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377  2018-11-08
标签:苏教版 高三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77]
江苏省常熟中学2019届高三阶段性抽测一(10月)语文试题
高三阶段件抽测一
语 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24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映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华民族创造了 ▲ 的灿烂文化,而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始终▲ 地影响华夏 儿女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 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中华儿女的共同职责。
A.独树一帜 耳濡目染 宣扬 B.独树一帜 潜移默化 弘扬
C.别出心裁 耳濡目染 弘扬 D.别出心裁 潜移默化 宣扬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作为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口语交际能力显示着一个人的语言水平,更体现着一个人的自信与智慧、教养与风度
B.随着知识经济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服务行业正在不断升级,整个服务行业知识化、专业化和智能化趋势日益增强
C.《丝路追梦》作为第34届上海音乐节的压轴大戏,指挥家林大叶将古典交响音乐与现代多媒体艺术有机结合,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形的、流动的,很多知识和技能仅仅保存在民间艺术家的头脑中,没有固定的文字记载,如果一旦失传,很难再复制。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
A.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B.棠梨叶落胭脂色,养麦花开白雪香。
C.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D.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斑马与老虎的斑纹相近—— ▲ , ▲。 ▲。▲ ,▲ ,▲,▲,甚至伪造上面的破损和虫斑。
①这种现象在昆虫世界里更为普遍。
②不知道谁抄袭者谁
③昆虫身怀非凡的拟态本领
④伪装成枯叶、竹节或花朵
⑤逃亡者与捕猎者的谋划一致
⑥把生存环境以技其精湛的写实笔法复述出来
A.①②⑤③④⑥ B.①⑤⑥④②③ C.②⑤①③④④ D.⑤②①③⑥④
5.中国文人有对画作题咏的传统,下列诗句中,不是强调画作逼真的一项是(3分)
A.婵娟不失筠粉态,潇飒尽得风烟情。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
B.兴来写菊似涂鸦,误作枯藤缠数花。笔落一时收不住,石棱留得一拳斜。
C.峰头黛色晴犹湿,笔底青云暗不开。墨花淋漓翠微断,隐几忽闻山雨来。
D.名工绎思挥彩笔,驱山走海置眼前。满堂空翠如可扫,赤城霞气苍梧烟。
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强调刚健进取。下列各句,最符合这精神的一项是(3分)
A.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来薄冰。
B.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
C.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
D.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7.下列句子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
A.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
B.你们毎次来寒舍看望,都敬赠我这么多贵重的礼品,这倒让我感到十分不安。
C.前几年搞房地产开发,我赚了一些钱,没想到亲戚朋友都来借光,让我难以应付。
D.恭敬不如从命,先生远道而来,执意要收藏拙笔,我就只好献丑了,请多多雅正。
8.对下面这段文字文意的理解,王确的一项是(3分)
写作,在最成功的时候,是一种孤寂的生涯。作家的组织固然可以排遣他们的孤独,但是我怀疑它们未必能够促进作家的创作。一个在稠人广众之中成长起来的作家,自然可以免除孤苦寂寥之虑,但他的作品往往流于平庸。而一个在岑寂中独立工作的作家,假若他确实不同凡响,就必须无天面对永恒的东西,或者面对缺乏永恒的状况。


浏览完整试题A.孤寂的生活可以促进作家的创作
B.作家组织对作家的创作毫无相处
C.庸作出自稠人广众中成长的作家
D.成功的作家必须是要超然物外的
二、文言文阅读(38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9-12题。(19分)
赵彦倓字安卿,彭城侯叔裟曾孙也。父公广,饶州太守。彦倓初调溧阳尉,邑民潘氏兄弟横邑中,号三虎,畜憧仆数百,邑官莫敢谁何。彦倓白其守治之,缚潘氏昆弟,正其罪。
改扬州司户,摄狱掾。有告主蔵吏盗钱余千万,治之急,吏泣请死。彦吏察其情,屏人问,则诸吏共贷也,乃许自首免罪,一日而毕。
改平江府推官,摄宜兴县。县自中兴后,预借民明年税,民挟此得慢其令,彦倓请禁预借,邑遂易治。
知临安於潜县。县胥往往通台省吏,得肆其奸。彦吏执其黠者,械送府。台省吏从中救之,彦吏力争,竞抵胥罪。浮桥屡以水败,彦吏梁以石,民免溺死,升临安府通判。
开禧初,知兴国军。岁旱蝗,而军需益急,属邑令吴格负上供银尤多,彦倓坐累贬秩,格愧谢,彦谈曰:属时多艰,宜宽民力以崇根本,何谢为? ”溃卒据外城为变,彦倓募壮士能斩捕者赏之,既而各斩首以献,卒一夕遁去。
累迁湖南运判。徭族人罗孟传反,累岁不能平。彦谈谓帅臣曰:徭人仇杀,乃其常情,况主断不平,是激之使叛也。能遣谋者离其党与,俾还自相仇,破之易矣。”帅从其计,遂降孟传。
寻知绍兴府,褚(纸币)价轻,彦倓权以法,民便之。复鹿鸣礼,置兴贤庄以资其费。筑捍海石塘,亦置庄以备增筑。会旱,饥民聚陂湖 中。彦倓取死囚,幕首刖足,徇于众曰:此劫菱藕者也。”遂散其众,乃第民高下,损其税有差,免输湖籍田米,举缗钱四十万以助荒政,民赖以济。诏改太府少卿,迁显谟阁、知太平州,调江西转运使。嘉定十一年卒于官,年六十四。
(节选自《宋史•赵彦倓传》)
9.对下列加点词的解择,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邑官莫敢谁何 何:问
B.得肆其奸 肆:放纵
C.属邑令吴格负上供银尤多 属:通“嘱”,嘱咐
D.徇于众曰 徇:当众宣布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守,汉朝设立的一郡最高行政主管官吏。俸禄为两千石,故又称为“二千石”。
B.摄,代理,兼理。“署、权、行、陡”几字也都有此义。
C.开禧,年号,古代用来纪年。明代起可用年号称皇帝,如崇祯帝。
D.佚,官吏的俸禄,也指官吏的品级。“贬秩”指削减俸碌或降低品级。 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 彦倓白其守治之,缚潘氏昆弟,正其罪。(4分)
(2)属时多艰,宜宽民力以崇根本,何谢为?(5分)
12.简要概括赵彦倓造福百姓的具体表现。(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19分)
再上龚舍人书
王安石
安抚余人阁下:前日所与某言者,不过欲计校仓廪,诱民出粟,以纾百姓一时之乏耳。某之所欲言者,非此之谓也。愿毕.其说,阁下其择焉。
某尝闻善为天下计者,必建长久之策,兴大来之功。当世之人,涵濡盛德,非谓苟且一时之利,以邀浅鲜之功而已。夫水旱者,天时之常有也。仓廪财用者,国家常不足也。以不足之用,以御常有之水旱,未见其能济焉,甚非治国养民之术也。
伏自庆历以来,南北饥馑相继,朝廷大臣,中外智谋之士,莫不恻然不忍民之流亡殍死,思所以存活之。其术不过发常平、敛富民,为饘粥之养,出糟糠之馀,以有限之食,给无数之民。某原其活者,百未有一,而死者白骨已被野矣。此有惠人之名,而无救患之实者也。
昔者梁惠王尝移粟以救饥馑,孟子论而非之,所谓“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若夫治不由先王之道者,是徒善、徒法也。且五帝、三王之世,可谓极盛最隆,亦不能使五谷常登而水旱不至。然而无冻馁之民者,何哉?上有善政,而下有储蓄之备也。
某历观古者以还,治日常少,而乱日多。今宋兴百有馀年,四境之远者至万馀里,其间可桑之野,民尽居之,可谓至大至庶矣。此诚旷世不可逢之嘉会,而贤者有为之时也。今朝廷公卿大夫不以此时讲求治具,思所以富民化俗之道,以兴起太平,而一切惟务苟且,见患而后虑,见灾而后救。此传所谓“毂.既破碎,乃大其辐。事已败矣,乃重太息”,其云益乎?
某于阁下无一日之好,论其相知,固已疏矣。然自阁下之来,以说干阁下再矣。某固非苟有觊于阁下者也。某尝谓大丈夫有学术才谋者,常患时之不遭也;既遭其时,患言之不用也。今阁下势在朝廷,不可谓时不遭矣;居可言之地,不可谓言不用矣。某故感激而屡干于左右者,以此。阁下其亮之。某再拜。
(选自《王文公文集》,有删改)
1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纾百姓一时之乏耳 纾:解除
B.以御常有之水旱 御:抵御
C.可谓至大至庶矣 庶:希冀
D.常患时之不遭也 患:忧虑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龚舍人跟王安石讲的,是想计算比较仓库储量多少,劝说富民献出粮食来,而王安石认为善于谋划天下大事的人,必定会设置长久的计策,创立非常的功业。
朝廷大臣、朝野间富有智慧之人不忍看到百姓流亡,都在考虑办法。但是他们往往只是发放常平仓的粮食,向富户募捐,提供稀粥、酒糟米糠之类粗食给灾民。
五帝、三王之时,可以称得上极其繁盛兴隆了,也不能保证年年丰收而没有水旱灾害,然而没有受冻挨饿的百姓,因为在上有良善的政策,在下有储藏的防备。
现在朝廷的公卿大失,讲求治理国家的办法,考虑可以让百姓富裕、改善风俗的良策,来创立太平之世,见到祸患就思考解决办法,见到灾害就考虑拯救措施。
1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某原其活者,百未有一,而死者白骨已被野矣。(4分)
(2)论其相知,固己疏矣,然自阁下之来,以说干阁再矣。(5分)
16.简要概括王安石写作文本的原因。(4分)
三、现代文阅读(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20分)
礼拜二午睡时刻
加西亚•马尔克斯
上午十一点,天气还不太热。
  这节简陋的三等车厢里仅有的两名乘客。小姑娘把一个塑料食品袋和一束用报纸裹着的鲜花放在靠窗口的座位上。对面的位子上,坐着她的妈妈。母女二人都穿著褴褛的丧服。那位妇女眼皮上青筋暴露,身材矮小孱弱,身上没有一点儿线条,穿的衣服像件法袍。在整个旅途中,她一直是直挺挺地背靠着椅子,两手按着膝盖上的一个漆皮剥落的皮包。


展开余下试题  十二点,天气热起来了。妈妈递给她一片奶酪、半个玉米饼和几块甜饼干。
  “梳梳头!”妈妈说。
   小姑娘刚梳完头,火车已经开进一个镇子。
  “你要是还有什么事,现在赶快做好!”女人说。“往后就是渴死了,你也别喝水。尤其不许哭。”
  快两点了。在这个时候,镇上的居民都困乏得睡午觉去了。
母女俩沿着杏树荫悄悄地走进小镇,尽量不去惊扰别人的午睡。她们径直朝神父家走去。母亲用手指甲敲了敲纱门,又过了一会儿,只听见大门轻轻地吱扭一声,在离纱门不远的地方有人细声慢语地问:“谁啊?”
  “我要找神父,”她说。
  “神父在睡觉呢!”
  “我有急事,”妇女固执地说。
  她的声调很平静,又很执拗。
  “请进来吧!”一个又矮又胖的中年妇女一面说着,一面把门打开。她们走进一间花香袭人的客厅。
  “他叫你们三点钟以后再来,”她把声音压得低低地说。“他才躺下五分钟。”
 “火车三点半就要开了,”母亲说。
  她的回答很简短,口气很坚决,不过声音还是那么温和,流露出各种各样的复杂感情。开门的女人第一次露出笑容。
 “那好吧!”她说。
  房间深处的门开了。神父用手帕揩拭着眼睛,从里面走出来。他一戴上眼睛,马上可以看出他是那位开门的妇女的哥哥。
  “你有什么事?”他问。
  “我要借用一下公墓的钥匙。”女人说。
  “天太热了,”他说。“你们可以等到太阳落山嘛!”
  女人默默地摇了摇头。
  “你们想去看哪一座墓?”他问道。
  “卡络斯•森特诺的墓。”女人回答说。
  “谁?”
  “卡络斯•森特诺。”女人重复了一遍。
  神父还是听不明白。
  “就是上礼拜在这儿被人打死的那个小偷,”女人不动声色地说,“我是他母亲。”
  神父打量了她一眼。那个女人忍住悲痛,两眼直直地盯住神父。神父的脸刷地一下子红了。他低下头,准备填一张表。一边填表一边询问那个女人地姓名、住址等情况,她毫不迟疑地、详尽准确地做了回答,仿佛是在念一份写好的材料。神父头上开始冒汗了。
  事情发生在上礼拜一临晨三点钟,寡妇雷薇卡太太听见有人从外边撬临街的门。她慌忙起来,摸着黑拿出一支手枪。猛一扣扳机。清晨,在雷薇卡太太家的门前倒卧着一具男尸。他穿着一件花条的法兰绒上衣,一条普通的裤子,腰中没有系皮带,而是系着一根麻绳,光着脚。镇上没有人认识他是谁。
  神父又走到柜子跟前。在柜子里钉子上挂着两把大钥匙,上面长满了锈。神父把钥匙摘下来,用食指指着写了字的那一页上的一处地方,眼睛瞧着那个女人,说:“在这儿签个字吧!”
  女人把皮包夹在腋下,胡乱地签上了自己地名字。
神父吁了一口气。
  “您从来没有想过要把他引上正道吗?”
  女人回答说:“他是一个非常好的人。”
  神父看看那个女人,又看看那个孩子。看到她们根本没有要哭的意思,感到颇为惊异。那个女人还是神色自如的继续说:“我告诉过他不要偷人家的东西吃,他很听我的话。”
 “哎!上帝的意志是难以捉摸的,”神父说。
在这个钟点,大街上通常是没有人的。可是现在不光是孩子们在街上,在杏树下面还聚集着一群群的大人。神父一看大街上乱哄哄的反常样子,心里顿时就明白了。他悄悄地把大门关上。
  “等一会儿走吧,”他说。说话的时候,他没有看那个女人。
  “人们都知道了。”神父的妹妹喃喃地说。
  “那最好还是从院子的门出去。”神父说。
  “那也一样,”他妹妹说,“窗子外面净是人!”
   直到这个时候,那个女人好像还布知道出了什么事。她透过纱门朝大街上看了看,然后从小女孩的手里把鲜花夺过去,就向大门走去。女孩子跟在她的后面。
  “等到太阳落山再去吧!”神父说。
  “会把你们晒坏的,”神父的妹妹在客厅深处一动也不动地说。“等一等,我借给你们一把阳伞。”
  “谢谢!”那个妇女回答说。“我们这样很好。”
  她挽着小姑娘的手朝大街走去。
(有删改)
17.小说第二段对妇女形象的描写,对下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4分)
18.小说中神父对待这对母女态度有哪些变化?请简要概括。 (6分)
19.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4分)
(1)他是一个非常好的人。(2分)
(2)等一等,我借给你们一把阳伞。(2分)
20.探究马尔克斯以“礼拜二午睡时刻”为题的含义。(4分)
四、名言名句默写。(8分)
2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 ,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水击三千里, ▲ 。(庄子《逍遥游》)
(3) ▲ ,来吾道夫先路。(屈原《离骚》)
(4)们参历井卯胁息, ▲ 。(李白《逍遥游》)
(5)布衾多年冷似铁,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 ▲ ,四弦一卢如裂帛。(白居易《琵琶行》)
(7)浮光跃金, ▲ 。(范仲淹《岳阳楼记》)
(8)人尘如梦,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五、写作(7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信念,指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它是对不确定东西的确定的信,是一种价值认同。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不限,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10.52.94.175)
标签:苏教版 高三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江苏省常熟”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7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