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283  2018-07-30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四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83]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牡一中2017级高一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 文 试 题
一、现代文阅读(24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古今中外论读书,大致都不外专精和博览两途。
“专精”是指对古代经典之作必须下基础工夫。古代经典很多,今天已不能人人尽读。像清代戴震,不但十三经本文全能背诵,而且“注”也能背诵,只有“疏”不尽记得,这种工夫今天已不可能。因为我们的知识范围扩大了无数倍,无法集中在几部经、史上面。但是我们若有志治中国学问,还是要选几部经典,反覆阅读,虽不必记诵,至少要熟。近人余嘉锡在他的《四库提要辩证》的序录中说:“董遏谓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固是不易之论。百遍纵或未能,三复必不可少。”至少我们必须在自己想进行专门研究的范围之内,作这样的努力。经典作品大致都已经过古人和今人的一再整理,我们早已比古人占许多便宜了。不但中国传统如此,西方现代的人文研究也还是如此。从前芝加哥大学有“伟大的典籍”的课程,也是要学生精熟若干经典。
精读的书给我们建立了作学问的基地;有了基地,我们才能扩展,这就是博览了。博览也须要有重点,不是漫无目的的乱翻。现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古人所谓“一物不知,儒者之耻”,已不合时宜了。所以我们必须配合着自己专业去逐步扩大知识的范围。这里需要训练自己的判断能力:哪些学科和自己的专业相关?在相关各科之中,我们又怎样建立一个循序发展的计划?各相关学科之中又有哪些书是属于“必读”的一类?
朱子说得好:“读书别无法,只管看,便是法。正如呆人相似,捱来捱去,自己却未先要立意见,且虚心,只管看。看来看去,自然晓得。”这似乎是最笨的方法,但其实是最聪明的方法。事实证明:不同主观的人,只要“虚心”读书,则也未尝不能彼此印证而相悦以解。如果“虚心”是不可能的,读书的结果只不过各人加强已有的“主观”,那又何必读书呢?
“虚”和“谦”是分不开的。我们读经典之作,甚至一般有学术价值的今人之作,总要先存一点谦逊的心理,不能一开始便狂妄自大。这是今天许多中国读书人常犯的一种通病,尤以治中国学问的人为甚。他们往往“尊西人若帝天,视西藉如神圣”,凭着平时所得的一点西方观念,对中国古籍横加“批判”。如果有人认为这是“创造”的表现,我想他大可不必浪费时间去读中国书。倒不如像鲁迅所说的“中国书一本也不必读,要读便读外国书”,反而更干脆。
古人当然是可以“批判”的,古书也不是没有漏洞。朱子说:“看文字,且信本句,不添字,那里原有罅缝,如合子相似,自家去抉开,不是浑沦底物,硬去凿。亦不可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读书得见书中的“罅缝”,已是有相当程度以后的事,不是初学便能达得到的境界。“硬去凿”、“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却恰恰是今天中国知识界最常见的病状。有志治中国学问的人应该好好记取朱子这几句话。“好学深思,心知其意”是每一个真正读书人所必须力求达到的最高阶段。读书的第一义是尽量求得客观的认识,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创造力”,能“发前人所未发”。其实今天中文世界里的有些“新见解”,戳穿了不过是捡来一两个外国新名词在那里乱翻花样,不但在中国书中缺乏根据,而且也不合西方原文的脉络。
但是我决不是要提倡任何狭隘的“中国本土”的观点,盲目排外和盲目崇外都是不正常的心态。只有温故才能知新,只有推陈才能出新,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是颠扑不破的关于读书的道理。


浏览完整试题(摘编自余英时:《读书要“虚心”,这是中国自古相传的不二法门》)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经典很多,今天已不能人人尽读。像清代戴震那样十三经注疏全能背诵的工夫今天已不可能。
B.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固是不易之论。百遍纵或未能,三复必不可少。”证明了今天随着知识范围的扩大,我们已无法集中在几部经、史上面。
C. 我们若有志治中国学问,就少不了要对经典反覆阅读,精熟记诵。不但中国传统如此,西方现代的人文研究也还是如此。
D. 古代读书人所追求的“一物不知,儒者之耻”,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显然已经不合时宜了,现代要求读书要有判断力,要有重点。
2. 下列理解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作者非常认同朱熹“只管看,便是法。正如呆人相似,捱来捱去,自己却未先要立意见,且虚心,只管看”这种既笨又聪明的方法。
B. 作者强调要“虚心”,静心、反复地读以推求原意,就会去除“先入之见”,做到尊重经典的客观内容,达到能和作者心心相印的地步。
C. 今天许多中国读书人治中国学问“尊西人若帝天,视西籍如神圣”,这样的人倒不如“中国书一本也不必读,要读便读外国书”,反而更直接受益。
D.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的道理同样适用于古人、古书,但是,“硬去凿”、“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是今天中国知识界应该警觉的。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读经典之作,甚至一般有学术价值的今人之作,要有“谦逊”的态度,不是不能批判,是不要一开始便狂妄自大,凭着一点西方观念,对中国古籍横加批判。
B. 古今中外论读书,大致都不外专精和博览两途。“专精”是指阅读作品必须下基础工夫,“博览”是在“专精”的基础上的扩展阅读。
C. 作者在此引用鲁迅的话并不是非议他,矛头指向的是那些崇尚西洋、对中国古籍横加“批判”并认为这是一种“创造”的人。
D. 读书人必须力求达到的最高阶段是“好学深思,心知其意”,而不是急于横加“批判”,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温故推陈才能知新出新。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貂皮大衣
马克•吐温
收到通知接受遗产的信后,阿曼达的快乐简直无以形容。她是多么希望她的丈夫还在世,这样他们就可以用这笔馈赠安享老来福了。
她并不那么穷,凭她的工作所得,她也生活得不错。然而,她并不满足于 25 年来所过的俭朴生活,她向往的是五光十色的奢侈品——那些她过去根本无力问津的东西。
阿曼达一遍又一遍地读那令她暴富的信。那可是一大笔钱,远远超出了她的期望。而今她所面对的问题是:怎么花这么多的钱呢?当然消费方法成千上万,可是,在她的内心深处,答案早已存在: 一件貂皮大衣。她一辈子梦寐以求的,就是一件貂皮大衣。
一旦决定,她马上走进一家皮草行,在那里看遍了所有的貂皮大衣,尔后选出了她最喜欢的一件。
“您穿正合适,夫人。” 当然了,那还用说,她感觉美妙极了,恨不得马上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华贵,并向每一个人示善。
她随便地数出了钱,傲慢地付清了账。正是早春二月,其后的十余天里,貂皮大衣令阿曼达尽领了风骚。生平第一次,她觉得生活是如此的幸福和快乐。每晚就寝前,她都要仔细端详它,每天早晨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想起它。所以,她真害怕这心爱之物会被盗去。她为它保了险,保金不菲。
在家待着时她就放心,她的貂皮大衣不会遭遇不测。出门时她也不怕,她可以穿着它。尽管如此,也烦恼频生:要弄脏大衣可太容易了。天气日渐转暖,阿曼达的烦恼也与日俱增。她不能穿貂皮大衣出门的季节来得太快了。四月的第三周,她突然发现世间万物中,她最恨的莫过于夏天了。在绝望中,她眼见夏天逼近,尽管她的绝大多数朋友都厌恶漫长的冬季,翘盼晴暖的天气。
夏天最终来到了。晴空万里,骄阳似火,阿曼达被迫只得待在家里与大衣为伍。她偶尔出去一趟,把大衣留在家里,却又惶惶然不知所措。后来,她惊奇地发现自己对貂皮大衣已经恨之入骨了。她跑出去,跳上出租车,直奔皮草行。
“我想退了它,”她说,“你们看,它还跟新的一样。” 可是店主告诉她,由于貂皮跌价了,所以她只能得回原价的五分之一。阿曼达的心凉了。 “真抱歉未能满足您的要求,夫人,”店主说,“再见。”
打那以后,阿曼达处心积虑地构想如何除去这个大包袱。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她无法卖掉它,但她可以遗失它,不是吗?大衣是保了险的。如果她成功地丢了它,就可以从保险公司获得百分之百的赔偿。 要“遗失”一件貂皮大衣也绝非阿曼达所想的那般容易,但是她还是成功了。她坐上出租车,在闹市区下了车,并将大衣弃置在后座上,仿佛她真的忘了似的。然后她徒步回家,又变成了自由人。
一到家,她马上写信向保险公司索赔。十天后,她去了保险公司。
“我们已收到了您的信。一切都安排好了。”
“你要记住,保险政策第十五条给予我们以赔偿实物的选择权。我们正准备这样做。”
“什么!”
“很简单,您只能再选一件貂皮大衣。我们会付钱的。” 她乞求,她哀号,可都无济无事。她必须有一件貂皮大衣,她被判了“终生监禁”。
4.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这篇小说采用了第三人称的叙事视角,顺叙的叙述顺序,使得情节的展开紧凑而有条理,这也便于读者接受理解。
B.小说以“貂皮大衣”作为标题,点明了小说写作的主要内容,文中所展现的“拜金主义”思想也在其映衬下变得形象可感。
C.阿曼达由一个自食其力、生活俭朴的人变成一个贪图享乐、虚荣至极的人,都是由于那一笔意外的遗产所得,这也反映出金钱是万恶之源的主题思想。
D.小说最后划线句形象地刻画了阿曼达作茧自缚的处境,同时也一语双关,道出了人被物所奴役囚禁的社会现象。
5. 小说主人公阿曼达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6 分)
6. 小说的结局独具匠心,请结合原文加以探究。(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10 题。


展开余下试题杜衍字世昌,越州山阴人。父遂良,仕至尚书度支员外郎。衍总发苦志厉操,尤笃于学 。擢进士甲科,补扬州观察推官,改秘书省著作佐郎、知平遥县。使者荐之,通判晋州。高继升知石州,人告继升连蕃族谋变,逮捕系治,久不决,衍辨其诬,抵告者罪。宁化军守将鞫人死罪,不以实,衍覆正之。守将不服,诉之,诏为置狱,果不当死。召为三司户部副使,擢天章阁待制、知江陵府。未行,会河北乏军费,选为都转运使,迁工部郎中,不增赋于民而用足。还,为枢密直学士,求补外 ,以右谏议大夫知天雄军。兼判吏部流内铨。选补科格① 繁长,主判不能悉阅,吏多受赇,出缩为奸。衍既视事,即敕吏函铨② 法,力阅视,具得本末曲折。明日,令诸吏无得升堂,各坐曹听行文书,铨事悉自予夺,由是吏不能为奸利。数月,声动京师。民有亡其妇者为设方略捕立得杀人贼发所瘗尸并得贼杀他妇人尸二秦人大惊徙并州元昊反以太原要冲加龙图阁学士宝元二年,迁刑部侍郎、复知永兴军。 时方用兵,民苦调发,吏因缘为奸。衍区处计画,量道里远近,宽其期会,使民得次第输官。比他州费,省钱过半。召还,权知开封府,权近闻衍名,莫敢干以私。契丹与元昊战黄河外,参知政事范仲淹宣抚河东,欲以兵自从。衍曰:“二国方交斗,势必不来,我兵不可妄出。”仲淹争议帝前,诋衍,语甚切。仲淹尝父行事衍,衍不以为恨。衍清介不殖私产,既退,寓南都凡十年,第室卑陋,才数十楹,居之裕如也。善为诗,正书、行、草皆有法。病革,帝遣中使赐药,挟太医往视,不及。卒,年八十。赠司徒兼侍中,谥正献。
(节选自《宋史•杜衍传》)
【注】①科格:规章。 ②铨:选授官职,量才授官。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民有亡其妇者/为设方略/ 捕立得杀人贼/发所瘗尸/并得贼杀他妇人尸二/秦人大惊/徙并州/元昊反/以太原要冲/加龙图阁学士/
B.民有亡其妇者/为设方略捕/立得杀人贼/发所瘗尸/并得贼杀他妇人/尸二/秦人大惊/徙并州/元昊反/以太原要冲/加龙图阁学士/
C.民有亡其妇者/为设方略捕/立得杀人贼/发所瘗尸/并得贼杀他妇人尸二/秦人大惊/徙并州/元昊反/以太原要冲/加龙图阁学士/
D.民有亡其妇者/为设方略/捕立得杀人贼/发所瘗尸/并得贼杀他妇人/尸二/秦人大惊/徙并州/元昊反/以太原要冲/加龙图阁学士/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总发,即束发,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此用束发指代成童之年,与“总角”之意有所不同。
B.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执掌全国土地、户籍、科举、赋税、财政收支等事宜,其长官为户部尚书。
C.河东,其中的“河”指黄河,因黄河自北而南流经山西省境内,故称山西省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
D.中使,宫中派出的使者,多指宦官。与白居易《卖炭翁》“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中 的“宫使”意同。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杜衍公正执法,善于断案。高继升被诬反叛而被逮捕治罪,关押了很久也没有判决,幸亏杜衍及时辨明冤案,且将诬告者绳之以法。
B.杜衍为政有方,体恤百姓。任工部郎中时,他不向百姓增加赋税而保证财用充足;宝元二年,朝廷大举用兵,他想方设法减轻百姓的兵役之苦。
C.杜衍工作严谨,待人宽容。任吏部流内铨时,他察觉到下属官吏借机为奸,于是在公事上尽职尽责且亲力亲为;范仲淹因战事与其观点不同而诋毁他,他也不在意。
D.杜衍清廉正直,不谋私利。他身居高位,但周围的人畏其清廉不敢以私情请托;他自己也不营谋私产,退职后居住环境十分简陋。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宁化军守将鞫人死罪,不以实,衍覆正之。
(2) 衍区处计画,量道里远近,宽其期会,使民得次第输官。
(二)古代诗歌阅读(9 分)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 11~12 题。
帐夜①
吴兆骞
穹帐连山② 落月斜,梦回孤客尚天涯。 雁飞白草年年雪,人老黄榆夜夜笳。
驿路几通南国使,风云不断北庭③ 沙。 春衣少妇空相寄,五月边城未著花。
【注】①诗人因科场案而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二十余年,此诗约作于抵宁古塔三年之时。②连山:就着山势。③北庭:汉时北匈奴所居之地,这里指诗人所居之地。
11. 下列对这首清诗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首联两句都是实写,表现眼前的实景,落月的寒光斜照着自己所住的穹帐,自己仍旧身在天涯塞北,寄无限深情于眼前景物的点染中。
B. 颔联接着进一步写塞外的景色和自己的感触。边草变白大雪飘飞,自己却只能夜夜一直面对黄榆,静听胡笳悲声,坐等衰老。
C. 当南国驿使几度来到塞北时,家中妻子给他捎来了几件衣物。可是北国五月了仍是连续不断地风云变幻、飞沙走石的恶劣天气。
D.本诗借景抒情,托物兴怀,明写塞北景色,暗含南国风情,景中寄情,于苍凉凄清中蕴雄浑,于孤独哀怨中含温馨。
12.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7 分)
13.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 1 分,共 7 分)
(1) 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不断反思来提升自己的两句是: , 。
(2)韩愈在《师说》中体现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不良风气的句子是“ , 。”
(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砯崖转石万壑雷。
(4)《琵琶行》中用“ , 。”两句说明偏僻之地粗俗的乡野音乐很难听,以此来表现琵琶女技艺的高超。
三、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①除了朋友圈里的微商推销外,张女士还常被各种名目的诸如“最萌宝贝”“最美人物”等等投票刷屏搞得不胜其烦。
②洛宁县城关镇西街村城隍庙会上,锣鼓震天,瓦釜雷鸣,河洛大鼓传人孙克光的精彩表演吸引了四面八方前来赶会的群众。
③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身边的人和事都是美好的,但在现实生活中,真的没有毫无瑕疵的人或事,因此不必求全责备。
④沈德符非常反对历史造假,他说,如果研究历史的人在写历史时,十分史实仅说对了一二,这样的史家,罪不容诛。
⑤他们是中国最务实的一群人,用商业推动社会进步,是最直接的一条路径,对这些企业家不可用诛心之论,向其泼污水。
⑥人与人交往,应该说话算话,说了的话,许了的承诺,都要算数,不能说了又不做,“忽悠”别人,应该一言九鼎。
A. ①④⑤ B.②⑤⑥ C. ②③⑥ D.②③④
15.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19日在北京的例行记者会上谈到中朝经贸合作时说,作为一个原则,中朝作为两个邻国保持正常贸易关系是无可厚非的。
②三星Note7手机爆炸原因依然扑朔迷离,洗衣机炸裂事故风波再起。美国已发生730起洗衣机顶盖炸裂事故,9人因此受伤。
③欧洲杯决赛场上,随着葡萄牙前锋埃德尔在加时赛第109分钟的一脚劲射破门,整个球场顿时沸腾起来,葡萄牙球迷热情的欢呼声、叫喊声不绝如缕。
④此刻,校运会的田径比赛已经拉开序幕,赛场内外的气氛已经达到高潮:运动员顺着跑道,迈开大步奋力奔向终点,场外的拉拉队则作壁上观,大声为运动员加油鼓劲。


展开余下试题⑤这几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似乎放弃了纯粹的诗学考量,开始把目光从修辞转向情怀,对作家中的“少数”乃至“例外”青眼相待。
⑥以色列科学家阿迪斯特恩教授表示,量子技术正方兴未艾,而中国在这一领域已经迈出了重要一步,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A. ①②⑥ B. ③⑤⑥ C. ①③④ D. ②④⑤
1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据一份行业报告显示,英国政府通过高效使用公共大数据技术,每年可节省约330 亿英镑,相当于英国每人每年节省约500 英镑。
B. 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应该用独到的思想启迪、润物无声的艺术熏陶启迪人的心灵,传递向善向上的价值观。
C. 2016年9月以来,九度视频推出“五年思变,我为广州代言”专题采访。所采访的人员不仅改变着华南创投圈的历史,促进了社会变革,也经历着自身年龄、身份、职业等各种变化。
D. 11 月26 日,第二届华侨华人与中国周边公共外交研讨会在华侨大学举行。此次研讨会旨在践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以往私有概念对人们是陌生和淡薄的,人们对私有财产的归属普遍缺乏安全感,现在《物权法》 将为私有财产提供法律安全保障。
B.语文课堂其实就是微缩的社会言语交际场,学生在这里学习将来步入广阔社会所需要的言语交际本领与素养。
C.与昨日相比,今日东北地区及江南、江淮、黄淮等地气温下降比较明显,预计明后天,东北地区气温仍将呈下滑态势。
D.我们的乒乓球运动三十年来长盛不衰,不论是男女项目、团体项目还是各个单项,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18.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 分)
A. 初次参与高端的班主任论坛,鄙人才疏学浅,幸蒙贤兄抛砖引玉,让我得以从容。
B. 这是拙作《学霸笔记•语文》,感觉文辞微浅,冒昧打搅先生,请您雅正。
C. 李华与张红闹别扭,为了重回友谊,李华说:“让我们握手言和,结为秦晋之好吧。”
D. 请放心,我会准时光临宴会,送上我对你们这些即将走上高考考场的学子的祝福。
四、课内文言文(每题2分,共10分)
19.下列句子中的画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君幸于赵王 幸:宠幸,宠信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负:辜负
B.不如因而厚遇之 遇:款待,招待
相如引车避匿 引:掉转
C.窃计欲亡走燕 窃:私自,私下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修:整饰礼仪
D.臣请就汤镬 就:接近,接受
不欲与廉颇争列 列:位次
20、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即患秦兵之来 均之二策
B.故燕王欲结于君 归璧于赵
C.以勇气闻于诸侯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D.相如因持璧却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21、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各句中画线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舍相如广成传 B.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
C.而相如廷叱之 D.左右欲刃相如
22. 从句式结构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 A.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B.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C.未之有也 D.为降虏于蛮夷
23. 下列划线的字词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A.衡少善属文 属文:写文章 B.精思傅会  傅会:文章的构思、布局等 C.其牙机巧制 牙机:枢纽和机件 D.称为政理  政理:政治管理
五、名著导读(6分)
2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红楼梦》判词中“可叹停机德,堪叹咏絮才”句分别写的是林黛玉、薛宝钗。
B、《葬花吟》中诗句“一朝春尽红颜老”,下句是“花落人亡两不知”。
C、古代的神话传说与小说联系十分密切,可以说是小说的渊源。《红楼梦》就是以女娲补天的神话开篇的。
D、《红楼梦》因宝玉“调戏”而投井的丫环是金钏儿;袭人是宝玉的丫环,而在伺候宝玉之前,袭人还服侍过贾母。
2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红楼梦》第六十六回,“情小妹痴情归地府,冷二郎一冷入空门。”中的情小妹是尤三姐,冷二郎是柳湘莲。
B、贾宝玉佩戴的玉叫通灵宝玉,薛宝钗佩戴的是带有金锁的金项圈,史湘云佩戴的是金麒麟。
C、晴雯是具有叛逆性格的丫鬟,涉及到她的情节有“勇晴雯病补雀金裘”、“俏丫鬟抱屈夭风流”、“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
D、在《红楼梦》里,大观园成立了一个诗社---怡红社,其成员有稻香老农(李纨)、潇湘妃子(黛玉)、蘅芜君(宝钗)、怡红公子(宝玉)、蕉下客(探春)、菱洲(迎春)、藕榭(惜春)。 
六、作文(60分)
  著名女作家迟子建在新书《黄鸡白酒》出版之际,曾接受过重庆晚报记者的采访。当记者问及文学对她意味着什么时,迟子建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她出生在北极村,生长在大兴安岭,在每年长达半年的冬季里,下午三四点钟太阳落山,第二天七八点钟才升起来,她感受了比别人更多的长夜,也比别人走了更多的夜路。“文学对我意味着什么?我愿意重复我曾经说过的这句话:提着文学这盏灯,你就不怕一个人走夜路。”
  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选好角度,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牡一中2017级高一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每题3分,15题,共45分
1 2 3 4 7 8 9 11 14 15 16 17 18 24 25
D D B C C B D A B C D C B A D
每题2分,5题,共10分
19 20 21 22 23
A C C C D
1. D ( 题中A项,“十三经注疏全能背诵”错,原文是“只有疏不尽记得”;B项,“证明了今天随着知识范围的扩大,我们已无法集中在儿部经、史上面”错,证明要反复阅读;C项,去掉“记诵”。)
2. D (题中A项,“这种既笨又聪明的方法”错,原文是“这似乎是最笨的方法,但其实最聪明的方法。”;B项,“就会去除先入之见”,原文是“自己却未先要立意见”;C项,“这样的人倒不如,“中国书一本也不必读,耍读便读外国书”,反而更直接受益。”错,原文是“如果有人认为这是‘创造’的表现,我想他大可不必浪费时间去读中国书。倒不如像鲁迅所说的‘中国书一本也不必读,要读便读外国书’,反而更干脆。”)
3. B。(题中B项,“专精是指阅读必须下基础工夫”错,原文是“专精是指对古代经典之作必须下基础功夫。”)
4.C(“金钱是万恶之源”并非是本文的主题,本文所表现的是对于人性虚荣和贪婪的批 判。)
5.阿曼达是一个爱慕虚荣、追逐奢华,却又虚伪贪婪,最终被奢华(或财富)所累的女性的形 象(3 分)。她不满足俭朴的生活,对奢侈品梦寐以求,拥有之后觉得幸福快乐;最后又为 奢侈品带来的现实的烦恼搞得焦头烂额,想要以欺骗的方式获得全额赔偿,最后千方百计 还是落了一个无法摆脱的下场(3分)。
6.(1)在情节上,阿曼达仍获赔一件貂皮大衣作为结局暗合了上文“貂皮降价”的伏笔, 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四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黑龙江省牡”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8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