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216 2018-10-21
标签:
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16]
江苏省平望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Ⅰ)语文试卷
吴江平望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性测试(Ⅰ)
高三语文 2018年10月
考试时长:150分钟。满分值:16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梅里雪山是西藏同胞 ▲ 的四大神山之一,雨崩就坐落在澜沧江对面的大山之后、梅里雪山神女峰下。那里,是一方 ▲ 秘境,美丽得让你一见钟情,神奇得如梦似幻,行走其间,让人 ▲ ,不由得感叹大自然的魅力。
A.跪拜 亘古 流连忘返 B.祭拜 旷古 流连忘返
C.祭拜 亘古 恋恋不舍 D.跪拜 旷古 恋恋不舍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随着工作压力增大,我甚至很少有时间想起家乡,回家的次数也越来越少。 ▲ 。__ ▲ , ▲ , ▲ , ▲ 。种种迹象表明,我离故乡渐远,离家渐远,离父母渐远。
①从渐渐稀少的电话到夜灯下的遥想
②好像我已经把家乡忘了
③以至于现在我竟然找不出语言阐释家乡的内涵
④从最初屋顶缥缈的炊烟到日夜盼望的家信
⑤我对家的概念变得逐渐抽象起来
A.②④①⑤③ B.⑤④①③② C.②①④⑤③ D.⑤①④③②
3.对下面四句话的分析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3分)
①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②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③寒砧万户月如水,塞雁一声霜满天。
④庭下(月光)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A.四句话中用了以水喻月的比喻手法,形象贴切。
B.四句话中①句以动写静,②③两句表现月光的寒凉,④句主要表现月光的清澈透明。
C.四句话都是用其他事物衬托映照来写月色,从而突出作者对美好月色的赏爱之情。
D.四句都不是为写月而写月,而是借写月抒发自己在特定时代、特定情势下的特定心绪。
4.文化宫为评书、古琴、昆曲、木偶戏四个文艺演出专场各准备了一副对联,对联与演出专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假笑啼中真面目,新笙歌里古衣冠 ②疑雨疑云颇多关节,绘声绘影巧合连环
③白雪阳春传雅曲,高山流水觅知音 ④开幕几疑非傀儡,舞台虽小有机关
A.①古琴 ②评书 ③昆曲 ④木偶戏 B.①昆曲 ②评书 ③古琴 ④木偶戏
C.①古琴 ②木偶戏 ③昆曲 ④评书 D.①昆曲 ②木偶戏 ③古琴 ④评书
5.下列选项中关于丰子恺漫画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要懂得在劳动中创造价值
B.要懂得因材施教尊重个性
C.要懂得全面发展共同成长
D.要懂得在实践中获取真知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江南西道观察使赠左散骑常侍太原王公墓志铭
[唐]韩愈
公讳仲舒,字弘中。少孤,奉其母居江南,游学有名。贞元十年,以贤良方正拜左拾遗,改右补阙,礼部、考功、吏部三员外郎。贬连州司户参军,改夔州司马,佐江陵使。改祠部员外郎,复除吏部员外郎,迁职方郎中,知制诰。出为峡州刺史,迁庐州,未至,丁母忧。服阕,改婺州、苏州刺史。
征拜中书舍人,既至,谓人曰:“吾老,不乐与少年治文书。得一道,有地六七郡,为之三年,贫可富,乱可治,身安功立,无愧于国家,可也。”日日语人,丞相闻问,语验,即除江南西道观察使,兼御史中丞。至则奏罢榷酒钱九千万,以其利与民;又罢军吏官债五千万,悉焚簿文书;又出库钱二千万,以丐贫民遭旱不能供税者。禁浮屠及老子为僧道士,不得于吾界内,因山野立浮屠、老子象,以其诳丐渔利,夺编人之产。在官四年,数其蓄积,钱余于库,米余于廪。
浏览完整试题
朝廷选公卿于外,将征以为左丞,吏部已用薛尚书代之矣。长庆三年十一月十七日,未命而薨,年六十二。天子为之罢朝,赠左散骑常侍。远近相吊。以四年二月某日,葬于河南某县先茔之侧。
公之为拾遗,朝退,天子谓宰相曰:“第几人非王某邪?”是时公方与阳城更疏论裴延龄诈妄,士大夫重之。为考功吏部郎也,下莫敢有欺犯之者;非其人,虽与同列,未尝比数收拾;故遭谗,而贬。在制诰,尽力直友人之屈,不以权臣为意,又被谗而出。元和初,婺州大旱,人饿死,户口亡十七八。公居五年,完富如初。按劾群吏,奏其赃罪,州部清整,加赐金紫。其在苏州,治称第一。
(选自《昌黎先生文集》,有删节)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丁母忧 丁:遭逢 B.乱可治 治:治理
C.米余于廪 廪:粮仓 D.按劾群吏 按:考查
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服阕:父母死后服丧三年,不做官、婚娶、赴宴、应考。
B.浮屠:也作“浮图”,为“佛陀”之异译,文中指佛教。
C.编人:指编入户口的平民,人,即“民”,避李世民讳。
D.赐金紫:唐制,品官服色不同,赐金鱼袋及紫衣以示尊宠。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又出库钱二千万,以丐贫民遭旱不能供税者。(4分)
(2)在制诰,尽力直友人之屈,不以权臣为意,又被谗而出。(5分)
9.根据第四段,简要概括王仲舒的形象特征,不超过30个字。(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
池州春送前进士蒯希逸①
[唐]杜牧
芳草复芳草,断肠还断肠。
自然堪下泪,何必更残阳。
楚岸千万里,燕鸿三两行。
有家归不得,况举别君觞。
【注】①作于杜牧池州刺史任上。会昌二年,杜牧受宰相李德裕排挤,外放为黄州刺史,后又转调池州(今属安徽)。前进士:唐代称进士及第者。
10.请简要赏析首句的表达效果。(4分)
11.结合全诗,概括作者抒发的情感。(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 ,孰能无惑?(韩愈《师说》)
(2)淇则有岸, ▲ 。(《诗经•氓》)
(3) ▲ ,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离骚》)
(4)可堪回首, ▲ ,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永遇乐》)
(5)悬泉瀑布, ▲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
(6)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 ,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7)了却君王天下事, ▲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
(8)以德服人者, ▲ 。(《孟子•公孙丑上》)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
夏天的一条街道
苏童
①街上水果店的柜台是比较特别的,它们做成一个斜面,用木条隔成几个大小相同的框子,一些瘦小的桃子,一些青绿色的酸苹果躺在里面,就像躺在荒凉的山坡上。水果店的女店员是一个和善的长相清秀的年轻姑娘,她总是安静地守着她的岗位,但是谁会因为她人好就跑到水果店去买那些难以入口的水果呢?人们因此习惯性地忽略了水果在夏季里的意义,他们经过寂寞的水果店和寂寞的女店员,去的是桥边的糖果店。糖果店的三个中年妇女一年四季在柜台后面吵吵嚷嚷的,对人的态度也很蛮横,其中一个妇女的眉角上有一个难看的刀疤,孩子走进去时她用沙哑的声音问你,买什么?那个刀疤就也张大了嘴问你,买什么?但即使这样,糖果店在夏天仍然是孩子们热爱的地方。
②糖果店的冷饮柜已经使用多年,每到夏季它就发出隆隆的欢叫声。一块黑板放在冷饮柜上,上面写着冷饮品种:赤豆棒冰四分、奶油棒冰五分、冰砖一角、汽水(不连瓶)八分。女店员在夏季一次次怒气冲冲地打开冷饮机的盖子,掀掉一块棉垫子,孩子就伸出脑袋去看棉垫子下面排放得整整齐齐的冷饮,他会看见赤豆棒冰已经寥寥无几,奶油棒冰和冰砖却剩下很多,它们令人艳羡地躲避着炎热,呆在冰冷的雾气里。孩子也能理解这种现象,并不是奶油棒冰和冰砖不受欢迎,主要是它们的价格贵了几分钱。
③孩子小心地揭开棒冰纸的一角,看棒冰的赤豆是否很多,挨了女店员一通训斥,她说,看什么看?都是机器做出来的,谁还存心欺负你?一天到晚就知道吃棒冰,吃棒冰,吃得肚子都结冰!孩子嘴里吮着一根棒冰,手里拿着一个饭盒,在炎热的午后的街道上拼命奔跑,饭盒里的棒冰在朗朗地撞击着,毒辣的阳光威胁着棒冰脆弱的生命。所以孩子知道要尽快地跑回家,让家里人能享受到一种完整的冰冷的快乐。
④最炎热的日子里,整个街道的麻石路面蒸腾着热气,人在街上走,感觉到塑料凉鞋下面的路快要燃烧了,手碰到路边的房屋墙壁,墙也是热的,人在街上走,怀疑世上的人们都被热晕了,灼热的空气中有一种类似喘息的声音,若有若无的,飘荡在耳边。正午时分,饶舌的、嗓音洪亮的、无事生非的一家老少都闭上了嘴巴,他们躺在竹躺椅上与炎热斗争,因为炎热而忘了文明礼貌,一味地追求通风,他们四仰八叉地躺在面向大街的门边,张着大嘴巴打着时断时续的呼噜。有线广播一如既往地开着,说评弹的艺人字正腔圆,又说到了武松醉打蒋门神的精彩部分。
⑤太阳落山在夏季是那么艰难,但它毕竟是要落山的,放暑假的孩子关注太阳的动静,只是为了不失时机地早早跳到护城河里,享受夏季赐予的快乐。黄昏时分驶过河面的各类船只小心谨慎,因为在这种时候整个城市的码头、房顶、窗户和门洞里,都有可能有个男孩大叫一声,纵身跳进河水中,他们甚至要小心河面上漂浮的那些西瓜皮,因为有的西瓜皮是在河中游泳的孩子的泳帽,那些讨厌的孩子,他们头顶着半个西瓜皮,去抓来往船只的锚链,他们玩水还很爱惜力气,他们要求船家把他们带到河的上游或者下游去。
⑥于是站在石埠上洗涮的母亲看到了他们最担心的情景,他们的孩子手抓船锚,跟着驳船在河面上乘风破浪,一会儿就看不见了,母亲们喊破了嗓子,又有什么用?夜晚来临,人们把街道当成了露天的食堂,许多人家把晚餐的桌子搬到了街边,大人孩子坐在街上,嘴里塞满了食物,看着晚归的人们骑着自行车从自己身边经过。你当街吃饭,必然便宜了一些好管闲事的老妇人,有一些老妇人最喜欢观察别人家今天吃了什么,老妇人手摇一把蒲团扇,在街上的饭桌间走走停停,她觉得每一张饭桌都生意盎然。吃点什么啊?她问。主妇就说,没有什么好吃的,咸鱼,炒萝卜干。
展开余下试题
⑦老妇人就说,还没什么好吃的呢,咸鱼不好吃?天色惭渐地黑了,街上的居民们几乎都在街上,有的人家切开了西瓜,一家人的脑袋围拢在一只破脸盆上方、大家有秩序地向脸盆里吐出瓜籽,有的人家的饭桌迟迟不撤,因为孩子还没回来,后来孩子就回来了,身上湿漉漉的。恼怒的父亲问儿子:去哪儿了?孩子不耐烦地说,游泳啊,你不是知道的吗?父亲就瞪着儿子处在发育中的身体,说,吊船吊到哪儿去了?儿子说,里口。
⑧父亲的眼珠子愤怒得快爆出来了,让你不要吊船你又吊船,你找死啊?就这样当父亲的在街上赏了儿子一记响亮的耳光,左右邻居自然地围过来了。一些声音很愤怒,一些声音不知所云,一些声音语重心长,一些声音带着哀怨的哭腔,它们不可避免地交织起来,喧器起来,即使很远的地方也能听见这样丰富浑厚的声音,于是有人向这边匆匆跑来,有人手里还端着饭碗,他们这样跑着,炎热的夏季便在夜晚找到了它的生机。
(选自苏童散文集《河流的秘密》有删改)
13.对孩子而言“夏天赐予的快乐”有哪些?请简要概括。(4分)
14.请说说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15.请简要分析第四段环境描写的作用?(6分)
16.本文选自《河流的秘密》之“记忆碎片”一辑,记录了苏童的童年生活。请探究本文的情感意蕴。(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19题。
孔子的历史地位
刘毓庆
①“文革”期间,人们把孔子叫作孔老二,说他是没落奴隶主阶级的代表。现在虽然不这么说了,但仍然有人认为孔子的一套是腐朽的,甚至有人发表高论说:“一百个孔子,也不如一个姚明。”这主要原因是不了解孔子对于中国历史的意义。
②没有孔子,就没有中国文化。孔子最大的功绩,在于他通过整理文献,建立了代表华夏文明正脉的“经典文化体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五经”。孔子当时之所以要建立这个体系,就是要挽华夏文明于危机。中华民族从尧舜以来积累起来的文明成果,发展到周代,产生了“礼乐文明”这种高级的文明形态,使周代社会表现出了盛世气象。孔子曾赞叹这种文明说:“郁郁乎文哉!”但到孔子时代,这种文明受到了来自两个方面的冲击:一是周边蛮夷入侵,二是诸夏礼崩乐坏。这两种冲击使得数千年文明智慧之果悬于一线。要想使这种文明得以承传,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建立代表这种文明的“经典体系”。一旦这个体系确立,就可以使中华文化的命脉得以延续。也正是因为有了孔子建立的“经典体系”,中华民族才能历经劫难而不衰。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其他三国的古文明皆已中断,唯中国文明独存,原因正在这里。元朝郝经曾说过一句经典性的话:“能行中国之道者,则能为中国之主。”“中国之道”就是指“五经”所承载的中国文化之道。不管哪个民族入主中原,只有首先接受这个文化体系,中原人才能接受他。像鲜卑、蒙古、满族等在中原建立政权,走的都是这条路。这些民族接受了“中国之道”,自己的文化却走向消失,或作为某些元素融入到了中国文化系统中。最后的结果是:汉族政权虽然灭亡了,可是汉族没有亡,反而在民族融合中更加强大了。汉族不是血统概念,而是文化概念。孔子作《春秋》,辨夷夏,但有一点很值得注意:夷狄用中国之礼,便被视为中国之人;相反若用夷狄之礼,则被视为夷狄。所以韩愈《原道》说:“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显然夷夏之分主要在文化上,而不是在血统上。汉族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就是因为在文化上融合了诸多的民族,因而也是世界上血统最混杂的民族。显然,中国文化能够历久不衰,中华民族能够成就其大,都离不开孔子。直到今天,孔子仍是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精神领袖,充满着无限的凝聚力。
③可以说,不懂中国历史,就不知孔子对于中华民族存在的意义;不读《论语》,就无法了解孔子。“经典文化体系”的基本精神,通过《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活生生地表现了出来,为中国人确立了人格楷模,使世代读书人为之奋斗。在中国,一个人想脱离低级趣味,不读《论语》,是很难想象的。这也就是我们今天为什么还要读《论语》的一个原因。
17.简要分析第二段的论述层次。(6分)
18.为什么说“汉族不是血统概念,而是文化概念”?请简要分析。(6分)
19.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今人应该如何对待孔子?(6分)
七、作文(70分)
20.根据下面的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也有人说,沉迷过往就难以成就未来。
吴江平望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性测试(Ⅰ)
高三语文(附加题)
2018年10月
注意:本试卷满分40分,考试时间30分钟。
一、阅读材料,完成21—23题。(10分)
南宋词人,白石有格而无情剑南有气而乏韵其堪与北宋人颉颃者唯一幼安耳近人祖南宋而祧北宋以南宋之词可学北宋不可学也 。学南宋者,不祖白石,则祖梦窗,以白石、梦窗可学,幼安不可学也,学幼安者,率祖其粗犷、滑稽,以其粗犷、滑稽处可学,佳处不可学也。幼安之佳处,在有性情,有境界。即以气象论亦有“横素波、干青云”之概,宁后世龌龊小生所可拟耶?
(选自王国维《人间词话》)
2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白 石 有 格 而 无 情 剑 南 有 气 而 乏 韵 其 堪 与 北 宋 人 颉 颃者 唯 一 幼 安 耳 近 人 祖 南 宋 而 祧 北 宋 以 南 宋 之 词 可 学 北 宋 不 可 学 也
22. 文中的“白石”和“幼安”各指谁?请写出其姓名。(2分)
23. 王国维为何说北宋词不可学?请根据材料用自己的话概述。(2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4.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茶馆》里唐铁嘴夸耀自己抽白面的话反映了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危害。王利发问报童“有不打仗的新闻没有”像句玩笑话,表现的却是人民对动荡时局的不满。
B.《老人与海》中使用圣地亚哥和马诺林之间的对话来推动故事的发展。其中他们谈论最多的是棒球赛,探讨老人的偶像——迪马吉奥在球场的表现。
C.《呐喊》揭示“病态的”封建社会制度和封建文化,例如《故乡》揭露了封建传统观念、生活习惯对人的支配,《风波》揭露了封建等级观念对人的控制和扭曲。
D.仓亭之战后,袁曹双方再发生官渡之战,曹操听取荀攸建议,奇袭袁绍乌巢粮仓,大胜。曹操两次大败袁绍,曹操威震天下,而袁绍却元气大伤,再也无力与曹抗衡,官渡之战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
E.《家》中的觉新是个矛盾的人物。在旧家庭里,他是个暮气沉沉的大少爷;而在外,他和觉慧等年轻人一起时,他又是一个渴望新生活的青年。他是封建制度的继承者,也是受害者。
25.简答题(10分)
(1)《红楼梦》开头五回为纲,第六回至二十回中写了贾府哪三个“极盛”的场面?并说说作者写此三个场面的用意。(4分)
(2)《边城》贯彻着“美丽总是愁人的”的美学原则,试举文中两个例子加以说明。(6分)
展开余下试题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材料,完成26—27题分。
中医是医学,也是文化,它植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医产生于长期养生治病的实践中,但当其在两千年前从经验医学上升为理论时,借助了当时的哲学、天文学、农学等成就,采取了“取类比象”(同类事物具有类似属性)的方法,被赋予了本民族文化的内涵。比如,中医把人体看做一个小自然,自然界的规律也体现其中,所谓“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经络气血”“寒热温凉”等。
但自19世纪末部分国人主张“全盘西化”以“强国”时,中医的困境就已开始了。进入20世纪以后,一些寻找中国落后挨打根源的知识分子,将包括中医在内的传统文化视为腐朽没落文化的代表,不加区分地踏在脚下。
此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代中国人,接受西方科学文化多,对传统文化反而日渐陌生。比如,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弱化,使得以传统文化为根基、以古文为载体的中医理论,对多数民众无异于“天书”。加之,近代以来持续不断对“中医科学与否”的争论,使越来越多的国人对中医产生怀疑甚至抵触。
26.结合全文,谈谈中医“民族性”的特点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27.阅读全文,简要分析如何使中医走出困境。(9分)
吴江平望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性测试(Ⅰ)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1. B(跪拜:旧时一种礼节,跪在地上磕头。祭拜:祭祀礼拜。亘古:整个古代。旷古:自古以来(都没有)。流连忘返:留恋美丽的景色或美好的事物,舍不得离去。恋恋不舍:形容舍不得离开,多指人与人之间的依恋。)
2. A(横线之前的语句提示“时间很少,次数很少”,所以遗忘家乡似乎是理所当然,与②句连接最紧密,④①两句句式严整一致,应在一起;④①两句由实到虚,由盼望到遥想,照应了⑤句中“逐渐抽象”;③句作结,说明“我”到了“找不出语言阐释家乡的内涵”的境地,从而照应了后面的“种种迹象”这一结论。)
3. C(“突出作者对美好月色的赏爱之情”以偏概全。)
4.B(本题解题关键在于找到题干内容与备选对联之间的关联词汇。①中的“假笑啼”“真面目”“笙歌”“衣冠”指向昆曲表演艺术,②中的“多关节”“合连环”符合评书艺术的特点,③中的“白雪阳春”“雅曲”“高山流水”“知音”等指向古琴,④中的“傀儡”“机关”与木偶戏表演契合。)
5.B(画面中的师傅正在用模具制作一个个完全相同的小泥人,千偶一面,毫无生气。揭示某种教育没有因材施教,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6.B(治理得好,安定太平)
7.A(古代指父母去世,服丧满三年之后,除去丧服。阙,终了)
8.(1)又拿出府库钱两千万,用来给予那些遭受旱灾交不起赋税的贫民。(关键处:“出”“丐”“供税”及定后)
(2)在知制诰之时,他尽力为朋友伸雪冤屈,不把权臣放在心上,因此又遭谗言诋毁而外放。(关键处:“直”“屈”“以……为意”“被谗”“出”)
9. 正直不阿,不畏强权;坚持正义,注重友情;为官清正,政绩卓越。(写出一点得1分,写出两点得2分,写出三点得4分。大意正确即可)
附参考译文:
王公名仲舒,字弘中。年幼丧父,他事奉母亲住在江南,当时他远游异地从师求学,很有名声。贞元十年,王公考取贤良方正科,被任命为左拾遗,又改任右补阙,晋升礼部、考功、吏部三员外郎。后被贬为连州司户参军,改任夔州司马,辅佐江陵节度使。又改任祠部员外郎,再授吏部员外郎,升任职方郎中、知制诰(掌管朝廷诏诰)。出京任峡州刺史,又调任庐州刺史,还未到任,遭逢母亲去世。服丧期满后,改任婺州、苏州刺史,
王公又被征召任命为中书舍人,到任后,他对人说:“我老了,不喜欢和青年人一起办理文书(撰拟、缮写)之事。如果能得一道(得到某道的官职),拥有六七个郡,我在任治理三年,可让贫穷的地方富起来,混乱的地方安定下来,安身立业,无愧于国家也就可以了。” 王公天天对人这么说,宰相听到后加以询问,验证他的话当真如此,就任命他为江南西道观察使,兼御史中丞。王公上任后就免去对酤户及酤肆征收的酒税(或“酒类专卖钱”)九千万,以其利与百姓共享(一说“把利息还给百姓”);又免去军中官吏们官债五千万,把记载欠债的帐簿文书全都烧掉;又拿出府库钱两千万,用来给予那些遭受旱灾交不起赋税的贫民;禁止佛教与道教,出家做和尚、道士的,不得在其管辖的区域内,凭借(利用)山野之地建造佛教、道教神像,以骗钱谋利,侵夺平民百姓的财产。王公在位四年,计算其积蓄,府库有余钱,粮仓有余粮。
朝廷要在地方官员中选拔公卿大臣,将征召王公任左丞,吏部已经决定用薛尚书去代替他的原有职务了。长庆三年十一月十七日,王公未来得及接受任命而去世,享年六十二岁。皇帝为他罢朝,追赠其为左散骑常侍。远近之人都来吊唁。在长庆四年二月某日,葬于河南某县他先人墓之侧。
王公任左拾遗,一天退朝后,皇帝对宰相说:“朝班中的第几位莫不是王仲舒吗?”当时,王公正与谏议大夫阳城一起更相上疏论裴延龄之奸诈妄为,士大夫都非常推崇他们。他任考功吏部员外郎时,下属没有敢欺骗触犯他的;只要不是和自己一类的人(不是他取重的人),即使是和他为同僚,也未尝与之并列而加招纳,因此遭受谗毁而被贬官。在知制诰之时,他尽力为朋友伸雪冤屈,不把权臣放在心上,因此又遭谗言诋毁而外放。元和初年,婺州大旱,百姓饿死,户册上登记的人口减少十分之七八(一说“人口逃亡十分之七八”)。王公治理婺州五年,使其完好富足如初(又恢复了原来富庶的景象)。王公考查弹劾众官吏,上奏他们贪赃的罪行,使州衙清峻严整(清廉整饬)。王公被加赐金鱼袋和紫衣。王公在苏州刺史任上,其治理称全国第一。
10.以“芳草”照应“春”;(1分)运用反复,强调芳草的绵延不断;(1分)回环往复,具有音韵美;(1分)象征绵绵无尽的愁思(或“寓情于景,渲染沉郁低迷的送别气氛,抒发送别时的无限愁思”);(1分)以芳草起兴,引出下句断肠之感。(1分)(若答“以芳草暗写游子思归,照应尾联”亦可给1分)(每点1分,共4分,答出四点即可)
11.①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和无限悲愁;②羁旅他乡的孤苦及思乡之情;③受到排挤不能回京任职的无奈、苦闷与愁怨。(每点2分)(若答“对友人行程的担忧关切”亦可酌情给1分)
12. (1)人非生而知之者 (2)隰则有泮 (3)扈江离与辟芷兮 (4)佛狸祠下 (5)飞漱其间 (6)陟罚臧否 (7)赢得生前身后名 (8)中心悦而诚服也
13.享受冷饮所带来的冰冷的快乐;享受夏日无拘无束的午休时光;享受夏日游水抓船锚乘风破浪的喜悦;享受夏日傍晚“露天食堂”的美味和惬意。(每点1分,大意正确即可)
14.通过视听结合,写出了在毒辣的太阳下棒冰在饭盒中的朗朗撞击声,表现孩子们奔跑之快,反映孩子们对给家人吃到棒冰的期待(2分)。同时又运用拟人的手法,将棒冰说成脆弱的生命,赋予冰棒人的特点,体现太阳的毒辣,天气的炎热(1分)。写出了天气虽热但孩子们却乐在其中的情景,表现作者对当年生活的怀念(1分)。
15.刻画出炎热无比的环境。烘托人在炎
上一篇:
新疆自治区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新疆分校2019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下一篇: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
标签:
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江苏省平望”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1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