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431 2018-10-05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31]
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拉萨中学2019届高考语文第一次月考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由于古代中国进入文明社会时保留了氏族血缘的关系,所以国家建立在血缘关系的基础上。殷周王朝,天子、诸侯、卿大夫是以血缘关系构成的宗子、宗孙和姻亲的亲缘关系。这时的君权与父权同一,君权是父权的延伸和扩大,国家是一家一族的国家。
这样的政治生态,决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不同于西方的历程。侯外庐指出:中国思想文化起步于“人惟求旧,旧惟求新”的“君子世界”,特别关注政治论、道德论、人生论,具有贤人的作风。所以在中国古代社会,道德受到特别关注,道德提到了“天理”的高度,以道德为人性,以道德为人的良知。道德几乎支配着人生和人生的一切,古代文明中出现了一种泛道德主义的倾向,政治伦理化便是其中重要的表现。政治被伦理化,在古代国家初奠时便如此。
殷周王朝的统治,既崇尚天,也崇尚德,“德”是国家最高统治者君主的德行和品格,古人认为维持政权和政治上的统治,单凭“天”的庇佑是不够的,还取决于代天行政的君主的德行,到周王朝时,君主的人格如何被认为是治政的最重要的因素。孔子把此提升到“德治”高度,主张刑治与德治并举。孟子更进一步,直接提出仁政的主张,把仁即道德与政治直接相结合,奠定了政治伦理化的倾向。
从一般意义上说,政治与道德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二者既不能等同,也不能相互代替,秦代的法家便是持此主张,但在古代中国家国同构的政治生态中,德政分离,完全行不通,秦王朝短命便是证明。在古代政治生态中,权力不能代替氏族血缘的亲情,在古代统治中道德不能缺位,德政不能分离,殷周纣王缺德而败亡,秦排除道德而短命。因此,道德与政治的相融相合,是古代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西周时期,随着部落战争的结束与中原地区的统一,社会结构中不仅存在着血缘氏族,而且还存在非血缘的异姓和被征服者,这种变化,决定爱扩大到血族以外的异姓部落,扩大到广大地域的人际关系。孔子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他的“仁”学反映了这种变化情势,也奠定了道德与政治相融合的理论基础,从思想上进一步推动了伦理政治化。在此之上,孟子提出推恩原则以及所谓“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的仁政,把仁与政即道德与政治直接相结合。
(摘编自陈谷嘉《中国路径中的君子世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殷周王朝的天子、诸侯与卿大夫虽然存在等级差异,却完全靠血缘关系维护。
B.殷周时期,德行和品格就被纳入国家的政治范畴,开启了伦理与政治的融合。
C.维持政权和政治上的统治,既需要凭“天”的庇佑,还要取决于君主的德行。
D.道德不仅维护了西周一家一族的氏族统治,也维护了异族和被征服者的统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思想文化发展的政治生态环境,即国家建立在血缘关系之上。
B.文章以侯外庐的观点为理论依据,分析推理并证明道德在我国古代社会的重要性。
C.唐秦朝信守法家而短命,从正面论证了道德与政治融合是我国古代历史发展的趋势。
D.提出中心论题后,本文先后阐述了德的重要性、德政关系,进而到德政融合发展。
浏览完整试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中国如果进入文明社会时没保留氏族血缘关系,国家就不会建立在血缘关系之上。
B.没有古代中国家国同构的政治生态,几乎支配着人生与人生一切的道德就失去了土壤。
C.在我国古代政治生态中,如果道德缺位,政治和道德相分离,那么政权根本就行不通。
D.孟子的推恩原则与仁政主张,把德与政直接结合,奠定了我国古代政治伦理化的倾向。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窗中戏剧
(德)伊尔泽•爱辛格尔
女人倚在窗子边,朝对面望去。风微微地从河边吹来,感觉和平常没什么不一样。她住在顶楼的倒数第二层,街道在远远的下面,就连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的噪音也很少传到这里。就在女人准备从窗边转身离开的时候,她突然发现,对面那个老人房间里的灯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打开了。天色还不晚,外面还很亮,老人房间里的灯光并不明显,那种感觉就好像太阳底下开着的街灯,又像是灯火通明的教堂里,某个人在窗边点亮的蜡烛。
女人站住了。
老人打开窗子,朝着这边点了点头。
他是在向我打招呼吗?女人心里暗自想道。她所住的房子上面一层是空着的,下面一层是一个工厂,这会儿早就关门了。女人于是微微地点了点头,作为对老人的回应。只见老人又冲着这边点点头,同时伸手去摘帽子,却突然发现,自己的头上并没有帽子。老人转身消失在了后面的房间里。
很快,老人又出现在了窗前。这次,他的头上多了一顶帽子,身上加了一件外套。他脱下帽子,微笑着向女人致意。接着,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白色的手帕,开始挥舞起来。一开始,是轻轻的,接着,越来越激烈。他把身子倾在窗台上,让人不得不为他担心他的整个身体会从窗子里跌出来。女人有些愕然地后退了一步。
这时,窗子对面的老人一抬手,将手中的帽子远远地甩开了。同时,他将围巾顶在了自己的头上,就像一个穆斯林人一样,将自己的头包裹了起来。接着,他将双臂交叉,合在胸前,开始鞠躬。每次抬起头时,他的左眼都闭着,仿佛在向女人传递着他们两人之间的某种秘密信息。女人饶有兴味地看着这一切,直到她突然发现,窗子中出现了两条穿着窄窄的、打着补丁的丝绒裤子的双腿。老人在做倒立!当他那满脸通红、满是汗水而又兴高采烈的脸重新出现在窗前时,女人终于拨打了警察局的电话。
老人仍然没有停下来。他披着一个床单,在两个窗子前交替出现。三条街道以外的警局接到了女人的电话,女人在电话中有些语无伦次、声音十分激动,以至于警察们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此刻,对面的老人笑得更厉害了,脸上的皱纹堆成了一团。他伸出一只手,做了个模糊的手势,在脸上一抹,随即,他脸上的笑容消失了,似乎,他的笑容已经瞬间被他攥在了手里。女人一直站在窗边看着这一切,直到警车赶到楼下。
女人气喘吁吁地跑下楼。警车周围已经围了许多人。一群人跟着警察和女人上了楼,有好几个甚至跟到了最后一级楼梯上。他们凑在一起,好奇地等待着--先是有人上前敲门,没有人应;然后按门铃,仍然没有回应。作为训练有素的警察,打开一道门并不是难事--门很快被打开了,干净利落。顺着窄窄的走廊,他们终于捕捉到了走廊尽头隐约的灯光。女人蹑手蹑脚地,紧紧地跟在警察后面。当通往里间的那道门被打开时,只见老人背对着他们,仍站在窗子旁。他的双手拿着一个大大的白色的枕头,放在自己头上,又拿下,不断重复着。那样子仿佛是在告诉什么人,他要去睡觉了。而他的肩上,还披着一块地毯。众人几乎已经走到了他的身后,老人仍然没有转身--这个老人的听觉已经非常迟钝了。女人的视线越过老人,望向对面,她看到了自己家那扇昏暗的窗子。
就像她所想的那样,底下那一层的工厂已经下班了。不过,在她家楼顶上,不知什么时候搬来了一对小夫妻。在他们房间的窗子旁,有一个围着栏杆的儿童床。一个小男孩正站在里面。
这个小孩儿头上也顶着一个枕头,身上披着一个床单。他不停地在床上蹦着跳着,朝着这边挥动着双手,嘴里咿咿呀呀地叫着。他先是笑着,接着,用手在脸上抹了一把,随即,他的脸变得严肃起来,仿佛他在一秒钟之内将自己的笑容攥在了手中。紧接着,小男孩伸出手,用尽全身力气将手中的笑容抛到了所有目瞪口呆的人们脸上。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篇小说通过无限视角,讲述了一个女人驻足窗边偶然发现的“窗中戏剧”--一位老人为对面楼上的小男孩的倾情表演。
B.这篇小说精心刻画了一位老人的形象。一方面尽情展示 “窗中戏剧”,对老人进行了正面的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另一方面也通过小男孩的表演对老人进行了侧面烘托。
C.“窗子”这个小小的意象在小说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窗中戏剧”窗子是观察点、立足点,女人所站立的“窗子”和老人表演的“窗子”分别是误会的源起点和终结点。
D.小说选择了一个偏僻的题材,尽情展示了老人在窗前逗孩子玩的独角戏剧,老人表演只是为了排遣自己的孤独寂寞,让我们透视到了当时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和猜疑。
5.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小说中女人的心理变化过程。(6分)
6.开头第一段画线句对老人房间的灯光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题。
材料一:
智慧社会是“智慧型经济”充分发展的必然结果。伴随技术应用范围的扩大。伴随技术应用范围的扩大,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也越来越多地采用“智慧”的技术,导致整个社会的运行变得日趋智慧化,进入了智慧社会。
智慧社会的开启与大数据的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欧美以及日韩等国都把大数据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美国发布了《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并成立了大数据高级指导小组;日本公布了以发展开放公共数据和大数据为核心的新信息技术战略――“创建最尖端信息技术国家宣言”,以提升综合国力;韩国提出“智慧首尔2015”计划,挖撰大数据价值。在中国,大数据战略同样备受关注实用类文本阅读 智慧社会是“智慧型经济”充分发展的必然结果。伴随技术应用范围的扩大实用类文本阅读 智慧社会是“智慧型经济”充分发展的必然结果。伴随技术应用范围的扩大。国家先后制定《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从国家层面推动智慧社会的发展。
展开余下试题
智慧社会也要依靠智慧域市的建设。从美国的智慧城布战略、英国的“未来城市”,到新加坡的“智慧国家2025”计划和澳大利亚的国家智慧城市发展计划,各国都把智慧城市视为“必争之地”。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已有超过600个城市在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着力发展智慧环境、智慧交通、智慧水务、智慧旅游、智慧电网、智慧医疗等领域。
(选自《国家战略先行》)
材料二:
在浙江杭州,“城市大脑”智慧城市建设计划正在给城市生活带来改变。比如,“城市大脑”可以根据数据分析自动切换和调整信号灯时间,让主城区高峰期间的平均行车速度提升15%,拥堵时间下降了近1成。而在未来,通过积累更多的技术与算法模型,“城市大脑”可以衍生出深层次的人群服务能力,在社会治理和公共安全等方面发挥更多的作用。
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中国智慧社会发展的“急先锋”。一方面,移动互联网成为普惠化的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向智慧互联演变;另一方面,类似于“城市大脑”这样的智慧城市系统,逐渐成为大城市的“标配”,在交通出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中国智慧城市的建设不仅造福本国人民,也在为全球智慧城市的发展奉献着精彩的方案日前,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2017年全球智慧城市博览会上,不少中国企业都提出了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实用类文本阅读 智慧社会是“智慧型经济”充分发展的必然结果。伴随技术应用范围的扩大阅读答案。
作为与华为开展智慧城市合作的城市之一,山东省濉坊市在警务、交通、民生、产业四大领域推进智能化管理,对城市发展方向和各类日常事务处理制定了更加科学、精确的方案。
华为相关业务负責人喻东说,智慧城市的“大脑”综合了各部门的数据,能够实时感知城市各方面状况,对城市出现的情况进行最优处理。而今,华为丰富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正在被世界各地超过100座城市成功实践。
(选自《智慧城市决胜》)
7.下列关于智慧社会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智慧社会与“智慧型经济”密切相关,“智慧型经济”的充分发展必然导致智慧社会的形成。
B.从世界各国对大数据的重视程度可以看出,开启智慧社会必须从发展大数据产业入手。
C.在未来,“城市大脑可以衍生出深层次的人群服务能力,需要积累更多的技术与算法模型。
D.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计划正在给我们的城市生活带来改变,已成为我国智慧社会发展的“急先锋”。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材料一可看出,进入智慧社会后,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等方面会愈加广泛地采用“智慧”的技术,全社会的运行将日趋智慧化。
B.杭州“城市大脑”智慧城市建设计划正在给该市带来改变,主城区高峰期间平均车速提升15%,这显示出城市大脑”的强大作用。
C.在智慧杜会的发展进程中,智慧城市系统正逐渐成为大城市的“标配”,在交通出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D.我国不仅在国内积扱探索智慧城市建设,也在为全球智慧城市的发展向世界呈现着精彩的中国方案,华为即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9.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智慧社会建设?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谢尚字仁祖,豫章太守鲲之子也。幼有至性。七岁丧兄,哀恸过礼,亲戚异之。八岁,神悟夙成。鲲尝携之送客,或曰:“此儿一生之颜回也。”尚应声答曰:“坐无尼父,焉别颜回!”席宾莫不叹异。十余岁,遭父忧,丹杨尹温峤吊之,尚号咷极哀。既而收涕告诉,举止有异常童,峤甚奇之。及长,开率颖秀,辨悟绝伦,脱略细行,不为流俗之事。好衣刺文袴,诸父责之,因而自改,遂知名。善音乐博综众艺司徒王导深器之比之王戎常呼为小安丰辟为掾袭父爵咸亭侯始到府通谒导以其有胜会谓曰:“闻君能作《鸲鹆舞》,一坐倾想,宁有此理不?”尚曰:“佳。”便著衣帻而舞。导令坐者抚掌击节,尚俯仰在中,傍若无人,其率诣如此。迁会稽王友,入补给事黄门侍郎,出为建武将军、历阳太守。时安西将军庾翼镇武昌,尚数诣翼谘谋军事。尝与翼共射,翼曰:“卿若破的,当以鼓吹相赏。”尚应声中之,翼即以其副鼓吹给之。尚为政清简,始到官,郡府以布四十匹为尚造乌布帐。尚坏之,以为军士襦袴。建元二年,诏曰:“尚往以戎戍事要,故辍黄散,以授军旅。所处险要,宜崇其威望。今以为南中郎将,余官如故。”会庾冰薨,复以本号督豫州四郡,领江州刺史。俄而复转西中郎将、督杨州之六郡诸军事、豫州刺史、假节,镇历阳。大司马桓温欲有事中原,使尚率众向寿春,进号安西将军。初,苻健将张遇降尚,尚不能绥怀之。遇怒,据许昌叛。尚讨之,为遇所败,收付廷尉。时康献皇后临朝,即尚之甥也,特令降号为建威将军。
(节选自《晋书•卷七十九•列传第四十九》,有删改)
(注释)①黄散:黄门侍郎与散骑常侍的合称。这里指黄门侍郎一职。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善音乐/博综众/艺司徒王导深器之比之/王戎常呼为小安丰/辟为掾/袭父爵咸亭侯/始到府/通谒/导以其有胜会/
B.善音乐/博综众艺/司徒王导深器之比之/王戎/常呼为小安丰/辟为掾/袭父爵咸亭侯/始到府通谒/导以其有胜会/
C.善音乐/博综众艺/司徒王导深器之/比之王戎/常呼为小安丰/辟为掾/袭父爵咸亭侯/始到府通谒/导以其有胜会/
D.善音乐/博综众/艺司徒/王导深器之/比之王戎/常呼为小安丰/辟为掾/袭父爵咸亭侯始到府/通谒/导以其有胜会/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亲戚,“亲”指旅内,“戚”言族外。指和自己有血亲和姻亲关系的人,泛指内外亲属。
B.忧,让人发愁的事,文中指谢尚父亲病重。
C.会稽,古地名,绍兴别称,因绍兴会稽山得名。王羲之曾于会稽山阴兰亭宴集。
D.廷尉,官名,管理天下刑狱,根据诏令,可以逮捕、囚禁和审判有罪的王或大臣。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谢尚言行不俗,深得长者看重。他十余岁时,父亲去世,温峤前来吊唁,谢尚号啕大哭,哀伤至极,然后便擦干眼泪诉说经过,温峤十分看重他。
B.谢尚讲求穿着,但能接受规劝。他在服饰方面非常讲究,如喜欢穿绣有花纹的衣裤,长辈们指出他这种做法不妥,他就改掉了这一嗜好,由此显名。
C.谢尚善于舞蹈,箭法不让他人。他曾当众跳起《鸲鹆舞》,令众人击节赞赏;
在安西将军庾翼帐下时,与庾翼共同射箭,随着庾翼激将声落,一箭中的。
D.谢尚面对降敌,缺乏笼络安抚。苻健部将张遇本已投降谢尚,可谢尚没有安抚张遇,致使张遇一怒之下,据城反叛,谢尚再去征讨,结果吃了败仗。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及长,开率颖秀,辨悟绝伦,脱略细行,不为流俗之事。(5分)
(2)尚往以戎戍事要,故辍黄散,以授军旅。所处险要,宜崇其威望。(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至 后
杜 甫
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
展开余下试题
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
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④一别永相望。
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
(注)①《至后》:作者正在蜀地做严武的幕僚,并不如意。②洛阳:作者青少年时期的洛阳度过,与李白相识于此。③铜驼:铜驼陌,洛阳胜地。④棣萼:《诗经》“棠棣之华,萼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写冬至之后,白日渐长。漫漫长日,诗人在异乡之中不知如何打发。
B.第二句写诗人自己在蜀地为官不如意,心情低落,想起了以前在洛阳的时光。
C.“青袍白马”,指骑白马穿青衣的安史之乱叛军,暗示叛军攻入洛阳的情形。
D.“非故乡”是说在安史之乱中,洛阳的金谷园、铜驼等胜地已遭到破坏。
15.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是如何表达愁绪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空1分)
(1)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说,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东西,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但是 “ , ”。
(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下片思接千载,追想起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周瑜的风姿:“ ,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近日,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的一批垃圾桶有了专属“身份证”。管理部门为辖区内部分餐馆的餐厨废弃物专用桶加装了电子芯片,借助芯片,管理部门得以监控和有效避免餐厨垃圾的去向、来源和这些垃圾半路失踪进入黑作坊的问题。目前,全区已安装“身份证”的商家达到800家。餐厨废弃物经过油水分离、无害化处理等一系列技术环节后,实现了 的功效,可用于提炼生物柴油、沼气发电等多个领域。我国每年餐厨废弃物产生量高达9000多万吨,是一笔可以再利用的资源,然而废弃物实际处理率不足20%,效率低下的局面,在媒体的广泛科普之下,早已 ,为人诟病。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监管,不法分子介入其中,餐厨废弃物去向“成谜”。通过安装“身份证”,( ),同时也提升了餐厨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效率,变废为宝,产生了理想的经济效益。
一枚电子芯片植入了城市的安全保障,作为城市管理者 。面对地沟油猖獗的严峻形势,城市管理者只有换位思考、主动作为,才能 ,为老百姓提供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虽然有效阻止了地沟油、边角料回流餐桌,保障我们安全的舌尖
B.不但有效阻止了回流餐桌的地沟油、边角料,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C.既有效阻断了回流餐桌的地沟油、边角料,保障我们安全的舌尖
D.不仅有效阻断了地沟油、边角料回流餐桌,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推陈出新 众目昭彰 义不容辞 推己及人
B.新陈代谢 众目睽睽 责无旁贷 推己及人
C.新陈代谢 众目昭彰 义不容辞 以己度人
D.推陈出新 众目睽睽 责无旁贷 以己度人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管理部门得以监控餐厨垃圾的去向、来源,并有效避免这些垃圾半路失踪进
入黑作坊的问题。
B.管理部门得以监控餐厨垃圾的来源、去向,来有效避免这些垃圾半路失踪进
入黑作坊的问题。
C.管理部门得以监控餐厨垃圾的去向、来源及这些垃圾半路失踪进入黑作坊的
有效避免的问题。
D.管理部门得以监控和有效避免餐厨垃圾的来源、去向与这些垃圾半路失踪进
入黑作坊的问题。
20.下面一则通知在表达或格式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5分)
关于举办“读书引领人生,写作点亮梦想”讲座的通知
为进一步营造阅读氛围,提高写作意识,我校将于4月27日在学术报告厅举办关于“读书引领人生,写作点亮梦想”的讲座。本次讲座我们应邀了德高望重的李老师,他将抛砖引玉,以深入浅出的语言,丰富详实的历史材料,为大家带来一顿精神上的文化大餐。请各班主任认真组织,希望同学们踊跃参加,准时莅临报告厅,细心聆听李老师的精彩讲座。
2018年4月26日
xx中学教务处
(1) 改为 (2) 改为
(3) 改为 (4) 改为
(5) 改为
21.下面是某校为高中学生提供的学习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下面五句是某校高三年级张贴的标语,在同学们中间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刘向
非学无以广志,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后悔过去,不如奋斗未来。——马克思
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泰戈尔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习近平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以其中的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自拟标题,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拉萨中学2019届高考第一次月考 语文
参考答案
一、
(一)【答案】
1.B
2.C
3.D
【解析】
1.题干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却完全靠血缘关系维护”说法错误,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一段,原文为“殷周王朝,天子、诸侯、卿大夫是以血缘关系构成的宗子、宗孙和姻亲的亲缘关系”,也就是说出了靠血缘关系维护外,还有“姻亲的亲缘关系”。C项,根据原文,此句为引用古人观点,而非“原文观点”。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三段,原文为“古人认为维持政权和政治上的统治,单凭‘天’的庇佑是不够的,还取决于代天行政的君主的德行”。D项,无中生有,“维护了异族和被征服者的统治”在原文中没有体现。故选B。
2.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C项,“从正面论证了道德与政治融合是我国古代历史发展的趋势”分析错误,从“正面论证”应为“从反面论证”。故选C。
3.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考查筛选整合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D项,推断不正确。该项忽略了原文最后一句话中的“在此之上”,孟子的思想是在孔子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而
上一篇:
四川省资阳市2019届高三信息化试点班入学检测语文试题
下一篇:
新疆师范大学附属高中2018届高三6月语文第三周同步练习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西藏自治区”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3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