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572 2018-10-01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72]
人教版新教材八上语文月考试卷
一、积累运用(27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溃退(kuì) 曦月(xī) 肖像xiāo 锐不可当(dānɡ)
B. 要塞(sài) 沿溯(shù) 藻荇(xìng) 屏息敛声(liǎn)
C. 驱犊(dú) 悄然(qiāo) 素湍(tuān) 摧枯拉朽(xiǔ)
D. 翘首(qiáo) 歼灭(jiān) 戾天(lì) 一丝不苟(ɡǒu)
2.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浩瀚 遗嘱 吞食 白手起家 B.监视 操纵 桅杆 振耳欲聋
C.馈退 坠毁 紧绷 惮精皆虑 D.潇洒 凌空 凛冽 眼花潦乱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澎湃的激情。
B. 科研人员殚精竭虑,使我国无人战机在当代天空叱咤风云
C. 比赛即将拉开帷幕,队员们彼此发出海誓山盟,立志夺冠。
D. 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学习成绩能否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努力。
B.北京大学写给2017年自主招生初审未通过考生的一封信,让无数人感到了一所大学的精神和情怀。
C .我们从心里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
D.市政府加大对道路建设的投资力度,2017年初,双岭高架路建成通车,大大减轻了东西方向的交通问题。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三峡》选自《水经注疏》。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
B.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C.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D.消息和新闻特写都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都要抓住新闻事件的片段展开。
6. 仔细阅读下面的新闻,按要求答题。(4分)
73岁的王加荣是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马头镇房一村农民,过够了苦日子的她,从小就养成捡拾散落在田间粮食的好习惯。每年“三秋三夏”,她不顾子孙的反对都要到田间捡拾掉在地里的小麦、水稻、花生等粮食。30年不间断地捡拾粮食,只是因为她“过够了苦日子”,知道粮食的可贵、懂得粮食来之不易。
⑵你根据相关内容,拟写恰当的新闻标题。(2)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针对这则新闻,请你给王加荣拟写赞美词。(2)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仿照例句,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句子(2分)
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 , , 。
8.补写出下面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1分)
(1)《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3)王维《使至塞上》中以“征蓬”“归雁”自比,写飘零之感的句子是:: , 。。
(4)崔颢在《黄鹤楼》中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的诗句是: , 。
(5)“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对王维诗歌的高度评价,请你默写《使至塞上》一诗中被誉为“独绝千古”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浏览完整试题
二、阅读(4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 (14分)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
【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
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2】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3】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钢陵、青阳、获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4】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5】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6】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7】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清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8】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9】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呼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10】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11】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12】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13】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14】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15】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16】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三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 )江阴要塞,( )长江。【17】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9.这则消息的“电头”是 ,“导 语”部 分是第 句(只填序号)。 主体部分是第 句。导语中揭示我军所向披靡、战绩辉煌的词语是 。主体部分中记录我军节节胜利的史实的一个四字成语是: 。(5分)
10.新闻一般以记叙为主,要求“用事实说话”,但也可以适当地穿插一点议论。选文即从① ,② 两个方面议论了敌人毫无斗志的原因(4 分)。
11. 文中为什么多次出现“至发电时止”和表现具体数字的词语? (2 分)
12.这则消息在报道渡江战役时,三路大军哪路大军详写? 为什么这样安排? (3分)
[二] (15分)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3.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5 分)
①略无阙( )处 ②或( )王命急宣
③良( )多趣味 ④林寒涧肃( )
⑤属引( )凄异
14.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5.写三峡两岸的山长又多的句子是: (2分)
16.文章第二段在写夏季江水的特点时,采用了什么写法? 有什么作用? (4 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10分)
妈 妈 的 额 头
蒋平
①童年的印象里,母亲的额头是最亲切的。那时的我体质弱,常常生病发烧。每次见到我一脸绯红的样子,母亲就觉得不对劲,然后她的额头就会贴在我的额头上,只那么轻轻一贴,母亲就能准确判断出我的健康状况。
②母亲的额头,很多时间都被汗水占据着,劳动着的母亲是美丽的。那时候,年轻的母亲,以光洁而温馨的额头为纸,为这个家,书写着人生的喜怒哀乐。跟我们在一起,有说有笑的日子,母亲是开心的,幸福的,这些开心和幸福,在她的额头上表现得阳光灿烂。当我们遇到挫折和磨难,那额头上则会写满忧虑和郁闷。我一度怀疑,多年以后,母亲额头上那一条条清晰的纹路,该是多年担忧留下的记忆档案。
③母亲用额头为我诊断了无数次病痛,而她自己生病的时候,总是悄悄瞒着。好些回,我看见母亲浑身无力地躺在床上,父亲用湿毛巾捂着她的额头,才知道母亲已被病魔折腾多时。每一次,母亲从疲惫中爬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揉拍前额,好让自己保持一份清醒,第一时间理清生活的烦琐,解开心头的愁结,为家的未来精打细算。韶华流转中,母亲老了,无论记忆力还是动作气力,已经大不如前,唯一不改的,依然是拍额头的习惯性动作,那手掌在额头上发出的声音,于我而言,更多成了一种带着淡淡咏叹的生活乐章。
④母亲是爱美的,也许从她懂事时起,就用那些粉膏,每天在额头上涂抹。然而岁月匆匆,雨霜重重,谁也无法挽留青春饱满的脚步。一道道皱纹,在一个个不经意的夜晚,悄悄爬上了母亲的额头。如果说母亲是一棵树,那额头上的纹路,就像一圈圈年轮,圈满了昨日的记忆。而我更感觉那纹路如林,是一种写在额头上的不变情怀,仿佛漫山遍野的秀木,永远葱绿绵长。
⑤母亲七十大寿那天,女儿忽然说头晕,母亲的额头,又习惯性地跟她贴在一起。那是怎样的两张额头啊,一张沧桑遍布,饱经风霜;一张青春饱满,一如母亲当年。母亲仔细端详着孙女,不由感慨万千:“奶奶老了,瞧这额头上的皱纹,多深!”我伸过手,轻抚母亲的额头:“妈,谁说您老呀。瞧您的额头,还是当年那样温暖。在我心里,您有一张永远年轻的脸。”
⑥是啊,母亲的额头是不老的,那里面,写满了永恒的母爱。
17.文中写了有关“妈妈的额头”的几个生活片断,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4分)
(1)母亲用额头为“我”诊断病痛。 (2)
(3)母亲揉拍前额缓解劳累。 (4)
(5)母亲用额头为孙女诊断病痛。
18.结合语境,解释第②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并说明其表达作用。(4分)
这些开心和幸福,在她的额头上表现得阳光灿烂。
19.结合文章内容,赏析第①段或第④段画线的句子。(4分)
(1)她的额头就会贴在我的额头上,只那么轻轻一贴,母亲就能准确判断出我的健康状况。
展开余下试题
(2)如果说母亲是一棵树,那额头上的纹路,就像一圈圈年轮,圈满了昨日的记忆。而我更感觉那纹路如林,是一种写在额头上的不变情怀,仿佛漫山遍野的秀木,永远葱绿绵长。
20.你认为文中的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分)
三.作文(30分)
题目:以《这,让我感动》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
要求:①文体规范。记叙文中心明确,内容充实;②正文中如需出现人名、地名、校名,请用××或虚拟名称代替。
20.文中写了有关“妈妈的额头”的几个生活片断,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2分)
(1)母亲用额头为“我”诊断病痛。
(2)示例:母亲的额头布满汗水、喜悦、忧伤。(3)母亲揉拍前额缓解劳累。
(4)示例:母亲额头的皱纹。 (5)示例:母亲用额头为孙女诊断病痛。
21.结合语境,解释第②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并说明其表达作用。(2分)
这些开心和幸福,在她的额头上表现得阳光灿烂。
“阳光灿烂”指阳光光彩夺目的样子。在这里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开心快乐、幸福的神态。
22.结合文章内容,赏析第①段或第④段画线的句子。(4分)
(1)动作描写(或细节描写)。“贴”字用得生动传神,通过母亲这一个动作表现母亲对儿女的无微不至的关爱。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妈妈额头上的皱纹比作年轮,把母亲比作树,生动形象地写出妈妈的额头记录下了她对子女的疼爱,为家庭生活辛劳的付出,以及“我”对妈妈的爱(或感恩之情)。
23.你认为文中的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
示例:文中的妈妈是一个关爱儿女、勤劳能干、任劳任怨、默默付出的人。
(220.171.34.162)
上一篇:
云南省大姚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下一篇:
浙江省温州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模)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人教版新教”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7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