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单元练习

阅读:306  2018-07-16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一 单元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06]
2018年秋季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第1单元单元考点链接--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
单元考点链接
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

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价其深层内涵;对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感情,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
“文以载道,诗以言志”,诗歌以表情达意为最终目的,我们在鉴赏诗歌时,无论是对其表达技巧、形象还是语言的揣摩,都是为了解读诗歌的思想感情。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更是加大了思想感情类试题的考查力度。
因该考点在高考中都是以古代诗歌为考查对象,故本节考点链接讲练均以古代诗歌为例。

1.鉴赏诗歌思想感情需“八入手”
(1)从诗歌的标题入手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有的标题揭示了作品的线索,有的标题奠定了作者的感情基调。
(2)从诗歌描写景色的“冷”“暖”色调入手
古人写诗作词,常常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因此,鉴赏时首先要找出写景的诗句,再体味所写之景的“冷”“暖”,进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从诗歌所选取的意象入手
诗歌中的许多意象都有特定的含意,诗(词)人常常通过选取特定的意象来表达内心独特的情感。我们鉴赏时就要留心诗歌中出现的意象,调动积累。揣摩意象的含意,从而理解作品的内容。
(4)从诗歌中所暗示的关键词入手
诗歌是诗(词)人“缘情而发”的产物,有时如能捕捉到诗歌中那些最能显现诗(词)人感情的字眼,便找到了鉴赏诗歌的钥匙。
(5)从作品中含有诗眼的句子入手
古人写诗歌,尤其注重炼字炼句。力求一字传神,一句传神。而这些含有诗眼的句子往往最能体现作品的内蕴及表达技巧。
(6)从作者的人生经历入手
“诗言志”,作者的人生经历不同,通过诗歌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也就不同,因此,鉴赏时不妨从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及其生活经历突破。
(7)从诗歌中典故的含意入手
古代诗(词)人创作时,有时借助一些典故来表现广泛而深刻的主题。如果我们关注这些典故,了解这些典故,无疑会有助于把握作品的主题。
(8)从诗歌的注解入手
有的诗歌鉴赏在诗歌之后附有注解。阅读这些注解,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作品的有关情况,以便更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及作品的内容。
2.解答诗歌思想感情类题目“三步骤”
第一步,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整体感受诗歌的情感基调。
第二步,抓住关键词语,明确诗歌表现的思想感情和主旨。
第三步,组织答案:感情产生的原因+表达感情的词语(形容词或表达心理活动的动词)。

1.这首诗歌通过写……,表现了作者……的情感。
2.这首诗歌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营造了一种……的氛围,从而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3.这首诗歌的语言特点是……,如……,这种风格很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4.这首诗歌的第×联(或某个字),意思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景,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残春旅舍
韩 偓①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
树头蜂抱花须落, 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③,拂拭朝簪待眼明④。
【注】 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②咸京:这里借指都城长安。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④朝簪: 朝廷官员的冠饰。


浏览完整试题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人的情感。五、六句“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具体写诗人客居馆舍中的情景。诗人心中烦闷,流落他乡客居无聊,只好用诗来抒写自己的心境,表达悲愤的情怀。然而,诗未写成,悲忧郁愤更甚,只好用酒来作为奇兵,冲荡这重重愁阵。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酒只能使人得到一时的陶醉,醒来之后,将是更大的悲伤。这更大的悲伤便使诗人找到自己从前的官服:“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诗人这时清醒地认识到:他要好好地保存这顶珍贵的朝帽,千万不能让它被尘埃污染。作者深知唐王朝避免不了灭亡的命运,而自己又无所作为,故所作之诗多缅怀往事,情调悲凉,最后表达了诗人兢兢业业,力求尽职,无负朝冠的心情。
【答案】 表达了作者内心孤寂愁苦,但仍忠于大唐、心系故国之情。通过参禅使自己平静,通过饮酒化解“愁阵”,表明他内心孤寂愁苦;避免染“尘埃”,整理朝冠期待“眼明”,表明他不愿依附奸佞,对大唐一片忠心。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金陵望汉江
李 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 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这里属于用典抒情,首先要理解典故表达的内容,然后结合全诗理解诗人用在此处表达的思想情感。通过注释④来看,善钓的任公子如今也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这里诗人自比任公子,以任公子的无须垂钓,暗指自己的满腹才华无用武之地。因为,当今是大唐盛世,国君贤能,天下统一,国力强大,世无巨寇。作者运用这个典故,表达了对盛唐一统天下的丰功伟绩的赞扬,也暗含自己作为盛世才子无用武之地的淡淡惆怅之情。
【答案】 ①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②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42.49.19.30)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一 单元练习
相关:关于“2018年秋季”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0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