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A. 家训最早是古代父母对子女的当面训诫,是以口头表达的形式来体现的。 B. 中国的家训文化源远流长,“周公训子”就是这种文化最可信的源头。 C. “周公训子”说的是周公旦对替自己就封鲁地的儿子临行前当面训诫叮嘱的事。 D. 周公旦以自己为迎接贤士而常中断洗头和吃饭的事来告诫儿子要礼贤下士。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论语•季氏》中讲述了孔子训诫儿子的事,后人归纳出了“庭训”“趋庭”“鲤对”“庭对”等词语,这些词语后来成为中国家训文化的代名词。 B. 家训的体现形式在不断更替,从口头训诫发展到通过书信、训词、遗书等传递的形式,再后来又演变为完整的家规、家约、家范等准则性条文。 C. 中国家训文化的内容要求是指向家庭及其成员的,其功能包括教育子女成人成才、实行家庭的自我控制以及确保形成良好的家风 。 D. 中国家训的内容十分广泛,几乎涵盖了个人、家庭、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伦理道德、文化知识、谋生技能、为人处世等多方面的内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不管是在中国家训文化的萌芽期还是发展期、成熟期,乃至衰败期和蜕变期,教育子女成人成才始终是家训最基本的一个功能。 B. 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必须接受社会多方面的控制,同时,家庭也必须要有内部的自我控制,这样家庭才能稳定并得以延续 。 C. 家训和家风有着密切的联系,家庭中的尊长以身作则,同时又教育其他成员循规守矩,久而久之,良好的家风便逐渐形成并延传下来 D. 江南钱姓家族的先祖制定了《钱氏家训》,钱氏代代相传、恪守不移,形成了良好的家风,故而其后代人才辈出,如星汉灿烂。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日前,北京市3600多家医疗机构全面推行医药分开综合改革。此次改革主要通过三个方面的调整,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建立起医疗系统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 北京市属医院将本着多个“有利于”的原则进行药品阳光采购,即有利于质量、价格、需求相统一,有利于保证药品质量和稳定供应,有利于降低药品虚高价格,有利于保持医联体内部用药的一致性,有利于保持患者治疗连续性原则,对目前使用的4971种药品在阳光采购平台统一采购,并在北京市医药集中采购服务中心的官网上公布各医疗机构药品采购品种及价格。 药剂师张阳鑫说,通过阳光采购平台,可以查看到药品库存状况,既减少了工作量,采购时又心里有数,他强调,医院还可以根据企业评分,选择更加优质的药品企业。 为使患者合理用药,医管局推动22家医院,设置临床药师及用药咨询中心。药品用法用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都可在用药咨询中心找到答案。 多家医院提供的便民服务让百姓用药更安心,同仁开设“专病用药管理门诊”,针对特定疾病的用药进行管理;积水潭医院患者出院后,有专职药师进行门诊追踪、随访和用药指导;天坛开设医师药师联合门诊,以满足患者不同需求…… (摘自《光明日报》) 材料二 “阳光采购”是指通过公开透明、多方谈判、动态调整、成果共享的措施,加强政府综合监管,实现采购行为阳光透明,交易过程公平规范。阳光采购针对市场供应充足的常用药,引导我市同类药品价格始终处于全国较低水平。 为保障价格下降后药品的质量安全,卫计委拟将药品质量作为第一要素,对存在发生严重药害事件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的企业,屡次发布严重违规广告的企业和查实存在严重商业贿赂行为的企业,以及生产环节抽验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品种,实行一票否决,直接纳入不良记录。 药监局也将加大药品质量抽验力度,提升监控能力。对供应价格明显偏低存在质量隐患的产品,开展重点抽验工作;对降价幅度调整较大的品种,开展有针对性地抽验工作,保障药品价格降低而质量不降低。 (摘编自《2017年医药分开综合改革新政》) 材料三 4月8日,北京3600多家医疗机构将“全面取消药品加成,统一实施药品阳光采购,设立医事服务费,对435个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进行调整规范”,呼吁多年的“医药分开”在北京率先正式实施。本次改革主要包括三方面: 一是取消挂号费、诊疗费,设立医事服务费。设置“医事服务费”,医务人员和患者都能受益。三甲医院的普通门诊、主任医师、知名专家的“医事服务费”分别为50元、80元、100元,明显看出对医务人员劳动价值的提高;三甲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及以下医疗机构普通门诊的“医事服务费”报销之后患者分别花10元、2元、1元钱,这会让更多一般病症的患者到基层医院去就医,有效推进了“分级诊疗”,缓解患者“看病难”的问题。 二是实施药品阳光采购,取消15%药品加成,零差率销售,彻底结束“以药养医”的岁月,更加突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三是调整435项医疗服务项目的价格。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项目,价格都上调了;而核磁等检查的价格都下降,医务人员的收入增多,患者花钱和以前差不多,但服务质量得到了提升。 (人民网)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通过公开透明、多方谈判、动态调整、成果共享的措施,实现药品采购行为阳光透明,交易过程公平规范,有利于药品质量、价格、需求的统一。 B. 实施药品阳光采购,将彻底结束公立医院“以药养医”的岁月,一些市场供应充足的常用药品价格能处于全国较低水平,突出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C. 全面推行医药分开综合改革,主要目的是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全部药品都需通过阳光采购,以保证药品质量和稳定供应,保持医联体内用药一致。 D. 药品阳光采购之后,好处多多,患者可随时查询到药品采购品种及价格,药剂师可以及时查看药品库存状况,医院可以选更优质的药品企业。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材料一先报道了北京市本次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坚持的原则,突出了多个“有利于”的内容,接着从不同角度对医改带来的变化作了介绍。 B. 材料二报道的重点在医药分开药品价格下降后如何保障药品的质量安全方面,卫计委和药监局的现有做法为药品质量起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C. 材料三报道的设立“医事服务费”的目的和好处,让百姓认识到看病不一定非到大医院,这就有效推进了分级诊疗,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的问题。
展开余下试题D. 三则材料为了突出各自的报道重点,都运用了列数字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让读者具体又详细的了解医改的情况,表现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E. 三则材料来源不同,所报道的内容侧重点不同,但是将三则材料综合起来,能够使读者对北京市所推行的医药分开综合改革有较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9.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医药分开后,如何保障百姓用药安全?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北平的四季 郁达夫 (1)中国的大都会,我前半生住过的地方,原也不在少数;可是当一个人静下来回想起从前,上海的闹热,南京的辽阔,广州的乌烟瘴气,汉口武昌的杂乱无章,甚至于青岛的清幽,福州的秀丽,以及杭州的沉着,总归都还比不上北京——我住在那里的时候,当然还是北京——的典丽堂皇,幽闲清妙。 (2)北平的人事品物,原是无一不可爱的,就是大家觉得最要不得的北平的天候,和地理联合上一起,在我也觉得是中国各大都会中所寻不出几处来的好地。为叙述的便利起见,想分成四季来约略地说说。 (3)北平自入旧历的十月以的,就是灰沙满地,寒风刺骨的节季了,所以北平的冬天,是一般人所最怕过的日子。但是要想认识一个地方的特异之处,我以为顶好是当这特异处表现得最圆满的时候去领略;故而夏天去热带,寒天去北极,是我一向所持的哲理。北平的冬天,冷虽则比南方要冷得多,但是北方生活的伟大幽闲,也只有在冬季,使人感受得最澈底。 (4)先说房屋的防寒装置吧,北方的住屋,并不同南方的摩登都市一样,用的是钢骨水泥,冷热气管;一般的北方人家,总只是矮矮的一所四合房,四面是很厚的泥墙;上面花厅内都有一张暖坑,一所回廊;廊子上是一带明窗,窗眼里糊着薄纸,薄纸内又装上风门,另外就没有什么了。在这样简陋的房屋之内,你只教把炉子一生,电灯一点,棉门帘一挂上,在屋里住着,却一辈子总是暖炖炖像是春三四月里的样子。尤其会得使你感觉到屋内的温软堪恋的,是屋外窗外面呜呜在叫啸的西北风。天色老是灰沉沉的,路上面也老是灰的围障,而从风尘灰土中下车,一踏进屋里,就觉得一团春气,包围在你的左右四周,使你马上就忘记了屋外的一切寒冬的苦楚。若是喜欢吃吃酒,烧烧羊肉锅的人,那冬天的北方生活,就更加不能够割舍;酒已经是御寒的妙药了,再加上以大蒜与羊肉酱油合煮的香味,简直可以使一室之内,涨满了白的水蒸温气。玻璃窗内,前半夜,会流下一条条的清汗,后半夜就变成了花色奇异的冰纹。 (5)到了下雪的时候哩,景象当然又要一变。早晨从厚棉被里张开眼来,一室的清光,会使你的眼睛眩晕。在阳光照耀之下,雪也一粒一粒的放起光来了,蛰伏得很久的小鸟,在这时候会飞出来觅食振翎,谈天说地,吱吱地叫个不休。数日来的灰暗天空,愁云一扫,忽然变得澄清见底,翳障全无,于是年轻的北方住民。就可以营屋外的生活了。溜冰,做雪人,赶冰车雪车,就在这一种日子里最有劲儿。 (6)总而言之,北平的冬季,是想尝识尝识北方异味者之惟一的机会,这一季里的好处,这一季里的琐事杂忆,若要详细地写起来,总也有一部《帝京景物略》)那么大的书好做;我只记下一点点自身的经历,就觉得过长了,下面只能再来略写一点春和夏以及秋季的感怀梦境,聊作我的对这日就沦亡的故国的衰歌。 (7)春与秋,本来是在什么地方都属可爱的时节,但在北平,却与别地方也有点儿两样,北国的春,来得较迟,所以时间也比较得短。西北风停后。积雪渐渐地消了,赶牲口的车夫身上,看不见那件光板老羊皮的大袄的时候,你就得预备着游春的服饰与金钱;因为春来也无信,春去也无踪,眼睛一眨,在北平市内,春光就会同飞马似的溜过。屋内的炉子,刚拆去不久,说不定你就马上得去叫盖凉棚的才行。 (8)而北方春天的最值得记忆的痕迹,是城厢内外的那一层新绿,同洪水似的新绿。北京城,本来就是一个只见树木不见屋顶的煤色的都会,一踏出九城的门户,四面的黄土坡上,更是杂树丛生的森林地了;在日光里颤抖着的嫩绿的波浪,油光光,亮晶晶,若是神经系统不十分健全的人。骤然间身入到这一个淡绿色的海洋涛浪里去一看,包管你要张不开眼,站不住脚,而昏厥过去。 (9)北平市内外的新绿,琼岛春阴。西山把翠诸景里的月新绿,真是一幅何等奇伟的外光派的妙画!但是这画的框子,或者简直说这画的画布,现在却已经完全掌握在一只满长着黑毛的巨魔的手里了!北望中原,究竟要到哪一日才能够重见得到天日呢? (10)从地势纬度上讲来,北方的夏天,当然要比南方的夏天来得凉爽。在北平城里过夏,实在是并没有上北戴河或西山去避暑的必要。一天到晚,最热的时候,只有中午到午后三四点钟的几个钟头,晚上太阳一下山,总没有一处不是凉阴阴要穿单衫才能过去的;半夜以后,更是非盖薄棉被不可了。而北平的天然冰的便宜耐久,又是夏天住过北平的人所忘不了的一件恩惠。 (11)在北平,春夏秋的三季,是连成一片;一年之中,仿佛只有一段寒冷的时期,和一段比较得温暖的时期相对立。由春到夏,是短短的一瞬间,自夏到秋,也只觉得是过了一次午睡,就有点儿凉冷起来了。因此,北方的秋季也特别的觉得长,而秋天的回味,也更觉得比别处来得浓厚。 (12)统观北平的四季,每季每节,都有它的特别的好处:冬天是室内饮食庵息的时期,秋天是郊外走马调鹰的日子,春天好看新绿,夏天饱受清凉。至于各节各季,正当移换中的段时间哩,又是别一种情趣,是一种两不相连,而又两都相合的中间风味,如雍和宫的打鬼,净业庵的放灯,丰台的看芍药,万牲园的寻梅花之类。 (13)五六百年来文化所聚萃的北平,一年四季无一月不好的北平,我在遥忆,我也在深祝,祝她的平安进展,永久地为我们黄帝子孙所保有的旧都城! 一九三六年五月二十七日 25. 下列对本文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北平的人事品物,原是无一不可爱的,除了天候和地理联合上一起,作者认为北平是中国各大都会中所寻不出几处来的好地。 B. 北平的春天让人最感到可爱的是它与别的地方有很大的不同,来也无信,去也无踪,如飞马般溜过。 C. “这画的画布,现在却已经完全掌握在一只满长着黑毛的巨魔的手里了!”这句话,暗指了日本军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点明了写作背景。 D. 全文运用总分式的写作结构,按照四时的顺序进行描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E. 本文运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准确细腻地表现描写对象的特点。作者不过分运用华丽的辞藻去修饰,用字遣词十分贴切。 26. 在第3段中,作者认为“北方生活的伟大幽闲,也只有在冬季,使人感受得最彻底”,请分条陈述其原因。 27. 由第6段“聊作我的对这日就沦亡的故国的哀歌”可知,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丰富、深沉的,请简要概括。 28. 请分析第8段画线句的语言表达效果。 评卷人 得分
展开余下试题③明年,迁长水校尉。其秋,金城、陇西羌反。恭上疏言方略,诏召入问状。乃遣恭将五校士三千人,副车骑将军马防讨西羌。恭屯枹罕,数与羌接战。明年秋,烧当羌降,防还京师,恭留击诸未服者,首虏千余人,获牛、羊四万余头,勒姐、烧何羌等十三种数万人,皆诣恭降。初,恭出陇西,上言:“故安丰侯窦融昔在西州,甚得羌胡腹心。今大鸿胪固,即其子孙。前击白山,功冠三军。宜奉大使,镇抚凉部。令车骑将军防屯军汉阳,以为威重。”由是大忤于防。及防还,监营谒者李谭承旨奏恭不忧军事,被诏怨望。坐征下狱,免官归本郡,卒于家。 ④论曰:余初读《苏武传》,感其茹毛穷海,不为大汉羞。后览耿恭疏勒之事,喟然不觉涕之无从。嗟哉,义重于生,以至是乎! (《后汉书•耿弇传附耿恭》) 【注】车师古西域国名,与下文“疏勒”同属西域都护府。 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车师复畔 畔:通“叛”,反叛 B. 坐征下狱 坐:因为 C. 恭上疏言方略 方略:方法,谋略 D. 宜奉大使,镇抚凉部 奉:赐予 7.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都护:古代官名。汉、唐等时代为防卫边境与统治周边民族而设置的军事机关叫都护府,都护府长官称为都护。 B. 单于:是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意为广大之貌。此称号始创于匈奴著名的冒顿单于之父头曼单于,之后该称号一直沿袭至匈奴灭亡。 C. 苏武:西汉名臣。武帝时奉命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逼利诱,欲使其投降,誓死不从;后将他迁到北海边牧羊。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 D. 崩:又称驾崩,指古代帝王或王后死亡。古代对不同身份的人死亡说法不同,如:候王死亡称薨,大夫死亡称不禄,士死亡称卒,平民死亡称死。 8. 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衣屦穿决,形容枯槁。 ⑵恭乘城搏战,以毒药傅矢,因发强弩射之。 ⑶余初读《苏武传》,感其茹毛穷海,不为大汉羞。 9. 结合全文,分条概括耿恭“义重于生”体现在哪些方面。 评卷人 得分
三、诗词鉴赏(本题共1道小题,第1题0分,共0分)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晚秋登城北门① 陆 游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②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③。 【注】①此诗写于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九月四川成都。②杜陵:本指长安,此处借指汴京。③梁州:古梁州州治在汉中,南宋西北边境上的重要关塞南郑、大散关皆在此地,诗人过去曾在这里驻守。 12.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 A. 首句“幅巾藜杖北城头”描述了诗人的装束和出游的地点,不但紧扣诗题,而且写出了诗人当时闲散的生活和日渐衰颓的状况。 B. 颔联抓住“一点烽”“两行雁”这两个物象抚今追昔,在远观与仰视中想到岁月空逝,大宋复兴无期,不觉愁绪滚滚,涌上心头。 C. “杜陵秋”,明指长安,暗指宋朝故都汴京,它寄寓着诗人对已逝美好生活的深情留恋,浸透着对关中失地和人民的关切与怀念之情。 D. 颈联的“山河”代表国家,“身世”指所处的时代,诗人登城“搔首”“倚楼”不禁考问,谁是兴国的英雄?谁是扭转乾坤的豪杰? E. 尾联“横槊赋诗”借指诗人“铁马秋风大散关”的戎马生涯,而现在这些已成往事,“非复昔”三字包含着深沉的悲观失望之情。 13. 诗人的“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 评卷人 得分
7.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每年4月中旬,旅游团疯了似地赶往全国唯一的傣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参加东方狂欢节——西双版纳泼水狂欢,水桶大战,万人空巷,皆呼过瘾。① 对于大多数人,“狂欢”的嗜求② 大过了对傣族水文化的探究,③ 伴随泼水节的一系列庆典仪式,④ 被很多人选择性忽略。 ⑤ 泼水节之所以名列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盖因其几乎涵盖了傣族文化最精华的部分,⑥ 也是傣族生态文明观“没有水就没有林,没有林就没有田,没有田就没有粮,没有粮就没有人”的写照。在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泼水节的活态传承和文化心理只怕国内无出其右。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 往往 并且 也 可是 况且 B 但 却 / 往往 / 并且 C 并且 / 而 却 原来 并且 D 可 似乎 而 也 其实 / A. A B. B C. C D. D 8.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近期的一场大火使我们损失惨重,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了,恳请各位高抬贵手,接济我们一点,以便我们渡过难关。 B. 唐朝是诗的时代,但是唐人也非个个都擅长写诗,《全唐诗》中有的诗作就粗陋鄙薄,不忍卒读,虽然多数诗歌清新别致,情韵悠长。 C. 受全球经济形势影响,港元汇率呈现大幅波动。这种波动足以让市场产生恐慌,由此导致对港元与美元“脱钩”的猜测也甚嚣尘上。 D. 中国历代文人视为至宝的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他们虽然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但殊途同归。 9.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注重乐教化的中国文化里,尊师重教是 的价值基因。 ②有着学界楷模,一代宗师之美誉的国学大师南怀瑾,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精研儒释道,将中国文化各种思想 。 ③这次,他平时自学的电脑维修技术终于派上了用场,只见他 ,—会儿工夫就把电脑故障排除了。 A. 薪火相传 融贯中西 二一添作五 B. 薪火相传 融会贯通 三下五去二 C. 衣钵相传 融贯中西 三下五去二 D. 衣钵相传 融会贯通 二一添作五 10.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中国政府历来主张地区间的矛盾以和平方式加以解决,不要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就动刀动枪的。 B. 一位同学在班上的学习方法交流会上说:“我殷切期望方法不当的同学调整心态,改进方法,取得佳绩。” C. 我妻子和郭教授的内人是多年的闺蜜,她俩经常一起逛街,一起旅游,话多得似乎永远都说不完。 D. 某经理在部门工作分析会上做报告,最后总结说:这只是我的浅知拙见,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 11.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不一样的人有不一样的生活节奏。生活可以以车代步,追求速度效率,也可以安步当车,诗意生活。 ②国庆、中秋长假期间,全市交警倾巢而出,全力维护道路交通安全和秩序,严查酒驾、醉驾等交通违法行为。 ③这几幅书法作品笔走龙蛇、流畅飘逸,在本次春季拍卖会甫一亮相,就引起了国内外藏家的极大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