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373  2018-09-25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73]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第二实验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插班生考试语文试题
九年级语文试题
一、积累运用(共38分)
⒈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匿名(nì) 畸形(q ī) 解剖(pāo) 杳无消息(yǎo)
B.嬉戏(xī) 棘手(jí) 虐待(nüè) 广袤无垠(mào)
C.污秽(suì) 迸射(bèng) 诘责(jié) 藏污纳垢(hòu)
D.小憩(qì) 姮娥(Huán) 滞留(dài) 冥思遐想(xiá)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真缔 器宇轩昂 诚惶诚恐 粗制烂造
B.执拗 苍海桑田 莫衷一是 胜气凌人
C.哂笑 人情练达 深恶痛急 美味家肴
D.萧瑟 繁花似锦 随机应变 一视同仁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赵强看大家都选王源当班长,就见风使舵,很自然地也投了赞成票。
B.外交部发言人耿爽曾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这一点是非常明确的,不容置疑,也不会改变。
C.防碎屏技术,顾名思义,就是指“防止碎屏的技术”,是设计了一种特殊的屏幕结构,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少碎屏机率。
D.精巧绝伦的微型山水盆景,在最微小的盆钵内,雕琢 着最精细的景观,用最真实的山石盆景,诉说着祖国最壮美的河山。
4.与其他三个画线的短语结构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A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B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C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D盘在头上 。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记”“说”“表”“序”“书”等都是古代文体的名称。
B.临摹有两个意思,一是临,一是摹。其中“临”是看着帖上的字,在另外的纸上临写,写的字可以放大,也可以缩小。
C.我国古代的年龄有特定的称谓:总角和垂髫代指童年,及笄指女子十五岁,弱冠指男子十八岁。
D.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因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故称书简为汗青。
6.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小时候常听老太婆口头语,“十年难逢金满斗”,意思是盛会难逢,参加后才知道原来如此。
B.“是一只老鼠。”我说,接着补充了一句:“也许是一只田鼠。”
C.在这个星球上,一切生物都在为了生存而竞争,而那些可怜的旅鼠怎么会想方设法去自杀呢!
D.据《西域水道记》记载,20世纪20年代前,塔里木河下游河水丰盈、碧波荡漾,岸边胡杨丛生、林木茁壮。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B.华人游子用他们所钟爱的音乐方式,在过去的岁月中创作了优秀的大量歌曲。
C.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D.为了优化育人 环境,提升办学水平,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8.名著阅读
【甲】脑袋滚圆,额头方方,凸出,布满皱纹,头发呈黑色……又小又忧伤但又很敏锐的眼睛,颜色深褐,但有点蓝褐和黄褐的斑点,色彩常常变化。
【乙】矮小粗壮, 一副运动员的结实骨架。一张土黄色的阔脸庞……额头凸起、宽大……双眼闪烁着一种神奇的力量,使所有看到他的人都为之震慑。


浏览完整试题 甲 乙
(1)(4分)结合上面的人物描写文段与图片,【甲】是 【乙】是 。语段出自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的作品 《 》 。
(2)《西游记》第五十九回 唐僧师徒行至火焰山下,向【甲】借扇,但被扇到了几万里外的小须弥山,灵吉菩萨送他一粒“【乙】”。悟空又去借扇,但却是把假扇。悟空变作牛魔王的样子骗得真扇,不料在归途中遇到牛魔王变的假八戒,扇子又被骗走。悟空与牛魔王大战,经众天神协助,降伏了牛魔王,【甲】献出了真扇子。
以上文段中,【甲】 (人名) 【乙】__________ (2分)
9.古诗文默写。(12分)
(1)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行到水穷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终南别业》)
(3)遥望明月,思念亲人,共同祝福,人们不禁会吟诵起苏轼《水调歌头》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走进古典诗词,走进古典的情怀。“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这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忧国忧民的情怀。
(5)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景写雪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生活中,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失去的痛苦,只要我们拥有“ , ”的良好心态,就能正确地对待人生。(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原句回答)
(7)我们课内外学过的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含有深刻的哲理。请你写出一个含有哲理的诗句: , 。
10.综合性学习
近几年来,我们的家乡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鲁西北平原之上,绿浪涛涛,椹果飘香。黄河故道森林公园以“桃源”般的神秘吸引着远近游客。亲爱的同学,作为家乡的一员,你将如何以小主人的身份迎接八方之客呢?
(1)如果你的小组决定组成一个旅行社,你认为给它取一个怎样的靓名呢?(2分)
(2)如果你是导游,请为游客介绍夏津的风土人情,自选一个角度即可(不少于30字)。(2分)
注:风土人情:风--当地的民风,民俗。 土--地理特性,也包括有地方特色的土特产,美食。 人--当地的人文,文化。 情--待人接物,礼节以及生活习惯。
(3)为确保旅行文明安全,班级开展一次模拟旅游。你觉得应该从哪几方面模拟旅游?(2分)
二、阅读(共52分)
(一)诗歌阅读
湖 上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 几船归。
11.这首诗与下列古诗体裁相近的一项是( )(2分)
A.《己亥杂诗》 B.《登幽州台歌》
C.《相见欢》 D. 《终南别业》
12.全诗写出游人怎样的心情?诗中的哪个词语印证了你的判断?(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一句诗中哪个字用的最妙?找出来并简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14分)
阅读并回答问题。
【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韩愈《送东阳马生序》)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14.以下四组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既加冠  若既不出
B.故余虽愚  虽有子羔、原宪之贤
C.俯身倾耳以请  夫以孔子之圣
D.益慕圣贤之道  香远益清
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A. 或遇其叱咄_______________
B.不幸而在穷僻之域_______________
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_______________
D.若既不出户_______________
16.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甲乙两段文字所谈的都是为学之道,这两段文字所说的道理,其共同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有哪些?(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科学文阅读
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二十四节气”
①“大雪寒梅迎风狂”, 12月7日我们迎来了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节气——大雪。自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来,已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节气倍受瞩目。
②“二十四节气”是千年智慧的结晶。据记载,二十四节气首次完整出现于汉代《淮南子•天文训》,其中部分名称早已出现于先秦典籍中。
③民俗专家介绍,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④日常的日历 (月份牌) 上,总有两套历法系统同时呈现。一套是现在全世界通用的公历,另一套标注着农历。可以看到,农历的十五或十六总是对应着满月,而新 月和满月在公历的日子中似乎是随意浮动的,没有什么明显的规律。但很明显,农历的二十四节气在公历中的日子相当固定,在通常情况下,至多出入一两天:每年夏至总在公历6月21日左右,每年冬至总是在公历12月21日左右。能够清楚解释上述特点形成原因的人,相信会很少。而此次申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的二十四节气,是我们阴阳合历中的阳历成分,是对太阳在黄道上的周年视运动(实际上是地球的周年运动) 的描述,所以二十四节气在公历中的日子才会如此固定。


展开余下试题⑤“二十四节气”是鲜活的农耕指南。“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远在春秋时代,中国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经完全确立。在农业生产上至今我们还遵循着很多农谚,调节休息和劳作。比如“春不种,秋无收”“立夏勿下雨,犁耙倒挂起”“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寒露到霜降,种麦莫慌张”等,依然是我们生产生活的重要坐标。
⑥“二十四节气”不仅影响农业生产,还关乎人们的日常生活。民间积累了大量的气象谚语、生活谚语,用来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虽然大家可能说不出具体都有哪些节气,但节气的理念深入人 心,什么季节做什么事等,都是大有学问。更重要的是它已经上升到文化、信仰理念的层面,是一种中华民族传承至今的生态文明观。
(选文有删改)
18.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二十四节气的? (3 分)
19.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①段有什么作用?(3 分)
20.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④段划线句的表达作用。 (3 分)
每年夏至总在公历6月21日左右,每年冬至总是在公历12月21日左右。

21.阅读第⑤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3 分)
在农业生产上至今我们还 遵循着很多农谚,调节休息和劳作。

(四)现代文阅读(18分)
仰视一枚树叶
①去夏日湖畔的公园走一走,路遇堤岸的两排绿树——树儿不高,树荫虽然不能遮挡烈日,可是葱郁的树叶,却让我感受到正午时光的宁静。
②树冠是球形或者说是半球形的,密密的树叶千枚万枚地迭在空中,一点一点的让我目不暇接。我走在小道上,汗水浇湿了我的全身,我想独立成排的低矮之树,远远比不上一片大树浓荫的清凉世界。然而我选择了正午时光的徜徉,也就无法逃避烈日煎熬的苦难。
③这树没有柳树的婀娜多姿,没有青松的苍翠挺拔,没有白杨的高耸入云……但是细细看它时,像一位俊朗的年轻人风姿绰约——其实我早就知道,这树的名字叫香樟树,一个很多人熟悉的好听的名字。
④我仰视着香樟树上的一片一片的树叶。其实,这树叶与我是无关系的,我可以漠然走过或者淡忘一切,也可以去湖边的凉亭借阴纳凉——看湖水中的野鸭,眺望天空中的飞鸟,或者什么也不想享受正午的寂寞和宁静。
⑤我用心观察,在叶和叶之间,在树干之上,我没有看见一只蚊虫、飞蝶、蜜蜂、鸣蝉、飞鸟……也可以说,我在这树叶上没有发现一点虫斑,一丝腐变,一毫病态变异。这树叶出奇的健康,令人狐疑的绿色有一种生命蓬勃的热切生机。
⑥其实,香樟树的树叶,你摘下一片轻轻地在掌心揉搓,然后放在鼻尖闻一闻,一股浓郁扑鼻的方向让你精神受到强烈刺激——那是一种药香之味,让蚊虫害怕,让蝴蝶远离,让蜜蜂无蜜可采,让 ,让 ……
⑦我终于明白了,那些人也像这香樟叶,孤僻高傲又令人恐惧,身影秀美又苦意深长,药香浓郁又遭人冷落……虽然有一份善良忠诚的良药苦心,最终也拒绝不了备受歧视和唾弃的悲愤命运。
⑧我走在小道之上,仰视一枚香樟树叶,无法不想起生命中的失落,还有不远处隐约听见的汽车鸣笛声。我是在寻找宁静,可是宁静之外的世界也在永远缠绕着我,只要你是一位有心之人——你永远也逃不脱香樟树叶的芳香流溢。
⑨对于香樟树叶,我早在30年前就认识它啦——因为一位植物学老师告诉我,这种树叶是有显著特征的:叶面从基部叉状分射三条主脉,主脉的基部有两只腺点——这是香樟树最芬芳的植物腺点——挤出来的香味可以让你眩晕或惊悸。
⑩从那时起,我记忆中的香樟树叶形象而又逼真——在梦里或者任何一种生命状态里,只要想起这树叶,就会想起香樟树叶的主脉、腺点和芳香。
22.从文中①②段看,香樟树及其叶子的特征是怎样的?(2分)
23.选文第③段中的画线句语言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3分)
24.根据文章内容,仿照画线句的句式,在第⑥段空缺的横线上续写两个恰当的句子。(2分)
25.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 分)
(1)这树叶出奇的健康,令人狐疑的绿色有一种生命蓬勃的热切生机。
(2)这是香樟树最芬芳的植物腺点——挤出来的香味可以让你眩晕或惊悸。
26.文章前有伏笔,后有照应,试举一例并简要分析其作用。(3分)
27.删去第⑦段,并不影响文章结构的完整性,删去好不好?为什么?(4分)
三、写作(60分)
2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有许多声音:
自然界的风声、雨声、鸟鸣声,声声入耳;
校园里的书声、歌声、呐喊声,声声传情;
生活中的掌声、笑声、叮咛声,声声动听……
这些声音或 温暖,或温馨,或感人,在泛黄的生活影像中,总有一种声音会叩动你的心灵……请以“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文章。
要求:(1)有真情实感,不得套用 与抄袭。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语文试题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8分)
1.B 2.D 3.A 4.D 5.C 6.A 7.C 每小题2分,共14分
8.(每空1分,共6分)(1)【甲】米开朗琪罗 【乙】贝多芬 罗曼•罗兰 《名人传》
(2)【甲】铁扇公主(罗刹女)【乙】定风丹
9. 每空1分,共12分
(1)天街小雨润如酥 (2)坐看云起 时 (3)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4)悠然见南山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5)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6)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7)示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0. 每题2分,共6分
示例:(1)故道游旅行社;舒畅旅行社(鄃城畅游)
(2)各位游客:欢迎来到美丽的夏津,夏津县地处齐、赵边界,古为赵国地。旧志载夏津人“素有燕赵之风”,“民性勇直”,因之形成了粗犷豪放的民俗文化特色。夏津县历史上传统文艺活动主要有高跷、架鼓、狮子舞、龙灯、旱船、小戏曲(又称“小调子”)等。其中以高跷、架鼓为最普遍。每年元宵节夏津县都有一场别开生面的闹元宵,其中节目以架鼓、高跷为主。
(3)模拟旅游可以介绍夏津的出行交通线路、夏津名胜古迹、风物特 产、民俗风情,最好配上详细地图、图片,做一份图文并茂的旅游指南。
二、阅读(52分)
11.A (2分)
12.愉快(高兴,愉悦) “好” (3分)
13.示例:“乱”字,不仅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繁花密林中传出的鸟鸣声,还表现出黄莺上下飞舞,穿棱林间枝头的动感。 (3分)
14.D (2分)
15.每空1分,共4分 A.有时 B.地方区域 C.交往 D.门
16.每题2分共4分
(1)曾经跑到百里之外,追随本乡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长者,拿着经书向他讨教。
(2)一个人做学问,如果不是每天(或一天天地)进步,那就会每天退步。
17.各2分,共4分
共同之处:①要勤勉好学,②做学问要与人研讨交流(有能在一起研讨交流的志同道合者)
 不同之处:甲文从为学之难的角度说勤勉,也谈了尊师之道;乙文谈“为学”不进则退的道理,要认真钻研独立思考,要出门学习生活(或开阔眼界)。(意对即可)
18.(3分)“二十四节气”是千年智慧的结晶;“二十四节气”是鲜活的农耕指南;“二十四节气”关乎人们的日常生活。


展开余下试题评分标准:一个方面1分,少一方面扣1分。
19.(3分)本段写了“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从而引出说明对象——“二十四节气”,从热点事件写起,引起人们的关注,吸引读者阅读。
20.(3分)举例子,列举了夏至和冬至的具体时间,具体真实地说明了农历的二十四节气在公历中的日子相当固定。
21.(3分)“至今”限制时间(或:到现在为止),说明了到目前为止,在农业生产上我们还遵循着很多农谚,调节休息和劳作,从而说明了“二十四节气”对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2.(2分)香樟树:低矮;叶子:葱郁。
23.(3分)运用对比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香樟树风姿绰然的英姿,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
24.(2分) 示例:让鸣蝉无一歌唱 让飞鸟逃之夭夭
25.(4分,每小题2分)(1) 本义是犹豫不决,句中指树叶浓浓的绿色令人感到不可思议。
(2) 本义是因惊恐而心跳得厉害,句中指香樟树挤出来的香味之浓烈让人感到吃惊。
26.(3分)示例:前文:可是葱郁的树叶,却让我感到正午时光的宁静。后文:我是在寻找宁静,可是宁静之外的世界也在永远缠绕着我。
作用:前后照应,使文章内容形成有机整体,并在设疑和解疑中增强文章的曲折性和吸引力。
27.(3分)不好。第⑦段由树及人,点明了文章的写作意图,升华了文章的主旨。
三、作文(60分)
28. 分项分等评分标准
项 目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内容25分 25~22 21~20 19~16 15~0
表达30分 30~27 26~23 22~19 18~0
文面5分 5 4 3 2~0 (122.240.202.237)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山东省德州”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7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