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280  2018-09-06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80]
四川省华蓥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入学调研考试卷语文(二)(解析版)
2019届高三入学调研考试卷
语 文 (二)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和而不同”: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中国古代,“和而不同”是处理不同学术思想派别、不同文化之间关系的重要原则,是学术文化发展的动力、途径和基本规律。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在一些有宏阔眼光的学术史学家看来,“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即认为各家的理论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治理好国家,只是所采取的方法和理论根据不同而已。这恰恰说明了“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道并行而不悖”的道理。汉代史学家班固更加明确地指出,各家“其言随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和,相反皆相成也”。在他看来,各家的观点虽有差别和对立,但又是互相启发、互相借鉴、互相促成的。只有以博大的胸怀兼容百家,取长补短,和而不同,才能收到治理好国家的实效。
我国古代的许多学者,都从历史经验和自己的实践中得出了与班固大致相同的认识,肯定“相反相成”“相灭相声”是学术发展的规律。他们认为,不仅要看到各种不同的文化、学派、理论、观点之间的分歧和殊异,同时也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与一致、共同之处,因此互相交流、对话、讨论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只有通过不同思想观点的互相诘难、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互相吸收,学术理论才能得到发展。东汉学者仲长统指出:“同于我者何必可爱,异于我者何必可憎。”因此,党同伐异是不可取的。北宋的苏轼曾经对王安石提出尖锐批评,认为“王氏之文,未必不善也,而患在于好使人同己。自孔子不能使人同,颜渊之仁,子路之勇,不能以相移,而王氏欲以其学同天下。地之美者,同于生物,不同于所生。惟荒瘠斥卤之地,弥望皆黄茅白苇,此则王氏之同也”。苏轼与王安石在政治态度和学术思想方面都有严重分歧,他对王安石的批评是否客观公允暂且不论,但他认为在学术文化上不能搞“专同”,不能搞思想“一统”的话却是讲得很有道理的。容不得对立的思想学派存在,企图用一种学说来“同天下”,那么就如同在盐碱地上只长着一片黄茅白苇一样地单调,学术文化发展的生机也就被扼杀了。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黄宗羲在总结中国学术发展的历程时,对“和而不同”的文化发展规律有深刻的理解,提出了“一本万殊”的学术史观。在他看来,学术思想上的各种观点,包括“相反之论”“一偏之见”,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可以启发思想,促进认识的发展,学者就是要善于从“不同”处发现“同”,认识到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一本”与“万殊”其实是统一的。如果不能正视差异、矛盾(“相反之论”)的存在,一定要使认识“出于一途”,那么智慧的“灵根”就会衰萎枯竭。他的“以水济水,岂是学问”的质问直接承继了先秦“尚和去同”的思想,有力地批判了“依门傍户、依样葫芦”的教条主义和传统经学思维方式。


浏览完整试题以上所引资料,说明中国古代的许多学者都对“和而不同”的学术文化发展规律已有相当深刻的认识,作过不少精辟的论述。简单地说,“和而不同”就是“相反相济”“相反相成”“相灭相生”“一本万殊”,在学术思想上要允许不同意见、“相反之论”存在,通过“以他平他”的交流与交锋,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从而达到“和”即对立面的统一,或多样性的统一。当然,“乐己之同,恶己之异”,必欲使天下学问“出于一途”,追求学术思想上的“专同”“一统”的现象也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这就是为封建统治者所支持的“同而不和”的文化观。“和而不同”的辩证文化观正是在与这种追求绝对同一的形而上学文化观作斗争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历史实践证明,正是由于“和而不同”符合学术思想发展的客观规律,也符合在中国古代早已形成的“尚和去同”的价值取向,所以才能够为广大群众和知识分子所接受,形成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起着推动学术发展的积极作用。
(节选自2017.3.15《传统文化研究》,有删改)
1. 对文中“和而不同”文化观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 “和而不同”是一种辩证的文化观,在学术思想上它不仅允许不同意见,甚至相反意见的存在,强调各种不同学派、不同文化在相互交流碰撞中达到对立面的统一,或多样性的统一。
B. “和而不同”文化观符合学术思想发展规律,是我们先辈处理不同学术思想流派、不同文化之间关系的重要原则。
C. “和而不同”文化观体现中国古代早已形成的“尚和去同”的价值取向,因而为广大群众和知识分子所接受,形成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并推动了我国学术发展。
D. “和而不同”文化观是我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它是与封建统治者所支持的“同而不和”文化观的斗争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答案】C
【解析】C项,以偏概全,最后一段说“正是由于‘和而不同’符合学术思想发展的客观规律,也符合在中国古代早已形成的‘尚和去同’的价值取向,所以才能够为广大群众和知识分子所接受,形成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
2. 下列分析和理解,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3分)( )
A. 在一些眼光独到的学术史学家看来,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说虽然方法和理论根据不同,但其理论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治理好国家。
B. 我国古代学者肯定“相反相成”“相灭相生”是学术发展的规律,这和班固对百家的认识大致相同,都是认为“和而不同”的思想促进了学术理论的发展。
C. 文章引用东汉学者仲长统的话和苏轼对王安石的尖锐攻击,说明学术文化要充满生机就必须有“和而不同”的胸怀。
D. 思想家黄宗羲“一本万殊”的学术史观深刻反映“和而不同”的文化发展规律,有力地批判了“依门傍户、依样葫芦”的教条主义和传统经学思维方式。
【答案】A
【解析】A 项,“都是为了治理好国家”错,班固认为“和而不同”是为了治理好国家,而古代许多学者则认为“学而不同”推动了学术理论发展。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根据文章观点,历史上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做法违背了“和而不同”的文化观,是中断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的重要原因,阻滞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B. 在学术领域只要持有宽阔的胸怀,承认并允许不同学术思想流派并存,就可以推进学术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C. 一种科学的文化观,应该符合广大群众的需要,体现文化发展的规律,才可能成为一种优良的传统,在推进学术发展方面起积极作用。
D. 在现代新历史背景下,我们的民族文化要长足发展,就必须摒弃“依门傍户、依样葫芦”的教条主义和传统经学思维方式,推行“和而不同”的文化观。
【答案】B
【解析】B项,根据原文“和而不同文化观”,不仅仅是承认并允许不同学术思想流派并存,还要交流与交锋,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从而达到“和”即对立面的统一,或多样性的统一。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多年父子成兄弟
汪曾祺
这是我父亲的一句名言。
父亲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他是画家,会刻图章,画写意花卉。图章初宗浙派,中年后治汉印。他会摆弄各种乐器,弹琵琶,拉胡琴,笙箫管笛,无一不通。他认为乐器中最难的其实是胡琴,看起来简单,只有两根弦,但是变化很多,两手都要有功夫。他拉的是老派胡琴,弓子硬,松香滴得很厚——现在拉胡琴的松香都只滴了薄薄的一层。他的胡琴音色刚亮。胡琴码子都是他自己刻的,他认为买来的不中使。他养蟋蟀,养金铃子。他养过花,他养的一盆素心兰在我母亲病故那年死了,从此他就不再养花。我母亲死后,他亲手给她做了几箱子冥衣——我们那里有烧冥衣的风俗。按照母亲生前的喜好,选购了各种花素色纸做衣料,单夹皮棉,四时不缺。他做的皮衣能分得出小麦穗、羊羔,灰鼠、狐肷。
父亲是个很随和的人,我很少见他发过脾气,对待子女,从无疾言厉色。他爱孩子,喜欢孩子,爱跟孩子玩,带着孩子玩。我的姑妈称他为“孩子头”。春天,不到清明,他领一群孩子到麦田里放风筝。放的是他自己糊的蜈蚣(我们那里叫“百脚”),是用染了色的绢糊的。放风筝的线是胡琴的老弦。老弦结实而轻,这样风筝可笔直的飞上去,没有“肚儿”。用胡琴弦放风筝,我还未见过第二人。清明节前,小麦还没有“起身”,是不怕践踏的,而且越踏会越长得旺。孩子们在屋里闷了一冬天,在春天的田野里奔跑跳跃,身心都极其畅快。他用钻石刀把玻璃裁成不同形状的小块,再一块一块逗拢,接缝处用胶水粘牢,做成小桥、小亭子、八角玲珑水晶球。桥、亭、球是中空的,里面养了金铃子。从外面可以看到金铃子在里面自在爬行,振翅鸣叫。他会做各种灯。用浅绿透明的“鱼鳞纸”扎了一只纺织娘,栩栩如生。用西洋红染了色,上深下浅,通草做花瓣,做了一个重瓣荷花灯,真是美极了。用小西瓜(这是拉秧的小瓜,因其小,不中吃,叫做“打瓜”或“笃瓜”)上开小口挖净瓜瓤,在瓜皮上雕镂出极细的花纹,做成西瓜灯。我们在这些灯里点了蜡烛,穿街过巷,邻居的孩子都跟过来看,非常羡慕。
父亲对我的学业是关心的,但不强求。我小时候,国文成绩一直是全班第一。我的作文,时得佳评,他就拿出去到处给人看。我的数学不好,他也不责怪,只要能及格,就行了。他画画,我小时也喜欢画画,但他从不指点我。他画画时,我在旁边看,其余时间由我自己乱翻画谱,瞎抹。我对写意花卉那时还不太会欣赏,只是画一些鲜艳的大桃子,或者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瀑布。我小时字写得不错,他倒是给我出过一点主意。在我写过一阵“圭峰碑”和“多宝塔”以后,他建议我写写“张猛龙”。这建议是很好的,到现在我写的字还有“张猛龙”的影响。我初中时爱唱戏,唱青衣,我的嗓子很好,高亮甜润。在家里,他拉胡琴,我唱。我的同学有几个能唱戏的,学校开同乐会,他应我的邀请,到学校去伴奏。几个同学都只是清唱。有一个姓费的同学借到一顶纱帽,一件蓝官衣,扮起来唱“朱砂井”,但是没有配角,没有衙役,没有犯人,只是一个赵廉,摇着马鞭在台上走了两圈,唱了一段“郡坞县在马上心神不定”便完事下场。父亲那么大的人陪着几个孩子玩了一下午,还挺高兴。我十七岁初恋,暑假里,在家写情书,他在一旁瞎出主意。我十几岁就学会了抽烟喝酒。他喝酒,给我也倒一杯。抽烟,一次抽出两根,他一根我一根。他还总是先给我点上火。我们的这种关系,他人或以为怪。父亲说:“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


展开余下试题我和儿子的关系也是不错的。我戴了“右派分子”的帽子下放张家口农村劳动,他那时还未从幼儿园刚毕业,刚刚学会汉语拼音,用汉语拼音给我写了第一封信。我也只好赶紧学会汉语拼音,好给他写回信。“文化大革命”期间,我被打成“黑帮”,送进“牛棚”。偶尔回家,孩子们对我还是很亲热。我的老伴告诫他们“你们要和爸爸‘划清界限’”,儿子反问母亲:“那你怎么还给他打酒?”只有一件事,两代之间,曾有分歧。他下放山西忻县“插队落户”。按规定,春节可以回京探亲。我们等着他回来,不料他同时带回了一个同学。他这个同学的父亲是一位正受林彪迫害,搞得人囚家破的空军将领。这个同学在北京已经没有家,按照大队的规定是不能回北京的,但是这孩子很想回北京,在一伙同学的秘密帮助下,我的儿子就偷偷地把他带回来了。他连“临时户口”也不能上,是个“黑人”,我们留他在家住,等于“窝藏”了他。公安局随时可以来查户口,街道办事处的大妈也可能举报。当时人人自危,自顾不暇,儿子惹了这么一个麻烦,使我们非常为难。我和老伴把他叫到我们的卧室,对他的冒失行为表示很不满,我责备他:“怎么事前也不和我们商量一下!”我的儿子哭了,哭得很委屈,很伤心。我们当时立刻明白了:他是对的,我们是错的。我们这种怕担干系的思想是庸俗的。我们对儿子和同学之间的义气缺乏理解,对他的感情不够尊重。他的同学在我们家一直住了四十多天,才离去。
对儿子的几次恋爱,我采取的态度是“闻而不问”。了解,但不干涉。我们相信他自己的选择,他的决定。最后,他悄悄和一个小学时期的女同学好上了,结了婚。有了一个女儿,已近七岁。
我的孩子有时叫我“爸”,有时叫我“老头子”!连我的孙女也跟着叫。我的亲家母说这孩子“没大没小”。我觉得一个现代化的、充满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须做到“没大没小”。父母叫人敬畏,儿女“笔管条直”,最没有意思。
儿女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他们的现在,和他们的未来,都应由他们自己来设计。一个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的孩子的父亲是愚蠢的,而且,可恶!另外作为一个父亲,应该尽量保持一点童心。
4.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从绝顶聪明、很随和、关心“我”的学业等方面表现了父亲的性格特征,表达了对父亲的怀念。
B.“我”与儿子之间的关系,虽偶有分歧但一直融洽,也进一步印证了父亲“多年父子成兄弟”这句话。
C.文中加点的两个“没大没小”意思不同,第一处是指无教养,不论辈分;第二处的意思则是平等民主。
D.文章有些描写虽然有损父亲的形象,但给人真实的感受,体现了本文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的特点。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D项,“有损父亲的形象”分析错误。
5.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5分)
【参考答案】①儿女有自己的生活,父母应当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作出的选择。②父母按照自己的设想来塑造孩子,这种行为是愚蠢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句子的含意理解。我们应该从修辞、语言、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等方面去考虑,看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有怎样的深刻含义,语言上有怎样的特点。“儿女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他们的现在,和他们的未来,都应由他们自己来设计”,儿女有自己的生活,父母应当尊重他们作出的选择,儿女的生活应该由儿女来做主,不要过多干涉;“一个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孩子的父亲是愚蠢的,而且,可恶”,父母按照自己的理想模式来塑造孩子,这种行为是愚蠢的,不值得提倡的。
6.汪曾祺的这篇散文有什么特色,请结合全文加以赏析。(6分)
【参考答案】①语言朴素、平淡,但又韵味无穷,独特的口语化语言和方言的使用,既有地方色彩,又写活了父亲这一人物。②善于选取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来表现人物,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父亲的尊重和景仰之情。③不追求结构的精巧,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④内容丰富庞杂,趣闻旧事,信手拈来。
【解析】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既涉及到文章的内容,又要拓展。探究本文的语言特色,结合文本内容分析。赏析语言特色可分三步走:概括内容、分析语言形式、用形容词表达。分析语言形式方面的具体特点,语言本身的特点。掌握语言特色的词语(形容词),通过比较、选择予以定性。积累常见的语言特色的词语有:平实质朴、含蓄隽永、豪放刚健、黯淡凄婉、清新自然、生动形象、幽默讽刺、富丽清新(清新、华丽)、淡雅肃静等等。结合具体内容,通过比较,使抽象的语言特色词语与具体内容吻合一致。如本题语言朴素、平淡,但又韵味无穷,独特的口语化语言和方言的使用。“父亲带我们放风筝”“父亲会做各种灯”等,善于选取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来表现人物。“父亲对于我学习的态度”“父亲的随和”“我和儿子的关系”“我对儿子恋爱的态度”等,文本内容丰富庞杂,趣闻旧事,信手拈来。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傅斯年:一个“五四”之子的道路
傅国涌
傅斯年是“五四”的产儿,他在北大求学时幸运地赶上了那个历史的节骨眼儿,而且成了扛大旗的人。正是他和罗家伦等人发起成立了“新潮社”,创办了《新潮》杂志,1919年5月4日那天他是学生游行的总指挥,站在大时代的浪头上。
傅斯年曾留学英、德7年,广泛涉猎哲学、历史学、政治学、文学乃至物理、化学、数学和地质学等各门学科。他首先是个史学家,然后是个教育家,青年时代他就立志“以教书匠终其身”。他以全部热情投身于学术和教育事业,主持历史语言研究所,任职于北京大学和台湾大学,使这些学术、教育机构在短期内做出了举世瞩目的业绩。
九一八事变发生,日军占领东北,山河破碎的痛苦促使他与方壮猷等人发奋著成《东北史纲》,以大量可靠史料证明东北有史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站在史家的立场为民族争人格。从1932年起直到1937年抗战爆发,他常常在文章中称日本人为“倭人”“倭寇”“倭军阀”,坚决反对国民党政权退让、绥靖的外交政策以及以土地换和平的幻想,并予以严厉抨击。他以一个历史学家的眼光、知识分子的责任感洞察了日本侵华的野心,所以他认定以后中日之间的争端无论在外交上如何折冲,都不能放弃军事上的准备,“让步既极而仍无结果,则虽亡国在望,亦须抗战到底也”。


展开余下试题傅斯年相信只有站在政府之外,保持知识分子的独立性,才能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1932年10月,陈独秀在上海租界被捕,被引渡给国民党政府。虽然他们之间有着不同的政治信仰,但这并不妨碍傅斯年立即站出来为这位北大时代的老师说话。他在《独立评论》上发表《陈独秀案》一文,热情地赞颂陈独秀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功绩,称他是“中国革命史上光焰万丈的大彗星”。
胡适、傅斯年主持1948年中央研究院院士的选举,当时批评国民党很厉害、完全靠近左翼的学者郭沫若、马寅初能当选为院士,而平时许多和他们关系很好、立场相近、在学术上也极有成就的人却落选了。竺可桢在日记中称赞他们“兼收并蓄”。他们的这些做法,正是自由主义的优良传统,显示了超越意识形态、政治立场的多元、宽容的一面。傅斯年对胡适说,既为读书人,则读圣贤书。他认为自己的行为“无惭于前贤典型”。北大老同学毛子水以赞美的口吻说他“一生代表的是浩然之气”。
终其一生,他都是一个无党无派的知识分子,但他对国民党政权的腐败、专制有过很激烈的批评,因此赢得了“傅大炮”的美名。他以书生论政,激扬文字,仅在影响巨大的民间报纸《大公报》上就发表过22篇纵论内政外交的“星期论文”。
傅斯年是20世纪的“士”,是“五四”孕育出来的新型知识分子,透过几千年历史的迷雾,他发现“以暴易暴,没有丝毫长进”,所以坚定地信仰以和平方式完成“精神上的革新”。以学生领袖而学者、而大学校长,这不是傅斯年一个人的选择,而是“五四”那一代优秀分子的集体选择。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在“五四”时期,他努力地从古史辨和疑古思潮中拯救古史,如《左传》《国语》《周礼》等,他在中山大学给学生讲课时就指出,“伪造”二字,并不都能适用于被发现的古史料矛盾上,汉代儒生尤其是刘向、刘歆父子在编定文献时也许有错,但并不是故意“伪造”。
(选自葛小佳《重建傅斯年学术与生命的历程》,有删改)
②在“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中,傅斯年站在新旧思想斗争的前沿,向封建主义发动猛烈进攻,致力“思想革命”的活动。但随之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爆发了,中华民族的危亡,使得年轻的傅斯年热血沸腾,他以更加昂扬的斗志,率领新潮社同仁投入到这场爱国政治运动中去。
(选自高汉诚《傅斯年与“五四”爱国运动》,有删改)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傅斯年在北大求学时参与了新文化运动,参与创办了《新潮》杂志,他积极走在新文化运动的前列,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摇旗呐喊。
B. 傅斯年不计较政治信仰,热情地赞颂陈独秀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功绩,称他是“中国革命史上光焰万丈的大彗星”。
C. 本文脉络清晰,结构鲜明,不回避对具体事情的记叙,重点描写传主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这种安排很好地反映了传主的思想。
D. 文章多处引用传主自己的话,不仅丰富了文本内容,也恰当地表现了传主的成就和精神,能引起读者的深度思考。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可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将选项分别带入文本进行比较分析。C项,“重点描写传主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错。重点描写的是传主几个重要时期的重要行为,而非日常生活,且心理描写着墨不多。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 傅斯年是“五四”孕育出来的新型知识分子,与“五四”关系密切,“五四”民主与科学思想影响了傅斯年关于学术、文化与政治的基本看法。
B. 青年时就立志“以教书匠终其身”的傅斯年,以全部热情投身于学术和教育事业,在学术、教育上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C. 傅斯年洞察日本侵华的野心,认为国民党政权在实行退让、绥靖的外交政策的同时,还应进行军事上的准备,一旦外交政策失败,则坚持抗战到底。
D. “五四”时期,疑古思潮盛行,傅斯年认为已发现的古史料矛盾并不能完全归咎于古人“伪造”,有些只是学者在编定文献时无意的错误。
E. 从“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到优秀的史学家,再到大学校长,这样的人生道路并非傅斯年一人如此,而是“五四”那一代优秀知识分子共同的人生轨迹。
【答案】CE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C项,傅斯年是坚决反对国民党政权实行退让、绥靖的外交政策的。E项,说法绝对,并非所有的“五四”一代优秀知识分子的人生轨迹都是如此。另外,“优秀的史学家”相比于原文中的“学者”,缩小了范围。
9.文中写毛子水以赞美的口吻说傅斯年“一生代表的是浩然之气”,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①积极投身“五四”运动,且作为扛大旗的人,不顾个人安危担任学生游行的总指挥。②坚持抗日,在九一八事变发生,日军占领东北时,站在史家的立场为民族争人格,坚决反对国民党政权退让,主张“亦须抗战到底也”。③坚持独立人格,即使与陈独秀有着不同的政治信仰,在陈独秀身陷囹圄时也立即站出来为这位北大时代的老师说话,赞颂陈独秀。④工作不任人唯亲,主持中央研究院院士的选举时,他和胡适将当时批评国民党很厉害、完全靠近左翼的学者郭沫若、马寅初选为院士。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概括能力,题干问毛子水赞美傅斯年“一生代表的是浩然之气”的原因,实际上是要求我们挖掘文中能体现傅斯年“浩然之气”的内容。作答时,可从评价中的关键词“一生”和“浩然之气”入手,按照文章叙述的顺序,依次寻找有代表性的事件进行概括即可。如:他积极投身“五四”运动,担任学生游行的总指挥;日军占领东北时,他站在史家的立场为民族争人格等。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贾逵,真定藁城人。隶拱圣为卒,至殿前班副都知。从狄青征侬智高,战于归仁驿。既陈,青誓众曰:“不待令而举者斩!”时左将孙节战死,逵为右将军先锋将,私念所部兵数困易衄,兵法先据高者胜,苟复待命而贼乘胜先登,吾事去矣。即日引军趋山。既定,贼至,逵麾众驰下,仗剑大呼,断贼为二。贼首尾不相救,遂溃。逵诣青请罪,青拊其背劳谢之。邕州城空,青使逵入括公私遗坠,固辞。是时,将校多以搜城故匿窃金宝,独逵无所犯。迁嘉州刺史。初,逵少孤,厚赂继父,得其母奉以归。至是,以母老辞,不许,而赐母冠帔。秦山多巨木,与夏人错壤,逵引轻兵往采伐。羌酋驰至,画地立表约决胜负。逵引弓连三中的,酋下马拜伏,从逵取盈而归。徒并代路,专主管辟府军马。熟户散处边关,苦于寇略,逵差度远近,聚为二十七堡,次第相望,自是害乃息。一夕烽火屡发左右白当起逵卧不应旦而谓人曰此必妄也脱有警可夜出乎徐问之果边人烛遗物也。都城西南水暴溢,注安上门,都水监以急变闻。英宗遣逵督护,亟囊土塞门,水乃止。议者欲穴堤以泄其势,逵请观水所行,谕居民徙高避水,然后决之。军校营城外者,每常朝,即未晓启门钥,或辍朝失报,启钥如平时。逵言:“禁城当谨启闭,不宜凭报者。”乃冶铁铸“常朝”字,俾持以示信。迁马军副都指挥使。延州旧有夹河两城,始,元昊入寇据险,城几不能守。逵相伏龙山、九州台之间可容窥觇,请于其地筑保障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四川省华蓥”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8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