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430  2018-08-28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四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30]
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仿真模拟(二)语文试题
2018年6月
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年6月高一下期期末
仿真模拟考试(二)语文试题
命题人:王大国
第Ⅰ卷(选择题,共22分)
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蕈(xùn)菌 敕(chì)造 熟稔(rěn) 虚与委(wēi )蛇
B. 颓圮( pǐ) 袅娜(nuó) 青苔(tái) 涸(hé)辙之鲋
C. 敛裾(jū) 笑靥(yàn) 懦(nuò)弱 扣人心弦(xián)
D. 翌日(yì) 舳(zhú)舻 采撷(xié) 前合后偃(yǎ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讫今 恶梦 急不暇择 钟鼓馔玉
B. 玷辱 缔造 感恩带德 金碧辉煌
C. 修葺 松弛 哀声叹气 不既不离
D. 通宵 辐射 不落言筌 陈词滥调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据俄罗斯媒体报道,西方某些国家总是对叙利亚问题指手画脚,颐指气使,而对阿勒颇地区大量的伤亡平民漠不关心。
②相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纯学术著作,余华的小说《活着》就明显平易近人了,读起来没有什么文字障碍。
③长篇科幻小说《三体》获世界科幻协会颁发的“雨果奖”以后,刘慈欣常常要接受各式各样的访谈,参加各式各样的沙龙、派对,一时间炙手可热。
④《信访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明确规定,对应当解决的群众合理合法诉求消极应付、让枣推梨,造成严重后果的都应追究责任。
⑤在里约奥运会女排小组赛中,中国队对阵荷兰队,在大比分2:1领先的情况下,被荷兰队反戈一击,连失三局,最终遗憾地以总分2:3告负。
⑥抗战时期,日本人在中国罪行累累,十恶不赦,罪不容诛。然而,安倍晋三丝毫没有悔改和认错之意,参拜靖国神社、否认南京大屠杀等事实让人气愤。
A. ①②③ B. ①②⑥ C. ④⑤⑥ D. ③④⑤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中郝峪村地处鲁山国家森林公园东侧,近年来开发的“幽幽谷”农家乐、“幽幽谷”美食体验街等配套旅游项目,被评为“山东省最美乡村”。
B. 2016年12月14日,语言文字规范类刊物《咬文嚼字》杂志发布了“2016年十大流行语”,包含洪荒之力、吃瓜群众等流行语入选。
C. 人工智能机器人真的会战胜人类吗?多少人在观看比赛时眉头紧锁,心存疑问,脑海里不断浮现出科幻电影里那惊心动魄、结局难料的人机大战。
D. 《人民的名义》以现实的视角通过鲜活的影视剧手法再现反腐行动,聚焦社会最敏感的时政问题,成为当下影视界的“一股清流”。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工业技术是通过档案资料保存下来的,手工智能都是口传心授,最多只是保存在几句短短的口诀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标志着远古高度文明的手工的传承中断了。当我们意识到手工属于正在消失的文明时,很多手工已经濒危或者干脆无影无踪了。
①农耕时代是手工时代,工业文明是机器时代
②所以说,手工是一种口头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
③机器的效率远比手工高出千倍万倍,在转型的过程中抛弃手工在所不惜
④工业技术是物质性的,手工中有许多是感性和悟性的
⑤从文明的传承来看,这种手工的文明是记忆性的
⑥我们之所以称它为遗产,是因为当代人类正在进行的一次文明转型——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


浏览完整试题A. ①⑥③⑤④② B. ③②⑤⑥①④ C. ④⑤②⑥①③ D. ④⑥①②③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我们一般所说的“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B. 《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共三百七十多句,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
C. 刘勰《文心雕龙》称《古诗十九首》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D. “乐府双璧”指南朝的《孔雀东南飞》和北朝的《木兰诗》两部作品。
二、古文言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小题。
张延赏,中书令嘉贞之子。大历二年,拜河南尹,充诸道营田副使。延赏勤身率下,政尚简约,疏导河渠,修筑宫庙,流庸归附,邦畿复完。
属岁旱歉人有亡去他境者吏或拘之延赏曰夫食人之所恃而生也适彼而可生得存吾人又何限于彼也乃具舟楫而遣之,俾吏修其庐室,已其逋债,百姓遂安。以故,岁凶而无怨者。
数年,改检校兵部尚书、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观察使。建中四年,西山兵马使张朏以兵入成都为乱,延赏奔汉州,将戍将讨之。是月,斩朏及同恶者。先是兵革屡扰,自天宝末杨国忠用事南蛮,三蜀疲弊。其后崔宁复侈靡,故蜀土残弊。延赏薄赋约事,动遵法度,仅至庶富焉。建中末,驾在梁州,倚剑南蜀川为根本。
贞元元年①,以宰相刘从一有疾,诏征延赏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延赏与李晟不协,晟表论延赏过恶,改授左仆射。初,大历末②,吐蕃寇剑南,晟领神策军戍之,旋师,以成都官妓高氏归。延赏闻而大怒,即使将吏令追还焉。晟颇衔之,形于词色。
三年正月,会浙西观察使韩滉来朝,滉尝有德于晟,因会讌说晟使释憾,遂同饮极欢,请晟表荐延赏为相,晟然之,于是复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及延赏当国用事,晟请一子聘其女,延赏拒而不许。晟谓人曰:“武人性快,若释旧恶于杯酒之间,终欢可解。文士难犯,虽修睦于外,而蓄怒于内。今不许婚,衅未忘也!”无几,延赏果谋罢晟兵权,时议非之。
贞元三年七月薨,年六十一,赠太保,赙礼加等,谥曰成肃。史臣曰:延赏博涉经史,达于政事,然以私害公,罢李晟兵柄,非守正中立者也。
(选自《旧唐书》)
注释:①贞元元年:公元785年 ②大历末:公元779年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政尚简约 尚:崇尚
B.又何限于彼也 限:限制
C.晟颇衔之 衔:怀恨
D.因会宴说晟使释憾 憾:遗憾
8、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属岁旱歉\人有亡去\他境者吏或拘之\延赏曰\夫食人之所恃\而生也\适彼而可生得存\吾人又何限于彼也\
B.属岁旱歉\人有亡去他境者\吏或拘之\延赏曰\夫食\人之所恃而生也\适彼而可生\得存吾人\又何限于彼也\
C.属岁旱歉\人有亡去\他境者吏或拘之\延赏曰\夫食人之所恃而生也\适彼而可生得存\吾人又何限于彼也\
D.属岁旱歉\人有亡去\他境者吏或拘之\延赏曰\夫食人之所恃而生也\适彼而可生\得存吾人\又何限于彼也\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延赏关心百姓,堪为能吏。他在河南尹、各道营田副使任上,同情流离失所的百姓,为百姓着想,因此百姓生活安定。
B.张延赏能于治乱,文武兼备,在成都任上,面对张朏的兵乱,他奔赴汉州,率部讨伐。张朏及同党被斩杀后,合理安排善后事宜,蜀地成为皇帝的依靠。
C.张延赏与李晟关系不睦。最初,李晟表奏张延赏的过失使张延赏被降职,导致二人关系紧张。而李晟携官妓回师、张延赏派人追回的事使二人矛盾再度升级,势同水火。
D.张延赏心胸不够宽广。李晟在韩滉劝说下真心与张延赏和解,而张延赏却没能展现一任宰相的胸怀度量,甚至谋夺了李晟的兵权,被时人和史家视为不足。
第Ⅱ卷 (共78分)
三、古诗文阅读(21分)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词语。(8分)
(1)乃具舟楫而遣之,俾吏修其庐室,已其逋债,百姓遂安。(4分)
(2)文士难犯,虽修睦于外,而蓄怒于内。今不许婚,衅未忘也!(4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11-12题。(7分)
晴和
朱淑真
海棠深院雨初收,苔径无风蝶自由。
百结①丁香夸美丽,三眠②杨柳弄轻柔。
小桃酒腻红尤浅,芳草寒余绿渐稠。
寂寂珠帘归燕未③,子规啼处一春愁。
【注】①百结:丁香别名。丁香花蕾绽而不放,呈十字结状,故又称丁香为“百结”。②三眠:《三辅故事》里有“汉苑中有柳状如人形,号日人柳,一日三眠三起”。③未:否。用在句末,表示疑问。
1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描写春天海棠开放,蝴蝶飞舞,丁香芬芳,杨柳依依,小桃微红,芳草渐绿,生机盎然,展现了作者愉悦的心情。
B.诗歌前三联都在写景,作者对春日景象的观察认真仔细,描写细腻生动,手法上动静结合,意象鲜明,色彩灵动。
C.“芳草寒余绿渐稠”中的“稠”字,本意指浓度,这里喻指草绿之深,形象生动地点明芳草渐绿春意渐浓的景象。
D.作者孤独寂寞,心头充满了愁苦和忧伤,觉得周围一切都暗淡无光,纵然春光明媚,也难消除心头的愁绪。
12、有人认为尾联结句“一春愁”来得比较突然,试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看法。(4分)
13、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1)《离骚》中屈原表明人各有各的乐趣,而他穷其一生追求美政的两句:
, 。
(2)《归园田居》 中用白描手法静态描写房屋周围树木茂盛特点的对偶句是: , 。
(3)《庄子》中说,每个人寿命的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亡。正如《兰亭集序》中所写: , 。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说田野
阎连科
①说起田野,委实人为地有了过多的诗意。但它诗性的本质,却是极少有人去发现,去展示,去述说。我们看到的田野的文字,如同山梁上叠起的阳光,一杆杆、一束束,把黄褐色的土地照得很是溢光流彩了,十二分地金银化了,可那些真正从土地深处溢入生活营养了人生的东西,却被写诗的笔忽略去了。也读到过田野上生发的苦难的文字,泪成得很呢,血也红得很,然那土地对泪和血的吸收却是不见了的,至于血泪在和土地融合之后,新的温馨的丰沃,也是很少有人看到。


展开余下试题②我想,田之所以称为田野,并不是因为收割前它四处漫流着黄灿灿的麦香,不是秋天那个很少的天数里,山上山下,漫无边际地到处都是红彤彤的色泽。这些都未免太为诗情,太为次要。我是这样想的,你既然是田野,你不生长庄稼你干什么?作家和诗人都是田野的外姓人家,只有农民们不是。那些人喜欢面对田野惊惊乍乍。老成的农民们,面对田野是什么也不说的,他们月深年久的沉默,和田野深处那没有形声的诗性,其实有着无尽的沟通和暗合。如果你们觉得我还像个农民,记得我的祖祖辈辈都还埋在田野里的话,或多或少,就请信我这么一句:真正的田野是没有的。诗是诗人们的诗,文是文人们的文,田野上并没有那些优美的景物,没有那些诗文。
③真正理解田野的,世界上只有一个人,就是农民。农民不把田野称田野,农民称田野只说一个字:地。田野这词语本身,就是被诗化了的。几分的诗意,就隐含了几分美美妙妙的假。地,才是还原了田野的本身哩。
④地也并不是说有土就是地,必须有劳作,有风不调、雨不顺,必须有许许多多的人,不知从哪一辈开始,祖先们就都埋在那里,连骨头都化成了雾浓浓的土,不小心才会偶见一块布满细小蜂窝的骨核,这才算勉勉强强有了地样。还应该说的,地上不一定要有战马的蹄痕,牛蹄比战马的蹄痕更为接近地心。马蹄太历史化了。田野已经被历史压得潮汗浸浸,那些真正在田野或地里生存的人,却大多被历史挤到了马路边上,且似乎也是该着的,他们也那么地不以为然。
⑤我以为,地也好,田野也好,诗也好,文也好,真正的田野,不是土的丰厚或者贫薄,不是丰收或者歉收,不是马蹄或者牛蹄,该是庄稼和荒草之间,秋天和冬天之间,活着和死去之间,孤孤寂寂地站了一个人;男人也好,女人也罢,但他(她)是必必然然的农民,脸上布满了爷爷的皱纹,搭了一缕奶奶枯干在额上的灰白的头发,远远地瞧去,宛若一柱被雷击劈了的桩木,近了,你才看见,他或她的怀里,拖了一个死了的孩娃。孩娃的肚子鼓着,嘴角挂了浅红灿灿的笑。他是吃了新的将熟的毛豆胀死了的,所以他死了还笑。那人是去找埋藏孩娃的地方,走了千里万里,昼行夜宿,黄昏前赶到了田野的一沃田头,说这里好哩,旱能浇,涝能排,你就在这儿活吧孩娃,你爷你奶还在家等着生老病死,我回去给他们准备棺材去了。也就把孩子埋在那儿走了。一路上没有回头望那小小的新坟,却叮叮当当留下一路的歌声:“一路的庄稼一路的土,一路的活人一路的丘,今天我从庄稼地里过,明天我往庄稼地里留。”这歌声是土地真正深刻的诗哩。
⑥这个时候,土地才真正有了历史,有了诗性,成了田野。我一直认为,历史并不是时间的持续,人生也不是时间的记忆,只有埋了孩子还一路唱着从土地上直走过的脚印才是时间、历史和记忆。那留下了这种脚印的土地,是真正的人生命运和田野的诗性。
(摘编自《阎连科散文》,有改动)
1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以“说田野”为标题,由田野所具备的诗性本质引出话题,先指出有些人不是真正清楚其含义,再用农民与土地的沟通、暗合来阐述田野的内蕴。
B.作者认为,先有土,经过血汗的奋战和浇灌,才逐渐成为地;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先辈们前赴后继,把土地沃成田野,赋予了田野诗性。
C.埋了孩子还唱着歌的农民,和很多文学作品中的农民形象一样,因为承受了太多的苦难,见惯了太多的生离死别,所以他们变得隐忍、麻木。
D.全文“说”田野,“说”既含描写之意,又有“论”的意味。“说”的对象是田野,也有田野上劳作的人;“论”了田野的内涵,也赞美了田野的诗性。
15.本文第⑤段在语言运用上极具特色,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
16. 请结合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会有“真正理解田野的,世界上只有一个人,就是农民”这样的感悟。(6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7分)
17、下面是某位同学参加高考自主招生面试时的自我陈述,其中有几处表述不妥,请写出并修改。
尊敬的某大学自主招生领导:
您好!
我叫张晓涵,今年18岁,现在就读于某某中学。很感谢您能给我这个机会,倾听我的陈述。选择贵校是因为贵校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学术氛围,并且社团活动很有特色。我活泼开朗,阳光率真,喜欢在严酷的各种各样的挑战中不断超越自己。比如,在校期间,我先后创办了“喜剧社”和“志愿者社”,并参与策划了“模拟联合国”等大型活动。因此,希望贵校能慧眼识珠,我定加倍珍惜,谢谢!
(1)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2)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3)将________改__________;
18、某同学拟了一个被拒绝后常见的四种反应及应对方式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框架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4分)


七、写作(40分)
19.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在一条条道路上行走。这些道路,或许是车水马龙的街道,或许是诗意盎然的小径,或许是成长与追求的道路……在这些道路上,你总会遇到一些故事,看到一些风景,听到一些声音……
请选择让你印象深刻或感动的内容,选择适当的内容,将“_____的路上”补充完整并以之为标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记叙文。

语文仿真二答案
1. C.“笑靥”中的“靥”应读“yè”。
2.D A.“讫今”中“讫”应改为“迄”,“恶梦”中“恶”应改为“噩”;
B“感恩带德”中“”带应改为“戴”;
C“哀声叹气”中“哀”应改为“唉”,“不既不离”中“既”应改为“即”;
3.答案B. ①颐指气使: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或口鼻出气发声来示意,指有权势的人随意支使人的傲慢神气.合乎语境.②平易近人:态度谦逊和蔼,使人容易接近;文字浅显,容易理解.③炙手可热:手一挨近就感觉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句子说的是刘慈欣获奖之后很是火热,而成语是个贬义词,属于望文生义.④让枣推梨:比喻兄弟友爱.句子说的是对群众工作推诿不做,这是违法的事情,而成语说的是兄弟之间的友爱,这里用错对象.⑤反戈一击:比喻掉转头来反对自己原来所属的或拥护的一方.这里说的是中国队维护自己的利益,而不是拥护自己的一方,此处不合语境.
⑥罪不容诛: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用在此处正确.
4.答案D A.搭配不当,“近年来开发的…旅游项目,被评为‘山东省最美乡村’”主宾搭配不当,可将将“开发的”改成“开发了”。 B.句式杂糅,“包含洪荒之力、吃瓜群众等流行语入选”将“包含洪荒之力、吃瓜群众等流行语”和“洪荒之力、吃瓜群众等流行语入选”杂糅,可取其一。 C.成分残缺,“脑海里不断浮现出科幻电影里那惊心动魄、结局难料的人机大战”中“浮现”的宾语中心词残缺,可在“人机大战”后面加“的画面”。
5. 答案C 根据语段内容,联系语段第一句“工业技术”“手工智能”可判断出④在内容和顺序上相一致,⑤是对④的进一步说明,故紧随其后;由④⑤总结出②“文化遗产”的观点;由“之所以”可知,⑥在内容上与②具有顺承关系;①是对⑥的解说,③是语段空格后的第一句的原因。由此得出答案为C。
6. 答案B 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平时要积累作品名称、作者、时代、国别、文学形象、作品主题、体裁等文学常识。解答此道题目,需要逐项审读,按照自己积累的有关知识,判断相关内容是否正确。B.《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展开余下试题7、答案 D 憾,怨恨
8、答案 B
9、答案C 分析可知,C.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颠倒。李晟携官妓回师引发的冲突是二人不睦的起因,后来李晟对张延赏的不满表奏使二人势同水火。
10、(1)(张延赏)就(让人)准备了船只送他们回去,并让官吏为他们修葺房屋,停止追收他们欠下的债务,百姓们就安定了。 (“具”“俾”“已”“逋债”)
(2)文人难以触犯,虽然(或“即使”)在表面上修好和睦,却在内心积蓄着怒火。现在不答应婚事,是还没有忘记嫌隙(仇隙)啊。 (“犯”,介宾后置“修睦于外”“蓄怒于内”,宾语前置“衅未忘也”)
【参考译文】
张延赏是中书令张嘉贞的儿子。大历二年,被任命为河南尹,充任各道的营田副使。张延赏为官勤恳,是下级的表率,为政崇尚简明,疏通河渠,修筑宫庙,于是流民多来归附,辖地又逐渐恢复完整。
这一年天旱歉收,百姓有逃荒到其他地方去的,有的官吏就把他们抓起来。张延赏说:“食物,是人所依赖生存的东西,到那里去可以生存,能够使我们的百姓存活,又为什么要限制他们到那里去呢?”(张延赏)就(让人)准备了船只送他们回去,并让官吏为他们修葺房屋,停止追收他们欠下的债务,百姓们就安定了。因此,虽然年成不好却没有抱怨的百姓。
几年后,改任检校兵部尚书、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观察使。建中四年,西山兵马使张朏(fěi)率兵攻入成都作乱,张延赏奔赴汉州,督率戍守的将领讨伐张朏。这个月里,斩杀张朏和跟他一起为恶的党羽。在这之前,兵乱多次侵扰蜀地百姓,自从天宝末年杨国忠在南方蛮地主政以来,三蜀地方疲弱破败。此后崔宁又奢侈靡乱,所以蜀地更加残败困乏。张延赏减收税赋,简明政事,行事遵守法度,蜀地几近繁华富庶了。建中末年,圣驾在梁州,把剑南蜀地当作国家可以依仗的根本。
贞元元年,因为宰相刘从一得了病,朝廷征召张延赏担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张延赏和李晟(shèng)关系不好,李晟就向朝廷上表述说张延赏的过失和错误,朝廷改授张延赏为左仆射。当初,大历末年,吐蕃人入侵剑南,李晟带领神策军戍守蜀地,回师的时候,带着成都官妓高氏回去。张延赏听到后很生气,立即派遣军官,让他们把高氏追了回去。李晟因此非常恨他,愤怒之情表现在语言和神色上。
贞元三年正月,正赶上浙西观察使韩滉(huàng)入朝,韩滉曾经对李晟有恩德,于是趁相聚宴饮的机会劝说李晟,让他消除怨恨,于是李晟跟张延赏一起饮宴,极其欢愉,韩滉请李晟上表推荐张延赏做宰相,李晟同意了这件事,于是朝廷重新加封张延赏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到张延赏执掌国事之后,李晟请求让自己的一个儿子娶张延赏的女儿,张延赏拒绝了。李晟对人说:“我们武人性情爽快,如果说在酒宴上消除旧怨,欢宴结束就可以消解。文人难以触犯,虽然在表面上修好和睦,却在内心积蓄着怒火。现在不答应婚事,是还没有忘记嫌隙(仇隙)啊。”时间不久,张延赏果然谋划罢免了李晟的兵权,当时的议论认为张延赏做的不对。
贞元三年七月死去,时年六十一岁,被追赠太保,丧仪加等赏赐,赐谥号成肃。史官说:张延赏广博地涉猎经史,政事上练达通晓,但是因为私情而损害公事,罢免了李晟的兵权,不是恪守正道、立身中正的人啊。
11、【答案】A A项,“展现了作者愉悦的心情”不当,应是以春景的美丽反衬作者的哀愁。
12、不突然。(1)作者以乐景衬托哀情,前三联写春光宜人,着笔轻快,做足铺垫,尾联突转,略显抑郁。(2)尾联作者触景生情,看到珠帘寂寂,归燕未见,杜鹃哀啼,满腹春愁。
13(1)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2)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3)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14.C【解析】不是麻木,应该是一种隐忍和坚强。
15.①修辞格:排比、比喻。比如“不是……不是……该是……”;“宛若一柱被雷击劈了的桩木”等。②大量使用短句,整散句结合,比如“地也好,田野也好,诗也好,文也好……”。③口语化,比如“说这里好哩,旱能浇,涝能排,你就在这儿活吧孩娃”。整体语言风格冷静理性、深沉蕴藉。(如果从叠词、细节描写等角度分析,言之成理,即可给分。)(答对一点得2分,3点得5分)
16.①因为那些作家、诗人对田野赋予了过多的诗意而不曾真正从土地深处理解田野;②农民将田野称为地,这才是真正还原了田野的本真,只有农民才能真正地与田野沟通、交流(农民是真正在地里劳作、生存的人,真正了解田野的内涵);③农民一代代劳作,对土地深深眷恋并感恩,与土地生死相依,他们懂得土地真正深刻的诗性。(答对一点得2分,3点得6分)
17、 在“学术氛围”前加“良好的”;“在严酷的各种各样的挑战中”改为“在各种各样的严酷的挑战中”;将“慧眼识珠”改为“给我一个机会”。
18、面对拒绝,有人会潇洒地说一句“算了”,然后彻底结束,换个想法;有人会怏怏地说“好吧”,内心却深感郁闷,产生挫败感;有人则会反问“凭什么”,然后怀疑之,批判之;还有一些人会追问“为什么”,然后不断地分析,勇敢地再尝试。 (42.49.28.109)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四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四川省三台”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3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