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单元练习

阅读:739  2018-09-23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单元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39]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第一单元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
A.稍逊(xùn)   嘶哑(yà)    分外(fèn)   鲜妍(yán)
B.可汗(hàn) 冠冕(ɡuān) 妖娆(ráo) 娉婷(pīnɡ)
C.呢喃(ní) 汹涌(yǒnɡ) 枉然(wǎnɡ) 谐奏(xiè)
D.滔滔(tāo) 飘逸(yì) 摇曳(yè) 忧戚(qī)
【解析】A项,嘶哑(yǎ);B项,可汗(hán);C项,谐(xié)奏。
2.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 )(3分)
A.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
B.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C.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D.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B )(3分)
(1)唐宗宋祖,________风骚。
(2)这永远________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3)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________着变。
(4)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无意________了凝望它的大地。
A.略输  汹涌  交舞  染红
B.稍逊  汹涌  交舞  沉醉
C.略输  激荡  交织  染红
D.稍逊  激荡  交织  沉醉
4.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D )(3分)
A.《沁园春•雪》——词——毛泽东
B.《我爱这土地》——现代诗——艾青
C.《乡愁》——余光中——台湾诗人、散文家
D.《我看》——穆旦——英国诗人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3分)
A.2017年12月14日,台湾诗人余光中去世的消息传出,他的那首著名诗作《乡愁》再次刷屏网络。
B.最近,我校部分班级发生水痘疫情,为了防止不至于蔓延,学校对所有教室和寝室进行了消毒。
C.读一首好诗就像欣赏一幅画,听一首乐曲,会让我们由衷地感到心情愉悦。
D.武汉市新一轮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存在产业项目不多,项目转化速度不快。
【解析】B项,否定不当,删去“不至于”;C项,重复赘余,删去“由衷地”;D项,成分残缺,在句末增加“的问题”。
6.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 )(3分)
A.人的一生,总是在不停地尝试,尝试拥有,尝试放弃;人的一生,又始终在不断地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幸福。
B.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C.“最重要的是,”他说道:“我们心中要有对弱者的同情与爱心。”
D.鲁迅先生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解析】B项,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C项,冒号应改为逗号;D项“史记”的双引号应改为书名号。
7.依次填入空缺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B )(3分)
春,是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一声雷,________________;一阵杜鹃啼,______________;一阵风起,______________。
①就猛然间惊醒了一山桃花
②便让每一棵柳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
③则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①③②
8.名著阅读。(4分)
一棵树,一棵树/彼此孤离地兀立着
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它们的根伸长着
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1)这首小诗的作者是艾青,他的诗具有鲜明的色调,清晰的线条,素描一般的简练、凝重,明显地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2分)


浏览完整试题(2)这首小诗创作于1940年,诗中写树“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有什么象征意义?(2分)
象征抗战期间团结奋战、不屈不挠的中国人民。
9.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4分)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年四季景象不同,所代表的生命状态也不相同:春天惠风和畅,莺飞草长,是生命的萌发;夏天骄阳似火,蛙鸣虫唱,是生命的张扬;秋天明月朗照,五谷飘香,是生命的纯熟;冬天落雪无声,闲云舒卷,是生命的恬静。
二、阅读理解(41分)
(一)(13分)
回家
田禾
今夜,月光就像一块冰凉的生铁
拦在我前头
挡住我回家的路。
星星就像故乡田野一粒一粒的银豌豆
天堂里风大,吹落了几粒。
突然从我头顶上飞过去一只小鸟
像标点
像逗号
像飘在风中的一块撕碎的纸片。
深夜,我与儿子站在一座
城市的高楼上
遥望远方的故乡
儿子说“回家”
我往二百里之外的方向一指
我沾满泥粒的指尖,已率先到达。
(选自《读者》)
10.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期盼回家的思想感情。
11.诗中写了哪些意象?其作用是什么?(4分)
诗中的意象有:月光、星星和小鸟等。这些意象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意境,渲染了凄清的气氛,烘托了作者内心的思乡之苦。
12.说说你对画线诗句的理解。(3分)
画线句写出了作者虽然身在他乡(城市),但心中涌动着思乡之潮,此时此刻,他的心早已回到了故乡。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急于回家的心情。
13.现在中国有2亿农民工,他们远离家乡和亲人,在异地打拼着。“回家”是他们永恒的期盼。请你编写一则手机短信,为他们送去温暖的问候。(3分)
示例:遥远的问候,温暖你心头;真诚的祝福,伴随你永久;乡情悠悠,山水依旧,快乐奔流;我的问候希望你会永留,我的祝福但愿能为你荡起快乐的心舟。
(二)(上海中考)(17分)
爸爸教我读中国诗
程怡
①十个月的时候,我得了一场可怕的脑膜炎,到了一岁半还不会说话,父母非常担心。一天,爸爸看报,我坐在他的膝上,指着某一个标题中的“上”字,爸爸说:“上?”我对他表示满意,赶紧从他的膝上爬下来,拽着他走到书箱前,得意洋洋地指着书箱外“函上”的“上”字,表明我认识这个字,这件事对父母而言,真是“上上大吉”!他们不再担心我有智力障碍了。之后,爸爸开始教我读诗。
②爸爸常教我念两个人的诗: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
③依稀记得,孩提时的一个夏夜,我困极了,趴在爸爸的膝上,爸爸摇着大蒲扇,满天的星斗朦朦胧胧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突然,爸爸那江西乡音很重的诵读声使我睁开了眼睛,我不知道那奇特的吟啸中有什么,但我一下子记住了这首诗。
④上学前我已经会背那首《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爸爸问我懂不懂最后那句,我很得意地嚷嚷说:“那意思就是烧香磕头的时候别忘了告诉你爸爸!”当时,爸爸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⑤1959年秋,我上小学。那年冬天,爸妈因故很长时间不能住在家。姐姐是长女,照顾我和弟弟。一天晚上,爸爸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欢天喜地,难以入眠。躺在床上跟爸爸念杜甫的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爸爸问我懂不懂这诗句,我说:“我懂的,不过,爸爸想念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想念爸爸的。”爸爸不再说话,只是听我继续背他教我的诗。
⑥爸爸生命的最后几年,完全卧床不起。每当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悲鸣的旋律在蕉影婆娑的窗边响起的时候,爸爸就会喃喃吟诵杜甫的诗。他告诉我,那一刻让他想起了故乡老宅,想起了祖母和母亲。
⑦那时我已在大学教中国古代文学,我理解父亲:人生无非家国之情,杜甫、陆游,我父亲他们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对家国,都有一种深情。父亲吟诗的声音,永远留在了我心底。
⑧很多年后,我看见报上某篇文章引了一首绝句,感觉就像遇到了一个老熟人。我没有念过那首诗,但我熟悉那种风格。回来一查,果然是陆游的诗,“征车已驾晨窗白,残烛依然伴客愁。”我当时的感受真是难以名状。爸爸在我童年时便种在我生命里的东西,突然宣告了它的无可移易的存在!
(有删改)
14.对第③段画线部分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B )(3分)
A.写出了夏天夜晚满天繁星的景色。
B.突出了我童年学诗歌的模糊记忆。
C.表现出了夏夜我朦胧欲睡的状态。
D.引出我被父亲吟诗声唤醒的情节。
15.第④段爸爸高兴得流泪,其原因是还未上学的“我”小小年纪居然懂得了诗的意思。(3分)
16.文中围绕爸爸教我读中国诗,记叙了三件事,请概括。(4分)
(1)孩提时,爸爸以自己奇特的吟啸教“我”记住了陆游的诗;
(2)上学前,爸爸教我理解《示儿》诗中的句意;
(3)上学后,爸爸教“我”理解杜甫诗中思念亲人的感情。
17.根据全文,概况爸爸的形象。(4分)
(1)爸爸是一个有家国情怀的知识分子;
(2)爸爸又是一个深爱孩子、懂得教育的慈父。
18.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的理解。(3分)
爸爸教“我”的诗永生难忘,这些诗蕴含的精神情怀(爸爸的人格魅力)影响“我”的一生,表达了“我”对爸爸的感谢与怀念。
(三)(11分)
冬日的阳光
朱晨
①冬日的早晨,太阳慢慢升高,屋顶上敷着的厚厚白霜,渐渐融化,潮湿了黛青的屋瓦和太阳红的瓦松。明媚的阳光,奢华地倾泻进农家小屋里来,绿色的藤萝窗纱,被金子般的阳光浸透,室内弥漫着浓浓的、暖暖的浪漫和温馨的味道。女孩静静地坐在窗前的阳光里,一边纳着鞋底,一边梳理着心事。阳光的手指,细细柔柔地,穿过她稠密靓丽的发间。她的麦浪一般的头发,闪着金黄迷人的光芒。
②楼顶上挂着的一串串红辣椒和苞谷穗子,也在滋滋地吸收和收藏着冬日温暖的阳光。太阳能热水器卧在藤萝绿绿的温柔中,也滋滋地吸收和收藏着冬日温暖的阳光。真的是偎红倚翠!
③收藏了一秋和将近一冬的阳光,漫山遍野的野菊花,路边篱笆下的海棠和梅花,都早熟了,全身暖洋洋的,透出一股成熟女子的味道,春心荡漾,等不及春天来到,就已经绽开了她们阳光美丽的笑脸。
④终于闲下来了的母亲,在篱笆墙上晾晒着要腌制成咸菜的蔬菜。那么细心,那么惬意,好像在翻晒她丰满成熟了的女儿一般。收藏了充足阳光的蔬菜,将会被切成细条,拌上作料,然后装进陶罐里,再次放进阳光下晾晒,继续收藏阳光,酝酿成阳光味道充足的咸菜。全家人,整整一年,就可以慢慢品味和回味阳光的味道。


展开余下试题⑤穿得鼓鼓囊囊,踩着弓鞋的小脚老祖母,也禁不住这暖暖冬阳的诱惑,步履蹒跚地踱出门来,三三两两聚坐在大门外的坡坎上,一边说着陈年往事,一边解开长长的包头布,让满头白发也吸收和收藏着温暖的阳光。经历无数寒暑风霜,她们曾经飘逸乌黑的秀发,早已变成了稀稀拉拉的白发,如同秋收后,晚秋时节庄稼地里残存的零星庄稼秆和枝叶,苍白,干枯,稀疏。老祖母们也曾经拥有青枝绿叶、枝繁叶茂的青春岁月,她们一边细细数着自己曾经收藏过的阳光,一边继续收藏着冬日的阳光。
⑥老祖父们,三三两两地聚在村路边,或者谁家的院子里,一边滋滋地吸着一锅锅草烟,一边让自己花白的胡须、眉毛和头发,吸收和收藏着阳光。除了满头的稀疏白发,胡子、眉毛好像也是另一种庄稼呢。老祖父们一生都忙碌着侍弄打理地里的庄稼了,无暇顾及自身,,如今老了,才有闲心侍弄打理这些离自己最近的庄稼。这些庄稼越来越稀疏了,长势也越来越差了,但是他们却很满意。他们这一辈子,让多少庄稼吸足了水分,收藏了丰硕的阳光,也让多少的儿孙饱吸了阳光,长得茁茁壮壮、枝繁叶茂啊!
⑦唉!一茬茬的乡村人,也是另一种庄稼呢,他们自己却常常忘记了,甚至浑然不知。我们还是别打扰他们,让他们继续吸收和收藏阳光吧!
19.本文是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行文的?(2分)
冬日的阳光。
20.品味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经历无数寒暑风霜,她们曾经飘逸乌黑的秀发,早已变成了稀稀拉拉的白发,如同秋收后,晚秋时节庄稼地里残存的零星庄稼秆和枝叶,苍白,干枯,稀疏。
这句话运用对比、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了老人们头发的苍白、干枯、稀疏。
21.怎样理解“一茬茬的乡村人,也是另一种庄稼呢”这句话的含义?(3分)
乡村人就像庄稼一样吸收阳光,慢慢成长,慢慢枯萎,一代代延续。
2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奢华地倾泻进农家小屋里来”一句中的“奢华”一词写出了阳光的明媚、充足和美好。
B.“阳光的手指,细细柔柔地,穿过她稠密靓丽的发间”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步履蹒跚地踱出门来”刻画出老祖母走路的姿态,生动形象。
D.“这些庄稼越来越稀疏了”一句中的“庄稼”并非指真正的庄稼,而是指老人的白发、胡子和眉毛。
【解析】应为拟人。
三、作文(50分)
23.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目一:《想起你的时候》
要求:结合生活实际,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定文体,写600字左右的文章。
题目二:享受一缕阳光,享受一杯香茗,享受一句唠叨,享受一次磨砺,享受一段情谊,享受一种思想,享受一种追求……整理生活,你会惊喜地发现,可以享受的美好事物真的很多,很多。
要求:①请以《享受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把题目补充完整,不少于600字。②文体不限,如果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 (122.240.202.237)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单元练习
相关:关于“2018年秋九”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3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