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单元练习

阅读:387  2018-07-16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一 单元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87]
2018年秋季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第4单元综合测评
单元综合测评(四) 第四单元
(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
一、基础巩固(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新概念作文”常常被质疑为空洞无物。赵长天昨日奋起辩护:“现在的学生,生活中能有多少内容呢?他们已经被读书逼得没有多少生活了。”
②生活在快节奏时代的我们,已经很少静得下心来好好读书了,即便读也是东鳞西爪的文字信息的汇集,难得有对着美食大快朵颐式的阅读快感。
③短短几日,对海南的印象只是浮光掠影,但我却坚定了一个信念,加入WTO之后,我们的祖国取得了更加丰硕的成果。
④在《九命七羊》中,王蒙讲述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对中外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也津津有味,绘形绘色。
⑤梁文道毫不客气地批评说,目前中国大部分文化节目都老态龙钟,使优秀传统文化节目失去了年轻人这一广大的受众群体。
⑥《奇特的年份》是帕斯捷尔纳克用象征手法写成的短篇小说,其独特之处在于完全通过“表现”来传递作家的认识,这不能不说是他另起炉灶之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⑥
【解析】 ①空洞无物:多指言谈、文章等极其空泛或不切实际。②东鳞西爪: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也说一鳞半爪。③浮光掠影: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形容印象不深刻。④津津有味:形容趣味很浓或很有滋味。可改为“娓娓道来”。⑤老态龙钟:形容年老体弱、行动不灵便的样子。使用对象不当。⑥另起炉灶:比喻重新做起;比喻另立门户或另搞一套。可改为“独辟蹊径”。
【答案】 A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验的积累,再加上政策的扶持,使得我国自主品牌汽车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各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
B.如果有一天科技发展到人们乘宇宙飞船就像今天乘飞机一样方便的时候,银河就不再遥远,宇宙也就不再那么神秘了。
C.首届跨境电商论坛近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各知名电商的数十名代表齐聚一堂,分析了电商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D.在第40个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本市历时三年开展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昨日交出了首份答卷。
【解析】 本题从成分残缺、成分赘余、语序不当三个角度考查对病句的辨析。A项,成分残缺。乱加介词导致主语缺失。去掉“随着”或者“使得”。B项,成分赘余。“如果有一天”“的时候”重复,去掉“的时候”。D项,语序不当。将“历时三年”放到“开展的”之后,同时在“历时三年”之后加“的”。
【答案】 C
3.填入下面横线上的三句话,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文学,你是什么?你是一个忠实的朋友,你只是为热爱你的人们默默奉献 ,________________只要愿意和你交朋友,你就会毫无保留地把心交给他们。
A.让他们懂得人生的真谛,并把他们引入博大精彩的世界,让他们看到世界上最奇丽的风景。
B.让他们看到世界上最奇丽的风景,让他们懂得人生的真谛,并把他们引入博大精彩的世界。
C.让他们看到世界上最奇丽的风景,并把他们引入博大精彩的世界,让他们懂得人生的真谛。
D.把他们引入博大精彩的世界,让他们看到世界上最奇丽的风景,让他们懂得人生的真谛。
【解析】 “把他们引入博大精彩的世界”层面一定要接“让他们看到世界上最奇丽的风景”,这两个分句之间是承接关系。由此可以排除B项和C项。D项的排列顺序把“让他们懂得人生的真谛”与“让他们看到世界上最奇丽的风景”看成并列关系了。其实文学的第一功能就是“让他们懂得人生的真谛”,“把他们引入博大精彩的世界,让他们看到世界上最奇丽的风景”是文学的另一功能,两种功能是并列关系,所以A项正确。


浏览完整试题【答案】 A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乐观的人看见问题后面的机会,________。机会从来不会主动敲响你的门,无论你等待多少年,________。朝着既定目标前进,________。
①悲观的人则看见机会后面的问题
②悲观的人只看见机会后面的问题
③它只如一阵风拂面而过,需要你有反应能力和追随速度
④需要你有反应能力和追随速度,它只如一阵风拂面而过
⑤你就会发现机会的存在,充分发挥你的潜能
⑥尽量发挥你的潜能,你就会发现机会的存在
A.①④⑥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⑥
【解析】 本题以排序题的形式考查语言的连贯。本题的话题是“机会”,围绕中心词,本题分为三组句子。第三组句子最好确定,联系语境,“尽量发挥你的潜能”应该是“发现机会的存在”的条件,由此,可以选出第⑥句。其次是第二组,可以从连贯性上加以考虑,上文是“你等待多少年”,下文是“(你)朝着既定目标前进”,所以应该选择第③句。此时,用排除法,已经可以选择出D项。最难判定的是第一组,考查的是关联词“只”和“则”的区别,“只”强调“只有、仅有”之意,更符合“悲观的人”看问题有局限性的特点。
【答案】 D
二、阅读理解(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12分)
飞天勇士征太空 瑞雪送行舞翩翩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弱水潺潺而过,大漠雄浑以待。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问天阁”广场再次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飞天梦圆两年后,中国又有两位飞天勇士要从这里联袂出征太空。
十二日清晨五时,天边曙光初露,神州大地上很多人还在梦乡之中。“问天阁”广场上却已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曾经和两位飞天勇士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们来了;举着鲜艳花束的少先队员、捧着乐器的军乐队员来了……人们朝着航天员专用通道出口驻足而立,翘首以盼。
再过约半小时,中国两位飞天勇士费俊龙、聂海胜将从这里受命出征,携手乘坐“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开始令世界为之瞩目、令炎黄子孙为之自豪的太空之旅。
忽然,“问天阁”上空飘起了雪花,戈壁的秋风漫卷着雪花,飘飘洒洒。
“快看!我们的航天员来了……”
循着这有些激动的声音,只见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神舟”六号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迈着从容而稳健的步伐并肩而行,轻盈的雪花在他们头顶上飞舞,自信的笑容写在他们脸上。
“总指挥同志,我们奉命执行‘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请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
“出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总指挥陈炳德庄重地下达命令,刚劲有力的话语中蕴含着信任与期待。
“是!”
两位飞天勇士铿锵作答和标准军礼的精彩瞬间,再次定格在记者们的镜头里,定格在共和国的航天史册上,定格在人类征服太空的篇章中。
雪裹着风,风夹着雪,虽然越来越大,但飞天勇士丝毫不以为意。在翩翩起舞的雪花里,在掌声和鲜花的包围中,费俊龙、聂海胜微笑着向两旁前来欢送的人群频频挥手致意。
随后,两位飞天勇士深情地注视了一眼广场上空飘扬的五星红旗,便转身向停在旁边的专车走去。就在费、聂登上专车,真正踏上太空征程的那一刻,奇迹突然出现:风停了,雪止了!人们这时似乎才恍然大悟,秋风瑞雪舞翩翩,原来是要专门为中国航天员出征太空送行。
风止雪住,送行的人们的目光却一直追随着远去的车队,注视着戈壁中倚天而立的载人航天发射场。人们为两位飞天勇士祝福,祝福他们多天的太空旅行工作顺利、生活愉快!人们也在期待,期待他们的凯旋。
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第一段是新闻的导语,交代了事件及事件发生的地点。
B.第一段第一句一方面描写了发射地周围的环境,另一方面为航天员的出场渲染了雄壮的气氛。
C.文中画线的语段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这样写更加突出强调了这次飞天行动在我国和人类航空史上的重大意义。第一个“定格”是拍下、记录的意思,第二个是里程碑的意思,第三个是记载、载入的意思。
D.“雪裹着风,风夹着雪”,渲染了送行场面的高潮,也烘托出航天员坚定的意志、傲然的风范。
【解析】 第二个是记载、载入的意思,第三个是里程碑的意思。
【答案】 C
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
A.这是一篇新闻特写,作者将我们的目光带到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出征太空送行的场面,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两位飞天勇士费俊龙和聂海胜。
B.“十二日清晨五时,天边曙光初露”,作者有意将时间交代得特别详细,增强了宇宙飞船出征前的紧张气氛和神秘色彩,同时也突出了新闻的时效性。
C.在“问天阁”广场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总指挥陈炳德与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的对话非常简洁,双方语言刚劲有力,蕴含着信任与期待。
D.在文中,作者写到了两位飞天勇士“深情地注视”五星红旗的细节,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两位航天员对祖国的挚爱深情以及决不辜负祖国的嘱托和人民的期望的信心和决心。
E.“风止雪住”,这是作者为了表达的需要而独出心裁的一笔,虽然现实生活中未必发生,但这样写更能突出“秋风瑞雪舞翩翩”对中国航天员出征太空的祝福。
【解析】 B项,“增强了宇宙飞船出征前的紧张气氛和神秘色彩”有误;C项,从文中看,“刚劲有力,蕴含着信任与期待”主要是指总指挥陈炳德的话语;E项,曲解文意,“虽然现实生活中未必发生”与文意不符。
【答案】 AD
7.作者在文中三次写到“雪花”,其作用是什么?试举一例说明。(5分)
                                    
                                    
                                    


展开余下试题                                    
【解析】 本题考查文本的主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并要求举例说明。文中三次写到“雪花”,一方面是客观真实地交代当时的天气环境;更重要的是渲染热烈的送行气氛。可结合具体描写雪花的句子,从送行场面和航天员两方面来具体说明其表达作用。
【答案】 三次写到“雪花”,一方面是写实,交代天气环境;另一方面渲染了热烈的送行气氛。例如,“轻盈的雪花在他们头顶上飞舞”,渲染了热烈的送行场面,也烘托了航天员从容、自信、轻松的心情。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24分)

梦境沉入洪水的暂安一夜
[美]丹•卢泽德
现在是星期日的子夜时分,发这份急电的时候,街道一片沉寂。但是在城市中心,人们的心碎了。
家园沉入水里。汽车也被淹没,房子里黑漆漆的空无一人,而家具漂在水上。
缓缓上涨的水在防护墙上发出阴险的响声。但是人已撤离的地区静悄悄的。一切都很平静。
这是耳闻目睹到的场景。但是,当城市里运沙袋的英雄们躺下来休息时,1982年的这场洪水造成的难民们还处在混乱中。
他们今夜睡在坑坑洼洼的陌生的小屋里,房间里的地板上铺着亚麻油毡。在教堂中心,当焦虑不安终于为疲倦所压倒,人们开始沉入睡眠,怀着感谢和平静。还有上百张或者更多的床铺放在搭得形形色色的房子里,以防备还有大雨的预言实现。
此时此刻,据说有3 000人已被迫从他们的家里撤出来。大多数人是附近的老住户,位于这座城市的三条河的两岸。
主要是在城市的这个地区,吸纳洪水而救出难民。疲倦的海军陆战队士兵、消防队员和志愿者们赶来照顾难民,帮助麻烦的、不情愿离开的人到小救生筏子上,一次又一次把这些人运到高地上,其他的交通工具在那儿等着。
现在是午夜,城市中心人已撤离的部分沉入一片黑暗。断电、停气,正常的一切都不再存在。
那些及时站出来的人——用沙袋和临时垒起来的土堤同洪水搏斗——仅仅是在等着河水涨到顶点。他们的家得以幸免。现在,他们的自信又恢复了。他们今晚睡在自己的床上。但是他们也担心,城市还能承受多少水?雨在夜空中潜伏着。
在河西边,令人心碎的程度最深,损失最为严重。在莫米和圣乔,水逼近防洪堤顶部。居民们爬到防水墙上察看水的最高线,他们在寻找希望的迹象。看到防洪堤还牢固的地方,他们就觉得有了希望;哪里防洪堤出现了缺口,哪里的希望就像耗子一样淹没在水里。
难民们今天晚上讲了上千件事,都是他们看到和听到的。
有个人想起万布林大街上的一幢房子,那儿阳光春天般地暖暖地照在明亮的黄砖围墙上。一对上了年纪的夫妇在他们的小黄房子的前院里等待着。那位绅士坐在走道上的一把黄色椅子上,膝盖上横着一根拐杖。他的妻子黄色的头发已经斑白,站在那儿望着奇怪的人来来往往。他们是一幅岩画,一张发黄的照片,不合时宜。
隔着一个街区的距离,水正沿着大街向他们逼近。这个女人只会说结结巴巴的英语,她的丈夫只是点头。糟透了的洪水,唉,糟透了的洪水。水有多高了?耸耸肩,他们将不得不离开吗?一个虚弱的、不安的微笑。谁知道呢?她说。谁知道呢?
邻近防洪堤的莫米地区,河水在那儿最宽也最深,低吟的河水在黑暗中翻滚。几乎没有人站在街灯下的防洪堤上。现在没有这个必要。他们感到安全。
在像口袋一样的湖边地区,两条河的拐弯处,水没有漫出河道。这里有一种乐观的信念。星期六夜里难以入睡的焦虑结束了。那里没有搭起的小屋子,也没有因洪水损害生活而感到的痛苦。他们暂时逃脱了洪水,但是洪水就在眼前。
现在,午夜过后,城市沉入梦乡,3 000名难民安顿下来,得到了食物供给。仍有两个世界存在着。湿和干,高地和低地。两个世界被汹涌的河水和桥分开。两种运气,好运气和坏运气。
明天有希望达到河水顶点。达到顶点,水就会退下去,无家可归的人会忘掉痛苦的记忆。然后将重新挖掘出这些记忆加以回想。
但这都是明天的事了。今夜仍有不安的睡眠,陌生的床铺,这场战斗的奇怪的空虚感——一部分失掉了,一部分赢得了。今夜,在城市中间,仍然有破碎的心灵。但是最坏的事已经过去了。街道安静下来,一切都那么平静。
(选自《韦恩堡新闻哨兵报》,李予阳译)
【新闻背景】 在截稿时间的巨大压力下对重要事件的余波和未来发展做出展望,这是对新闻记者的一大挑战。如果这种事件是一起严重的自然灾害,那么难度就更大了。美国印第安纳州《韦恩堡新闻哨兵报》的专栏作家丹•卢泽德却做到了这一点。
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全文以“市民暂时逃脱洪水和洪水就在眼前”为线索,中间穿插白天救援工作的背景材料,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主题。
B.文章一开始就切入现场,通过作者的观察提供给我们一个大环境:街道一片沉寂而洪水发出阴险的响声,人们将要睡去但内心十分担忧。
C.作者用人们休息时表面的平静衬托出与洪水搏斗一天后的暂时松弛与内在的紧张,体现了作者的乐观推想:洪水明天就会退下去。
D.这篇新闻报道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洪灾过后的现场,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细致的观察力、敏锐的洞察力和高超的写作技巧等。
E.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写了市民们破碎的心,这样使得文章首尾照应;同时行文中作者使用大量的渲染手法来表现灾区市民的危险处境等。
【解析】 A项,文章的主题是“市民暂时逃脱洪水和洪水就在眼前”,而不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C项,“体现了作者的乐观推想”错,描写市民休息的内容主要表现了对市民的同情,且作者并没有推测明天洪水是否会退下去。E项,文章没有使用渲染的手法,都是通过客观的描写来表现灾区的情况的。
【答案】 BD
9.新闻中对万布林大街上一对老年夫妇的两段描写的具体作用是什么?(6分)
                                    
                                    
                                    
                                    
                                    
【解析】 在这篇新闻中,作者别出心裁地写了一对老年夫妇,对于这种写法,可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来分析。
【答案】 ①表现家园的美好。洪水到来之前那对夫妇春天般的庭院体现出一派安详的气氛,衬托出没有洪水时家园的美好,并以此对比,表现洪灾带来的损失。②凸显紧张气氛。中间插入洪水离他们只有一个街区并缓慢逼近的描写,营造出紧张的氛围。③表现了灾民对洪水即将到来的担心和无能为力。
10.简要说明文中画线语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和具体含意。(6分)
(1)哪里防洪堤出现了缺口,哪里的希望就像耗子一样淹没在水里。
                                    
                                    
                                    
(2)低吟的河水在黑暗中翻滚。
                                    
                                    


展开余下试题                                    
【解析】 前一句“像耗子一样”用的是比喻,后一句“低吟”用的是拟人,表达效果要结合具体语句来分析。
【答案】 (1)比喻的修辞手法。写洪灾中的人们对防洪堤的重视以及对防洪堤出现缺口的惧怕心理。
(2)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水势的凶猛和浩大,并暗示灾难可能再次到来。
11.本文的题目有版本翻译为“洪水毁家园,灾民夜难眠”。你认为两个题目哪个更好?请结合文本简要探析。(7分)
                                    
                                    
                                    
                                    
【解析】 这是一道探究题,回答哪一种都可以,但分析时要注意结合新闻特点和文本内容。同时要注意分条概括,说理透彻,合情合理。
【答案】 (示例一)“梦境沉入洪水的暂安一夜”好。①概括了新闻的主要内容。这篇新闻主要描述了人们遭遇洪灾以及晚上入睡的情况,题目中“梦境”指灾民以及救灾人员在夜晚已经进入梦乡,而“沉入洪水”表明入睡的具体背景。②表现了灾民的精神状态。“暂安一夜”指灾民逃脱洪水后的暂时安定,虽然情况不容乐观,但最坏的事情已经过去了。③表现了对事件发展的预测。这是一起严重的自然灾害,因为天气的变幻无常,很难确定未来的情况,而题目中的“暂”表现了对现实情况的推测,今晚是安定的,但明天如何不得而知,体现了作者对未来的忧虑。④表现了对灾民的同情。洪灾之后,作者希望灾民们能够暂时休息,并希望河水到达顶点后能退下去,大家都能安定地生活。
(示例二)“洪水毁家园,灾民夜难眠”好。①涵盖了新闻的主要内容。这篇新闻报道了该地区灾民受灾的情况和灾民被安顿下来后的情况,这个题目比较全面地概括了这两个方面的内容。②形象地表现了灾民灾后的精神状态。洪水使灾民们失去了一切,他们虽然已经脱离危险,但毕竟情况不容乐观,仍担心明天河水到达顶点后是否能退下去等问题,所以即便睡着了,也是不安的睡眠。③表达对灾民的强烈关心。新闻不仅报道洪灾的相关情况,更主要的是表现了对灾民的关心。报道中灾民晚上休息的特定场景就体现出了这一点。④整齐,有文采。这个题目十分整齐,且“园”“眠”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三、语言运用(12分,每小题4分)
12.请以“‘神舟’十号飞船”开头,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4个较短的句子,使之表达的语意更加明确、清晰。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名航天员为了给“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运送人员和部分物资驾乘的将于今年6月至8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择机发射的“神舟”十号飞船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的载人交会对接标志着我国已经拥有了一个可以实际应用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
“神舟”十号飞船                                    
                                    
                                    
                                    
                                    
【解析】 首先,要划分出句子的主干和附加成分,本题的主干句是“载人交会对接标志着我国已经拥有了一个可以实际应用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其次,把附加成分变成三个短句,并注意题干要求。
【答案】 (“神舟”十号飞船)将于今年6月至8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择机发射,3名航天员驾乘飞船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载人交会对接,为“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运送人员和部分物资,这次载人交会对接标志着我国已经拥有了一个可以实际应用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
13.运用排比的修辞方式,改写下面画线部分。要求:①句式一致;②字数相等;③与上文语意连贯;④不改变原意。

长途跋涉后,我终于在林中寻到这幽深澄碧的水潭。这潭水,可以将我的容颜映照在它明镜一般的水面上;我把这潭水当作激发我诗兴的佳酿;这潭水还可以成为我的墨池,供我笔走龙蛇。
                                    
                                    
                                    
【解析】 画线的语段每句都是比喻句,先找准喻体,然后以喻体为中心调序。不论改为何种格式,三个句子要格式一致,字数相等,构成排比。可以都改为“如(似、若)……,让我……”格式。
【答案】 (示例)如明镜,让我映照容颜;似佳酿,助我激发诗兴;若墨池,供我笔走龙蛇。
1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在1970年以后,欧美的营养学家说:“粗粮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因此吃粗粮有益健康。”过去,__①__,曾经被认为是对人体不起营养作用的一种非营养成分。营养学家认为粗纤维吃多了,__②__,尤其是微量元素的吸收。直至1970年,欧美的营养学家才认识到,粗粮里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__③__,它在预防人体的某些疾病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认识到粗纤维的概念已不适用,因而将这一名词废弃,改称膳食纤维。
①                                    
②                                    
③                                    
【解析】 ①根据后文“营养学家认为粗纤维吃多了”的提示,此处可以围绕“粗纤维”来填写。②根据“尤其是微量元素的吸收”的提示,可以填“会阻碍人体对食物中营养素的吸收”。③根据“它在预防人体的某些疾病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的提示,可以围绕“膳食纤维与人体健康”进行填写。
【答案】 ①粗粮中含有的粗纤维
②会阻碍人体对食物中营养素的吸收
③这种膳食纤维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四、写作训练(60分)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是去敲门,也有时是门被敲,敲门是再寻常不过的动作。敲门是一种礼仪,敲门是对别人的尊重,敲门能看出修养;敲门也有学问,敲轻、敲重,敲在什么部位,发出多大的声音,这些都有讲究;敲门也有故事,敲门是一种试探,等待对方的回应,有时再多敲一下也许就开门了,可是敲门的人却放弃了。敲门这个寻常的小动作中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值得关注。其实,敲门也是人生必须面临的一大课题,多少人在一扇扇有形或无形的门面前,停住了脚步,缩回了举起的手,被永远隔在成功的大门之外。
请以“敲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一 单元练习
相关:关于“2018年秋季”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8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