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单元练习
阅读:478 2018-09-18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单元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78]
2018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
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其五)》](1分)
(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2分)
(3)朱敦儒《相见欢》中描写登楼所见,渲染萧条悲凉气氛的句子是: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1分)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富贵不能淫》)(2分)
(5)请把晏殊的《浣溪沙》默写完整。(4分)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他的游记里,十分tuī chóng(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2)墙上màn yán(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3)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jiāo tóu jiē ěr(交头接耳)……
(4)疏林薄雾,农舍田畴,chūn hán liào qiào(春寒料峭)。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D)(3分)
A.红柳的枝桠遒劲地腾越在旷野之上,好似一幅镂空的恐龙骨架。
B.市场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应依靠市场的力量解决,而不是靠政府权力的恣意介入。
C.重庆和湖北交界的长江两岸,重岩叠嶂,令人叫绝。
D.历史老师讲课时常常旁征博引,妙语连珠,简直令同学们目不暇接。
【解析】目不暇接:是指好看的景色让人眼睛看不过来。这里是听老师讲课,不合语境。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C)(3分)
A.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文学作品的原因,是因为这些作品不仅表现手法自由活泼,而且思想感情丰富细腻。(应删去“的原因”)
B.有学者认为,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将国学经典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了解传统文化。(把“研究”和“了解”调换位置)
C.近200年来,地球的森林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和毁掉,尤其在近50年,部分地区森林减少了一倍。(把“采伐”和“毁掉”对调)
D.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飘满我们的生活。(在“名著”后加上“的习惯”)
【解析】“一倍”换成“二分之一”。
5.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4分)
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井底的蛙,当你坐井观天时,世界便窄了;笼中的鸟,当你安于圈养时,自由便没了。
二、阅读(46分)
(一)愚公移山(10分)
《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浏览完整试题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分)
(1)出入之迂也(曲折,绕远)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更替) (3)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草木)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行吗?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你的头脑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寡妇和小孩都比不上。
8.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3分)
A.“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是愚公移山的原因。
B.文章有意在命名上加以颠倒,将大智大勇者命名为“愚公”,将鼠目寸光者命名为“智叟”,这样加重了对比的色彩,增强了讽刺的效果。
C.愚公饱受交通阻塞之苦,提出了移山的主张。这个主张得到了众人的热烈响应,却遭到了妻子的强烈反对和智叟的无情嘲笑。
D.愚公挖山不止,感动了天帝,天帝令人搬移了两座大山。这一富有神话色彩的结局,饱含了对愚公精神的肯定和颂扬。
(二)(淄博中考)(9分)
太宗尝谓中书令岑文本①曰:“夫人虽禀性定,必须博学以成其道,A亦犹蜃②性含水,待月光而水垂;木性怀火,待燧动而焰发;人性含灵,待学成而为美。是以苏秦③刺股,董生④垂帷。不勤道艺,则其名不立。”文本对曰:“夫人性相近情则迁移必须以学饬⑤情以成其性。B《礼》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所以古人勤于学问,谓之懿⑥德。”(节选自【唐】吴兢《贞观政要》)
【注释】①岑文本:唐太宗时宰相,文学家。②蜃(shèn):大蛤蜊,古人认为其性含水,月光出现时晶莹剔透。③苏秦:战国纵横家。④董生:即董仲舒,西汉政治家。讲学时以帷幕遮掩,以求专心。⑤饬:整理。⑥懿:美好。
9.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3分)
A.夫人虽禀性定/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B.必须博学以成其道/以君之力
C.燧动而焰发/而山不加增 D.待学成而为美/为人谋而不忠乎
10.请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3分)
夫人性相近/情则迁移/必须以学饬情/以成其性
11.太宗和岑文本围绕同—个观点展开了对话,请分别写出A、B两个画线句子所运用的说理方法及其作用。(3分)
他们共同的观点是:学习对人的重要性。A句运用类比从正面说理,通过“蜃待月光而水垂,木待燧动而焰发”化抽象于具体,化深奥于浅显,从正面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B句运用类比从反面说理,通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从反面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学习对人的重要性。
【参考译文】唐太宗曾对中书令岑文本说:“人虽然秉有一定的天性,但必须博学才能有所成就。就好比蜃的本性含有水,要见到月光才能吐水;木的本性含有火,但要燧石敲打才能发火;人的本性含有灵气,可是要通过学习,才能美好完善。所以历史上有苏秦刺股读书,董仲舒放下帷帐讲学的美谈
上一篇:
2018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下一篇:
2019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单元练习
相关:
关于“2018秋人教”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7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