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287 2018-11-11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87]
辽宁省新民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
语文科 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答题纸及答题卡内的考生信息填涂清楚。
3.选择题把答案对应的选项涂黑,非选择题部分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第Ⅰ卷(阅读题 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代之前绘画作品多施染色彩,唐代水墨绘画渐渐盛行并且在唐末宋元发展壮大,逐渐取代色彩绘画的主流地位。中国绘画史上的这一重大变革,从《唐朝名画录》等绘画理论著作以及宋代苏轼、米芾的文人绘画理论等可见其脉络。但唐代传世绘画作品不足,李白的诗歌和敦煌壁画,皆为唐代的水墨之变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李白诗作中有《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图》等7首与山水画相关的诗歌,其中不乏对画面内容的具体描写,从中可以体会到当时山水画风格和技法的特点。李白在博平真人王志安处看到了一幅山水壁画,以诗记之:“粉壁为空天,丹青状江海。游云不知归,日见白鸥在。”李白笔下的这幅山水壁画非常特别,天空江海、游云白鸥构成了绝妙的景致。因此李白觉得特别新鲜有趣,故用诗记录下来。
纵观山水画的发展历程,从六朝起,山水画便为设色山水,天空一般用青绿着色。隋朝展子皮的传世画作《游春图》是现存最早的山水画,全图以青绿设色为主,天空水面、山石树木皆以色渲染,用青绿重着山水,用泥金描绘山脚,用赭石填染树干,勾勒出生机勃勃的春之景象。这种技法对唐代山水画尤其是李思训、李昭道父子的金碧山水影响极大。唐代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充满着变化,除了设色山水以外,更出现了水墨山水,拉开了画史上水墨之变的大幕。张彦远云:“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他肯定了吴道子和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在山水画变革中的引领作用。无论是人物画、山水画还是花鸟画,吴道子都很擅长,在人物画的实践中,他创造了一种新的技法,即“莼菜描”,画中人物的衣饰有种动态的美感。后人总结为“吴带当风”。这种技法同样也运用于他的山水画实践,他的疏体山水用笔劲怒,线条多变,山石结构颇有气势。
李白诗歌中提到的天空不设色的山水壁画在唐代是非常少见的,无怪他要认为“粉壁为空天“是王志安处山水壁画的一大特色。特意用诗句记录下来。以虚为实,虚实相生,画面中留出空白是水墨画重要特征。李白时代山水画中这种“粉壁为空天”的处理,或许透露出绘画技法转析的一个端倪。
色彩绘画逐渐衰落并失去中心地位,水墨绘画不断发展壮大并成为主流,这是是一个漫长的变化过程,山水画中天空水面由施染色彩到不施色彩,反映了时代审美风尚的转变。李白所见的那幅天空不设色的山水画、敦煌莫高窟的南壁经变画面,在色彩绘画盛行的当时非常罕见、别其一格,为山水画发展中的水墨之变提供了佐证,说明在初盛唐时期,水墨绘画已经开始滋长,水墨之变已经渐露端倪。
(精编自陈晶《粉壁为空天一一李白诗与敦煌壁画对水墨之变的反映》)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山水画的发展经历了从色彩绘画到水墨绘画的过程,唐代成为二者清晰的分水岭,唐以后水墨绘画逐渐发展成为主流。
B.在唐代,色彩绘画的主流地位逐渐被水墨绘画取代,这一变革从《唐朝名西录》等绘面作品中清晰可见,而且变革意义重大。
浏览完整试题
C.唐代的传世绘画作品不多,但也有《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图》等诗作和敦煌壁画为之提供佐证,而且有唐宋绘画理论可在查。
D.李白诗作中有对山水画面的具体描写,如“粉壁为空天.丹青状江海”不仅再现了山水壁画,也显示出山水画的风格与技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头部分先提出色彩绘画与水墨绘画的变革,再为这一变革作佐证分析。
B.文章在论证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时,从六朝到隋朝再到唐朝逐层展开论述.
C.文章从山水面的发展历程看李白作品中“粉壁为空天”的画法处理的独特性。
D.文章在整体上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分”的部分按并列式的逻辑顺序展开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因为吴道子创造了“莼菜描”的新技法,使画中人物的衣饰有“吴带当风”的美感,张彦远充分肯定了他在山水西变革中的贡献。
B.虽然李白在诗作中涉及山水画不多,但他对山水画技法有敏锐的观察力,因而唐代很少见的天空不设色的山水壁画被他抓捉住。
C.画面留白而不施染色彩是水墨画的重要特征.水墨绘画与色彩绘画此长彼消,虽然是技法上的变化,折射的却是时代的审美风尚。
D.敦煌莫高窟的南壁经变画面的出现与初盛唐时期的西风不一致,因为它显示出当时水墨西的滋长.而在今天其价值则更为重大。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车马炮
丁肃清
德欣说:“你这匹死马,我暂不吃你。”他说着攻小卒,又攻,再攻……残局上的小卒已是兵临城下。德欣洋洋得意地看着红棋憋在仕脚里的那匹马,确是瓮中之鳖,自己的老将一崴就吃了,可他不吃,他要叫对方输得心服口服。
杨喜良就剩下车马炮了,而且那马还是匹死马,这使得他捉襟见肘,但仍耐心寻找着机会。
德欣是车务段段长,杨喜良是老调度,两人私交甚密。他们什么话都能说,一边下棋一边说着车务段的事情。
旁边还有一位观棋者,叫李 来顺,李来顺观棋不语。
几十天的春运,搞得焦头烂额,难得老朋友一聚。杨喜良说:“你看咱仨,像是这棋,你段长是车,我是这炮,都还厉害,来顺像这匹马。”
德欣和杨喜良都笑了。李来顺不笑,只静静观棋,在车务段,三十年前是个兵,三十年后还是个兵,尽管他书法绘画,弹拉说唱无所不能,也卖力气,却没有提升,真的就像憋在仕脚的那匹马。可李来顺没有怨言。
德欣段长说:“稍停,我去撒尿。”
德欣撒尿去了。
杨喜良说:“德欣的棋厉害。”
李来顺说:“我不尿他。”
杨喜良说:“你吃亏就吃在了这个脾气。”
论关系李来顺和德欣段长不错,之所以不错,才没有客套,有人没人,不喊段长,就叫他德欣,他想,这才是哥们儿。
可当了领导,谁没有个自尊心啊。杨喜良说:“德欣工作还是有水平的,”
李来顺又说:“我不尿他。”
德欣撒尿回来了,继续下棋。
李来顺说:“我也去撒尿。”
趁李来顺撒尿的工夫,杨喜良对德欣说:“咱们段里,数来顺最冤,什么苦活儿累活儿都有他,你可该提拔提拔他。”
德欣说:“我快退了,我不想管。”
说得杨喜良不高兴,“啪”地一声敲得很响,“将!”杨喜良在车的后面安上了炮。德欣的将想躲,却躲不了,往哪儿躲都在那只死马的脚下。
德欣“哎呀”了一声,没想到这盘棋输到了这匹死马上。
李来顺回来了,大喊:“输得好!我早就看出你要输这一招儿。”
棋散,仨人叙话。李来顺说:“咱仨,你们都混得好,是车,是炮,我是这死马,可死马也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时候。”
德欣略有感慨:“来顺啊,我对不起哥儿们,可也怪,咱仨人怎么就这么好呢?”
李来顺说:“咳!这怪啥呀?都吃过苦,你不记得你当司机,我和杨喜良当司炉,从阳泉跑石家庄,四个钟头要填十二吨的碳,那累呀,我和杨喜良都不想活了,是不是呀喜良?”
杨喜良说:“是,苦是咱们的根本。”
德欣似有感悟:“这样吧喜良,趁我还没有退,是该把来顺提拔一下,也算了却心事一桩。”
李来顺“哈哈”地大笑起来:“错了,错了!谁稀罕你那个提拔,倒找我钱我也不干。”
德欣瞪大了眼睛:“此话怎讲?”
李来顺说:“这么讲吧,俺李来顺是神仙日子,每天五点起床画画,然后跑步,再然后看日出,看完日出早饭喝一两小酒儿。”
“咳呀!”杨喜良似悟道:“你李来顺让我想起一句话,袖中乾坤大,壶中日月长,神仙、神仙!”
德欣无话,又来了下棋的雅兴,“再来一盘!”他愣拽着李来顺下棋,结果连输三盘。李来顺不下了,说德欣段长臭棋篓子。德欣还不甘心。
李来顺说:“要下,就此一盘了,我让你车马炮。”
德欣段长犹豫了一下说:“好吧。”
棋子儿的敲击声又响了起来……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小说讲了车务段三个人下象棋的故事,下棋过程情节起伏,引人入胜 ,棋局的输赢始终作为主要悬念吸引着读者阅读。
B. 车务段段长德欣虚荣、狭隘,棋艺最差而不自知,杨喜良比李来顺处世更谨慎,懂得在让棋的过程中迎合领导的感受。
C. 小说作者擅长运用语言描写推进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下棋者、观棋者的对话虽然简单,却符合不同人物的身份与性格。
D. 段长与调度在是否提拔李来顺的问题上起初态度不同,但他们后来发现后者生活悠闲、平静,有着洒脱淡泊的人生追求。
5. 小说在刻画李来顺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 6分 )。
6. 小说为什么以“车马炮”为标题?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目前,养老保险还是省级统筹为主。全国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虽然达到4万多亿元,但是省与省之间不平衡,有的省份养老金结余较多,有的省份已面临支付困难。全国统筹,有助于实现互助共济,均衡地区养老负担畸轻畸重、增强养老保险基金抗风险能力,对建立人工成本公平的企业竞争环境、形成顺畅流动的劳动力大市场,也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需要指出的是,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统筹基金,更需要统一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技术,这就需要多方面的协调推进。
展开余下试题
(摘自人民日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如何加强》)
材料二:
材料三:
老年人具有高患病率、高伤残率、高医疗利用率的特点。因此,在建立面向整个人群的医疗保险制度的同时,有必要为老年人制定有关政策,以保障老年人医疗的基本需求。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退休人员的养老功能基本上由单位和家庭承担。我国“入世”之后,企业不仅面对国内竞争,而且面对国际竞争,企业中的“小社会”功能一定要向社区转移。老年人口中的大多数已从过去的劳动岗位上 退下来,活动范围圈在缩小,因此社区成为老年社会活动的基本领域。社区养老服务包括提供家务劳动、医疗保健、老人护理,兴办老年食堂、托老所、法律咨询站以及文体设施等。面向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功能、多形式的系列服务,努力做到老年人的小事不出家门,难事不出居委会,有些大事也不出街道。
老龄产业就是指由老年消费市场需求增长带动而形成的产业,它包括所有有关满足老年人特殊需求的生产、经营、服务等设施和经济活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老龄产业尚未完全开发,企业经营者对老年消费市场需求攀升反应比较迟缓,政府部门对此也还没有相应扶持引导政策。但我们应对老龄产业的发展持乐观态度。
(摘自中国产业网《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材料四:
开展面对老龄化社会的教育,医学教育要兼顾人口老龄化的特殊性,在医学院校、护士学校的课程中增加有关内容,使医务工作者系统掌握老年人身心健康和疾病特点。同时要培养一批适合社区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全科卫生工作者,为包括老年人在内的社区成员提供初级医疗保健服务。
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除了加快经济发展、实现物质养老外,也必须重视文化养老。发展老年文艺事业,是推动文化养老的一个重要方面,以文艺的形式对老年世界和人生进行诠释,寻找人类存在和人生发展的根据和意义,将使老年人精神世界得到滋养、情感得以升华、心灵得到安抚。
(摘自中国产业网《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7.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前实行的省级统筹为主的养老保险,存在地域之间的不平衡,有的省份养老金结余较多,有的省份已面临支付困难。
B.全国统筹,有助于实现互助共济,均衡地区养老负担畸轻畸重、增强养老保险基金抗风险能力,但并不适合中国国情。
C.材料二的图表显示,从2005年至2015年,老年抚养比呈现逐年增长态势,2015至2050年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D.材料二的图表显示,中国的老龄化问题将会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警示中国在养老问题上必须及早拿出相应对策。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医学教育要适应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在医学院校、护士学校的课程里增加与老年人身心健康和疾病相关的教学内容。
B.国家应该培养一批适合社区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全科卫生工作者,专门负责老年社区成员的初级医疗保健服务。
C.社区面向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功能、多形式的服务,使老年人的小事不出家门,难事不出居委会,大事也不出街道。
D.老年文艺事业应该成为养老事业的组成部分,只要让老年人欣赏老年文艺作品,就能使他们升华情感、完善道德。
9.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应对老龄化问题的对策。(6分)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皇后马氏,宿州人。父马公,母郑媪,早卒。马公素善郭子兴,遂以后托子兴。马公卒,子兴育之如已女,子兴奇太祖,以后归焉。
子兴尝信谗,疑太祖。后善事其妻,嫌隙得释。太祖既克太平,后率将士妻妾渡江。及居江宁,吴、汉接境,战无虚日,亲缉甲士衣鞋佐军。陈友谅寇龙湾,太祖率师御之,后尽发宫中金帛犒士。尝语太祖,定天下以不杀人为本。太祖善之。洪武元年正月,太祖即帝位,册为皇后。
后勤于内治,暇则讲求古训。以宋多贤后,命女史录其家法,朝夕省览。或言宋过仁厚,后曰:“过仁厚,不愈于刻薄乎?”帝前殿决事,或震怒,后伺帝还宫,辄随事微谏。虽帝性严,然为缓刑戮者数矣。参军郭景祥守和州,人言其子持槊欲杀父,帝将诛之。后曰:“景样止一子,人言或不实,杀之恐绝其后。”帝廉之,果枉。李文忠守严州,杨宪诬其不法,帝欲召还。后曰:“严,敌境也,轻易将不宜。且文忠素贤,宪言讵可信?”帝遂已。学士宋濂坐孙慎罪,逮至,论死,后谋曰:“民家为子弟延师,尚以礼全终始,况天子乎?且濂家居,必不知情。”帝不听。会后待帝食,不御酒肉。帝问故,对曰:“妻为宋先生作福事也。”帝恻然,投箸起。明日赦濂,安置茂州。吴兴富民沈秀者,助筑都城三之一,又请犒军。帝怒曰:“匹夫犒天子军,乱民也,宜诛。”后谏曰:“妾闻法者诛不法也非以诛不祥民富敌国民自不祥不祥之民天将灾之陛下何诛焉!”乃释秀,戎云南。
洪武十五年八月寝疾。群臣请祷祀,求良医。后谓帝曰:“死生,命也,祷祀何益!且医何能活人!使服药不效,得毋以妾故而罪诸医乎?”是月丙 戌崩,年五十一。帝恸哭,遂不复立后。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妾闻/法者诛不法也/非以诛不祥民/富敌国民/自不样/不样之民/天将灾之陛下/何诛焉
B.妾闻/法者诛不法也/非以诛/不祥民富/敌国民/自不样/不祥之/民/天将灾之/陛下何诛焉
C妾闻法者/诛不法也/非以诛不祥/民富敌国/民自不样/不样之民/天将灾之/陛下何诛焉
D.妾闻法者/诛不法也/非以诛/不祥民富敌国/民自不样/不祥之民/天将灾之陛下/何诛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归,旧时指女子出嫁。古人认为女人“以夫为家,故谓嫁曰归也”,如《诗经•桃天》:“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此外,女子出嫁亦称“适”,如《孔雀东南飞》:.“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B.洪武,年号名,其含义是“洪大的武功”。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建年号为洪武。
C.学士,最早指那些在学读书的贵族子弟,后来逐渐变成官名和文人学者的泛称。作为官职,魏晋时掌管典礼、编撰诸事,唐以后成为皇帝的秘书,参与机要,明清时职务职责又有不同。
D.崩,也称作驾崩、山陵崩,是古代表示帝王及其亲人死亡的一种委婉说法。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马皇后在父亲去世以后,被郭子兴当作女儿收养,后来嫁给了朱元璋。朱元璋被郭子兴猜忌时,一直善待自己的妻子,逐渐化解了猜忌。
B.朱元豫攻克太平以后,马皇后组织将士的家人渡江。在战争期间,又亲自准备衣服财物搞劳将士,给予了朱元璋极大的支持。
C.马皇后劝谏朱元璋以不杀人为本,得到了朱元璋的肯定。朱元璋性情严厉,称帝后多次要处死大臣,因马皇后劝阻而中止。
D.朱元璋在朝堂上议事,有时生气发火,马皇后就等他回到后宫时,根据具体情况委婉地加以劝解。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民家为子弟延师,尚以礼全终始,况天子乎?且濂家居,必不知情。(5分)
(2)死生,命也,祷祀何益!且医何能活人!使服药不效,得毋以妾故而罪诸医乎?(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5 题。
水龙吟
【宋】朱敦儒
放船千里凌波去,略为吴山留顾。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北客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念伊嵩旧隐,巢由故友,南柯梦,遽如许!
展开余下试题
回首妖氛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铁锁横江,锦帆冲浪,孙郎良苦。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
【注】本诗写于金兵南下,作者初离洛阳,由水路南行之时。孙郎良苦:三国时吴主孙皓闻晋军沿江犯,遂以铁索横江拒敌,惜为晋人所破。此处暗喻宋为金所迫局面。梁父:即梁甫吟,乐府歌曲。《三国志•诸葛亮传》载诸葛亮隐居襄阳隆中时,好为梁甫吟。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词开篇即展现了一幅开阔的画面:千里波涛,云水茫茫,词人放舟于江面上。但美丽的江南山水只赢得词人“略为留顾”,这暗示了曾迷恋山水的词人此时已无心陶醉于这烟云环绕的吴越山水。
B.三、四两句“云屯水府,涛随神女”和“涛屯水府,云随神女”一样,是互文合指,形容长江之上云聚涛涌的景象。“九”,泛指多数,“九江”,谓长江为众水汇流之江。
C.词下片一开头就沉痛地指出“回首妖氛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此句的“英雄”与《水龙吟 登健康赏心亭》词中“揾英雄泪”句中的“英雄”分别指两个作品中的作者本身。
D.“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只能敲着船像当年隐居南阳,关心天下大事的诸葛亮一样悲吟《梁父》诗罢了。这对一个爱国者是多么痛苦的事呵,所以“泪流如雨”。
15.“泪”是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如《雨霖铃》中的“执手相看泪眼”,《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请简析上述两词中“泪”的意象与本词“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有何不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指出,对待“誉”和“非”,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才能达到“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境界。
(2)杜甫《望岳》中“ , ”两句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
(3)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顺应天地万物驾驭六气的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
第II卷 表 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就是在这一天,我在梦中迈开步子走向故乡张村,也走向记忆深处的童年……初夏时分在村子里闲逛,逮一种叫“苞米虫”的昆虫,用秸秆插进它肩胛骨的位置,就得到了一只生物电扇。小伙伴们会 地用它吹去额头上的汗珠。跑去菜园看浇水,抽水机嗡嗡作响,清冽的地下水便喷涌而出,不疾不徐地跳过垄沟。正式的夏天是从吃豆角的那天开始的。豆角炖猪肉,因为用铁锅,汤会发黑,却也吃得 。盛夏,烈日当空,( )。秋天,它们悄悄地把籽洒落在地上,以为自然界无为而治,大有来年生根发芽的机会。白菜长成比较大棵的时候,热力减弱,宇宙间满是浓白的秋光,云朵淡淡,霜雪已在孕育……梦醒了,可梦境的一切仍 ,耳畔仍回响着遥远的抽水机黑胶皮水管中流淌的汩汩歌声, 。有着三百年岁月的张村,就是座纪念馆,对我充满了无穷魅力。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有着悠久岁月的张村,就是座纪念馆,对我充满了无穷魅力。
B、有着三百年悠久岁月的张村,就是座纪念馆,对我充满了无穷魅力。
C、有着三百年悠久岁月的张村,就是座纪念馆,充满了无穷魅力。
D、有着悠久岁月的张村,就是座纪念馆,充满了无穷魅力。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黄瓜不那么好吃了,可是西红柿却正好,裂开了,就像花朵,它的藤枝用布条绑在架子上
B、西红柿正好,裂开了,就像花朵,它的藤枝用布条绑在架子上,可是黄瓜却不那么好吃了
C、西红柿正好,它的藤枝用布条绑在架子上,西红柿裂开了,就像花朵,可是黄瓜却不那么好吃了
D、黄瓜不那么好吃了,可是西红柿却正好,它的藤枝用布条绑在架子上,西红柿裂开了,就像花朵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不胜其烦 津津有味 栩栩如生 绵延不绝
B、不厌其烦 大快朵颐 栩栩如生 绵延不绝
C、不厌其烦 津津有味 历历在目 不绝如缕
D、不胜其烦 大快朵颐 历历在目 不绝如缕
20、请概括“慕课”的五个主要特点。(每条不超过6个字)(5分)
慕课(MOOC ),即大规模网络在线公开课程,完全不同于近十年兴起的教学视频和网络公开课,是一种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授课者和成千上万个学习者通过教与学联系起来的大规模线上公开课程。它以兴趣为导向,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不分国籍,都可以注册进行学习。它的授课充分运用动画、视频、微课程和小测试等手段,使教学深入浅出,更能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线上你问我答,亦学亦师,形成强大的线上学习社区,极大促进了师生间的互动教学、学生间的协同学习。
① ② ③
④ ⑤
21.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6分)
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如果条件成熟,我们一定要推广使用新能源,因为只要使用了新能源就能迈进新的时代。而迈进了新的时代,我们就能开发出各种新的能源,进而也就将会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
①不是使用了新能源就能迈进新时代。
②
③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材料一:时值暑假,来自京沪一些医院的整形外科统计数字显示,青少年占到了就诊人数的60%至70%,绝大多数 是为了“锦上添花”,甚至有的拿着一些名模明星的照片前来就诊,照片上的形象就是其整形标准。社会心理学家指出,由于缺乏人生阅历和渴望被周围人承认的双重原因,青少年比成年人更容易被“面子”观念困扰 。
材料二:林语堂先生说过:中国人的脸面,不但可以洗,可以刮,还可以争,可以留,有时好像争面子是人生的第一要义,甚至可以倾家荡产而为之。
要求:请全面理解材料,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1.D A.“唐代成为二者清晰的分水岭”错,从原文“唐代之前绘画作品多施染色彩,唐代水墨绘画渐渐盛行并且在唐末宋元发展壮大”
上一篇:
湖南省武广实验高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素质测试语文试卷
下一篇: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东苑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辽宁省新民”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8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