲突形成、冲突的性质、冲突的发展过程,从而完整的把握剧本的情节。
B.戏剧冲突主要有三大要素,一是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二是人物自身的矛盾冲突,三是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
C.戏剧中受人物的年龄、身份、经历、教养、环境等影响而形成的具有个性特点的语言,是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D.欣赏戏剧的人物形象,首先,要弄清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其次,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最后,还要注意人物的语言。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5---18题。
【甲】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乙】孟子见梁襄王①。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犹水之就下,沛然②谁能御之?’” 
[注]①.梁襄王:梁惠王之子。 ②沛然:气势汹涌。
15.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凶:荒年,发生饥荒
B.寡人之民不加多 加:增加
C.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畏:敬畏
D.天下莫不与也 与:归顺,随从
16.下列加点的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移其粟于河内 吾对曰:“定于一。”
B.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C.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D.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A.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B.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C.问君西游何时还
D.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中,面对梁惠王的“民不加多”的困惑,孟子并没有直接指出他的错误做法,而是“欲擒故纵”,引他上套,向他说明“移粟移民”的治国方法与邻国的治国不尽心没有本质的区别。
B.【乙】梁襄王的问话不如他父亲梁惠王能提出一些面临的矛盾,他步步追问的都属于治国的常识性问题,孟子也就以严密的逻辑联系,以启发与阐释相结合的言论,使之启蒙益智。
C.古代有人说:“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所选择的两文中,孟子都采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非常形象,使得说理深刻生动。
D.两篇文章都彰显了孟子“治民之产,推行教化”的民本思想及反对暴虐反对战争的仁政思想。

非选择题部分
二.填空题(本小题共2题,第19题4分,第20题2分,总6分)
19.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4题,如超出4题,则取前4题评分)
①西当太白有鸟道, ▲     。 (《蜀道难》)
② ▲     ,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
③大弦嘈嘈如急雨, ▲     (《琵琶行》)
④问君能有几多愁? ▲     (《虞美人》)
⑤ ▲     ?杨柳岸、晓风残月。 (《雨霖铃》)
20.文学常识填空。(2分)
醉眼朦胧上酒楼,彷徨呐喊两悠悠。群盲竭尽蚍蜉力,不废江河万古流。”这是1933年郁达夫给_______先生的赠诗,他们都是我国________籍著名作家。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22题各3分,第23题4分,共10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21题。
周朴园 你--侍萍?(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鲁妈。)
鲁朴园 朴园,你找侍萍吗?侍萍在这儿。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21.选文表现周朴园的心理变化主要用哪一种句式?划线句的潜台词是什么?(3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22-23题。
于是我就说:“你好吗,格斯拉先生?你可以给我做一双俄国皮靴吗?”
他会一声不响地离开我,退回到原来的地方去,或者到店堂的另一边去;这时,我就继续坐在木椅上休息,欣赏皮革的香味。不久后,他回来了,细瘦多筋的手里拿着一张黄褐色皮革。他眼睛盯着皮革对我说:“多么美的一张皮啊!”等我也赞美一番以后,他就继续说:“你什么时候要?”我回答说:“啊!你什么时候方便,我就什么时候要。”于是他就说:“半个月以后,好不好?”如果答话的是他的哥哥,他就说:“我要问问我的弟弟。”
然后,我会含糊地说:“谢谢你,再见吧,格斯拉先生。”他一边说“再见”,一边继续注视手里的皮革。我向门口走去的时候,就又听到他的趿拉着木皮拖鞋的踢踏声把他送回到楼上做他的靴子的梦了。但是假如我要定做的事他还没有替我做过的新式样靴子,那他一定要照手续办事了——叫我脱下靴子,把靴子老拿在手里,以立刻变得又批评又爱抚的眼光注视着靴子,好像在回想他创造这双靴子时所付出的热情,好像在责备我竟这样穿坏了他的杰作。以后,他就把我的脚放在一张纸上,用铅笔在外沿上搔上两三次,跟着用他的敏感的手指来回地摸我的脚趾,想摸出我要求的要点。


展开余下试题-----节选高尔斯华绥的《品质》
22.选文用第几人称讲述故事?简要分析运用这一写法的好处。 (3分)
23.文中划线句运用什么描写手法?这些描写表现了格斯拉什么品质?(4分)

四.写作题(本大题3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材料作文。
微信朋友圈以废柴、葛优躺”等为代表的“丧文化”的热度还没过去,另一个热词“佛系”又悄然崛起。“佛系”跟宗教没有任何关系,就是借这个符号,表达一种“有也行,没有也行,不争不抢,不求输赢的心态”。
你对“佛系心态”有怎样的看法?写一篇文章,对此加以评说。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观点明确,以议论为主。③不少于600字。
上墅私立高级中学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年级语文答案
一.选择题:(共54分,每小题3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C B C C B A C B B D A D D B C D D
( 18题D项:乙文并没有“ 治民之产, 推行教化” 的内 容。 )
二.填空题:(共6分)
19. ① 可以横绝峨眉巅 ②无边落木萧萧下
③小弦切切如私语 ④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0. 鲁迅 浙江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22题各3分,第23题4分,共10分)
21. 反问句(1分) 你来是为了破坏我的生活的(或:你是为报复我来的)(2分)
22. 第一人称(1分) 作用:①增强文章的真实性;②便于抒情。(2分)
23. 细节刻画(或白描)(1分) 细致,认真,一丝不苟,恪守职业道德,力求尽善尽美(一点1分,任答3点满分)

四24.作文(30分)均分控制在21分。
参考立意:
①佛系不等于颓废、绝望、悲观,而是一种淡然,不计较的心态。
②佛系调节压力,放松心灵都是一种避开压力的形式。
③佛系看似淡然,实则表现当下青年精神上的集体焦虑。
④佛系对青年而言难免有颓废、绝望、悲观的情绪,应否定。
⑤佛系不是一个永久性标签。人生本来喜乐参半,都会有一时的认同与离开。 (61.240.237.200)
标签:苏教版 高一 必修四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浙江省湖州”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0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