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661  2018-09-28
标签:苏教版 高一 必修一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61]
《劝学》(节选)学业测评
学业分层测评(四) 劝学(节选)
[基础巩固层]
1.下边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君子生非异也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解析】 A项,“知”同“智”;B项,“生”同“性”,D项,“暴”同“曝”。
【答案】 C
2.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B.甚矣,汝之不惠
C.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
D. 以为轮,其曲中规
【解析】 A项和例句都是定语后置句。B项是主谓倒装句。C项是判断句。D项是省略句。
【答案】 A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最恰当的一组是(  )
A.用心躁也 用:运用
B.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须臾:指长者
C.故不积跬步 跬:半步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省:忽略
【解析】 A项,“用”的意思是因为; B项,“须臾”的意思是片刻;D项,“省”的意思是反省,省察。
【答案】 C
4.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C.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解析】 A项,“博学”,古义是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今义是知识、学识的渊博。C项,“寄托”,古义是藏身的意思;今义是托付。D项,“爪牙”,古义是爪子和牙齿;今义是坏人的帮凶。
【答案】 B
[阅读提升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 ①。傲,非也; ,非也;君子如向矣。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②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吴、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注】 ① :唠叨。②滫:臭水。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形乎动静 形:体现
B.端而言,蠕而动 蠕:微动
C.其渐之滫 渐:渐渐
D.游必就士 就:接近
【解析】 渐:浸,浸泡。
【答案】 C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近/中正也
B.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近中正也
C.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近/中正也
D.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近中正也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首先通读画波浪线部分,了解大意。然后根据标志词、词语的语法关系和对语意的理解,逐步排除错误选项。“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中“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是对偶句,后面一般断开,“其质/非不美也”是一个判断句,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项。“居必择乡游/必就士”,“居必择乡”和“游必就士”构成对偶,所以排除B、C两项,故选D。


浏览完整试题【答案】 D
7.对“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的含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喻人本性无善无恶,唯在教育与学习,论证学习与教育的重要性。
B.喻人善恶无常,唯在学习,论证教育的重要性。
C.喻人是可塑的,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D.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同义,强调学习环境与内容的重要性。
【解析】 D项,主要强调环境的作用。
【答案】 D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译文:                                    
                                    
(2)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译文:                                    
                                    
(3)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译文:                                    
                                    
【答案】 (1)君子学习,是为了使自己的言行举止完美;小人学习,是为了拿学来的东西去讨好别人。
(2)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长直。
(3)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好的环境,交友要选择有道德的人,才能够防微杜渐保其中庸正直。
【参考译文】 
君子的学习,听在耳朵里,记在心中,表露在身体的仪态上,显现在行动举止上。轻声地说话,小心地行动,一言一行都可以作为准则。小人的学习,从耳朵里听进去,又立刻从嘴中说出来。嘴与耳朵之间的距离只有四寸远,怎么能使自己的身躯都完美呢!古代的人求学是为了自己,现在的人求学是为了他人。君子学习,是为了使自己的言行举止完美;小人学习,是为了拿学来的东西去讨好别人。所以别人不问却告诉别人叫作急躁,问一个问题却答两个叫作唠叨。急躁,是不正确的;唠叨,是不正确的;君子应如钟的回响,问什么答什么。
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长直;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和黑土一块儿变黑了。兰槐芳香的根叫白芷,一旦浸入臭水里,君子、普通人都会避之不及。不是它本身不香,而是浸泡它的东西使它臭了。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好的环境,交友要选择有道德的人,才能够防微杜渐保其中庸正直。
所以,不登上高山,就不会知道天有多高;不亲临深险的山涧,就不会知道地有多厚;没有听到古代先贤的遗训,就不会知道学问有多博大。吴国、越国、夷族和貉族的人,最初降生时他们的啼哭声都是相同的,而长大以后习俗却各不相同,这是受教育不同使他们这样的。
[语言运用层]
9.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
上联:荀子劝学,博学则冰寒于水
下联:                                    
【解析】 上下联字数要相等,相同位置词语的词性要相同。上联内容出自课文,上半句是人物+动作(行为),下半句是课文内容的概括;下联的内容也应与此一致方可。
【答案】 (示例)邹忌巧谏,妙喻而言出自思
10.荀子的文章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铺张扬厉,说理透辟,精练有味,警句迭出,耐人咀嚼。请写出《劝学(节选)》中你最喜欢的名句,然后说说喜欢的理由。
名句:                                    
                                    
理由:                                    
                                    
【答案】 (示例)名句: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理由:这个名句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学习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能一曝十寒。
1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5个字。
研究发现,青蒿对疟原虫的抑制率曾达到68%,可在之后的重复实验中,__①__。工作陷入僵局后,屠呦呦在东晋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发现了“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截疟的记载,深受启发,__②__,为此,__③__,改用低沸点溶剂乙醚提取,所得的中性提取物,临床试用于间日疟、恶性疟患者,全部有效。
【解析】 ①之前的分句中有“可”字转折,所以此处的语言应是与前面的内容相反;②应填写得到启发的内容,也就是对葛洪著作中引语的理解;③处应写她采取了行动。
【答案】 ①这一药效却没有重复出现 ②常规的高温煮沸过程可能会破坏有效成分的生物活性  ③她重新设计了提取方案 (122.240.202.237)
标签:苏教版 高一 必修一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关于“劝学》(节选”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6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