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选自《在亲近朴实的诗写中揭示人的生存状态》,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语言陌生化因为担负着老去语词的埋葬任务,能够增加感觉长度、制造新鲜刺激,且符合诗语的求新天性,所以得到了诗学家和诗人们普遍认可。 B. 诗评家陈仲义认为:语言的陌生化追求语词“前景化”,时刻对司空见惯的功利语言、实用语言实施狙击、拦截,陌生化是现代诗学追求的美学标准之一。 C. 诗人们在诗歌中大量运用过于陌生化的语言,会导致诗歌偏离读者的审美趣味,使越来越多的读者远离诗歌和诗人,因此作者呼吁出现亲近朴实的诗歌。 D. 内地的青年学者、批评家苍耳等在诗歌创作生态已经发生了不必要的偏离的状态下,首先质疑了陌生化给诗歌带来的危害,这一点令作者感到十分欣喜。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 诗人王立世是亲近化诗学理论的创作实践者,其作品《夹缝》语言亲切,诗意深邃,以极其寻常的意象带给读者无限丰富的感受和体会。 B. 苍耳认为高度变形的语言忽略了语言的亲近化,亲近化意味着归本、归源、归朴、归真。提倡语言陌生化的陈仲义也同样认可语言的亲近化。 C. 把陌生化语言当成唯一的诗歌语言评判标准,这种偏激、片面的认识对诗歌创作是有害的,事实证明,通俗易懂、语言亲近化的诗歌更受大众欢迎。 D. 当今诗坛充斥着板着面孔或是故作高深的诗人,他们写着只有自己才能读懂的诗篇,诗坛极其缺乏让人感到亲切而又诗味十足的诗篇。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诗人们有必要清洗自己的诗歌创作观念,清洗自己的诗歌语言。不应把追求新鲜刺激作为自己的创作观念,也不应该一味追求陌生化的诗歌语言。 B. 只要诗人头脑中没有空洞无用的思想,创作时无杂乱无章的情绪,笔尖下没有多余的不必要的语言修饰和枝蔓,就会写出内涵丰富,给读者亲近感的诗歌。 C. 一定语境下的熟悉语言,处理得好,也不会比陌生化语言差,王立世的《夹缝》是这方面的典型,在朴实中蕴含丰富的内涵,在亲近中交融着饱满的情绪。 D. 诗歌的艺术价值不仅仅是诗人创造的,有时也来自读者的创造,只有让读者感到诗人可近,诗篇可亲,读者才会将他们阅读诗篇时的智慧发挥到极致。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车 迷 陈国祥 张三不知道什么时候迷上车了。他不抽烟,不喝酒,甚至也不喜欢女人。他就喜欢车。他的酒柜里什么酒也没摆,琳琅满目的全是各种各样的车模。他出差买,出国买。一次出国在斯图加特他一掷千金买了全套的名车车模。他的包里不放香烟,但一定有一个精致的车模,随时把玩。 张三生在农村,小时候家里很穷,十三岁就没了父亲。张三读书很上进,考取了离家十多里地的高中。他上学全靠走路,他戏称自己的“11”号汽车风雨无阻。李四和张三是同班,骑着一辆28寸的“飞鸽”牌自行车,后座上载着个穿碎花裙子的女生。李四的车从张三身边飞啸而过,张三很是羡慕,倒不是羡慕被风吹起的连衣裙,而是羡慕李四屁股底下的“飞鸽”。他想:有辆车,可以省多少时间啊…… 张三考取了H省工学院车辆工程专业,他是他们村第一个大学生。李四毫无悬念地名落孙山,托人走关系进了东风汽配厂,先做工人,后来戴着蛤蟆镜做起了采购员,是W市最早的“有车族”。 张三大学毕业后,也回到了家乡,竟也分配在东风汽配厂,做技术员。老厂长看小伙子长得帅、人品好,又是大学毕业,没两年就调他到厂办当主任。镇党委周书记到工厂视察,觉得张三不错,就把他挖到了镇里,先是镇办公室主任,再后来是副镇长、镇长,再后来成了周书记的乘龙快婿。张三的老母亲坐着张三的桑塔纳回家,和张三说:“三儿,不能做对不起周书记的事啊,我们张家祖上积德出了你这么个官,我这辈子都没想到还能坐上小轿车。” 东风汽配厂因为经营不善,最后只好改制给了李四。张三看着同学面上,也没少帮忙。李四人脉广,头脑活,东风厂到他手里居然办得风生水起,李四也成了W市的“功勋企业家”。李四为了感谢张三的帮助,十八般武艺用尽,可张三就是刀枪不入…… 李四知道张三喜欢汽车,一次开了辆崭新的帕萨特到张三家,对张三说:“堂堂镇长,你那破桑塔纳该换换了,我这辆车先借你开开。”说完把钥匙扔在张三家桌上就走了。张三夜不能寐,半夜悄悄地从妻子身旁偷偷起来溜到院子里,崭新的帕萨特在月光下闪着贼亮贼亮的光。张三打开车门,坐到真皮座椅上,开着窗,不知不觉在车里睡着了……第二天早上,张三坚决地把车还给了李四,因为他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的母亲哭着对他说:“三儿啊,你不能对不起周书记……” 张三有个女儿,认李四做干爹,其实也是平时开开玩笑的。张三女儿要结婚了,李四说:“我就不送钱了,我要送给干女儿一个礼物。”张三说:“什么礼物,不要买太贵的,我到时还不起。”李四说:“暂时保密。”张三女儿结婚的那天,李四的神秘礼物亮相了,竟是一辆红色的保时捷跑车,披红挂彩停在酒店门口,女儿喜欢得不得了,围着车转了好几圈。女儿受张三的影响,也是个车迷,什么豪车的名字型号都叫得出来,一直想要买辆保时捷,可惜张三手里没钱,只能看看家里酒柜里的车模。事情都到这地步了,张三也不好再说什么。他想,李四给干女儿的,也是应该的,这人情慢慢还吧。 又过了三年,张三升任副市长的呼声越来越高。可就在这时,张三被“双规”了。全城震惊。原来是李四出了问题,把张三牵扯进来了。张三被移交法院起诉,张三的判决书很简单,就是收了李四一辆保时捷,判了四年零六个月。 张三被两名高他半个头的法警押上囚车,囚车风驰电掣地开走了。他突然想,他什么车模都有,就是没有囚车的车模,当然肯定也没有地方卖这个。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小说一开始描写张三不喜烟酒,唯独从学生时代起,就对各种车痴迷,以至后来不惜花钱购买名车车模,为后面的情节作铺垫。 B. 经商办厂相当精明、怀有利益相求的李四,看准了张三身上的软肋,两度巧立名目,以名车投其所好,终于让刀枪不入的张三彻底就范。
材料四: 从理论上讲,将人类特别是老年人从驾驶座上移开是一个好主意,这样可以使交通更顺畅,而且可以减少污染。然而,这样的自动化存在一些道德问题。例如,不让司机进行生死选择,而是将生死抉择的权力交到专有算法的手中,是正确的吗?你应该让一台机器来做道德判断吗?如果一辆车计算出为了救两个喝醉酒跑着过马路的陌生人,而把车撞到树上并让你死亡是值得的,你会怎么想? [摘编自(澳)理查德•沃特森《智能化社会》] 7. 下面对上述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智能汽车可以一定范围内统筹安排车辆的使用,改变传统汽车大量闲置的现状,提高车辆的使用效率。 B. 专家预测,到2035年,智能汽车在中国广泛使用,交通事故将不再发生,普通道路交通效率大大提高。 C. 我国汽车产销份额占全球四分之一强。中国已跻身于全世界最主要的汽车市场。 D. 总体来看,年龄越大,对智能汽车安全性能的期待较高,对通信、娱乐功能期待较低。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 智能汽车能有效降低能耗,原因之一是无人驾驶汽车可以通过行车电脑的控制一直保持准定速行驶。 B. 智能汽车能提高汽车的使用率,减轻汽车对环境的污染,这将是消费者购买智能汽车的主要原因。 C. 智能手机可与汽车交互控制,中国作为智能手机的最大市场,在汽车智能化发展上具有相关的优势。 D. 智能汽车带来的道德问题,涉及人生死抉择权利的让渡,将成为智能汽车发展过程中的最大阻碍。 E. 未来,智能汽车将给社会生活诸多方面带来深刻变革,比如出行方式、通讯娱乐和环境质量等等。 9. 根据上述材料,请你对未来智能汽车的发展提出建议。(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于志宁,雍州高陵人。大业末为冠氏县长,时山东群盗起,乃弃官归乡里。高祖将入关,率群从于长春宫迎接,高祖以其有名于时,甚加礼遇,授银青光禄大夫。太宗为渭北道行军元帅,召补记室,与殷开山等参赞军谋。及太宗为秦王、天策上将,志宁累授天策府从事中郎,每侍从征伐,兼文学馆学士。贞观三年,累迁中书侍郎。太宗命贵臣内殿宴,怪不见志宁,或奏曰:“敕召三品已上,志宁非三品,所以不来。”太宗特令预宴,即加授散骑常侍,行太子左庶子。累封黎阳县公。 时议者欲立七庙,以凉武昭王为始祖,房玄龄等皆以为然。志宁独建议以为武昭远祖,非王业所因,不可为始祖。太宗又以功臣为代袭刺史,志宁以今古事殊,恐非久安之道,上疏争之。皆从志宁所议。太宗因谓志宁曰:“古者太子既生,士负之,即置辅弼。昔成王幼小,周、召为师傅,日闻正道,习以成性。今皇太子既幼少,卿当辅之以正道,无使邪僻开其心。勉之无怠,当称所委,官赏可不次而得也。”志宁以承乾数亏礼度,志在匡救,撰《谏苑》二十卷讽之。十四年,兼太子詹事。明年,以母忧解。寻起复本官,屡表请终丧礼,太宗遣中 书侍郎岑文本就宅敦谕之曰:“忠孝不并,我儿须人辅弼,卿宜抑割,不可徇以私情。”志宁遂起就职。 显庆元年,迁太子太傅。尝与右仆射张行成、中书令高季辅俱蒙赐地,志宁奏曰:“臣居关右代袭箕裘周魏以来基址不坠行成等新营庄宅尚少田园于臣有余乞申私让。”帝嘉其意,乃分赐行成及季辅。高宗之将废王庶人也。长孙无忌、褚遂良执 正不从,而李勣、许敬宗密申劝请,志宁独无言以持两端。及许敬宗推鞫长孙无忌诏狱,因诬构志宁党附无忌,坐是免职。寻降授荣州刺史,累转华州刺史,年老请致仕,许之。二年,卒于家,年七十八,赠幽州都督,谥曰定。志宁雅爱宾客,接引忘倦,后进文笔之士,无不影附,然亦不能有所荐达,议者以此少之。前后预撰格式律令、《五经义疏》及修礼、修史等功,赏赐不可胜计。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二十八》,有删改) 10.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3分)( ) A. 臣居关右/代袭箕裘/周魏以来/基址不坠行成/等新营庄宅/尚少田园/于臣有余/乞申私让 B. 臣居关右/代袭箕裘/周魏以来/基址不坠/行成等新营庄宅/尚少田园/于臣有余/乞申私让 C. 臣居关右/代袭箕裘/周魏以来/基址不坠/行成等新营/庄宅尚少田园/于臣有余/乞申私让 D. 臣居关右/代袭箕裘/周魏以来/基址不坠/行成等新营/庄宅尚少/田园于臣有余/乞申私让 11. 下列对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品,是封建时代官吏的级别,共“九品十八级”,每等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 B. 行,这里指“代理官职”,与“假吏常惠”(《汉书•苏武传》)中的“假”意思相近。 C. 七庙,古代宗法制度,天子设七庙供奉祖先。后泛指帝王供奉祖先的宗庙,也代指封建王朝。
展开余下试题D. 起复,古代官员在父母去世后,一般应停职回家守丧,在丧期满时又被朝廷重新起用,叫做“起复”。 12. 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于志宁坚持己见,不盲从。君臣商议设立七庙时,大家都想立凉武昭王为世祖,只有于志宁提出反对意见。 B. 于志宁秉性刚直,敢于直谏。太宗准备以功臣为代袭刺史,于志宁上疏力谏,认为这不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办法。 C. 于志宁知识渊博,有文才。在太宗时担任文学馆学士,曾为朝廷撰令律,修礼典,编史志等,得到朝廷很多赏赐。 D. 于志宁喜欢结交宾客。虽然当时有很多后辈都喜欢追随他,但他并不因私情举荐他们,所以常为时人所轻视。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勉之无怠,当称所委,官赏可不次而得也。(5分) (2)及许敬宗推鞫长孙无忌诏狱,因诬构志宁党附无忌,坐是免职。(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鹧鸪天•正月十一日观灯 姜夔 巷陌风光纵赏时。笼纱未出马先嘶。白头居士无呵殿【注】,只有乘肩小女随。 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沙河塘上春寒浅,看了游人缓缓归。 【注】呵殿:前呵后殿,指身边随从。 14.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 “笼纱”一句,词人仅以七字便概括了贵族公子外出观灯的气派,气象华贵,隽永有味,意境高远。 B. “白头”二句,写自身寂寥落寞。词人慨叹孤独年老而功名未立,故自称“白头居士”。 C. “呵殿”句与“笼纱”句构成反衬,贵家子弟出游 ,前呼后拥;词人观灯,唯有小女乘肩,悲欢异趣。 D. 词尾结句,与起首二句前后呼应。来时巷陌马嘶,何其热闹;去时游人缓归,又何其留恋不舍。 E. 姜夔此词艺术手法上的特色在于能化实为虚,虚实结合,空灵含蕴,所谓无限感慨,都在虚处。 15. 本词的过片三句“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历来被后世称道,请赏析其 妙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八千年为一季的大椿为例,阐述何为“大年”,随后以八百岁的长寿老人和一般人相比来阐述大小之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来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陈阳在国外参观文物展览时,意外与一故友在异国他乡萍水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有多高兴了。 ②现在的一些研究论文越来越经院化、小众化、边缘化,有的随意生造概念,有的过分地咬文嚼字,玩文字游戏。 ③中国跆拳道队借鉴了乒乓球队的管理方式,产生了明显的“效益”,队伍的凝聚力不断增强,在国内外比赛成绩扶摇直上。 ④出门忘带钥匙,听了几遍还记不住新同事的名字,经常得鱼忘筌……这些健忘现象可能是缺觉扰乱记忆所致。 ⑤狄更斯可以为朋友和事业不辞辛苦,全力以赴,但在金钱问题上却锱铢必较,甚至别人求他写一封介绍信都要收费。 ⑥黄校长对新生们说,请你们时刻牢记父母的鸟鸟私情和期待,努力以自己的健康成长和优异成绩,抚慰父母花白的头发。 A. ①②④ B. ①④⑥ C. ②③⑤ D. ③⑤⑥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英国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人的整洁与美德确实有关,一个人的双手是否清洁是判断这个人是一个道德品质优秀的人的关键。 B.听说农学院的李博士要来给大家讲农技课,大家兴致很高,还没到时间,村委会会议室就挤满了很多村民来听课。 C.环境工作组研究发现,购物收据含有毒化学物质双酚,它能经由皮肤进入人体,不但扰乱人体激素分泌,甚至可能致癌。 D.几十年前“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掐断了超级大国对航天科技的垄断,显示了中国人民勇攀高峰的决心,奠定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19.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分)( ) A.读书会上,王宁同学向评委老师完美地展示了她的心得,最后她说:“谢谢大家的聆听!” B.小李在医院顺利产下一女婴,她在朋友圈致谢:喜得小女,平安顺利,感谢大家垂爱。 C.弟弟在银行上班,衣着总是光鲜亮丽,每次见到他,我都夸奖说:“足下真是异彩生辉!” D.成人仪式前夕,班长精心策划了一堂班会,采用多种形式,共庆我们的十八华诞。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现代社会在语言领域显现出“双刃剑效应”,在普通话迅速推广普及的同 时,①____。当下,跟年轻人提到方言,他们往往会认为用处不大,“老土”,羞于学习,能使用家乡方言者越来越少。其实,②____,没有了方言,地方戏、地方曲艺就会消亡,比如越剧、秦腔、黄梅戏、天津快板、河南梆子等都依赖方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方言乡音还承载着人们的乡情乡愁。现代社会经济要一体化,文化要多样化,不能把普通话和方言看成对立排斥关系,③_____。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2017年,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收到有关购物的投诉量同比翻了一番。这些消费是在网上发生的,所以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火爆的网上促销活动致使商家服务、商品质量存在大量的问题。老年人不熟悉络操作,就会落入购物欺诈陷阱中。在此,消协提醒广大民,选择知名厂商、选择货到付款等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购物纠纷的发生。 ①网上消费不一定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 ② 。 ③ 。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袁枚一首孤独了300年的小诗《苔》,这个春节火了。 在央视推出的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中,乡村教师梁俊和来自贵州山里的孩子们动情演绎了这首诗。梁老师说,想通过这首诗告诉孩子们,“我们即使拥有的不是最多,但依然可以像牡丹花一样绽放,我们不要小看了自己”。 梁俊是支教老师,2013年,他带着新婚的妻子来到贵州省石门坎乌蒙山。在这里,他把古典诗词谱上曲教给山里学生传唱。至于为什么选择《苔》,也与梁老师的经历有关,“因为我也是一样的,从山里出来的,也不是最帅的那一个,也不是成绩最好的那一个,就像潮湿的角落那些苔,人们看不见。”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