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摘编自黎红雷《企业与社区如何祭祖》)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祭祖传统古已有之,是中国人民缅怀先祖的一种方式。它起源于商朝,商人把鬼神分为三类,其中人鬼是主要的祭祀对象。 B. 儒家把服事鬼神放到了于人有道德教化意义的层面上去考虑,但孔子认为要与鬼神信仰保持距离,即否定鬼神的存在。 C. 中国人的祭祖信仰基本出于两种心理诉求。一是不忘根本,有感恩祖先赐予之意。二是祈求福祉,企盼祖先保佑后代。 D. 中国人的祭祖信仰体现了个人与祖先之间的生命和情感关联,祭祖的人认为,祖先既在生命上与我同在,也在情感上与我分享。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在冯友兰看来,行祭礼是表达对先人情感的诗意之举,而不是真的出于对鬼神的敬畏或崇拜,祭礼与宗教之礼的意义是有差别的。 B. 中国人的祭祖信仰自然而朴实地回答了哲学上的终极追问,这是中国人在处理哲学问题上的智慧,体现出儒家文化的精神魅力。 C. 家祭是祭祖信仰的常见形式,在具体做法上各地有所不同。重视家祭可以让子女孝顺父母,兄弟之间友爱,也利于传授优良家风。 D. 家祭和宗祠祭祖能起到敦亲睦族的效用,有利于维护家庭安定,促进社会和谐。宗祠祭祖在方式和制度上的新尝试,取得了良好效果。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欧美企业要想进入中国市场,需要对中国人的信仰传统有所考虑。这种考虑从某种程度上说关乎中国员工的心理需求,会对企业发展有益。 B. 东莞一些企业设立了“祖宗堂”,为来自五湖四海的员工提供了祭拜的场所,这样做可解思乡怀亲之苦,也可以起到教化人的作用。 C. 企业祭祖是对传统祭祖方式的创造性继承和超越,是现代市场经济企业文化的表现。企业员工集体祭拜使得员工与企业同艰苦共命运。 D. 祭祖信仰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传统,是国人精神生活的重要寄托。对此我们既不可妄自菲薄,也不能放任自流,而应该积极、正面引导。 【答案】1. B 2. B 3. C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重要语句的理解。B项,原文的句子是“从孔子开始,儒家逐渐与鬼神信仰拉开距离。从根本上说,儒家并不反对服事鬼神,只是将对鬼神的祭祀放到整个道德教化的系统中去思考而已”,并未提到孔子否定鬼神的存在。 点睛:这类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题干“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答题关键词“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 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题中B项,偷换了原文中的陈述对象。原文的句子是“这些看似高深的哲学追问,在中国人的祭祖仪式中得到自然而朴实的回答”,根据原文的意思,应该是中国人的祭祖仪式自然而朴实地回答了哲学上的终极追问,而不是祭祖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