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239  2018-07-11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四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39]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模拟试题(二)
成都龙泉中学2017级高一(下)期末考试模拟试卷(二)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小题。
公元前11世纪,武王伐纣,建立了周王朝。两年后,武王去世,周公摄政。周公分析了殷代列王的为政之道,得出了殷商亡于“失德”的结论。鉴于此,他提出了施行“德政”的政治纲领。而要保证“德政”的实施,首先是要建立一套全新的政治制度,其次是要为统治者制订一套系统的行为规范。二者可以统称为“礼”。这是一场比武王克商意义还要重大的革命。
风俗的转换要比政权的转换困难得多,也复杂得多。如何移风易俗?儒家认为,应该“因俗制礼”,即尽可能利用既有风俗的形式和内在的合理部分,再加整理、提高,注入新的精神,如此方可使人民喜闻乐见,被其所化。因此,《周礼》中的大司徒官政之法有几条很重要的原则:一是“辨五地之物生”,全国的土地可以大体分为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五类,其物产及居民的体质特征也各不相同,这是为政者首先要分辨的;二是“因此五物者民之常,而施十有二教焉”,辩明上述五类地区,目的在于摸清各自的风俗,然后才可以藉此而施以“十二教”礼仪;三是“以本俗六安万民”,要沿袭当地原有的宫室、族葬、衣服等六类旧俗,使人民安于其居。以此为基础,再在乡、州、党、族、闾、比等每一级行政区内设置庠、序等教育机构,把儒家的理想和伦理道德化解在各种礼仪之中,如冠礼、婚礼、士相见礼、乡饮酒礼、乡射礼等等,使人们在喜闻乐见的仪式中,接受礼的熏陶。
人是从动物进化来的,在人的身上不可避免地会残留着动物的习性。人类要进步,就必须自觉地剔除违背文明的动物习性,这就需要礼。《礼记•曲礼》云:“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令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从这一点出发,就要求人们将带有动物性的风俗向文明时代的礼靠拢。比如到西周时,尽管一夫一妻制已经确立,但原始时代以女子为中心、婚姻关系不稳固的对偶婚的残余依然存在。为了移易这类陋俗,儒家制定了婚礼,规定了婚配的手续和仪式,并对双方的血缘关系作了严格的限定。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左传》)的道理,将“不娶同姓”作为礼规定下来。
儒家在如何建设周代社会的问题上,没有按照殷代的模式,再“克隆”出一个王朝,而是要创造出一个人本主义的社会。为了实现平稳过渡,他们一方面刻意保留各地的基本风俗,如房屋的形制、食物的种类、衣服的样式等;另一方面则通过推行各种形式的礼,来移风易俗,走近文明。从周代开始,礼乐文明就成为中华文明的主要特征,并绵延两千余年。当海外的遣唐使、留学生到达长安时,最令他们钦羡的,是先进的礼乐制度、衣冠文物。他们将它引入本国,加以仿效,希望“进于中国”。
《礼记》云:治国以礼则“官得其体,政事得其施”,治国无礼则“官失其体,政事失其施”,“礼之所兴,众之所治也;礼之所废,众之所乱也”。显而易见,放弃礼和礼治,儒家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便无法建立和维持了。


浏览完整试题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周公认为商纣灭亡的原因在于统治者没有实行“德政”,为避免重蹈其覆辙,他提出建立一套以“礼”为核心的社会制度。
B. 周王朝所要实施的“德政”,是一套全新的政治制度和系统的行为规范,其操作的难度和复杂性远远超过推翻商代政权。
C. 儒家主张“因俗制礼”,即沿袭既有的风俗,让人民在喜闻乐见的形式中接受其中的合理内容和新的精神,以达到教化目的。
D. 《周礼》明确指出,大司徒官政之法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调查清楚全国各地的地理特点、物产和生民的情况,以便充分掌握各地的风俗。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在制礼的过程中,儒家讲究因地制宜,尊重当地的传统,设立教育机构,因风俗而进行教化。
B. 庠、序是国家在各级行政区内设立的教育机构,其重要职责之一是把儒家的社会理想和伦理道德转化成生活中的各种礼仪行为。
C. 儒家认为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不是因为人有语言,而是人心存礼仪,知道用礼仪的规范来摆脱动物的习性。
D. 早在西周时,中国人就认识到同姓男女结合会带来生育的弊端,因此,儒家才专门制定了婚礼,对“不娶同姓”的婚配手续和形式进行了规范和要求。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俗到礼是一场深刻而广阔的社会变革,儒家如果不把其思想巧妙地融合在各地的风俗中,礼仪制度的建设就不可能实现。
B. 周代社会的礼仪文明已传播四海,直至唐代都有外国使节和留学生来华学习,他们将礼仪制度引入本国推行。
C. 在周代社会中,礼既是一套系统完整的社会制度,也是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中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D. 从周代开始,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风尚较前代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以礼治国成为德政的明确标志和保障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举措。
【答案】1. C 2. D 3. B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汽笛•布鞋•红腰带
陈忠实
①他那时刚刚勒上头一条红腰带。这是家乡人遇到本命年时避灾乞福的吉祥物。半年以后,他勒着这根保命带到30里外的历史名镇灞桥去报考中学。领着他们去报考的是一位40多岁的班主任,姓杜。
②这是一次真正的人生之旅。
③为了这第一次走出家门三公里以外的旅行,他昨夜激动慌惧得几乎不能成眠。他肩头挎着一只书包,包里装着课本、一只毛笔和一只墨盒、几个混面馍馍,还有一块洗脸擦脸用的布巾……却连一分钱也没有。
④开始,他和老师、同学相跟着走,大约走出十多里路也不觉得累。后来的悲剧是从脚下发生的。他感觉脚后跟有点疼,脱下鞋子看了看,鞋底磨透了,脚后跟上磨出红色的肉丝淌着血。母亲纳扎的布鞋鞋底经不住砂石的磨砺。当他看到脚后跟上的血肉时便怯了,步子也慢了。杜老师和一位大同学倒追过来,他立即擦干了眼泪。抬脚触地时的病楚引发了他内心的卑怯,他没有说明鞋底磨透磨烂的事,他怕那些穿耐磨的胶底鞋的同学笑自己的穷酸。
⑤他已经看不见那支小小的赶考队列了。他终于狠下心从书包里摸出那块擦脸用的布巾包住一只脚,踮着脚尖跛着往前赶,走了一段路程,布巾磨透了,他把布巾倒过来再包到脚上,直到那布巾被踩磨得稀烂。他最后从书包里拿出了课本,一扎一扎撕下来塞进鞋窝……那些纸张更经不住砂石的蹭磨,直到课本被撕光,走进考场的最后一丝勇气终于断灭了。
⑥伟大的转机在他完全崩溃刚刚坐下的时候发生了,他听到了一声火车汽笛的嘶鸣。
⑦他被震得从路边的土地上弹跳起来。他慌乱不知所措而茫然四顾,终于看见一股射向蓝天的白烟和一列呼啸奔驰过来的火车。这是他平生第一次看见火车,第一次听见火车汽笛的鸣叫。列车飞驰过去,绿色的车厢,绿色的窗帘和白色的玻璃,启开的窗户晃过模糊的男人或女人的脸,还有一个把手伸出窗口的男孩的脸……直到火车消失在柳林丛中,直到柳树梢头的蓝烟渐渐淡化为乌有,直到远处传来不再那么令人震慑而显得悠扬的汽笛声响,他仍然无法理解火车以及坐在火车车厢里的人会是一种什么滋味儿?坐在火车上的人瞧见一个穿着磨透了鞋底磨烂了脚后跟的乡村娃子会是怎样的眼光?尤其是那个和他年纪相仿已经坐着火车旅行的男孩?
⑧天哪!这世界上有那么多人坐着火车跑而根本不用双脚走路!他用双脚赶路却穿着一双磨穿了底磨烂了脚后跟的布鞋一步一蹭地踯躅!他无端的愤怒了:不能永远穿着没后跟的破布鞋走路……他把残留在鞋窝里的烂布绺烂树叶烂纸屑腾光倒净,咬着牙重新举步。脚后跟还在淌血还疼,走过一阵儿竟然奇迹般的不疼了,似乎越磨越烂得深的脚后跟不是属于他的,而是属于另一个怯懦鬼的。他终于赶上了老师和同学。
⑨后来他成为一个作家,这个作家回顾整个生命历程的时候,所有经过的欢乐已不再成为欢乐,所有经历的苦难挫折引起的痛苦亦不再是痛苦,变成了只有自己可以理解的生命体验。剩下的还有一声储存于生命磁带上的汽笛鸣叫和一双磨透了鞋底的布鞋。
⑩他想给进入花季刚刚勒上头一条或第二条红腰带的朋友致以祝贺,无论往后的生命历程中遇到怎样的挫折怎样的委屈,不要动摇不必辩解,走你认定了的路吧!因为任何动摇包括辩解,都会耗费心力耗费生命,不要耽搁了自己的行程。(有改动)
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他”穿着母亲纳扎的布鞋,脚后跟被砂石磨出了血,暗示了母亲的亲情敌不过现实的寒酸与残酷,使文章显得含蓄而又深沉。
B. “他”好胜心强,想到自己与火车上的人的差距,变得十分愤怒,强忍着疼痛,走到终点,想用这种方式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C. 本文描写了“他”在报考中学路途中不断变化的心理,由开始的激动,到后来的卑怯、崩溃,最后又产生了希望,充满了勇气。
D. 本文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叙写了作家青年时期的一次赶考经历,表明了对待生活该有的信念与态度。
5. 文中的“红腰带”“布鞋”“汽笛”有什么象征意义?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6. 文章为何将这次赶考经历称为“人生之旅”?请结合文本谈谈自己的体会。(5分)
【答案】


展开余下试题4.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A并没有暗示亲情敌不过现实的寒酸与残酷,只是表现了生活窘迫,文章也不算含蓄深沉。
5. (1)“红腰带”是本命年时避灾求平安的吉祥物,每12年系一次,象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期盼,也象征着人生的不同阶段。(2)“布鞋”象征着艰难窘迫的生活现状。当同学们都穿着胶质球鞋时,他只能穿手工缝制的布鞋,这双布鞋给他带来了很大的痛苦。(3)“汽笛”象征着警醒与启示。在他几近崩溃时,汽笛声让他惊醒,他的精神状态由此发生了巨变。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本题要求理解“文中的“红腰带”“布鞋”“汽笛”有什么象征意义”,可结合文中的描写回答,也可结合生活常识来回答。如原文中写到“他那时刚刚勒上头一条红腰带。这是家乡人遇到本命年时避灾乞福的吉祥物”;“抬脚触地时的病楚引发了他内心的卑怯,他没有说明鞋底磨透磨烂的事,他怕那些穿耐磨的胶底鞋的同学笑自己的穷酸”;“伟大的转机在他完全崩溃刚刚坐下的时候发生了,他听到了一声火车汽笛的嘶鸣。他被震得从路边的土地上弹跳起来……不能永远穿着没后跟的破布鞋走路……他把残留在鞋窝里的烂布绺烂树叶烂纸屑腾光倒净,咬着牙重新举步。脚后跟还在淌血还疼,走过一阵儿竟然奇迹般的不疼了,似乎越磨越烂得深的脚后跟不是属于他的,而是属于另一个怯懦鬼的。他终于赶上了老师和同学”,结合句子可知(1)“红腰带”是本命年时避灾求平安的吉祥物。(2)“布鞋”象征着艰难窘迫的生活现状。(3)“汽笛”象征着警醒与启示。
6. (1)这次赶考让作家明确了人生目标,那就是不能永远穿着没有厚底的破布鞋走路,于是他开始不断奋斗,努力改变生活的状态。(2)这次赶考令作家获得了独特的生命体验,改变了对待生活的态度,让他面对人生的苦难挫折不再卑怯、痛苦,不再动摇、辩解,而是充满希望和勇气。
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探究性试题,主要是探究作品的主旨以及自己的感悟,这类的探究性试题,一要结合文本理解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作品和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悟。文章的第二段说“这是一次真正的人生之旅”,这是一句总领句,下文的内容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所以对“人生之旅”内涵的理解应该在下文找,可结合具体的事件来理解。作者第一次出远门赶考时,由于自身十分贫穷而遇到种种困难想放弃时,他听见了汽笛声,也看见了有些人由于自身条件不努力,却依然能坐上火车,过上舒适的生活,比他生活的好。而自己却在穿着破旧的布鞋在脚跟磨破的情况下赶考,让他觉得不公平,这是让他既气愤又无可奈何的一段生命体验。它告诉我们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就要忍受别人无法忍受的痛苦。自己的感悟:当遇到种种困难时我们不能放弃希望,当遇到种种困难时我们不能放弃希望,身处绝境时,有希望才有可能生存。我们应处绝境时,有希望才有可能生存。该满怀希望,坚定不移地向前进。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全国多地实施史上最严“禁放令”初步取得的效果,得到了权威部门发布数据的支持。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昨天向媒体通报,今年除夕和初一两天,烟花爆竹燃放对城市空气质量影响明显,由于今年各地普遍加强烟花爆竹禁放限放措施,全国空气质量同比去年春节期间普遍好转。如除夕19时至初一6时,京津冀地区PM2.5.PM10平均浓度分别为167微克/立方米和222微克/立方米,较去年分别下降28.9%和26.5%。
多地实施最严“禁放令”初步取得实效,给我们带来了十分丰富的启示。随着城市生活的规模和空间不断扩大,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给消防安全、环境保护和居民生活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危害,公众对此反应日益强烈,反对燃放烟花爆竹在社会上不断积累共识,具有了越来越广泛的民意基础。政府部门和立法机关应当顺应这种與情和民意,引导和培养关于限放、禁放问题的公共理性,最终成为科学的公共政策和立法行为。
燃放烟花爆竹是农业文明时代持续千年的古老习俗,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在我国快速推进城市化过程中,这一古老习俗越来越显示出与城市文明不适应、甚至对城市文明具有破坏性的一面。从城市管理者到城市居民,都需要更多地运用现代社会的公共理性,对不能适应城市文明的传统习俗进行扬弃和改造,通过移风易俗和兴利除弊,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和城市社会治理,实现传统文化与城市文明和谐共生。
(摘编自《潘洪其:期待最严“禁放令“取得更好实效》)
材料二:
2月13日(腊月二十八)晚,河北省正定县古城的上空,再次绽放流光溢彩的电子烟花。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时,河北省正定县的电子烟花秀就已经惊艳全城。接下来,当地还有4场电子烟花秀即将在春节期间与大家见面。
电子烟花秀的出现,既照顾了“年味儿”,以强烈的视觉效果烘托了过节气氛,也体现了环保的要求,不失为一个两全之策。从现场效果看,电子烟花不仅丝毫不逊色于传统的烟花爆竹,也为今后的年节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正定县的努力也表明,“禁”与“放”并非绝对的二元对立、水火不容,全面禁放烟花爆竹也并非意味着取消公众的娱乐,让传统的春节静悄悄、无声无息,只要肯动脑筋、想办法,完全可以实现热闹和环保的兼顾。
电子烟花秀的璀璨也提醒人们,社会治理并非简单的一禁了事,而是应该堵疏结合、开闻视野,真正从民众的实际需求出发,真正从社会生活的真实样态出发,多一些服务意识,多一些民本思维,多一些科学态度。
(摘编自《胡印斌:让电子烟花多飞一会儿》)
材料三:
国家环境特邀监察员王维平认为,“环保过年”是基于资源、环境、民风三个角度提出的,“燃放烟花爆竹,一是污染环境,二是消耗资源,三是产生大量垃圾,往年仅除夕一天就会产生将近300吨的垃圾。因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我们应该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养成勤俭的壮会风气。”
王维平强调了“移风易俗”在时代发展中的重要性。“一个民族好的习俗应该沿袭,与时代不相称的习俗应该改变。相比过去,中国如今的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限制燃放、治理环境是时代的要求。除了给孩子买鞭炮,书和玩具也能让孩子高兴;除了燃放烟花,外出旅游、逛庙会也能让人们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氛围。”
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而燃放烟花爆竹一直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与春联、饺子、年画一样,烟花爆竹亦是中国传统节日重要的文化符号和温暖的生活记忆。
浏阳博德烟花公司总经理杨广泉表示,环境保护是千秋大业,企业利益只是代表一个局部,地球只有一个,需要全社会来保护。但是,烟花作为千年民俗文化,还是应当被善待。湖南梦想烟花有限公司董事长、国际烟花协会副秘书长贺建武也认为,将环境污染问题完全归结于烟花爆竹的燃放是不合理的,相关部门应出台其他有效措施以改善环境,而不是局限于对烟花爆竹的限制。
中国烟花爆竹协会秘书长吴郑理提到了烟花爆竹产业未来的安全环保文化的发展之道。“首先,生产经营要安全,要切实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与素质,大力推进危险涉药工序生产机械化,完善法律法规;产品要环保,有组织强化实验研究,完善相关标准,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研究新配方;另外,文化要创新,强化公共宣传,不断增强产品的文化含量,积极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拓展消费市场。”
(摘编自《廖心悦 施麟:烟花遇上环保 针锋相对还是握手言和》)
7.下列对春节期间“禁放令”实施后带来的影响,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展开余下试题A.禁放令的实施,使今年春节期间全国空气质量比去年春节期间普遍好转。
B.禁放令对传统民俗的发展和公民在春节期间的娱乐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C.禁放令能够减少相关资源浪费,有利于公民勤俭节约风气的养成。
D.禁放令对烟花爆竹企业的生存、发展乃至转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有些传统习俗阻碍了城市文明的发展,因此应制定相关法规政策,兴利除弊、移风易俗,完善城市管理和城市社会治理体系。
B.燃放烟花爆竹给消防安全、环境保护和居民生活带来的危害,为政府部门和立法机关实施禁放令打下了良好的舆情和民意基础。
C.春节期间,人们可以通过外出旅游、逛庙会等方式来弥补“禁放”所带来的年味缺憾,虽没有鞭炮助兴,但也能让人们感受到节日的气氛。
D.对环境问题的整治,虽然不应局限于对烟花爆竹的禁放,但应该找到两者完美的契合点,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和谐共生。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在“禁放令”全面展开的同时,相关方面还需要做出哪些努力。(6分)
【答案】
7.B
试题分析:“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表述不恰当,禁放令的实施对两者有一定的影响,但谈不上“巨大的冲击”。
8.答案C
试题分析:无中生有,原文指出人们可以有很多的方式来感知年味,但并未有“弥补……年味缺憾”之意。
9. ①个人层面:要认识到燃放烟花爆竹带来的各种危害,严格遵守“禁放令”。②相关企业:要暂时抛开眼前小利,顾全环保大局,注重安全生产与创新。③国家层面:要注重堵疏结合,移风易俗,从民众的实际需求出发,科学的公共政策和立法行为。(每点2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每小题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小题。
郑太字公业,河南开封人,司农众之曾孙也,少有才略。初,举孝廉,三府辟,公车征,皆不就。及大将军何进辅政,征用名士,以公业为尚书侍郎,迁侍御史。进将诛阉官,欲召并州牧董卓为助。公业谓进曰:“董卓强忍寡义,志欲无厌。若借之朝政,授以大事,将恣凶欲,必危朝廷。”又为陈时务之所急数事,进不能用,乃弃官去。
进寻见害,卓果作乱。公业等与侍中伍琼卓长史何颙共说卓,以袁绍为勃海太守,以发山东之谋。及义兵起,卓乃会公卿议,大发卒讨之,群僚莫敢忤旨。公业恐其众多益横,凶强难制,独曰:“夫政在徳,不在众也。”卓不悦,曰“如卿此言,兵为无用邪?”公业惧,乃诡词更对曰:“非谓无用,以为山东不足加大兵耳。如有不信,试为明公略陈其要。今山东合谋,州郡连结,人庶相动,非不强盛,然光武以来,中国无警,百姓优逸,忘战日久。仲尼有言:‘不教人战,是谓弃之。’其众虽多,不能为害。一也。明公出自西洲,少为国将,闲习军事,数践战场,名振当世,人怀慑服。二也。袁本初公卿子弟,生处京师。张孟卓东平长者坐不窥堂孔公绪清谈高论嘘枯吹生并无军旅之才执锐之干临锋決敌非公之俦。三也。”卓乃悦,以公业为将军,使统诸军讨击关东。或说卓曰:“郑公业智略过人,而结谋外寇,今资之士马,就其党与,窃为明公惧之。”卓乃收还其兵,留拜议郎。
卓既迁都长安,天下饥乱,士大夫多不得其命。而公业家有余资,日引宾客高会倡乐,所赡救者甚众。乃与何颙、荀攸共谋杀卓。事泄,颙等被执,公业脱身自武关走,东归袁术。
(选自《后汉书•列传第六十》)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张孟卓东平/长者坐不窥堂/孔公绪清谈高论嘘枯吹/生并无军旅之才/执锐之干/临锋決敌/非公之俦
  B. 张孟卓东平长者/坐不窥堂/孔公绪清谈高论/嘘枯吹生/并无军旅之才/执锐之干/临锋決敌/非公之俦
  C. 张孟卓东平长者/坐不窥堂孔公绪/清谈高论嘘枯吹生/并无军旅之才/执锐之干/临锋決敌/非公之俦 
D. 张孟卓东平/长者坐不窥堂孔公绪/清谈高论/嘘枯吹生/并无军旅之才/执锐之干/临锋決敌/非公之俦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孝廉,汉代设立的察举考试,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选拔官吏的制度。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
B. 三府,汉制,三公皆可开府,因称三公为“三府”。后世因之,亦用以泛称国家最高行政长官。
C. 公车,最早为汉代官署名,臣民上书和征召都由公车接待。后也泛指入京应试的举人或代指举人进京应试。
D. 州郡是东汉末形成的州、郡、县三级地方政治制度。州沿袭九州之分,郡始于秦,完善于汉。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郑太出身显贵,多次不就。郑太为司农郑众的曾孙,举孝廉,多次被辟三府,朝廷征召都不去赴任。
  B. 郑太深谋远虑,见机行事。郑太看到何进召董卓相助,劝谏何进,何进充耳不闻,郑太见机弃官而走。
  C. 郑太能言善辩,足智多谋。他引经据典用三条理由陈述山东不值得用大兵征讨,打消董卓的疑虑。
  D. 郑太乐善好施,胸怀大志。在天下动乱之际,他宴请宾客,并与宾客中何颙、荀攸等人合计谋杀董卓。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郑公业智略过人,而结谋外寇,今资之士马,就其党与,窃为明公惧之。(4分)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3分)
(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3分)
【答案】
10. B (通览语段,联系上下文,明晓文段语意。抓住关键词“者”“军旅之才”“执锐之干”等进行断句。)
11.A (孝廉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选拔官吏的制度。)
12. D (原文是“日引宾客高会倡乐,所赡救者甚众。乃与何颙、荀攸共谋杀卓”,文中并未交代何、荀攸的宾客身份。)
13.(1)郑太才智谋略超过一般人,而且勾结外面的敌寇,如今交给他士卒兵马,让他去靠近他的同党,我私下为明公担忧。(关键词“略”“资”“党与”)
(2)认真地兴办学校的教育,把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关键词“谨”“申”“颁”)
(3)骏马一次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也能到达),它的成绩来源于走个不停。(关键词“骐骥”“驽马”“舍”)
【参考译文】
郑太字公业,河南开封人,是司农郑众的曾孙,年轻时就有才干谋略。起初被举为孝廉,三府聘,朝廷召,一概不去。等到大将军何进辅政,征用名士,任命郑太为尚书侍郎,后来又升任他为待御史。何进要杀宦官想召并州刺史董卓相助。郑太对何进说:“董卓强悍而不义,贪得无厌。如果让他参与朝政,把大事交给他,将会放纵其邪恶的欲望,必将危及朝廷。”又向何进陈述了几件当下紧急的事,何进不听,于是就弃官而去。
何进不久被害,董卓果然作乱。郑太等与侍中伍琼、卓长史何颙一起劝说董卓,委派袁绍为渤海太守,以促成山东起兵反董卓的计划。等到义兵兴起,董卓召集公卿商议,要大举发兵去征讨,众官没有人敢违抗他的旨意。郑太怕他兵多了更加骄横,凶恶强暴难以遏制,就独自说:“为政在于德,而不在人多啊。”董卓不高兴,说:“像你这么说,兵岂不无用了?”郑太害怕了,就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四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四川省成都”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3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