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344 2018-10-27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44]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冈实验中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竞赛语文试题
哈师大青冈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度学科竞赛
高一学年语文试题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外的历史上,宗教和文艺总是结下不解之缘。原始文艺和原始宗教,可以说是同时形成,而且有着共同的认知根源,即对现实的主观幻想的认识。当然,原始文艺的产生是由于人类审美的需要,原始宗教的产生则是人类企图掌握自然的要求。而原始宗教一旦产生,它就要利用原始文艺,同时也激发了原始文艺的发展。在远古时代,初民将某种动植物当作神来崇拜,这叫图腾崇拜。弗洛伊德将图腾崇拜看作原始的宗教形式,而图腾崇拜与原始文艺的关系就很密切。在原始社会中,神的意识占主导地位,文艺与它相关是必然的。
后来,虽然宗教文化与世俗文化分离,但宗教为了自身的需要,仍旧离不开文艺。基督教的《圣经》,本身就是文学性很强的神话历史故事,佛教经典除一部分经论之外,也有一些文学性很强的经传,如《六祖坛经》等是用佛祖的传记故事来宣扬佛法。但经典无论怎样有文学性,也只能以知识分子为读者对象,还不可能普及到下层群众中去。为了广泛地在善男信女中传教,宗教还要利用文艺作为传经布道的工具。历史上许多名画,其实都是以宗教为题材的宣传画。如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就是应教会之邀,画在圣玛利教堂修道院食堂的墙壁上的。佛教中的雕塑和绘画也不少。“南朝四百八十寺”,哪一个寺院没有佛像,而且还有壁画。此外,宗教还广泛地利用其他文艺形式为己所用,如音乐、文学等。
宣传宗教的艺术当然有着麻醉人民的作用,但宗教也推动了艺术的发展。罗马教堂和中国敦煌、云岗、龙门三大石窟里的雕塑和壁画,都成了人类的宝贵艺术财富。有些巨型佛像,如果没有狂热的宗教精神,是难以完成的,它们在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龙门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就被称为我国古代雕塑作品中的最高代表。有些宗教艺术,在文体上还有创新作用,如佛教变文,就对我国说书艺术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并间接促进了小说创作的发展。
作家的文艺思想受宗教思想的影响,是相当普遍的现象。作家不一定创作宗教艺术,但由于思想上受教义或经论影响太深,于是潜移默化,就会反映到他们的创作中来。托尔斯泰的“勿以暴力抗恶”和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就是基督教思想的表现。中国古代作家受佛道二教的影响也很深。如李白,深受道家思想影响,“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就是他游仙诗中的名句。王维的许多写景小诗,其实都渗透着禅理。《鹿柴》是我们熟悉的五绝:“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它通过深山密林境界之空灵,声音色彩之恍惚微妙,以显示出世界一切事物都不过是虚假的幻觉。宗教思想对文艺思想的影响有时是有形的,有迹可寻,有时是无形的,如中国古代自然淡泊的诗,或表现宁静幽远境界的画,都是这种无形影响的表现。
(摘编自吴中杰《文艺学导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原始文艺和原始宗教关系密切,两者形成时间大体一致,从对现实的主观幻想的认识角度能判断出两者的认知根源是相同的。
B.初民将动植物作为神来崇拜,因此弗洛伊德认为图腾崇拜是原始的宗教形式,并认为图腾崇拜与原始文艺的关系很密切。
浏览完整试题
C.文艺从属于世俗文化的范畴,虽然后来世俗文化和宗教文化分离了,但文艺有时仍会作为工具发挥着宣扬教义的作用。
D.圣玛利教堂修道院食堂中的壁画《最后的晚餐》,是教会为了传经布道而请达•芬奇画的,这幅名画的题材就是宗教。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敦煌石窟里的雕塑和壁画能成为艺术珍品有赖于宗教的推动,同时也不可否认,这些艺术珍品也因宣传宗教而对民众有麻醉作用。
B.作为一种宗教艺术,佛教变文在文体上有创新作用,并对我国说书艺术的发展和小说创作的发展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C.作家的创作题材可以不是宗教,但作家受宗教思想的影响确是一种常态,因此作家在创作中会不知不觉地反映出宗教思想。
D.五绝《鹿柴》是王维的一首写景小诗,它凭借空灵的山林境界、恍惚微妙的声音色彩,渗透出世间万物皆为虚幻的禅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原始社会中,文艺和宗教产生于人类不同的社会需求,其间神的意识占主导地位,因而文艺必定无法与宗教脱离联系。
B.《圣经》《六祖坛经》等文学性强的宗教经典,读者对象局限于知识分子,而绘画、雕塑等文艺形式适合对下层群众普及教义。
C.巨型佛像卢舍那大佛是我国古代雕塑作品中的最高代表,它的完成不仅需要智慧和艰辛的劳动,也离不开狂热的宗教精神。
D.与托尔斯泰作品中的“勿以暴力抗恶”观念不同,中国古代自然淡泊的诗、李白的游仙诗,是文艺思想受宗教思想无形影响的表现。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冯兰瑞:一生心系祖国的女经济学家
沈黎明
冯兰瑞1920年9月出生在西南古城贵阳一个书香之家,自幼天资聪慧,学习成绩名列前茅。1936年夏,冯兰瑞随家人来到重庆,在民族存亡关键时刻,她坚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毅然选择了跟随共产党干革命的人生道路。
1940年,冯兰瑞经过长途跋涉抵达延安。由于年轻、是党员,又有较高文化,冯兰瑞被分配到“青年工作委员会”,参与中国青年运动史的编写,一年多后,她不仅圆满完成了青运史十年内战部分的编撰,还经过亲自采访,写出了《徐特立传》一书。
1945年,组织鉴于冯兰瑞不俗的写作能力,将其调到张家口的晋察冀日报社工作。在那残酷的战争年代,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和自己的刻苦努力,冯兰瑞很快成为我党一名优秀新闻工作者。
1953年冯兰瑞担任《哈尔滨日报》总编。当时新中国刚从战争年代走出来,百废待兴,正在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冯兰瑞敏锐地感到,要把新中国建设好,必须尽快培养出一大批懂得经济的人才,便萌生了从事经济学教学的念头。她毅然向哈尔滨市委提出申请,放弃总编的领导职务,去当一名教员。
1954年她正式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任教,并重入校园深造。34岁的她将年幼的女儿托付给母亲照顾,将全部心思都用到了学习上。每天教室、图书馆、宿舍三点一线成了她生活的常态,深夜挑灯夜读更是家常便饭。
1956年,冯兰瑞以科科满分的优异成绩完成了学业,回到哈工大开始了教书育人生涯。为了将干巴巴的经济学理论讲好,她经常牺牲休息时间,深入大兴安岭的深山茂林和三江平原的生产一线搞调查研究,搜集与经济理论紧密相关的事例,将其运用到讲课中。正因为有了这样充分的准备,冯兰瑞讲起课来总能把深奥的理论知识寓于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中,既生动又易懂,非常受学生欢迎。
“文革”结束后,在河南干校劳动的冯兰瑞恢复了工作,来到国务院政治研究室工作。她结合我国当时实际情况,提出了许多新见解。成为国内中国经济学分配理论专家。
当时年近花甲的冯兰瑞身体状况不是很好,子女们见她没日没夜伏案疾书,担心她吃不消,纷纷劝她工作悠着点,做事慢慢来。冯兰瑞说:“实践需要理论指导。时不我待,我必须努力工作啊!”
在国内经济领域发生重大变革时,冯兰瑞总是走在前面,从理论上提出自己的见解。
冯兰瑞离休前本有机会凭资历和贡献再上一个台阶,但她主动退居二线,将岗位让给了年轻人。冯兰瑞离休后也不闲着。1993年,她73岁时,发现社会保障问题如果解决不好,有可能成为滞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之后,又向这一新领域进军。
80岁时,冯兰瑞曾作诗:“八十沧桑百战身,习文习武未穷经。转求致用孜孜学,但问耕耘日日新。幸喜老来仍锐气,岂忧夕照叹黄昏。”这些诗句可以说是对她几十年奋斗生涯的生动概括。
(有删改)
相关链接
入党后,冯兰瑞努力工作,每每出色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结果不到两年名字就上了国民党的黑名单,面临被抓捕的危险。1940年,地下党组织得到情报后,迅速安排她撤离重庆奔赴延安。
冯兰瑞的研究始终站在改革的前列,勇于打破理论成规,对一些经济理论进行创造性的探索。冯兰瑞在学术上的成就引起国外的重视,她被国外媒体称为“成功的中国女士”。
4、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冯兰瑞出生于一个书香之家,在民族危亡之时她认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她的这种认识与家庭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B、冯兰瑞到重庆参加革命工作后,表现出出色的工作能力,因此深受国民党痛恨,上了国民党的黑名单,于是她在组织安排下转移到了延安。
C、冯兰瑞认为年轻人更需要一定的岗位锻炼,所以离休前她放弃凭借资历和贡献再上一个台阶的机会,主动退居二线,将岗位让给年轻人。
D、冯兰瑞80岁时写的一首诗是对她几十年奋斗生涯的生动概括,文末引用她的诗句,不仅可以有韵味地收束全文,而且增强了文章的可信度。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 冯兰瑞经历就很丰富,她先是在重庆做革命工作,后经过长途跋涉到延安参与了青运史的编写工作,再后来又到报社工作等。
B、 冯兰瑞因为有优秀的写作能力被调入报社工作,后来为了国家的经济建设她放弃《哈尔滨日报》总编职务,进入哈工大任教并在这个学校进行深造。
C、 经济学理论本身是枯燥和深奥的,但冯兰瑞在哈工大教书时能把这些理论知识用鲜活的事例呈现出来,让学生感到生动易懂。
展开余下试题
D、“文革”结束后,冯兰瑞已经年近花甲,但因她的经济学理论扎实,曾经又是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就被安排到了国务院政治研究室工作。
E、冯兰瑞是一位蜚声中外的著名经济学家,她在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得到了国外的认可,曾经被国外媒体称为“成功的中国女士”。
6、作为我国著名的女经济学家,冯兰瑞取得成功的内在因素有哪些?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4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清水洗尘
聂鑫森
这是1966年深秋的一个夜晚,古城湘潭平政街“洗尘池”澡堂壁上的挂钟,宏亮地敲了九下。顾客早已走尽。只剩下浴池班班长于长生和小徒弟张庆在打扫卫生。原本浴池的顶端有几个雅间,舍得花钱的顾客可以自己调节水温,可以洗过澡后舒服地躺到小床上,可以请人推拿按摩,可以喝一壶泡好的茶。但这个项目在几天前已经取消了,上级说,只有剥削阶级才有这些臭讲究!
忽见从外面急匆匆走进一个人来。四十岁出头,脸色黄瘦,额头上还有血迹,目光散乱,步履踉踉跄跄,身上的衣服很破旧,特别是膝盖那个地方磨损得很厉害。
张庆吆喝一声:“喂,下班了,明日再来!”
那人惊悚地收住脚步,小声说:“我……好多日子没洗澡了,是否可以……”
于长生几步走上前,把来人上下打量一番,然后说:“您啦,请!”
张庆觉得很意外,于长生对着张庆一扬手,吼道:“关门!”
张庆忙答应:“是,师傅。”
“开雅间,把锅炉烧起来,让客人好好洗个澡!”
来人说:“师傅,我……没带这么多钱。”
于长生说:“放心,还是五角!请您先去雅间稍等一会,我去沏壶茶来。”
张庆关好门,又去打开一个雅间,再一溜烟去了锅炉房,不久便听见鼓风机呼呼吼叫的声音。又过了一阵,于长生端着一壶热茶和一个有盖的茶杯,走进了雅间,并顺手带关了门。
来人慌忙站起来,说:“师傅,叫我如何感谢您!”
“坐!快坐!我认识您,您是成龙中学的校长齐子耘先生,我的二儿子就在贵校读高中。我曾经在家长大会上见过您。我叫于长生,活到五十岁倒真的糊涂了,有文化的人忽然都有罪了,怪事!”
齐子耘没有答话,眼睛里闪出了泪光。
“我二儿子昨天回家时,说是参加了什么批斗会,被我用木棍子狠揍了一顿,打得他鬼哭狼嚎,保证再不去胡来了。”
齐子耘小声说:“也不能怪他们。他们太年轻……”
张庆在雅间外高喊一声:“火旺——水热咧——”于长生忙站起来,走到浴盆前,先打开热水龙头放水,白色的雾气立刻升腾起来。
于长生关了龙头,说:“齐先生,您先泡澡。半个小时后,我来给您推拿按摩,我要露露咱‘洗尘池’的一流功夫了!”于长生到池子边搬了条板凳来,静悄悄地坐在雅间的门边。
于长生听声音就知道齐子耘洗好了,便立即推门走了进去。齐子耘伏趴在床上,于长生弯腰立在旁边,双手握成空心拳,小心地绕开伤痕,紧敲轻捶起来。拳头忽然停住了。于长生说:“如果我猜得不错,您是从学校逃出来的?”
“是。”
“您受了许多罪,从您的目光里我看出您很绝望!”
“对。您说这日子怎么熬过去,罚跪、批斗、挨打、游街,没完没了的。”
“那么,我告诉您一句话,这个世界不可能总是这样,而且什么人都可以没有,独不能没有老师!您要咬紧牙挺住,为了许许多多的孩子,好好地活下去。‘天地君亲师’,这个道理是铁定的,假如连老师都不要了,这个世界也就完了!”
齐子耘的肩膀猛烈地抽搐起来,终于压抑不住,伤心地伏在枕上恸哭起来。又挣扎着爬起来,揩干泪,说:“于师傅,我原本想好好洗个澡,就了结自己的生命。现在,我要骂自己是个胆小鬼,是个不负责任的人!这个澡,把我洗明白了。”
于长生忽然响亮地喊道:“‘洗尘池’有客人哟,里面请——”
(有删改)
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开头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暗示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交代取消特殊项目,主要是暗示贫富分化严重。
B.小说描写了齐子耘出场时的心理和外貌,既设置了悬念,又为后面交代齐子耘受到虐待而打算洗澡后自杀埋下伏笔。
C.于长生本已下班却偏要接待一位外观奇特的客人,并且要违反上级相关规定而用雅间招待,使故事情节再起波澜。
D.“白色的雾气立刻升腾起来”,这是一细节描写,表现出室内的温馨,又与室外极为寒冷的自然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
8.请简要说说主人公于长生这一人物有哪些好品质。(5分)
9.小说中齐子耘说“这个澡,把我洗明白了。”请简要分析他“明白了”的具体内容。(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王罕字师言,以荫知宜兴县。县多湖田,岁诉水,轻重失其平。罕躬至田处,列高下为图,明年诉牒至,按图示之,某户可免,某户不可免,众皆服。西方用兵仍年科箭羽于东南价踊贵富室至豫贮以待鬻罕白郡守倍其直市之而令民输钱旁州闻之,皆愿如常州法。累迁户部判官。修太宗别庙,中贵人大虑材,将一新之。罕白是特岁久丹漆黯暗,但当致饰耳,榱栌皆如故,唯易一楹,省缗钱十万。
出为广东转运使。侬智高入寇,罕行部在潮,广州守仲简自围中遣书邀罕,罕报曰:“吾家亦受困,非不欲归,顾独归无益,当求所以相济者。”遂还惠州。州之恶少年正相率为盗,惠人要罕出城,及郊,遮道求救护者数千计。罕择父老可语者问以策,曰:“吾属皆有田客,欲给以兵,使相保聚。”罕曰:“有田客者如是,得矣,无者奈何?”乃呼耆长发里民,补壮丁。募有方略者,许以官秩、金帛,使为甲首。久之,无至者。有妇人诉为仆夺钗珥,捕得之,并执夺攘者十八辈,皆枭首决口置道左,传曰:“此耆长发为壮丁不肯行者也。”观者始有怖色。乃简卒三千,顺流而下。将至广,悉众登岸,营于南门。智高临观,相去三十步,见已严备,不敢犯。罕徐开门而入,智高遂解去。
徙知潭州。为政务适人情,不加威罚。有狂妇数诉事,出言无章,却之则勃骂,前守每叱逐之。罕独引至前,委曲徐问,久稍可晓。乃本为人妻,无子,夫死,妾有子,遂逐妇而据家资,屡诉不得直,因愤恚发狂。罕为治妾而反其资,妇良愈,郡人传为神明。监司上治状,敕书褒谕,赐绢三百。徙知明州,以光禄卿卒,年八十。兄之子珪少孤,罕教养有恩,后珪贵,每予书,必以盛满为戒云。
(节选自《宋史•王罕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方用兵仍年/科箭羽于东南/价踊贵/富室至豫/贮以待鬻/罕白郡守/倍其直市之/而令民输钱/
B.西方用兵/仍年科箭羽于东南/价踊贵/富室至豫贮以待鬻/罕白郡守/倍其直市之/而令民输钱/
C.西方用兵仍年/科箭羽于东南/价踊贵/富室至豫贮以待鬻/罕白郡守倍其直/市之而令民输钱/
D.西方用兵/仍年科箭羽于东南/价踊贵/富室至豫/贮以待鬻/罕白郡守倍其直/市之而令民输钱/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荫,即庇荫。指在封建时代时子孙后代因为先世有卓越的功勋而得到封赏或免罪。
B.太宗,庙号。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追尊的名号。开国第一位君主多称呼太宗。
C.中贵人,是指受宠显贵的近臣或宦官,而宦官是中国古代侍奉君王及其家属的官员。
D.枭首,古代酷刑。古代酷刑种类众多,如车裂、腰斩等。枭首为斩头并悬挂示众。
展开余下试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罕亲历亲为,深受众人信服。百姓每年声诉湖田遭受水灾,租赋轻重有失公平。王罕亲自到田间标出田地高下形成地图,使以后赋税征收有了依据。
B.王罕善理政事,为国节省财力。为太宗修建别庙时中贵人提出木材要全部换新,王罕说这只是年久丹漆黯淡,加以粉饰即可,最终只更换了一根楹柱。
C.王罕真诚为民,治政得到褒奖。王罕面对狂妇委婉地慢慢加以询问,花了很长时间渐渐明白事情原委并做出了公正判决,狂妇精神状况最终恢复清醒。
D.王罕教养晚辈,怀有深挚期望。王罕对王珪教养有恩德,王珪后来显贵每次给王罕写信,一定在信里把骄傲自满作为警戒,以不辜负王罕的殷切期望。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州之恶少年正相率为盗,惠人要罕出城,及郊,遮道求救护者数千计。
(2)有狂妇数诉事,出言无章,却之则勃骂,前守每叱逐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14.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是唐代诗人宋之问被贬到泷洲后,次年春秘密逃还洛阳探望友人所作的诗。作者借用途中遇到的景物抒发复杂的感情。
B.寒食,亦称为禁烟节、冷节,在这一日,禁烟火,只吃冷食,后因距清明较近,人们把它们合在一起,只过清明节。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等风俗。
C.诗的首联使用互文手法,表现季至暮春,时逢寒食,诗人行走在被贬南方的行程之中。
D.“北极”和“南溟”,前者说明皇上的位置,后者说明逐臣将去之地,暗示距离遥远。
E.结句是诗人途中所见所感,借助春色的变化和生机盎然,反衬诗人的悲情。
15.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方面的复杂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云“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 ” 。
(2)清人王士禛《带经堂诗话》说,“七言律有以叠字益见悲壮者”,并举杜甫《登
高》中“ , ”两句为例证明。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醒皇帝在面对作奸犯科之事和忠心为善的人时,科
学的处理方式是: 。
第II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舞台上的灯光时明时暗,快速变幻的布景令人目不交睫,随着歌手的狂歌劲舞,观众席上也一片沸腾。
②有专家指出,石油是不可忽视的战略资源,我们必须厝火积薪,未雨绸缪,进一步健全中国的石油安全体系。
③那些航空领域的拓荒者,很多已经离开人世,但他们筚路蓝缕的感人形象一直深深印在人们的记忆中。
④这次会谈并没有其他人员参加,他们两个人又都一直讳莫如深,所以会谈内容就成为一个难解之谜。
⑤正在悠闲散步的外科主任王教授,突然接到护士电话说有个病人情况危急,他立刻安步当车向医院跑去。
⑥从用字之讲究可以看出,这首诗的作者苦心孤诣,要在这有限的篇幅中营造出一种深邃幽远的意境。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
A.为深刻汲取烟花爆竹事故的教训,邯郸市高度重视烟花爆竹旺季“打非治违”工作,全面组织开展烟花爆竹行业专项排查整治工作,坚决遏制类似爆炸事故不再发生。
B.国家旅游局称,受元旦假期时长和高速不免费政策限制,元旦期间游客出行仍主要以中短线旅游为主,其中短线游客1.12亿人次,休闲游、乡村游、近郊游受到热捧。
C.一段时间以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农业的标志和发展方向。
D.小花蕾少儿艺术团的孩子日前走进济南市夕阳红敬老院,带去了精心编排的少儿节目,老人们见到孩子很开心,也演唱了《十送红军》《红星照我去战斗》等革命歌曲。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眼睛是一个精确调控的凸透镜光学系统,我们 ① 能够清楚地看到东西,
② 这个东西发射或反射的光线进入这个光学系统后,聚焦在了视网膜上。
③ 没有聚焦在视网膜上 ④ 成像就是模糊的。近视有的是某种疾病引起的, ⑤ 我们一般所说的近视指的是生理性近视,是由眼球轴长变长,聚焦在视网膜前方引起的, ⑥ 由某种疾病引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 是由于 因为 所以 但 并非
B. 之所以 是因为 如果 那么 但 并非
C. 之所以 是由于 虽然 但是 可是 不是
D. / 是因为 只要 那么 可是 不是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人们通常认为,①__________________ ,但英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其实后天的学习和体验有重要影响。为验证鸟类是否能通过学习来辨别筑巢材料的好坏,研究人员用草雀进行了分组比较试验,② ____________,另一组则只能获得更坚硬、结实的材料。结果发现,之前使用过较软材料的草雀这次都会选择更硬的材料,而此前就使用硬材料的一组草雀并未对两种材料表现出好恶,但在完成一次筑巢后,这些草雀都对硬材料更感兴趣,这说明③_____________ 。
21.仔细观察下面一幅漫画,回答问题。(6分)
(1) 请描述这幅漫画的内容,不超过80字。(3分)
(2) 请为这幅漫画拟写一则公益广告词,不超过25字。(3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互联网串联起人们的生活,继QQ、微博、人人网之后,如今,微信的“朋友圈”已经成为最常用的网络社交工具。在各种场合,都能看到低头看微信聊天的“低头族”。甚至一些退休老年人,也加入了朋友圈,时不时地转发一些消息、照片、养生知识等。对此,有人赞同,认为这是生活中一剂“调味品”,使生活更充实;有人则认为浪费时间,垃圾信息太多,影响正常的工作和休息。
对这种微信“朋友圈”现象,你怎么看?请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一语文竞赛答案
1.【答案】B
【解析】B项扩大了范围,“图腾崇拜是原始的宗教形式”这一判断是弗洛伊德的观点,“图腾崇拜与原始文艺的关系很密切”这一判断不是弗洛伊德的观点,而是作者的观点。
2.【答案】C
【解析】C项因果失当,“不知不觉地反映出宗教思想”的原因是“思想上受教义或经论影响太深”,若作家受宗教思想影响不深,则不会“潜移默化”地“反映到他们的创作中来”。
3.【答案】D
【解析】D项观点与材料对应不当。李白的游仙诗与
上一篇: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
下一篇:
甘肃省宁县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黑龙江省哈”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4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